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一位同性戀者撰寫的、由一位同性戀者拍攝的、講述一位同性戀者的故事。三個不同時空的人物融會于電影中,也許其中有彼此的印記。 ********* 第一個男人: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一般稱作E·M·福斯特,他是《莫瑞斯》的原著作者,本文所真正要講述的大師。 和本系列之前的那些大師相比起來,他生活得似乎異常平靜。沒有早夭,沒有自殺,沒有轟轟烈烈的“丑聞”,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90歲高齡得以善終,這本足以引發(fā)人們對他同性戀身份風言風語的《莫瑞斯》直到他死后才得以出版,即便有喧鬧也早已留在身后。 福斯特是著名的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中的一員。在這個交織著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和群戀的圈子中,身為同性戀的福斯特算不上什么特殊;他的另類也許表現(xiàn)在,在這個充斥著“她愛他,他愛他,他愛她”式情感和性愛的交錯關(guān)聯(lián)的圈子里,他竟然沒有與其中的任何一個男人或女人產(chǎn)生關(guān)系。 《莫瑞斯》是福斯特的第5部小說,動筆得益于福斯特對英國詩人兼同性戀解放運動先鋒愛德華·卡賓特的拜訪?!按蟾攀俏业诙位虻谌卧煸L這塊圣地的時候,火種被點燃,迸發(fā)出了火花。他(指卡賓特)和他的同伴喬治·梅里爾雙雙給了我極深的印象,引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動機。喬治·梅里爾還觸了觸我腰眼下面的部位──輕輕地,就在臀部上方。……足以證明這部作品是在那一瞬間受孕的?!眴讨巍っ防餇柺枪と顺錾?,他與愛德華·卡賓特超過30年的終生之戀仿佛就是《莫瑞斯》的現(xiàn)實藍本。
這部書福斯特寫得“文思泉涌,一氣貫通”,于1914年他35歲之際完成。手稿當時只在熟悉的朋友間私下傳閱,其間還反復修改。 福斯特還曾在手稿上留下這樣的題字:“可以發(fā)表,但值得嗎?” 歷史的回答是肯定的:1971年——在福斯特去世的翌年,《莫瑞斯》得以正式出版。 ********* 第二個男人:詹姆斯·艾沃里(James Ivory)
人生如戲。 電影是E·M·福斯特最不喜歡的藝術(shù)形式,他生前一直抗拒把自己的小說改編成電影。但在他身后,他的長篇小說幾乎都被搬上了銀幕?!队《戎小繁淮髮а荽笮l(wèi)·里恩相中,其他作品則成了詹姆斯·艾沃里不離不棄的選擇。 看詹姆斯·艾沃里的作品,影片中彌漫的英倫的古典氣息、優(yōu)雅情調(diào),實在很難讓人記起他其實是一個美國人。艾沃里生于加州,早年學習美術(shù)和電影。1959年,他在印度拍攝了一部紀錄短片,當電影在紐約放映時,他認識了一輩子最重要的人——他后來的制片人以及他終身的愛人伊斯梅爾·麥錢特。。 他們兩人以及女劇作家魯斯·普羅·賈布瓦拉結(jié)成了牢不可破的“鐵三角”,并組建了MIP電影公司,一直致力于改編文學作品的電影風格。 1986年,詹姆斯·艾沃里憑借改編自福斯特作品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終于破繭而出,蜚聲影壇。 第二年他們就將《莫瑞斯》搬上了銀幕,這部電影讓兩位主演詹姆斯·威爾比和休·格蘭特聯(lián)手拿到了威尼斯的最佳男主角銀獅獎。 其后他們又繼續(xù)將《霍華德莊園》改編成電影,依舊風光無限。 詹姆斯·艾沃里的電影讓福斯特的作品重新被人們發(fā)現(xiàn)、關(guān)注,福斯特的原著則為艾沃里的電影注入了歷久彌新的人性糾結(jié)的底蘊,他們得以穿越時光、跨越地域,在電影中相遇神交,完美結(jié)緣。 ********* 第三個男人:莫瑞斯(Maurice)
在那個對同性戀依然充滿禁忌的年代,《莫瑞斯》像是一個炫耀幸福的“罪惡”故事。福斯特鐵心要寫一個幸福結(jié)局的故事:“盡管是在虛構(gòu)的世界里,我決意無論如何要使兩個男人相愛,并在小說允許的范圍內(nèi)讓他們的愛情永遠延續(xù)下去?!?對于莫瑞斯而言,克萊夫?qū)儆谶^去,美麗的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終于在現(xiàn)實面前成了無力的幻影;阿列克屬于未來,燃燒著不顧一切的激情,在電光火石般的碰撞間實現(xiàn)靈與肉的合一。 也許很多人為電影中克萊夫最后的鏡頭傷感:當年的莫瑞斯在陽光下的劍橋校園向他招手微笑。那鏡頭仿佛美麗幻影,甜蜜到終是要破碎。 然而福斯特更相信的是自我覺醒、自我面對。他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在探討人敢不敢面對自己、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福斯特將希望給予了敢于正視愛情的莫瑞斯和阿列克,給予了他們一個奔向綠林的近乎不可思議的美好結(jié)局;福斯特終究也沒有對選擇逃遁的克萊夫給予太多同情,粉碎了克萊夫的幻影,也傷感了無數(shù)讀者的心:“他不曾領(lǐng)悟到這是終結(jié),既沒有黃昏,也沒有妥協(xié)。更料想不到今后再也不會跟莫瑞斯相遇了,甚至沒跟那些看見了莫瑞斯的人說了話?!?《莫瑞斯》的故事隱含著福斯特很多的個人印記。 福斯特1897年18歲時進入劍橋大學,這期間,他愛上了同班同學H.O.馬里帝斯——這大約就是克萊夫的原型。 然而如同克萊夫不是莫瑞斯最后的歸宿一樣,福斯特此后的感情選擇轉(zhuǎn)向了與他有很大階級懸殊的下層平民——他們仿佛就是阿列克的縮影。 1917年,福斯特在埃及認識了電車司機默哈默德·艾爾·阿多,兩人的戀情持續(xù)了兩年。1919年阿多結(jié)婚后,福斯特離開埃及回到英國,但兩人仍保持書信往來。三年后阿多去世,福斯特曾在他去世前從印度回國的途中探望他。 1930年,時年51歲的福斯特結(jié)識了28歲的警察羅伯特·巴金漢,成為終身之交。羅伯特結(jié)婚后,他的妻子逐漸接納福斯特成為家庭的一員,他的家也成為福斯特朋友們聚會的場所——這個家就是福斯特的綠林。 ********* 2005年5月25日,伊斯梅爾·麥錢特撒手人寰,留下了相伴40余年的搭檔和愛人詹姆斯·艾沃里?!拌F三角”不復存在,但他們藝術(shù)與愛的烙印卻永遠留在了光影之間。 1970年7月7日,福斯特在羅伯特的家中去世時,他們的情誼已維系了40年之久。羅伯特一家為他養(yǎng)老送終,羅伯特的兒子和孫子都取名為摩根。 原來,大師們的愛情并不總是驚世駭俗,美麗短命,同樣也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附:
“大師和他的情人們”這一系列文章中談到的電影,皆涉及一些作家的同性愛情故事。之所以取這么個俗不可耐兼狗血淋漓的名字,其實也是拜各種譯名所賜。就好像Wilde譯成《心太羈》本很絕妙,而有人非要譯作《王爾德的情人》;又或者如同Maurice不譯作《莫瑞斯》而要譯作《墨利斯的情人》一樣,生怕觀眾不想入非非,硬是要把“情人”安在上頭。
王爾德之后,又見莫里斯。 傳說中的精英階級的確存在。貴族才俊,翩翩風流。讀柏拉圖會飲,彈奏柴可夫斯基。 一見鐘情 一往情深 雖然并非一生不渝…… ---------------------------------------------------------- Hugh Grant天生一對桃花眼,在劍橋古舊的磚瓦墻前,他說,“你讀了那些書嗎?你應該明白——” Maurice問,“明白什么?” “明白我愛你!”那一刻,clive雙眸殷殷,目若星朗。 -------------------------------------------------------------------------------------- 在郊外第一次纏綿,clive說,從此我將半夢半醒。自然,夢中是maurice。 “我喜歡你勝過生命中的任何一個男人。”Clive小心翼翼,他不再對maurice說“愛”。 ---------- 當從前的學長因為同性戀被捕入獄后,clive因為害怕牽連,拒絕為其擔保,學長前途盡毀滅(依稀,又是一個王爾德)。 而clive也為此郁郁不歡,最后竟昏倒在了餐桌前,maurice心痛之下,當著他母親的面,情不自禁的吻了clive. 有人說clive的悲慟,與其說是對學長的負罪感,毋寧說是決心與maurice分手的絕望。 -------------------------------------------------------------------------------------- 終于,clive結(jié)婚,俏皮的夫人給maurice電話,“哦,這已經(jīng)是我們打的第八個電話了。” “第八個電話?!眒aurice低低的重復。那時的心情,我知道我知道。 華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他本來說不去的,到底還是去了,衣冠楚楚的站在新人的馬車前,背景音樂大似神秘園。叫人心痛,英倫的貴族,英倫的內(nèi)斂、溫柔、壓抑、和痛苦。 婚后某晚,clive說,“我從未忘記過去,只是不要再提。”他低頭吻maurice的手,maurice低頭回吻他的手。 ------------------------------------------------------------------------------------- Maurice最后自言愛上了clive的家仆桑德。 一個漂亮的男人,并且給了maurice夙愿的男人間的性。 “我們分享了一切,clive. 我們在你家做了,在鎮(zhèn)上也做了,還有船房?!?Clive震驚,只呆呆的低語,“你瘋了嗎,紳士的愛之維系于柏拉圖?!? ----------------------------------------------------------------------- 我無法說maurice是蓄意告訴clive他已經(jīng)另有所愛,以報復他常年郁郁無望的愛。但沒有人可以證明maurice不是為了這個理由,或許。下意識的。 Maurice最終和桑德有情人終成眷屬,但,那是誰的浪漫主義,又可以持續(xù)多久?我不是鼓吹階級不可調(diào)和論,但我相信maurice心中那塊曾經(jīng)的柏拉圖圣地永遠是clive的,智商和情趣不是光光用勇敢和無畏的犧牲就能彌補的。 二來,不厚道的說,桑德和Clive為愛的付出并不等價,用經(jīng)濟學的機會成本來講,clive前程似錦,而桑德不過是“下人”。(對不起,原諒我,其實我愛桑德的容貌) ------------------------------------------------------------------------------- 說到這里想到另一部LES小說,sarah 的《affinity》,書香門第的小姐瑪歌本與表妹相戀,后來表妹嫁人,她在監(jiān)獄里認識了塞琳娜,驚為天人,傾心相愛。 但作者sarah還是不無刻薄的寫出當瑪歌對著塞琳娜出口成章的時候,塞琳娜縱然有著那樣勾魂攝魄的眼睛,卻是對出典意境木然不知,無以應對。想當時,瑪歌的心中也不是滋味吧。 -------------------------------------------------------------------------------- 我不知道。 我本該贊揚,或者更愛maurice的。但完片后,傾心的,是clive,。 不僅僅因為Hugh Grant那雙彼時尚未沾染風塵的桃花眼。 GAY中,王爾德只有一個。 而君只見王爾德在法庭上為了他那“不能言說的愛”慷慨陳詞,卻不見他在獄中日日以淚洗面,詛咒道格拉斯。 犧牲,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犧牲之后,也再不復當初情愛。 王爾德感嘆,真正的愛情,何其脆弱。出獄后,才子老矣,銳氣盡去。 -------------------------------------------------------------------------- 正真愛的—— 是那一年,靜謐的內(nèi)室,maurice用手撫摸clive的發(fā),慢慢的將自己的頭溫柔的靠上去,clive不可置信的喜悅,回身,無言的擁住他。 那一夜,clive孤枕難眠,黎明時分,maurice羅密歐一般的從窗口爬進他的房間,只為一個回應的薄吻。 彼時,無非議,無丑聞,無審判,無自疑。 但那一刻,留不住的。 ------------------------------------------------------------------------------------ 《tipping the velvet》里舞臺中央的nan最終將玫瑰拋向了F,但那一朵曾經(jīng)喚醒她愛情的玫瑰,那個曾讓她心碎的女人始終是K,不能和你最愛的在一起,就選擇最愛你的。 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解釋maurice。至多如此。 maurice,即使擁有桑德,也終究逃不過那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 Maurice不期夜訪,告訴clive,他愛上了桑德。 Maurice離去之后,clive走進臥室,吻了吻妻子,鏡中人是誰,不忍細看。 其實不應該責備clive,他始終不曾食言——“今生我將半夢半醒?!? 劇終時分,他是忍受著怎樣的煎熬,故作木訥的關(guān)掉一扇又一扇窗。謀劃著,在世俗的婚房里昏昏睡去。 直到最后一扇,才發(fā)現(xiàn)自己流連如斯。窗前,依舊是那年的劍橋,某人黑帽黑衫,聽不清的笑語,揮動的手臂,來吧,來吧……那只是情人的旖旎夢境。 Clive依窗,對著臆想中的Maurice喃喃低訴。 “你在和誰說話”妻子走過來伏在他的肩上 “沒什么,在練習一篇演說。” 這個心思玲瓏若此的男人! 半夜聽OST, 不知為何,總是念及這個鏡頭,“老”淚不禁縱橫——終將腐朽的青春
勇敢的人得到了他前途未卜的愛情,懦弱的人得到了他安逸虛弱的人生
打開他的心房卻拋棄而去,還好他的心房有人進去了,而你,只能憂郁地看著那扇關(guān)不上的心窗。
我最愛的電影之一!喜歡英國人處理感情的含蓄。
細致平緩,憂傷彌漫。權(quán)欲和感情是一對永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一種選擇一種命運。最終,Maurice和Alex突破階層在一起,clive永失所愛。 英倫風情古典雅致
我發(fā)誓,我從沒想過同性戀題材的電影能夠拍得這么純潔美好,讓人一詠三嘆,唏噓不已。年輕的Hugh Grant青春俊美,在劍橋草坪上與莫里斯的一吻,勝過多少日后的風流。
“1885年英國頒布了完全禁止男同性戀的法令,同性戀情被指褻瀆行為。1897年E·M·福斯特進入劍橋大學讀書,莫里斯故事雛形由此孕育,直至1971年才得以發(fā)表,1987年電影《莫里斯》被搬上銀幕…百年情仇,英倫風雨路” 只是劇情太慢、太不跌宕、太不抓人。文學化的故事講述,很難靜心看完。
看到最后一部分時我好怕好怕是個悲劇...以至于我直接跳到結(jié)局確保沒有苦逼戲才倒回去繼續(xù)看。在愛情之外更有趣的是90年代初英國社會的縮影,算是同志片中的神作了吧,劇本表演以及各項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都趨近完美。
我就說嘛,有錢人戀愛起來磨磨唧唧虛頭八腦沒勁透了,窮人的愛情才比較動人,因為豁得出去,而且更需要愛。
一蓄鬍子就道貌岸然了,鬍子代表偽道德,這個象徵蠻有趣的。
哦哦哦,男演員就應該在風華正茂的時刻去拍部gay片作為人生的紀念啊啊??!
1987年怎么拍得出這么高級的同志片,不容易啊,要加一星。男主角演得好棒哦。細節(jié)豐富,鏡頭和臺詞暗含好多信息。最后一組鏡頭,休格蘭特進屋,管家問話,關(guān)門,休格蘭特回房親吻妻子,妻子眼神的變化,休格蘭特逐扇關(guān)窗,每個鏡頭都是隱喻。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最后誰得到了,誰失去了。PS:劍橋和牛津已經(jīng)成為各種英國文藝片里的攪基圣地了有沒有!??!PPS:那時候的Hugh Grant美到你傷不起?。。?!
那時候,休格蘭特年輕羞澀地滴水啊。。。
不覺得克里夫是gay,只是嘴上說說吧,沒看出來他有多喜歡莫里斯。演亞力克的演員沒演出來他是gay。相比下莫里斯太可憐了,感覺就像他被倆直男耍了……
有沒有10顆星?我要打10顆星!James Wilby細膩而又大膽,高雅而又熱烈,完美!Rupert Graves就像一只等愛渴望愛的漂亮小獸,被他當時的boyish good-looking殺到了。板球眉目傳情和船屋熱吻情定終生看得我太基動了。
首先,休格蘭特居然是男三號(被他曾經(jīng)的美貌shock到了)。其次,從頭到尾都很優(yōu)美。最后,阿根廷情人魅力略顯不足。
電影在處處保留福斯特原著風貌的同時將細節(jié)改編得精致惟美;精神戀愛到靈肉合一的轉(zhuǎn)變過程更加自然動人。每個分鏡都流淌著美,百轉(zhuǎn)千回的愛情如飲醇酒。不謙虛的說:我不認為有人能在這片字幕的翻譯上比我更加的——接近完美
如果你丟下我,我將在半夢半醒中度過余生。最高段的告白,最甜蜜的威脅,最難料的一語成讖。
現(xiàn)在應該已經(jīng)很難看見這樣的電影了吧,莫里斯這種從小接受傳統(tǒng)教育、偶然認識到真正的自己、最終能勇敢并幸運地忠于自己的故事,該被拍得多么轟轟烈烈,但這部電影就像那縷初夏的陽光,溫暖但不刺眼,哪怕很短暫,曾溫柔地存在過,就不必把它視作遺憾了。#4K修復 美如畫...
不覺得Clive就是該被譴責的那個人,好友殘例在前他的害怕是正常,同時他可以退縮可以懦弱,他也需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整部影片的主線可能是莫里斯的成長轉(zhuǎn)變,從出口傷人不知收斂的小年輕到成熟穩(wěn)重冷靜自信的帥大叔,從碼頭下來勢在必得的笑太迷人了,敢愛敢恨才能擁抱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