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宗裴(高修 飾)和宋靜妍(全度妍 飾)是一對平凡的夫婦,他們共同經營一家汽車修理店,并育有可愛的女兒慧琳。生活固然快樂,但是不免狂風暴雨的侵襲。宗裴曾給朋友秀載作擔保,但秀載上吊自殺,它所欠的兩億巨額債務全部堆到了宗裴的身上。為了盡快還債,靜妍找到了宗裴的后輩文道幫忙。文道聲稱在歐美發(fā)現金礦,需要有人帶原石回國,并許以豐厚的報酬。靜妍信以為真,誰知她卻在法國海關被人抓住,并從行李箱里搜出大量的毒品。在此之后,靜妍遭到羈押,言語不通的國度里,她不僅承受著巨大的孤獨和恐懼,還有隨時而來的羞辱與絕望。之后的兩年時間里,宗裴為了妻子的清白奔走呼告。妻子的漫漫回家路,漸漸牽扯了所有國人的心……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這個故事從一個“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亞洲男人開始,金宗裴和宋靜妍是一對普通的韓國夫婦,兩個人打理一個汽車修理店,日子過得不算是富足,但也不算貧窮。這個家庭經歷變故之前,金宗裴像個大哥一樣請兩個小弟吃飯——據我們所知,韓國是亞洲這些國家里,對于前輩后輩最在意的國家了。年長者被稱為“哥哥、姐姐”,在金宗裴這樣的普通韓國男人心中,“哥”一定是個有分量的稱呼,它代表著某種責任和義務,也是他在這個社會中僅有被尊重位居高位的存在感。
一個兄弟自殺了,留下了巨額債務,而金因為為他擔保借高利貸卷進這場糾紛中,金宋二人的生活完全被打破了,失去了修理店也就失去了兩個人共同的事業(yè)。下雨的夜晚兩個人不得已處理掉家里的大部分東西搬到環(huán)境惡劣的出租房中。
宋靜妍被設置成美好的亞洲女性,遭逢此變故,只因為丈夫那毫無理性的哥們義氣,她沒有抱怨,被追房租的時候,丈夫和女兒進了屋,她一個人在外面被房東數落。其實看到這,我覺得在中國,這日子是肯定過不下去了,但是不是女人吃不起苦,而是男人會說“我受夠了你的臉子。”
所以,在電影中,宋靜妍也只是問了一句:到現在你都不承認你錯了嗎?
很典型的亞洲男人,要妻子風雨同舟,共度難關,但是卻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家人更重要,那是一種晦澀難懂的心理,好像只有有這所謂的“兄弟”,他才會獲得認同和存在感。他不會承認他的面子和存在傷害了家人。
盡管哲學家告訴我們,人是不會踏進同一條河流兩次,可是對于死不認錯的人其實并不適用,他們犯過的錯誤不肯反省就一次又一次地犯。
被坑的家都沒了的金先生不肯認錯,于是又被另一個小弟坑。一次原石搬運就給大價錢的回報,正常人大概都會思考一下其合理性吧,但是人一旦被窮逼瘋了,就只看見錢了。金先生要去鋌而走險,竟然還問有沒有違反法律,可是小弟會說實話嗎?看到這里,金先生交友不慎對自我認知不足已經明明白白了。
宋靜妍阻止他去冒險,她明白,這種事八成都不是好事,雖然她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是人都是有本能直覺的。然而女人也是一種容易閉目塞聽的動物,遮住她眼睛的是:母愛。
在《回家的路》里,這整個憋屈的氛圍里唯一讓我感動和堅持去看宋女士故事的是,母愛。母愛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明明心里是抗拒的,但是卻無論如何也受不了自己的女兒連幼兒園也去不了,沒有一個像樣的玩具。
宋靜妍丟下女兒去做這一單生意,沒想到一去就是兩年多。在這兩年里,她經歷了她作為一個普通人毫不了解也無法想象的生活。導演力圖告訴我們,身居高位的國家公務員人浮于事,號稱人民公仆卻不為民辦事,因為他們對普通人的人生缺乏基本的同情和尊重,才導致宋女士在異國他鄉(xiāng)做了兩年多的牢。
但是宋女士還是幸運的,盡管一次次地在鬼門關游蕩,但是她還是闖過來了。闖過來的唯一原因就是,她是一位媽媽。
一直想一直想,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是這個意思吧。她想要見到自己的女兒,思念自己的女兒,想要補償自己的女兒,所以,最后她跨越了大洋,回家了。
電影結束了,可是原型的人生還沒有結束。據說她回來之后用了十多年才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人就是這樣的動物,只要經歷了夢魘,就很難醒來。吃過的安眠藥改變了她身體的生物性,在監(jiān)獄的所見所聞所感,改變了她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當她一個人在一哥根本無法交流的惡劣環(huán)境中,想要尋求一點幫助的時候,又沒有人給予一點點的援助,改變了她對人的看法。她回家了,但是傷口并沒有彌合,沒有彌合傷口的媽媽想要好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她已經變了,她真的知道用什么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嗎?
金宗裴顯然也沒有那么渣,但是我卻認為一個不是最愛自己家人的男人無法依靠。在這兩年里,他也沒有去法國去那個小島,最后在電視臺的幫助下才去那里見到了自己受盡煎熬的妻子。身邊無人可以依靠,大概是最可悲的婚姻了。
然后想問金先生,弄到如斯田地,你還不肯承認自己錯了嗎?
有沒有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比起保護自己的兄弟,一個男人任何時候都應該把保護自己的妻女放在最前面。只有她們才是最柔弱需要你去守護的。其實別人的人生都好著呢,你不出手誰也死不了,就算死了,那也只是他作為人的不負責任。
所以,不要嫁給那個把其他一切都看得比你重要的男人。如果他沒有能力賺錢養(yǎng)家,請把在外面被人奚落的機會留給他。守土有責,是這個意思吧,大家都做好自己的職責。你要做自己,相信自己,做母親做妻子就好,男人去做丈夫和父親。顯然,金先生和宋女士都對自己認知不足,想要承擔什么的時候,請想一想你的主要責任,和真正的角色。
在影片觀看過程中,憤怒逐步升級,特別是文件特寫那一段,看的是既氣憤又無奈。結局相關部門來的一個“好消息”電話更是意味深長。
本影片由真實事件改編,于是我想找下當年KBS追蹤60秒的影片,了解真實情況。但可能因為已經過去了太多年,只能找得到些零星的材料。
原型是一位名叫張美貞的普通家庭婦女,整體遭遇基本跟影片描述的一致,張美貞在電影首映VIP場看完影片后表示:全度妍好像看到了當時的她,特別是在監(jiān)獄里拿著女兒相片及其在馬提尼克島她向丈夫訴苦的那幾幕,跟她當時的情緒非常相似。
其中影片中只給我們展示了自殺了一次的事件,實際在面對不懂當地語言,被囚禁在大西洋馬提尼克島監(jiān)獄,面對未來不知道要囚禁多久帶來的不確定感,無助的她曾多次企圖自殺,憑借著對家庭的牽掛和丈夫的支持,最后在網友和各方的幫助下順利了家。
以下是一些當時實際的材料:
最后附上追蹤60秒 節(jié)目原視頻:http://www.kbs.co.kr/2tv/sisa/chu60/vod/1389914_879.html (2006年4月5日播出)因版權原因無法查看,能看到此視頻應該就可以了解到當時實際的部分內容
當年網友支援張美貞的博客://cafe.daum.net/alwjdsla/DJwJ/10,里面有相關的事件討論跟實拍的相片。
整個影片中其公職人員的不作為,讓我想到了David Graeber 的《Bullshit Jobs》提到的狗屁工作的蔓延與膨脹如同病毒,充塞在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如果少一些狗屁工作,是不是張美貞就能早點回到家了?
兩年的牢獄關押,讓一個女人失去生活的尊嚴,讓一個四歲的女孩缺失母愛的呵護,讓一個男人獨自承受生活的雙重打擊。是磨練和成長,也是痛苦。 政府的不作為加深了平民心中的怒火,進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電影更是在用鏡頭語言抨擊一些身居高位卻不作為的政府人員。他們只是不想麻煩,女人就因無法受審而在異國他鄉(xiāng)關押兩年。 最后的那段大使館的電話更是在諷刺政府機關并沒有從根本上做出改變,辦公依然是沒有效率,愚昧的追求不實的章程。 但最后一家人相擁的畫面定格,更是在告訴觀眾,善良和正義是可以并存的,痛苦和磨難更讓愛迸發(fā)出溫暖的力量,這種愛感人至深,令人動容。
男主:懦弱懦弱懦弱!!交友不慎不是你的錯,但是連累妻子孩子住在連房租都交不起的幾平米的小屋里還懟妻子的這種男人女主真的是性格好。屬于窩里橫品種,面對警察,大使館,安保?總是唯唯諾諾,連我都要發(fā)飆了。最后面對韓駐法大使終于按捺不住,誰想只說了兩句又哭了。。。我心里無數只草泥馬飛奔而過。。能不能強硬一次,有記者在你怕什么!你哭什么呢!
女主:很明顯沒什么文化,也是走投無路相信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從被抓到被換了一個個監(jiān)獄,感覺特像一個受苦受難的白蓮花,最后面對大使的冷漠、指責、威脅時居然還想著低聲下氣我也真是無語了。。
我看完最大得感受交友一定要謹慎,錢財一定要謹慎,千萬不要輕易決定生養(yǎng)一個孩子(這姑娘全篇哭的我鬧心死了。。)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單純的觀后感,不喜勿噴
“美國有核彈,我們有網民”
離開小孩的兩年再也補不回來,我能深切體會到那種和至親骨肉分離的疼痛。經驗總結:1.信用社會不要亂擔保,親兄弟也不行;2.不要做不懂的生意;3.加倍努力些,讓自己更強才會活得更有尊嚴
前後左右全部哭倒一片。你的國家不愛你怎麼辦?
韓國每年都會有幾部抨擊政府體制的電影,此部直接把韓國大使館和公務員黑出了翔。
韓國電影對司法、制度與官僚的批判真可謂入木三分,從荒誕到寫實,從溫暖到悲情,正是這種拼命證明、嘶聲吶喊的努力讓《舞后》《辯護人》《七號房的禮物》等片格外動人,我想,這是韓國影人和觀眾的一種態(tài)度,太珍貴。
中國電影的路不會比女主回家的路好走的
真實 感人 看完感觸頗多 當時周圍人包括我都哭了好多次 很佩服韓國可以這么直接的拍出這種直觸內核的影片 讓我看的時候同劇中人物一起糾結 難受 痛苦 無望 還有憎恨 政府的不作為 在以往很猖獗 只是最近幾年網絡的無孔不入 讓普通人有了申訴之門 唉
電影處處體現韓國政府的無能和對本國公民的漠不關心,因此使多數觀影者產生聯想,從而給出高評,再者,主角雖是被人哄騙而犯罪,但實質上仍是做出了對社會和國家有害的行為,無緣由多受牢獄之災究其原因還是政府,對主角過度同情,個人看來是弱者心態(tài)作祟,說不好聽,本片就是憤青拍來吐槽政府的
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絕望、孤獨、歧視。
怎么說呢。。。。沒什么波瀾起伏的劇情,就是一再普通不過的電影
并不認為導演功力多深厚 介于題材特別 給好評
當淚水模糊了對電影判斷的標準,那將是對電影最好的褒獎。操蛋的韓國政府造就了絕好的故事素材,大量細節(jié)令人感到窒息和絕望。而編導的部分刻意煽情段落挺傻逼的,本來這樣足夠規(guī)模故事就足夠動人,太多的煽情反而顯得不高級。高修演這個角色有些過帥。喜歡一個網友的追問,如果你的國家不愛你怎么辦?
一個普通的國民真的太無力,渺小了。在遭遇不公時,媒體網絡比政府,法院管用,真是一種悲哀。
最后這個大使館電話太諷刺了,這是把政府黑到底呀!
又是把韓國政府黑出翔的電影,結尾有點煽情過度,韓國電影一貫的毛病,其他的部分非常完美,還是那句話“韓國有改變政府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政府”,看到夫妻重逢的部分哭出來了,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大的意義在讓大家看到不作為的政府和公務員,會對國民帶來多大的傷害,力薦
為“前陣子韓國總理因沉船事件辭職”而大聲叫好的,可以看看這片。天下公務員一般黑,沉船事件是因為天下皆知,沒被公開的事件里,各國公務員都一般黑,黑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區(qū)別是,別人可以拍成電影,我們不行。
在信用社會,千萬不要給人擔保;在異國他鄉(xiāng),千萬不要相信同胞;要相信希望,相信至親,最后當然要相信祖國和神!結尾黑得太狠了,真心希望公職人員們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一向對這類韓式苦情劇免疫的,這次真被韓國電影向體制叫板的精神感動哭了,這種電影怎么能過審呢,棒子國沒有類似廣電的機構么,啊洗吧!
跌宕起伏的劇情和感人至深的片段越多,越讓觀影的觀眾感受到韓國政府的冷漠嘴臉!
韓國電影這是要和政府對立到底的節(jié)奏,都拿大使館開刀了。 全度妍還是黃皮膚人里最好的演員?。?!男主新面孔,同樣沒有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