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引蛇出動,特地等訴訟時效過了,設套讓兇手來鉆。
等到兇手上套,揭開計劃,實際上訴訟時效還有最后16分鐘,可以抓兇手坐牢。
可是明明是全套在先,發(fā)現(xiàn)錄像帶里兇手殺最后一個人的時效在后,那么設計圈套的初衷怎么可能是抓兇手坐牢呢?
真相只有一個!
那就是崔警官的真假兇手圈套,自始自終目的就是想要殺掉兇手報仇,而不是抓他!
發(fā)現(xiàn)訴訟時效沒過的信息得知令他很意外,不過更多的是驚,而不是喜。
就是因為知道了還可以抓他坐牢,所以崔警官后半程一直很糾結。
要不是被害人遺孀最后斷電想復仇,我一度懷疑其實崔警官會用槍指著兇手,拖延個16分鐘,然后假裝自己沒忍住,一槍將他擊斃。
為什么?
沒看最后崔警官故意殺人只坐了5年牢嗎?沒看到韓國的立法因為這個案子將訴訟時效延長了嗎?
因為過了訴訟時效,而導致只能讓兇手逍遙法外,而仇殺,更加情有可原
在審判量刑上,必然會酌情考慮減輕量刑
如果更進一步的腹黑
那么我懷疑從假冒兇手的李斗錫被遺孀們綁架之后,崔警官其實就告訴了遺孀們真相
然后更遺孀們演了這一出引蛇出洞,斷電追擊,最后過訴訟時效抓捕,憤而擊殺
當然,最后追擊搞的那么生動,是為了考慮觀眾的視覺感受,也因為中間有了點意外插曲
遺孀們斷電,用起重車吊起兇手汽車企圖再次綁架,這些顯然都是早就安排好的
甚至都是崔警官安排的
所以,不要再去跟《殺人回憶》比較了,比啥啊,完全不是一個路子的
倒是可以作為韓國復仇三部曲的姊妹篇,當作復仇第4部曲看
從崔警官愛人被抓被活埋的那天起,崔警官就計劃了這樣一出瞞天過海的復仇計劃
既要引兇手出來復仇,又可以冠冕堂皇的復仇
從這個維度看這部《我是殺人犯》,簡直牛逼到不行
劇情的設計,就完全不弱于《老男孩》,完全碾壓《親切的金子》
好吧,以上這些都我意淫出來的,其實這部編劇和導演就是漏洞百出,槽點十足
冷魚的視角,奇妙的觀影維度,總有好過他人的觀影體驗
1-既然犯人有這么強的反偵查能力,為什么連時間這點多注意不到?在即將15年或者剛過15年這種最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難道不應該更加謹慎最起碼超個兩三天再出來嗎? 2-不太懂韓國司法,如果根據(jù)劇情15年前的18日到15年后的19日只是粗略按日期的話犯人應該很清楚自己逃脫訴訟的日期等過了再出來露面,難道連一天的時間都等不了么非要在當天。但是劇情里是精確到甚至分秒的,那更不合理了,因為沒有考慮到15年里閏年的情況,15年前的18日現(xiàn)在應該不是剛好19日。 3:劇情里講述的是崔班長先和李斗石演戲,然后后來才有了關鍵性的錄像帶,也就是說他們倆一開始是沒有發(fā)現(xiàn)犯罪日期對應的訴訟日期最后時限的,也就是說他們倆只是單純在即將過訴訟時效的時候最后試一下?那劇情就顯得過于碰運氣,個人覺得應該改為在大家都覺得即將要過訴訟時效的時候,犯人因為逃脫的得意才把錄像帶寄給崔班長炫耀,然后崔班長發(fā)現(xiàn)了這個關鍵的時間,并在最后的時間里和李斗石演這么一出戲迅速把犯人逼出來更合理一些。
15年前發(fā)生了奪取多名女子性命的連環(huán)殺人案,犯人卻始終逍遙法外,直到訴訟有效期截止當天,一名受害者家屬在負責該案件的刑警面前跳樓自殺。為此,警探崔向久一直耿耿于懷,不能原諒自己的無能,并在臉上留下慘不忍睹的傷痕,以懲罰自己的無所作為。
2年后,自稱該連環(huán)殺人案兇手的李斗石以《我是殺人犯》為名出版了自傳,旋即成為暢銷書。樣貌英俊、談吐得體的李斗石成為偶像級的人物,受到大眾的高度關注。這同時也引起了崔向久的注意,他甚至參加電視直播節(jié)目,與李斗石面對面辯論,企圖揭穿對方的騙局。崔向久始終認為這個名叫李斗石的男人不過是想通過冒充殺人犯而出名。隨著進一步剝繭抽絲,崔警探漸漸接近真相了
影片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出版殺人自傳成為暢銷作家的日本食人魔佐川一政,這個食人魔后來亦是搖身一變從變態(tài)兇手變身公眾偶像。影片將這個變態(tài)微妙且荒唐的心態(tài)剝得淋漓盡致,讓許多人都看到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墮落到了何種程度
影片借用偶像男演員樸施厚完美的外形,塑造了一個優(yōu)雅迷人的“惡魔”,他的存在宛若“照妖鏡”一般,照出了人性深處冷血、虛榮、追求外在,乃至喪心病狂的一面,對于劣根性的闡述也許會讓許多人在觀看境中“中槍”,這才是電影真正要達到的向病態(tài)社會復仇的目的
本來這部片子可以做到節(jié)奏緊湊,而且劇情也是可圈可點的一部優(yōu)秀電影,結果硬生生的被愚蠢冗長的動作戲攪成了一坨狗屎!
為了動作戲,歹徒幾乎帶上了所有的好運,墜樓必有墊腳,被追擊必然有人來送載具。我覺得他拿著這些好運,再憑借著韓國法律的掩護,去買個彩票或者再殺個幾百人都沒有問題。這些動作戲完全沒有意義,而且安排的也十分俗套和冗長,內(nèi)容更是糟糕透頂,足以讓你完全忘記你究竟是在看《速度與激情》還是什么別的片子。
一個求生欲望如此強烈的罪犯,像條泥鰍一樣,明知自己被警察媒體圍困,真面目已經(jīng)暴露,死路一條卻依然渴望逃跑。這樣一個人居然會因為有人頂罪而主動投案,這是這個劇本最大的bug,不要跟我說什么追訴期過了,不能起訴,他殺了十個人,這就牽連了很多人,而且就連他的冒牌貨都被綁架,下毒,弩箭穿胸,難道他真的能獨善其身,在拋頭露面之后安然地活下去?顯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說崔警官會不會直接射殺他,那些行動力極高的受害者團隊肯定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而且值得吐槽的一點,或者說是我小小的愿望或者建議,雖然演員們的演技在線,但是如果把帥哥和大叔殺手的選角對調(diào)一下會不會更好呢?韓國片子里帥哥就不能是罪犯唄?《釜山行》讓一個大叔背上了所有反派的戲份,《殺人者的記憶法》強行反轉(zhuǎn)讓帥哥洗白,這都好幾次了喂,韓國導演們!
觀影指南:建議跳過所有追車戲,打斗戲,在最后演播室熄燈時直接退出電影,沒有這些動作橋段,這部片子可以達到7-8分。
過了15年訴訟期兇手就可以逍遙法外了嗎?法律是這樣的和沒有有什么分別?
故事在邏輯上的硬傷還是蠻大的,娛樂性還不錯。
喜歡懸疑,喜歡日常很難體驗的心靈穿越重重迷霧、然后柳暗花明;不喜歡爭戰(zhàn)、械斗,血火流淋,但因為珍愛樸施厚,這樣的鏡頭,也有了真實的質(zhì)感,直指演繹本身的艱險。
劇情好奇妙,如果能再快些就好了。不過細膩也是一大特點
完全沒想到的反轉(zhuǎn)
臥槽,開場的3分鐘追逐長鏡頭就能把我朝張?zhí)鞄熕Τ鍪畻l街了,哭了。。
韓影真是好看??!我看小樸可能是被陷害了。。。。木哈哈。
從電影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各方面都相當成熟,算是近來看過最爽的韓國商業(yè)片,技巧上相當?shù)暮萌R塢,還保留了重口味的韓式犯罪片的本土特色,故事、人物、主旨這三個好劇本的要素都完成的相當不錯,這個商業(yè)類型片的劇本太棒,值得借鑒學習?;蛭乃嚕蛏虡I(yè),得一,則成。★★★★
最近的韓國片確實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跌宕起伏的一本電影,本來都挺不錯,就是死者家屬那些片段有點老套
怎么就弄不死他呢?原來是大家都舍不得他死。
片子鏡頭很好看,很流暢。但是故事本身有點兒太扯了。
個人覺得還是很好看的!
不怕你窮追猛打,就怕你還能寫書;不怕你身手不凡,就怕你還能用計。如此警察,能文能武。韓國出品,必屬意淫。
故事源質(zhì)不賴,但可惜導演大概擔心觀眾會睡著,犯罪的焦灼與死亡的迷惑幾乎忽略,而動作戲滿塞得幾乎飛掉,這也讓該片頓時離《殺人回憶》十萬八千里,喪失可比性。
近幾年的韓國犯罪題材影片總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題材出來,本片仍然勝在題材與故事框架,但是情節(jié)編排還是較刻意,bug太多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但是幾段動作戲還是挺緊張的~
“姐妹們,要相信哥哥,哥哥才是真正的殺人犯”,就這一句,五星不多。追逐戲略拖沓了。
反轉(zhuǎn)的不錯, 和假面有點類似, 但交代的有點亂, 動作戲和懸疑戲糅合的不夠好。
原班人馬趕緊再拍一續(xù)集#我是強奸犯#!肯定比這個火。兩場追車戲都沒必要,反而弄拖沓了【然而第一場追車就是為了讓樸君賣大腿才有的吧!】弩箭女沒交代清楚。腦殘花癡粉絲們喊“要相信哥哥!哥哥才是殺人犯”,加一顆星
媒體、腦殘粉和書商被黑出翔。確實欠黑
劇本創(chuàng)意非常好,細節(jié)頗有詬病,攝影技術,剪輯,配樂,動作設計,節(jié)奏都很好萊塢范。。我覺得現(xiàn)在韓國犯罪片已經(jīng)相當純熟,棒子們唯一要做的是學會如何在90分鐘內(nèi)講好故事,不要一味的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