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看到爛片,總是罵演員演技爛,其實,最該挨罵的往往是導演
有幸參加了《動物世界》的提前點映。
說實話,最初收到邀請時,內(nèi)心是猶豫的,畢竟,李易峰之前的作品質量都……嗯,你懂的。
提前搜了下影片簡介,因為沒有看過原作,所以并沒抱什么希望,覺得多半可能又是一部“人傻錢多速來”的所謂國產(chǎn)大片……
沒想到,正是這么一部似乎有很多理由不被看好的劇情片,卻讓我看到了國產(chǎn)電影的另一種可能。
《動物世界》的故事看似簡單,圍繞著一個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游戲“石頭、剪刀、布”展開。
男主角鄭開司因被朋友欺騙而背負上了數(shù)百萬的債務,此時他還要面對病重昏迷的母親和癡心等待自己的青梅竹馬。為此,他登上了“命運號”游輪,企圖通過游輪游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和以往看到的打著好萊塢名頭兒為大家展示五毛特效的所謂大片不同,《動物世界》全片服、道、化、特效均在高分狀態(tài),從電影開篇小丑與怪獸間令人目眩的打斗戲開始,視覺效果之精彩可謂是火力全開。
《動物世界》的視覺特效由著名的新西蘭特效團隊Weta Workshop完成,Weta Workshop有多NB呢?他們曾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魔戒三部曲》、《金剛》、《阿凡達》這些大片的視效均出自于Weta的制作團隊——當你在影院看李易峰飆車、打斗時,你看到的不僅僅是目不暇接的視覺特效,更是一摞摞鈔票在燃燒~~
回顧整部影片,感覺導演應該是個挺會算賬的人——會花錢,知道錢該花在哪。
真心覺得,我們的很多國產(chǎn)電影導演能做到不把觀眾當傻子、把故事講順溜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 ,而《動物世界》的導演韓延,不但誠意十足、尊重觀眾的智商和審美,而且牟足了勁兒要鼓搗出一部好萊塢水平的國產(chǎn)大片——事實證明,他也確實做到了。
PS:
這個鏡頭讓我一瞬間想到了《雪國列車》
看完此片,你或許會和我一樣,最大的感觸是:演員是需要調(diào)教的。
影片點映那天,在主創(chuàng)交流過程中,坐在我旁邊的觀眾舉手發(fā)言,當著全場觀眾對臺上的李易峰喊話:“看過這部電影,我發(fā)現(xiàn)你的演技有了質的飛躍,而且臺詞表現(xiàn)力也很好!我發(fā)現(xiàn)你是有演技的!還想問問你是怎么提高你的臺詞功底的?”
正在主持人不知如何應對時,導演搶先接過話茬兒:“我們沒有請配音,李易峰的對白都來自他本人的聲音?!?——導演介紹,為了讓李易峰在表演中給大家?guī)聿灰粯拥母杏X,特地讓他采用了與以往不同的發(fā)聲方式。
每當我們看到爛片,總是罵演員演技爛,其實,最該挨罵的往往是導演——能否將適合的演員與角色相匹配、能否有效調(diào)動出演員的情緒、能否把故事講順溜,考驗的往往是導演的功力。
本片的導演韓延之前憑借《滾蛋吧!腫瘤君》幫白百何獲得了華表獎最佳女演員,而在此次的《動物世界》中,主演李易峰的表現(xiàn)令如我這般的路人粉刮目相看。
看有豆友在影評里說“李易峰也終于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作品了”,在此深表同意。
影片開場那一連串干凈利落的打斗戲中,我壓根兒沒認出來片中那個小丑就是李易峰。 嗯,畢竟,他一出場的扮相是這樣的:
在網(wǎng)上搜到了個化妝的動圖,可以確定確實是李易峰本人不是替身了~
看訪問說李易峰為了拍好這部電影特地空出8個月的時間精心拍攝,推了不少廣告。
聯(lián)想到那些拍電視劇都要摳圖的大寶貝們,突然覺得流量明星能做到這樣已經(jīng)很感人了……
電影開場部分的情節(jié)略顯單薄,李易峰和周冬雨之間擰巴又兩情相悅的感情關系講述得有點蜻蜓點水。
而隨著鄭開司上船后情節(jié)飛速遞進,李易峰也完全融入了角色之中,邏輯推理的戲份完成度不錯。 無論是起初的信任、疑惑,到后期遭遇背叛的失落、恐懼、憤怒,都未流于表面,這一點,就已經(jīng)比那些只會耍帥扮靚、憤怒只會皺眉瞪眼睛的藝人強百倍了。
如果說李易峰在《動物世界》中的變化是從明星提升為演員,片中幾位配角的出色表演則可以說是為影片質量提供了保障。
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導演都喜歡請國際大咖來給自己的“大片”增色,好像有了好萊塢巨星的加持,影片也能瞬間提升成好萊塢大片的水平——其實,現(xiàn)在的觀眾早就沒有那么好忽悠了。電影質量不過關,再大的咖來了也只會讓人覺得投資人“人傻錢多”,透著尷尬。
好在《動物世界》的情節(jié)、特效都在線,在影片中飾演反派的道格拉斯并非僅僅是以秒為單位的出場客串、露個臉就走,而是貫穿重要線索,給這部目前為止最像好萊塢大片的國產(chǎn)電影又增加了幾分好萊塢色彩。
與上船后的推理博弈、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比,影片前半部分的感情戲有點弱,幸虧畫面處理得還不錯,但也不乏感人之處。
周冬雨出場不多,感覺她這幾年出演的都是比較類似的角色,太多重復容易讓人失去新鮮感。
在《動物世界》里,她扮演男主的準女友劉青,一個苦哈哈的小護士——同樣是倔強且深情,一瞬間以為自己在看《春風十里》。
但當看到男病人想捉弄周冬雨,撅著屁股喊她幫忙脫褲子塞開塞露時,她雖厭惡至極但依然準備平靜忍辱的時候,還是被打動了——這就是生活啊,導演并沒有為了表達這個角色的癡情純潔就讓她不食人間煙火。
另一個印象比較深刻配角,是片中的小胖兒。 起初只是看著眼熟,后來才想起來他曾在《余罪》里演過張一山的同學。
如果說《動物世界》每個角色都有對應的動物,那小胖可能就是跟在獅子后面撿食腐尸的鬣狗了——從開始的無能受氣包,到最后的扮豬吃老虎,表現(xiàn)得很有層次。
小哥雖然是89年的,但演技可以說是非常好了~~真希望這樣認真演戲的好演員未來能有更多更好的資源。
在《潛伏》里有出色表現(xiàn)的曹炳琨此次扮演主演鄭開司的發(fā)小兒,雖是發(fā)小兒,卻在利益面前一再欺騙、背叛男主。
而另一反派張景坤存在的意義,大概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欺騙告訴男主游戲的規(guī)則就是“沒有規(guī)則”。
而男主鄭開司則寧愿堅守自己道德與信念,他告訴兄弟李軍與小胖兒:“我們要想在這個動物世界生存下去,要學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信任”,卻沒想到他們彼此間的信任只短暫存在于在險境中掙扎的那一刻。
在最后對決時,鄭開司要求張景坤為他的狡詐與欺騙道歉、抽耳光,卻沒料到最終擊潰自己、陷自己于絕境的卻是自己信任的兄弟——他所堅守的“信任”在動物世界里一再被嘲弄,先是被張景坤,后是被他心中永不放棄的兄弟與戰(zhàn)友。
在利益面前,他們之前凝結的信任瞬間崩塌、不值一提,他才是最終被現(xiàn)實打臉的那一個。
或許,這就是《動物世界》想表達的——人性貪婪、爾虞我詐。而在沒有社會規(guī)則的束縛下,為了生存,人會釋放出自己的所有獸性。
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 鄭開司為了能活下去,不斷運用自己的智慧,思考著在無規(guī)則的動物世界中存活下去的玩法與規(guī)律,企圖通過智慧與能力為自己和兄弟們掙扎出一絲自由的機會。 而在燒腦博弈的同時,他一再堅守的價值觀卻不斷經(jīng)受挑戰(zhàn)。
在自由邊緣,兄弟的背叛置他于絕境,但他逃出小黑屋后,發(fā)泄完憤怒,卻愿意替毫無關聯(lián)的老者贖換自由……
“該打的仗,老子已經(jīng)打過,該跑的路,我也跑到了盡頭,該守的道,老子自己守著。游戲是你們的,但規(guī)則,老子自己定!”——想給編劇點個贊~~
在爾虞我詐的世界中,善良與信任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人性的最初,是善還是惡呢?
我們每個人都在混亂世界中摸索著生存下去的秩序與法則,而你所選擇堅守的信條與方向,或許就是你對未來的向往與模樣。
《動物世界》幾乎包含了賣座大片的所有必備要素,同時,它又不是一部毫無營養(yǎng)的爆米花電影,在講述冷酷人性的同時,也在試圖帶給觀影者思考。
想起電影點映那天,組織者說的那句“希望大家對國產(chǎn)電影多些支持與包容”。
突然覺得,在如此浮躁的大環(huán)境下,還能堅守原則、認真做事的導演與演員,或許就如《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一樣——“該守的道,老子自己守著。游戲是你們的,但規(guī)則,老子自己定!”
希望大家都能走進影院,支持這部有誠意的電影~
最后,很喜歡這張海報,想為它點個贊。
《動物世界》的結尾,是一系列的人性反轉。先是玻璃屋內(nèi)的男人,然后是小胖,最后是鄭開司的發(fā)小,在極短時間內(nèi)上演了一幕幕過山車般的人性翻轉,而且都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類轉變套路恐怕已經(jīng)熟視無睹,背后默認了人只為自我利益活著,表面假裝的良善會在最后一刻撕裂開來。這對于處于極端環(huán)境中的人性或許是可能的,比如像在集中營和JBG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有時候,電影需要此類設計,來最大地突顯戲劇性(好看),這是好萊塢電影的拿手好戲。但再怎么突然的反轉,恐怕也沒有像《動物世界》中那樣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就讓人性如過山車般的起伏,這根本不具有說服力。即便密閉的船艙、活命的沖動會迫使人為保存性命違背正常的良善,但這也建立在劇情自身發(fā)展的邏輯上。發(fā)小最后倒鈀一下倒沒有什么,他畢竟有前科(鄭開司一開始就被他騙了);可小胖突然變臉讓人覺得不太對勁,如果沒有事先的鋪墊,前面蠢萌的形象突然變得陰險說服不了人。
在這類電影中,我們可以說人性是被“干炸”出來的。人變成了編劇們自由發(fā)揮他們強力的工具,表面上看起來是人性在極端環(huán)境中折射的真實面貌(總以“惡”為表現(xiàn)點),但其實毫無真正的人性可言。我們應該還記得在《釜山行》中,人性是如何被“干炸”出來的。每當人行動發(fā)生突然的轉變,我們就得警惕這絕不會是正常人可能做出的,而是創(chuàng)作者們?yōu)榱苏f明角色性格、心理上發(fā)現(xiàn)的變化,來滿足他對人性非常淺薄的認知。
每一個人,除非已經(jīng)喪失了基本生存權,永遠都是復雜的。電影不必淪為戲劇的副產(chǎn)品,而是要從戲劇超脫出來。這意思是說,不該拿戲劇那一套東西直接套用在電影上。在舞臺空間,沖突的密集發(fā)生,戲劇點的不斷爆破,不會影響到觀眾感知的真實性,因為舞臺本身就假定了作為虛擬空間的存在。而電影使用的影像材料原原本本來源于生活,它在真實的空間中展開。不是說電影一定要寫實,而是電影的設置模式?jīng)Q定了它必須考慮到現(xiàn)實生活具體是怎樣的。電影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特性來捕捉它所需要的真實,但這一定建立在對現(xiàn)實的觀察和分析上。
電影中的人性同樣如此,人是無比復雜的。每一個決定無論權衡許久還是立即作出,背后都有各種考量在相互抗衡。沒有什么人性格上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這只能出于創(chuàng)作者幼稚的想象。在《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原先只為經(jīng)濟利益代購仿制藥,后來因為怕深陷囹圄轉行服裝業(yè);他后來再次代購是因為呂受益的去世,這次他完全放棄了個人利益,被塑造成了英雄;等到黃毛去世后,“他開始拯救全世界了”。
這其實是非常奇怪的。死了一個人,良心發(fā)現(xiàn)了,小我退位給大我;再死一個人,全部病患的責任都扛下了。這只能是電影拍拍。如果死的是程勇患病的親人,這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或許還可以理解,但電影中程勇的轉變僅僅建立在友情上。程勇一開始賺的仍然是病人的錢,并不是為了讓病人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仿制藥他才代購的,這份善心他是沒有的;結果到了最后,他就變成了救苦救難程陳菩薩了。這個邏輯跟韓國電影《??》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英雄本應是尤爾根·辛茲佩特,但在《??》中,宋康昊飾演的司機金師傅成了絕對主角,從自私自利的的士司機變?yōu)槊褡逵⑿邸?
這是韓國商業(yè)類型片的慣常套路。我覺得中國電影應該學習的不是韓國電影或印度電影,而是日本電影和伊朗電影。在后兩個國家的電影中,有對人性復雜性深刻的思考(反映出的是整個國民的狀態(tài))。這種思考還電影中的角色以真實的血肉,人性的善惡不是決然對立的,通過一些突發(fā)事件就會發(fā)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尤其在伊朗電影中,永遠都在表現(xiàn)人的復雜性,而不是為人性由自私到無私唱贊歌。在阿斯哈·法哈蒂的電影中,發(fā)展出了一個更為高級的敘事策略,也就是讓角色陷入兩難困境,一方面是自私自利,人為自己考慮,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宗教或習俗的限制。選擇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在兩難處境中陷入的困頓,在這種狀態(tài)中,人性才得到了真實的刻畫。
而在韓國商業(yè)類型片中,角色的性格好像變臉一樣不斷轉變,角色就像是被操控的棋子,讓他怎樣就得怎樣,沒有自主活動的空間和余地,是被一套敘事邏輯所限定和塑造的。而在伊朗電影中,人性是多么豐富,創(chuàng)造者給角色創(chuàng)造的是兩難的情境,選擇可以說是角色自己做出來的,我們能通過角色作出的選擇看出角色內(nèi)在的心理和性格,而不像在韓國電影中是被強加的。觀眾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間,來放置他們的能動權利。
我所害怕的是,當中國電影越來越像韓國電影之后,中國國民的性情是否會變得像韓國國民那樣。至少通過《動物世界》和《我不是藥神》,這種苗頭已經(jīng)顯露出來了。創(chuàng)作者在操控人性的時候,所暴露(反映)出來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國民對人的淺薄認識,而他們已經(jīng)不太能自知。那些對著《我不是藥神》留下淚水的觀眾,同樣可能被《戰(zhàn)狼2》中顯露的民族主義煽動得血脈噴張。這是沒啥區(qū)別的,就像那些看《親愛的》(陳可辛)流淚的觀眾,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苦難很可能熟視無睹一樣。電影讓他們假裝有了一顆溫暖的心,但他們不知道電影其實在背后偷偷說著:鱷魚們,流出你們的眼淚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開始看到小丑的時候,有點恐懼。車廂里小丑打怪獸,動不動就爆頭,截肢,還有五顏六色的怪獸汁液滿天飛,說實話有點惡心。但是看到影片最后恨不得自己也成為披荊斬棘的小丑。
在動畫《賭博默示錄》和日版電影中并沒有小丑的設定,在中國版的《動物世界》中,小丑絕對是點睛之筆。
那么小丑到底隱喻了什么?
1,釋放內(nèi)心的怒火。
孟國祥一個編造的名字,偷來的錢包,偽裝成可憐蟲,最后出賣恩人,拿同伴的性命去賣錢。不論是誰被這種人渣欺騙,都會想把他劈成兩半。鄭開司盜取刀疤男的鉆石后,絕地反攻,成功離開小黑屋。抓到孟小胖,一頓暴打。
暴打孟小胖的時候孟小胖變成了怪獸,同時又回放了列車上小丑把怪物爆頭和劈成兩半的鏡頭,那個瞬間簡直不能再暢快。
但是如果認為小丑的設定只是為了發(fā)泄情緒,渲染恐怖氣氛,那片頭的半小時就有點拖沓。特別是飆車那一段,雖然火爆,但居然只是想象,刪掉好像也完全不影響劇情發(fā)展。
其實小丑隱喻了我們潛意識中的動物本能。
2,攻擊性是一種?。?/span>
影片開始的時候鄭開司的女友劉青被流氓病人要求幫忙脫褲子,憤怒的情緒一下控制了鄭開司,讓他抄起吊瓶朝流氓砸了過去。事情結束后鄭開司的母親從病房被移到走廊,劉青的姐姐勸劉青離開鄭開司,因為他的行為導致劉青又要承擔一大筆賠償費。鄭開司覺得是內(nèi)心的小丑在控制他,讓他不計后果,小丑是一種病。
作為動物,有攻擊性再正常不過,但是而作為人,攻擊性卻經(jīng)常是被壓抑的,特別是一些老實人和性格內(nèi)向的人。很多“老好人”不能接受自己的攻擊性,面對自己想要毀滅其他人或物的沖動有極大的恐懼。攻擊性被認為是野蠻的,暴力的,不善良的,需要用理性克制的原始本能。
3,動物本能具有極致的觀察力。
在接到李軍的微信留言后,鄭開司知道自己被騙了,家里唯一的房產(chǎn)即將失去,陷入絕望。當恐懼和憤怒情緒控制了鄭開司之后,男主像是獲得了蜘蛛俠一般的聽力和視力,時間變慢,藥片在水中溶解冒出的氣泡,護士手中的筆尖,時鐘的滴答聲,一切都成百倍的放大,這就是極致的動物本能。
現(xiàn)實中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接收到的信息只有一小部分能被我們的思維意識到,大腦會自動過濾出那些我們想要看到和聽到的信息,屏蔽其他信息。但是實際上我們從身體接受到的信息量大得難以想象。大部分信息進入我們的潛意識。
舉一個看書的例子,有人看書逐字逐句,有人看書喜歡默念,還有的人看書一目十行。其實我們的身體都具備一目十行的能力,一頁書密密麻麻都是字,普通人掃一眼不知道是那些文字是什么意思,但是只要稍微經(jīng)過訓練,你會發(fā)現(xiàn)即便是掃一眼,你也能夠理解了文章的大部分內(nèi)容了。
4,直覺來自于動物本能。
影片中當鄭開司變成小丑的時候,也就是動物本能發(fā)揮作用的時候,能夠預知危險和未來。如果一個人把鄭開司當成獵物,鄭開司的小丑形態(tài)立馬會看出他是一只怪獸。
從見到李軍的第一眼,李軍便成了一只怪獸,可以說就是鄭開司的動物本能在告訴鄭李軍會對他造成危險,只是當時鄭開司以為是自己大腦犯渾又犯病了。
再到黑衣人為鄭開司注射自行研制的安眠藥,鄭開司的動物本能意識到危險,瞬間時間停止,鄭開司的大腦中把逃亡的飆車情節(jié)預演了一遍。
后來到船上剛開始游戲的時候被張景坤騙取2顆星,陷入絕望的時候,動物本能啟動,這時凡是有惡意的人都會變成怪獸,而那些在小屋子里沒有戰(zhàn)斗能力的人還是人形態(tài),鄭開司陷入幻覺中感覺自己掉入漩渦,在一個循環(huán)中反復出現(xiàn),那其中有一張牌是剪刀,也反復出現(xiàn)。開始我們不明白為什么是剪刀,但是后來跟張景坤的決絕中突然明白,凡是拿“剪刀”的都是張景坤的“獵物”,而在小屋中的人都是別人的“獵物”,決定勝負的居然也是被人拿到廁所沖掉的3張“剪刀”,這些其實都是潛意識在提醒鄭開司。
除了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這五感之外,人們還擁有第六感:直覺。直覺是什么?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比如某天突然想起一個久未聯(lián)系的老同學,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想起他,但是沒過兩三天,這個老同學突然聯(lián)系了自己。又或者是要做一件事情,表面上看各方面都萬無一失,但是就是有一種不安的感覺,結果意外果然發(fā)生。這種預感有時準,有時不準。人們常說女人是感性的動物,第六感特別準。
5,守住了我的道
對于動物來說,趨利避害,再正常不過,人也是動物。
但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到底是什么?
“道”。
“該打的仗我已經(jīng)打過了,該跑的路我也跑到了盡頭,老子信的道老子自己來守!”
一只守“道”的動物,滑稽,可笑!
對于“道”的堅守,注定了我們小丑一般的命運。
然而,
我選擇
做一輩子披荊斬棘的小丑。
—— 完 ——
公眾號:投石問路S
我的文字為你而寫,但卻療愈了自己。
《動物世界》:我信任的幾個影評號絕壁收錢了。
如果賭徒的智商像片子里這樣,我現(xiàn)在相信當年統(tǒng)計和概率課老師得瑟他去賭有輸有贏但總體肯定贏的事情了。
李易峰沉淀一年交出這種作品,哎,他還是去當流量比較好。何必和自己過不去。
本來看到名字就不會去看的。但好幾個影評號都說好。而且我真的很喜歡密閉空間多方博弈的題材?,F(xiàn)在,媽噠,好氣!不要去看,特別垃圾…
在《動物世界》預告片的時候,我看到了李易峰領銜主演。下一秒出現(xiàn)道格拉斯的時候,我?guī)缀跏钦痼@的。
不禁感嘆,現(xiàn)在的商業(yè)片,都還挺有排面。
好巧不巧,今天老媽非拉著我去電影院,說想看《動物世界》,而我?guī)缀跏求@喜著走出影院的。
這是一部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創(chuàng)作漫畫《賭博默示錄》及翻拍自2009年日本同名電影的劇情冒險片,而且意外地,翻拍得很成功。
而他的視覺特效團隊,就是《阿凡達》、《復聯(lián)》的維塔工作室以及好萊塢特效公司RSP。
是真的很有排面。
以下影評可能含有劇透,覺得“打擾了”的同學可以看完電影再回來
“該打的仗老子已經(jīng)打過,該跑的路已跑到了盡頭,該守的道老子自己守著。”
男主鄭開司(李易峰 / 飾)幼時曾因家庭變故心理遭受重創(chuàng),情緒一旦激動就會把周遭的人們想象成怪物,而自己是一個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的小丑,因此,他常說自己“腦子有病”。
為了照顧變成植物人的母親,鄭開司散盡錢財,也因此沒有勇氣去追求喜歡的青梅竹馬劉青(周冬雨 / 飾)。
而此時發(fā)小李軍稱需要他的房子作擔保,去投資房產(chǎn),可以大賺一筆,不曾想李軍卷著他的房產(chǎn)暗自賭博,輸?shù)靡桓啥簦咄稛o路的鄭開司選擇接受了安德森(邁克爾·道格拉斯 / 飾)的邀請,登上一艘游輪參加一場賭博游戲,如果能夠全身而退,他便可以清償一切債務。
“3顆星,0張牌,survive or die。”
不做贅述,直接上游戲規(guī)則:
參加這場游戲的人,每人手上發(fā)12張牌,剪刀石頭布3張一組,共4組,胳膊上扣上三顆星,贏一局從對手袖子上拿一顆星,輸一局掉一顆星,三星沒了即時直接淘汰。
這是個過程中沒有任何道德規(guī)則(可以出老千、可以作弊、除了卡片不能被沖進馬桶什么都可以)的游戲,贏的條件很簡單:游戲時間持續(xù)4個小時,時間到了之后手上持有3顆星,0張牌的,便可以活著下船。
期間可以在船上的銀行貸款以便從其他玩家手上買賣星星和牌,但利息按分鐘滾。
這是個連我媽都看得懂的賭局,卻也是本片最精彩也是最揭露獸性的地方。
游戲剛開始,便有個紅西裝小騷男拋出了橄欖枝:咱們手上都是四組一樣的牌,只要你跟我一起把牌順序理好,出一樣的牌,打掉手里所有的牌,咱們就都能3星0牌穩(wěn)穩(wěn)安全下船抵債。
賭場小白鄭開司一聽樂了,那敢情好,雙贏嘛,于是答應了。這是他們的比賽過程????
前9張牌鄭開司和紅衣小騷男遵守約定,共同打出了3組剪刀-布-石頭的牌,鄭開司很開心,覺得可以完全相信小紅再次(步驟A)打出剪刀的時候,小紅打出了一張石頭,小司便丟了一顆星。
這時的小紅表現(xiàn)出了懊惱,把小司拉到一旁連聲道歉,說自己最后幾張牌排錯了順序,下一把自己出剪刀,故意輸給小司就行。
沒想到小紅這個老狐貍在把剪刀的底牌亮給小司時出老千,蓋下了一張布,初上賭場的小司還是選擇信任他,打出了一張石頭(步驟B),如此一來,小司連輸兩局,身上只剩一顆星和一張布的牌,不能再走錯一步。
(由于根據(jù)記憶整理所以牌色可能稍有偏差,如有錯誤請見諒。)
這是獸性第一面:貪婪與欺騙。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曾經(jīng)推薦的游戲:信任的進化。
在這個游戲中,雙方可以選擇合作投入暗箱一枚金幣,則對方可以收獲三枚金幣,自己凈獲利一枚。也可以選擇欺騙,對方就會失去一枚金幣,你凈獲利三枚。
也有可能,雙方都選擇欺騙。游戲里有五種不同類型的人,和每個人交換金幣都會獲得不同的結果。
而根據(jù)游戲系統(tǒng)博弈論和概率論的算法,最后在社會上生存能力最強的是——
是復讀機。驚人的是,我用復讀機的思維重新算了一次鄭開司和紅衣男的賭局,得出的結論是:如果鄭開司用復讀機的思維來出牌,就可以在這一場賭局之內(nèi)安全離開!
也就是說,在小司發(fā)現(xiàn)小紅在A步驟騙了他之后,他選擇不再相信小紅,而小紅出掉了石頭,又告訴小司自己會出剪刀,由此可以計算出B步驟中小紅會出布,此刻小司的剪刀已出,無法贏小紅,只能出一張布來獲得平局,但在最后C步驟中,兩人手中所剩牌的輸贏為:小司的石頭贏了小紅的剪刀。
但這建立在一個信任的轉折上,如果小紅真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而只是偶然搞錯了牌的順序,復讀機的出牌法會讓小司血本無歸。充滿動物弱肉強食的世界里,有人性也能活下去。
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鄭開司遇見了在澳門輸下一屁股賭債的劉軍,和一個同樣只剩一星的小胖子孟國祥,三人相依為命組隊求生,但這也意味著他們?nèi)艘儋嵉?顆星。
期間還有許多有趣的賭局,比如猜測一個手握9張牌的胖老外是一個均衡概率的出牌者,于是引誘他與自己連賭三局,而自己三張牌都出一樣,類似于田忌賽馬的猜測。
比如三人推算出所剩最少牌為剪刀時,便開始貸款囤買布牌,但更沒想到的是,另有他人開始囤石頭牌。
比如所剩無幾人的時候,大家開始明牌打。
比如最后還有贖人機會的時候,鄭開司的兩個搭檔都在金錢面前選擇了自保,放棄救贖。等等。
一個偌大的賭場也折射出了人生百態(tài)。
1. 被騙多次的鄭開司到最后還是選擇了與中國人為盟,而守信用的傻老外只是他單次交易的對象。
2. 小丑的意向并不是“有病”,恰恰鄭開司才是那個沒有病的、擁有純潔人性——慈悲和正義的人類,而那些自私貪婪的,都是動物。
3. 蘇格蘭黑山羊的故事:
20世紀70年代的一天,英國的三位科學家威廉、木辛特、赫迪從倫敦去蘇格蘭參加一個科研會議,越過英國邊境不久,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黑山羊。
“真的太有意思了,”天文學家威廉說道,“蘇格蘭的山羊都是黑色的?!?/blockquote>“威廉先生,你這樣沒有廣泛論據(jù)地去推斷是不可靠的,”物理學家木辛特對威廉說道,“關于蘇格蘭的黑山羊這個問題,我們現(xiàn)在只能得出如下結論:在蘇格蘭這個地方,有一些山羊是黑色的,而不是全部。”邏輯學家赫迪馬上接著說道:“木辛特先生,你說的這個結論也不嚴謹,我們在此時真正有把握的結論只不過是:在蘇格蘭這一片地域內(nèi),至少有一個地方生活著至少一只黑山羊?!?/blockquote>4. 有人說,周冬雨的愛情戲和片尾鄭開司贖出為了救兒子湊醫(yī)藥費的老頭部分是刻意煽情。我倒覺得未必,因為感情也是人性純潔的一部分。
winner winner
be a tiger
這才是百獸之王。
另:感謝評論區(qū)的補充?(?ω?)?
之前的草稿……放一下吧
1. 小丑的意象
“該打的仗老子已經(jīng)打過,該跑的路已跑到了盡頭,該守的道老子自己守著?!?/p>
剛出現(xiàn)的時候,覺得和蜘蛛俠很像,就算到最后他贖出老人都覺得,就是正義的象征吧,在人性,欺騙、貪婪,各種獸性面前他還是會選擇堅持最純潔的人性,我從來不覺得人性是貶義的,我們高于獸性就在于人性懂慈悲和正義。
雖然他一直說“我有病”。
但影射的是:那些貪婪自私的人,他們才有病。
2. 道格拉斯這個為了做生化實驗還貸游戲稍微有點突兀,要人做生物實驗還需要這樣選拔的么,你說三個臭皮匠里最聰明那個要是真給拿去做實驗了多可惜。倒飭這么一通完了還能被贖出去,是為了突出一下動物本性嗎?...不太明白,也跟觀眾討教一下。結尾點了個懸念,不知道第二部會不會解釋的好。
3. 賭局
每個人手上有12張牌,4組剪刀石頭布,胳膊上扣三顆星,贏一局一顆星,輸一局掉顆星,三星沒了即時直接淘汰。
這個過程中沒有道德規(guī)則規(guī)則(可以出老千,可以作弊,除了卡片不能被沖進馬桶)的游戲,贏的條件很簡單:四個小時后:手上3星,0牌的,可以下船。
期間可以去貸款,利息按分鐘滾。也可以買賣星星和牌。
這是個我媽都看得懂的賭局。
這是本片最精彩也是最揭露獸性的地方。
因為看完印象還有些模糊可能有很多不對的地方過后再補充:
從第一局被自家紅衣小騷坑的時候我就想到一個游戲:信任的進化。
我媽催我回家,回家在寫。
本文首發(fā)于自己微信公眾號:herrivendell
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我。。
《動物世界》這部暑期檔國產(chǎn)電影第一驚喜,我在之前已經(jīng)夸過。
對人性的鞭策、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制作精良的打斗場面和特效、超出日版的改編和創(chuàng)造,
以及李易峰憑此片終于有了自己的電影代表角色。
想要宏觀了解這部片子的可以戳這里:
這一次,我想跟大家好好聊聊本片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
那就是,命運號游輪上的“石頭剪刀布”游戲規(guī)則和背后的邏輯。
其實,石頭剪刀布游戲是典型的博弈論一種:
那就是,人們總是在選擇自己的戰(zhàn)略前試圖猜中對手的行為選擇,同時盡量避免自己的選擇被對方猜中,還要根據(jù)自己對對方的行動的事情預測做出最優(yōu)化的行動選擇,即便這樣的游戲行動帶有非常大的隨機性。
這個游戲里面,其實也涉及到了另一個概念,那就是“囚徒困境”。
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jiān)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fā)對方,則由于證據(jù)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fā),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fā)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若互相揭發(fā),則因證據(jù)確實,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于互相揭發(fā),而不是同守沉默。
這個概念將讓人考慮下面因素:
1、兩個罪犯在不知道對方選擇的情況下獨立進行自己決策;
2、雙方都會為自己利益考慮,從而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其實,在電影《動物世界》中的“石頭剪刀布”游戲和比賽,
就是以上兩個理論和概念邏輯的現(xiàn)實呈現(xiàn)。
當然,電影里比較明顯提出的是“均衡思維“和”蘇格蘭黑山羊“理論。
但對這部電影而言,
邏輯分兩方面,一個是游戲邏輯,一個是劇本邏輯。
之前,《動物世界》在剛剛過去的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進行了放映和大規(guī)模點映。
想必很多人已經(jīng)看過。
我也說過,
這部電影里需要二刷,才會看得更明白。
因為第一遍的時候,多數(shù)觀眾是根據(jù)鄭開司邏輯來的,
如果你深入去思考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鄭開司的邏輯是對的,
但這樣難免會導致你對后續(xù)情節(jié)上的遺漏,影響觀影體驗。
只有你二刷和三刷的時候,
你才能更好的體會:
命運號游輪上“石頭剪刀布”這一游戲在電影中的精妙設計
和編劇在邏輯上的縝密創(chuàng)作。
在最開始游戲之前,每個命運號上面的參與者擁有
三顆星星,四組石頭剪刀布牌型共12張!
獲勝的條件是:
在比賽結束后,
每個參賽者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比賽消耗完自己手中的所有牌,
并確保自己身上的星星數(shù)不少于三顆星。
如果輸光了星星,則參賽者在比賽結束前提前出局。
所以,四個小時后:
1、當你手里沒牌,但星星不足三顆星,失敗
2、當你手里星星數(shù)大于等于三顆,但還有牌,失敗
3、當你手里星星數(shù)少于三,也還有牌,更是失敗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
星星和牌在游戲中是可以進行買賣的,尤其星星的價值更為重要。
在常人思維邏輯里,游戲的競爭性導致人們期望在游戲中獲勝,這是動物性也是人性。
何況,這里面的陌生人社會將會導致的一種信任缺失環(huán)境的產(chǎn)生,
在這樣的狀況下,每個人都期望,
贏得更多的星星,并打完手中的牌。
或許,看到這里,有些機智的觀眾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游戲的bug,
那就是找到合適的人,通過互相消解的方式
以平局或者互相贏取對方星星的方式消耗完手中的牌。
這就要說到劇本邏輯。
可以說,如果電影中沒有出現(xiàn)這一情節(jié),就將是電影邏輯上的硬傷,
但編劇巧妙地用一招化骨綿掌把這個問題化解,
并蜻蜓點水一般,拋出了“動物世界”里的規(guī)則。
電影在游戲一開始就拋出了這一可能性,并帶出游戲中的一個關鍵人物——張景坤。
張景坤找到鄭開司,提及游戲中的漏洞,并提出以和牌的方式打完手里的牌,
前三輪的比賽中,張景坤和鄭開司完全尊重此前約定。
這時候,雙方手里各剩下一張石頭、一張剪刀、一張補。
最后一輪比賽中,張景坤換牌用石頭贏了鄭開司的剪刀。
此時,張景坤欺騙鄭開司說自己出錯了牌,
并提議下一局,自己出剪刀,鄭開司出石頭,把自己贏的星星還給鄭開司。
天真的鄭開司信以為真。
只是這一次,張景坤用出老千的方式,將剪刀換成布,鄭開司再輸一顆星星,并手里只剩下一張布和一顆星,而張景坤手里則剩下一張剪刀和五顆星。
這時候,鄭開司才知道自己被張景坤給設計了。
同時也明白,這個游戲連出老千也被允許,就說明,這個游戲沒有規(guī)則。
觀眾也可以從中窺見,在這個“動物世界”里,人性都是貪婪的,
游戲參與者都是沒有道德的動物,沒有人性,只有動物性,
一切以個人利益最大化為訴求和目標。
于是只剩下一顆星和一張布的鄭開司遇到了難題!
這時候,曾欺騙過他的朋友李軍出現(xiàn),此時李軍手里還剩下一顆星和四張剪刀。
于是,鄭開司提出,去尋找那些有兩顆星,但沒有牌的人組隊出擊。
之所以這樣做,邏輯是確保三個人有多余的一顆星,這樣即使再輸一次,也不會有人出局。
于是,鄭開司和李軍找到了孟小胖。
當孟小胖看完李軍和鄭開司的牌型后,表面假裝和其合作,但私下卻偷偷藏了一張布。
在出去的一刻,馬上用布參與到比賽,但卻輸了一顆星。
這時候,劇本上的邏輯正確再次出現(xiàn)并自然而然地承上啟下,開起了游戲之后的情節(jié)。
電影借用孟小胖的口說出了鄭開司和李軍手里牌型的不合理,
并由鄭開司延伸除了游戲里的均衡思維。
即為了確保手中的牌是多元的,那出牌者會以石頭剪刀布這樣均衡的思維去出牌。
這時李軍提到,那用石頭剪刀石頭,布剪刀布的方式出牌,最后也可以。
這隨后便被鄭開司否定,雖然這樣暫時保住了均衡,
但到第三輪的時候,還需要石頭剪刀布的均衡出牌,
否則最后一輪手中所剩余的牌一定是不均衡的。
其實,這也是劇本邏輯上的亮點:
試想,如果一開始,通過孟小胖說出“均衡思維”這一概念,多少會顯得有點唐突和生硬。
畢竟,鄭開司其實才是具有主角光環(huán)的場上最強大腦。
于是,根據(jù)均衡思維這一理論,鄭開司讓孟小胖和李軍去賽場上尋找那些連著打出剪刀和石頭的玩家,這樣就可以用自己手中的剪刀贏取對方即將打出的布。
這樣,鄭開司他們?nèi)双@得了四顆星,手里還有三張剪刀。
隨后,該玩家提出連比三次,但不換牌。
第一次,鄭開司出剪刀,玩家出石頭贏得鄭開司他們一顆星。
在后面兩輪中,
他們的對手用均衡思維的想法,猜測鄭開司在打出一張剪刀后,手里還剩下一張石頭一張布。
但他并不知道石頭和布的順序,
于是對手決定繼續(xù)比賽,想通過用兩張布來獲取一場平局同時贏得一顆星,來保證利益最大化。
但他想不到的是,鄭開司手里剩下的恰恰是兩張剪刀,這樣,鄭開司他們又贏了兩顆星。
這時候,他們有五顆星,但手里沒牌,雖然暫時安全,但為了保證比賽結束后三人安全脫身,他們需要額外的四顆星才可以。
這時候,鄭開司根據(jù)場上牌型消耗數(shù)量,得出,布會最先消耗完,他們只需要借錢去囤積石頭,就可以在最后立于不敗之地。
但他們自己去買,目標太大,一旦信息泄露,會導致自己囤積的石頭成為活靶子。
于是只能靠找其他那些有三顆星但還有牌的人去幫忙買并收走這些人身上的牌將這些人送往安全屋保證自己的信息在賽場內(nèi)不被泄露。
怎樣的囤牌類型是安全的呢,那就是牌的總數(shù)是偶數(shù)牌,比如兩張石頭,四張剪刀,六張布。
或者一張石頭,三張剪刀,四張布。
這樣可以通過內(nèi)部消耗的方式消解手中的牌。
但如果牌的總數(shù)是一張石頭,兩張剪刀,兩張布呢?
即使到了最后,星星條件滿足,但手里還是有內(nèi)部消耗無法解決的牌。
依然是輸!
這時候就需要去跟外面找對手消耗掉自己手里的那張多余的牌,
電影里埋這個包袱其實用在后面鄭開司和對手的三顆星對戰(zhàn)上以及張景坤的身上。
然而,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隨后,鄭開司他們發(fā)現(xiàn),賽場上牌的順序并沒有按照他們預想的那種形式發(fā)展,布不僅沒有繼續(xù)快速消耗,反而剪刀的數(shù)量以兩張兩張消耗快速減少。
這時候,鄭開司發(fā)現(xiàn),有人和他們一樣,參與了囤牌,不過,這一次,對方囤積的是布。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剪刀數(shù)量以兩張兩張減少,說明剪刀平局出現(xiàn)的多了。
而石頭和布的消耗減少,
鄭開司囤積了石頭,那證明有人囤積了布。
看到情況突變,孟小胖和李軍按耐不住出去參賽,結果一人輸了一星。
最后,鄭開司他們剩下三顆星,以及大量囤積的石頭牌和從其他人手里收回的剪刀和布。
如果他們再輸一次,將會有一人被送往小黑屋。
鄭開司他們再次遇到了新的難題和挑戰(zhàn)。
接下來,他們又將怎樣和囤積布的團隊來場精彩的高智商對決。
在此就不再剖析太多,還需你去影院好好體驗這“石頭剪刀布”游戲帶來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緊張刺激感了。
意外驚喜!導演玩得太嗨!特效與精良制作自然不必多說,作為漫畫翻拍,《動物世界》做到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電影將原作的精華(石頭剪刀布游戲)進行改編并放大到極致。此外,對于人性的揭露和鞭策真的是會讓人懷疑到?jīng)]朋友,但最后還是留下一抹溫情。ps:李易峰這次真的是選到了一個和自身匹配的角色
真文明,以為會是大逃殺,結果是大家一起做數(shù)學題。
國產(chǎn)直男審美巔峰,充斥著滿到溢出來的特效,毫無意義的追車,裝逼義氣格言,慢鏡頭穿風衣,實話說制作真的不錯,但是這種仿佛一千個直男迎面撲來的畫風真的看得好累啊
不得不說,韓延真的是當下青年導演中對類型片把控最強的,牌桌對決這種很容易被拍的枯燥的事被他呈現(xiàn)的高潮迭起。鏡頭非常炫技,彩色煙霧,高速升格鏡頭,還有那場追車戲,看到馬修沃恩的影子。
好心疼端妃娘娘,這么個古典溫婉的人,甄嬛傳里演病秧子,重返二十歲里演病秧子,動物世界里干脆演了個面容慈祥的植物人!希望娘娘的下一個角色可以下地走路……
觀影過程中我的心情一直都是:“還可以這樣?還可以這樣?還他媽可以這樣?”看完電影感覺我?guī)资甑氖^剪刀布都白玩了,我不配玩石頭剪刀布。
有一種導演叫“不管我拍的是什么類型的電影總之我就是要把所有我喜歡的類型全打包塞進去”型導演,看見一只蒼蠅就能腦補三分鐘追車戲,請問這除了讓導演自己爽一下外對劇情有任何推進嗎?全片做得最好的特效我估計是李易峰的肌肉,殺了我我也不信他能有那么一排腹肌……
超過70%的戲份都在封閉環(huán)境里PK石頭剪刀布,挺大膽的構思。韓延還是不錯的,尤其最后半小時兩次關于“剩余3”的反轉處理得狠。令人想起日劇《詐欺游戲》,但比它還要好看點。
二刷了 有些不明白的點也弄懂了 導演真的腦洞很大 特效完全為劇情服務 彩蛋太勾引人了 希望能拍第二部
特效牛逼,腦洞華麗,剪輯,節(jié)奏,畫面,劇情,演員,無一不好,特別驚艷!非常具有導演個人特色的商業(yè)類型片,看完真的好喜歡韓延導演啊,超級期待第二部!
不要小瞧東方數(shù)學教育不要小瞧胖子不要成為蘇格蘭黑山羊
《奧林匹克數(shù)學訓練題集(故事版)》
不得不佩服韓延,腫瘤君細膩的情感描述突然轉換到燒腦工業(yè)大片,而且能把du博飆車處理的恰到好處,開頭搞笑輕松,到最后整的燒腦刺激,整個劇情下來銜接連串看的還蠻過癮
7分。雖然還是很多遺憾。但仍覺得韓延是內(nèi)地導演里,最能把握好二次元風格又不會違和的導演了。很期待他能在將來,真去拍一部僵尸片,或怪獸動作片。
片子很驚艷,故事的完整性,邏輯性,可看性,整體完成度太高了,真實世界與想象的自由接駁,封閉空間的人性實驗,燒腦的游戲規(guī)則,必須分分秒秒跟著主人公去計算和體驗。買入原版IP,如何去執(zhí)行是一個大問題,這個片子做出了一個良好示范,韓延導演應該是國內(nèi)80后導演里,最具有商業(yè)片執(zhí)行力的第一人。
完成度很不錯的商業(yè)片。特效、節(jié)奏都屬上乘,人性探討和故事流暢度的比例方面也搭配得不錯。國產(chǎn)爆米花電影做成這樣非常值得鼓勵。
手松的四星。松的原因就一個:倚仗意識形態(tài)的都他丫是硬在外的娘炮,這才是我們需要的,純粹的不畸形的、價值觀能普世、好看又好的類型片。雖然所謂“飛”的段落必要性有欠缺,但特效和視聽語言的配合確實成熟,在見多了缺錢的優(yōu)等生和不學無術的暴發(fā)戶之后,好感也會成倍放大。最后,請大賣。
沒看過原著,這次改編工業(yè)水準很高,對于華語商業(yè)類型片是個突破?!梆囸I游戲”式的游輪使“動物世界”的隱喻更合理,道格拉斯甚至似諾亞,以及對《提摩太后書》的借用。心理活動的視覺加法精彩,但個別手段、解釋有重復和濫用,結尾稍遜,有的問題還要在續(xù)集解決,如果是一部單一完整的電影會更好。
慢鏡頭和特效漫無節(jié)制且單調(diào)到生厭,人物還不夠鮮明,現(xiàn)實和感情戲份幾乎可以全刪,整體架構設定模糊,學習的痕跡很重。但從船上戲開始變得好看,把很簡單的規(guī)則拍出了迭起的懸疑感。非常值得肯定的導演。李易峰演技有了從負到零的巨大進步,沒亮點至少也沒拖后腿。
票房沒爆還挺可惜的,制作和技術層面雖然有缺乏節(jié)制的問題,但整體看下來流暢炫目并沒有不適感,算得上足夠成熟的商業(yè)類型片,拿去國外奇幻電影節(jié)展映都毫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