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看完忘了,邊看邊記錄感觸。
北京話自帶的生活氣兒被小初課文似的正經對白給弄的一板一眼,不知道是不是當年要過審就得又紅又專,但是視角,故事,人物都很棒,人物突出一個特點,纖毫畢現,不是面面俱到,我這樣涉世未深的小白剛好看得懂。
【房蟲】
孫大爺圖利,跟兒子說請馮主任吃飯,“就說我”停頓那一下立馬改成“你請他吃飯”。孫大爺跟兒女算計,一是因為吝嗇,二是因為早年間兒女不懂事害他挨批斗。這樣就比葛朗臺老頭對家人的刻薄合理得多?!斑@輩子,疼我的就只有我那過世的老伴?!彼鎸δ菢右粋€富有、善良、雍容的“老太太”,厚著臉皮想跟人家過日子,自覺快成功了,還要通過幫老太太從中撈“自己家人”一筆,也許他真的心里只有妻子那一個可靠的人。他斂財成習,房子應該是賺了一千多萬,買畫賠了200萬而已,每月收房租2萬比給兒子女兒的1500已經高出10倍以上,現在租戶停租他就氣得病倒。他自命不凡,恨自己一輩的的精明臨老走了眼丟了人,讓老太太當面寒磣。他有善惡的意識,只是信仰精英主義。“凡事得動腦子”“那九間房是你爸爸年輕時尋么來的””您這善就更襯出那惡了”。
沙大爺,好人一個,不圖利,但就圖個名。記者說要找他聊聊,他馬上大嗓門告訴大伙兒。幫忙幫出的相冊不光是自己收藏回味,還一直放大街上讓大伙欣賞。他當年因為房子求過廠長,知道廠長家過的也不怎么著了,兒子還求他找房,他說這是他幫忙幫得最爽的一次。他做人要個面子,廠長那折了,在街面上找回來。最喜歡他那句:人家求我是給我臉,我要是收錢,那我不是給臉不要嗎!
我覺著這幾個故事里邊,這個故事里人物塑造得最好,李丁的表演太吸引人了,再說人蟲里他演的那個老文化人,演對手戲的老太太還是這里的,但完全看不見孫大爺的影子,就是另一個人了。
【票蟲】
詹大軍得到工作立即去找伊達一場,幾個鏡頭:
最喜歡的美劇是Better Call Saul,很精細但我品不出,這部劇就很容易分辨出劇情到底要說什么。
【買賣蟲】
霍春生的買賣做到這么大,照他的話來說,一沒權,二沒錢,只有腦子是自己的。這也是為什么用街邊腦子有了毛病的孩子引出他。人不會窮一輩子,但沒腦子就只能聽天由命,靠著別人過日子。其實那個開飯館的小林也蠻有腦子的,他了解自己的實力,抓緊了霍三這么個有頭腦又大方的人,即使讓出六成股份自己也能賺,而且還省力氣學本事。
張麗平提出自己餐廳管膩了,要把它盤出去開個毛衣廠。后來霍三知道他們離婚后她一直在經營餐廳。說明毛衣廠只是離婚與否的考驗。當時呂和當年的男朋友已經重歸于好。
霍對曉霞說,你嫂子要是能幫上忙早就讓她幫了,而麗平后來自己在經營餐廳。春生到她的飯店吃飯,應和別人夸她那菜好吃,她說“別聽他的,他那是夸他自己呢?!被舸荷鸭耶a都抵押了買地,卻沒有跟麗平講。這些都說明麗平在家沒有話語權。
霍回憶一擲千金的經歷,說人家憋著宰他他看出來了,可他有他的算盤。這事兒都聊完了,我也沒看出他有什么不入套的算盤,由此認為他直到跟伊達講述時還要著面子呢。
【古玩蟲】
也許是連續(xù)看,到這就厭倦了?沒咂摸出口碑最高的這個片段的味道來,期待有人寫劇評。自己看看書就會瞧玩意兒了,那金大爺那么會鑒寶,沒想著靠這個吃口飯?病得要死了也不賣玩意兒了?我是覺得羅爺叫兒子照顧金大爺是有目的的,金大爺無后,手里的東西肯定誰照顧他給誰?。±钫\儒的語速太快了,總覺不出感情來。
真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四個單元劇最尷尬最矯情最不說人話最莫名其妙最胡編濫造的是買賣蟲,只怪劇本太薄弱,劉威演技沒毛病。片尾曲曾經擁有倒是出乎意料的好聽,網易云音樂里都沒有找到資源。然后倒數第二票蟲。第三古玩蟲。里面金爺的人設最扎實。李誠儒我想破口大罵這個傻叉,跟郭敬明打嘴仗留下的一點好感被他塑造的這個角色徹底敗完了。點評張國立演技的時候說的也頭頭是道,然后真的去看李誠儒重案六組這個所謂的巔峰之作,發(fā)現他確實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古玩蟲里面抱著一幅古畫到處裝逼沒有死于非命,在黑社會面前抖機靈吹牛逼,要不是編劇手下留情,或者是李誠儒自己改戲了,換了我是劉金山那個角色,李誠儒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倒數第四正數第一房蟲。男一號要是不把結尾戲份精神升華到黨員高度肯定播不出來。總之那個年代來說劇情算是挺有嚼頭,放現在播出想要過審都困難。歸根結底一句話,把房蟲古玩蟲兩個故事看看就行,還是有受益的
羅銀水這只蟲是劇里面最通透的。
金大爺這個角色演的飽滿,句句稱羅爺、您,這點不是老北京可能不理解,就是這樣。
臨終前,金爺躺在床上連說了五句麻煩您,“床底下有只箱子,麻煩您取出來”、“麻煩您把它打開”、“里面有個畫軸,麻煩您拿出來”、“墻上有個釘子,麻煩您把畫掛上去”、“最后再麻煩您一回,再給我呀倒一杯酒“。。。什么時候,禮兒都不能不講。
金大爺也是活通透的人,把古畫留給羅爺,他選對了人?!澳指F了一輩子,給您攢著呢。。。。羅爺呀,羅家到您這輩,該發(fā)了?!?“羅爺呀,您有韌勁,以后還得學本事?!敖鸫鬆敍]廢話,每一句都是金句。
羅銀水遇上了兩位貴人,一個是金大爺,給了他見識、知識和一幅起家的古畫,第二個是買走古畫的黃先生,黃先生不僅給了他20萬美金,還給了他做這行的建議,”甭管多遠多苦,只要肯跑,別人不去的地方你肯去,一定能收到好東西。“
羅銀水能成功取決于三點。一是暴富后沒有失了本性,沒有忘乎所以,家風深厚。所以能常結善緣。二是沒忘記兩位貴人的教誨,下功夫長本事,下鄉(xiāng)收貨跑在同行前面。三呢,他有個賢內助。他太太在暴富后沒有拖他后腳給他添亂,這個其實很難得。
劇中有很多出色的演員李丁,劉威,王輝,顏丙燕等,這部電視劇當年是根據劉一達的一篇報道文學改編的,這部電視劇又名《小人物故事》,片頭曲是由滿文軍唱的,當時很多人都明白,是因為改革開放,中國人才擺脫了貧窮,改革開放的時候,每個小人物身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現,也能激發(fā)每個人的生存本能,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 《人蟲》這部電視劇講述這些領域里面的人他們的歷程。在劇中,每一段每個人都有很出色的演出,他們每個人都很有特點,這部電視劇非常吸引人的,就是他們怎么如何在這個行業(yè)里面混出來,而是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困惑怎么去解決這些困難,90年代的時候在北京城里的人為背景的電視劇,真的是精品之一。
我喜歡古玩蟲這個戲。實話實說,《票蟲》也就看過那么一兩眼,沒印象了?!斗肯x》里邊的李丁,是四部戲中表演最扎實的一位,也是塑造形象最成功的的一個(當然首先是編導的功勞)?!顿I賣蟲》是最不喜歡的一個,這個只適合給那些學歷很低很天真的人看,一部三國就是圣經,一個張老師就是圣人,哪兒跟哪兒啊。
整體最喜歡的是《古玩蟲》,已經達到幾乎可背誦的地步。
但是我這里偏不要講它的好處,我要給它挑毛病。
整體來說吧,古玩蟲這個系列,品味并不高,視野只在皇城根兒的胡同里。它善于用一些很民間、很江湖的東西來籠絡觀眾,你會在第一時間覺得,哎,這事兒是這么個理兒,這人真是個蟲兒!但是,里頭很多東西經不起天長日久的細琢磨,再品三品,就感覺很多事情不對味兒了。
羅銀水的發(fā)跡史非常感人、勵志,并且他自有一套生活哲學,講得振振有詞,活得津津有味。然而很多事情不能光聽他說,你還得細琢磨。
照顧金老爺子,然后獲贈古畫,開始發(fā)家,這是整部戲中最成功的、無可指摘的一個情節(jié)。
但其余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瑕疵。
羅銀水似乎總在強調自己講道義,可古玩這行,大多數時候你不靠唬人、蒙騙、使詐,你是賺不了錢的??墒撬_銀水有錢,有錢到敢買前門樓子。這怎么解釋?道義?
三河劉的蛐蛐葫蘆,他一百收的,十幾萬也不賣,說怕喪良心。要照他自己這個邏輯,他喪良心的事兒恐怕多了去了。一千四買的瘦金體成了壓箱底的寶貝,算不算喪良心?六千買個民國的盆,讓人家不要錢搭來一個珍寶——青銅燭臺,算不算喪良心?
你說不算,那好,那三河劉的蛐蛐葫蘆,你該賣就賣,別惺惺作態(tài)了。
為了讓觀眾在心理上避免對賣盆兒那位產生同情,編導們刻意把人家塑造得猥瑣、愚蠢、可惡,可是人家的行為有什么錯誤呢?羅銀水得意忘形地把大和尚叫來,奚落一番,告訴人家以后別到岳各莊去了。事實上,您想一想,今后是誰再也別到岳各莊去了?是你羅銀水!那大和尚扭頭就會奔岳各莊,添油加醋地告訴那老兄,羅銀水活活坑死你了,你就咽的下這口氣?就憑那老兄的格局,他會放過羅銀水嗎?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找羅銀水的麻煩。羅爺想消消停停地占這回便宜?不可能的。
最大的問題出在“吳老太太”這個故事里。這戲播過去二十多年了,今天你再看,有沒有感覺羅銀水的這套手法似曾相識?對!就是現在那些賣保健品的、凈水機的那幫人的計倆!異曲同工。先是玩命跟老頭老太太套磁,比親兒子親閨女都親,然后就是占便宜了。當然你可以說羅銀水并非刻意坑人,可結果有什么不同嗎?那件永樂青花瓷,按今天的價格恐怕要數百萬上千萬,老太太急赤白臉地強行贈送給他了,這個便宜揀的!吳老太太可是有兒有女的,他們會對平白失去價值千萬的東西毫不在乎?當然了,抬杠的人又會說,人家羅爺沒坑老太太啊,人家原原本本告訴了老太太真相,是老太太非要送的,他有什么錯?的確,真要打起官司來,恐怕羅銀水也輸不了,沒偷沒搶沒欺詐,老太太自愿給的,不白拿都不行!可是,道義上呢?他真的完全站得住腳嗎?我覺得,圓滿的做法應當是,老太太的話歸老太太的話,他還是得設法聯系上老太太的兒女,認真商議一下,對方不在乎錢那就白拿著,對方要錢就商量個價格,這才是萬全之策。畢竟老人年紀大了頭腦未免有些糊涂,而那件東西又實在不是尋常之物,太值錢了!羅銀水現在的做法,極可能導致糾紛,或者令老太太和兒女失和,大吵一番,后果難以預測。
義利二字,最難調和。說來容易做來難。古玩這行說白了最大的規(guī)則還是利,義只是制約、只是不得已而已。既然如此,就不要過于渲染,這樣就顯得虛偽了。
房蟲和古玩蟲不錯。票蟲和買賣蟲也就打3.5分吧。另外太主旋律了,好人太多。
小時候入迷過,夜里黃金劇場,李丁的那個蟲兒印象最深。
一天的時間把全集又重溫了一遍!受益良多??!
最喜歡的還是古玩蟲兒,李成儒,大神啊。
這輩子成蟲兒也值了!
22.11.19周六難得在家呆了一天,晚上臨睡前,b站“仲媒說電影”
都市是欲望的放大器,以前要靠信息不對稱發(fā)財,后面要靠頭腦、靠誠信,這樣的三觀是不是只能嘴上說說,沒人相信了。凈合計這房子古玩留到如今能還多少美子了吧
兒時的摯愛 天天做電視前面就等著看這個。納悶童年的我是怎么了。心好累
我擦 這絕逼的橫貨?。。?!
多年以后,終于把蟲看全了。“人蟲”乃不顯山露水的行家里手,縱然“古玩蟲”最精彩。物有價情無價,老太太賣陪嫁家具像“嫁閨女”,拍出了人對舊物之情。那些經時光洗禮而留下來的老物件,也換得人生旅途的一段情,給人以啟示與妙義。而房蟲的結局,是對守財奴的諷刺與捉弄,對人情世故的態(tài)度,可與古玩蟲辯證來看。說到底,記者其實也是條變色蟲,進什么行當學什么話,都是學問。
有十三爺,特別好看一電視劇
7/10,一直挺喜歡這部電視劇看過兩遍,懷念過去的北京
經典之作
老北京有句話:這人要是精,成不了龍,也得成個“蟲兒”。
小時候播的時候覺得一般,現在看還不錯,李丁老爺爺演的真好。里面打醬油的還有馮雷李曉紅李光復馬書良,配角還有修宗迪,馬雅舒,林鵬,許娣
這個才是神作?。。?/p>
只看了古玩蟲
京味兒十足 李成儒的表演也足夠精彩 個人覺得古玩蟲最好看
李成儒真太贊了 小時候的經典
很逼真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