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印度電影的第一映像就是,一言不合就尬舞,可能出于文化的不同,看著看著確實有點出戲了。 比較熟悉的也就只有印度國寶級的演員阿米爾汗了,好幾部電影都十分精彩而且很有深度,不再是那種尷尬的歌舞片了,說實話那種真的欣賞不來。 看完這部《無所不能》以后,雖然也有尬舞的橋段,但對印度阿三,不對…應該是印度電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對國人而言一提起印度就是,強奸,臟亂差,素質(zhì)低下,雜技閱兵,航母開裂……各種貶義的標簽接踵而至。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大天朝國富明強,嘲笑別人的時候,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社會在不停的發(fā)展,人也都是在不停的改善和進步的。 而我們吶!電影越來越商業(yè)化了,比的都是賣座率,比的都是票房,,這部賣了多少錢,那部又賺了又幾個億?,F(xiàn)在真正有意義的片子又幾部呢?還沒老電影好看,感覺都是大佬們?nèi)﹀X的工具罷了。當我們還沉浸在仙魔的俠骨柔情,歐巴的絕世美顏,你儂我儂的言情劇的時候,別人都已經(jīng)又上一個高度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故事,在大天朝拍出來如果不改結(jié)局絕是對過不了審核的,壞人是該死,就算是好人為了報仇殺人,但殺了人就是犯了法,就要得到制裁,你敢公然藐視法律嗎?誰敢呀! 就像《少年的你》里面一樣,該死的人死了,鍋也有人背了,這樣的結(jié)局就挺好了!但非得要整出一個“鄭義”來,讓人心里堵得慌!到底啥才算是正義,窮人的“伙伴”,還是權(quán)勢的“工具”?不過法律也有失誤的時候嘛!前幾天不是一直報道那個坐了十幾年冤獄的學霸嗎?十五年的青春??!又豈是區(qū)區(qū)金錢能換得回來的。 有些人眼睛瞎了,但心如明鏡;有些人睜著眼睛,卻是個睜眼瞎。本片以弱勢群體盲人的“第一視角”切入諷刺的太到位了,又以“強奸”這個對印度來說很敏感的主題為臨界點,把劇情推向了高潮,深刻的揭示了政府和警察的腐朽,還有弱勢群體的無奈。導演也是有顆愛國的心啦!魯迅說過“醫(yī)不救國”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這世間哪有什么無所不能,無所不能還不都是被逼出來的,就像羅漢在妻子自殺后,找警察老大面談時說的那樣,“我根本不指望你們這些人了,蘇也不指望,要是你的制度能幫到我們一點點的話,我本可以不做什么事了,但現(xiàn)在我得做了?!?/p>
這片子只能說湊合,非常湊合。
不帶腦子當爽片看,又要虐你,帶腦子看,又四處漏風。
你說它指出了社會問題吧,它只是給你帶來幾分情感共鳴,卻浮皮潦草得像個標題黨,全流于表面,人物臉譜化非常嚴重。
無論是情感還是詭計都撐不起來,降智和都合主義推進的劇情缺乏說服力,甚至連每個人行為的動因都很可疑,仿佛觀眾在影院里都能看到編劇拉在演員手臂上的那根粗線。
一星給女主的顏值。
蠻喜歡建筑工地的幾處伏筆的,曾經(jīng)帶給這對新人美好生活希望的地方,也幫助男主送走了惡人,步入新的生活。不用刻意制造太多反轉(zhuǎn),大快人心的復仇結(jié)局才是觀眾心之所向。與其說是開金手指開太大,不如理解為男主為了實施復仇計劃費了多少心思布局,花了多少時間提前熟悉現(xiàn)場地形。因為決心足夠強烈,因為準備足夠充分,所以才能在三次與視力正常的惡人的搏斗中取勝。
1,首先這部電影脈絡很簡單,就是盲人丈夫為妻子復仇的故事
2,這部電影一開始的畫面我還以為在看《調(diào)音師》,你們印度就互抄起來了?
3,說實話,前面都沒有問題,盲人丈夫和妻子的相遇,愛情,美好,結(jié)婚,都很順暢,到后面妻子被逼死,丈夫復仇的情節(jié)開始,就開始侮辱智商了。
4,怎么侮辱智商呢?待我一一細數(shù)。妻子被逼死之后,丈夫去警察局投訴無門,壞人已經(jīng)和警察勾結(jié)了,OK,丈夫發(fā)現(xiàn)了,很流弊去到警察隊長跟前跟他攤牌:你放心,你不幫我抓壞人,我就讓這些東西一個一個死掉,然后你還沒有證據(jù),拿我沒辦法,吧啦吧啦…
5,看到這里我熱血沸騰啊,高潮要來了!我興奮啊,印度電影好流弊?。统痖_始了!結(jié)果呢!我告訴你,期待越大,憤怒越大,你這是侮辱觀眾智商呢還是侮辱印度警察智商呢?丈夫通過模仿聲音,把這些壞蛋一個一個勾引出來,然后弄死。這叫高智商?我還以為他設置什么精密的連環(huán)局讓他們自相殘殺呢
6,OK,可能導演你喜歡,沒問題,我繼續(xù)看。片中一場戲是丈夫把壞人騙到廢棄舞臺然后打死,最后吊起來。警察來了說自殺?舞臺一大堆腳印沒有看到?死者身上有指紋查不到,你們警察水準差沒問題,死者身上還有互毆的傷痕總能看到吧?高智商復仇?我的天?。?/p>
7,OK,我以為這場戲是意外,后面沒想到都是差不多的橋段,甚至最后跟大佬廝殺的時候,兩個人身上一大堆血跡啊接觸啊,這些活生生的證據(jù)都找不到,警察最后因為找不到目擊證人,就真的拿盲人丈夫沒辦法了!對此我只能說666
8,然后一大堆人打了高分!好厲害啊,印度高智商復仇神作?對此我無話可說,我希望你們站起來!
以上
6.2/10
我覺得我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印度沒有賓館嗎?在女主角第一次受到傷害為什么不換個地方住。女主角真的愛男主角嗎?愛他就自殺在他面前?不是說女主角很自立嗎,為什么離開男主角去遠一點的地方都做不到非要自殺?
男主角和一眾配角全部都智商不太高的樣子。男主在警察面前宣揚自己要復仇,要實現(xiàn)完美犯罪。結(jié)果他完美復仇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配音工作的優(yōu)勢把仇人騙出來一個一個靠肉搏殺掉?我們男主角殺第一個人想出的辦法就是拉燈讓對方也看不見結(jié)果對方打開了手機的照明功能。被對方砸了十幾個酒瓶在腦袋上居然沒流一滴血還能迎著酒瓶前進。一個盲人把阿密特騙到倉庫想要殺死對方的方法居然是躲在門背后偷襲?誰給你這么大自信你甚至還不如挖個坑。男主角被鐵棒又是掄了十幾下躺在地上然后阿米特直接把棍子扔在男主角旁邊?然后我們男主角居然一棍就打倒了阿米特。和議員搏斗的時候男主角能夠僅憑聲音就躲過了子彈,議員把槍抵在男主額頭上然后說我不想讓你這么便宜的死結(jié)果又開始肉搏。男主搶過了槍把槍抵在議員的額頭上然后說我不想讓你這么便宜的死去然后又開始肉搏?不是,所以你們?yōu)槭裁匆獡屇前咽謽屇??我們男主角受了外傷?nèi)傷后都不用去醫(yī)院的,和警官對峙警官都看不出來的。警官查了一晚上線索就查到了一個電話地址,沒有指紋,毛發(fā),血液鑒定和攝像頭。時不時突然響起的襯托男主高大英勇形象的bgm也讓我尷尬因為我覺得他就是一個蠢人。真正的完美犯罪應該是躲藏在人群的背后運籌帷幄把控一切最后清清白白全身而退,不是以身犯險的匹夫之勇。我預想的復仇計劃是先殺阿米特嫁禍阿米特朋友,再讓阿米特的哥哥解決阿米特朋友最后告發(fā)阿米特的哥哥。編劇的故事設計應該比我的預想更精明才對。
總之,兩星打給女主角的美貌,真的仙女。一星打給他們的愛情,真的絕美。
寶萊塢純熟的藝術(shù)技巧,使得整部電影絲絲入扣、觀賞性極高。情節(jié)設置上層層鋪墊、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浪費任何一個細節(jié),在伏筆利用上,堪稱戲劇創(chuàng)作的典范。觀眾的預期,始終被編劇牢牢握于股掌。
兩個盲人相愛相守,風景會是怎樣?又會遭遇怎樣的起伏? 從一開始,就讓人不由得猜想: 主角的愛情,困難將來自何方?相戀時兩人商場走散,竟然沒有發(fā)生自動扶梯的意外;新婚之夜新床腳下一堆蠟燭,竟然并沒有意外引起火災;尚未完工的新房施工現(xiàn)場,竟然也沒發(fā)生失足。層層撥開,全片真正的危險,來自于權(quán)貴雞犬覬覦女主美色,欺負兩人目不能視。在女主第一次被侵犯、男主回家探尋妻子時,劇場觀眾就響起私語:自殺了。但是女主堅強地活著,報案、遇到綁架、發(fā)現(xiàn)警方被收買、投訴無門,但還會溫柔地安慰丈夫,對生活充滿希望。看到這里,不由得佩服印度這些植根于苦難的社會現(xiàn)實的藝術(shù)作品:要深度有深度、要復雜性有復雜性。
然而,女主遭遇第二次侵犯后,自殺了。
盡管男主不斷地重復著“我的妻子很堅強”的臺詞,但是影片總算是順了大部分觀眾的意愿——被侵犯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條。盡管接下來的故事從愛情片一轉(zhuǎn)而成懸疑動作片,精彩異常,但是故事更多的可能性已經(jīng)被抹殺,接下來的討論也不再觸及社會苦難,而是一部純商業(yè)片了。在這個轉(zhuǎn)折點上,影片失去了靈魂。如果女主不自殺,就不能激發(fā)男主去復仇,演出一場與《未知死亡》類似的復仇故事。如果女主不自殺,編劇應該就不知道要怎樣去發(fā)展情節(jié)線了。
印度苦難的社會現(xiàn)實滋養(yǎng)了繁榮的電影藝術(shù),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到《神秘巨星》。但這同樣的現(xiàn)實苦難,也限制了編劇的藝術(shù)想象力。
被侵犯或被殺害的女性,在美國影視中會變成什么呢?貓女、CSI……各種被侵犯的女性角色,不記得有自殺的。
那么如果女主不死,電影還要怎么演?
可不可以兩個人一起復仇?可不可以死的是男主,女主來復仇?可不可以加入輔助角色?……各種可能性,在女主被安排自殺的那一刻,也都隨之被抹去。雖然影片一路精彩好看,但也僅僅是精彩好看而已了。
前半段的愛情故事很美好,中間段的報案也很心酸,成功復仇雖然很爽,但是也有點現(xiàn)實魔幻了吧,且不說壞人不長腦子,也不說男主能力逆天,躲子彈我也能忍,但是大哥,你拳打壞人一號,手怎么也得紅一紅吧,你讓壞人二號正面掄了兩棍子,臉上總該紫一紫吧,你這復原能力趕上金剛狼了
又甜又虐,如此暢快淋漓的復仇片看完直呼簡直太帥了
印度超膽俠…印度模式的電影真是牛逼,能讓觀眾牢牢地被劇情吸引而忽略所有bug。完全就是起點爽文嘛!
“別惹盲人,照樣把你整死”系列。前半段的甜膩愛情到后半段的快意復仇,轉(zhuǎn)折直白,細節(jié)粗糙,簡單粗暴。
完美的世界啊,大家都是瞎子!印度的電影產(chǎn)業(yè)鏈最關(guān)鍵的就是在故事上,這方面的設計已經(jīng)非常成熟,完全知道故事如何好看。致于怎么拍,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了,當然中間哪些割裂的歌舞片段真的是不必了。
印度片傳統(tǒng)的復仇+愛情套路,只是這次的主角是盲人,而且要玩高智商犯罪,愛情方面做的很棒,復仇的段落雖然很酷炫,但細節(jié)令人難以信服。我到挺希望這片不要去講一個復仇的故事,就單純的講盲人夫妻普通又不簡單的生活就好,可能這樣會更與眾不同吧
還不錯,劇情有些刻意,盲人復仇段落有點假,但電影的形式好,拋去歌舞時長整體很緊湊,前半段愛情戲甜蜜,中段被欺壓絕望,后半段復仇爽快,欲揚先抑,很燃、觀感很好。印度電影會把角色動機和情感刻畫的很飽滿,從而調(diào)動觀眾情緒,而且再度針對社會黑暗面,女性地位低下,保護傘、踐踏尊嚴等,才有了復仇違法但正義的以暴制暴。電影幾乎就是老片《血洗鱷魚仇》和《非法制裁》的結(jié)合體,如果再壓縮下片長就更好了
很棒的類型片,前段言情,中段懸疑和結(jié)尾動作都經(jīng)營得很好。女主美得有說服力,善惡美丑張力十足。老頭靈堂威脅主角和主角警局誓言復仇兩段超燃,最難得沒有夸張主角的能力,無論歌舞還是動作都突出了盲人特點。瑕疵是下集開始為反派安排了一場歌舞,再美再帥也破壞人物和氣氛。一些錯覺鏡頭有電影感。
想起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種病:被迫害妄想癥,然后又幻想自己超牛逼的去復了仇。 可里面的社會戾氣太重了,為啥端午節(jié)上這兒片?
在印度電影院感受印度新上映的新電影,超棒2017.1.26,在齋普爾
印度現(xiàn)場加成20分
為什么不殺死那個警官???
浪漫而又蕩氣回腸,沒想到浪漫愛情與動作懸疑能完美融合到一起,有點類似去年的《升級》,前期有多美好,后面就有多壓抑,但是拳拳到肉的打斗又給了人發(fā)泄的出口,加上男主的高智商,這是最近看的最爽的一次懸疑片?!富缴綇统鹩洝剐偷慕?jīng)典故事真是百試百靈。
愛情部分是印度電影里處理得比較好的,復仇故事蕩氣回腸,但是細節(jié)粗糙令人難以信服,這就是印度懸疑類型的通病了。ps:警長看男主的眼神,有點不對勁啊!
昨天看的,大銀幕感受男主角到底有多帥,跳起舞來不得了。劇情存疑。
挺好看的,讓人想起《未知死亡》。
男女主角顏值高,一開始真甜,還以為是清新愛情片。后面有點脫離現(xiàn)實,模仿一切聲音也就算了,盲大叔武打還這么厲害。。讓不瞎的人情何以堪。受賄的假偉光正警察叔叔也應該受到懲罰才對。。
前面歌舞太多,后面開掛太多,轉(zhuǎn)場只用黑幕,配樂聽到神經(jīng)衰弱。印度瞎神,名不虛傳。
法律不健全的時候,或者警匪一家、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自認倒霉(美其名曰“耐心等待正義的到來”),還是以暴制暴?任何人都會回答你:沒有人有資格超越法律,殺人永遠都是錯的。但在電影中,我希望看到另一種答案。可能有人覺得,羅漢的做法就是以正義為名的犯罪,本質(zhì)仍然是犯罪。的確,他的做法并不政治正確,甚至有點“三觀不正”。但如果非要在“什么都不做,自認倒霉”和“動用私刑”之間選一個,我還是選擇后者。類似《大衛(wèi)?戈爾的一生》,羅漢的做法不僅是對罪犯的復仇,更是對警察的以牙還牙。我和妻子被傷害了,你說我沒證據(jù)?那我也去犯罪,然后讓你找不到證據(jù)。你要抓我?不好意思,你沒證據(j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點幼稚,但很解氣。劇本精良,如果主角光環(huán)弱一點、開掛少一點就更好了。
有點小BUG,畢竟是電影,現(xiàn)實中男主要做到這樣會很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