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搜到這部老劇,就跟我媽一起看了。老實說前半段都用來關(guān)注李煜,娥皇和嘉敏之間的事了。真的很討厭嘉敏,永遠都只有自己,姐姐病得半死不活了還和姐夫情啊愛的。終于姐姐含恨而逝了,姐夫不過是一時睹物思人,她也總是很介意地叫他“不要再去想了啦!”我去,但愿你死了,你老公續(xù)弦,你的繼任者也這樣說,何況死掉的那個是親姐姐,而且一大半因你郁郁而終,半點思念和悔意都沒,就大喇喇一副新國后的樣子看到李煜和窅娘坐在廊上親密地談話就耍臉子給人看。說起來你自認和李煜互為知己,就心安理得地敢公然介入姐姐的婚姻,窅娘又何嘗不可以?真是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綠茶,我們那位偉大而英明神武的趙匡胤卻將她愛了一輩子。我也算是閱劇無數(shù),愛情片更是什么類型都看過。但只需三兩集就讓我記住的愛,也只有這劇里的趙匡胤了。說起來,此劇我很小的時候已經(jīng)看過,只是斷斷續(xù)續(xù)的,知道李后主是個詞人,寫下了小樓昨夜又東風,知道他和小周后沖破“牢籠”天上人間至死不渝。然而這次再看,才發(fā)現(xiàn)最有魅力的還是趙匡胤。他比李煜更早認識嘉敏,僅僅是在街上看到她一眼,就將此生托付,無論后來有多少人在他生命里來去過往。她最初的樣子永遠定格在他心中,無人能替代。所以不要去過多苛責他為何對京娘視而不見,為何對王皇后不聞不問,因為他不是李煜,無法將自己的感情分攤給許多人。他能做的就是在寵愛嘉敏以外,盡自己所能最大限度去向其他女人負他應負的責任。趙匡胤絕不是一個包容度十分高的人,也并非所有女人弱者他都疼惜。這也正是我好喜歡這個人物的原因。他有自己的權(quán)謀野心,也有自己的囂張狂妄,霸道無理,甚至還十分殘酷冷血,就因為從善一聲不吭溜回金陵,他就派人把杜鵑折磨得不成人形,最后悲慘死去。當然從善也沒好到哪去,不說一聲來看李煜,被趙匡胤抓回去把腿打折了。當然這也是他在他那個情景下,所應采取的對策。比起李煜,他身處的環(huán)境要堅險得多。無論是趙普,趙光義,還是自己的父親,杜太后都絕非等閑之輩。只看他頻繁召見嘉敏,趙光義就糾集一批朝臣以勸諫的名義拆他的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只要看到嘉敏,哪怕只是提到就馬上神采奕奕,什么都不管不顧,有人說他這樣愛得太卑微,嘉敏從頭至尾都沒有愛過他。但是趙匡胤根本毫無介意,縱然他知道嘉敏不喜歡他,(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冒著重重險阻,偷偷溜到嘉敏房里,然后親口跟嘉敏說,我知道你是個很能苦忍的女人,能夠忍到姐姐死了再嫁給李煜。然后嘉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立刻目光一縮,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就算來見他也多半因為迫不得已或是有事相求,但他還是那樣牽掛她,處處以她想所想。知道南唐不日即將攻破,馬上修繕廣廈等候佳音。知道李煜即將北上,心中既喜又狂,然后又深深擔憂起來,說她現(xiàn)在就算是我的俘虜了,她一定更加恨我了。然后就是李煜來,從善與他相見,也不知道他哪里就得知了,放著國家大事不管就跑到人家家里,把從善抓走,任憑李煜如何屈辱求饒,他都置之不理。因為如果輕易答應了李煜,就沒辦法見嘉敏了。于是派弟弟把李煜領(lǐng)回去,還忙不迭回來問弟弟,李夫人怎么樣?她有沒有提起我?后來又無意中聽說李煜和嘉敏吵架,弄得嘉敏一氣之下要自殺,他就興沖沖跑去把李煜罵一頓,等到嘉敏出來說,李煜對我很好,還親自熬粥給我,并且與李煜當眾表現(xiàn)出親密無間,和好如初的樣子,他又變得懊惱而失落。我覺得這個皇帝能讓他做到這份上也是著實讓人肅然起敬。
當然如果他還記得在他和嘉敏的世界里他是個皇帝的話,或許事情還好辦些??上推?,他一定要嘉敏自己心甘情愿,快快樂樂嫁給他。所以,李煜被周世宗囚禁,嘉敏去求他,他以大丈夫要行得正做得直拒絕嘉敏的屈從,幫助他們逃回南唐。后來李煜被謀反牽連,嘉敏再去求他,心甘情愿做好了所有打算,他還覺得不行,又把她放回去了。我想這世上。只有嘉敏在趙匡胤這里能獲得這個待遇——無論多愛,多癡迷,只要并非你愿意,就絕不強求,想來真正的男子漢應該就像他這樣吧??v然因為自己力有所不及,辜負了其他人,但至少對愛的人無怨無悔。這份情對于像京娘和皇后來說的確不公平,傷人心,但這就是趙匡胤。他的性格注定他不傾其所有不罷休,至于其他人只能說聲抱歉。
兒時看這部劇,宋滅南唐,黃袍加身,斧聲燭影,千里送京娘,金匱之盟!幾乎架構(gòu)了我兒時朦朧的大宋立國時期的歷史觀。
不過回到這部劇的感情戲,卻是狗血的《一簾幽夢》而已。
也不知道是這部劇編劇時,瓊瑤阿姨的《一簾幽夢》正火,抄了一把。
還是因為瓊瑤阿姨本就是借鑒這段歷史,披了一個都市皮囊,就成了《一簾幽夢》!
又或者姐夫小椅子的戲碼,千年傳承下來,本就從未斷絕!
這就是個姐夫楚廉(李后主)與姐姐綠萍(大周后)本是一對,結(jié)果姐姐身體不好,姐夫就和妹妹紫菱(小周后)勾勾搭搭的故事。
編劇和瓊瑤姐姐都用了一樣的手法,就是將姐夫和小姨子塑造成真心相愛,理所應當?shù)奶焐粚Α?/p>
而且還都給妹妹配了個守護者糕富帥(趙匡胤)。
所以這部劇的噶清洗,乏善可陳,不過李后主,趙匡胤的演員都不知名,但是身上的風骨卻極為契合歷史人物。
趙光義,趙光美,趙普,石守信,曹彬,這些大宋立國時人物的塑造,也為這部劇加分不少。
這部劇劇情三星,感情戲減一星,人設(shè)加一星,歷史加一星,情懷加一星!
偶然的一次機會看到了何晴的裝扮,美若天仙,搜了劇發(fā)現(xiàn)是《情劍山河》,還有最喜歡的翠羽黃衫霍青桐,不過讓人震驚的是,何晴和關(guān)詠荷居然都不是女主!
整部劇開篇還是很好看的,李煜不是當皇帝的料子,但是有才華又孝順,我本以為劇情講到唐滅也就結(jié)束了,沒想到能一直延續(xù)到趙匡義死后,算是交代了兩位皇帝的一生。
很喜歡開篇大周后娥皇和李煜的愛情,郎才女貌好一對碧人!但是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小周后和姐夫在一起了,娥黃含玉下線,小周后真的是從開始煩到最后!不知道當年TVB怎么會捧面相這么苦的人。
本來在娥皇下線后,有關(guān)詠荷的京娘也還有看下去的動力,一次次為可憐的京娘揪心,可是隨著國破,京娘的戲份也越來越少,直到最后傻乎乎的下線,我心都碎了。京娘一直傻傻的愛著趙匡胤,王彥升傻傻的守著京娘,其實他倆在一起在蠻好的,可惜了……
回過頭再看李后主一家子,娥皇下線后也就保儀最好看了,但是很奇怪,李煜的弟弟把娥皇的宮女流珠挑走了,趙匡胤的弟弟光美看上了秋水,可是明明保儀那么優(yōu)秀!
最后說說本劇的大反派——趙匡義,全劇顏值擔當!開始喜歡京娘的時候我還覺得他眼神挺好的,后期非要杳娘跳蓮花舞的時候我都納悶他是不是瞎了……看到40集的時候,萬萬沒想到人家最后真的登基了……還做了21年的皇帝!再往后就沒法兒看了,劇情一直哭哭啼啼的,看得我腦瓜子嗡嗡的。趙匡義倒是不拖泥帶水,上位就直接把小周后辦了,踹死了秋水,看得我這個痛快啊!
周嘉敏,李從嘉,聽著還挺相配的,可是這個小周后真的是太煩了,最后李煜喝牽機毒酒的時候我都在想為什么不順便賜一杯給她……
特別喜歡片尾曲,結(jié)合了李煜的詞,看完了劇特別想去買一本他的詞讀,服道化也很用心~
這么好看的劇,無論故事性還是文學性都甩清宮戲幾百條街,宋詞的興盛不能不說是因為李煜開了個好頭,秦風把李煜的風雅、才情、膽小、無奈演的恰到好處,我甚至一度認為史上的李后主就是這樣的,何晴的大周后也是古裝劇中的經(jīng)典了,小周后的活潑和專一也讓人眼前一亮,配角里寶儀、秋水、燭慶也讓人難忘。從服裝到首飾,放到今天來看依然不落伍。劇中的音樂也很美,左宏元老先生用絲竹聲刻畫出了當年的江南風韻。
天啊天啊,小學,愛哦,片頭片尾全是后主的詞,喜歡的哦,那時候沒有網(wǎng)絡(luò),拼命找李后主的詞抄下來背,大周后是何晴演的,美死了,比小周后好看多了,這劇還助我當年興趣盎然攻讀了一下五代十國到宋的歷史,也算是重大收獲了
在內(nèi)地拍的實景,非常漂亮,小周后演員雖說不丑,但和何晴對比起來差距明顯,她倆人一對戲就是個丫鬟樣,關(guān)詠荷雖然沒有那么漂亮,反而氣勢上也不輸何晴,這片就是女一顏值不夠太悲劇,另外小時候看是看bg三角戀,現(xiàn)在看總覺得李煜和趙匡胤是一對,果然腐眼看人基
說實話,這個里面的李后主比吳奇隆那版風流倜儻不知多少倍!??!
當年這部電視劇讓我狂翻家裡的<唐詩三百首>(後有附南朝宋的詞),也是讓我愛上歷史和中國文化的助力。主題曲片尾曲和插曲都以優(yōu)美的音律融合了李後主的創(chuàng)作,讓人瑯瑯上口,不用默背都考100分!(笑) 選角也不錯,尤其是吳興國,真為這部作品加分不少,後來歌仔戲的玉樓春也讓人看得好過癮!
只是看過!
何晴的大周后太美了(童年記憶里的古裝第一美人),以至于很難理解李煜的移情別戀,另外這版的原聲帶相當不錯,化用了李后主的詞,算是良心制作了
惹,小周后,大周后,李煜這個廢物皇帝。真是狗血大戲啊~話說,現(xiàn)在怎么沒人拍這個素材……錘地
小時候欣賞不了小周后的美,只覺得大周后挺美呀。李煜眼瞎么?。吭瓉聿皇俏业膯栴}??
年少的我是多曾迷戀小白臉李煜喲...
但凡給該劇四星以下的同學都應該去檢討一下自己的審美。你哪里還見過何晴這么美的大周后?何晴眼角眉梢那種閨門旦的古典氣韻,還有在劇中朵髻纖裳的雍容形象,史書上說大周后“有國色”,何晴恰如其分。當然,關(guān)詠荷和趙匡胤的那段“千里送京娘”、小周后被強幸的片段都很精彩。
何晴太美,而且是古典美,演趙匡胤的也很帥。
何晴的大周后實在是太美了。。。對了,里面還有關(guān)詠荷,好像叫京娘來著。。。 對了,因為這個劇,趙匡胤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很帥的印象。。。
這幾天重讀李煜那些詞,忽然想起自己還看過這么一個帥得驚天動地愛得死去活來的劇……當時好像都覺得趙匡胤帥哦,李煜也帥但是比不上呢
即使再不削于小情小愛的打打鬧鬧,總會有這么幾部劇,在你懵懂漸明事理的時候刻進了心里,抹不去的惦著許多年。喜歡劇里的趙京娘,敢愛敢恨,多年后我知道那個演員叫關(guān)詠荷,來自香江。那是我方曉大宋開國皇帝叫趙匡胤的年代,那是臺劇既娛樂眾生還能普眾美學的年代,那是抹不去的童年記憶,開始懂愛。
畢竟是祖宗的故事,雖然他老人家比較不適合從政。。。
小學四年級看的,好喜歡好喜歡^_^
此劇把我推入了李煜坑,成為后主粉。這個李煜演的真的是好。當年電視上看的時候超喜歡倪齊民演的趙光義,現(xiàn)在都演大叔了。
看完不十分記得大小周后,倒是對京娘印象深刻。
何晴和娥姐驚鴻一瞥,這劇情不好看也堅持下去了
趙匡胤X趙京娘簡直不能更虐啊,當年只為了追這對,每次都好想搖醒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