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電影是為了心情舒暢
偶爾從一個朋友那里拷貝了《我的太陽》——上海交大一群在校大學生用DV拍攝的獨立電影,用了兩個中午的時間看完它,心情舒暢地像春天里在陽光下草地上撒歡兒的小狗。
坦白說很久沒有看過讓人這么舒服的電影了。當胃口被《無極》、《夜宴》、《黃金甲》等華麗的垃圾弄得翻江倒海以后,原本已經(jīng)對國產(chǎn)電影失望到了極點,直到現(xiàn)在才緩過些神來,還可以咽口唾沫說:希望還是有的。
《我的太陽》從開篇就把人帶入到一種輕松詼諧的氛圍之中,對幽默的運用恰到好處,自始至終充滿著讓人發(fā)笑的張力。其中的一個個笑段,一個個包袱,一幅幅場景。。。像一把把蠢蠢欲動的癢癢撓,不時地湊過來往你的嘎吱窩撓幾下,輕輕地提示你:笑!
說到喜劇電影對幽默的運用,去年火爆全國的《瘋狂的石頭》可以算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但是《石頭》并沒有達到影院宣傳的“三分鐘一小笑,十分鐘一大笑”的效果。《石頭》故事結構很好,緊湊而且巧妙,演員表演也很到位,但是卻不如《我的太陽》帶來的輕松感覺。
其實《我的太陽》的故事元素也很老套,青蛙和公主的大學版而已??少F之處在于電影把這種老套的故事設計地很——輕松——我一再強調這個詞,因為真正的喜劇必定是能帶給觀眾輕松感覺的。只有輕松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也只有輕松的喜劇才是真正的喜劇。
《我的太陽》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在于能夠準確地運用夸張的手法,夸張是喜劇電影的重要手段,但是很難把握,常常看到一些導演把夸張用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太陽》則不然,把那些生活中似有似無的情景用夸張的手法融合到電影之中,讓人噴飯。
再有需要提到的是《太陽》中設計的幾個人物,兩個主角不再評論,說一說那個神經(jīng)病老人和女主角的追求者**華,這兩個人物可謂是神來之筆。。。(此處省略321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是幾個二十來歲年輕人的作品。
2 ) 我的太陽,一點感覺
大學生輕松搞笑電影《我的太陽》,從下載到觀看OVER,用了4個多小時,據(jù)說這是上海交大學生自導自演的,在專業(yè)人士看來可能會覺得粗糙,存有瑕疵。我卻覺得很喜歡,一眼就深深地喜歡上。在此,謝謝麗云同學的推薦。
電影以“霉礦”阿博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為線索,用詼諧稿笑的手法,講述了他不斷經(jīng)歷挫折、克服挫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他遇到了自己的珍愛——馨兒,最后兩人沖破重重阻力,最終走到一起。
阿博喜歡著廣告策劃的工作并且立志在廣告策劃作出自己的一番業(yè)績。為此目標,他在大學還沒有畢業(yè)就出去多家公司尋找實習并且屢次碰面,就差一點點可以成功,但他屢敗屢戰(zhàn)很是執(zhí)著。在遇上了自己的珍愛,是馨兒慢慢地誘導他接近成功,他們在一家所認識的廣告公司制作的“香煙有害健康”的公益廣告,說真的,實在是太棒了。
馨兒的父親是廣告公司的總裁,他卻并不滿意阿博的木訥與呆板,認為阿博沒有四級證書等等一些在他看來是很重要著的東西。他堅決不忍痛阿博與他女兒的交往并且予以多方便的阻止,甚至利用了職權百般為難阿博,阿博在廣告策劃工作屢屢碰壁,而馨兒答應其父親去香港公司實習才停止對阿博的刁難。有情人即將分開,阿博在經(jīng)過某精神病患者的點撥之后大徹大悟慌忙跑去機場阻攔馨兒上飛機,在機場又是一番的巧合,最后有情人還是在一塊。
這是一部完全由上海交大同學制作的DV電影。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1歲,全部由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組成,共花費了十幾萬的投資。應該值得去狠狠地贊嘆一下。當然這在專業(yè)人士看來,顯得很粗糙,很有可能是沒有什么市場前景,里面的大學生也都是新人,并沒有什么經(jīng)驗,甚至是劇本也引用了很多我們以前見過的笑話段子。其實我想說的是,這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家應該肯定的是他們自導自拍DV的執(zhí)著與勇氣,大家看看就好了,很適合休閑的一部校園青春歡喜劇。
3 ) 一場虎頭蛇尾的青春記錄
剛才一口氣看了這部上海交大的學生電影,我的太陽??吹阶詈?,再聯(lián)想起這個標題,想不到太多的關聯(lián)之處,就暫且擱下,看一夢之后會不會有什么新的理解。
老實說,最近我看電影很難入狀態(tài),可能是因為選擇太多心又太亂的緣故。這部電影有它的獨到,一開始的詼諧、幽默、小大人的眼光、以及超乎預期的視覺效果,都讓我欣喜過望。開頭,無疑是精致的,甚至有些“引人入勝”。值得一說的還有接電話時那段交叉蒙太奇,讓看的人有一種錯亂的驚愕,很是動人~
我很欣賞片中的兩個配角,阿博的兩個室友,尤其是胖胖的那個。他們的表演張弛有道,融入了大量周星馳式的無厘搞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狂笑之余,也要佩服編劇的創(chuàng)意。
電影前半段精彩的地方很多。比如將廣告創(chuàng)意融入劇情,將游戲融入廣告的那段,雖然不能說沒有瑕疵,但其中畫面的精美,銜接的巧妙,偶爾出現(xiàn)的節(jié)奏緊湊的音樂,都閃現(xiàn)出靈氣。還有面試廣告公司的那段,也加入了一段令人痛快的反諷:阿博最后被否定的關鍵因素竟然是沒有四級證書,戲謔之余也甩出了影片對這個社會現(xiàn)實的鄙視。
然而到了后半段,影片開始走向庸俗化。畫面精巧大不如前,情節(jié)也演變成兩個年輕人尋常的愛情故事。雖然愛情確實是我們整個大學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題詞,但劇中的表達顯得過于平庸,與之前的高度相去甚遠,實在令人惋惜。
尤其是最后,當阿博丟掉所有的證書幡然醒悟,意識到生活比證書重要,追回馨兒才是最迫切的決定時,我對影片的失望到達了極點。之前所挖空心思要打破的、諷刺的,最終都落到這段平常乃至平庸的愛情上,我只能嘆息它立意不高。
所以,我給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一場虎頭蛇尾的青春記錄。前半段的精彩讓我期待它能做得更好。但僅僅對于一群愛好電影沒有經(jīng)驗而又為之辛苦努力了200多天的年輕人來說,這份答卷已經(jīng)算是成功了。
4 ) 以大學生名義拍的成人電影
這個片子一開始只能用驚艷形容。電影膠片感的光影效果、偶像級的演員外形,完全不像通常印象中的窮學生自娛自樂搞的那種小DV。
后來了解了才知道,這里邊所有主要演員都是專業(yè)演員,和交大全日制在校生沒有關系。這些演員身上沒有學生那種稚氣。大學校園不過是一個布景,給專業(yè)人士玩票的舞臺而已。
看完片子就像看了一個還算看得過去的電視劇一樣,沒有看學生自己弄的那種共鳴感。我覺得這個片子是打不開市場的,它兩頭不招。要么就是《我的黃金時代》這種真實的質樸的學生作品,要么就是《紅十字方隊》那類的成人專業(yè)作品?!段业奶枴肥强ㄔ谥虚g的怪物。
5 ) 大學生自己的電影
這部電影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幽默。雖然他們的搞笑都是我們早就經(jīng)歷過的或聽過的,沒有很新穎的感覺。但那就是大學生的生活,就是要給我們熟悉的感覺。所以,給我的第二個感覺就是親切。他展現(xiàn)了大學生的生活。也許他的設計還不是很合理。起碼他道出了大學生對戀愛、工作的想法!大家看看,是個很好的電影!
好久遠了,大學本科時候看的,時間啊,就是這樣飛快的走過,不告訴你。
樂瘋了的片子。不錯了很
這里的陸展博多帥,愛情公寓里的展博走了呆萌路線。里面有好多梗在愛情公寓中有體現(xiàn),尤其是那個可憐的小華。大學時單獨播放的一部劇。
記得是大學上課看的。
很值得一看的校園喜劇,
上海交大學生拍的,臺詞很經(jīng)典~~
把交大拍的。。不夠漂亮。二餐廟門思春湖神馬的嘈點太多~~
最帥的是抹頭發(fā)的那一刻銷魂
在我們學校做的首映式。呵呵!喜歡。
繼續(xù)jjt,熟悉的那些樓
老師上課放的,放了一半老師自己把電影關掉了…
庸俗又矯情的喜劇橋段實在接受無能,真實感嚴重不足好嗎?看那學簡介寫得更是不容客觀。交大學生的作品,好歹給個中評支持下算了,不然不好交代。
韋導第一部,當年在菁菁堂首映還是很轟動啊,雖然橋段都是抄的,器材都是有人撐的,但是還是無法掩飾一股濃重的交大WS氣息??!
挺搞的,支持校園獨立電影
第二次看這片了,韋正拍了愛情公寓就紅了,在這里這個趙無量的角色也很有喜感。不過奇怪的是,他就這么喜歡陸展博這個名字么…張文印太紅了,陳小華是永恒的經(jīng)典。
學生自己拍片也挺不容易的
男主角蠻帥,煤礦其實很不錯,發(fā)現(xiàn)美女都喜歡這型男的,讓我想起96.8里的那個初戀故事,白瑙和冰山啊,美好又憂傷的happyending
永遠的回憶停留在那堂思政課上。
作為交大人要支持一下,況且有水準,更要支持下
脫胎于交大的片子,不過沒趕上在菁菁堂的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