披著母愛的外衣,演繹兩個失敗母親,我不想去評判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因為兩個母親都不是完全正確的,尤其是親媽在孩子少年時期對于孩子的管制,真的讓人看到抓狂,不瘋都難。說莫莉,剛開始得到劉大為的方法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在后來和小東的相處生活中,也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雖然給兩個孩子提供了極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沒有認真去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這個劇,打著“母愛”的旗號,簡直就是一個孩子的悲催一生,兩個極其失敗的母親,看不下去。大多數(shù)人看到后邊都被親媽的愛感動,我只想說,可拉幾把倒吧,自己跟個神經(jīng)病一樣,還想把兒子管制成神經(jīng)病,把兒子當學習機器,讓干嘛就干嘛,十幾年壓抑得像個提線木偶,一點自己的想法都沒有,從小東和汪琦在一起之后事事都聽汪琦的,可以看出這個孩子沒有一點主見,最失敗的母親,逼成抑郁癥,了解過抑郁癥嗎,抑郁癥是不可能康復的,只有暫時緩解,被刺激隨時可能復發(fā),這個孩子這輩子都毀了,后來的救贖有用嗎?他能好好的嗎??我要有這種媽,我也會瘋。
每個電視劇,尤其是現(xiàn)代劇,除了娛樂性也應該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也就是教育性或啟發(fā)性。如果現(xiàn)代有的母親可以通過這個電視劇,認識到唯分數(shù)論是不對的,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娛樂和放松的,但是同時也不意味著可以一味縱容孩子,或者僅僅是通過對孩子物質的滿足來獲得“好媽媽、好爸爸”的頭銜,我覺得這個就夠了。
孩子的父母才應該是一個孩子靈魂的工程師,而不能將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部推給學校,也不能將孩子的未來發(fā)展全部寄希望于各種補習班;其次要學會接受你的孩子是個普通人,我相信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是普通人,可是他們卻無比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人中龍鳳,卻忽視了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塑造的重要性,寒門難出貴子,作為家長,憑什么就覺得自己的狗窩可以飛出金鳳凰,然后對自己的小狗橫眉冷對呢?每次我看到有家長因為小孩學習不好就一腳踢上來的時候,我都覺得“望子成龍”是阻礙中國青少年成長的精神毒藥,它荼毒了一代又一代,如果我們都學會躺平,放棄和別人的攀比,過好自己,會不會成年的我們,也可以活得不這么累?
放棄雞娃吧,快樂人生,你的,孩子的,從現(xiàn)在開始。
PS,我覺得演小東的演員很帥,進去豆瓣一看,王鷗竟然是他的前妻?袁姍姍竟然是他的前女友?娛樂圈果然是個圈啊。
哭死我了
很少有大陸電視劇能讓我想要一股腦看完。此劇很感人~
小東是因為有點像陳曉東,才叫小東的嗎?
這個片是我小時候為數(shù)不多看過的電視劇之一,其他幾部是恰同學少年、鐵齒銅牙紀曉嵐、武林外傳和家有兒女。記得看得很揪心
孩子自從出世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請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去愛孩子,
小時候看過,劇情記不清了,只記得挺狗血的??
記憶里的電視劇
假期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的,我喜歡和他們一起煲劇
小時候看的劇劇情記得不太清了,只記得日窮媽媽很努力,后來兒子吸毒,窮媽媽陪著他一起戒毒,兒子每次毒癮發(fā)做完后會及時把感受寫下來,寫成一本書,勸誡大家遠離毒品。
#陪媽看系列#看了那么多科普 反正我是不信反復吸毒還可以徹底戒掉的 我討厭這種為苦難而苦難為勵志而勵志的編劇邏輯 傻逼
女人真不容易,是一種奇怪的生物。
20200204更新:四星小時候看過,居然是上小學的時候……我覺得還可以,很典型,有教育意義20170901首評:五星我覺得還不錯啊,為什么評分這么低
廣電局!咋不和諧它呢!這么極端!
母愛永遠是最偉大的,就算手法過于偏激(田芳的頭發(fā)白得快,黑得更快),至少讓人有感動,這就夠了
很真實,很感人。
很好看,我們家都喜歡宋春麗
建議更名為“兩個失敗媽媽的故事”你該為了你的下一代而去找一位好partner
媽媽真不容易啊。
高考后看過
小東怎么看怎么像濮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