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好的早已來臨
在「最好的時光」這個大題目之下,大家都被吸引去想電影裡三個章節(jié)(「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裡哪個部分算是「最好的時光」。謎題與答案之間的巧妙處應當在於,太易想到答案就不好玩了。因此我們不必把侯導本人的詮釋太放在心上。
三節(jié)之中,以「自由夢」最為結(jié)構(gòu)嚴密、背面敷粉,環(huán)環(huán)相扣,類比及隱喻四通八達。書生追隨梁啟超鼓吹新思想,多次在報章撰文反對蓄妾??墒牵约河衅扌≡诩?,即使與藝旦姐相悅相知,也絕不可能把藝旦姐娶回家去作妾;在公眾層面爭取女性自由,在個人脈絡(luò)裡卻反過來令藝旦姐的自由(贖身嫁人)遙遙無期。另一方面,妓館裡本來要「當家」的小妹卻有了身孕,書生義助她贖身嫁人,可是小妹一嫁了人,藝旦姐要贖身又遙遙無期了。妓館裡又買了個新的女孩子回來教養(yǎng),十歲。
先生教女孩唱南管,藝旦姐隔牆跟著喃喃唱起她已爛熟的人生——即便需要更長的時間,就像那些找替死鬼的湖妖一樣,她的自由要靠這個女孩的犧牲來成全。一如書生提到梁啟超對他說,三十年內(nèi),中國都沒有能力從日本手上取回臺灣——在那段追尋自由的歲月中,在中國本身抵抗帝國主義、尋求自由的同時,臺灣就要留在那個陰影部分之中。陰影部分是不曾賦形、無人在意的,就像書生寫給藝旦姐的信一樣:二人離別數(shù)月,他的信裡,全是家國,半個字都沒有提到她。只有一首哀馬關(guān)條約的梁啟超詩:「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讓她和我們這些觀眾,看到死角的難以脫逃,為命運的重疊神傷。
這些辛酸裡,什麼是「最好的時光」?我想是書生初遇藝旦之時吧。他穿著白絲長袍,因為聽見激越頓挫的南管,漸漸把眼光從國家大事的桌面,移往藝旦隱然憂憤的臉上。他直覺她是他的知音。那是唯一一次,他把眼光放在她身上,弔詭地正因為那時她還未成為他的同志。而那時,她的南管,都還是她的羽翼助她扶搖直到男子心田,而非束縛她的繩索。
「青春夢」是真人真事改編,裡面那些青年人表述自己的方式(lomo、短句、癲癇卡),真是吾輩不及。細節(jié)處處悚目驚心,故事發(fā)展則難免意料中事。大海姊姊說配樂全都錯了,我不太覺得:有一段說阿靖用電腦寫了一段曲子,之後電影沿用那段音樂,令我覺得那是一種表達靖心不在焉的方式——在男子為她顛倒、女子絕望地想抓緊她的同時,她仍然在漠漠地構(gòu)思自己的曲子。
看過賈樟柯之後,對一切像mtv的東西都有點抗拒,所以對「戀愛夢」裡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不禁失笑。雖然我承認這幾天都有哼著電影的另一主題曲〈rain and tears〉。影片一開始那個鏡頭表達秀美(舒淇)的視點,隨著桌球在絨布面上碰過來又滾過去,芳心可可始終落在阿震身上,緩慢精緻難以言喻。那已經(jīng)是最好。至於後來背景一片模糊的牽手大特寫,則甜蜜得未免太過。道理是這樣的:張震這樣的男孩太漂亮了,一定要配個軍頭和傻呼呼的襯衣,否則就太過喧賓奪主。竊以為侯孝賢的愛情故事應該像《風櫃來的人》,鈕承澤才是我的至愛。
2 ) 最好的時光在哪?
有人花掉一輩子扭盡六壬寫千百個故事,正如卡爾維諾;有人則耗盡一生腦汁去拍一種情懷,就像王家衛(wèi)和侯孝賢,齊齊浸泡在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二十年代)的發(fā)霉氣味中。
《最好的時光》裡有三段故事:1966年「戀愛夢」中情竇初開的兵哥千山萬水找尋互通情信的桌球妹;1911年「自由夢」中青樓名旦遇上雄心壯志的讀書人,前者渴望自由埋街吃井水,後者一手抱著情婦一心卻想著國家大事;2005年「青春夢」中,心漏又癲癇的女歌手沉浸在雙性情慾中不能自拔,最後女朋友留書自殺。
最好的時光在哪?在1911年那個動盪沸騰的革命時代嗎?再怎麼相知,談到贖身嫁娶的關(guān)節(jié)上,男人還是退避三舍,以他的豪情壯志去搪塞一個妓女的付託終身,因為說到底他只愛她的肉身。又原來,個人自由在國家自由的大前題下,不過是九牛一毛。
最好的時光,在2005年這個激情坦蕩的世紀嗎?似乎兩晚肉體激情過後,換來的是對著遺書紅了眼、抽一根煙的虛空。
仔細一想,不難發(fā)現(xiàn)候?qū)а葑詈玫臅r光就在年少輕狂的六十年代。無論多思念,信上寫的只是客客氣氣的「多謝」、「多希望再見你」,也無論幾經(jīng)辛苦攀山涉水尋找伊人,最後也只不過拖著手仔等車,還要冒著被上司怪責遲到的險。要幾單純有幾單純,要幾老土有幾老土,但與免談兒女私情的無私年代、抑或人肉橫流的廿一世紀相比,這種單純老土的小兒小女愛情,還是最令人溫心的。
聽說三個故事也出自真人真事,而「戀愛夢」正是侯導演和同年友儕們的經(jīng)歷,也難怪這一段拍得「最侯孝賢」,通篇對白不多,都是他慣用的長鏡頭說故事。相反,「自由夢」和「青春夢」則味道不同,前者對白不但多,更用上默片的字幕穿插,後者分鏡也明顯較多。
侯導演的長鏡頭最令人不耐煩,但也最耐人尋味。記得第一次看《海上花》時曾經(jīng)如何皺眉怒吼過悶悶悶,第二次氣靜心閒時再看一遍,卻看出了有眉有目,還嘗出了味道。
正如「戀愛夢」的開首。
由穿露臍裝的女郎游到桌上的白球,有人瞄著球輕力一打,球碰到桌邊又滾過來,然後我們看見了打撞球的平頭裝男人。戲做了大約十幾分鐘仍未見一句完整對白,可是從女郎眼含笑意扭扭捏捏的舉動,以及一首「smoke gets in your eyes」,故事不經(jīng)意地露了輪廓。
不需要太多的對白交代,隨著長鏡頭中的影像流轉(zhuǎn),加上背景音樂的氛圍,故事、人物關(guān)係自然組織起來,這就是電影語言,也是侯孝賢厲害之處。
3 ) 侯孝賢的鏡頭里有最美的舒淇
第一次看這電影是因為舒淇
因為舒淇的美。
合身的短裙套裝,修長的腿,曲線凹凸的恰到好處,鏡頭不經(jīng)意的滑過,在一群大男人中間,一個拿著球桿的女子,專注的看著球桌,當時流行的卷發(fā),配上她的笑容,精致。
有些厚重的古裝把她包裹的嚴嚴實實,風情卻絲毫不減,盤起得發(fā)髻,簡單的妝容,一個歌女彈著琵琶吟唱,風情萬種,卻讓人沒有的邪念,只想靜靜的看著這個女子。
很少看到舒淇畫煙熏,因為她的眼睛很美,有說不完的故事,干凈利落的夾克,有些凌亂的頭發(fā),抽著煙,鏡頭總愛停留在她的雙眼,因為她的眼睛會講故事。
第二次看這電影是因為侯孝賢
無意的看了幾部作品,很是喜歡,優(yōu)雅的鏡頭記錄著瑣碎的故事,雖然節(jié)奏緩慢,但是并不沉悶。
侯孝賢似乎總是愛拍一些沒有結(jié)局的故事,要么是女主角悵惘的看著窗外,要么是男主角騎著機車一直開往遠方,又或者是一輛長長的火車從面前駛過,看不到盡頭。
有人說侯孝賢只是一個記錄者而非批判者,鮮少看到電影中對某一事物有明確的態(tài)度,因為生活沒有對錯,或者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對生活的態(tài)度,生活的對與錯,讓觀眾去評判。
最好的時光,講的依舊是生活,愛戀,自由,青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一直不認為導演拍這樣一部電影是想告訴我們什么才是最好的時光,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許導演只是想通過這樣的幾個故事提醒我們最好的時光我們早已擁有,他所要做的只是喚起我們最美的記憶。
4 ) 《自由夢》的八卦
第二個故事《自由夢》,原型是《臺灣通史》的作者連橫和艋舺名妓王香禪。
連橫號雅堂,清末臺灣文人。史學界對其評價頗為陰晴不定,連橫廣為人知的身份更多是前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的祖父。正如電影上所演,此人一直致力于兩岸統(tǒng)一和臺灣去日本化,和丘逢甲等人相交甚厚。在此之外,當年他和名妓王香禪詩書交游的韻事為人津津樂道很多年,至今還能在連橫的詩集里找到寫給王香禪的情詩。
至于王香禪,恐怕就不如電影中那樣實心實意,從一而終。她先是非舉人不嫁,導致后來被該舉人遺棄,后來又嫁了偽滿某賣國文人。據(jù)說連王后來曾于上海灘相見,連還贈詩給她,唏噓她的遭遇。
八卦就是,本電影明確表示連王兩人不是單純的紅顏知己關(guān)系,有舒淇一早起來給張震梳洗的情節(jié)為證。但是林文月在其隨筆里,表示各方考證,其外祖父絕對和王香禪只是筆友關(guān)系(參見《連雅堂與王香禪》一文)。其撲朔迷離程度,不亞于連勝文和侯佩岑啊。如果真的只是和名妓純柏拉圖晚上一起喝茶聊詩,那絕對的拉風啊。
作為八卦的收尾,特奉上連雅堂寫給王香禪的詩作片斷:
〈與香禪夜話〉:「誰知風雪穹廬夜,竟有敲詩鬥茗人」
〈秋心〉:「青史他年修福慧,檢書看劍有知音」
以上
5 ) 思亂你
“歡樂不會在一生里出現(xiàn)兩次,唯獨玫瑰一年可以盛放兩度。”
看它不是因為主演舒淇,張震,也不是因為導演是侯孝賢。雖然的確因為遇見而更喜歡??此且驗榭吹椒馓咨系囊痪湓挘喝魏螘r間,都要在一起。
1983年,侯孝賢從朱天文手中得到了《沈從文自傳》這本書。從沈從文的風格中,他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明亮的,所有的事都變成一種過程,沒有痛苦,沒有悲傷,只有被人的胸襟和對生命的熱愛來包容。
60年代的戀愛夢。是心中的現(xiàn)在?有純樸的愛情。整個調(diào)子是帶點灰色的青綠。對白不多,是有距離感的方言。時間似乎是靜止的。這里面有一首歌,“思念你”唱出來是:思亂你……
自由夢。是心中的過往?有凄美的愛情。整個調(diào)子是斑駁的暗紅。對白完全略去,配上字幕?!澳憧稍脒^我的終身?”她問。他無言。她不會再問。這個自由,只能靠自己給自己贖身。
青春夢。是心中的將來?有瘋狂的愛情——或者說還有愛情嗎?整個調(diào)子是亂的黑。對白模糊不清,滿篇瘋狂糊涂的激情、性愛,除了這些,還剩下什么呢?
這一部分的原形是臺灣藝人譚艾珍的女兒歐陽靖, 1 / 4 德裔猶太混血,雙性戀者。喉嚨有一個紅色¥形刺青,頭后有一個刺青,整個左手臂有抽象的線狀刺青,右手手背有A字朋克標志刺青。是早產(chǎn)兒,心臟有洞,右眼漸盲只看得到色塊,而且要每天服用癲癇藥。她說,我覺得刺青和拍照一樣,是一種紀錄生命的方式。 把靈魂、想法刺出來,就沒有地方可以躲避。 必須坦承地面對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想法和決定。 我甚至想把身上刺滿,因為我喜歡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纯茨馨焉玫绞裁礃O限。
這三段的名字也不妨換過來,第一段叫作青春夢,因為那種甜蜜;第二段叫作戀愛夢,因為那種期待;第三段叫作自由夢,因為那種迷惘。
到底什么是最好的時光呢?“所謂最好的時光,指的是一種不再回返的幸福之感,不是因為它美好無匹從而我們眷念不休,而是倒過來,正是因為它永恒失落了,只能用懷念來召喚它,因此它才成為最美好的時光?!?br>
在時光的單行道上,那些最美好的已經(jīng)一去不回頭。
6 ) 最美的時光是過往
舒琪在這次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頒獎臺上哭了,哭得很傷心。候孝賢很坦然,領(lǐng)獎的時候居然問大家領(lǐng)的是什么獎。不管是舒琪的傷心也好,候孝賢的坦然也罷。不管電影成功也好,失敗也罷。總算對過往有了個交待。既然是交待,就讓別人的反應來的更驚人一些,讓演員和導演對自己刮目相看,最好的時光,也許就是為了這一刻。
舒琪當然有理由哭,就跟導演有理由坦然一樣。兩者因為同一部電影獲獎,心態(tài)卻不一樣。舒琪之前在領(lǐng)獎的時候和張震上臺,一句親愛的,讓張震霎時緊張,眉頭頓時皺緊了問:“什么啊”舒琪立即轉(zhuǎn)了個彎,給張震說,人家都說我們是銀幕情侶……化解了尷尬。張震的表現(xiàn)過于古板,只能凸現(xiàn)舒琪的靈活,在戲里也一樣,舒琪的角色,不經(jīng)意間感動了人們,而張震,再認真的表情,也只是裝酷,認真不得,一認真就退縮,這本不是真本事。在戲里,這就叫沒有到位。就是這一點區(qū)別,能讓看戲的觀眾心肺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換成是按摩,一定是瞎子跟小姐的區(qū)別,一個憑手藝取勝,一個憑曖昧勾引。舒琪修煉多年,從裸女修煉成玉女,就跟白蛇修煉成人一樣,歷盡了千辛萬苦,受盡了百般刁難,終于修成正果。這份辛酸,怎一個苦字了得?張震初出茅廬,便得人賞識,處處貴人相助,高人抬舉,怎一個順字可表?所以,就這部電影來說,舒琪是主角,張震的確沒領(lǐng)會要領(lǐng),白蛇和許仙就算在一起也是悲劇,不如各走各路,就象戲里永遠不可交匯的愛情。
而影片之所以能獲獎,除了說明評委是異人之外,還說明了影片的沉悶,這本無可厚非,就像讀一句話,開始讀不懂,多讀幾遍就懂了。侯孝賢的電影,說白了,就是希望人們多看幾遍,睡著了以后接著看,總會有讀明白的一天,而那一天,你注定要為他折服。
年輕人都有夢想,都有最好的時光。今天我路過有很多妓女支撐門面的街道,里面一律亮著猩紅的燈。小姐白生生的大腿從鏡子里反過光來,刺眼。泛著紅紅嘴唇的青春,我不忍心多看,怕看久了,陡生幾分憐憫。最好的時光,從小姐的大腿輕輕褪下,從舒琪張開的陰chun中靜靜收斂,在戲里戲外,慢慢生出疲憊,在不經(jīng)意的時刻,開始渲染你記憶深處的夢。
以前標記過了。今晚又看了一遍,三星改成五星。原來,這兩個月,就是我最好的時光。
越看越快睡著。就第一個印象深刻。
純情心動的戀愛夢,晦澀委婉的自由夢,狂躁激烈的青春夢,被攪碎和環(huán)繞的時間敘事,放置在不同年代的你儂我儂。濃郁之下再配合先柔情后溫婉再迷離的音樂,化成紙上粘稠色彩。這三段時光不能用或好或壞來衡量,只能區(qū)分清淡和濃稠的重量。不是盛宴卻很饕餮的侯孝賢。最愛你陪我吃飯我陪你抽煙的戀愛夢。
rain and tears ,all the same
Rain & Tears
真是忍受不了這種拿腔拿調(diào)的慢節(jié)奏片子。。。
重看了一遍,第二、第三段還是很難看下去。第二段沒感覺出為啥定要弄成彩色默片,“間離式再現(xiàn)”么?第三段光看舒淇和張震的床戲就已然宣告失敗了。第一段依然無比動人,有點神似《詩經(jīng)·關(guān)雎》的結(jié)構(gòu)與意境。
自由夢多酸澀,青春夢多躁亂,只有戀愛夢如此純凈可愛,讓人回味。一場徹夜撞球,一封情書,一段追尋,相見俯首而笑,綿綿細雨中作伴等車,傘下牽起的小手,簡單,細膩,空氣里都是浪漫的味道。
【冒失說出侯孝賢眼中“最好的時光(或最好的電影時光)”是哪一段并無太大意義,因為所有的時光都是被辜負被浪費的,也只有在辜負浪費之后,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感嘆它是最好的時光?!?/p>
比較喜歡第一個故事,一進新世紀就開始亂搞了。。。
第一個重復《風柜來的人》《南國再見南國》,第二個延續(xù)《悲情城市》《海上花》,第三個還是《尼羅河女兒》《千禧曼波》。還是最喜歡第一個結(jié)尾時的溫情牽手。舒淇真是幸運,遇到那么多真愛她的大導演。
覺得自由夢最好,但是更喜歡戀愛夢。
有一篇影評講得好,第一段故事是侯孝賢經(jīng)歷的,因此細節(jié)飽滿真切,第二段是侯孝賢閱讀過的,情節(jié)曲折,但個性不明,第三段是侯孝賢所陌生的,因此概念先行,缺乏感受。
張震真帥~還露~你看看吧,我這人忒庸俗了點吧.
three times three kinds of dreams >> about love ,freedom and youth
你想和她上床,她也想和你上床,你們都知道總有一天你們會上床,但不知道你們會在哪一天上床,這就是最好的時光。
這部片做得最對的地方是找對了演員。最喜歡第一個時光,而第二個時光的默劇形式是一種別樣的感覺。倒是對成為封面的第三個時光感覺平平。
最好的果子,最先被采摘。最好的時光,最容易浪費。
他費盡周折找到她,沒有一句抱怨,兩人只是癡癡地相對傻笑,相坐喝茶。一起出去吃碗面,各自呆呆地若有心事。她陪他在雨中等車,細雨綿綿中,他的傘從自己的右手換到左手,右手羞澀地握起了她的左手……
張震老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