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國諜戰(zhàn)片泛濫與觀眾心理
老實說,這部片子雷點重重,之所以評價為三星,主要還是對演員的演技以及辛苦的攝像人員和剪輯人員等工作人員勞動的肯定。
先說說雷點。
日本人和中國人之間語言和文字之間的交流毫無障礙可言,甚至日本人講話也帶著濃重的京味兒,這是本片最雷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當然好事者也可以把這種問題歸咎到導演的“直接翻譯”方式,但是如此一來,中日任何一方都可以完全讀懂對方的文字一事又作何解釋呢?這不得不說是導演的一大疏忽。
好人做事總是太順利,壞人的腦子似乎總是不夠使。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最后一集,幾個大威力的爆竹加上一發(fā)盒子槍的子彈,居然就把北平日軍彈藥庫炸了個稀巴爛。中國人還真是神通廣大。不知導演是否是為了體現(xiàn)“正義感可以戰(zhàn)勝一切”這種幼稚的觀點。
作為日本一號特工兼國軍高級特工,李如萍若真能混到這一步,她就不會是電視劇里那樣的性格了。試想哪個在敵方當特務并且還混得很好的人會是這樣一個做事沖動,為了面子不惜對外人公開身份的性格呢?真那樣的話,早被人不知道殺死多少回了,還會活到那時候去禍害人間?
當然,雷點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部電視劇是在中國電視業(yè)諜戰(zhàn)片泛濫成災的背景下播出的,那么就這部電視劇我想簡單談一談我個人對“當今中國諜戰(zhàn)片泛濫與觀眾心理”的問題的看法。
試看如今的電視頻道,你若從頭到尾地換一遍臺,會發(fā)現(xiàn)最多的便是諜戰(zhàn)題材的電視劇。這種現(xiàn)象已經有幾年了,如今更是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說起諜戰(zhàn)片的大肆興起,應該還是建國六十周年的時候。我個人猜測,最初只是為了迎合建國六十周年才這樣大范圍的播放諜戰(zhàn)片,或許官方也沒有想到會受到廣泛的好評。那么既然受到好評了,就證明觀眾喜歡,觀眾喜歡,做電視的就必然會投其所好了。如此一來,久而久之便出現(xiàn)了諜戰(zhàn)片質量下降了,數(shù)量泛濫了,題材也毫無吸引力了的現(xiàn)象。
接下來談談觀眾心理。
我們是中國人,受著愛國主義的教育長大成人,心里對紅色革命滿懷崇敬,甚至有不少人會幻想如果自己生在那樣的年代會怎樣怎樣,所以在諜戰(zhàn)片出現(xiàn)的時候,觀眾會在心底產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會在觀看電視的同時產生對革命先人的崇敬心理,也有的會找到一個機會幻想自己身在那么年代,智勇斗敵。
再者,這種現(xiàn)象是中國政府所樂意看到的。畢竟諜戰(zhàn)片泛濫總比選秀節(jié)目泛濫,偶像劇泛濫要好的多了吧!而且觀眾經常觀看此類題材的電視劇,產生如上所述的心理,便會更加傾心于社會主義社會和中國共產黨,那么就更有利于政府的管理和統(tǒng)帥了。
一人成功,紛紛東施效顰,以至于造成如今的局面。這就是當今中國電視業(yè)。
【PS:由于時間倉促加上本人的才疏學淺,所道之處如有不對還請海涵,并提出您的寶貴意見,感激不盡!】
這么些年了,許晴沒什么變化,歲月沒在她臉上刻下什么痕跡
演壞人,不喜歡
一個好評就是不用吱叻哇啦地一邊聽日語,一邊看字幕。對地下工作者機智、巧妙地同日偽斗爭、周旋,最終完成任務表示佩服。不過有些情節(jié)顯得敷衍、潦草??此圃频L清,卻經不起仔細推敲。感覺幾個女特工剛的過硬,柔的太軟。
劇情簡介什么亂七八糟的!根本不是這部電視劇!
三集棄。
劇情簡介錯了吧。咋人人都說爛片,我卻覺得不錯的說?完了、俺的賞片level這么低?
當時天天追來著,印象最深的是許晴騎著自行車去送信。
還行
劇情一般。。單純?yōu)榱送鯐猿咳タ吹???上蚍萏? 而且她那條人物線莫名其妙。湊合看
劇情太過狗血,日本人說中文也讓人無法忍受。
支持王曉晨,略顯稚嫩
一星給許馬,一星給警察局長
日本人說中文是整部片子最不能忍的,這部片子連環(huán)的情節(jié),三十六計的使用還是有看點的,要不是喜歡男女主角估計是堅持不到看后面三十六計的使用了
這樣的劇實在太多了。
剛看了一集,許晴的少婦氣質爆表。
許晴好有氣質~
我類個去!劇情介紹錯了吧!
女主角讓我想起李小冉
特別喜歡許晴的表演,重溫了一下,這部諜戰(zhàn)劇挺好看的。
恩我看電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