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溥儀,不用看就能猜到溥俊的悲劇命運,尤其是疫情時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干嘛給自己找罪受。然而,扮演大阿哥的王學兵,這哥們那幾年風頭太健,實在讓人欲罷不能,經過很長時間的心理建設,終于點開了這部劇。溥俊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安慰一個摔倒的小少爺,樹立起大阿哥的善良人設。在老佛爺面前直言不諱,童言無忌,并且介紹自己16歲時,有些遲疑,這張胖臉,怎么演16歲啊,可是,溥俊隨后被老佛爺一通搶白,站在一眾小王爺?shù)暮竺娴椭^挑著眉毛瞪著眼睛又不忿又躲閃的虎頭虎腦令人忍俊不禁的傻模樣,一下就讓人忘了王學兵已經30+的年齡,立刻挑起想要對溥俊一探究竟的興趣。
王學兵說這是個戲說和正劇之間的東西,想要把握這之間的度有些難度。不過,想想導演是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劉家成,自然不必擔心。
只是感慨,那時隨便一個電視劇,都格外好看,這部劇平衡了戲說的荒腔走板和正劇的刻板無趣,在戲說的搞笑中鋪墊了大阿哥的性格特點,在正劇的凝重中演繹了老佛爺左右大阿哥一生的悲劇命運。觀劇過程既輕松又沉重。作品對大阿哥生逢亂世,幾度沉浮,不斷被命運捉弄的一生,對清末朝廷一眾權臣和弄臣的趨炎附勢毫不留情地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嘲弄。
王學兵的溥俊,生性頑劣但天性善良,意氣風發(fā)又器宇軒昂,仁義厚道、重情重義卻頭腦簡單容易上當受騙。跌宕起伏的一生令人十分同情和惋惜。更神奇的是,溥俊只不過是一個受限于個人和時代,被命運捉弄的悲劇人物,可是每次看到屏幕中的溥俊,我都有一個強烈的念頭,那就是如果是我,我也愿意像樊得章一樣,對他肝腦涂地,誓死效忠。這,也許就是王學兵的魅力。
挺好的
挺工整
生平第一次覺得,像大阿哥如此純良,厚道,不懂人情世故,又這么有趣,長得還這么正點的皇親國戚,我一定肝腦涂地,為他做牛做馬,把他好好供著。感謝王學兵,他是塑造悲情角色的絕頂高手。
良心??!可以看一下!
劇情搞笑滑稽,挺有趣的!眾人都是一副趨炎附勢的嘴臉。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道光皇帝的第五子惇親王的孫子溥儁的跌宕人生
演的還行??墒遣环鲜穼?。
很有意思的劇,把人生曲折,眾人趨炎附勢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跟A股里面的一些妖股很像,明明很一般的股票就是能被炒到天上去,可能就是沾了概念的邊;就像大阿哥明明不可能當皇帝,有點相關新聞,大家紛紛趨炎附勢。結果當不了皇帝(股票邏輯證偽),眾人倒臺,甚至想拿回之前的禮物(瘋狂賣出)。
得嘞 一個個的您在這說相聲呢?
劇情跌宕起伏 絕了
喜歡看
這人生大起大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