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哥倫布開始創(chuàng)世航行的前夜,南美洲的土著居民瑪雅人,在創(chuàng)造了瑪雅文明的輝煌后瀕臨消亡?!秵⑹尽返墓适戮桶l(fā)生在此時,大略相當于公元紀年的1500年。電影的開篇說道,一個偉大文明的毀滅只可能來自其內部。
梅爾·吉布森是典型的好萊塢導演,但他的獨特之處是,他的視野更乖張,內心更沖動,對于好萊塢的堅守怪誕卻更偏執(zhí)。華萊士被押上了斷頭臺、耶穌被綁上了十字架,似乎不承受肉體的極致之苦,便無法得到精神的超脫和重生。
《啟示》的凌厲首先表現(xiàn)在鏡頭的血腥上。以獵殺貘(野豬一種)的一場戲作為開篇,畫面原始生猛、異常干凈,并排的尖刺刺入貘的身體,虎爪和伙伴們手撕貘肉,生吞卵蛋,粗野調笑。從這一刻起,影片就不曾停止過對個體暴力的渲染。標槍刺穿身體,毒蛇咬破喉嚨,黑豹撕碎人臉,個人的受難再次達到了觀者承受的極限。
然而,梅爾·吉布森不再滿足于戕害個體,這一次他想要讓整個文明遭殃。用他的影像對瑪雅文明的離奇消失作出注解,進而對全人類的命運給出思考。這個野心的實現(xiàn),是梅爾·吉布森用最好萊塢的敘事模式(就像是一出通俗劇)對好萊塢做出的哲學意味上的解構。
于是有了走馬燈似的、在高高的金字塔上、被砍下的頭顱和被掘出的跳動的心臟。不計其數(shù)的頭顱和斷頭的尸體從塔上滾下,布滿臺階的暗紫色的血跡讓人聞到了死亡的味道。極致出現(xiàn)在布滿烏黑色尸體的死人堆那場戲中,觀者的體驗甚至超離了恐懼,產生出非現(xiàn)實的荒誕意味。瘟疫、內訌、爛殺,甚至是生育能力的喪失,都是瑪雅文明消亡的佐證和寓言。
梅爾·吉布森在一張好萊塢樣板英雄般的面孔下,有著哲人般深遠的思考和狂人般不羈的靈魂。所以難免,影片的影像和表層脫離不了好萊塢的黃金套路。這也是很多人把本片作為勵志片來看的原因。人們無法忘懷華萊士的振臂一呼,似乎也在虎爪的疾逃中看得熱血沸騰。
然而虎爪的逃生不再是純粹的個人意志,而是宿命有意的安排。那場突如其來的日食,終結了血腥的祭祀,也讓斷頭臺上的虎爪死里逃生;同族兄弟的舍命相救,讓虎爪有了逃入森林的可能;在追逐與被追逐的博弈中,幸運的成分同樣不可忽略,比如飛身瀑布的一縱,比如早就安置完畢的獵器。雖然,虎爪對妻兒的愛、來自父親的激勵、以及逃生的意志依然讓人看得心生敬意。
看破這層表象不難,然而梅爾·吉布森的真意又何在?在我看來,吉布森是在通往好萊塢未來的路上,實踐著自己的認知。那就是,用最好萊塢的方式來超越好萊塢。影片的影像意義、表象意義無一不是向經典的好萊塢模式致敬:意志的救贖、弱者的勝利、勵志的意味。然而穿透表象,我們看出了血腥的B級片風格、cult電影的無厘頭、遠逝的文明所帶來的神秘氣息、無意義就是意義的后現(xiàn)代電影的神髓。
瑪雅人夸張的文身飾物、血涔涔的金字塔上的瘋狂屠戮、疾逃的路上驚心動魄、黑豹炯炯有神的眼、奴隸搬鑿石灰的白、氤暈著原始薄霧般的綠,這場狂歡式的視覺暴力同樣是對現(xiàn)代文明、集體無意識的策反和顛覆。
梅爾·吉布森通過這部影片表達了他對于人類文明的思索,順帶給好萊塢電影提供了一個另類的出口。對暴力干凈緊湊的鋪陳、對人性層遞式的挖掘和深入,在所有手段和表達的背后,導演并非為了標新立異,而是老老實實地堅守著好萊塢電影的規(guī)矩,只不過,他帶入了一種嶄新的境界。
兩層含意上的結尾十足的好萊塢,虎爪的妻子水中分娩,意味昭然若揭;面對代表現(xiàn)代文明的航船的到來,虎爪選擇了離開。然而在我看來,這正體現(xiàn)了導演在深層思考上超越好萊塢的所在。并非說這樣的結尾不好,只是會有太多的人誤會了導演的意圖。
事實是,虎爪的離開,未必是幸福的開始,更可能是苦難的開端,歷史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降生的嬰兒與其說是瑪雅人傳遞種族與文明的希望,不如說是人類文明的模棱兩可的預言,因為又有誰能肯定,這個嬰兒的出生就一定指向新生呢?人類總是自以為是。
梅爾吉普森這次玩得很溜,很棒,很氣派。
如果說《勇敢的心》太做作,《耶穌受難記》充斥了太多沒完沒了卻語無倫次的血腥與暴力,那么這部《啟示》真的是一部不能再挑剔什么的終成正果之作。
下面只看他的空間結構:
第一段:叢林里一支打獵的隊伍。遇到其他部落的人,故事主線開始。
第二段:部落。借兩個家庭慢慢帶出整個部落。
第三段:部落之外。外來的強大侵略者帶出一個想象的外圍空間。這個空間在這兒還是虛的,在電影畫面上還是空白的,不過已經從第一段中開始營造。
第四段:瑪雅。當觀眾跟著俘虜走進城市的時候,視野一下被打開。
第五段:世界。海面上出現(xiàn)的西班牙戰(zhàn)艦,一種更先進的文明進入了南美大陸。
這種從狹窄到開闊慢慢交待的空間關系,使影片得到一種形式上的結構。這個空間結構遠大于故事情節(jié)上的戲劇矛盾結構,并且借助文明和歷史的背景,使影片產生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感染力。
而影片的視角——原始部落首領兒子的眼睛,一直作為一個原點與層層放大的空間關系作著一種對照。這種一步一步的對照關系在觀眾的思想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一個主題,關于文明和進化的主題。不過巧妙的是關于主題和啟示,影片卻一句話都沒說。他還要去尋找一個新的開始,養(yǎng)育后代,他的子子孫孫將會繼續(xù)在這片從林里打獵。
我以前并沒有見過這種靠空間的變化搭建的影片結構,覺得很厲害。不過想來這種組織空間的方式在鏡頭剪接中卻經常被用到。就是以“動作的特寫+人物近景+環(huán)境的全景”這樣一種方式給觀眾一種被“帶入”一個環(huán)境的感覺。比如奉俊昊《怪物》里面的這一組鏡頭。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126/405768278_ba8ea2af06.jpg瑪雅,就像歐洲的羅馬、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對影視來說,永遠都有足夠的吸引力。然而,它的文明更具神秘的性質,因為,它的歷史幾乎是斷開的,既沒有之前時代的準備,更在西班牙人到達美洲大陸后,突然消失。所以展現(xiàn)瑪雅文明的影片,是令人期待的。
電影最先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一場膚淺的追殺,也沒有到冠以什么什么文化這么深層次,而是從來沒有聽到過的瑪雅語。這種只有語音沒有文字的混合式語言,對話初聽起來卻像在朗讀文言文,只字片語就可以把語句表達完整,而且毫無抑揚頓挫的語調不論與哪種我們熟識的語言比起來都來得神奇。且不用說更深的層面,光光要說著如此奇怪的語言來演戲已經很不容易,除非劇組可以保證這部影片沒有會瑪雅語的觀眾。
總地來看故事,大概就是被襲-逃亡-反擊這樣一條線索。一個獵人村落遭到一個強勢部落襲擊,被俘的獵人們經過一長段路的跋涉,被帶到一個有石頭房子的地方,女人被賣掉,男人則被用來掏心祭祀。正好出現(xiàn)的一次日全食救了主人公Jaguar Paw,他和余下的俘虜被帶到玉米地邊的一個訓練場另行處決。這個場面是不是讓人想起楊索的名作「紅軍與白軍」中的場面呢?是的,Jaguar Paw就是像被處決的紅軍一樣聰明,雖然中箭,但仍殺死了對方首領的兒子,還活著跑入了玉米地中。于是開始了一段商業(yè)化的追殺與逃亡。最后,以 Jaguar Paw勝利而終。
而Apocalypto的名字,則來自于那一長段被帶離家鄉(xiāng)路途中,一個得天花的小女孩的一段詛咒,在我看來,僅僅從影片故事結構上講,可以算是一個比較拙劣的伏筆描寫。不過從另一方面,瑪雅文明的角度來看,那就大不一樣了。
如果在看到影片驚心動魄的一段追殺后,馬上看一下DVD中自帶的花絮Becoming Mayan: Create Apocalypto的話,你不得不承認Gibson的偉大:最大限度實現(xiàn)了商業(yè)化價值的同時,幾乎還對整個瑪雅文明娓娓道來。開始的打獵、茹毛飲血不僅為最后做上一個鋪墊,整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白描。而這一長段路程,一直到祭祀結束,在我看來,無疑是電影最最核心的一段,遠比最后的追殺來得有價值得多。手法極似Apocalypse Now中的那段行進,以一種漠然的態(tài)度去看整個瑪雅的階級,以及把相關的比如流行病、瑪雅金字塔、人物的裝束等展現(xiàn)出來,小女孩的一段詛咒,也正好說明了瑪雅文明中的占卜文化。高潮部分,那一場祭祀,則是從細節(jié)上來展現(xiàn)。雖然血淋淋的場面看了有點心悸(反正我是捂著嘴來看一段),不過正是這些細節(jié),不但讓人信服,而且也會產生出一種崇敬的感覺。這有點像什么,比如天下無賊,拍偷盜本領的高超,這里你反而很崇拜小偷了,雖然實現(xiàn)中,可能你剛剛被偷了一部手機,簡直對他們狠之入骨。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可以也叫他「斯德哥爾摩癥候群」的話,大概是對導演的一種迷戀。
有關信仰的描寫還有很多,具體細節(jié)就不描述了,你可以看影片,和那一段花絮,很精彩。
影片中還有一條虛線,也是兩邊起作用,就是Jaw的妻子和兒子在洞里生活的描寫。對故事的作用,又讓人想起一部影片:「墨攻」,還記不記得革離最后從地牢的頂部望下的表情,同樣是心愛的女人,在淹死與得救的一剎。結果不一樣,因為「墨攻」有感情情節(jié)的鋪墊,要說明「愛情不容錯過」這樣一個道理,而這里就無所謂了,所以喜劇收場。
而從瑪雅文明來說,另外一段則格外很重要,就是Jaw妻子用小甲蟲縫合傷口,這是對瑪雅醫(yī)術的一段簡單說明(瑪雅醫(yī)術在敵方首領給兒子放血治腫這一段中也可見一斑),可以證明瑪雅當時的文明中,對外傷的治療是比較先進的(相對天花,「笑病」這些傳染病而言)。可以橫向比較一下歐洲,歐洲當時也是黑鼠病、溫疫這些傳染病的頻發(fā)期,他們基本上也是束手無策,可見瑪雅文明在醫(yī)術上與世界走在同步。
最后說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這部電影中,還是接近原始社會的人,居然把生不出孩子的一半責任歸就男子;而長子也似乎毫無尊嚴可言,被媽媽管制;女子貴族的數(shù)量也遠多于男子貴族。從中可見當時瑪雅人男女之公平有點令人驚奇。這個時候的世界其他地區(qū),男子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令人奇怪的是,瑪雅人雖然處在奴隸社會下,女子的地位卻如此之高,這難道是與瑪雅人由母系氏族過度而來有關?
啟示是部好電影——我面向夕陽,抬頭45度角,發(fā)絲輕揚,面露微笑,在大逆光中決絕的說。我是由心里喜歡這個電影的,有想法又不顯擺。
其實我一直懷疑梅爾.吉布森對待生命的消逝時有一種面對宗教中圣神般的無力感和心靈震撼。這才會使他一次又一次的試圖在自己能做主的影片里把生命消逝的漫長過程壓縮到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來表現(xiàn)——那就是殺戮,一種被動的死亡,一種同樣讓人無力的生命的消逝。
做為生命力最直接的代表,心臟一次次極具象征意味的從梅爾吉布森影片的主人公身上被生剖了出來。其中包括,一個蘇格蘭革命者,幾個倒霉的瑪雅獵人,一只肥肥的同樣倒霉的貘,在這里幸免于難沒被生挖心的只有神的兒子——基督,當然這哥們最后也掛了。
是什么才能讓人象神一樣,擁有對生命獵取的權利,這就是啟示要問的問題。讓人感到非常欣慰的是。美歐這幫搞電影的哥們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他們都不喜歡當老師。他們都不說自己的牛B的人,雖然他們確實牛B,而且骨子里也可能認為自己是牛B的,但他們很有禮貌的不表現(xiàn)出來。他們總是很識趣的,僅僅只是提出問題,從來不會做自問自答這種蠢事。
擁有權利的是什么,是什么可以讓一類生命凌駕于另一類生命之上?我想那東西叫文明。對,就是文明,那是一種讓一類生命擁有力量、擁有權力、擁有神格的東西。
加瓦爾剖開那只貘的時候,他宛如神明。祭祀剖開犧牲的時候,對那些人來說他就是神明。當西班牙人的大帆張滿海灣,架著十字架的神父和稟著鐵劍的騎士立于船頭向新大陸進發(fā)的時候,他們就是神明。
當加瓦爾目睹著在高高的金字塔上的犧牲們被一個個剖開胸腔的時候,那是一個高等的文明在向一個低等的文明炫耀著他的力量。
而獵奴者們在海灣里看到了那如神器一般出現(xiàn)的艦隊時,也同樣如此。
在這部電影里加瓦爾并不是一個正義的符號,起碼對于貘來說不是。獵奴者們不是正義的,起碼對于加瓦爾來說不是。西班牙人也不是,我們都知道他們的出現(xiàn)讓瑪雅文化消失了。
正義在這里是缺失的元素,這個詞有太多的解釋方式,早已經失去了純粹。在這部電影中以暖色出現(xiàn)的只是最原始的人性。用個說起來挺奶氣的詞,那個就是愛呀(“呀”這個語氣助詞在奶氣的語境中一定要拉長音節(jié),如嘆如誦的讀出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謝謝各位合作)。
那個傻大個對他妻子的愛、對父兄和族人的愛……;加瓦爾對自己妻子、孩子的愛……;加瓦爾的父親對孩子們的愛……;就是這種愛讓這一群人住在一起組成家庭、獵取食物、開過火的玩笑、打打鬧鬧、在圣山上聽長老吹牛皮、然后一起跳舞、和喜歡的人親吻、爭吵、做愛。
而加瓦爾所擁有的,所守護的就其實就愛而已,除此無它。
“我們一直在這片叢林里打獵為生,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就帶著我在這片叢林里打獵,現(xiàn)在我?guī)е业膬鹤觽?,而在我死后,我的兒子也將帶著他的兒子在這片叢林里打獵。這是屬于我們的叢林?!?br>
當加瓦爾的父親鄭重的說出這一句話時,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宣示——這個叢林是一個愛的結界,所以試圖打破這一結界的人都將受到天罰。
當加瓦爾跳下瀑布對著高高在上的強大的敵人們,再次說出同一句話時,誓言又一次被重復。終于,愛有了延續(xù),有了一個繼任的守護者。
“想不想知道自己將如何死去,神圣的時刻就要到來了。當心那一天的黑暗;當心帶來老虎的那個人,他會在泥沼中重生。他將為你們引見的人能夠抹滅天空;也能鏟平大地;鏟平你們所有人;終結你們的世界。他此刻已經在這里了。白晝將變成黑夜,虎之人將會把你們引向滅亡?!?br>
這個啟示,為一個文明的消亡做了一個很好的題注。但一個瀕死小孩子的詛咒如神諭一般變?yōu)榱爽F(xiàn)實。并且這個啟示也在一個瀕死的獵奴者口中被再一次復述。這不能不說有一點刻意的神秘主義描畫。但生命的消逝本身不正是一種充滿著神秘主義的事情嗎。消逝——這才是永恒的主題,是一切事物——那怕它看似強大亦都無法逃脫的宿命,即使文明本身也是如此。
謝謝梅爾.吉布森,他把思索的權利留給了我。我無法想象,一個中國大導演在處理這個嚴肅體裁的時候會用多少段大段的臺詞來展示自己高尚的想法和思考的結果。他們熱衷于把饅頭嚼的爛西西的再用嘴哺給你,如果你擁有一個正常的性取向,多少感覺有點別扭的時候,他們還會喝罵你:“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你就變成了一個不懂藝術,也不配懂他們藝術的人渣。
我無法想象,在加瓦爾目睹大船后還要從懷里拿出一個饅頭,叨叨四百多句關于愛、消逝和守護之間復雜的邏輯關系是一個什么場景。在我眼中加瓦爾在說這種臺詞的時候決不應該是站在叢林里,他應該手待教鞭,身著西服站在講壇上侃侃而談,當然這樣的加瓦爾是最起碼有個副教授職稱的。
當我真的不幸目睹了這樣一個加瓦爾時,我能說什么?我只能說:“閉嘴!思索是我的權利?。 ?/div>
6 ) 不要幻想高等文明善待你,因為你只是野豬
啟示的視角收得很窄,一個男人歸家的故事。
啟示的視角也可以延得很寬,從文明的角度來看《啟示》帶給我們的啟示。
定律一:在高級文明眼里,低級文明就是野豬。
男主所在的是村子。
村里人圍獵野豬,有人驅趕,有人布網,末了,叉子定死野豬。
大家挖心、掏肺、拿睪丸,空氣中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這一幕,我們不覺得殘忍,大概率跟著一起歡樂,但當野豬變成村里人時,我們站在男主視角,心肝兒打顫。
旁邊的瑪雅人,絲毫不顫,他們歡呼,興奮大叫,低他們一等的村里人,就像是低村里人一等的野豬。
我們無法同理心野豬,瑪雅人無法同理心村里人,
同樣地,
末了開著大船載著槍炮的征服者,無法同理心瑪雅人。
在高等文明野豬,低等文明就是野豬。
圍獵野豬、掏心挖肺的這一幕,在文明鄙視鏈上反復上演。
定律二:更大的人口規(guī)模,帶來更細的職業(yè)分工,催生更高級的文明。
無論村里人、瑪雅人還是西班牙人,本質上都是人,都受困于有限的精力和智力。
更細密的分工,讓個人從俗事中解放出來,專攻所長,最終的結果是,整個社會的能力都增長了。
片中抓捕村里人的軍人,就專攻殺人。
他們戰(zhàn)力強悍,文化強悍,以殺人為職業(yè),以殺人為樂趣,是瑪雅人的武力擔當。
用他們來對付村里人,簡直是摧枯拉朽。
雖然電影中男主以捕獵技巧干死一堆職業(yè)軍人,但這只是少見的個案,也正因為少見,所以才傳奇,才能被搬上大熒幕。
如果失去地利,男主以及他的村子,是斷然不敵職業(yè)軍人的。
為啥?是男主武藝資質不如軍人們?從片中幾個戰(zhàn)斗場景,就可以看出,不是。男主不僅不是不如,還是個很好的苗子。
他不敵,很大原因還是村子環(huán)境不敵瑪雅環(huán)境。
村子小,人手不足。
男主平日的心思,主要還在捕獵和生活上,不曾專訓過殺人技藝。如果他生在瑪雅,入了軍職,肯定是一把好手。
反看,瑪雅城里,百業(yè)叢生。
有奴隸,奴隸販子,各式商人,市民,祭祀,國王、軍人等等。
每個人各司一職,整個社會就能為他補缺。
更高一級的文明,有著更緊密的配合,更優(yōu)的資源使用。
野豬不能配合,雖然單豬力壓單人,還是死在更懂得分工、協(xié)作的村里人手里。
村里人不敵瑪雅人,瑪雅人不敵歐洲人,都是同理。
所以,總結下《啟示》帶給我們的啟示,
不要幻想高等文明會善待你,他們無法同理你,你只是野豬;
分工協(xié)作、各攻所長帶來社會進步;而只有能力進階,才能保證生存、繁榮。
注:民科冠以定律,純屬娛樂,歡迎給我推薦相關書籍。
巨牛的電影兒,完全給我震了。
【Great】1996老梅拍了《勇敢的心》,2006又拍了《啟示》,2016又帶來了《血戰(zhàn)鋼鋸嶺》?,F(xiàn)在我有理由開始期待2026年他會帶來什么樣的作品了。
整部電影的節(jié)奏緊湊,場面寫實(不是一直很宏大的),動作和特效都非常逼真,帥哥和美女嘛,就要看各人的審美取向了。但所有喜歡神秘主義,喜歡瑪雅文化,喜歡man的氣質,同時對血漿和字幕不太敏感的人,都能從這部電影里得到不是虛假的承諾,不是汗毛直豎的小情小意,也不是平靜的生活和沉重的思考,
將文明賦予了啟示
看過這個片的人,有沒有感覺,相比整個時代呈現(xiàn)的文明,個人信仰才是最珍貴最堅不可摧的,信仰的價值遠甚于文明,特別是在大時代背景下,交錯的各類文明讓人感到渺小和迷失。另外,虎爪碰到的那個日食狗屎運,真跟中雙色球頭獎一樣。
戰(zhàn)勝恐懼,愛總是能激發(fā)更大的能量。很震撼。
震撼有余,回味不足;精彩以上,經典未滿。
影片從各個角度還原了偉大的瑪雅文明,將劇情,動作,完美的服裝、化妝和外景地這些硬件元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結尾直接提升到神作的水準。工業(yè)文明的殖民大船到了,如同看到外星人登陸地球。你們這幫自相廝殺的野人捍衛(wèi)的所謂的信仰與尊嚴,在他們面前猶如螻蟻。
在煽情上,他始終是個高手
三年前剛踏上廣州的土地,在大學城內的主題旅館內,獨自一人看完了這部片。雖然當時卻忘記了片名,但里面的鏡頭卻歷歷在目。
近兩年來最最震撼電影
我看到了生命赤裸的狀態(tài)
無數(shù)頭顱被可恥的劊子手斬落,但即便在這個時刻,虎爪也念念不忘叢林深處的妻兒。只要一息尚存,他無論如何也要回到妻兒的身邊
太血腥了不過真好看
瑪雅叢林版的王子逃生記。暴力、血腥、獵奇。最后5分鐘突然看到西方文明的入侵有如魔幻一筆,豹尾收官。
好血腥啊
嘆為觀止?。?!所有那些曾自稱“牛叉閃閃”的電影都請自覺死一邊去,該詞只適用于本片!??!
回家的路跑得很累~
這部影片是血腥的,也是暴力的,是一部乘勝追擊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