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當你被別人霸凌的時候,總有一個人為你挺身而出,甚至大打出手,當你違抗命令面臨上級的斥責和調(diào)查,他領(lǐng)著一幫戰(zhàn)友冒著違紀的風險為你出頭背書。這樣一個人是不是你的好朋友、好兄弟?
尤其是,你是一個來自密西西比的黑人,而他是一名來自富裕的新英格蘭家庭的白人高富帥。在種族歧視盛行的背景下,他不僅沒有任何偏見,還主動向你示好,視你為好朋友、好兄弟,你是不是應(yīng)該感激涕零,深情地給他一個擁抱,喊他一聲bro?
當自己有了困難,別人不顧社會偏見還伸出援手,自己表示感謝,似乎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但Jesse Brown并不這么看,因為他只相信自己。
韓戰(zhàn)在美國被稱為“遺忘的戰(zhàn)爭”,好萊塢多如牛毛的戰(zhàn)爭片中,以其為背景的電影少之又少,而且大多集中于上世紀50、60年代。所以《忠誠》的出現(xiàn),加之長津湖之前在國內(nèi)的熱度,一下就吸引了很多的關(guān)注。
電影改編自亞當·馬庫斯的著作《忠誠:英雄主義、友誼、犧牲的史詩故事》,看書名就知道,這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白左政治正確大片。劇情也是乏善可陳,簡單來說就是2名頂尖的海軍戰(zhàn)斗機飛行員打破種族歧視的偏見產(chǎn)生了偉大的友誼,黑人的飛機被擊落以后,白人奮不顧身去營救他……
電影中,黑人主人公就是Jesse Brown(杰西·布朗),他的白人戰(zhàn)友名叫Tom Hudner(湯姆·哈德納)。杰西的一生都籠罩在種族歧視之下,在飛行學習的游泳考試中,別人只要考一次,他卻考了十次之多,因為教官不相信黑人會游泳。大家往水里倒冰塊、在杰西的飛行服里放重物,甚至把他按在水下,絲毫不在意他會不會淹死在泳池里,但杰西每次都游了出來。
為了激勵自己,杰西從小就把大家惡毒的詛咒都記在小本上,單獨一人時就看著鏡子對自己念一遍,最終成為了一名頂尖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
來自身邊白人的歧視和仇恨,讓杰西只能相信自己,他拒絕聽從航母指揮員的降落指令,因為他害怕指揮員會故意讓黑人墜機。
沒有身臨其境的經(jīng)歷,就無法產(chǎn)生感同身受的共情。湯姆不是杰西,他是一名標準的白人精英,相信體制、遵守制度、服從命令,他雖然拒絕種族歧視,但也從來沒有體驗過種族歧視帶來的傷害,他雖然想幫助杰西,但他根本不懂杰西的真正的傷痛。
湯姆的每一次善意的幫助,在杰西看來都是高高在上的憐憫,是一邊在幫他,另一邊又瞧不起他,湯姆從來沒有給過他平等的尊重。
終于,在一次沖突中,湯姆無奈地問出“你到底想要我做什么?”而杰西也袒露心跡,“Just be my wingman,pal.That’s it.”
別想著當救生員,跟我一起下水體驗這一切吧!
這也暗示了影片的結(jié)局,當杰西墜機后,為了幫助他脫困,湯姆奮不顧身地主動墜機,想盡一切辦法去營救他。雖然最后還是失敗,但湯姆做到了一切,實現(xiàn)了對自己戰(zhàn)友、兄弟的忠誠……
與共情相比,幫助真的是再容易不過。生而為人,還想做一個好人,真難。
其實有一說一,這部電影非常的合格,既沒有特別的出彩,有沒有特別的不堪,非常的平庸。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朝鮮戰(zhàn)爭已經(jīng)說爛了、拍爛了,全片看著沒有波瀾。
電影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全片圍繞著兩個飛行員展開,使用了名暗線交替開展。在1950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黑人飛行員與白人飛行員的膚色帶來了強烈的對比與視覺沖擊。與其說是一部戰(zhàn)爭電影,不如說是一部帶著種族歧視的片子。白人哈納德越是對黑人杰西示好,杰西越是覺得哈納德在可憐自己,白人對黑人的可憐,白人永遠不知道黑人的苦。畢竟常年的膚色歧視一時半刻也無法解開。同類作品《紅色機尾》和《怒海潛將》表現(xiàn)的更為更為深刻。
但是借著戰(zhàn)爭這個大背景下,凸顯出杰西深愛著妻子與孩子證明了對家庭忠誠,哈納德與杰西兄弟情證明了對友誼的忠誠,兩人參軍保衛(wèi)祖國證明了對責任的忠誠,也算是扣題了。
今天聊聊美國電影《忠誠》。
片名Devotion / Devotion: An Epic Story of Heroism, Friendship, and Sacrific (2022),別名忠誠:英雄主義、友誼、犧牲的史詩故事 / 決戰(zhàn)38度線(臺)。
我早就聽聞美國人拍攝了一部有關(guān)朝鮮戰(zhàn)爭的《忠誠》,里面還明確提到了長津湖戰(zhàn)役。最近刷完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提名影片后,我第一時間補上了這部電影。
先說結(jié)論,觀眾想看美國人美化自己的話可以來瞧個樂子,不喜歡黑人鬧著要平權(quán)的話,那就忽略這部電影。
影片中朝鮮戰(zhàn)爭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片段,主旨還是和那些黑人要戰(zhàn)勝種族主義的電影一樣,不能說黑人不好,要說是黑人英勇無畏,是這個國家的棟梁。
本片改編自2015年亞當·馬庫斯(Adam Makos)的暢銷書《忠誠:英雄主義、友誼、犧牲的史詩故事》(Devotion: An Epic Story of Heroism, Friendship, and Sacrifice)。
主人公杰西·布朗少尉是美國海軍的第一位非裔美國飛行員。美國海軍為紀念杰西·布朗少尉命名了一艘船,即杰西·布朗號FF1089。這是一艘諾克斯級護衛(wèi)艦,于1973年2月17日投入使用,1994年7月27日退役。
我特地查了一下亞馬遜的銷售情況,本書榮登朝鮮戰(zhàn)爭航空史上的暢銷書第一名,并且本書強調(diào)這不是小說,而是基于真實事件的“紀實文學”作品。
《忠誠》圍繞兩名美國海軍飛行員展開。他們一個是來自鄉(xiāng)村俱樂部的白人新英格蘭人湯姆·哈德納,另一個是來自密西西比州美國佃農(nóng)的兒子黑人杰西·布朗。
湯姆·哈德納放棄了哈佛大學,成為戰(zhàn)斗機飛行員。杰西·布朗是海軍第一位黑人航母飛行員,保衛(wèi)一個甚至不會在酒吧為他服務(wù)的國家。
這個時期,美國大部分地區(qū)還鬧著種族隔離,但這一對黑人白人還是在第32戰(zhàn)斗機中隊組成搭檔,開始了最危險的工作。
杰西·布朗忍受著周圍人的種族歧視苦練技術(shù),影片絕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講述海軍的首位黑人航母飛行員自強不息的故事。駕駛艦載機降落在航母甲板、在地中海參與富豪聚會、在執(zhí)行任務(wù)時逞強,這些都是黑人獲取身份認同所做的各種努力,依舊包含著一股沖勁和魯莽。
湯姆·哈德納在這部黑人為絕對主角的電影中擔任輔助角色,他要在杰西·布朗身陷敵后的情況下,嘗試進行單人救援行動,無腦和莽撞程度絲毫不遜于黑人。
關(guān)于導演J·D·迪拉德(J.D. Dillard)的身份定義,他除了是一名導演,更多地是一名社會活動家。
《忠誠》是J·D·迪拉德又一次以種族主義為核心的電影。
在這部影片中,黑人和白人在種族隔離期間的形象顛覆了以往《綠皮書》《為黛西小姐開車》《隱藏人物》中的設(shè)定。在以往那些電影中,主角都是充滿神奇力量的黑人,白人同行者只要看到黑人身上的力量,黑人就成了戰(zhàn)勝種族主義的勝利者,其實在潛意識里,黑人白人還是處于不平等的位置?!吨艺\》則換了一個角度,講黑人白人同臺競技,通過黑人能夠順利完成飛機降落航母甲板、獲得好萊塢女星青睞、完成別人不能完成的任務(wù),來對比白人降落墜海身亡、被意大利侍衛(wèi)拒之門外、無法完成炸橋任務(wù)。
美國篡改歷史的記錄早已有之,他們可以說自己把美國國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同樣可以說自己沒有攻擊鴨綠江另一邊。隨便翻看歷史書都能知道,在1950年8月27日到11月19日,近兩個月的時間內(nèi),美國出動上千架次的飛機,151次侵入我國境內(nèi),瘋狂地掃射和轟炸我地面目標及無辜百姓,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但美國就是有臉把虛構(gòu)的事情當做紀實文學、拍成電影,堂而皇之地公之于眾,用虛構(gòu)的歷史欺騙大家。
從整體來看,影片《忠誠》想通過表現(xiàn)首位海軍黑人飛行員的故事,來爭取種族主義斗爭勝利。黑人白人在他們自己國家里隨便折騰,他們鬧騰得開心就好,但礙眼的地方就在于故事選擇了我們十分熟悉的抗美援朝做背景板,那就讓人看得一眼假了。
黑人導演學不好歷史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沒怎么正經(jīng)上過學,憑著膚色和政治正確,他們就能獲取資源,甚至不會考慮故事的真實性。在這里的歷史事實和志愿軍的形象全靠導演想象,美軍大言不慚地顛倒黑白和志愿軍令人害怕的火力壓制著實能把人逗笑。
影片的荒誕之處不僅于此。
《忠誠》里大量篇幅都在介紹杰西·布朗在被歧視的環(huán)境中努力。
他作為一名海軍飛行員,想的最多的并不是技術(shù)理論探討,而是把別人對他說過的粗魯言語全部記在小本本上,有事沒事就拿出來“鞭策”自己……
這樣一個充滿斗志的黑人飛行員,把所有的悲憤化作力量,只是這股力量并沒有打向壓迫他的白人,而是轉(zhuǎn)化成子彈和炸彈射向東亞的黃種人。
結(jié)果也很符合杰西·布朗的預(yù)期,只要自己殺的黃種人夠多,白人就能認同自己,加官進爵戴上獎?wù)隆?/p>
《忠誠》表現(xiàn)方式比起《綠皮書》《為黛西小姐開車》《隱藏人物》等同類作品要新穎,但內(nèi)核卻是換了一個方向。
影片所表達的價值觀很直白,黑人可以通過殺黃種人完成投名狀,實現(xiàn)被白人認同。本片自以為找到了一條平權(quán)新路徑,但實際上還是把黑人置于走狗位置,需要替主人咬人才能完成身份認同,可以說是平權(quán)電影上的一大退步。表面看起來空戰(zhàn)很精彩,實際上都是在吃黃種人和黑人的人血饅頭。
不知道黑人大兄弟們在替杰西·布朗在影片里莽來莽去感到興奮的同時,能不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地位是不是變得更狗了。
虛無歷史中的忠犬,
沾滿獻血的投名狀。
這部電影的宣發(fā)和實際內(nèi)容相去甚遠,宣發(fā)里全是空戰(zhàn)片一般的鏡頭,但實際上更像是人物傳記/紀錄片,戰(zhàn)爭只是很小一部分。
制片方明顯知道拍這個題材肯定血虧,為了騙看熱鬧的人進電影院,假裝弄一個有模有樣的戰(zhàn)爭大片的海報,然后觀眾進去一看,戰(zhàn)場前線加起來一共也就打了5分鐘,其他的部分不是“美國主旋律”就是感情戲,直呼上當受騙,出了電影院反手給打了一星差評(攤手)。
不過誰讓制片方拍這種只有航空迷和原作的書迷會覺得好看的賠錢電影呢,上映兩個多月,看了一眼北美票房,還不到成本的1/3,我笑出了聲(。)
電影里那段雷人的海盜王拖帶反殺米格15的扯淡打戲,八成也只是為了制造一個噱頭,從好奇的路人觀眾手里騙點錢回血,否則無法解釋他們把飛機本身的細節(jié)做得那么好,卻拍不出稍微符合實際一點的空戰(zhàn)戲來,只能認為是故意的。
所以毫不奇怪地,這片在各大網(wǎng)站都是標準的爛片分數(shù),只能說是活該。
不過話說回來,原著作者馬科斯在書里說了: Devotion is a war story, sure. But it's also a love story. 《忠誠》某種程度上是一個討論愛的故事:母子之間的(電影里沒提),夫妻之間的,長機和僚機之間的感情。
總而言之,對于一個喜歡看飛機、喜歡看飛行員、喜歡看馬科斯作品的人,竟然有人賠錢拍這個給我看,我他媽血賺,賠的反正是美國人的錢,我白嫖美帝無罪.jpg
個人評分:0分 這部電影“期待”已久,想看看美國人是怎么扯淡的,結(jié)果成片比我想得更加扯淡。 電影是根據(jù)《忠誠:英雄主義、友誼、犧牲的史詩故事》一書改編的,主要描寫了黑人杰西和白人哈德納飛行員之間的友誼,電影也基本是這樣的。前半部分主要寫黑人主角的家庭、和哈德納的友誼、訓練的不容易等等,巴拉巴拉了一個小時,能看出來他倆關(guān)系不錯,但并沒有感覺友誼多深。后半部分主要描寫戰(zhàn)爭,差不多有3、4場戰(zhàn)斗,第一次空戰(zhàn)黑人主角駕駛的F4U擊落了蘇聯(lián)的米格戰(zhàn)斗機,還躲過了志愿軍的極強火力炸毀了鴨綠江大橋。我只能說這段槽點滿滿,首先,在真實歷史上這場空襲,根本沒有受到戰(zhàn)斗機攔截,電影為了凸顯黑人主角高超的駕駛技術(shù),特意安排了一架米格戰(zhàn)斗機被主角擊落的虛假情節(jié)。在歷史中,F(xiàn)4U擊落MiG-15的唯一戰(zhàn)果由海軍陸戰(zhàn)隊航空兵Jesse Gregory Folmar于1952年9月10日取得。其次在影片中,主角一行人成功炸毀了鴨綠江上橋和下橋,但在真實歷史上,當天美國空軍可以說是“無功而返”,上橋沒有被炸毀,一直留存至今被稱為“中朝友誼橋”,而電影中改編成了美軍大獲全勝。還有在這場戰(zhàn)斗中,中國志愿軍火力極強,但主角一行人愣是沒被打到,所有戰(zhàn)機居然能全身而退,實屬主角光環(huán)拉滿。第二場戰(zhàn)斗是夜襲美軍基地,中方和美軍交火堪比二戰(zhàn)美日戰(zhàn)斗場面,把美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反正給我看懵了。第三場戰(zhàn)斗中方再次突襲美軍基地,中方火力依舊很強,把美國人打得念圣經(jīng),直到黑人主角一行戰(zhàn)斗機趕到轟炸我方陣地才扭轉(zhuǎn)局勢,然后主角從天上飛過時被中國志愿軍輕武器打中,被迫降落,腿被卡出嗝屁了,后面就是葬禮、好友安慰主角妻子、煽情、電影結(jié)束。 全程我沒有被友誼、親情或者其他的感動到一絲一毫,因為我知道他們在通過這部電影美化他們的侵略行為,全片把中國志愿軍刻畫成火力強勁的敵人,來反映出美國人的無助和可憐,還來了一波擊落米格戰(zhàn)斗機的虛假歷史情節(jié)來夸大主角實力,實屬不要臉。影片重點刻畫了主角二人的友誼和家庭,但我看得毫無波瀾,一方面是因為電影描寫的不行,感受不到,另一方面我清楚他們是侵略者,他們可憐,那我們就活該被打?侵略者還成了受害者,打贏了拍美國精神,打輸了就拍小人物故事,純純的反戰(zhàn)敗電影。最后主角葬禮的時候,我甚至在笑,慶幸著他終于死了。全片最好的場景就是結(jié)尾葬禮了,讓我樂呵了一下。
我看過的第1451部電影,《忠誠》我給7.3分。 飛行員題材中的不錯作品。 曾在《壯志凌云:獨行俠》中飾演“劊子手”的演員格倫·鮑威爾,在本片中飾演美國海軍飛行員托馬斯·哈德納中尉。演員喬納森·梅杰斯飾演美國海軍首位黑人飛行員杰西·布朗少尉。 《壯志凌云:獨行俠》“愛國者”機隊的L-39航拍機加盟《忠誠》劇組,劇組從全美協(xié)調(diào)到了11架均處于適航狀態(tài)的半島戰(zhàn)爭時期美軍和蘇式飛機,如F8F、F4U、A-1、HO5S-1和MiG系戰(zhàn)斗機等等,并按照劇本中的設(shè)定,還原各自中隊的涂裝。 影片制作成本9000萬美元。
沒有黑人敘事,不知道還能找到什么忠誠敘事的合法性。。。
侵略他人土地,轟炸他國平民,以期尋找自己的個人價值?美國引以為傲的好萊塢已經(jīng)成為和稀拉里一樣的存在了,早上八點鐘排便九點鐘起床,只有奴才和韓建愿聞其翔
給某些群體整破防了,這個尼格值得一份炸雞
在11月25日看這電影,實在是太爽太帶勁了。
老左都可以接受黑子拯救世界了,荒謬的笑出聲
志愿軍當年有這火力他敢打華盛頓
無聊程度和《金剛川》里面的美軍視角差不多吧,可以說是毫無看點的戰(zhàn)爭片,當然,戰(zhàn)爭場面也是少得可憐,9千萬預(yù)算就整出這兩三段糊弄事兒的“戰(zhàn)爭戲”,比戰(zhàn)爭題材美劇可差遠了。故事本身真的沒啥可說的,又俗又沒有任何創(chuàng)作激情,對于種族元素的使用還不如當年的《紅色機尾》,票房撲街真的意料之中,都什么年代了,老美怎么可能看這個。
如果故事情節(jié)再加上:黑人男主角同白人變性男友,一同開雙人飛機時kiss,因為反戰(zhàn)不愿開火,而向志愿軍噴七色彩虹噴霧,高喊Black Lives Matter,政治就更正確了!
這片子一沒丑化中國士兵,二幾乎沒有戰(zhàn)爭場面,三連個中國人正臉都沒有,哪招來這么多troll… 雖然片子是很平庸就是了。
好看
阿美的主旋律真是離大譜??
同樣是美國主旋律大片,跟Top Gun系列比還是差遠了。劇情看了開頭就知道結(jié)局,沒有太多新意,歧視問題也沒有深入討論。當然,對這種商業(yè)大片要求就不能那么多了,看看大場面就得了。
中國當時有這火力,美國現(xiàn)在都要走社會主義??
橫店誠不我欺,步槍打下飛機
立項的時候“倒吸一口冷氣”,看完倒想靈魂質(zhì)問“到底發(fā)生過什么事”;幾年之間,當中發(fā)生的變化和這個電影幾乎無聲無息的境遇有個不關(guān)于電影本身、意外有趣的照映。在“《壯志凌云2》年”再推出這樣的電影,只讓人感覺到是種碰瓷或是投機取巧;而除去情緒高昂的配樂和所謂大場面,它自己也不知道是要往「戰(zhàn)場種族友誼」還是「忠誠宣言」方面靠近,也就白白浪費了這個本來應(yīng)該很有趣的角色探索。仍然是個有趣的視角,Glen Powell依然深得我心,也就夠了。
直接就刷好看的人是什么成色?打贏了就拍大場面勝利,輸了就拍小人物的感人故事。這次就更厲害了,直接根據(jù)真實故事瞎編了。[點贊]
美國人可以在任何戰(zhàn)場拍主旋律,但在朝鮮戰(zhàn)場,他們沒有這個資格
四星…本以為是主旋律商業(yè)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完全是被名字和海報坑害了的誤會。本片其實是以人物為主軸的傳記電影,具體模式有點像集結(jié)號,是以個人經(jīng)歷drive戰(zhàn)爭的宏大敘事。地面與飛行場面都還算精彩,雖然特效和部分戰(zhàn)爭場面所用濾鏡有點像中國制作。感覺口碑若是發(fā)酵憑借這個題材應(yīng)該能在頒獎季有所斬獲。不過我更大的私心還是希望觀眾能夠借此忘記壯志凌云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歷史虛無商業(yè)片。
與立場無關(guān),就是單純地覺得不好看。
很平庸的片子,我看得都快睡著啦……熬到后面空戰(zhàn)什么的,我要吐槽一下,哪有那么快共軍這邊就開著噴氣米格來欺負人了?然后還給螺旋槳飛機打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