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求你讓我下地獄
看程剛,從《十二金牌》開始,到《天網(wǎng)》結束,一古一今,品質卻是一般的出類拔萃,算是善始善終。
程剛真是個講故事的好手,三狼從身世、動機、綁票的波折、內訌到落網(wǎng)后的掙扎,故事鋪排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幾乎每個段落都有好點子和趣味支撐。
例如租客嫌棄趙海泉“不要摸我孩子的頭,你的手又摸前又摸后……”,侮辱趙的情節(jié)功能已經(jīng)完成,結果老婆冒出來說一句“女人就不干凈?那你又摸我?”讓人忍俊不禁。例如關押汪財主那段,換了別人肯定就霸王硬上弓了,可程剛不急,好整以暇地安排人做飯、伺候他倒屎倒尿、給他找新聞和武俠小說讀。就連47:20搬人質上樓梯,都不忘一頓:“兄弟小心,這里頭是一百萬啊”,抖上個小包袱。在綁票的狂風驟雨中給你一點趣味把玩。又比如1小時12分殺賭場老板滅口一段,雙方你來我往智斗了幾個回合,方才拔槍,動起武來,卻又是幾番逆轉,妙趣橫生。最后還來一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錢,”一鍬蓋棺論定。最妙的是1小時30分趙海泉躲避搜查一段,視角突然跳到了小孩子,希區(qū)柯克式的驚悚氛圍一下就出來了,小段落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這部片子再次證明,場面或許會過時,可故事永遠能抓住人。
幾個角色個性分明,佟林扮的牛大剛沖動、至孝,丁小江好賭,羅烈愛女人,懂槍械,又敢鋌而走險。樊梅生演的趙海泉這個人物大概是他所有角色中戲份最重,也最復雜的一個了,是一個職業(yè)沒尊嚴,在人前抬不起頭來,為了老婆孩子只好忍辱負重的中年男人。每個人都有適當?shù)亩温浔憩F(xiàn)人物性格和層次,面對家人和愛人,正如開篇所言,“三狼”何嘗不是普通人。
影片一開始“希望觀眾引以為戒”的套話并沒有擋住電影批判社會和開掘人性的步伐。這片子對三狼的態(tài)度是又恨又敬,既恨他們殺人越貨,又對他們有一種綠林好漢式的尊敬,贊賞其血性,批判社會不公。且聽,劉江扮演的老板5:18處有好臺詞:“我警告你,我找工人要比你找飯碗容易得多”。羅烈的心聲則是:“除了有個好老爸,你哪點比我強?”“瓦片也有翻身日?!焙髞砻褪?,“穿得越好,做壞事越方便?!狈置魇巧鐣迫俗咝奥钒。?br>
最后神父來勸說三人信主,三人袒露人生態(tài)度,可謂劇力高潮。龍威說:“我沒有靈魂,我只有一肚子怨氣,我沒有爹,沒有媽,從小就受人欺負,我像野狗一樣被人趕來趕去,別人享福我受罪,他們除了運氣好,哪一樣比我強?你不要跟我講道理!誰有靈魂?人人都沒有靈魂!”
趙海泉干脆求神父祈禱自己下地獄。
-“我們這種人,天堂上沒人認識,朋友都在地獄里,那兒熱鬧。”,
-“你不要自卑,應該改惡向善?!?br>-“遲了,你還是求求天主,讓我下地獄吧!”,
-“你知不知道,進地獄也不容易?”
-“啊?”
-“你知不知道,地獄下都是些貪婪成性,陰險毒辣、勾心斗角、爭權奪利的小人,你沒有錢,他們不會讓你進去”
-“媽的!連地獄里也有人貪污?。俊?br>
至于牛大剛,神父說“請過來,”
?!案墒裁??”
-“只要你向天主懺悔,就可以上天堂”
-“我不要上天堂,媽叫我去見閻王爺”
-“這是無稽之談,哪有閻王爺?”
-“我媽信上說的?!?br>-“你媽在騙你?!?br>-“你小心一點!我告訴你,誰要傷了我媽,我就跟誰玩命!”
神父落荒而逃
給老爸當武術指導的小東哥,我才知道哪怕論起嫉世憤俗來,你跟老怪合作也是有家學淵源的啊!
形式上,13分鐘用俱樂部鼓點配激動的心情,不錯。39:12,敲門拉近接開門回房“大剛,你先回去吧”,干脆利落。幾次殺人配上火車過境的的轟隆聲,則顯得有些刻意了。
2 ) 角色PK對比
麥當雄老師的《三狼奇案》,還有程剛老師的《天網(wǎng)》。
佟林和徐錦江來看的話徐錦江贏,佟林屬于亦正亦邪派,徐錦江屬于邪性派
樊梅生和鄭則仕來看的話樊梅生贏,樊梅生贏的一點是那句地獄見,鄭則仕是那種憨厚。
羅烈和梁家輝來看的話,兩人差不多,羅烈比梁家輝勇猛無比,羅烈屬于勇猛派,梁家輝屬于溫和派。
胡錦和吳家麗來看的話兩人都一樣,胡錦屬于壞女人的性格,吳家麗屬于那種好女人的性格。
3 ) 程寨主(程剛,程小東之父)的三部影片(2005.07)
程剛的名氣遠遠沒有他的兒子程小東大,但當年在邵氏公司,程剛有“程寨主”的“雅”稱,可見他的分量也不輕。程剛為邵氏公司執(zhí)導的電影也蠻多的,還寫了不少劇本給別人拍。此前我看過他的電影也有好幾部了,如《賭王大騙局》、《應召名冊》、《流氓千王》、《清宮大刺殺》、《香港奇案》等。
這里看了程寨主的兩部古裝武俠片:《神刀》、《豪俠傳》。老實說,即使是作為武俠片,這兩部片子的故事情節(jié)還是漏洞百出的。其武打設計倒很富有那個年代的特色,有比較明顯的模仿日本的武士片的痕跡。日本的武士片,其武打設計大多干脆利落,講究一招致命,看起來比較寫實一些。此外,日本武士片中的武士發(fā)招之前,會花比較長的時間 “審視度勢”,以尋找最有利的攻擊點。這些特點,都可以在這兩部片子中找到。其實,70年代前的香港武俠電影,向日本武士電影和美國西部電影偷師的地方多著呢,這在張徹的一些電影中也可以看到。
從這里的兩部古裝武俠片和我此前看過的程寨主導演的古裝武俠片《清宮大刺殺》來看,我不得不說,古裝武俠片并非程剛所長。
程剛拍得最好的類型片,應該是“社會寫實片”,像《天網(wǎng)》、《應召名冊》、《香港奇案》等。據(jù)我所知,《天網(wǎng)》、《應召名冊》都有重拍版,足見兩者影響之大。之所以將這幾部片子稱之為“社會寫實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都是根據(jù)真實案件改編的。三部片子中,尤以《天網(wǎng)》一片最為出色。該片根據(jù)當年轟動全港的“三狼綁架案”改編,一場求財綁架最后竟演變成一個不可收拾的局面。程剛的拍法可謂“殘酷寫實”,巨細靡遺。其敘事,有點科恩兄弟的《冰血暴》的味道;其對死刑的全程展示,觸目驚心的程度不下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之殺人短片》;其對社會現(xiàn)狀的質問也頗見力度,有點“左”傾的意思。該片的武術指導部是別人,正是程小東。按該片拍攝于1974年來看,其時程小東還沒有到20歲,已經(jīng)可以擔當大梁了。《應召名冊》是按拍三級片的路數(shù)拍的,色情展示太多,削弱了其批判的力度,不及《天網(wǎng)》那樣發(fā)人深省?!断愀燮姘浮废鄬τ谇皟善瑏碚f,似乎更為寫實,但又有點淺嘗輒止的意思。
至于程寨主的賭片,似乎有開風氣之先的意思?!顿€王大騙局》一片,很明顯是模仿197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騙中騙》的,但別具趣味,好玩,好看。王胖子后來拍的賭片,大概也從程寨主的片子中獲益甚多。
程剛的故事講得沒話說,把電影商業(yè)性和社會批判性融合了起來,除了結尾有些拖沓,說教意味很濃外,本片在同期邵氏電影里算是上乘之作。
價值觀還是挺好的,人物塑造、批判性都不錯。胡錦時裝也很美,不過羅烈還是古裝好看= =樊梅生這個角色好出彩。
死刑執(zhí)行前,樊梅生飾演的老趙向神父說,“神父,勞你駕幫幫忙,替我祈禱,我想下地獄?!薄鞍??下地獄?”“我們這種人,天堂上沒人認識,朋友都在地獄里,那里熱鬧?!?/p>
有點被逼上梁山的感覺,而且旁白好2啊。。這個片子教育我們干壞事不能帶賭徒(癮君子也不要帶)、迷信者,不然遲早壞事。樊梅生和羅烈最后的對話很帶感。
你先走,我就來,地獄見。
程剛導演特別突出處死那段, 完配那嚇人海報......邵氏 羅烈 胡錦 樊梅生
十五年后的那部《三狼奇案》翻拍自本片,而且是徹頭徹尾的翻拍。
程導的版本果然比后來麥當雄的版本更喜歡說教,不過樊梅生那段確實感人,林偉圖稍顯做作,但長得靚仔可以原諒。 劉午琪MM怎么老是醬油瓶啊。。。。
好像,看的就是這部而不是徐錦江那部。還是兩部都看了,記得那句話就是——“財”字多寫一橫,害了你自己。最早看的還是徐錦江那一部,這一部早期一點的,后來者劇情都是照搬,所以看得跟劇透了一樣,感覺偏弱?!柏敗弊侄鄬懸粰M也有。而前者,與后來不同的是明顯避開了血腥場面。 @2016-11-05 15:34:28
綁架汪福球失手打死,錢沒撈到背上條命,干脆一錯再錯,又綁架他爹,驅使源都是錢,有為舞女的,有為老母的,有為全家大小的,也有為賭桌的,結果讓賭鬼壞了事,三人先后處以吊頸,行刑前后籠罩了一股悲情色彩,壞人知道懺悔,可惜沒有退路可以選。
胡錦真好看 結尾怎么悲壯起來了
羅烈比梁家輝更剛烈兇猛,樊梅生好棒,“地獄見”真是有魄力。萊嬸兩部都演媽媽。
除去無聊的說教旁白,好像是那個時代較為難得的關注現(xiàn)實的影片了,風格與細節(jié)也偏向寫實,人物刻畫亦有出彩之處。
2014-12-05 89年的版本照搬了74版大部分劇情跟細節(jié),沒有什么超出前做的部分。04-23-2017 星期日 神作。烈日灼心 跟拯救伍先生的死刑跟相見有些類似。 程剛的故事不溫情,一般的電影放到他的一半就會結束了,他會再繼續(xù),顯示生活的殘酷。
與麥當雄的「三狼案」相比,有更多的行為和細節(jié),符合當時觀眾對于「奇案」的獵奇,并且以罪犯的角度討論某種淺嘗即止的「社會原因」——兩版都不約而同對「受害者」的丑化,說明「仇富心理」永遠是取悅觀眾的一帖良藥。
三星半,寫實風格先鋒手法在邵氏電影里十分卓絕,主要情節(jié)脈絡麥當雄翻拍版也基本延用了,不過也因此在感官上有些失落。
與同期很多邵氏電影比,不愧是一部佳作,編導演都有顆圈點之處,只是結尾稍嫌冗長,生搬出很多教化云云。胡錦現(xiàn)代裝美的媚啊
程剛的原版要比麥當雄的翻拍好,討論社會話題之外又沒有脫離原案太多,像是黃和油站小工的沖突(這版里羅烈,麥版里設定成梁家輝演的職員),程版里兩邊各自有錯,翻拍版就變成一邊倒的黃家的問題(實際上三狼選中黃家的原因就是在夜總會工作的“一狼”是黃家的表親,初到香港沒有工作被黃家安排在加油站,后來又自己去了夜總會,因為夜總會倒閉失業(yè)所以選中知根知底的黃家撈一筆)。被綁架的黃應求也不是導演理解的紈绔子弟,戰(zhàn)前畢業(yè)于嶺南大學,二戰(zhàn)中擔任盟軍翻譯官,日本投降后更在葫蘆島處理過接收工作。被害人(及其家屬)是沒有聲音的,罪犯反而總有各種令人同情的背后故事,從hk導演到現(xiàn)在的無良公號,從來都是一個德行。
老邵氏比較優(yōu)秀的一部犯罪片,前期綁架戲只能說一般,后半部三人被抓,被處決,描寫的較好,大約是樊梅生演的最好的一次。羅烈演這類角色很貼切。
根據(jù)香港著名的三狼案改編,前半段犯罪寫實,后半段社會寫實,有底層社會的刻畫,王萊出場少,卻貢獻了一段很棒的演出。比起梁家輝那部,商業(yè)性低一些,說教味更濃,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