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寫長評,一直覺得電影這東西,各花入各眼罷了,沒必要因為不同喜好弄得上綱上線,而掃了一眼西紅柿的影評,內些緊巴巴端著的人們 一個個高的都跟吊起來了似的,而每次喜劇片下面,好像總有他們。
麻花主打的電影這是第三部,內容主創(chuàng)團隊變化不大 導演還是內倆,如果智商正常,看到名字基本就能判斷大體的調性‘’話劇舞臺的基因+無厘頭的包袱‘’,但非得有人來這嚷嚷著要求給出他們心中電影的邏輯、內涵、高雅、正能量跟價值觀balabala。作為第八大藝術,影音之間可以盛個乾坤,就單拿喜劇這個方向來講,目的很簡單 - 讓觀眾肆無忌憚開心大笑嘻嘻哈哈;跟看《岡仁波齊》《歸來》的時候不一樣,著急飲料都得輕拿輕放,就怕耽誤別人觀影體驗。喜劇沒事啊,整場化作豬圈 嘶吼聲亂起,甚至不用壓聲和朋友瞎扯兩句,總之 - 嗨就完事兒了。
但怕就怕,‘高端人口’(簡稱高口)們不稀得成為泥圈里開心的豬,因為這可是電影院啊 又特么不是東方斯卡拉!藝術殿堂!懂么?他們一張嘴差不多就“藥神不就抄的達拉斯買家么” “隱俠我看過原著 姜文二次創(chuàng)作值得肯定” “韋斯安德森的配色融入了我的靈魂” “別氣餒朋友人生不就像一盒巧克力么”之類的文藝大字報。反觀,這種開場男主角就橫在地上抽搐的用丑化肢體來硬撐笑點的小品化的電影怎么能與我高口們的品位與審美匹配?尷尬死了好么!甚至還有人體宴、失足女和足球踢襠?? 庸俗!低俗!媚俗!惡俗!四俗電影 二人轉笑點,毫無正能量還順帶輸出著糜爛的價值觀,演員們的打扮和表現(xiàn)更是夸張到嘔吐,嘩眾取寵罷了毫無教育意義與內涵!垃圾電影1星滾粗?。?/p>
誒?但你反手一問《大話西游》好不好看? “廢話啊,星爺巔峰之作 上下兩部完美結合首尾呼應+劇情神展開,每次看到北京前門我都能想起至尊寶和紫霞那一吻,在KTV必須哭著唱一遍《一生所愛》 對了 用的還是粵語!” 我仿佛從他們興奮的眼神里悟出了菩提老祖從襠里吃葡萄時的內涵,眾人踹襠給至尊寶滅火時的正能量,還有月光寶盒一次又一次瘋狂穿越時的價值觀。
電影當然是藝術,也確實有很多作品輸出了高口們內心急缺的東西,正能量 價值觀 教育意義。但是喜劇,就只是喜劇罷了,無聲的卓別林先生可以一直很搞笑的在電車上和追他的人糾纏,但他應該也沒琢磨如何激發(fā)你思考什么人生感悟;周星馳先生用刮胡刀吹頭發(fā) 皮鞋打電話的時候我笑的半死,也根本懶得去研究這些梗是俗是雅 是對是錯。獲得這些玩意兒的形式有很多,干嘛非得讓喜劇去教育人,讓喜劇去引人深思,讓喜劇去滿足你所謂的高雅審美和品位?
難道快樂 還比不上內些冠冕堂皇的字眼兒么?
2018年8月2日補充:
很多人說我沒有分析,沒有說到底不好在哪里,其實我是不喜歡寫影評的,我在下方的評論區(qū)中多次提到,我寫這篇影評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讓清醒的人看到他們沒瘋,二是它影響了中國電影的發(fā)展,我必須站出來罵它。我只是電影愛好者,寫不出專業(yè)的影評,再說我也懶得去深入分析它,如果你們想看分析的話,我推薦你們看下面這幾個影評:
心里多苦,才會這樣搞笑: //movie.douban.com/review/9550931/
看完電影,我特別想重溫一下... //movie.douban.com/review/9554035/
這么爛的電影收獲這么多好評???是我瘋了還是世界瘋了 //movie.douban.com/review/9555351/
我沒看過這么惡心的電影(這是一個語音影評,推薦大家聽一下) //mp.weixin.qq.com/s/cUH0qkGFJ9-elygus7NpVg
爛片有兩種,一種是平庸的爛,一種是惡心的爛 //movie.douban.com/review/9554555/
以下為原影評:
《西虹市》的成功是中國電影的倒退,是中國電影的恥辱,這部影片注定要被釘在恥辱柱上。讓我不解的是,這一次,就連平時最為犀利的影評人也集體失明,面對這樣一部只配得上負分、惡趣味十足、毫無營養(yǎng)的電影,他們居然給出了不錯的評價。中國電影已經淪落到這種地步了嗎?
看看這些影評人的影評吧,你們到底怎么了?
這種電影的成功,會讓市場催生出更多“惡趣味”的電影,這就是它的負面影響,之前雖然也有此種類型的電影,但那些電影不管是口碑還是票房都不算好,因此,即便有負面影響,也無法激起多大的波瀾,這是市場的良性表現(xiàn),也就是優(yōu)勝劣汰。而這部則不同,這部是口碑票房雙豐收,但是質量卻是一團糟,甚至不能稱之為電影。這是市場的惡性表現(xiàn),經濟上叫劣幣驅逐良幣。大家都覺得隨便來點段子就能賺錢,那誰還用心拍電影?
不過《西虹市》的成功也讓我想明白了一個問題,一個想了很久都沒想通的問題,一個讓整個電影行業(yè)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為什么在經濟和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我們的電影卻越來越差了呢?而且差的還不是一星半點,現(xiàn)在的電影(整體)比以前的電影差了一個量級,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很多人會說,那是因為廣電,是因為審查制度。我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直到《西虹市》的出現(xiàn)我才明白,中國的電影之所以越來越差不完全是審查的鍋,還有一個群體必須為此背鍋,那就是觀眾。 以前電影行業(yè)不發(fā)達,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得起電影,觀眾的基數(shù)小,整體欣賞水平也高。這個時候是導演引導觀眾。而現(xiàn)在則不同,電影變成了普通的消費品,觀眾反客為主開始影響導演,影響整個電影市場。這本不是什么壞事,問題的關鍵在于,觀影基數(shù)猛增之后觀眾的質量并沒有隨之提升,這就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huán)。電影始終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是一種新藝術,達不到標準那就不能稱之為電影,就像一部小說要有人物、故事情節(jié)一樣。而《西虹市》就屬于此類不屬于電影的電影,它更像是一個綜藝節(jié)目。不是所有能發(fā)笑的電影都是好電影,它確實讓我笑了,但這不妨礙我罵它。因為它低俗、做作,把惡趣當有趣,把低俗當高雅,而且是不厭其煩,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這種套路從《夏洛特》的時候就有,《夏》雖然也爛,但尚且能看,完整性也不錯。但《西》就是徹頭徹尾的爛?!耙粋€月花光十個億” 的設定非常好,這也是我進影院的原因,但這么好的設定卻被拍得這么爛,真是可惜,也讓我有點始料未及。 說到底,現(xiàn)在的大部分觀眾是沒有判別好壞電影的能力的,我一直強調電影是一門新藝術,而大部分觀眾連這門藝術的門都沒看到,都覺得電影是快餐,能吃好吃飽就行。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如果能吃好的,誰會去吃快餐?如果沒有一點追求,那我們就只能原地踏步。電影也是一樣,當導演和觀眾都不再有追求的時候,電影這門新藝術就死了。導演算是這門藝術的門內人,但這個市場已經不是導演說了算了。即便如此,也仍有大批導演在堅守。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姜文,特別是影評人,即便他一直被罵,一直不受待見。 我之所以抵制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它有多爛,我很少罵爛片,因為有人罵。但這一部,不但鮮有人罵,還有不少人打出高分,簡直是名利雙收。所以我必須站出來罵它,不能讓這類爛片攪亂整個電影市場(看看狄仁杰和邪不壓正的票房和評分吧,用心拍的電影卻票房慘淡)。 就像貪玩藍月一類游戲的火爆一樣,這個市場已經開始了畸形化發(fā)展,這是不好的勢頭。以前有人說“電視引領低智商社會”,現(xiàn)在恐怕是轉移到了電影身上了。最后,想說一句:覺得這部電影好的,你們怕是沒有看過真正的好電影,或是對喜劇片有很深的誤解。
其實我對沈騰的演技一直都很推崇,他早年有部特別不火的片子叫做《一念天堂》。
和馬麗一起演的,馬麗演個女主播,沈騰演一個劫富濟貧的牛人,而且有很多身份,一會冒充送外賣的,一會冒充假藥公司老總,一會冒充電話詐騙的新人。
他的演技在那里幾乎發(fā)揮到了淋漓盡致,且無縫切換。
尤其是有一幕特別贊。
以藥廠老板名義的沈騰約了馬麗過來吃飯,假裝談什么代言,卻偏偏在這個飯店遇到了詐騙公司搞團建。
兩桌人挨著。他一面在馬麗面前裝老板,轉身又到隔壁桌裝小弟。
電影場景里有面鏡子,精準記錄了沈騰上一秒裝逼,下一秒一轉身就滿臉堆笑的表情,當時被震撼了。
當然,情節(jié)最后有點霸道總裁和灰姑娘的俗套路數(shù),但這是我覺得看得到沈騰的功力。
就好像我說徐崢監(jiān)制的幕后玩家很垃圾,不是因為他沒做好,而是他明明可以做好卻沒盡力。
沈騰也一樣。一念天堂之后沈騰的表演進入了模式化、油膩化、自戀化。
開心麻花演員王寧在接受視頻采訪的時候說,我們一直不同臺,是因為他一直都在打壓我,覺得我比他演的好。
夏洛特煩惱是一個成熟的本子,馬麗的配合,話劇的底子,票房大賣在意料之中。
西虹市首富這個片子我沒看懂的地方是……請問這是【臺灣定制片】么?
一大堆臺灣演員不說,女主換成臺灣人,請問這是幾個意思?
我不是說非馬麗不可,但女主……不好笑啊~~全篇她應該最雞肋,且【愛的莫名其妙吧!】
說實話,這里來的莫名其妙的愛情戲,真的太尷尬了。
這個片子讓人笑不出來的恰恰是【有了錢之后】,不知道制作團隊想說明啥?通篇看下來,我自己的感受就是,隨便給誰10個億,傻子也能賺大錢。
這也太小看有錢人了吧?
本來花錢花錢這種啼笑皆非的橋段,包括遇到那個什么陸地游泳器的發(fā)明者啥的。。。已經很尷尬了~~營救阿拉善弄水這件事,為什么我記得開頭就說了,只能用在西虹市本市?而且不能是做慈善?那這個不是慈善么?使用范圍是不是超綱了???
當然,最看不懂的是,突然來了一個足球隊的打比賽,然后給我強行煽情……請問這段是想表達啥?雖敗猶榮?夢想不死?吃了那么多龍蝦的我們。。。。還是沒忘記踢足球??
不論怎么油膩,我都記得我是一個守門員????
這段突然的強行升華,真的沒看懂?。?/p>
比起這個忽然雞湯拔高的情節(jié)來說,片中的這段愛情幾乎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發(fā)生的,以及不知道為什么會那樣奉獻。
姑娘做了什么?讓沈騰值得花那么多錢去救她?到底是為了良心的不安,道德的綁架?還是愛情??
那段樓梯口痛哭流涕說,你對不起我,你要給我生一百個孩子啥啥的。。。我真的是翻白眼都無力啊……
幾乎所有麻花的二線演員都是客串一下,比如艾倫。其他的配角演員也都是匆匆打個醬油,那個買爛尾樓的大師在很多話劇和小品里都看過他。
沈騰自己獨挑大梁,塑造了一個不知道什么性格的人物,搭配著尷尬的愛情戲碼,以及結構松散的情節(jié),還要配合煽情的音樂以及足球比賽,自己感動自己……最后告訴我們,有錢有什么好……
這個是個什么鬼!
劇本很爛,沈騰的表演更是稀碎,閉上眼,除了裝逼就是大呼小叫,自扇耳光的精神病型的出演,看到片方說,上映幾天票房好幾個億了~~
我只能說,祝福你們天天有錢,點一首涼涼送給沈騰,再見~~
西虹市首富揶揄諷刺的場面很多,一些很明顯,但有一些藏得很深,先簡單列舉一下:
(sorry,下方多圖預警,土豪隨意)
1、人是從結果出發(fā)來評判一件事的,哪怕你沒有踢假球,但只要輸多了,你就是在踢假球。
2、“正義”是不具有力量的,力量從來都是來自“人多”:砸日產車的憤青、圍堵別人家的愛狗人士。
3、女生談戀愛,更看重男方背后的光環(huán)而不是實質。比方說:男方富豪,但大眾都覺得他窮光蛋,那就不行;男方窮光蛋,但大眾都覺得他富豪,那就ok。
4、女生對身份高的人會笑臉相迎,對沒身份的人不會有好臉色,身份并不總是與錢掛鉤,更多是和社會上公眾認知的名望相關。
5、我們吃西餐時需要掌握餐桌禮儀,因為入鄉(xiāng)隨俗;但西方人從來都不用入鄉(xiāng)隨俗,這是為什么呢???
6、女生被身份高的人調戲是很開心的。
7、萬事萬物都是結果導向,慕強癖永遠存在:女主在王多魚投資賺到錢后立馬道歉。
8、人不可貌相,這貨是有真才實學的。
9、女孩子寂寞時,是能接受自己討厭的人來陪自己的。
10、女生很喜歡這一套:明明不喜歡人家,還要先誘導男方表白,然后再說一些矯情的話,發(fā)好人卡拒絕他。
11、最后,也是隱藏得最深的:男主不屌絲
(1)堅守底線:最后的那段付贖金就當劇情需要好了,暫且不提。但在開始最落魄的時候,他抵擋住了20萬的誘惑。
(2)敏銳,知道花光10億肯定有附帶條件。
也知道后面兩個人在誘導自己,一定是因為利益驅動。
(3)勇氣,沒有接受“懦夫條款”,1000萬不是個小數(shù)目,你就問問自己有嗎?
(4)心態(tài)好:既不是拼了命地去花光10億完成任務,也不一味享受沒把任務放在心上;而是邊享受邊完成任務。
住豪宅
吃好菜
泡妞
圓夢
(5)自制力強:大局為重
(6)機智。想出完整的商業(yè)機制,來花光10億。
如果一個聰明、勇敢、心態(tài)好、又能堅守底線的人都是屌絲,那評判一個人屌不屌絲的標準就只能是錢了。
然而奇怪的是,那些認為王多魚屌絲的人即便在他有錢后,依然覺得他是個有錢的屌絲。所以那些人和之前提到的女生是一樣的,他們評判的一個人屌不屌絲的標準是基于光環(huán),也是王多魚剛開始有沒有錢。
至于你們想說的風度、修養(yǎng)什么的,很多都是裝出來的,真的不值一提。
真正的風度、修養(yǎng)應落在具體的事上,而不浮于表面。
我大年初三經歷過一場谷歌Global的面試,雖然掛了,但是雖敗猶榮,對谷歌心有戚戚焉。
所以想來說說《西紅市首富》里的自己的觀察。這真是能讓你笑到骨子里,但是明目張膽諷刺,但是往深了想,又全是悲哀和瘋狂。
都覺得電影荒誕,但是,實際上,你知道的,現(xiàn)實更為荒誕。
不扯多了,還是來說谷歌面試。
谷歌面試,需要的是深刻的洞察力和讓人眼前一亮的解題思路。我在Glassdoor上,整理了所有谷歌的面試題,隨手扔幾個,你們看看:
比如Google 發(fā)明了傳送門,你會用它來干什么?
Google just invented the teletransporter (傳送門). Give me your go-to-market plan. Can you add 3 features to this tele-transporter;
再比如,如果Google發(fā)明了快4倍,便宜4倍的飛行方式,你會用來干什么?
If Google has invented a way to make air travel 4x cheaper and 4x faster, what would you do with this technology?
在劇集里,沈騰飾演的人生盧瑟,大翔隊的守門員王多余,突然天降橫財,自己的二爺去世了,留給他的面試題是:
請在一個月內,花光10億,才能名正言順的繼承300億。
花光10億,還有各種額外要求:
1、不允許剩下資產。也就是不能買公司、房地產這類1個月后,還有流動性的東西。
2、不允許哄抬物價。也就是說,不能超過正常人理解的限度。比如不能雇一個人,然后給他開10億的工資。
3、不能損毀著名物品,比如不能一把火燒了倫勃朗的夜巡,砸了一個雞缸杯。
4、不可以黃賭毒。
屌絲們天天想的是,如果我有錢了,我要天天躺在家里,不干活兒,混吃等死。但是真的有這么個機會,其實你的生命會變得特別無聊。
但是,電影的編劇,把這種混吃等死,胡天花地的生活,拍成了一個挑戰(zhàn)。
王多余雖然生活中是個廢柴,但是一旦有錢了,讓自己從10億變成300億的腦子還是有的。所以他回答這個面試題,給了好幾種解法:
1、胡吃海塞,還叫上了隊友一起胡吃海塞。每天造50萬,一個月也只能花1500萬。
2、請長洲的恒太隊來,和自己的大翔隊打友誼賽,一場一千萬。
還是花得太少。
3、胡亂投資,不投資項目,只投資夢想,找10個不靠譜的人,每人給500萬,也才能花出去5000萬。買爛尾樓,花了1億,只能用掉10分之一。
4、追女孩,全城打廣告,西虹市不大,我看外景很像是廈門。全城線下廣告、電視廣告包圓兒一個月,最多也只能花出去1個億吧。
5、買股票,專門挑選爛股票買,只求賠,不求漲。
所以你看看,他都這么努力造了,結果花出去一半不到,反而股票漲了,爛尾樓變學區(qū)樓,恒太比賽感動了恒太太,要給他贊助1個億,來來回回,錢沒花出去,反而變成了20億!
但是,沈騰,作為谷歌candidate,我說他能被谷歌錄取是有原因的。
因為,谷歌二面,我接到的面試題是:
如何設計一項運動的運營方式,讓其在1一個月內,全國所有人都開始做這個運動。
沈騰,最后終于開竅了,他開發(fā)了一種保險,脂肪險。每人買1塊錢投保,減掉一公斤,給2000。然后不到一個月,全民健身,還花光了20億。
沈騰厲害?。?/p>
他的答案是一套經過完美計算的方案。
首先,沈騰的險種得是眾人皆可參與的。減肥這個目標,可謂全員皆可參與。胖子減重,瘦子減脂。
其次,沈騰的知道西虹市的胖子比例(有減肥訴求的人的比例),
然后,沈騰需要設計合理的賠付方案,賠少了,20億還是花不完。
最后,沈騰還要確定合理的賠付目標,減10斤給10萬合理還是減一斤給2000合理,這需要精密的邏輯推演和數(shù)據(jù)支持。
由于我接到過Google的面試,這題當時答得不夠好,所以看到沈騰的脂肪險,當場就雞凍了。
特別想淚流滿面的跟他說,
最后說兩句感受,劇集很荒誕,荒誕到了盡頭,是瘋狂。但是我覺得現(xiàn)實往往比電影更瘋狂。
資本主義的核心,在于資本的增殖比一切都快。所以房子漲的比工資快,公司估值漲的比房子快。而一旦掌握了體量足夠的資本,就可以依靠杠桿,資本本身的增速,磨平資本背后的一切人的愚蠢。
就好像是電影里,沈騰故意找了最不靠譜的人來做投資,故意去投最不靠譜的項目,比如把北極的通過柴油飛行器鑿來,運到阿爾泰。
比如,一種能讓你在地面上體驗游泳感覺得“陸游器”,比如去買垃圾股,比如去買爛尾樓。
但是可笑的是,北極飛行器項目失敗了,遇到的北極熊被俄羅斯收養(yǎng)了,收回了成本,北極熊的肖像權還賣給了可口可樂,大賺了一筆。
可笑。
陸游器因為是首富投的,所以即使蠢得不行,也還是風靡一時,估值蹭蹭往上漲(想想如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
爛尾樓變成學區(qū)房,打了房地產和市政規(guī)劃兩個耳光。
垃圾股被買進之后,反而漲了,就更能理解了,這不就是莊家的操作本身嗎?
再多說回來,最近的PDD上市的問題。短期的鮮花,在歷史的長河里看來,可能變成牛糞,畢竟拼多多除了賣小米新品之外,還賣馬上就過期的奶粉。
曾經看到一則新聞,1999年12月5日,以石某為首的5名劫匪從鄭州一家銀行搶走208萬元,其它人分到15萬、20萬不等,而剩下的百余萬贓款都歸石某。
石某利用這百余萬贓款,購置土地搞起開發(fā),經過16年經營,搖身變成擁有房地產開發(fā)、商貿、休閑農莊等多處產業(yè)、資產過億的企業(yè)家。
網(wǎng)友紛紛表示:事實證明,只要有一百萬啟動資金,你也可以成為億萬富翁。
前幾天朋友聊天也聊到了類似的話題。
A說:王思聰其實很有經濟頭腦,他自己也賺了好多錢。
B說:你也有了那么多錢,不見得比他賺得少。
本來我對此嗤之以鼻,但《西虹市首富》改變了我的看法。
王多魚瞎幾把投的夕陽產業(yè)的股票,竟然一不小心增值賺了1個億;
莊強和大聰明買下的荒廢地皮,竟然一不小心蓋了學區(qū)房賺了10個億。
王多魚花1000萬和恒太踢球,竟然一不小心得到了1億元的捐贈。(雖然王多魚拒絕了)
正如王多魚說的,他一個不勞而獲的人,卻擁有了很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
而且他有錢之后隨便瞎幾把投的股票都可以增值,瞎幾把投的項目都可以爆賺,錢像有繁殖能力一樣越用越多,一生一世都用不完。
而人們是怎么評價他的呢,說他大公無私,沒有給自己留任何房產,而是把錢用在了刀刃上,為夕陽產業(yè)和人們的夢想服務,是資本市場的良心,甚至還被授予十大杰出市民的表彰,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一個踢女足、當模特、“賣壽司”、身兼數(shù)職、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失敗者,僅僅是因為有了錢就搖身一變人生贏家,呼風喚雨,為所欲為。
太黑暗,太現(xiàn)實,太諷刺,太恐怖。
那些傳達大愛無疆、真愛無價,給人以溫暖、感動、治愈、陽光的愛情片、家庭片往往容易得到高分,因為現(xiàn)實生活已經夠慘了,人們只有在虛構的電影中才能找到一絲安慰。
而《西虹市首富》這種反其道而行之,傳達“有錢可以做想做的事(前提是不違背法律道德)”,書寫血淋淋的現(xiàn)實的電影卻遭到了不少差評,正是因為它戳到了人們的痛處,談到了人們談虎色變的那個字:錢。
不少觀眾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不愿意接受“錢很重要”的事實,于是通過說《西虹市首富》是爛片、給《西虹市首富》打低分來減輕自己的郁悶和難過,通過貶低《西虹市首富》來襯托自己的清高、不羈、豁達,仿佛在說:我這么純潔、灑脫、高雅的人怎么能被金錢左右,《西虹市首富》這種傳達“錢很重要”的電影太低級、太庸俗、太粗鄙、太low,差評!
你以為二十萬才能收買一個足球運動員,然而莊強五百塊就被收買了。
夏竹因為柳建南掙錢就看不起他,卻因為王多魚放煙花、請她看演唱會而感動。放煙花和看演唱會難道不需要花錢嗎?
倘若夏竹真的被綁架,或者生了重病,沒有錢的話不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她等死。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承認“錢很重要”有什么可恥的呢?有什么低俗的呢?
你只看到了有錢可以讓最高傲強勢的經理俯首帖耳,可以讓最思想崇高的教育家唯命是從,可以讓股神陪你吃飯,可以讓王力宏去你家開演唱會。
但有錢同樣也可以讓你實現(xiàn)最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可以讓你追到最不可能追到的女生,可以讓你和高不可攀的球隊踢球,可以讓你在親人朋友有生命危險的時候有能力救Ta。
錢是王八蛋,錢也是救命藥。
那些告訴你“錢不重要”“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電影只是毒雞湯,《西虹市首富》這種提倡“錢很重要、有錢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有錢就可以提高實現(xiàn)夢想的幾率”、號召大家認真工作努力賺錢的電影不才是正確的價值觀嗎?
電影只是說了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愿意接受的真話而已。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掙錢的時候不違背法律道德,花錢的時候也不違背法律道德,就沒有任何問題。
《西虹市首富》太荒誕、太夸張、太無厘頭,而結局又走向了對人性的貼近,顯得有點刻意。
我覺得電影拍到夏竹幻想王多魚來救他,然后現(xiàn)實中王多魚并沒有來的時候就可以結束了,既然要拍得黑暗不如索性黑化到底。
(其實馮小剛拍的《沒完沒了》也探討了類似的問題:9.8萬和女朋友之間哪個更重要。馮小剛是用了整部電影探討這個問題,而《西虹市首富》里王多魚很快就實現(xiàn)了不贖人到贖人的轉變,態(tài)度轉變太快,不太具有說服力。)
錢很重要,但錢并不是最重要的。不過人們常常在犯了錯、追悔莫及的時候才能明白這個道理,比如在錢和人性之間選擇了錢,從而終生活在愧疚與后悔之中,而不是天生就明白這個道理。
但考慮到《西虹市首富》的定位畢竟是喜劇片,又在暑假檔上映,倘若真的安排王多魚不救夏竹,拍這么一個太黑暗的結局,可能又會影響票房。
在這里,我做一個過度解讀:
《西虹市首富》為了更高的票房選擇了合家歡路線,選擇了以圓滿的結局收場,而放棄了黑化到底,放棄了拍得更有深度,放棄了更高的影片質量,這不正是“向錢看”的證明嗎,這不是正好點明了電影“錢很重要”的主題嗎?
《西虹市首富》表面上是喜劇片,但內在無比黑暗,戲里戲外都很黑暗。
除了尷尬的臺灣女主其他人都很好笑,沈騰和常遠一出場大家就笑,本來是8-9分的好笑程度,因為女主演技稀爛扣掉2星,最后金先生承認自己是二奶好評,電影現(xiàn)在能公開帶一點同性戀內容也不容易
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好笑就對了,什么低俗不低俗的。
雖然評分不高,劇情不佳,女主趕客,但是笑點的編排非常努力,我也靠波波的劇情和周圍的觀眾幾乎保持了笑點一致。
作為一個笑點還比較高的人,一度笑崩潰了。亮點很多,驚喜密集。而難得的是,闡述了喜劇比較高級的力量,對當今社會做了不同角度和程度的諷刺。
很好奇波米1分是哪來的?誰能給我概括概括?
連羞羞的鐵拳這樣的完成度都達不到,只剩YY和惡俗,像是吃了一口屎還噎在喉嚨里……
又名《當王思聰是怎樣一種體驗》,表面上是喜劇片,其實內在無比黑暗。有錢可以讓最高傲強勢的經理俯首帖耳,可以讓最思想崇高的教育家唯命是從,可以讓股神陪你吃飯,可以讓王力宏去你家開演唱會。但有錢同樣也可以讓你實現(xiàn)最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可以讓你追到最不可能追到的女生,可以讓你和高不可攀的球隊踢球,可以讓你在朋友有生命危險的時候有能力救Ta。錢是王八蛋,錢也是救命藥。有錢之后瞎幾把投的股票都可以增值,瞎幾把投的項目都可以爆賺,錢像有繁殖能力一樣越用越多。但這又怎樣呢?那些告訴你“錢不重要”“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電影只是毒雞湯,這種提倡“錢很重要、有錢可以做想做的事、有錢可以提高實現(xiàn)夢想的幾率”、號召大家認真工作努力賺錢的電影不才是正確的價值觀嗎?電影只是說了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事。
繼承百億遺產,懟翻窮酸文人,取個臺灣太太,生一百個孩子,典型小市民夢想,只是落伍,倒還不算反動。笑料和劇情都中規(guī)中矩,拍得沒什么電影感。沈騰跟宋蕓樺真的可以榮膺年度最違和情侶了。
“孫子,接受這項挑戰(zhàn)吧!”小目標主題:賺他一個億和花光十個億,哪個更難?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答案。算是今夏最有趣的電影了,依舊是夏洛特煩惱那樣“日常の不可能”的爆笑勵志,算是不走尋常路的高檔爆米花作品,并在其中摻入了心靈雞湯,格調不高,但真的好笑哦!沈騰真不錯,宋蕓樺是亮點,‘二奶“笑噴,里面有幾處夏洛特的彩蛋,比如出租車司機和冬梅大橋,看來還真是一個世界觀的作品
一部喜劇讓人一直樂,就已經很及格了,沒必要一直抓著什么內涵意義價值觀不放。何況這也不是沒有內涵意義價值觀啊。資本市場的荒唐,過度營銷帶來的詭異效果,現(xiàn)代人對健康尤其是肥胖的焦慮,都有啊。可有些人根本看不明白電影里夸張的諷刺,硬是給理解成惡俗的意淫,不活該去電影院找尷尬和不痛快么。
1、相比較,《夏洛》文本更出色,但是《西虹市》的電影感更強,整個作品更立體,閆非彭大魔作為電影導演的進步很大;2、全程彩蛋,笑點密集;3、和《猛蟲過江》撞了一半演員,可卻比它好笑十倍,所以演員不應該為爛片背鍋;4、演員該集體減肥了,連常遠都腫了,張一鳴腫成個球,沈騰就沒消過腫
中間如何花錢的部分比較好笑。不過,宋蕓樺重復了一個類似的角色。
承認錢就是那么重要,有那么難嗎?
情節(jié)設計有高級的地方,比如放錯錄像帶那里,讓我想起數(shù)學題,得預設多少種結果得錄多少視頻呢,兩個不同情緒的視頻前后放在一起,喜劇效果立馬就有了。更為難得的是結尾為同志說話,希望能對觀眾奏效吧。
作為翻拍本土化做得還不錯,雖說品味并不高級女主也比較尬,而且電影化程度有限,劇作也有些問題(反對力量不太夠),不過在喜劇里面對人性和國民性有探討,對現(xiàn)實問題有寓言式的揭示(結尾簡直太狠了),比同行們還是好那么一些的。
十億元很難花掉嗎?投資一部《阿修羅》,瞬間就賠光了啊。這設定太沒說服力了。
特理解為什么會打低分,也特理解為什么會打高分。
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重要性,要是二奶合法繼承了,還有他王多魚什么事
開場的笑點蠻尬的,后面好轉了很多,反諷設計還行。
其實我就不懂了 為啥現(xiàn)在人的要求就那么高了?人家純粹的就是為了逗你開心 你哪來這么多事 是不是覺得自己可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