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風月

劇情片中國香港 / 中國大陸1996

主演:張國榮  鞏俐  林健寰  何賽飛  林連昆  葛香亭  

導演:陳凱歌

 劇照

風月 劇照 NO.1風月 劇照 NO.2風月 劇照 NO.3風月 劇照 NO.4風月 劇照 NO.5風月 劇照 NO.6風月 劇照 NO.13風月 劇照 NO.14風月 劇照 NO.15風月 劇照 NO.16風月 劇照 NO.17風月 劇照 NO.18風月 劇照 NO.19風月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05:10

詳細劇情

父母雙亡的忠良(張國榮)投靠嫁入龐家的姐姐秀儀(何賽飛)時,處處受到姐夫的擠兌和侮辱,一怒之下用鴉片毒廢了姐夫,逃到上海后,陰差陽錯投入黑幫頭目大大門下,成為利用色相勾引富家太太上鉤再勒索其錢財?shù)摹安鸢h”。 龐府老爺死后,大小姐如意(鞏俐)被立為主事,為騙龐家財產,大大命忠良回到龐府引誘如意,豈料兩人日久生出真情,不忍再欺騙如意的忠良獨身返回上海,而如意也被大大接到上海,眼見了忠良所從事的“拆白黨”勾當,心生死灰。

 長篇影評

 1 ) 風月——超過3秒,關于魚的故事

看《風月》,可以把他們濃縮成一個短小的故事:
開始:
忠良,如意像是水里的魚,端午就像是水,水愛上一條魚,是怎么也無能為力的,他只有靜靜的看著兩條魚相愛,做魚的水,給魚愛,卻是怎么也得不到一條魚的愛。
帶著姐姐,就是帶走了龐鎮(zhèn)的一切,那是罪,是魚缸,永遠束縛著兩條看似相愛著的魚,和孤零零的水,還有那煩人的水草,其他的什么都沒了,都沒了
魚缸里的兩條魚跑了,水和水草都瘋了。
一條魚還是拋棄了另一條,自己游走了,去了大海,那個貌似的愛,就真的碎了,
水為了魚變臟了,水從此沒有了愛,變得渾濁了
接著:
但是呢,決定去找他,于是和魚缸里的水一起去了海,缸里的水剛近入海邊,就往四下里去了,卷著她流進了海里,她的心歡喜著,害怕著。
那么:
那條魚到底愛過誰呢?水草?魚缸?大海?還是另一條魚?還是那朵淹死在海里的花?總之那條魚都看到了。
有條魚在和海里的花接吻,因為她們愛上了同一條魚,是吧,是吧。。。
花死了,魚知道愛了,可是另一條魚淌著渾水回到了魚缸。一切都有了結束的理由
結局:
到底是誰殺了那條魚呢?是水草?是魚缸?是大海?是另一條魚?什么都不是,是一切的開頭,
最后渾水把缸淌混了。。。。
外音:
一切結束了,誰的結局都如風散去了,映著月光忽隱忽現(xiàn),唱出一段風花雪月的情歌,像著片子里升騰騰的煙,就這么飄啊飄啊,誰也不知去了哪里。


最近尤喜歡看張國榮的片子,那種氣,所謂的去不了的氣吧,從第一次看霸王別姬的時候開始,被那種氣深深地,深深地吸引了,說不出的感傷與憂心,說不出的明媚與傷情,他詮釋出了一切無法詮釋的東西,這個就是那股氣吧。所以在這個片子里穿著忠良衣服的張國榮,正正好好的呈現(xiàn)出了忠良的一切,他的絕,狠,恨,愛,傷,痛。最后他找到愛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愛,這樣的絕望,張國榮恰恰當當?shù)慕o示了出來,于是片子結束了,留下一些感傷。

 2 ) 風月

    電影開始的時候,張國榮,白西裝,白鞋,一身白,干著騙女人的拆白黨這樣一個有前途的工作。憑借著優(yōu)良的天賦,為組織最高領導賞識重視。。。他叫他“大大”,這個詞在我的家鄉(xiāng)的稱謂中指娘家直系親屬中的父輩。
    然而那時候,其實他還不懂得他玩的游戲有多危險,不懂情跟鴉片差不多,沾了的人不是廢了,就是死了。
    后來他果然以身試毒,真心愛過的兩個女人,一個為他自盡,一個被他毒害。情字上身,女人其實根本不管你是什么流氓混混也好,地痞無賴也好,要騙她錢也好,想要她命也好,都只想知道一件事:你愛我么?女人就是這么無聊的感情動物。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回答比說我不愛你還要壞,如果你沒有及時回應,那聽到這個答案的未婚少女可能會心死另嫁他人,而已婚婦女則可能會跳樓,因為她們一般已經心死無可死,唯有身死。

    這個電影不算很好,前面講小忠良的部分頗有點散,節(jié)奏上有斷裂。故事也就是一個普通狗血的愛情故事。張國榮扮演的主角一開始的薄情風流不過是假象,他內心其實軟弱,陰毒,缺乏力量,給人感覺白瞎了一副顛倒眾生的好皮囊。姐弟戀也不過是個噱頭,那個端午倒是有的一看,變身之后形如獸類,眼睛里刷刷射的都是怨毒。就是為何變身的線索刻畫不充足,給人感覺有點生硬。關鍵他又不是主角。還是主角太弱,尤其最后回去找如意,拆白黨最高領袖充滿沉痛地說:我的忠良,廢了。。。我也有同感啊同學們??坍嬤@樣害人害己的一個小男人干什么啊?關鍵他回去還沖鞏俐喊:我愛你!風度盡失,毫無形象。雖然你可以說這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那反襯著前面的情節(jié)有多裝逼。。。
   除了霸王別姬,陳導其他所有的作品給我的印象都是一個字:作。想說得太多而能力有限,真正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太淺。真懷疑他霸王別姬是怎么拍出來的。
  這個片子還是有別的可看之處:比如江南水鄉(xiāng),深宅大院,陰暗的房間,光線像塵土一樣在空氣中飛舞,雨水下燈紅酒綠,有如夢魘。這一部分大概來自王安怡的南方吧。而那個一葉扁舟劃出蓮池,一個眉眼干凈遺世獨立的白衣少年佇立船頭的形象,大概是陳導心中自我的投射。因為這樣的少年,他的每部戲都有。
   要我說,其實張國榮的忠良活脫脫就是一個小受,幼年失牯,備受欺凌,自尊心和性格都被扭曲。別看他花天酒地到處留情,其實急需女人的真情拯救。而鞏俐演的如意則極有女王氣質,不但是一家之主,而且極其單純,不沾世事。兩人的第一次,如意說:為了你,我跟端午試過了,來,你身子沉,你在下面,我在上面。估計就是這句話,徹底降服了小受渴望被統(tǒng)治的心。。。
   


 3 ) 淺談電影《風月》的美學價值

   《風月》是中國第五代導演陳凱歌繼《霸王別姬》后又一部以民國為時代背景的作品,全片流動著古色古香的東方式情調,風格清冷凄迷,通過細致描寫男女主人公幾近病態(tài)的愛欲糾纏,將舊中國的風雨飄搖和滿目創(chuàng)痍揭露得淋漓盡致。
  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是男主角郁忠良。他的性格極其復雜,外表俊美瀟灑、風流倜儻,內心卻陰郁孤傲頹廢,時常“以強烈的自尊來掩飾強烈的自卑”。童年時代的寄人籬下的生活以及姐夫的變態(tài)凌辱在他的靈魂深處留下?lián)]之不去的陰影,使他在冥冥中被命運牽引著滑向墮落的深淵,最終在黑暗中獨自毀滅。
  忠良的扮演者張國榮曾說過:“《風月》這部戲的確是解讀一個男人的愛,至少是從男人眼里去看一個奇特的女人的愛。拿這一對男女各自對愛的不同態(tài)度作剖析,作比較,探討的是一個曠古持久的話題。當然,人們感興趣比較多的是探討女人們的愛,而對男人的愛探究的少些。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郁忠良這角色挺特殊的,你一味把他往壞蛋那邊推,或者簡單的將他演成個多情種子都不行。他是個欺詐女人,吃軟飯的家伙,難道說這種男人也有愛可言?但是假如你剖開他的外層,從他個人的歷史去考察,他是個童年受欺凌,心靈有創(chuàng)傷,心理有障礙的男子,但又是個天良未泯的年輕男子,愛火在他心里還沒有完全熄滅。說實在的,這角兒真難把握。拿郁忠良跟幾個女人的關系來說吧,他原先是拿如意當獵物,也就是敲詐一個又一個女人之后的下一個目標??墒亲詈笏约壕钩闪藧鄣姆敚驗樗豢赡?,也不敢去真愛,最后他只能走上一條崩潰的道路。郁忠良回蘇州去欺騙勾引如意,是拆白黨老頭子指派的,但是他一接觸這純情少女,發(fā)覺自己愛上她了,他又退縮了。因為他小時被姐夫欺凌,龐府的男盜女娼糜爛生活,使他對兩性間的愛有一層心理障礙,恐懼并且反感?;燠E上海黑社會,又使他學會拿男女間的愛當一種手段和游戲。愛對他來說,是一個陷阱,一劑毒藥?!?
  就我個人看來,《風月》中的忠良與蘇童的長篇小說《米》中的五龍有很多類似之處,他們同樣被生存環(huán)境和欲望扭曲了本性,成為陰暗怨毒的“復仇者”,企圖以毀滅一切的形式來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徹底的悲劇人物。與五龍不同的是,包著仇恨外衣的忠良潛意識里仍舊渴望著愛與被愛,然而愛情對于他只是一種殘酷的折磨。他的一生中始終在不斷逃避,毒害姐夫后逃到上海,“拆白黨”生涯中逃避著一個個對他付出真情的女人,回到龐府后逃避著自己對如意的愛。當他對如意下毒后,再次滿懷悔恨地準備逃離。而同時他又不斷地被拋棄,江南、北京、上海,沒有一個地方是他真正的停泊地。他的生命是腐朽而虛空的,如行尸走肉,曇花一現(xiàn)的愛恨只是一抹病態(tài)的蒼白,點綴著曾屬于他的記憶。
  鞏俐扮演的女主角如意,被導演陳凱歌比喻為“陰影里一朵艷麗的鮮花”。她性格獨特而復雜,癡情任性而敢愛敢恨,與《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在某種程度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她是龐府的大家閨秀,從小在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中長大,浸淫著陳舊頹靡的空氣,寂寞和空虛造就了她的敏感憂郁。由于父親畸形的教育(從小就往她臉上噴煙,說鴉片是天地間的鐘靈毓秀)致使她在少女時代蒙受了景家的退婚之辱,因而變得自卑自憐。用陳凱歌的話來說:“女主角如意是個豪門閨女,她其實沒受過什么教育,至少沒受過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她的成長過程有個很特殊的地方,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但是結局是達不到她所追求的自由境界。她追求的東西是新時代的,但是她付出了一切卻沒有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她是新時代的犧牲品。因為新時代是在她們這些女性的痛苦代價之上誕生的?!?
  葉兆言原著《花影》中放浪形骸的妤小姐,到了電影《風月》中卻搖身一變成了嫻靜溫婉的如意。前者熱情如火,后者清純似水,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同樣是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妤小姐是“沖出了天井,像一陣風似的從過道上跑過”,白色孝服里藏著色彩艷麗的衣服,腳上穿一雙很刺眼的大紅繡花鞋;如意卻一襲雪白衣裙,長長的馬尾辮低垂在身后,裊裊婷婷地走過。然而這兩個截然相反的形象,內心卻有著相同的騷動以及純真熱烈堅定不移的信仰。
相形之下,表面看上去含蓄內斂的如意所作出的驚世駭俗之舉無疑更加令人震驚:她從端午的行李里發(fā)現(xiàn)了那張“天香里女人”豐姿綽約的照片,由此斷定他喜歡真正的“女人”,即非處女。為了得到他的愛慕,她竟然不惜將自己的初夜獻給了一直苦戀她卻不被她所喜愛的端午。而后如意與忠良纏綿時,便癡情地對他說:“為了你,我跟端午試過的?!币话闳撕茈y理解她的心理,其實這與她自小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女人的貞操觀和道德觀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社會的產物。而她從未受過這樣的教育,所以她既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忠實,也不在乎忠良曾經有過多少女人。她死心塌地愛著他,單就精神方面而言她是完全堅貞不渝的。
  可我總覺得如意對忠良的愛有太多的盲目成分,正如王安憶的《荒山之戀》中所言:“女人愛男人,并不是為了那男人本身的價值,而往往只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愛情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她們奮不顧身,不惜犧牲?!边@種犧牲本身就具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和誘惑,如飛蛾撲火般,用一剎那間的光和熱將燃燒生命成灰燼。當過著與世隔絕生活的如意聽到忠良向她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外面的花花世界,她的芳心已經被他所俘獲。他仿佛象征著陌生而新奇的命運,朝她張開雙臂。而她潛意識里一直強烈渴望掙脫龐府的樊籬,去尋覓屬于她的自由。鏡頭中的如意傾慕癡迷地望著忠良,卻似乎忽視了他眼中那抹黯淡和失落。
  他冷傲而輕蔑地對她說:“這就是你穿的衣服,你讀的書,你每天過的日子嗎?這些綾羅綢緞,真是丑極了。你知道這十年,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嗎?你知道嗎?蘇俄革命……世界大戰(zhàn)……北伐……國共聯(lián)盟、列寧、孫文、打倒列強……自由戀愛、男女平權……年輕人流血不流淚……這些你都知道嗎?北京的女學生,穿著黑長裙,上衣短短的,腰身緊緊的,手里舉著小小的紙旗,走在那宮墻下面。那墻是紅的,又高又直。兩邊全是一行一行的垂柳,飄飄拂拂。北京的天,又高又藍,紫禁城的角樓是金的,白色的風箏飛上天,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看不見了!……你真的想永遠呆在這兒嗎?”
  然而那一切只是忠良的想象,其實他根本沒有去過北京。當年他離開龐鎮(zhèn),決定去北京念書,卻在人煙嘈雜的車站迷失了方向。他陰差陽錯地去了另一個地方——紙醉金迷的上海,從而注定了他下半生“拆白黨”的生涯。而龐鎮(zhèn)的人都以為他是從北京念書回來,這更加深了他內心的自卑感。因此他面對如意不由自慚形穢,以種種冷漠和嘲弄掩飾著心內的畏怯。
  后來,如意在忠良的頭目“大大”的安排下,看到了“天香里女人”為忠良殉情那慘烈的一幕。她穿了一身洋裝來到那家叫愛都的酒店去找忠良,問他:“你愛過她嗎?”
  忠良的回答:“這關你屁事?你到上海來,就是為了要問我這個嗎?你以為你穿了這身洋裝,就可以這樣跟我說話?!你以為我是誰?你知道我有過多少女人?我騙她們,耍弄她們,害她們,把她們踩在腳底下!可她們呢?她們還是要我。跪在我面前,為我哭,為我笑!”
  面對著忠良歇斯底里的瘋狂,如意只輕蔑地苦笑,重新問他:“你愛過她嗎?”
  忠良呆呆地凝視她,目光中充滿仇恨:“我再也不是你們龐府的仆人了,上海是男人的天下!”
  然而如意對忠良卻一往情深如斯:“忠良,其實不管你是什么人,我都不在乎。你愛過我嗎?你說,你說呀!”她無限凄酸地望著他,滿懷最后一絲希冀,不甘心地追問著。她的話擊中了他最隱秘的要害,傷痕蔓延開來,血肉狼藉。痛苦扭曲著他的臉,他不敢注視她的眼睛,顫抖著,說不出一個字。
  當忠良得知如意即將成婚時,終于決定面對現(xiàn)實,而此刻那份愛已經失去,他永遠失去了她。
  全片中最使人辛酸的莫過于以下這段對話:忠良:“不……這不是真的,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氣,我知道你不是愛景云才跟他結婚的,你是賭氣的!你心里想的……是要和我走。那好,我們去北京,這一次,是真的!”
如意:“我不愛你了?!?
  忠良:“你跟我去北京!”
  如意:“我已經不愛你了?!?
  忠良:“那你為什么要去愛都找我?!你不去愛都找我……我就不回來了?!?
  如意:“我去找你,是有話要問你,可是你不回答我。她問你不回答,我問你也不回答?,F(xiàn)在我明白了,你回答不了,你怕!你的心已經廢了,你不會愛了!”
  忠良:“我愛你!”
  如意:“晚了!”
  忠良:“我愛你……”
  如意:“已經晚了……再過幾天,我就要做新娘子了。我從小就想做新娘子,每天都在等啊,等啊……我的新衣服就要做好了,新郎我也選好了。我什么都會做了,我要做新娘了……”
  嫁給景家是如意追求真愛而無望之后萬念俱灰的決定,無論她將要托付終身的那個人是誰,無論她是否依舊愛著忠良,都已不再重要。然而痛失愛人的忠良,無法遏制心中仇恨的火焰再度蔓延,于是他在她的煙里下了毒,把她害成了一個神志不清的廢人。此處張國榮將忠良目睹如意中毒時那驚詫、悔恨、痛楚、絕望等復雜的面部表情詮釋得淋漓盡致,演技已臻爐火純青之境。而被毒成廢人的如意被人用輪椅再一次推進祠堂時,穿一身喜氣洋洋的紅衣,長長的馬尾辮,鬢旁插著小紅花,蠟黃呆滯的臉龐如同一具風干的僵尸。而下一個鏡頭幽幽閃回到童年那個月圓之夜,天真無邪的忠良、如意、和端午在祠堂里捉迷藏,歡聲笑語被低沉的音樂吞沒,給全片平添了幾分滄桑悲愴的況味。
  陰郁、頹靡、暗淡,是這部影片的主色調。比起《霸王別姬》的璀璨光艷華美燦爛,《風月》只是一片神秘幽冷的青灰,隱隱漂浮著幾許江南特有的詩情畫意。龐府那陰森深幽的祠堂,一盞盞隨風搖曳的油紙燈籠,一望無際的菏塘,歌舞升平的舊上海街頭,“天香里”房間里火紅的玫瑰花,一盞煙槍,一只耳環(huán),一把鑰匙,一瓶毒藥……種種美麗而詭異的意象,將《風月》中的陳年舊事娓娓道來。再配上杜可風撲朔迷離的攝影,和趙季平蒼涼空茫的音樂,細細反復體味,與其說是享受,不如說是煎熬。
  而“風月”,到底是“風花雪月”,還是“無形之大莫過風,有形之大莫過月”?我無從知曉,卻不由想起張愛玲《金鎖記》中的句子:“窗外還是那使人汗毛凜凜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個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陽。”
  《風月》里的人物都是被囚禁的瘋子,他們在瘋狂迷亂的世界中苦苦掙扎著,看不到天明。然而在這樣憂傷苦澀的影片基調中,尚有一絲淡淡的幻想去溫暖傷痕累累的記憶,由此吸引著我們繼續(xù)看下去。
  我至今仍然無法忘記忠良與如意那場突如其來的激情戲:橘黃的色調染滿整個熒屏,他與她,赤裸的臂膀交錯旋轉搖晃,黑發(fā)顫動燃燒,微皺的床單如一池春水……這一組鏡頭拍攝得熱烈而含蓄,曖昧而唯美,像一幅沐浴在陽光中的油畫,給人格外神圣純潔之感。
  陳凱歌作品《風月》所表現(xiàn)并挖掘而出的美學價值,如同一座迷宮,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寶藏,其中的意境難以言喻。而影片中那份令人心魂俱傷的綿綿悵恨,正是“風月無情人暗換,舊游如夢空腸斷?!?
                 
 
 
 
 
 
 

 4 ) 問,煩

這片的四星,可以全給了杜可風鏡頭下的張國榮。攝影是天才,遇到了這樣好的被寫體。 女主角鞏俐的表演非常不可信,完全沒有不諳世事的純真和任性,看不出哥哥飾演的忠良為何會在騎車段落突然陷入情網。 杜可風的鏡頭美呵,鏡子割裂的空間,慌張的特寫,非常適合上海灘的華麗和空虛。而蘇州園林的沉悶規(guī)矩我還是推崇老謀子的表達方法。 故事并無特殊之處,情節(jié)的處理也非常一般。像何賽飛演的瘋癲扭曲的姨太太出場次數(shù)太多,每次都哭天搶地,讓人厭煩。我個人還是很喜歡何賽飛的,但是只能說陳凱歌不會用。甚至于鞏俐,雖然我一直覺得她沒什么特別出色的代表作。而且民國裝沒有現(xiàn)代裝有氣勢。演員對于張藝謀來說就是個人肉道具,他能用得好,這就是本事。 后面如意叨叨問“你愛不愛我”,令人不勝其煩,而且我覺得以她的段位根本不可能說出“你怕”的總結來,簡直是敗筆,把本應讓觀眾做的作業(yè)答案公布出來。 看到了出露崢嶸的周迅,兩次出場,大有喧賓奪主之勢。第一次正是忠良春風得意,她剛剛下海,后來忠良落魄傷心,她正俏枝頭——想想正如這演藝圈,哥哥去世時可否知道迅哥后來何等威風? ----------------------------------------------------------------------------------------- 當時看《如果·愛》的時候,我就覺得周迅演的老孫就是她自己。雖然毫無根據,但是就是有這樣強烈的感覺——即便手段有爭議,但是自己也是爭氣,有機會就能搏出頭。 片中如意的哥哥是周野芒飾演,給《成長的煩惱》里的爸爸配過音。

 5 ) 此情不關風月

  也是畢業(yè)了心無掛礙,這才看看文藝片,兩個小時電影中間暫停了兩三次,其中一次還是跟朋友聊天去。主要原因大概是因為Z以前的劇透,所以劇情流水一樣淌著,我知道它到哪里去,也就不急了。看完風月我才理解張藝謀對鞏俐的用心良苦,鞏俐到底不是南方的女人,舉手投足都略顯笨拙,容顏也少了那水鄉(xiāng)嬌滴滴的標致,像《風月》這般安插進荷花悠悠的江南,實在不夠伶俐可人。也難怪,《妻妾成群》好好的園林景致被張藝謀生是改成了干澀的喬家大院。陳凱歌倒是不管那么多,許是在《霸王別姬》里用得順手了,便直接拿了過來,可惜仍是洗不掉北方的淳樸味。
  
  看片子的時候就在想,誰演如意更合適,而周迅幾分鐘的客串倒讓我茅塞頓開,想起周迅在《橘子紅了》里面的表現(xiàn),若和鞏俐角色互換應是更好了。鞏俐年紀總是顯得老成,不如去客串一下風塵舞女,而周迅纖巧的瓜子臉,干凈透徹的江南韻,偶爾叛逆的靈氣,實在更適合如意的性格。而且總覺得,演小如意的瘦骨嶙峋的姑娘長大也是更像周迅,而不是鞏俐,很難想像在壓抑的龐府里,抽著大煙,還能長得那么豐滿。
  
  以下是劇透,一股子舊時代的霉味,就硬生生地發(fā)酵成了出戲,可惜此情不關風與月。
  
  電影開篇,小如意獨自對著鏡頭,面無表情,畫外音慢悠悠地說著,鴉片是什么,我的乖女兒,鴉片是天地間的鐘靈毓秀啊。小如意忽地咧嘴笑了,犬牙白白的,好像傳說中剛剛養(yǎng)成的小鬼,讓人一陣毛骨悚然。如意就是瘦,穿著白色的短褲肚兜,赤著腳,攪亂了女人們的牌局,闖進了祠堂,身上的鈴鐺遙遠地響著,引著管家在身后氣哄哄地追,直到穿著白色小背心的小端午抓住如意。如意才領著端午走出祠堂,光潔的后背上,肩胛骨突聳著,小忠良那時從遠處走來,白色的馬褂,整齊的頭發(fā)。然后小如意轉身,微蹙著眉,兩條麻花辮一蕩一蕩的,端午也隨著往祠堂里看,忠良安靜的眼神卻是落在了如意身上。這一幕,是開頭也是結尾。
  
  只是一個人跟著跟著就不跟了,一個人得不到就決定毀了。然后所有人想起當時年紀小,哪怕夜晚鬼影幢幢,仍是氤氳一片美麗。
  
  忠良在辛亥年入了龐府投奔嫁了大少爺?shù)慕憬悖且荒晁龤q,不讀書的時候就幫姐夫燒煙,大少爺是煙鬼,蒼白的一張大臉,頭發(fā)濕淋淋搭在一旁,他說,忠良,去親你姐姐一口。姐姐也說,來,忠良,親姐姐一口。這番高墻下的亂倫終于讓忠良恨無可恨,去藥房拿了毒投在煙里,然后倉皇間執(zhí)行李去北京,誰知陰差陽錯到了上海,成了騙女人錢的小混混。歡暢里喝酒賭博,總是這樣,親女人一口,親掉一個耳環(huán)便是戰(zhàn)利品,然后幽會處,合伙要脅,劫了人家的錢財。
  
  上海的老大讓忠良去騙龐大小姐來上海,忠良內心掙扎中回到龐府,仍是荷花塘中撐船的水路,來來回回不知積了多少人的怨氣。他勾著如意喜歡他,能對女人用的招數(shù)都在那了,如意一顆芳心也扔了下去,扔在忠良的行李中,翻出一張成熟女人的照片,堅持認為女人比姑娘漂亮。那時候端午過繼過來,頂著西瓜頭,什么都是跟著如意,于是如意要變女人,也是找了端午。后來如意和忠良的激情戲拍得很好,只是裸露的糾纏的后背轉圈,如意烏黑的秀發(fā)一直在翻滾,我終于明白什么叫海藻一樣的頭發(fā)。再后來便是俗套,忠良愛上如意沒有騙她到上海,倒是上海老大把如意接來讓如意看看忠良的勾當,穿著白色西裝,做著拆白的買賣,如意在這邊隔著弄堂看,那邊小樓窗口,照片里的女人頭發(fā)凌亂,紅著眼睛問忠良有沒有愛過她,忠良沉默,女人跳了樓,死了。如意換了洋裝,走進十里洋場同樣問忠良愛不愛她,忠良不答。一場上海之行,三人全都變了。端午強暴了如意,他說這里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戰(zhàn)爭,那個女人為了男人去死,可她還是輸了。端午回家,姐姐問見著忠良沒有,端午不屑地慢聲嘲諷,我真不想告訴您他是干什么的。之前退了如意婚事的男人又找了來,端午仍然穿著藍褂子,哈著腰悠悠地說,小姐和我,和忠良,都是睡過的。
  
  仍然是大俗套,忠良找了來,終于大喊說我愛你,如意閃著淚光說晚了,仿佛變成了瓊瑤的戲碼,但只是一瞬間而已,忠良很快沉靜下來,手指撫上了藥房覆滿灰塵的鎖,姐姐鬼魅一般出現(xiàn)在身后,遞出一把鑰匙。掀開蛛網下的布,煙槍上的玉雕仍然溫潤,忠良輕車熟路把煙端給了如意,又執(zhí)了行李離去,只是半路上對著小橋流水,忽地悔了起來,瘋子一樣往回趕,仍是晚了,靠在門上哭,面容在黑暗里扭曲起來。最后忠良還是被上海來的人開槍打死了,如意被抬到祠堂上來的時候也已經沒了心智,倒是端午,仍是從偏門進去,卻成了龐家的主事者。
  
  便是一場風月。
  
  杜可風的攝影可圈可點,仿佛霧里看花,卻溫柔得密不透風。張國榮的演技爐火純青,白衣白褲風度翩翩,但內心的掙扎,一個轉身,一個手勢,都做到了。何賽飛仍是頂著那張嬌艷的臉,她從頭到尾都沒有變,都那么漂亮那么蒼白嘴唇那么紅,便是死在那個時代了。端午的前后轉變卻很明顯,同一張臉,愚忠與嘲諷都讓人如此信服。唯獨看不慣鞏俐的北方味,還有濫俗的劇情,若不是有如此完美的攝影,誰也不會把它當成文藝片的。

 6 ) 風月場上,最稀薄的是愛情

《風月》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個有些神經錯亂的詩人,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好像很有道理,讓你回味無窮,但你卻無法對他這個人本身有個正??陀^的評價。在這部電影中,你可能對背景中時隱時現(xiàn)的蟬聲蛙聲印象深刻,可能對打在人物臉上的一束燈光印象深刻,可能對張國榮的某個眼神印象深刻,可能對任何一個無關緊要的小配角的出場印象深刻,甚至可能對充當?shù)谰叩囊皇倒寤?、一桿煙槍印象深刻——這部影片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因為它聚集了一個華麗到奢侈的制作陣容。但是,在看完整部電影后,我無法對電影的整體形成一個最起碼的認同和評價。用某個影評人評論陳凱歌的話說:“他只確定要做大,要做強,要做美,要做復雜。但是,要做什么?”這并不表示這部電影是沒有內容的,相反,它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是相當豐富并且很有深度的,只是不夠清晰罷了。

著眼到人物塑造上,每一個人物的塑造都是立體的和有深意的,但是人物之間的關系卻顯得淡薄和松散,人與人之間的糾葛并不夠深。用以表現(xiàn)影片內容的并不是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而是每一個人物的生存背景和成長歷程以及演員對角色心理的把握和再現(xiàn)。

首先是如意。如意是龐府大宅中的大小姐,從小聞煙長大。在這個趨向于沒落的封建大家庭中,由于時代的混亂,家道的沒落,父親和哥哥的荒淫無度,她沒有接受過多封建禮法的教育,從小就是個被縱容的叛逆者,她厭惡和背叛了由姨娘們構成的,充斥著麻將聲和嗔笑聲的庸俗的女人的世界,卻也無法走入以祠堂為象征的男人的世界,這使得她從小就對男人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以及以對七公公的無理和對端午的耍弄為表象的對男人的世界的叛逆。如意從小就被寄托了未來掌管這個大家庭的秘密職責(可以從影片中一個很短暫的鏡頭:某個長輩把一串鑰匙和一個鈴鐺掛在了小如意的后背),這使得她好像天然就有這份傲氣,在父親死后很自然地走上了龐家的當家女主人的位置。身著一身白衣的如意從一群面無表情的黑衣男性族人面前走過,這矛盾鮮明的鏡頭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導演的價值取向,同時暗示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倫理制度的崩塌。這樣一個奇女子旺盛的生命力足以把龐家大宅鬧得天翻地覆。但是當一個對她來說來自外面世界的陌生的男人——郁忠良出現(xiàn)之后,當郁忠良信誓旦旦地向她描述了紅墻綠瓦的北京城之后,當終于有個男人可以用不屑(雖然是偽裝的)的眼光看她之后,她的生命熱情終于找到了突破口,延展成為對于愛情的渴望以及使她進一步成長的動力。這個女性形象,并不只是一個異類,還寄予了導演對于女性本身的探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女性共有的堅定、固執(zhí)和探索的勇氣。在去到上海之后,面對著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的城市,這個女人沒有產生絲毫的動搖和困惑,因為她清楚這并不是她所向往的紅墻綠瓦。這使得她可以不受干擾地,很明白地看清自己的位置,看清郁忠良的本質,堅定執(zhí)著地問出:“你愛她嗎?”,“你愛我嗎?”這個實質性的問題。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對愛情的渴望即是對更大的世界的渴望。在少年時遭遇退婚而感到了巨大缺憾的如意終于又產生了對更大世界的渴望。在面對郁忠良的軟弱和游移時,如意更顯現(xiàn)出了巨大的生命能量,終于主動放棄這段無果而終的感情,為自己挑選了更合適的新郎。電影公映后,觀眾紛紛指責片中如意的扮演者鞏俐并不適合這個角色,認為她年齡偏大,而且演不出江南女子特有的韻味(鞏俐是山東人)。我認為,如意那種不曉人世的單純眼神、這種單純中自然透漏出來的固執(zhí)和狠勁兒(最明顯的是在端午向景云揭穿如意與他及忠良的關系時如意毫不猶豫給他的那巴掌)、明顯流露出的欲望,以及獨立掌握一切的自負,至少在目前的中國,只有鞏俐演得出來。倒是江南女子中會不會真正產生如意這種性格,我表示懷疑。個人認為,鞏俐習慣性的雙唇微張,雙眼睜大卻迷離的表情真的是絕了。后來的章子怡跟她相比,固執(zhí)和狠勁兒有余,單純和誘惑不足。

再來看郁忠良。這是一個比如意更加概念化的人物,我覺得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逃脫的命運。他的命運是在那個他乘著小船從一片滿是躁動蟬聲的荷塘中靠近龐府的夜晚開始的,那個夜晚,姐姐對她說:“書帶了嗎?你姐夫說,不讀書的時候,學著給他燒煙吧?!睆拇耍x“讀書”的生活越來越遠,卻被鴉片的毒氣籠罩了一生,被愛與不愛的難題困惑至死。忠良小的時候大概是一個單純的少年,喜歡讀書,對姐姐有著美好的感情,這些留在了他童年記憶的深處,是無法泯滅的。但自從來到了龐府,開始了給姐夫燒煙的生活,在變態(tài)的姐夫和神經質的姐姐,還有整個龐府淫靡潮濕的氣氛下度過了青少年,這個單純的孩子終于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愛”這個字眼在他心里已經變得骯臟渾濁。他毒了姐夫,想要逃走,逃到他夢想中紅墻綠瓦的北京,但沒想卻逃到了一個更大的風月場——上海。他成為白拆黨人,以欺騙女人為手段干著不為人知的勾當。我們可以從張國榮入木三分的表演中看出這時郁忠良的情感變化。在干著勾當時,忠良是不情愿的,因為這勾當總讓他回想起不愉快的童年,而且他從心底討厭和鄙視這些貴婦人;但又透著痛快淋漓的報復的快感,因為此刻他掌握著主動權,并且可以冷眼旁觀地看著女人們一個個愚蠢地深陷;在成功得手后,他仿佛能夠暫時忘卻不快的經歷,風風火火志得意滿顯得十分瀟灑。但這些風光和瀟灑只是一層一撕就破的紙。他的心中始終還是那個自卑的,猶豫的少年忠良。一旦他動了凡心,露出了真心,就會顯得十分的痛苦和不自信。個人認為,整部電影中張國容表演的最出彩的地方就是這些不經意間露出的痛苦和不自信的表情,其中最明顯的是周迅的兩次出場。周迅扮演的這個白紙一張似的跑龍?zhí)椎娜宋锏淖饔么蟾啪褪且屩伊荚谶@個真假莫辨的大上海風月場上赤裸裸地兩次暴露出真實的感情。有了對他的感情的基本的認識,就很好理解他對待天香里女人以及如意的矛盾的猶疑不定的態(tài)度。雖然我仍然無法確定忠良是不是真正的對如意和天香里女人產生了愛情,但毫無疑問,天香里女人讓忠良動了真心,如意則用自己強烈和毫不掩飾的愛情徹底撕破了忠良那個志得意滿的假面目,這些情感變化,大大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才會痛心地宣布:“忠良廢了!”的確,撕去了那層假面目的忠良只不過是一個自卑懦弱的沒有能力騙錢也沒有能力愛的人而已。他是用戴了面具的自己吸引到了天香里女人和如意,但要用面具后面那個孱弱卑微的心去愛這兩個女人卻是他做不到的。即使最后他終于下定決心毒了如意,他也還是不得不逃走了又回來,無法面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梢哉f,龐莊的一切是忠良想要逃避卻無法逃避的,就好像即使他厭惡和鄙視龐莊,卻還是注定要愛上一個龐莊的女人;就好像雖然對龐小姐的衣服和書籍大加嘲笑但卻打從心里十分喜歡,愛惜地撫摸著龐小姐訂做的布料。在看似高傲地,嚴厲地面對如意的背后,藏著深深的自卑。他在對姐姐的話中明確地說出:“一個龐府的小仆人,敢去愛一位大小姐么?…一個整天伺候大少爺大少奶奶的小仆人,誰會跟他好呢?”。張國榮在電影拍攝完畢接受采訪的時候不止一次地向記者表示郁忠良這個角色是他接觸過的最有難度的角色,他演得很辛苦。的確,這部電影對演員的演技的考驗是在是有些過分的高,很難想象除張國榮外的任何一個演員接拍這部電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在談到《風月》是一部怎樣的電影的時候,導演陳凱歌是這樣回答的:“《風月》是一部溫和的女權主義電影。”同時,《風月》又是一部表現(xiàn)“想逃避卻又無法逃避的電影?!?我想,這大概就是對如意和忠良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意圖的精辟的概括吧。

另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是端午。這是一個像是背景般存在的人物。管家龐安的那句“咱們龐家沒男人了!”就是對端午說的,那個時侯的端午還不是個男人,只是個跟在大小姐身后的惟命是從的小仆人。但男人是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只要有充分的養(yǎng)料。這些養(yǎng)料是:大小姐的無視所帶來的對自尊心的傷害,上海的荒淫生活對視覺的沖擊,族長們兇殘的打罵和鮮血。一個男人最有可能在占有女人并受挫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化,因為對異性的占有自遠古以來就是用以彰顯男性本質生命力的最有力量的表現(xiàn)。端午就是在對大小姐的追逐的過程中成長成為一個組長們眼中真正的“男人”,即從一個順從的人變?yōu)橐粋€畸形的,充滿仇恨的施暴的人,而這正是一個封建大家庭所需要的領袖必備的特質。

除了這些主要角色外,影片中還有很多角色都是很出彩的,這主要依賴于眾多“老戲骨”的傾力出演。比如說何賽飛扮演的忠良的姐姐秀儀,婷婷的江南腔,神經質的表演,裊娜的走路的步子,在對一個江南女子的表現(xiàn)上,何賽飛無疑超過了鞏俐。還有謝添扮演的大大,讓人看了不寒而栗…眾多戲癡聚在一起的表演難免會讓人感到做作,矯情。然而這卻是這部影片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所必需要的元素,是為了營造與觀眾有著距離感的氣氛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為我們構造了一幅很難能夠再現(xiàn)的圖景。

影片對環(huán)境的塑造是讓人十分叫絕的。蟬聲,蛙聲,鳥叫聲,端著的煙壺由于緊張而發(fā)出的磕磕碰碰的聲音,小如意奔跑躲藏時身上掛著的鈴鐺發(fā)出的叮叮當當?shù)捻懧?,陰暗潮濕的房屋,昏暗詭異的燈光,凌亂散落的白紙燈籠,散落著麻將的破圓桌…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一個將要頹敗的大家庭最后的聲嘶力竭的喘息。還有魚龍混雜的大上海,大家光明正大地干著各種見不得人的勾當,男男女女相擁舞蹈縱情狂歡,整個中國仿佛被鴉片的毒氣籠罩,迷失,癲狂,卻又孕育著新的生機。每個人都仿佛神經質般地緊緊抓著身邊的人,為生活,為欲望,卻惟獨不是為了愛情。

導演在兩小時的影片中向我們傳達了這么多東西,連他自己都無法用簡單的話語來概括。我被影片營造出的氛圍感染,欽佩演員高超的演技,對一個個小細節(jié)心有領會,但總覺得好像缺少一個突出的點,讓我多年之后還能回想起這部電影,記得它曾經帶給我什么東西。這部電影也許是關于男性和女性的,也許是關于成長的,也學是關于報復的,也許是關于變態(tài)心理的,似乎連導演都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也許這正是這部影片的藝術魅力,但我卻覺得,花了這么大心血拍出來的片子,卻沒有辦法把其中一個問題闡釋地比較透徹和獨到,著實有點可惜。

(09年6月上大學時候的一篇習作,貼到豆瓣上留作紀念吧。)

 短評

忠良以為外逃十年是解脫,其實內心早已陷在陰霾的龐家大院無法自拔;如意想等來一個太陽解救自己,卻不知來的是一個假的救贖;端午以為自己可以卑微地不計付出地愛,卻在混亂的大上海迷失了靈魂。景云也許真的是如意的太陽,忠良卻戳瞎了她渴望光明的雙眼,終于高高在上的端午則成了另一座石頭雕塑。

3分鐘前
  • 張小九
  • 推薦

周迅定定凝望,落下淚來。哥哥果然芳華。

8分鐘前
  • 素手纖纖
  • 推薦

3.0 看完<<風月>>再想<<梅蘭芳>>,手法結構相似,陳可謂毫無進步可言??v使<<風月>>編劇再好,杜可風拍的再漂亮,演員們演的再好,趙季平音樂再傳神,置陳手裡,僅僅變成堆砌了。也實在可惜。

11分鐘前
  • 大佑
  • 還行

開頭部分雜而無用,后來 漸入佳境,但卻始終用力過猛,人物的情感上來就是100°的開水,讓人沒辦法適應。但不知為何,天香里的女人周潔,那么少的戲,豆瓣連個名字都沒有,卻讓我丟了魂?;蛟S是我有故事?三星,給周潔一顆星。

14分鐘前
  • 巴豆雖好
  • 推薦

分明是恐怖片

16分鐘前
  • 阿朽
  • 還行

陳拍黃土地,張拍紅高梁;陳拍孩子王,張拍一個都不少;陳拍荊軻刺秦,張拍英雄,陳接著無極;陳拍霸王,張拍活著;張拍幸福時光,陳拍和你一起,張再千里走單;張拍大紅燈籠和搖啊搖,陳用一部風月作總結。這哥倆到底什么情況?

17分鐘前
  • 狄飛驚
  • 還行

那個端午簡直是神了。

21分鐘前
  • Morning
  • 推薦

我不想做姑娘,我要當女人。為了你,我跟動物試過的。

25分鐘前
  • 伊凡
  • 推薦

那個壓抑勁拍出來了

27分鐘前
  • tomorrow
  • 推薦

不錯,讓人很心痛。

28分鐘前
  • 薇羅尼卡
  • 推薦

片子莫名其妙,張國榮風華絕代

33分鐘前
  • sherrylee
  • 還行

那時的鞏俐眉眼間都是俏與媚。她問,你愛過她嗎?那時心卻碎了一地。

35分鐘前
  • 左手
  • 推薦

我是為哥哥看的。

36分鐘前
  • 還行

你總是撩妹于無形之間,隨便使個眼色,女主角的心就跟著你走了

37分鐘前
  • 益暄
  • 推薦

陳凱歌擅長的題材,舒琪的編劇、杜可風的攝影,氛圍營造很好,細節(jié)把握也很好,《霸王別姬》是社會悲劇,這一部更大比重是一出愛情悲劇。哥哥的演技在這時候完全無可挑剔,周迅的配角出場堪稱驚艷。

42分鐘前
  • 尾生
  • 推薦

這片子幾乎是靠杜可風的攝影和各個主演挽救了。打光并無不妥,估計是《霸王別姬》大受好評,所以戲劇式的舞臺打光借鑒,但特寫、長焦和跟拍運鏡都是厲害。如此好的配置:園林實景、江南水鄉(xiāng)、民國古典,這么多的實力派演員,極為曖昧的暖色調,甚至是一股氤氳的頹唐調光,這攝影太好了。這個文本如果非要對號歷史政治,充其量是一個儒家大家族的萎靡、壓抑,然后是自毀,甚至《胭脂扣》都比這好多了,格局再往大一點想,只覺的是舊時儒家父權制的可鄙和可悲。我是很懷疑,沒有張藝謀這樣的攝影師,沒有蘆葦編劇,沒有杜可風等,陳凱歌的作者性和審美意趣到底在哪。到底是沒有自己的東西,多年后看《妖貓傳》和《無極》更覺如此。7.6

43分鐘前
  • 巴喆
  • 推薦

當我們自負或自滿的時候,一定要再來看一遍《風月》,他會告訴你自負的后果是什么。當然,金棕櫚得主自負的慘劇最后讓徐楓買了單。

45分鐘前
  • 克隆加v239203
  • 還行

最美運鏡最牛逼的用光,太好了這片兒,杜可風是神一樣的存在。撇開故事本身的大氣之比較不說的話,片子在我心里的評分一點兒不輸霸王別姬。還有無可挑剔的中國式美學,其中的床戲片段也是看過的床戲當中最喜歡的。含蓄與隱忍之極致。

50分鐘前
  • ??喪甜治多心
  • 力薦

一樣是拍上海,同樣是鞏俐主演,陳凱歌這部《風月》和難兄難弟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一樣,一前一后都是比較失敗的作品,大量的頂光、部門側光打得像恐怖片,人物的臉龐經常半明半暗,神經質的性壓抑,歇斯底里的人物,故事卻很單薄撐不起來,除了演員、攝影,基本沒啥可看的。

51分鐘前
  • 內陸飛魚
  • 還行

陳凱歌腦子還好使的時候,拍的東西確實厲害,營造一個場,觀眾就進去了,幾乎無可挑剔

53分鐘前
  • RD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