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博物館驚魂夜之文史知識學習小備存
一,自然歷史博物館里的人物~
1、Theodore Roosevelt(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
人稱老羅斯福,昵稱泰迪Teddy,美國第26任總統(tǒng)。他的獨特個性和改革主義政策,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他因成功地調(diào)停了日俄戰(zhàn)爭而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美國人。曾經(jīng)是美國陸軍的騎兵軍官、參加過美西戰(zhàn)爭,在任期間擴充海軍、積極進行對外干涉和侵略,對美洲實行“門羅主義”,對內(nèi)將廣大土地收為國有并加強聯(lián)邦政府的權(quán)力,也是美國“總統(tǒng)山”頭像中唯一一個二十世紀的總統(tǒng)。
2、小羅馬指揮官人偶——蓋烏斯·屋大維
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蓋烏斯·屋大維,被尊稱為“奧古斯都”(Augustus),是凱撒大帝的甥孫和養(yǎng)子,亦被正式指定為凱撒的繼承人。前43年,他與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jié)成后三頭同盟,打敗了刺殺凱撒大帝的共和派貴族,成為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統(tǒng)治羅馬長達43年。是最偉大的羅馬皇帝之一。
3、小牛仔人偶——杰迪戴亞·史密斯 Jedediah Smith (1798-1831)
杰迪戴亞·史密斯。皮毛商人及著名的探險家。1825年他帶領17個手下從大鹽湖啟程向西北加州方向前進尋求新的貿(mào)易路線。在穿越了莫哈維沙漠后,到達了今天加州洛山磯附近的圣蓋博教堂。他被認為是第一個從東部來到加州的白人,在遭到西班牙政府的遣返后,他繼續(xù)向北成為第一個穿越內(nèi)華達山脈的人,進而轉(zhuǎn)向東北又成為第一個穿越大鹽湖沙漠的白人。
4、梳小辮子的匈奴胖哥——阿提拉 Attila(406年—453年)
Attila(406年—453年)
阿提拉,古代歐亞大陸匈奴人最偉大的領袖和皇帝,史學家稱之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領大軍入侵東羅馬帝國及西羅馬帝國,并對兩國構(gòu)成極大的打擊。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干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qū),最后終于在夏隆之戰(zhàn)被停止了向西進軍。然而后來他卻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國名存實亡。造成了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民族大遷移。
5、印地安少女——薩卡加維亞 Sacagawea
Sacagawea (c. 1787年 – 1812年12月20日或1884年4月9日)薩卡加維亞是肖肖尼族印地安人。1800年,當她才12歲大時,被希達察族的印地安人抓走,1804年被賣給或輸給了一位法裔加拿大籍的設陷阱捕獸者及商人夏博諾,成為夏博諾的其中一位妻子。1805年劉易斯與克拉克遠征隊行經(jīng)現(xiàn)在的北達科他州時,夏博諾及薩卡加維亞加入他們的遠征隊行列。薩卡加維亞后來成為遠征隊中的馳名向?qū)Ъ胺g,幫助遠征隊隊員完成到達太平洋彼岸的旅程。她的頭像被印在新款的一元美金紀念金幣上。
6、野人——尼安德特人
homo neanderthalensis(拉丁文)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20萬到3.7萬年前的時代中,因為首次在德國尼安德特河谷附近發(fā)現(xiàn)而得名。在他們的墳墓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鮮花等陪葬品。尼安德特人最后隨著冰川期的蔓延而滅亡,被克洛馬農(nóng)人取代。
二、史密森尼博物館里的人物~(新人~~)
1,Amelia Earhart 女主角 熱愛冒險的美麗機師——阿米利亞·埃爾哈特
Amelia Earhart(1897年7月24日—1937年7月2日失蹤,1939年1月5日被宣布逝世)飛行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被人們稱為“林白女士”,意為女性中的林白。1928年,阿米利亞和另外2個人乘飛機飛越大西洋。4年后,她成為繼林白之后又一個孤身飛行的飛行員。1934年,阿米利亞駕機從夏威夷飛往加利福尼亞州,此前已經(jīng)有10位飛行員在這段旅程上喪命。1937年,阿米利亞駕機從佛羅里達州起飛,打算進行一次環(huán)球飛行最終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但不幸的是,阿米利亞和她的飛機一起失蹤,失蹤地點據(jù)信是在距豪蘭島海岸56.14公里至160.4公里的區(qū)域內(nèi)。另外,阿米利亞還是一位著名的美國女權(quán)運動者
2,Ivan the Terrible 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
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
又被稱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或者“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與葉琳娜格林斯卡婭之子,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為沙皇。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鞏固專制政權(quán),強化國家中央集權(quán)。其軍事改革的基本內(nèi)容,是完善軍事指揮體系,建立常備軍,整頓俄國地方部隊的勤務和調(diào)整俄國邊境守備與屯扎勤務。這次改革奠定了俄國正規(guī)軍的基礎。執(zhí)政時期,制訂了第一部軍隊條令。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軍事改革,使俄羅斯走向強大。伊凡四世在俄羅斯歷史上有著深遠影響,關(guān)于伊凡雷帝的神話傳說在俄羅斯多得不勝枚舉,至今還在廣為流傳。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作家,是國家明哲的楷模,但他近乎是一個瘋子。
3、Al Capone 30年代芝加哥黑幫頭領卡彭
Al Capone(1899年-1947年)卡彭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是黑手黨“暴徒時代”當仁不讓的標志。當卡彭在10個月內(nèi)連續(xù)干掉322個對手之后,他就升級為第一個非西西里裔的黑手黨教父。卡彭時代的黑手黨徒風衣下藏著沖鋒槍,火并時用手榴彈開路,強硬殘忍的作風令其他黑幫膽寒??ㄅ碛H手干掉的不下百人,僥幸躲過的伏擊至少百次。
4、Gen. George Armstrong Custer 卡斯特將軍
George Armstrong Custer(1839-1876)美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美國陸軍西點軍校1861屆 學生。在南北戰(zhàn)爭中因驍勇善戰(zhàn)而倍受林肯青睬,南北戰(zhàn)爭后被派到美國西部去鎮(zhèn)壓印第安人。他的性格有兩個方面:一面亮堂、一面陰暗。其人虛榮性很強,一有機會就千方百計想在報紙上拋頭露面:他經(jīng)常身穿的黃褐色鹿皮服裝、流暢的金棕色卷發(fā),都是為了這個目的。1876年6月25日,在蒙大那州小比格霍恩河附近的山谷里,無視部下忠告的卡斯特將軍率領266名騎兵輕敵冒進,很快他們就遭到了印第安人的伏擊。面對綽號“瘋馬”的印第安酋長所率領的3500名印第安戰(zhàn)士的攻擊,卡斯特率領部下進行了浴血抵抗,然而不到三個小時內(nèi),他本人就和手下的所有人馬一起被斬盡殺絕、慘死在印第安人手中。
5、Napoleon 小侖
Napoléon Bonaparte(1769.8.15~1821.5.5)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zhí)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1814,1815)、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曾經(jīng)占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在位前期是法國人民的驕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國人民的尊敬與愛戴。特別強調(diào),此人身高只有159cm。
6、法老——卡門拉Kahmunrah (據(jù)說此人物純屬虛構(gòu))
7、林肯總統(tǒng)
三,畫作:
1、Crying Girl 哭泣的女孩
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美國畫家、雕塑家和圖形藝術(shù)家。最初使用抽象的表現(xiàn)主義技法,但到20世紀60年代轉(zhuǎn)向波普藝術(shù),因而享有盛名。他最受歡迎的作品是色彩鮮艷的大幅連環(huán)漫畫,像《哇:》(1963)。20世紀60年代中,他把莫奈、畢加索和馬蒂斯等畫家的著名畫作轉(zhuǎn)成波普的版本。70年代他也制作雕塑,在這些雕塑中再現(xiàn)出裝飾派藝術(shù)形式。80年代他在一個紐約辦公大樓里畫了一幅五層樓高的壁畫。
作為美國最著名的波普藝術(shù)家之一,利希滕斯坦對波普藝術(shù)所下的定義比任何美國波普藝術(shù)家都更貼切。他采用最平淡無奇的連環(huán)畫或廣告畫作他的基本題材,然后用油畫或丙烯顏料忠實地將它們放大,用色鮮艷,平涂加線描,有的還用儀器來放大。
這里的《哭泣的女孩》(Crying Girl)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來的,其形象就來自美國日常常見的連環(huán)畫。雖然女孩的表情面帶憂郁,但作品基本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只是美國日常生活中一個平常的人物形象。利希滕斯坦的意圖就在于“消除作品本身的意義”,這也是波普藝術(shù)的一個特點。類似的畫作還有《戴發(fā)帶的女孩》、《溺水女孩》等。
2、Little Dancer of Fourteen Years十四歲的小舞者
這幅作品是德加( Edgar Degas)的代表作。德加似乎對芭蕾舞者情有獨鐘。
面對這座蠟像,觀眾目瞪口呆,好象覺得難受,粉粉逃開。這尊小蠟像寫實的逼真程度給觀眾帶來明顯的不安;所有他們對于雕塑、對這沒有生氣的冷肅白色、對這數(shù)世紀以來不斷被模仿的陳腔濫調(diào)的意念都開始動搖起來。 就像某些圣母像化了妝,穿著袍子;就像布爾勾教堂的耶穌,使用真的頭發(fā)、真的荊棘、真的布料。竇加先生的芭蕾舞者也是,穿著真的舞裙,結(jié)著真的絲帶,穿著真的舞衣,使用真的頭發(fā)。著了色的頭,稍微向后仰,下巴向前傾,嘴巴微張,病弱的臉孔,灰褐色、疲倦、未老先衰。雙手撐在背后,手掌交疊。平板的胸口,禁錮在白色的舞衣里,衣料是由蠟揉塑而成。雙腿的姿態(tài),像是在準備戰(zhàn)斗,因過度練習而緊張扭曲的雙腿之上,是小亭子般的輕紗裙。 僵硬的頸子,圍繞著金蔥般的鍛帶,頭發(fā)落到肩上又翹起,發(fā)髻上,裝飾著與頸上相同的絲帶,就像是真實的馬鬃。目光注視下,這位舞者就這樣似乎活生生的,隨時準備離開基臺。
3、The thinker
《思想者》的創(chuàng)作出自于《地獄之門》,那是為巴黎裝飾藝術(shù)博物館而做的大門。羅丹在設計《地獄之門》銅飾浮雕的總體構(gòu)圖時,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這一尊后來成為他個人藝術(shù)的里程碑的圓雕《思想者》,它是被預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獄之門》的門頂上的,原來被一些淺浮雕圍繞著,這些浮雕是根據(jù)但丁的《神曲》而創(chuàng)作的。
4,Nighthawks
夜游者(Nighthawks,1942)是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代表作,描繪人們坐在城里的餐廳吃晚餐。它除了是畫家的代表作以外,也是其中一張最為人所熟悉的美國藝術(shù)品。它現(xiàn)在被收藏于芝加哥藝術(shù)學院。
畫作的靈感來自一個在霍普居住地,紐約格林威治村的餐廳。霍普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就開始畫夜游者,因為在珍珠港之后,他深深地感受到籠罩著美國的一片愁云慘霧,而他也把這種感覺融入這幅畫作里。在餐廳外,城市的街都是空空如也的,在餐廳里的三個人也沒有對對方談話或看著其他人,但都在自己的世界中迷失了。左邊的兩人是情人,背對的男人孤獨地坐著。而餐廳內(nèi)的唯一一個侍應生,雖然有抬起頭來,但似乎是望著顧客們后面的窗戶。各人看似身處同一幅畫面,但又其實各自活在自己的空間中,跟雷內(nèi)?馬格利特的Golconda有異曲同工之妙。
畫作描繪了現(xiàn)代城市生活的苦悶、孤獨;這是霍普一向慣用的主題。如果細心一點看,會發(fā)現(xiàn)餐廳沒有明顯的門口可以讓客人走出去,突顯了畫作的另一個主旨:囚禁與限制。霍普否認他是故意畫成這樣的,但他承認“也許,我的確是無意識地在描繪一個大城市的孤獨。”在畫作完成的那個年代,螢光燈技術(shù)才剛剛出現(xiàn),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畫中的餐廳對比窗外空空如也而又漆黑的街道,會發(fā)出一陣怪異陰森的光。菲利士煙草的廣就是以它作藍本拍攝的。
5、V-J Day at Times Square (很喜歡進入此畫的情節(jié))
時代廣場的勝利日
這是一張極其經(jīng)典的照片,作為二戰(zhàn)勝利的象征被廣為流傳,又是人類最美好愛情的見證! 當二戰(zhàn)結(jié)束的消息傳到紐約的時代廣場,一位狂喜的海軍士兵摟過正在身旁的陌生護士熱烈地親吻著她.旁邊的人則報以會心的微笑:畢竟勝利來臨了,是值得高興的事!照片出現(xiàn)于《時代》雜志,是反映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人們輕松歡樂心情的優(yōu)秀作品.它不飾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攝影者阿爾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報上刊登尋人啟事找到了當年的這兩位照片中的男女,他們已成了子孫滿堂的爺爺和奶奶
6、The shipwreck of the Minotaur
米諾陶戰(zhàn)艦的傾覆
約瑟夫?瑪羅德?威廉?特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一幅作品。J.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是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著名的水彩畫家和版畫家,他的作品對后期的印象派繪畫發(fā)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在18世紀歷史畫為主流的畫壇上,他的作品并不受重視,但現(xiàn)代公認他是非常偉大的風景畫家。
7,Balloon dog
《氣球狗》(Balloon Dog)是一只充滿空氣、有如臘腸組成的淘氣版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雖然它看似天真無邪,但它卻同時承載了藝術(shù)的審美與情色的乖僻。而最大的問題是比例的大小。若在室內(nèi)藝廊觀看《氣球狗》(Balloon Dog)這件巨大、閃耀著金屬光芒的作品,它立起來的最高處高達10英呎,將會產(chǎn)生一種怪異的巨大感,眼前也有些微的脅迫感;但是放在屋頂上,廣闊的天空以及博物館由南至西的敞開空間,相較之下,便讓這件作品顯得矮小許多。 也因此,Jeff Koons雕塑的親昵性被削弱了。著重于細節(jié)表現(xiàn)的完美主義,正是他作品最令人懾服的一面:注意那形狀十分嚴謹?shù)暮Y(jié)、氣球狗的鼻子,或者有交迭與折痕之處,以及心型包裝上那繃張的商標。縱使再小心翼翼地、深思熟慮地觀看,戶外的環(huán)境仍然是會使人分心。
8、American Gothic (與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鎳幣和山姆大叔稱為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征)
1930年8月,伍德在Iowa(美國愛荷華州)南部的一個小鎮(zhèn)看到一所頗具哥特式風格的房子,它建于1880年代,有五個房間。此建筑物的緊湊和堅實的設計,尤其是閣樓上的哥特式窗戶,給伍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想象著一個農(nóng)夫和他的女兒站在房子前面,然后拍下這個房子的照片帶回了他的工作室。他請他62歲的牙醫(yī)和他30歲的妹妹作為畫中人物的模特,并讓他們穿上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衣服。雖然在畫中兩人是站在一塊的,但實際上這兩個人物是在不同的場合下完成的。
伍德花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幅作品,及時趕上了芝加哥藝術(shù)學院的展覽。雖然一開始裁判們對是否要接受他這幅畫上有分歧,但這幅畫最后得以參展并獲得了銅獎和300美元的獎勵。當時這幅畫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一個藝術(shù)批評家指責該畫是“侮辱普通鄉(xiāng)村人民的漫畫”。有人認為伍德用這幅畫來諷刺中西部文化的狹隘和壓抑,但伍德本人否定了這種說法;也有人把這幅畫理解為對美國鄉(xiāng)村道德品質(zhì)的頌揚;還有人認為這部作品的主題非常曖昧,既有贊揚的肯定,又不乏諷刺的意味。后來伍德自己透露他的畫中含有諷刺的因素,但至于是哪些因素他緘口不言。
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向前平視,雙唇緊閉,黃瘦的臉上表情十分嚴肅,鼻梁上一絲不茍地架著圓圓的眼鏡。他沾滿泥巴的手里拿著一個叉,它既代表了在農(nóng)業(yè)占主導地位的年代,農(nóng)民們勤勞耕作的精神,也象征著在19世紀男權(quán)社會中,不容置疑的男性權(quán)威和力量。從構(gòu)圖上來看,這個叉與人物橢圓形的臉和人物身后哥特式窗戶的線條相呼應。站在他身邊的女人一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女性的裝扮,從發(fā)型到服飾,甚至到表情,都讓人聯(lián)想起簡·愛。同男人一樣,女人的表情也不茍言笑,只因那個年代的女性以嚴謹、矜持、勤勞、克己為美德。她略微站在男人身后,眼睛看向男人,有點“唯他是聽”的意味。
附加:劇終散場的惡搞——摩托羅拉
手機的誕生被杜撰成一個叫摩托羅拉的年輕人無意間撿到被男主角帶入歷史的手機(需要提醒的是,影片結(jié)束時別急著閃人,這段故事要到出字幕時才會出現(xiàn))。
2 ) 天天學習 之 博物館里的典故
自認為受美毒很深,歷史學得不錯的我,對電影里面的很多典故,都說不上來,慚啊~愧啊~~通過電影學習~~
一,自然歷史博物館里的人物~
1,Theodore Roosevelt,人稱老羅斯福,昵稱Teddy(影片中第一次出現(xiàn)這個昵稱時,我還以為是說泰迪熊呢~汗~~。(著名的羅賓威廉姆斯飾演——簡直是最佳男配,為影片增色不少)(另,他的領口上的USV,網(wǎng)上翻譯的是usv=United States Volunteers,不清楚~~)
2,小羅馬指揮官人偶——蓋烏斯·屋大維
3,小牛仔人偶——杰迪戴亞·史密斯 Jedediah Smith (1798-1831)
4,梳小辮子的匈奴胖哥——阿提拉 Attila(406年—453年)
5,印地安少女——薩卡加維亞 Sacagawea
6,野人——尼安德特人
7,法老 who?
二、史密森尼博物館里的人物~(新人~~)
1,Amelia Earhart 女主角
2,Ivan the Terrible 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 譯為“伊凡雷帝”(這一段也翻譯得相當搞笑~~)
3,Al Capone 30年代芝加哥黑幫頭領卡彭
4,Gen. George Armstrong Custer 卡斯特將軍
5,Napoleon 小侖 (翻譯太牛了~~)
6,法老——卡門拉Kahmunrah (據(jù)說此人物純屬虛構(gòu))
7,Cupid (歌是Jonas brothers 唱滴~~分別是more than a woman,my heart will go on,and love bug )
8,愛因斯坦唱的That's the way i like it
三,畫作:
1,Crying Girl ;
2,Little Dancer of Fourteen Years
3,The thinker
4,Nighthawks
5,V-J Day at Times Square (很喜歡進入此畫的情節(jié))
6,The shipwreck of the Minotaur (把水倒給了渴水的章魚,結(jié)果畫里就干涸了~~好有想象力的啊~~~)
7,Balloon dog (每次它一出場,電影院里就響起笑聲~給大家?guī)砜鞓返墓饭费絶~~)
8,American Gothic (與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鎳幣和山姆大叔稱為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征)
PS,林肯總統(tǒng)~那個被Amelia喊定格的動作,笑翻了~
摩托羅拉~原來手機是這樣被發(fā)明滴~~美國人太有想象力了!
3 ) 我也有個奇妙夜
跨越第一部,直接從第二部開始看,的確會又些銜接不上,可是一直往下看,對上一部的劇情基本上能略知一二了。
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doing what you like to do, and with the people you’d like.
幸福之道——做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欣賞那個第一個穿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在她眼里我看到了充滿斗志,散發(fā)熱情和激情的光芒。不論白天是否會重新變回蠟像,她依然享受那個獨特的晚上帶給她一生的體驗。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美好的,特別是在當今魚龍混雜,車水馬龍的世界,往往容易忽視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看著別人西裝白領的,自己也希望成為其中一員,孰不知最適合自己的也許是那套不起眼的保安服。
我還看到了勇氣——女飛行員面對險境的勇敢,對意中人直率地坦白,美國戰(zhàn)敗將領重拾信心。。。
友誼——戴利和蠟像們的友誼,為了朋友不惜闖進地下博物館(聯(lián)邦信息庫?),為了挽救困在沙漏里的微型牛仔,想盡一切辦法破解銘牌密碼,賣掉自己的公司博力挽回博物館收藏的所有蠟像;那兩個小人兒——牛仔和特洛伊將軍,面臨敵人圍攻,牛仔舍己讓特洛伊將軍逃跑,盡管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特洛伊將軍仍然騎著他的松鼠騎士前來拯救牛仔,最后用頭盔把沙漏的玻璃砸碎,牛仔獲救!兩人共同戳傷巨人敵人的鞋子,呵呵,回想那個情節(jié)。。。不禁笑笑。。。
邪不勝正——地獄黑暗統(tǒng)治者永遠不能毀滅人類,但這部電影的重點應該不在這里,它把地獄統(tǒng)治者詼諧地塑造成沒有謀略,無知帶著稚氣的老頭兒,給我的感覺是可愛過于可惡。
回顧電影情節(jié),眼前又出現(xiàn)了可愛的小天使唱著不同曲風的歌來頌揚愛情,章魚盡情享受水帶給它的樂趣,思考者反復說著:I’m thinking, I’m thinking,…然后在害羞的美女面前顯示自己健壯的胸肌,林肯始終表現(xiàn)出卓越的領導能力,被做成搖頭小人兒的愛因斯坦不斷的擺動他那靈活的小腦袋,如果不懂英美歷史,似乎對里面出現(xiàn)的畫面和人物都會比較陌生,戴利和飛行員闖進的那幅畫,好像描述的是某個戰(zhàn)爭的解放,人們在盡情歡呼,有對情侶一直在kiss,幸好是蠟像,要是在現(xiàn)實,那得多累啊,哈哈。。。
其實還有很多電影鏡頭一下子歷歷在目,但我不想重復累贅了,這是一部把豐富的英美歷史文化描述得非常有趣生動的電影,奇妙而驚險的情節(jié),幽默風趣的語言,值得在幾天疲憊的工作之后好好放松一下,have fun!
4 ) 笑笑更健康
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喜劇,從最早看的星爺?shù)饺缃癜l(fā)揚得五花八門的各類喜劇,簡直是人類瑰寶。
端午放假期間,我宅在家里看生活大爆炸,一個人哈哈大笑,開心至極。
昨天看博物館2時,我依然無法控制自己的笑意,一個人渾身發(fā)抖的拼命捂著嘴,狂笑。不得不提,那相當有才的字幕翻譯,雖然讓人驚艷,可是,實際上認真聽起來,還是不夠準確的。不過,無所謂了,中心意思到了就行,大家看著一樂,目的就達到了。
我真是膽戰(zhàn)心驚,自從經(jīng)歷被罵金剛狼看的是盜版之后,寫字都越發(fā)的小心翼翼起來,生怕一個不對,冒犯了粉絲們的心,就會被呵斥。雖然我老,可是不代表我也同樣刀槍不入。
說實在的,接下來的話,很可能又會給我引來罵名,但是不講太難受了。有幾個鏡頭,實在是很假,給人在看動畫片的感覺。難以想象那些演員們在面對藍布演戲的情景,他們真是太有才了。
總的來說,博物館2是不錯的電影,有可愛的章魚先生,會唱my heart will go on的丘比特,很娘很幼稚的英俊法老王,他那生硬的英文真是笑果驚人,還有英俊威武的林肯總統(tǒng),可愛的胖保安布倫敦,聰明伶俐又可愛的僧帽猴,小而強大的拿破侖先生,威風凜凜的松鼠騎士和美國牛仔,美麗可愛的女飛行員……
看美劇Bones的人應該會有跟我一樣的親切感,博物館是Jeffersonian的原型,處處可見我們熟悉的場景,擺放Gormogon未完成骨架的地下室,一汪池水+高塔的外觀,我邊看邊在想,現(xiàn)在到了Jeffersonian的哪個部門!于是更是樂得不行。
娘炮法老王跟夜班保安劃線,強調(diào)不準過界,不準有身體觸碰,臉上的神情,儼然是一個小學2年級女生嬌嗔的樣子。我忍不住想起自己當年劃線而坐的時光,笑得難以自抑,可是身邊的人個個都冷靜淡定,凸顯我一個人笑點極低,真是丟臉。
我喜歡這樣的電影,歡樂,每一個人都歡樂不已,即使最大的反派,都似惡作劇的孩子,難以讓人心生厭惡。
此劇最大的懸疑,在于那個同卡通人物共同要求加入邪惡軍團的黑衣人士,瑋瑋小朋友覺得是早期的變形金剛,當然是壞的那一邊,而我只想的起來他很眼熟,完全想不起是誰。
但愿能有好心人給我傳道授業(yè)解惑。
5 ) 翻譯:顧奇勇~ 這是神人一個
一到小長假的時候,電影票就緊張起來。想看個英文版都不成。只能湊合個中文配音的吧。
沒想到碰到好笑到爆的版本。顧奇勇翻得也太潮了!
這里趁記憶還算清晰,總結(jié)一個。
1. 伊凡雷帝:“我能不能不叫這個名字。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以為我特別雷。其實我一點都不雷。。。應該改叫伊凡牛帝?!?br>
2. “這個不是真的紅寶石。是山寨紅寶石?!?br>
3. “我們法國人就喜歡把愛這東西吃透."
4. “本來我想說多做運動。不過有愛也不錯?!?br>
原版的臺詞就很好笑,大部分地方都做到了終于原意,又改編得朗朗上口易于理解。拿破倫被譯成“小倫”,就是經(jīng)典一例。
6 ) 奇妙
電影在拋出一個救好友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理由之后,迅速給我們的主人公帶來了一位比第一集里更為嬌艷動人的女搭檔--歷史上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阿梅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她開宗明義地說出了歷史上她的那句名言:我為什么要飛行,因為我喜愛飛行。那些云彩,那些海洋,你可以一次次地飛躍巔峰。于是男主角迅速從抱頭鼠竄衍變?yōu)榻^地反擊,更重要的是他開始了自己想做一件事情,而不僅僅是不得不去做一件事情。當然這片子制作上還是很上乘的,場景化妝音樂都不錯,想象力也是很豐富,各種亂七八糟的有名的沒名字的各個歷史時期的人聚在一起,好像一鍋臘八粥,你可以想到的想不到的在這部電影都出現(xiàn)了,作為好萊塢的一個商業(yè)片,還是很合格的。
和1一樣,也不是沒有精彩的部分,我也有笑,不過就是看過即忘。
亮點也有,比如片尾的黑白照片中揭示了Motorola的由來,總體來說看得我昏昏入睡,這樣的片子小孩看還是比較帶勁的。
又是瘋狂的一夜,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抗,自己與自己的爭斗,怕是對于每個人,都是一場持久的戰(zhàn)爭。還好,大家都在一起。喜歡畫活的那段,進入進出的設計給故事增添了很大亮點。PS1.那只章魚很可愛.PS2.那三位天使很二~哈.
絮絮叨叨,奇幻不足
外國保安真牛啊,但是不犯賤的stiller要從良,我還真不會買賬就像那個Jim Carrey從良之后的電影看了實在不爽
精彩程度謙遜于第一部
沖著法老是我辛普森家里最愛Hank Azaria和強大的字幕我打五星了
反正我只是為了看Steve Coogan和Owen Wilson搞基的最后他們抱在一起我就很滿足了www
劇情扯淡了 不過導演大概是金毛Armstrong Custer的黑粉 | 身高梗沒完沒了 | Jeradiah和屋大維已經(jīng)成跨歷史官配了 | 拯救世界最后還得靠克蘇魯 | (如果大都會里的畫都活一下大概更克蘇魯)
還算比較熱鬧兼有趣尤其是惡搞300那段 但我以為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小孩子就可以感受到愉悅了 結(jié)果還是得努力地把僅有的智商降為0
第二次就自己一個人在電影院看電影 我喜歡BEN STILLER 電影的配樂也相當棒 也挺好笑的
哎呀最后還是CP的歌呀!!!
有幾個情節(jié)太唐僧,半天啰啰不完;結(jié)尾很含蓄,孩子們恐怕沒看出來。比起第一部沒什么大超越,作為續(xù)集也喪失了那種天然驚艷,要不是畫面做得好,連第三星也不給
1)2009/5/28端午節(jié),中國電影博物館(隨后看《月球大冒險》),IMAX,英文原聲+中文字幕,dyl,可惜沒聽到傳說中爆笑的中文配音,盡管看了字幕,但可能“笑果”欠佳,總體來說,優(yōu)于第1集,更有戲劇沖突,4星。2)2009/6/9,電影博物館(隨后看《終結(jié)者2018》),獨自。
稍嫌虎頭蛇尾,不過對于一部續(xù)集來說沒拍得很2就已經(jīng)是一種成功了。笑點不少,印象深刻的一個是那只歡樂地跑來跑去的氣球狗,一個是小天使們合唱泰坦尼克,還有一個是可愛的愛因斯坦們。ps埃梅里亞真是一個熱情、勇敢又聰明的女性。
片場都是都是小朋友!搞得我落座時有點點囧。。彩蛋
可博一笑
Saw it in the theater tonight; very entertaining, creative, and original. Better than the first one! -- 2009-6-5
思考者很雷人……
better than the 1st one. and it's better to preview the 1st before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