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愛 是各自一生的獨白……
這是王蕙玲對這個劇本的詮釋,我更喜歡她的初衷。
愛被驗證為當一方遇見另一方,生命出現(xiàn)了無可抵擋乃至是摧毀性的變化。它不該是一種可以類比推衍的慣例,它必需以生命的形式獨一無二的奉獻給某一個特定的人。它是一個單獨的完成。
在族群標誌類化的年代,要冒著愛一個人就成為一種人的危險,和不愛一個人就背叛一種人的風險,人對感情的定義成了一只一只的抽屜,以前迷惑是一種痛苦,現(xiàn)在旗幟鮮明則又有另一種不允許迷惑的痛苦。
愛是自身攜帶的指紋,具有各自獨特的象徵,無法複製,無法兩相吻合。
所以,愛也是各自一生的獨白……
當那個摧毀性的強烈度發(fā)生,超越年齡身分地域性別一切一切,你便是愛了!
即使愛如此迷離……。
2 ) 我也很想他,我們都一樣
你那時候是愛他的吧,當看到初見時,你望著他的眼神,我就應該知道。
你說你聽到“他胸口一種郁悒和悲憤”,你是否知道這場萍水相逢,使許多人的人生出現(xiàn)了逆轉,而你因此再次遠走異鄉(xiāng)?你是否知道若干年后,當你再次聽到那句“望家鄉(xiāng),去路遙”的時候,你居然哭得渾身戰(zhàn)栗?如果你知道,你還會愛他么?
也許你早知道,所以那天夜里,他握住你的手,你推開了。如果你知道,這一轉身,這一猶疑,你們倆既是生離,又是死別,你是否還會這樣做么?
是的,他臨行的那晚來找過我,他要走了,以后不會再回來了。我拿了自己的所有財產給他,甚至還有你給我的水晶小提琴。我緊緊擁抱了他,因為我知道這一生,我都不會有機會這樣抱他了。我比你更懂得這世界,我明白“一轉身竟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這之后,你黯然離去,他隱姓埋名,渾渾噩噩過了半生。當我找到他,他渾濁的眼睛依然為了你陡然閃出光。他后來用生命最后的時光去找尋你,輾轉曲折。等你們再次相見,他是一罐白骨灰,是一架水晶小提琴。
“這些年我的夢,始終是在那條雪夜的道路上無止境的奔跑…… 或者夢見自己趕赴醫(yī)院,見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對他說出我的愛……” 若干年后,你終于懂得這一場愛戀,用盡了你全部的氣力,而它,是我一生的記憶……
是的,我沒有告訴你,我那時也愛著他。我的愛沒有比你少,只是他把信任給了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你。
————————————這是一部電影,名喚《夜奔》—————
導演:徐立功, 尹祺
編劇: 王蕙玲
上映日期: 2001-06-08
主演:
黃磊——少東(從小在外國長大,與英兒有娃娃親)
劉若英——英兒(戲樓老板的女兒,少東的未婚妻)
戴立忍——黃子雷(林沖的戲迷,對林沖的迷戀超過了一般的fans)
尹昭德——林沖(昆曲班的角兒,把自己的敬重給了英兒,自己的愛給了少東,自己的責任給了黃大少)
最近把《夜奔》看了第二遍,這被稱之中國最隱痛的電影之一,講了20世紀30年代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癡纏。劉黃組合必然是經典,戴立忍自不必說,貢獻了本片最出彩的表演。
雖然戴的戲份不多,只不過是一個嫖戲子的大煙鬼,他只用劇場里一滴懸而未掉的淚就把自己的愛情全部揭露出來了。
他們都愛著林沖。
英兒愛的是一種美,愛“那一張安靜的臉,那雙總是回避開的眼睛,”英兒耳濡目染,自然懂得這一種華麗的好。
少東愛的是一種鄉(xiāng)愁,一種“他胸口一種郁悒和悲憤”,“那是千軍萬馬化作一滴男兒淚,那是暗夜孤身被棄置在荒野里的悲涼”,那是黃磊旅居國外所最熟悉的東西。
那么黃大少爺愛的是什么?愛的這樣深,愛的這樣不擇手段?劇場里,他若隱若現(xiàn)的一滴淚讓我身子禁不住抖了一下,原來他真的愛他,不僅是簡單的玩弄,而是真的付出了自己。他的愛不比前兩者更少,甚至更多,甚至灼熱的燒傷了林沖,毀了少東。
——————————————再次分割————————————
這部片為什么選《夜奔》,我想也許總脫不了臺灣文學濃濃的鄉(xiāng)愁氣息。
蔡康永曾說過自己小時候上臺唱無聊的四郎探母,臺下凈是些淚流滿面的”黨國棟梁“。這是多少個少東?!遠離家鄉(xiāng),眼看自己的理想枯萎敗落,只有這樣的人方才懂得林沖夜奔的悲壯,那種”千軍萬馬化作一滴男兒淚,暗夜孤身被棄置在荒野里的悲涼“。所以我疑心初見的少東是不懂得的,他太少不更事了。懂得的是編劇,是那些屈居臺灣,聽四郎探母的老人們。
之后他懂得了,所以,若干年后,他躲在房中聽那張老唱片,邊喝酒邊哭的時候,他終于懂得了。他記掛的是回去不得的家鄉(xiāng),是無法侍奉的雙親,是遙不可及的愛人。
“望家鄉(xiāng),去路遙”。《夜奔》講的是鄉(xiāng)愁,是不得志,是一個無法回頭的故事。
3 ) 夜奔臺詞
通信(英和少東)
--很久沒有給你寫信了,你好么?
——知道金秋是你的歸期,心里有莫名的高興。
——我該送什么當作見面禮?
——真是不可思議,我們那么熟悉,怎么可能還沒有相遇。告訴我,你最想念什么,關于家鄉(xiāng)的事。
——我離家太久,家鄉(xiāng)對我,比異國還要陌生。很多看來理所當然的情感,其實并不純粹。比方鄉(xiāng)愁,親情。雖然讀過許多對它的描述,但我找不到屬于它的聲音,顏色和氣味。還有愛情,理所當然的愛情。這對我是另一個諷刺。我的感知依靠接觸,好比琴弓壓在弦上擦出來的聲音,至少我可以聽見它,感覺到它震動我的指尖和胸口。我不迷戀虛構的世界。
——你的話讓我慚愧,我是這樣心甘情愿的沉迷在一個虛構的世界里,那些戲臺上的忠義和情愛。昨天看了《牡丹庭》的尋夢,還是哭了,比起現(xiàn)實生活,我更熟知那些戲曲故事里的人,他們的悲喜冷暖,有時候一句唱詞就能讓我落淚。我但愿你,不至于覺得我可笑。
——不。也許我回來,是為了在家鄉(xiāng)埋一滴眼淚,好讓我這一生,也有鄉(xiāng)愁。
(英兒看林沖夜奔)是他,我發(fā)誓,在這一刻前,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就是榮慶班挑梁唱夜奔的武生, 那一張安靜的臉,那一雙總是回避開的眼睛,即使見過他的身手,還是不能相信。
數時辰,時辰至,棄朝廷....也只有林沖。
少東回國遇見林沖(英和少東)
——我始終想知道,當你的眼睛觸到林沖的那一霎那,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不是看,我是聽。我對聲音極其敏感,一開始我被他唱腔驚駭。我問:它聲音從哪里來?它離得那么遠,聲音卻可以像一根錐子直錐進我的心里。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可是我竟然聽到他胸口一種郁悒和悲憤,那是千軍萬馬化作一滴男兒淚,那是暗夜孤身被棄置在荒野里的悲涼。我能懂??帐幨幍呐_上,連一塊簡陋的布景都沒有,但那是一個世界,隨著他的肢體,他的眼神,我像被催眠一樣,接受一切他給我的想象,山路,廟門,月冷星稀的寒夜,他存心要逃。
望家鄉(xiāng),去路遙,想母親將誰靠,他哪里生死,驚芒了,懷揣著血刃刀,行一步哀嚎哭,行走羊腸曲路遙....
聲音,戲劇,舞蹈都在當下。
成離寇?;屉x叛,如雄鷹展翅,玲瓏狡兔脫巢,毒蛇出洞,判官皆非公正,盡管蓬頭垢面,此一役戰(zhàn)得天旋地轉,高俅,管教你海崩山嘯......
林沖對少東說:我這記著你。你有一雙好看的手,
林沖對英兒說:我要你和少東好好i過日子,以后唱到“望家鄉(xiāng),去路遙”的時候還能想到我。
少東: 英兒,我喜歡你。
英兒: 可是你也愛林沖。
少東: 我不能愛他,也不可能愛他。
英兒: 但是你也不可能愛我,你走吧,我寧愿我們可以寫一輩子的信 ,寧愿守著你的一份心,也不要你把你把心藏起來,作我理所當然的丈夫。
少東: 我從來沒有對你隱藏過什么,我只是把我自己迷失了。
英兒: 你會找到你的答案的。
少東 : 我并沒有找到我要的答案,我甚至連林沖的下落度都沒有找到,他消失了,我逃到美國,你呢?。
英兒: 我這里上演了另外一出戲,你不會感興趣的,云天樓除了經常借給黃軍集會,唱鬼子戲,已經沒有戲班子登臺演出了,但是我還是經常一個人去那,空氣了還有那些飄散不去聲音,戲臺上還有那些叫人懸念的故事,只是這些故事里多了一個屬于我自己的。
少東: 我這里是一個禮拜七天千篇一律的演出,我獨來獨往地生活在紐約,和家鄉(xiāng)失去了聯(lián)系,只有你,你像是我和這個世界的臍帶,讀信和寫信使我相信,我還在這個隨時等著末日要來的城市里活著,活著.....究竟是不是一種悲哀,我答應你要找到答案,否則....我寧愿把我的觸角折斷,棲身在這里,一輩子。
英兒: 我不能回答你這個問題,關于活的悲哀,在我這個淪陷的黑色城市里無所不在...你家現(xiàn)在已成了某個軍團的團管司令部,那天騎車經過,看見你的窗戶開著,很想喊你一聲。
少東: 當我收到移民局的通知,看到那個水晶玻璃的大提琴,已經是1947年的冬天了,距離林沖斯死在醫(yī)院里整整一年,我無法想象這會是我們再見面的方式,那個大學的夜晚,我一個背轉身,我和林沖既是生離,也是死別。這些年,我的夢,始終是在那個雪夜的道路上無止盡奔跑,或者夢見自己趕赴醫(yī)院,見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對他說出我的愛。
少東: 你一直沒有告訴我,你把那個水晶大提琴給了他。
英兒: 是的,我沒有告訴你,我一直愛著他。
城墻上三人行(林沖對少東說)
--我是師傅撿來的,我沒有身世,沒什么好說的。
--演誰我就是誰,現(xiàn)在,我是林沖,以后,不知道。
少東
——那個大雪的夜晚,當我一個背轉身,我和林沖,既是生離,也是死別了。
(少東被鎖家中,英兒帶了林沖的長笛看望他。)
——少東突然地抱住英兒,說:我們結婚吧。
——英兒平平地看著前方,說:有些事情,是勉強不來的。就象買鞋子。
——我寧愿你遠遠地逃開,我們繼續(xù)寫信。那樣,我總可以從信中觸摸到你心里真實的思緒。我也不要你就此將心埋起來,做我理所當然的丈夫。
結束(少東于墓園里的一段獨白)
——我感激我這一生,雖然它是那么遙遠又漫長,我始終有你聽我說話。
——我們的事,也只能對彼此說。
——所以,你明白我此刻的孤獨,是嗎?這個城市還在,我還在。有人走過我身邊,問我這三塊墓碑,我說,這里埋著一個是我妻子,一個是我愛人。我還是決定,把你擺在我們的中間。
4 ) “愛,是一生的獨白”
這句頗具文藝腔的表白是《夜奔》的主題,話出自影片編劇王蕙玲之口。
王蕙玲,李安最鐘愛的搭檔,為他寫了《飲食男女》、《臥虎藏龍》,以及熱拍中的《色戒》。還有,她是《人間四月天》的編劇,好了,你可以開始想象《夜奔》的調調了。
在我看過的同性戀題材電影里,《夜奔》是較具商業(yè)氣息且文藝腔最重的一部。確切地說,如果不是考慮感情發(fā)生雙方的性別因素,我也許不認為它是一部表達“同性愛”的影片——《春光乍泄》與《東宮西宮》才最符合我對于“同性電影”的預期。然而這些并不妨礙我喜歡這部片子,我被打動而且下載了全部的原聲。(鮑比達的配樂做得非常出色,強烈推薦)
影片不長,卻講完了三個人的一生和他們一生未能解開的糾結:30年代的中國,自幼在美國學習音樂的大提琴家徐少東,離家多年之后回國,準備與未婚妻英兒成親。在自家戲院云天樓內長大的英兒,從小對戲曲耳濡目染有特別的喜愛和情感,少東回國,英兒帶他去云天樓看榮慶班頭牌林沖演的《夜奔》。目光交匯間,少東、英兒、林沖三個人的命運再也無法分開。
雖然是溫習,影片里那些永遠不及言明和永遠無法言明的情感,卻依然令我長時間陷入一種只能用沉默填補的傷感中。
林沖與少東的相遇始于一場名叫《夜奔》的戲,舞臺上沒有任何布飾的林沖煢煢孑立,唱著驚濤駭浪的奔逃故事。絮語里,英兒問:“我始終想知道,當你眼睛觸到林沖的那一剎那,你究竟看到了什么?”少東說:“我不是看,我是聽?!也恢浪诔裁?,可是我竟然聽到他胸口一種抑郁和悲憤,那是千軍萬馬化作一滴男兒淚,那是暗夜孤身被棄置在荒野里的悲涼,我能懂??帐幨幍呐_上,連一塊簡陋的布景都沒有。但那是一個世界,隨著他的肢他的眼神,我像催眠一樣,接受一切他給我的想象。山路,廟門,夜冷星稀的寒夜,他存心要逃?!比欢鴩У某且讶恢穑瑧蚶锏娜嗽詾榕_下那道炙熱的光是逃脫的希望,卻終于被它甩開了手,明白只能在茫茫的雪夜里自己尋找歸路,回去那困城。
少東是個闊家少,以自己的方式揣摩人心疾苦,一心鼓勵林沖,告訴他人與人之間可以達成心靈的平等和彼此贊許。在所有一切被現(xiàn)實和自我擊打得風雨飄零后,他甩開了林沖鼓起勇氣方才伸出的手,把他一個人留在了飛雪飄絮的黑夜里。等他終于思定想要回去時,交錯的命運已經不可改悔,他只能用漫長的一生去痛悔和追憶。“那個大雪的夜晚,當我一個背轉身,我和林沖既是生離,也是死別。這些年來,我的夢,始終是在那條雪夜的道路上無止境地奔跑,或者夢見自己趕赴醫(yī)院,見他最后一面,握著他的手,對他說出我的愛……”
而英兒,影片里愛情故事的旁觀者,卻深愛著這兩個男人。她深埋著對林沖的少女的思慕,疼惜著少東的迷茫和追悔。她是個聰穎的女孩,明白愛與喜歡的天差地別,不想勉強別人,更不想勉強自己。面對少東的求婚,她說:“我寧愿我們可以寫一輩子的信,我可以知道你心里的想法,也不要把心埋起來,做我理所當然的丈夫。”林沖殺了戲班班主,不得不真正“夜奔”時,英兒將少東送與她的水晶大提琴轉贈給了林沖,它帶著少東的夢想,英兒的懸念,陪伴著落魄的林沖挨過漫長的歲月。也許,這是對三個人最好的成全。
就這樣,三個人,誰都沒有得到各自的渴望,卻終于度過了富足豐饒的一生。
5 ) 夜奔,也是分離
自看完《霸王別姬》,后還陸陸續(xù)續(xù)發(fā)現(xiàn)了《游園驚夢》之類以折子戲為名的影片,當然還有《夜奔》。
開始,想象不來他們會怎么拍林沖,怎么把那么嚴肅的戲文變成電影。正巧找到了,看著影碟封面上的黃磊和劉若英,還不知道其實還有一個美麗的林沖在里面。
林沖,林沖,本想嘲笑編劇和導演的蹩腳,取這樣的名字,但當看到他向少東解釋自己本來沒有名字,因為演林沖出名了就叫林沖,以后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忽然聽出這些話中的悲涼。無根無源的一個人,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沒有名字,也沒有社會地位,像林沖,像夜奔時的林沖。
林沖的內心渴望有人又走近.英兒給的友情,少東給的關心都讓他覺得只有跟他們在一起時才是一個自由的,被尊重的,一個能享受世間最為單純開心的人.
林沖的夜奔有3次.和少東的分離也就有了3次.
第一次是逃開了黃子雷的邀請和少東英兒一起在晚上吃魚,臨別時,林沖又返回來問少東有煙么,可是他沒要煙,只是用拳頭敲敲胸口說,少東,你對我的好,我記在這里.
少東對他的好是怎樣的一種好,是一種能讓他被班主打傷還有勇氣和他在一起,讓他從為了戲班而把自己犧牲給黃子雷的猶豫中覺醒,讓他敢于和少東在黃子雷眼皮底下逃走,讓他決定反抗班主的好.好像一種力量,讓他自信了,勇敢了,明白了爭取和抵抗.
第二次是他和少東從黃子雷的眼皮子底下逃走,坐在車上,贊著少東的手,貼近想要吻他,遭了拒絕.少東逃開,剩下自己掛著一臉悔恨懊惱的表情在車里.少東回來,林沖走了.在雪夜里奔跑.
第三次是林沖殺了班主被眾人催勸走了,連夜的逃.只是已不能見少東最后一面.一別竟是一生.
林沖總在逃,想逃開戲子的身份,想逃開被人控制的地位,想逃開傷害和孤獨.他也總在奔,想要奔向追求真愛的自由之地.這三個夜奔都是比水滸林沖夜奔更為慘淡的奔.無一例外都直指結局的悲劇性.他的反抗是對社會對戲子的一貫認同的反抗,因此是無力且渺小的.除非他放棄這個身份.后來他也真的這么做了,然而那個時期他只能做苦力.還是下層.不能與少東平等.
電影中多余的地出現(xiàn)了林沖在做苦力后還養(yǎng)著活死人黃子雷的片斷,是要說他和水滸林沖一樣講忠義還是要說他的重情,不得而知.黃子雷在電影里是跋扈霸道的,但也是癡情的,還做著他和林沖中的女角.可是他的林沖還是不想要他那種令人窒息的愛,所以他跑了,對于黃子雷夜奔也是別離.
少東在愛面前的畏縮,對父親的禁錮的無奈,對林沖落難后沒有盡力的尋找,都成了夜奔變?yōu)榉蛛x的催化劑.他也逃了,別了英兒,逃離了中國.只有在聽到”望家鄉(xiāng),去路遙”時才忍不住感到悔和痛.
林沖去找他,而他卻未曾找他,直至領到他的骨灰, 才后悔,才感到夜奔是分離。
對于英兒,她也愛林沖,參雜著對他的憐憫,心疼,珍惜和欣賞。她愿意做他的朋友,就像做少東的朋友那樣,也羨慕著少東,也希望林沖有難時能想到自己。然而林沖的夜奔于自己的關系并不太大,最終的一次他來別她依舊是要讓她轉達給少東。然而也是別離了。因為再次相見林沖已改了名,不再是戲子的身份,也不再俊美了。
夜奔,逃跑,丟了愛人和友人,就是分離。
6 ) 奔向新天地,或是投往絕路
怎么說呢?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
他是戲子,自出生被父母遺棄,被戲班的班頭收留,后來成了臺柱,拿手的好戲,是這一出《林沖夜奔》。
她是戲迷,善良,清麗脫俗。她在父親的戲樓里見到了“林沖”。她愛上了他,愛的許是那舞臺上的虛構的美,又或者是舞臺下身世凄涼卻忍辱負重的男人。
他叫少東,銀行家的兒子,在國外修學經濟管理,擅長的卻是大提琴。他回國來見家人與未婚妻的她,卻也遇見了林沖。一句“望家鄉(xiāng),去路遙”,震撼了少東的耳朵,也震撼了他的心靈。
林沖也愛上了少東,也許就在最初的一眼。有些氣質是天然地彼此吸引,不需要言語,愛就已經萌芽并且茁壯。
少東原以為自己會娶云英,因為他們原本是無所不談的;云英也以為自己會嫁給少東,因為之前隔著大洋的信件來往里,他們是那么的契合、投緣。應該說,這應該就是一對了:相互理解,互相關懷,溫情脈脈。
可他和她,都沒有想到會遇到他。
后來林沖因為殺了一直欺壓他與師弟們的班主而倉皇夜逃。逃出天津前他找到了云英,讓她轉贈一把笛子給少東。
第二天云英去找少東,問他:你愛他嗎?
少東不知所措:我不能夠愛他……我迷失了自己。
云英說:我寧愿我們寫一輩子的信,我可以知道你心里的想法,也不要你把心藏起來,做我理所當然的丈夫。
少東回到了紐約,做一個大提琴師,孤獨地活著,唯一的與故鄉(xiāng)的聯(lián)系是與云英的通信。
經歷過抗戰(zhàn)與很多別的波折,曾經動身去美國尋找少東的林沖死在異鄉(xiāng)的收容所,少東最后見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骨灰罐。而云英一直未嫁,后來也來到美國找到少東。他們互相傾訴,終于坦白心聲:
他和她,都愛著林沖。
之后……少東與云英結婚了嗎?電影沒有交代。但他們必然是在那異鄉(xiāng)里,互相扶持地生活了下來,直到老去、逝世。她和他原本就是好朋友,又因為對著同一個人的深愛,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更濃于血。
這算是一個好的結局么?在現(xiàn)實里,他們應該各自成家,而至子孫滿堂,安享晚年——這才符合世俗介定“好下場”的標準。
但我知道,我不愛看這樣的折衷。只是人的忍耐性是很大的,不到絕地,不會決然地離開眼前的境地。很多人,困于責任和道義,把頭低下去,不敢正視內心的真正渴求。
林沖的萬里尋人、少東與云英的單身,都是堅守愛情的表示。尤其是云英,在那個舊時代里冷靜地維護著內心的愛,是非常難得的。因此,也注定這是一部該死的文藝電影,賺人眼淚,給我以虛幻的愛情影象……
想起錢謙益與柳如是的野史,其中有段為人津津樂道。明朝覆滅以后,甚有愛國情懷的柳如是與錢泛舟西湖,念及亡國之痛,要與錢一同投水殉情殉國。錢謙益雖長柳如是三十多歲,卻生志勃勃。他將手往水里探了探,說:水太冷,還是改天才投湖吧。
從此被后人曬笑:夜太冷,不宜私奔??墒浪桌?,恐怕很多人連到水邊的勇氣都沒有。
夜奔,雖然有著夜色的掩護,原來也不一定能夠出奔。終于出逃到無光的路上的,是一顆怎么樣的無奈的倉皇的心呢?
給我們力量的,有時是信心,有時是絕望。打開門,是奔向新天地,或是投往絕路。
什么時候我們可以真正的停泊。包括思想,也能安靜地棲息。彼此關愛的兩個人,溫暖地相互依偎,守待著生命中的黃昏……
她和他都愛著他。但是誰都愛得不徹底,說到底,愛的還是自己而已。
一個背轉身,居然就是一生。
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如此久遠的片子,是同霸王別姬卻又不同的片子,壓抑又絕望。他說我沒想到,那一個轉身,從此便是生離和死別。但我一直責怪他軟弱的逃避,從不曾真正回頭,直到他在聽到那熟悉的唱腔倉皇尋找最終窩在小小的他鄉(xiāng)之家痛哭。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始終認為 黃磊和劉若英 是最文藝氣質最合襯的搭檔
骨灰被人隨意從窗口推出來的那一瞬間突然就落淚了,少東比起黃老板反而更像被封建禮數束縛的人,雪夜那一個轉身,既是生離也是死別。幕布前后不主動,圍墻下面不主動,雪夜的車里不主動,那就只有守著墓碑和回憶了此殘生了。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少東的愛別離,黃老板的求不得,人世間的生老病死,是大時代的浪潮里全人類的小小縮影,只是想到林沖帶著與少東相遇的滿心期待悲涼地躺在異國的醫(yī)院最后獨自死去的畫面仍絕心里無限唏噓。
我喜歡這種被宿命之手推動帶出來的蒼涼感,無奈、唏噓,人生的幾多錯過,幾多遺憾。
旁白很文藝腔,但是由劉若英和黃磊說出來,非常自然。這部電影很美,那種情調很容易打動我這種不要臉的文藝青年
我那沉默的心慌,曾有個人來解放。沒料到愛過了一生不忘,后來感嘆交會的夜太匆忙。你還欠我一個深深的擁抱解釋的眼光,所以我不停回頭盼望,只是在每個思念的夜晚哀傷編成網,夜從此又黑又漫長。當我一個人面對著夜晚,寂靜的哀傷,我該如何將它隱藏
最悲劇的莫過于他們在一瞬間就完成了生離和死別,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愛,欲望在矇昧中幻想里,一如最后一面時那紛紛揚揚的雪花。信物,輾轉,思念,跨山隔海,一切都不湊巧。鋪成完全中國式的愛情悲劇,執(zhí)念如海,思念不消,帶著童話般的烏托邦氣息。劉若英和林沖都很好,黃磊稍弱。
我們那么熟悉,怎么可能還沒有相遇
一段情,三人嬲。夜奔千里,無處可逃。望家鄉(xiāng),去路遙。
若干煞有介事莫名感傷的臺詞組成的電影,感情產生不是通過表演而是旁白,感覺有些可笑。。
他想要的只是一點點體溫,可是他卻拼命的逃。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從此以后有悲傷織成網...
深受廣大文藝青年喜聞樂見的逃避現(xiàn)實主義腔調在《夜奔》里全程都聽得到。原是言情小說《似水年華》的前生今世誰想卻又和《霸王別姬》《色戒》這樣的宏大史詩盤上了根,大概也只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理想主義者才會把知己與知音分的那么清吧??上в捌谶M步思想與封建桎梏的碰撞中失去了方向感,正如無家可歸的男主角從這個審視性壓抑的三角戀故事當中徹底抽離并草草結束混亂而緩慢的一生。
“看見那個水晶玻璃的大提琴,已經是1947年的冬天了,距離林沖孤單地死在醫(yī)院里,整整一年。那個大雪的夜晚,當我一個背轉身,我和林沖既是生離,也是死別了。這些年,我的夢,始終是在那條雪夜的道路上無止境地奔跑,或者夢見自己趕赴醫(yī)院,見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對他說出我的愛?!?/p>
披著民國皮,內里還不就是一部標準的臺灣同性青春片嘛,騎著自行車一起出游啦,在海邊圍著篝火喝酒啦,爬到山頂一起對著天空呼喊啦,還有管束嚴格的家長,男生女生之間的秘密通信,殘酷的青春物語喲
很文藝.個人感覺還不錯,爭風吃醋也是因為愛——那個黃子雷其實也是愛林沖的,當發(fā)現(xiàn)他不在的時候,會流淚(原來他倆都是臺灣演員,難怪可以拍幾個親熱鏡頭.黃磊正式拉手都沒有).而少東只會逃避,所以一輩子也沒有再見到他.這樣也好,沒有成功的愛情才會被記住一輩子.呆在一起了就會麻木然后厭倦
聲如錐,形如電,唱練做打印心間。名如戲,人如戲,孤星淚注滿天意。風花雪,落無言,一念一轉既永訣。歲月遷,篤思念,人生若只緣初見。
又見黃磊,又見劉若英,又是寫信,經常不自覺穿越到似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