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電影又可以在電影院和電視臺看到啦!作為一個軍事迷,特別是曾經(jīng)深入了解這段戰(zhàn)爭史的軍事迷來說,確實是一個可以奔走相告的“好消息”。“解禁”意味著又有不少的題材可以去挖掘了,可是“解禁”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朝鮮半島國際關系信號。
蓓蓓的電影世界:
http://blog.sina.com.cn/bblovesmovies其實,小時候看過幾部黑白電影,諸如《奇襲白虎團》、《英雄兒女》、《上甘嶺》等。但是世紀之交的某一天起,為了與聯(lián)合國的和平精神不違背,也為了緩和東北亞的地區(qū)局勢,作為今天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大陸開始漸漸不再提及那一段烽火往事,電視電影等文藝作品也全方面“停火”了,只留下那朗朗上口的《我的祖國》和《英雄贊歌》還在偶爾中老年朋友圈里傳唱。彼時中央電視臺還拍攝了一部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抗美援朝》,據(jù)說剛準備投放便收到“禁播令”,也是扼腕嘆息。
“禁令”沒有見頒布過,其實“解禁”也沒有發(fā)布過。前不久張國強主演的《三八線》在各大電視臺開播,緊接著《我的戰(zhàn)爭》就上映了。央視電影頻道也跟著放出了《鐵血大動脈》這部雪藏多年的老彩色電影。不得不說我們抗日神劇、內(nèi)戰(zhàn)劇終于有了競爭對手了。畢竟手撕鬼子的情節(jié)不大可能上演到武裝到牙齒的美國鬼子身上。
拉回到《鐵血大動脈》上,其實這是一部考據(jù)頗為充分的電影。服裝、道具都很到位,鏡頭的細節(jié)也很不錯。志愿軍軍官還穿著繳獲的美軍M51夾克,大量使用的蘇式DP轉盤機槍和PPS沖鋒槍,以及標志性的“獻給最可愛的人”搪瓷杯,都真實的再現(xiàn)了當時的裝備。
電影中,主管后勤的洪學智副司令員,可以說是解放軍現(xiàn)代化后勤的奠基人,這一部電影,可以說是在向他致敬。電影非常教科書式的,每次在場景的遠處,都不失時機地安排有背景人員,有一種恰到好處的美。
此外,一部講后勤戰(zhàn)的電影,不失時機地穿插進機槍打下飛機,號兵擒獲敵人的小故事,這也都有歷史可循,并不造作,也增加了電影的觀賞性。
服裝上,蘇式小棉襖作為初期入朝服裝,也有體現(xiàn)。入朝初期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步槍中正式也有登場。諸如此類,八一廠應是權威的行家里手,比起現(xiàn)在民間資本的神劇,那是相當嚴謹?shù)牧恕?br>
不過此劇也有一個槽點,那就是找不到那么多外國人來演聯(lián)合國軍。其中海軍司令喬埃和繼任的聯(lián)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更是由“長得像”歪果仁的中國演員擔當。
總之,《鐵血大動脈》可以看作是一部軍事教學片。而由香港鬼片導演彭順執(zhí)導的《我的戰(zhàn)爭》,在道具上我雖然沒有看出破綻,在軍事上凸顯了志愿軍人海戰(zhàn)術,這都對于第一次拍戰(zhàn)爭片的他來說難能可貴。
畢竟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故事中的歷史性是《我》劇是大打折扣的,高大全的藝術形式也還在延續(xù),這有點為難香港導演。想必彭順也在其中努力的尋找小說與真實的平衡點。
戰(zhàn)爭畫面的真實性可以說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GoPro鏡頭和無人機的大量使用,視角更加直接和立體,可以吸引不少年輕人玩慣了第一視角射擊游戲的口味。與此同時上映的《鯊灘》更是把GoPro作為拍攝工具以外的劇情需要而出現(xiàn),可見這項技術方興未艾。
從《鐵血大動脈》到《我的戰(zhàn)爭》:中國抗美援朝電影的復活
即便如此,《我》在院線上排片也不太多,但是有望在來年的金雞百花獎中獲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戰(zhàn)爭是殘酷的,歷史統(tǒng)計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一生是極少的,然后和平時期人們從不覺得于自己有關,以為那只是歷史上的事兒;戰(zhàn)爭又是“美好”的,因為總是能各種意淫。
從《鐵血大動脈》到《我的戰(zhàn)爭》:中國抗美援朝電影的復活
不管是禁與不禁,歷史都在那里,不因“薩德”系統(tǒng)在韓國的布置而突然存在了。而抗美援朝的電影,也不應那么任性地成為某種姿態(tài)的工具而突然復活了,它們應該一直拍下去,這是中國經(jīng)歷的最后一次大規(guī)?,F(xiàn)代戰(zhàn)爭,而且是同世界第一強國之間的戰(zhàn)爭,它是全球化過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之后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局面和今天的世界秩序,好比赤壁之戰(zhàn)奠定下的鼎足格局。
這篇博文不是蓓蓓所著,由內(nèi)伙子:兵人de田野筆記 所著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致敬
小學組織看的為嘛都這些!
現(xiàn)在看確實很撈,尤其是五毛特效。不過演員確實敬業(yè),現(xiàn)在拍不出來這種效果了
去鄭州看一次,回來看一次,再去又看一次,這是第三次。。。。。。
此劇中的鋼鐵運輸線與《金剛川》的人橋,相形之下,高下立判。同樣有犧牲,但前者是英雄,后者是莽夫。同樣是架橋,前者斗智斗勇精打細算,后者蠻干硬上不計后果。同樣有防空炮,前者,后者牛仔對決。舍生不是輕生,犧牲不是送死。
高二時學校組織看的,看日期,應該是剛開學,記得還算清楚的是,碰巧趕上楊尚昆逝世,還有好像老奶也是這時候走的。當時還跟打雞血似的,現(xiàn)在想想,也是意淫。
“對于一個鐵路局總管來說,鐵路中斷了,就是砍腦袋的罪過”這句臺詞放到現(xiàn)在...果然人類在退化
特效特別可笑,戰(zhàn)爭特別殘酷。
常人只道,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了中國軍隊的不敗神話。殊不知缺少了制空權的中國軍隊,即使是在實際控制區(qū)的大后方,也需時刻面對美國飛機的輪番轟炸。鐵路、橋梁、公路每一處交通要道,中國軍隊的補給命脈所在,也是死神收割生命之處。當年之戰(zhàn),是正面戰(zhàn)場上的搏殺,也是后方的浴血斗爭。生命有若秋日之葉的凋落,蕭瑟亦悲壯。
戰(zhàn)爭
鐵道后勤
敵人俯沖時,還是美國的油挑子 F80, 機槍兵狂掃的鏡頭之后,飛機逃走時變成米格-17。 剪輯師是個軍盲啊。
初中第一次看的露天電影,和全班同學一起哭的稀里嘩啦
我軍第一次成規(guī)模的遠距離后勤保障淮海戰(zhàn)役人民的小推車就甭提了二十二點鐵軌修不好我就躺下當鐵軌對于我這個主管鐵路的副局長來說鐵路斷了就是掉腦袋的罪過盡管是主旋律看得還是熱淚盈眶
抗美援朝,外戰(zhàn)敘事里面非常扎實的一部電影1.運輸題材,后勤題材,長鏡頭展現(xiàn)工人軍人基建的力量,軍號的細節(jié)2.火車司機總結的對敵策略,展現(xiàn)戰(zhàn)略,頂牛過江3.戰(zhàn)略清晰明確,全面轟炸轉向重點轟炸4.拉開車門的鏡頭與長津湖對比,藍天白云音樂,圣潔白光,接下來又是轟炸,屠殺俘虜,道德立場的批判,人道主義批判立場5.強烈的反思性,一個制空權,一個鐵路公路運輸線,人的兩條腿6.死亡用小號表意,自我犧牲保護鐵路,司機犧牲保護隧道與剩下的彈藥,通過孩子的哭泣(大喊朝鮮語?)表現(xiàn)中朝友誼
同樣是描述橋的故事,和金剛川比起來,這個故事就飽滿太多了!
后勤運輸?shù)闹匾员憩F(xiàn)得很好,但彭老總演的沒氣質,部分情節(jié)為了犧牲而犧牲。
還可以。。。這樣的電影應該經(jīng)常拍但是得用心拍。。。建議教育部把此類片子納入大中小學集體播放
小時候看得熱血澎湃。當你不了解這段歷史,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沒有足夠的信息,你是會有”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和澎湃的愛國心”的想法。。。。應該敬佩志愿軍,也應該學習美軍之所以強大的因素。
太假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