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部電影買單的大部分觀眾應(yīng)該是沖著看李小龍打架去的,但這部分觀眾可能會失望,電影進行到一個多小時了,也沒看到什么拳拳到肉的動作戲,有的只是街頭少年的胡打亂鬧,和老片場里蜻蜓點水般的喂招拆招。是的,這本就不是一部動作片,也本不該是一部動作片,本片原名是《少年李小龍》,講述的是李小龍從在美國出生到隨父母回到香港,截至到重返美國尋求發(fā)展之前的一段成長歲月。此時的李小龍,還沒有成名,也沒有開創(chuàng)截拳道,他像一般的小孩子一樣,執(zhí)著地生長在自己的一番天地中,咀嚼著成長的煩惱和青春期的酸澀,而且他更像是一雙歲月之瞳,引領(lǐng)觀眾去見證四五十年代從香港淪陷到重光到百廢待興的港埠歲月。 《李小龍》的做舊影像和風(fēng)情畫格調(diào)很容易讓人想起《歲月神偷》,只是沒有哀怨和掙扎,我們看到的是轉(zhuǎn)型社會中的萬物生長。被人們稱為細風(fēng)的李小龍最后也沒有像《歲月神偷》中的羅姓一家人一樣固守著自己家園的“頂”,而且用遠赴美國來告別自己快樂而單純的青蔥歲月。李治庭扮演的李小龍的第一次出場是以恰恰舞亮相的,這成為李小龍少年時代的底色,逃學(xué)、打架、泡妞,青春本該就是如此放肆乖張的,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妖嬈地伸展著腰肢。另外,相比起《歲月神偷》的殖民精英姿態(tài),《李小龍》則有著純樸的家園意識,片中有一個很猥瑣的人物,日據(jù)時期作漢奸,重光之后為英國人作跟班,由此將入侵和殖民劃了等號,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更能接受這樣的表述。 《李小龍》讓我最感到驚喜的是對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電影的發(fā)展做了生動的勾勒,片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能載入香港電影史的真實人物,如梁醒波、馮峰及其女馮寶寶、曹達華、于占元、梅綺等。其中錢嘉樂扮演的石堅形神兼?zhèn)涞卦佻F(xiàn)了當年粵語片名丑“奸人堅”的片場風(fēng)采,息影已久的萬梓良扮演的曾經(jīng)的粵語文藝片吳楚帆也讓人不勝唏噓。如果客串陣容能更多地啟用一線明星,那么《李小龍》幾乎就成為香港電影版的《建國大業(yè)》了。李小龍領(lǐng)著伙伴們在影棚閣樓上逡巡,俯瞰片場的情景,讓我想起了《天堂電影院》,還有山田洋次的《電影世界》,第一次在華語電影中看到對老電影人的大規(guī)模致敬和惺惺相惜,心里感到很溫暖。香港演員都是在片場泡出來的,有開工的機會就兢兢業(yè)業(yè),不管角色大小,如片中扮演李小龍奶奶的李香琴,兒子從美國回來,開口喚兒之前那嘴唇的幾下微顫,看得我心頭一緊。包括扮演母親的鐘麗緹那洗盡鉛華的表演,盡管是在梁家輝的陰影中做戲,卻也熨帖到位。 拍少年李小龍自然少不了拜師學(xué)詠春的情節(jié),但宗師只在這里出現(xiàn)了個背影,倒是又見到了曾在《葉問2》中出現(xiàn)過的那個紈绔弟子黃梁,但不得不說此片的敗筆就在于生拉硬扯的動作戲。也許是為了讓影片能具有相當?shù)膭幼髟?,因此片中設(shè)計了幾場幾乎是無中生有的打戲,尤其是最后一場搗毀毒巢,完全與全片的情節(jié)和風(fēng)格脫節(jié)?!独钚↓垺菲L達129分鐘,有幾次電影給人以要結(jié)束的錯覺,這種牽強的情節(jié)安排不會給人高潮迭起的感覺,只會讓人覺得拖沓冗長。值得一提的是李小龍與外國拳手的第二場較量,完全模仿李小龍《猛龍過江》中在羅馬斗獸場與羅禮士決斗的那一場戲,用的也是原片的音樂,而且還出現(xiàn)了那只偷窺的貓。 有時候會想,如果李小龍沒有英年早逝,現(xiàn)在他會在做什么?還有張國榮、梅艷芳,如果他們都健在,會出現(xiàn)在什么樣的電影中?他們伴隨和見證著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空留一代人在這奈何天里空勞牽掛,追憶曾經(jīng)的良辰美景。影片結(jié)束,場燈亮起,銀幕上伴隨演職員表出現(xiàn)的是劇照和所對應(yīng)的老照片并列出現(xiàn),讓人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惆悵,如此有心的credit,請不要錯過。
早期故事,其實拍的補差。戲劇沖突的弱化,散點式敘事,但是片長似乎有點偏長,普通觀眾也許會感覺緩慢
其實吧還不錯~~~就是那個男豬腳選的實在是太不對盤了!
打著功夫片的旗號,其實還是文藝片的路數(shù)。文雋看準了葉問詠春系與歲月神偷的懷舊抓人,借這兩點湊成一部50年代電影傳奇。可惜只是借李小龍說事。想看動作的失望,想看文藝的也失望。劇本太差,你也賴不了別人。只是遺憾殘片的場景為什么不能像《阮玲玉》一樣用原片段呢,起碼也是原汁原味
我想看吳大維那部連續(xù)劇了
沒有想象中難看!
每個小朋友演員都演的很好出色,從那個細鳳毛毛頭開始
整個就是山寨明星臉集合啊,王力宏愛上了謝霆鋒,張柏芝愛上了王力宏,夏雨成全王力宏和謝霆鋒。我沒法控制自己不往這點上想。
LOMO版《少年李小龍》
音樂很給力,畫面感不錯,故事稍顯薄弱,但是整體比較流暢。張一山一直演戲很靈,但是與這部戲不太搭,謝婷婷是最大敗筆,受不了。
歲月神偷可不敢太跟風(fēng),不然又毀了啊。
這片子和李治廷的臉一樣,實在是太長了。
電影中的電影挺好,馮峰、高魯泉、曹達華、石堅、吳楚帆……。不幸看到配音版已經(jīng)非常不爽,張一山那口格格不入的北京腔調(diào)能否死開……
一家人要整整齊齊,開開心心……
用《歲月神偷》的風(fēng)格,拍了一部50年代的香港電影傳奇故事……李小龍?他只是一個視角,而非主角。
看上去除了慢鏡之外他們好像什么都不會的樣子。而且整個片好像跟“那個”李小龍沒什么關(guān)系,故事主角換做誰誰誰都照樣OK。
這是一個沒有加BUFF和光環(huán)的小混混。
x
李小龍也可以拍成文藝片耶!你影片膚淺,不能歸罪于人生本平淡,你懶得提煉,我何必坐在影院里,不如出門曬曬太陽。就這樣成長起來一個功夫之王,武之圣者?
因為導(dǎo)演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所以分數(shù)給高點…
小龍的青春成長暖調(diào)紀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