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無事,在家把《全家福》這部電視劇全部看完了。剛才在評論中看到有對它評價不太好,但我看來,覺得這是一部十分經(jīng)典的電視劇。劇本好,演員演技好,剪輯好,銜接好。 首先說說這個故事,它跨越了半個世紀,涵蓋了中國近代史上各個有名的歷史事件,如:文化大革命,知青下鄉(xiāng),1977年高考恢復(fù),改革開放,并且最后以奧運會為結(jié)尾也起到了很好的畫龍點睛的作用。用各個小人物的命運,來闡述各個歷史事件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以小見大。拿墜兒和喬中華的例子來說。中華和墜兒是高中的同學,中華在高中是個干部,經(jīng)常領(lǐng)導(dǎo)同學們,是個風云人物。后來,知青必須下鄉(xiāng),為了和墜兒在一起,他們一塊去了甘肅。高考恢復(fù)后,墜兒考上了清華大學,而中華沒有參加高考,回到北京后,成了一名售貨員。在剛剛改革開放的那個年代,兩人的差距還沒有顯示出來,但慢慢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他們的差別就越顯明顯。墜兒有自己的事業(yè),經(jīng)常忙碌、加班,有自己的追求。但中華除了上班、下班,就只有打打麻將,生活毫無追求。當王滿堂家里開始分配房子時,中華就一直惦記著滿堂家的房子,還派自己女兒去當臥底,已經(jīng)儼然一個小市民的形象了。回首看看,當初的墜兒和中華是多么令人羨慕的一對,但后來,伴隨著見識不一樣,兩個的差距就越發(fā)明顯。這不是誰的錯誤,只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還記得墜兒和中華的高中班同學多少年后聚會時,那些留在插隊的地方的知青們說的話嗎?“我們打算繼續(xù)回去,再也不回北京了,這里已經(jīng)不屬于我們了”。他們曾經(jīng)是令人羨慕的北京人,但多少年后,他們從插隊的地方回來時,這個他們曾經(jīng)熟悉的北京城,卻突然變得如此陌生,格格不入。這其中,心里面的落差該是多么大。時代造就一個人,也毀滅一個人。我們不好去評價什么,因為它是發(fā)生過的時代。 再說說演員的演技吧,滿堂的扮演者吳剛把王滿堂的角色扮演的十分到位,他愛古建愛到骨子里去了。再說說劉姐的扮演者秦海璐,她將一個麻利、敢愛敢恨、善良的劉姐也演得淋漓盡致。一部好的電視劇除了有好的劇本、好的導(dǎo)演,好的演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了。 還十分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十分精煉,毫無半點冗余、拖沓。就拿大妞去世的例子來說,只是很簡潔的一筆帶過,但又恰到好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受,許多好的作品中都會采用以小見大的方式來敘事。以不同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人生經(jīng)歷來闡述這個時代所帶給人們的影響。曾經(jīng)獲得“矛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便是如此,而這部電視劇也是如此,看完之后,我們不單是看了一個故事,一個人物的悲喜,更是能看到新中國這半個世紀所發(fā)生的事件,它所產(chǎn)生的影響。往往讓人噓唏不已。 很不錯的一部電視劇,推薦大家好好看看 12 有用
封建王朝消亡,長達半個世紀的戰(zhàn)火動亂過后,古老的中華大地總算迎來了久違的和平。新中國建立,讓皇城根下最普通的一群人命運發(fā)生極大的改變。為人耿直忠厚的王滿堂是在舊社會成長起來的手工藝人,憑借一手古建筑修復(fù)的絕活,他帶領(lǐng)伙伴肩負起為新社會修復(fù)古建的革命重任。在小小四合院內(nèi),還住著性格潑辣的寡婦劉翠蘭以及有著婉轉(zhuǎn)曲折戀愛故事的周大夫。遠親近鄰,低頭不見抬頭見,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生人熟客你來我往,點綴著四合院的春夏秋冬。在隨后的反右傾、文化大革命等運動中,小小四合院又如同驚濤駭浪末端的一葉扁舟。 最平凡的一群人,他們見證著祖國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和轉(zhuǎn)瞬剎那的滄海桑田,用雙手書寫各自不平凡的人生……
疫情在家圍觀了下《全家福》這部劇,雖然吳剛老師演的不錯,但是這個王滿堂這個人設(shè)真的太氣人了!?。?/p>
王滿堂一個窮小子來北京打拼,大妞不嫌棄嫁給他,他靠著老婆家發(fā)家,沒有一顆感恩的心,自己有本事了就對大妞指手畫腳,這不是典型的鳳凰男嗎?臨老了還看不上自己的老伴,買個毛衣還惦記著學畫的老太婆,哎呦喂,真是夠了。本來四合院就是大妞家的,讓周大夫和劉姐免費住就夠意思了,墜兒的老公為了分房子讓他們搬走有錯嗎,我覺得沒錯啊,為什么死皮賴臉的占著人家的房子不走呢,還讓大妞去道歉,果真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吆喝聲大的就有理,劉姐還覺得自己做的很對呢,要不是人家王家收留你們,大妞在最開始變賣家當養(yǎng)活一大幫人,哪有你和周大夫什么事兒?。?/p>
這個王滿堂整天就會擠兌大妞,還重男輕女,大妞的病都是他給氣的,這種鳳凰男太氣人了?。?!
大妞的人生也間接說明了,中國社會女的當家庭主婦就活該被丈夫擠兌謾罵,不但要洗衣做飯生兒育女,還要有自己的工作,做女人難,做中國女人可真難啊!
極具京味兒、極接地氣兒、風格清新的平民史詩!比那一堆堆的貌似親民、實則做作的家庭劇真誠踏實多了,更是秒殺了那些什么演義、什么傳奇的古裝歷史大制作!不過,化妝和角色年齡處理上很是影響觀感,結(jié)尾也顯得倉促了些,其它方面的確做到了精益求精,很精彩的故事,很飽滿的情感。
我大中國是有多少好演員……只希望現(xiàn)在的導(dǎo)演編劇老板們都長點心吧。
王滿堂這個人物值得了解哈
陪麻麻看電視。。。不亦樂乎。。。
真心的不錯,北京的建筑史,發(fā)揮了工匠精神,還特別能體現(xiàn)建國前后的社會情況,超好的一部??!
敘事手法有阿甘正傳的影子,將國家大事融入在小家生活中,幾位主演演技都很棒。唯一的遺憾是年輕演員們到了后期的化妝跟不上,讓人有年齡輩分混亂的感覺。
感動,鼓掌,致敬。
多年來對秦海璐都抱有好感,并不過分出挑的長相,倔兇偏硬的氣質(zhì),細致入微的表演,讓她在一眾工廠蛋糕般的女演員中殺出重圍,這部劇里有真實具體的人。
虐心劇
我是多年來不喜歡秦海璐,可真是被她折服。
每一對兒都有每一對兒的幸與不幸?。〗Y(jié)尾還算是happy ending!!! 飆淚了好多次?。?!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押魚,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個猴。看至42集,別佳說你媽早產(chǎn)是我造成的。我笑死了啦??!
整體算是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京韻十足,編導(dǎo)演都十分用心,超過六十年的時間跨度塑造了一家三代手藝人在大時代下幾十年風云激蕩的際遇變化,細節(jié)考究,經(jīng)得起推敲,對年代感的還原比較到位,沒有當下市場刻意取悅觀眾的毛病,演員從老到小,大部分都比較好的完成了角色,尺寸拿捏得很準確,除了吳剛夫婦作為中心人物的核心地位之外,秦海璐飾演的劉姐特別出彩,而姜妍的成年鴨兒因為本子的設(shè)定有點過于蔫兒了,最值得商榷的是李濱演的成年門墩太油滑了,火候有點過,而徐颯演的柱子媳婦幾十年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也是個bug,戲份上也缺乏展開的發(fā)揮空間。另外劇作上到后半段情節(jié)分配到幾條線的時候顯得略微有些散亂,像流水賬似的,如果能交叉敘述也許會更緊湊一點。
吳剛是能讓人平心靜氣欣賞的好演員。
挺接地氣貼近百姓生活的故事,有時候從小處著眼講述的故事也不比長篇巨制差,起碼有觀眾基礎(chǔ)呀。
北京青年得了一等獎,這一部戲三等。覺得挺無語的。老一輩的演技都很棒,到二代就虛,小花們演技在線的真不多,沒有北京坐地戶的姑娘一眼能看出來的那種勁兒。
影壁 各種傳奇 種種老手藝人
這個很贊!去年這個時候和我爸一塊看的。。主要是演員贊。。大陸不是沒好演員。是好演員都不紅。。太殘念。。
打你進這院兒起姐就看上你了
「補標」10年代為數(shù)不多的京味兒劇集佳作,故事立意也好,幾位老師表演也超棒。后來還有一部《正陽門下》也還可以。最近幾年的《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都是攝影棚出品,試圖用低廉的成本向觀眾販賣老北京情懷。
“你們鴨兒真拔尖兒,吃屎也要捏屎尖吃……”o(*≧▽≦)ツ┏━┓碎了【老蕭回來那集淚崩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