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這么跟窮人過不去,干嘛呢?如此公然地消費窮人的苦難,我看已經(jīng)不是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問題了,而是創(chuàng)作倫理。要能稍微探討一下貧窮背后的根源,倒也算了,至少還是有些價值的。但像現(xiàn)在這樣,把貧困當做游戲娛樂大眾,就屬實過分了。
那些喊“好”的觀眾,跟魯迅筆下的看客有什么本質(zhì)上的差別?“斷頭”的事總有一天會落到你的頭上,到時就看你還能不能笑得出來了?!耙凰挥鹗┯谌恕?,孔夫子的永遠銘記于心,大家都是窮人,實在沒啥好意思把別人的貧窮當做笑料的。
就像劇里的boss,把窮人當成了動物。這部劇的創(chuàng)作者也不把觀眾當人看待,只不過有些影視作品是在把觀眾當做猴子耍,而它則毫無羞恥地把觀眾當做狗玩弄。那些貧窮的戲碼不正是狗骨頭嗎?只要一扔出來,觀眾舔著口水,立馬撲上去了。
這可真是發(fā)達國家影視創(chuàng)作者會做出來的事情啊,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可不必給你解析造成這種貧窮現(xiàn)象的根源。那可不行,給錢的爸爸們不會同意的。相反,把它作為一種現(xiàn)象揭露,既能討爸爸們歡心,又能割一波窮人韭菜,何樂不為呢?
“底層人能說話嗎?”底層人當然不會自己發(fā)聲,這是“從來不”的事情,但他們可以借由掌握話語權的人代為發(fā)聲。于是就有了兩類聲音:確實為底層人發(fā)聲,和遮蔽底層人聲音。這是我們覺得肯·洛奇的電影彌足珍貴的原因,他真正置身底層。
最近都在討論這個,但似乎過譽了吧,4星5星毫不手軟地往外甩,這是劇荒成什么樣?。吭趺次胰炭吹眯臒o波瀾~
想表達的太多,借鑒的也太多,好多眼熟的橋段,比如《饑餓游戲》《大逃殺》《移動迷宮》,故事過于拖沓,9集的容量其實可以再縮減一下。
導演著重在講什么呢?人類的貪婪殘忍,嗜血的獸性,在巨大誘惑下激發(fā)出超乎想象的惡。還是對善良的堅守?似乎都有,但又似乎只是披上了一件外衣,里子還透出風。
男主是全劇的白月光,而且不出意料地被主角光環(huán)罩體,他基本是靠好運氣活到最后。男主的戰(zhàn)斗力從開始到游戲結束可以說完全沒有成長:第一個游戲被巴鐵兄弟徒手擒住,保命成功;第二個游戲意外發(fā)現(xiàn)了通關訣竅,還有些low;后面的游戲中拔河取勝的關鍵是老人和尚佑,彈珠游戲是老人放水,過玻璃棧道是其他人無意中送了他最有利的出場秩序。
包括最后的肉搏,其實也并沒有達成反轉(zhuǎn),在他茶來茶去的時候男二終于不耐煩,主動下線。所以他仍然是依靠別人的成全才得來這個“勝利”。
決戰(zhàn)前因為目睹女孩的死,男主的怒火終于被點燃,但這時人物的脈絡是撕裂的,他的爆發(fā)只是因為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導演說:“按照慣例代表善良的男主和在游戲中變得扭曲的男二必須來一次生死決斗,畢竟好多影視劇都是這么拍的?!?/p>
落魄男主的人設臉譜化嚴重:窩囊啃老濫賭,人到中年弄丟了妻子女兒還欠一屁股債,遮住男主的臉想一下,這樣的人物有沒有在哪里見過?對了,他如此消沉成也是有原因的:一次直面?zhèn)Φ囊馔獯驌?,造成他多年來一蹶不振。但是,不管生活待他多么兇殘,他卻始終赤誠并保持著那一顆善良的心。再閉眼,是不是又有些熟悉的湯味?
拜托都2021年了,還把人設搞成這樣,應該說天真的不是男主,而是導演。包括表演上,對比李政宰的傻白甜加韓劇特有的大(一)張(驚)大(一)合(乍),男二樸海秀收斂隱忍的表達更出彩。
長著一張好人臉的樸海秀,每次要做壞事害人的時候我都會晃一下神,要好好想想他看起來滿臉的誠懇究竟是真心還是假意。比如他和阿里的彈珠之戰(zhàn),最后眼看就要輸?shù)袅耍酆瑹釡I地深沉表白,緊接著分析游戲后面的走向以及安利給對方看似雙贏的策略,那一刻我也被他成功洗腦。直到他支走阿里,冷酷又平靜地拿著偷換出來的彈珠和面具人確認說,“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拿到彈珠就是勝利。(好像是這個意思)”
包括后來鯊瘋了,他的眼圈始終泛著紅,神情越來越冷,那時候他已經(jīng)釋放出了自己體內(nèi)那個嗜血的怪物。
警察和他哥哥的那條線有些牽強,兄弟相殺對整部劇的影響并不大,哥哥在這里就是一個工具人的作用,他兄弟倆的前世今生完全獨立于主線之外,哪怕拿掉對這個故事也完全沒有妨礙,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
而且當警察在檔案室里發(fā)現(xiàn)哥哥的資料時我已經(jīng)在猜:這個活動的接待者會不會就是他哥哥。在交手過程中哥哥明明看見了弟弟的臉,他如果想放走弟弟也并不是沒有機會,但還是把弟弟追到了懸崖邊上,懸崖上的那場戲又要說明什么呢?哥哥摘下面具時,望向弟弟的目光復雜糾結(這個眼神至少值半顆星),那一眼里有好多內(nèi)容。哥哥的所作所為在矛盾中我理不出合理性,身不由己嗎?但那樣的眼神實在不像能做出向至親的人下毒手的事。
警察弟弟的操作也有看不懂的地方。首先夜里跟蹤車子時可不可以讓同事查一下車牌號,“孤勇”基本沒有好下場,導演一定也明白吧。弟弟就像一個沒有經(jīng)驗的新兵貿(mào)然上了賊船,竟然又輕松冒充成功,作為觀眾無法做到“相信”兩個字。
最后,男主帶著贏來的錢回到現(xiàn)實世界,由于良心這一關過不去,在繼續(xù)沉淪了一段時間后游戲真正的大boss現(xiàn)身,當揭秘的時候我竟沒有過于意外,what?僅僅是因為無聊?在這個前提下男主和boss討論著人性冷暖,我也沒有一絲絲被觸動到,因為不管從表現(xiàn)手法還是導演要傳達的信息,總有“在哪里見過”這幾個字在我面前飄過。
也許導演希望這里顯得“高級”,可是我只想到“匠氣”。
既然吐槽了全篇也不差結尾:男主買好了去美國的機票,途中又遇到一個即將被拖入游戲深淵的路人,于是臨時改變行程打通了那個通往游戲的電話,并不顧勸阻,看來有準備化身正義戰(zhàn)士挑翻對方大本營的意思。
但是大叔,鬧呢,雖然漂亮國的大片里男主通常也會在磨難后浴火重生,但看看人家那一身腱子肉,你可是實實在在頹廢了一整年,沒有拜師學藝甚至沒有泡健身房,并不是染了一個紅頭發(fā)聲音調(diào)低沉一點就能變身無敵小強了,就這個原地踏步的身手加腦子您繼續(xù)回到游戲中能干嘛呢?
可能這是為了第二部埋線?猜一下第二季:
警察弟弟沒死,哥哥要覺醒脫離組織;男主回去得到哥哥的幫助發(fā)生很多故事;地鐵站負責拖絕望的人下水的孔劉應該還有一個隱藏的身份。
但是安下心來好好整一下細節(jié)吧,如果還是這套操作就沒什么期待了。
ps:棒子還是忍不住黑了中國一把。聽那個人念那句詩的時候怎么那么像幼兒園小朋友剛剛背會了,被家長拎在餐桌上顯擺的感覺呢?幼稚又做作...
這個電視劇里設計的游戲就是你我身處真實世界的一個形態(tài)變化。
每一次,大家都在強調(diào),人不是數(shù)字,人不是符號,人是真實的人。但我反而覺得,越強調(diào)什么,便是越害怕什么,越重申什么,便是越將要變成什么。
說到底,我們就是數(shù)字。非洲的角馬過河的時候,被鱷魚咬住脖子,這是什么?為什么會咬住這一只,沒有咬住那一只,為什么?單純概率。我們的個體對于人類來說毫無意義。
但是我覺得自然公平的一點在于,我是數(shù)字這件事應由自然法則決定,而不應由同樣的所謂上等人所決定。被老天爺當作玩物就罷了,被同樣的人類當作玩物。你可以摧毀我的肉體,卻無法摧毀我的意志。
但其實我上面是在吹牛B。
上班的時候和同事討論為什么自己要工作,總結出來一個原因,我覺得挺真實的:為五斗米折腰。其實上班跟這個電視劇差不多,只不過上班不是淘汰就會被殺掉。而且說實話電視劇美化了很多東西,首先,被選中的人都是負債累累的這類邊緣人;其次,勝利目標很大,有很多很多很多錢。但現(xiàn)實是,我們都身處競爭之中,只不過不會這么血淋淋,然后我們的目標其實很小很小,如果條件足夠惡劣的話,小豬存錢罐里的可以不是那么多錢,可以僅僅就是幾個饅頭。
自然法則之下,就是人類社會。看電視劇過程中,我就看了看討論和評論。有的說游戲設計的賊低級,是小孩子的游戲。就好像我們每天所處的社會生活有多么高級一樣。游戲設計的越低級,不是說明這整件事情越荒謬嗎?難道你妄圖在一個人吃人的游戲里體會什么合理感和高級感?小孩子的游戲,這就是對人類社會中的人類活動的高度集中概括。這一點上,我覺得本劇的游戲設計極其牛逼。
還有的說男主圣母的,我覺得這種人家里除非是三代殺人狂,否則很難解釋他為什么如此冷靜。每天在你眼前槍斃10個人,濺的你滿臉是血,然后讓你拿著刀子去依次殺十個人,你要說這時候你一點猶豫都沒有,沒有任何惻隱之心,那我服??吹絼e人要死,猶豫要不要救一下,看到別人草菅人命,心里不爽,想要維護一下正義,這什么時候成圣母了。圣母本人都要被你們氣死了。上面的這些心理活動只是一個普通人的心理活動而已。
隱喻有很多,看出來也不難。我看很多人也都從多方位角度解釋了。但是有一點我沒太看到,當然也可能是我看的太少沒看到。就是面具人臉上的符號。圓圈、三角、方形,最高級的那個人的面具是有人臉形狀的,VIP客戶的是動物形狀的。
這是什么意思?我可能要過度解釋一下。參與游戲的人都是露臉的,我愿意解釋為底層最真實,自相殘殺,相互爭奪,但彼此可見;面具軍團,工具人,暴力機器,永面具上的符號區(qū)分身份的高低,個體沒有意義,全部意義都在符號里;VIP客戶,野獸面具,精致的嗜血者,冷靜的殺戮者;這是什么意思?就是人要變牛逼,首先得戴上面具。還有就是這個成為人上人,其實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釋放自己的獸性,你說有趣不有趣。
這個社會吧,和這個游戲一樣,就比如那個老頭說的,沒人強迫你呀,沒人逼著你玩游戲呀,你們都是自愿的。我覺得我要是男主角,大概率會掐死他,為什么呢?他這種高高在上的人就容易犯這種毛病,就仿佛我們在泥巴里有選擇一樣,沒人逼,沒人強迫,說的真特么好聽。所以你看,人的悲歡并不相通是吧,上位的人為了娛樂可以親身體驗,而下位的人呢,只能自相殘殺。
你想想,一邊吃著人血饅頭,一邊道貌岸然,是不是挺討厭的。但這不是說一邊吃著人血饅頭,一邊坦然承認,就讓這人變得討喜了。關鍵問題不在是否道貌岸然,而是在是不是吃人血饅頭。抬頭看看,或者捫心自問一下,這個世界上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我覺得壞人多,包括咱們自己都是壞人。誰不是壞人呢?我覺得袁隆平不是,錢學森不是,還有一些大家,不一一列舉了。其他的人,八九成都是。這也不怪我們,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嘛。
字里行間都是仁義道德,最后仔細看,中間都寫著吃人。當時看到這內(nèi)容的時候是不是覺得毛骨悚然,醍醐灌頂?但很遺憾,我們可能都是吃人者本人,也是被吃者本人。別總把故事看成別人的故事。我們就是故事素材本身,只是不自知罷了。
我其實不仇富。有時候看到人說人家有多少錢那也是憑本事賺來的,話沒毛病。但其實吧,如果你看過這部電視劇依然這么覺得,那只能說明你確實挺可愛的。
最后,我不知道“好雨知時節(jié)”是不是romantic,但通過這部電視劇,我深刻地體會到:共同富裕,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終極的一次羅曼蒂克。
來個技術篇,《魷魚游戲》編劇分析。
編劇深知你們觀眾老爺:
1, 要有感官滿足。要給你們看暴力,看色情。男人干仗,女人撕逼,或者男人女人床上運動,這一點毋庸多說。
2, 要有道德滿足。人群中精英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觀眾是屌絲,并且自我認同也是屌絲,所以不能讓有錢人獲勝,這會傷害窮屌絲的感情。不能讓強者獲勝,會傷害底層屌絲。也不能讓不擇手段的壞人獲勝,會傷害自認為有道德底線的屌絲。
3, 要有智力滿足??赐曛蟊仨氉層^眾有收獲,有智力上的成就感,能夠進行社會批判,談論階級壓迫和人性異化,滿足裝逼需求。
這三個方面,《魷魚游戲》都做到了滿分,這是它成功的最核心原因。
切莫小看這三條,好萊塢那些叫好又叫座的大片,都是熟練并且堅決貫徹了這三條,如《黑豹》,《蝙蝠俠之黑暗騎士》等等,場面既好看,思想又深刻,不得獎都難。
而歐洲那些文藝片,基本都是三者平衡沒玩好,要不是忽視了感官需求,故事講得干巴乏味,要不就是過高估計了觀眾智力,批判社會用力過猛,觀眾接受不了,最后搞成關起門來的自嗨片。
至于國產(chǎn)影視劇,之所以被萬眾嫌棄,也是因為度沒掌握好。有的認為不需要感官刺激,不要暴力不要色情,拍拍女人斗嘴的宮斗劇就行。更多的是錯誤估計了觀眾的道德需求,認為為人民服務的公仆也屬于弱勢群體,感情不容傷害。如果實在要傷害,則按照服務人民數(shù)量的多少,可以讓服務較少人民的公仆失敗,但服務最多人民的公仆必須勝利。
《魷魚游戲》跟好萊塢大片一樣,熟練并且堅決貫徹了這三條。血漿鋪天蓋地使用,殺人絕不手軟。同時又確保殺人的事都是壞人干的,男主沒有親手殺一個人,哪怕是因他而死的人,也都是自愿尋死,男主的手務必是干凈的,嚴絲合縫迎合了屌絲“站著就把錢掙了”的幻想。最后,為了方便觀眾進行社會批判,干脆來個徹底符號化,服裝、道具、布景、人物關系等等,不用觀眾動腦筋,編劇已經(jīng)把一切影射關系雙手捧到你眼前,你只需要開口說出福柯或加繆的名言就行了。
以上是《魷魚游戲》成功的首要因素,對觀眾老爺口味的揣摩和堅決的迎合。
其次,落實到具體情節(jié),也都有細致的設計。做得最好的是反轉(zhuǎn),挖糖、拔河、玻璃珠,這三關都是先把男主(或其團隊)置于死地,然后意想不到地反轉(zhuǎn),這種強弱瞬間轉(zhuǎn)換,正是過關類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
游戲設置也很精彩,尤其是拔河與玻璃珠兩個集體項目,事先花大量時間描寫如何組隊,刻畫人物性格,激發(fā)人物情緒,再與游戲結果相比對,自然營造出不勝唏噓之感。
不過全劇最令人激賞的設計,還是“一半以上選手同意即可中止游戲”的規(guī)則。第二集即利用此規(guī)則,讓選手脫離游戲,回歸原先的軌道,然后再自覺自愿二進宮。這一進一出,首先是深化人物動機,揭露“生活如地獄”的社會現(xiàn)實。在敘述上,則是起到一個巧妙的補敘作用,把第一集因為急著進入情節(jié)而來不及描寫的北韓女、金融男、黑道大哥、巴基斯坦小弟,逐一交待其背景、性格、以及渴望。如此,到二進宮時,人物形象都已建立,血肉都已豐滿,觀眾也就等不及要看這幫人被送入絞肉機后的命運了。
電視劇一個常見難題就是,必須盡早推出主題,必須是第一集并且越早越好,放到第二集都來不及,觀眾如果開頭沒看到感興趣的主題,壓根兒都不會追第二集。同時第一集又必須介紹主要人物,讓觀眾與人物建立心理聯(lián)系,吸引觀眾關注人物命運。這就常常會使第一集臃腫冗長,頭緒紛亂,因為要完成的任務太多。想想看《權力的游戲》,第一集一口氣介紹了狼家老小七口,鹿家三口,獅家兄弟倆,還有完全游離主線外的龍家兄妹,重要人物悉數(shù)出場,而情節(jié)推進幾乎沒有,觀眾注意力不是更集中了而是更分散了。
《魷魚游戲》用進出游戲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一集只介紹男主一人(事實上,開頭對男主花了太多時間刻畫其無能與無恥,幾近拖沓,可謂是浪費資源),盡快進入游戲,并渲染游戲的殘酷性,其他幾個人物只是簡單露個臉,靠對游戲的懸念把觀眾拖入下一集,然后再從容刻畫每個人物,似乎這只是劇情的自然發(fā)展,觀眾絲毫沒有意識到其實是在對人物形象做補課。
此外,還有一些出彩之處,比如販賣人體器官,這條支線對情節(jié)影響不大,但是對全劇氣氛是不可缺少的補充,因為全劇基調(diào)是緊張悲情的,僅有的搞笑或曰黑色幽默,主要就由這條線承擔了??吹接绣X人玩弄窮人的同時也被手下人玩弄,荒誕感與現(xiàn)實感同時油然而生。
至于警察這條線,情節(jié)上很有用,靠他的眼睛揭開游戲幕后的秘密,但是邏輯一塌糊涂,比如殺死司機,實在不像一個警察的作為,人家只是接送客人而已,無論如何也罪不至死。警察打入敵后,在面具人隊伍里混得輕松愉快,這讓游戲中威風凜凜的主辦方,頓時又顯得有如兒戲。更不用說洋老板被打昏又救活后,居然還照樣談笑風生,絲毫沒有追究不敬之罪。總之,警察線漏洞百出,完全失控,跟主線的緊張嚴密判若云泥。
更大的問題在后半部,《魷魚游戲》好只好在前半部,后半部基本崩了。后兩關,墊腳石純粹是賭運氣,拿到最后號碼的贏。魷魚游戲更是跟魷魚毫無關系,只是兩個男人野蠻搏斗,這一關改名叫斗獸場或者生死擂臺,也完全沒區(qū)別,比起前五關巧妙的規(guī)則設計,可謂天上地下。
更重要的是,這兩關沒能凸顯出人物。作為電視劇,游戲過關只是皮,塑造人物才是實。前面拔河與玻璃珠兩關都是團體賽,人物得以充分互動,后兩關人物幾乎沒有互動,像墊腳石,只是排隊送死,觀戰(zhàn)的洋老板們竟然還都看得津津有味,贊譽如潮,動不動就美國驚呆日本嚇尿,我實在懷疑他們是主辦方花錢買來的水軍?!斎唬銜f也有韓美女發(fā)動的自殺攻擊,但這恰恰是敗筆,因為韓美女的形象已經(jīng)塑造成為了求生不惜一切,當眾下跪、主動送炮,都是張口就來,突然她的仇恨就超過了求生,為了報復大哥命都不要了,這個轉(zhuǎn)折實在勉強。
最后一關也一樣,前后人物關系沒有任何變化,以仇恨開始,以死亡結束。而且由于主角光環(huán)的存在,幾乎人人都知道誰會死,緊張感與懸念蕩然無存。
實在無法理解的是,編劇為什么要浪費北韓女的死,前面花那么多篇幅刻畫她,可以說她才是本劇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吸引人遠超廢材男主,結果輕飄飄地死掉了,只是為了讓金融男手上再多一滴血,實屬焚琴煮鶴,對觀眾情感的極大浪費。如果讓她也進到最后一關,在三人的相互博弈中死掉,后半部還不至于崩塌至此,至少有個震撼性的決賽告慰觀眾。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前半部已成神作,足以把觀眾拉到終場,就算后半部看得無趣,能讓你心心念念追到底,它就贏了。所以我打5顆星。
看完我最大的疑問就是這樣的人怎么能當男主?如果這部劇男主的突出點在于最后所謂的“相信人”,通觀九集,根本沒有立論點。
首先,男主并不是他自己認為的那么善良。沒參加游戲前,雖然也有喂貓的細節(jié)之處妄圖來凸現(xiàn)男主善良的品格,但是相較于男主對自己母親,女兒的做法,根本立不住。老母親賺錢養(yǎng)家,男主沒工作還賭,不記得自己母親的生日,把給女兒買生日禮物的錢用來賽馬,因為賺了錢顯得沒那么壞,但如果滿盤皆輸呢,那是不是什么都沒有了,這樣一個心存僥幸的懶漢,有什么善良可言?
其次,參加游戲后,木頭人的時候一個人求助甩開了吧,然后玻璃珠的時候,欺騙了老人家吧。為了活著,這樣做可以理解,但是拜托不要當了婊子還立牌坊,自己的所做所為沒得哪里稱得上善良,所以有什么資格指責男二。尤其是最后走玻璃那,明明也享受了男二行為的好處,如果那個1號沒讓把衣服給他呢,這個時候男主還能說出這種話嗎?男二所為固然很壞,但是男主完全沒得資格,沒得立場指責別人!
總之,男主這個人設不知道立的啥。毫無性格特色可言,從頭到尾基本都是躺贏,除了舔糖那一環(huán)。感覺還不如把男二寫成男主,至少壞得徹底一點,性格鮮明,每一次游戲都是立人設的支撐,而且智商在線,頭腦清醒。這個懦弱、無能、偽善的男主看得我恨不得錘爆他的狗頭,一點都不招人喜歡??!
劇情bug真的好多,而且警察線都不知道寫出來干嘛,沒頭沒尾的,沒意思。
網(wǎng)飛出息了! 沉寂好久的網(wǎng)飛終于打造出一部現(xiàn)象級爆款。 播出當天就“破圈”沖上微博熱搜,整個小長假都在持續(xù)熱議。
截至9月23日,它已經(jīng)達到Netflix TV show(網(wǎng)飛電視節(jié)目)世界榜第2名,美國區(qū)榜首。 韓媒稱它書寫韓劇新歷史,打造了一部世界爆款。
爛番茄新鮮度100%。 既有喪心病狂的狂灑血包,也有爾虞我詐的人性較量。 高能不斷、緊張刺激。
爛番茄新鮮度100%。 既有喪心病狂的狂灑血包,也有爾虞我詐的人性較量。 高能不斷、緊張刺激。
>>>>王炸陣容+生存游戲 最早關注《魷魚游戲》,是因為臺前幕后強強聯(lián)手的王炸陣容。
幕后導演。
網(wǎng)飛合作《熔爐》《奇怪的她》(《重返20歲》韓國原版)導演黃東赫再導劇集。
演員陣容。 中國觀眾的老朋友李政宰(《新世界》《暗殺》《與神同行》)擔任男主角。
客串陣容。 孔劉(《熔爐》《釜山行》)和李秉憲(《特種部隊》)加盟,豪華到“令人發(fā)指”。
一大票明星被吸引來,不光是靠網(wǎng)飛的鈔能力。 更靠這部黃東赫十年磨一劍,集合生存與驚悚元素的無限流闖關游戲劇本。
故事主人公奇勛是個游手好閑的中年廢柴。
在外沉迷賭博、債臺高筑,在家拋妻棄子、躺平啃老,渣男中的渣男。
人走背字事事衰,失魂落魄時一個神秘男人突然走到奇勛面前。
男人知道奇勛的身世,他邀請奇勛參與一場游戲。 只要玩幾天,就能賺一大筆錢。
就像所有正常人,奇勛只把神秘男人當作騙子,可隨后當他被逼到走投無路時,他只能把邀請當作救命稻草。
決定參加游戲后,奇勛被一輛車帶走,緊接著昏迷過去。
蘇醒后,他和幾百個同樣摸不著頭腦的陌生人依次醒來,身處一間空曠大廳。
不知道是誰給他們換上了一身綠底白條紋的“吳京快樂服”。
錯愕間,一群紅衣蒙面人走了進來:
各位將會參與六項游戲,通關玩家可以帶走高額獎金。 游戲共有456個玩家,每個玩家獎金為1億韓元。 也就是說,通關玩家將帶走456億韓元(約2.48億人民幣)。
玩家們沒有拒絕天上掉下的餡餅,很快就進入第一關: 一二三木頭人。 一臺人偶機器人立在對面,它說“一二三木頭人”時,玩家可以隨便移動。 否則,機槍將精準爆頭所有活動的玩家。
淘汰等于死亡。
目擊死亡的玩家們開始騷亂,四處逃亡的膽小玩家變成了機槍下的活靶子。 游戲場瞬間變成了血漿混著腦漿狂飆的屠宰場。
廢柴奇勛如何從游戲中求生?
還有什么游戲在前面等著?
誰在幕后組織這場殺人游戲?
《魷魚游戲》剛剛開始……
>>>>游戲+裁判+玩家
無限流闖關生存游戲類影視作品,《魷魚游戲》并不算首創(chuàng)。
《賭博默示錄》《彌留之國的愛麗絲》《誠如神之所說》……同類經(jīng)典不勝枚舉。
珠玉在前,踩在經(jīng)典肩膀上的它之所以大受歡迎,除了必不可少的激情殺戮外。
最戳劇迷要害的,肯定是圍繞游戲、裁判和玩家三個角度,所打造出的獨特設定。
先聊游戲,簡單粗暴的游戲。
游戲關卡并不復雜,六個游戲都是(韓國)小孩子喜聞樂見的項目:
一二三木頭人、摳糖餅、拔河、彈珠、過獨木橋以及魷魚游戲。
地方電視臺“XX向前沖”看起來都比它們復雜。
童年游戲,往往規(guī)則簡單、粗暴。
例如劇名“魷魚游戲”,是一種在圓形、三角形和方形組成的魷魚圖案上攻守對抗的游戲。
兼具暴力和排他,純粹的身體對抗,意味著沒有周旋余地,至死方休。
童年游戲,往往刻意模糊智力、體力以及運氣的差距。 拼的不只是發(fā)育。
因此游戲不存在六邊形戰(zhàn)士,老人的經(jīng)驗、女性的堅毅通通都有用武之地。
強者不一定笑到最后,笨蛋也不會一直吃虧。
劇中童年游戲如同一個黑色寓言: 失意的成年人妄圖在童年游戲中人生逆襲。 游戲還是那個游戲,人已不是那些人——要么勝,要么死。
而當玩家在開闊明亮的游戲場賭命時,無數(shù)帶著蒙面人正在暗室內(nèi)監(jiān)視一切。
從設定到視覺,劇中一直在強化越簡單越暴力、越幼稚越殘忍的符號。
再聊裁判,殘忍虛偽的裁判。 游戲幕后,蒙面人身兼裁判、觀眾以及既得利益者。 他們也分三六九等,魷魚游戲的三種符號元素無處不在,其中: ○型蒙面人代表低級勞工,△型蒙面人代表中級士兵,□型人看守代表高級管理員。 符號蒙面人之上,還有唯一的黑面具老板。
所有的蒙面人和玩家一樣,歸根結底都是服務于戴著動物面具的VIP觀眾。
他們是現(xiàn)實世界的資本家,也是生存游戲的裁判。 酒池肉林的生活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于是把窮人當作動物找樂子。
他們強調(diào)公平、自由,為生存游戲設定“過半棄權規(guī)則”,過半玩家同意就可中止游戲。
第一輪游戲過后,幸存玩家人心惶惶,跪求一條生路。
畢竟他們只是欠債而已,又不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根據(jù)規(guī)則,裁判給幸存玩家民主投票的機會,但同時也把真金白銀擺到了他們面前。
驚魂未定的幸存玩家集體退出了游戲,但不久之后大多還是選擇了回來。
看似公平的裁判自稱尊重自由意志,其實早就用近在咫尺的誘惑斷絕了其他選擇。
現(xiàn)實即地獄,走投無路的窮人何來選擇?
只剩下借以諷刺韓國資本財閥的VIP觀眾隔岸觀火,虛情假意道: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以下內(nèi)容有劇透<<<< 最后聊玩家,爾虞我詐的玩家。
456名玩家,三教九流、高矮胖瘦不盡相同,共同點只有走投無路和不擇手段。 每一個人都是彼此的競爭者,這一關的好幫手可能會是下一關的絆腳石。
《魷魚游戲》放大了生存游戲中的人性糾結,讓它成為了超越游戲本身的亮點。
第四關游戲開始前,裁判要求玩家自由組隊。
共渡難關的玩家們幾乎放下了戒心,尋找最信賴的戰(zhàn)友合作。
組隊后裁判卻宣稱只有淘汰隊友才能晉級,隊友即是對手。
男二號尚佑在游戲中輸給了忠厚的巴基斯坦小哥,卻在游戲外利用信任把隊友置于死地。
從同舟共濟到同室操戈,一個念頭間兩肋插刀的隊友就變成了肋插兩刀的叛徒。
而本想幫扶老大爺?shù)钠鎰?,卻趁著老人神志不清,“不得已”從老人那騙贏了游戲。 實際上老人心里透亮,故意“犧牲”自己輸給奇勛,只為報答“剛布”(朋友)的恩情。
游戲中套著游戲、算計中嵌套算計,爾虞我詐的人性博弈真實刺激,更甚于機關本身。
游戲中走得越遠,人性上輸?shù)迷綉K。
>>>>偽君子+真小人
《魷魚游戲》豆瓣開分8.7,目前降到了7.8。 高開低走自然證明結局受到質(zhì)疑,#魷魚游戲爛尾了嗎#也成了爭論焦點
口碑下降,客觀原因是同題材經(jīng)典泛濫。
《魷魚游戲》既沒有《賭博默示錄》的極端智斗,也沒有《大逃殺》的變態(tài)暴力。
游戲不算新穎,第一關設定分鏡和《誠如神之所說》不能說完全一樣,只能說非常接近。
導演回應質(zhì)疑,聲稱原版劇本創(chuàng)作于2009年,只是撞梗躺槍。
相較于斗智斗勇,它更傾向于斗人性,緊張刺激同時小bug不斷。
幾輪游戲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珠玉在前難免被拉踩平庸。
主觀原因是主角奇勛不討喜。
大家罵他:圣母、雙標、白蓮花、傻白甜、三觀不正……
他頭腦不好,又沒能力,是個啃老有愛管閑事的廢物,一路幾乎全靠運氣躺贏。
游戲前,他爛賭成性,母親生命垂危他卻為了所謂的尊嚴拒絕幫助,不孝爛人。
游戲中,前一關他剛害死同伴,下一關就道德譴責害死同伴的尚佑,又當又立。
結尾又強行洗白為偉光正的英雄,為開續(xù)集強行復仇,更像劇中無法自圓其說的敗筆。
相較于偽君子,觀眾更喜歡真小人。 他們更希望黑化到底,“別人家孩子”尚佑獲勝。
畢竟他智商爆炸一路開無雙,自私自利且殺伐果斷,標準爽文大男主人設。
就事論事,探討一下。
雖然編劇在奇勛角色轉(zhuǎn)變上差了一些筆墨,但無疑他是立體的。
立體在于難以用善良或是邪惡界定他,他的行為既美好又可鄙,善惡交織、曖昧不明。
他更像是一個搖擺不定,自私怯懦,心存惻隱之心的“爛人”——
好不到哪里去,也不敢多壞;無能為力卻總想幫別人一把,反倒搞得一團糟。
劇中他的前史,工友的死打擊太大,他麻木揮霍著母愛的愛,發(fā)覺時卻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劇中他的下場,獲勝后寧愿消沉行乞也不愿用沾血的錢,內(nèi)疚自責不肯與自己和解。
奇勛和尚佑如同一體兩面,都有人性的高光,也有求生的殘忍。 他們矛盾、虛偽、貪婪、欺騙……就像竇唯《高級動物》歌詞,就像每一個普通人。
人性的恐怖在于深不見底無法窺探,人性的偉大在于紛雜反復無可定論。
站在上帝視角拿著放大鏡對準人性,人性只會像螻蟻般被燒灼、刺痛。
不論是否喜歡角色,或許“善與惡并非水火不容”的觀點才是《魷魚游戲》給觀眾的暗示。
就像毛姆說的:
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它存在許多灰色地帶;生活也并不是主人公大徹大悟、痛改前非的狗血劇,它有眾多幽微曲折,反反復復。
文/Scott
最喜歡的是姜曉和智英那段,放在男人廝殺嘰歪里,夠羅曼蒂克的。
我不管 李政宰的演技就值得五星
干嘛,我給孔劉五顆星不行嗎
在最卑鄙的成人世界,玩最純真的孩童游戲
孔劉應該從演職人員表里往后捎一捎,一共露臉了2次……還以為會是什么幕后大BOSS
撿了本《賭博默示錄》參加《詐欺游戲》輸光錢,又差點餓死在《動物世界》里的《饑餓游戲》,終于在《大逃殺》后來到《彌留之國的李子成》呀,加油!
魷魚游戲+性愛自修室+環(huán)球影城,這個中秋很充實!
男主人設太差了,明明自己智力不行體力不行,窩囊又無能,基本全躺贏,還總想著做最善良的救世主...
警察的手機蓄電量真的高得不行,是什么牌子呢?
想看過家家游戲成人版,結果只是成年人過家家。玩得不認真,想要錢,想要仁,就是不好好玩兒游戲。最后有錢又保住仁義道德,做事還是不利索,沒有早早安頓姜曉的家人,沒有早早見女兒……終日迷思,什么也抓不住,好不容易行動起來了還要燙個紅發(fā)先。無頭蒼蠅,怪不得怎么也找不回童年那種滿足感了。
制片人臨死前突發(fā)奇想,親自以選手的身份參加自己制作的大型觀察類殺人綜藝——創(chuàng)造456,并給一位練習生暗箱操作——「鵝選之民」不負所望,化身披荊斬棘的哥哥,拿到總冠軍后不久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內(nèi)定……
李政宰來了,孔劉來了,黃政民去哪了,咋個沒來,他個老家伙也在就更有意思了。你是雙門洞的基勛啊,我問你一哈,認不認識雙門洞的德善,狗煥,娃娃魚他們?
游戲闖關版賭博啟示錄,設定非常相近但是可看性相差甚遠,游戲設計過于簡單尤其最后一場點題之戰(zhàn)變成了純?nèi)獠?煽情的老套路,男主能活到最后完全是躺贏而且還時不時圣父心爆發(fā)看的人心煩,警察那條線也非常潦草,為孔劉和李秉憲的客串加一星吧
游戲游戲沒多好看,講人性吧又沒啥新鮮的論點,老頭的身份和警察的哥哥的身份揭曉也沒多意外。有評論說這是爽劇,真沒看出來,血腥倒是真血腥。
紙條是怎么放進雞蛋里的
我要是貴賓我去看男生女生向前沖都比這有意思
無限流生存游戲,很刺激很血腥,也有許多諷刺隱射,但看得很爽很開心。只是轉(zhuǎn)念一想,又細思極恐,幕后之人設計此種游戲暗中觀看,熒幕之外的我們不也正觀賞這種血腥殺人游戲,陷入不知名的狂歡么。(ps:孔劉穿西裝的樣子真性感?。。?/p>
這可不只是像《賭博默示錄》了,簡直可以說是高仿《賭博默示錄》,許多人物、環(huán)節(jié)感覺就是《賭博默示錄》換皮,但又斗不了人家那智,只能拿影射社會啦、人性深度啦之類的來當遮羞布了。李政宰其實不是太適合這個角色,大帥哥出身的人再怎么扮底層游民,也還是有點不落地。換成黃政民來應該會好很多。
vip們像應聘試講的外教。。。
前四集我奉獻出了我的膝蓋,后幾集我奪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