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老齡化社會的無奈選擇
從內(nèi)容上看,影片關(guān)注老人癡呆問題,但是給出的解決方案卻是令人心酸的:送進老人院,“有時候糊涂也是好的”。中國的老齡化加劇,面對自己和他人的父母,內(nèi)心更多的是擔(dān)憂。雙職工家庭是否符合歷史發(fā)展要求?既不能很好得撫養(yǎng)子女,也不能照顧老人。從演技上看,小洋蔥和母親演技自然。從拍攝手法上看,劇情主要是通過母親的回憶和小洋蔥的活動推進的,圍繞找尋母親少女時代的朋友智子展開。但這兩條線結(jié)合得很生硬,甚至讓人感覺僅靠母親的回憶也能推進劇情。
2 ) 《去見小洋蔥的母親》
即便偶爾覺得扮演母親近90歲的赤木春惠表演稍顯舞臺感,部分劇情稍有煽情之嫌,但瑕不掩瑜,一切都還是在一種很隱忍的節(jié)奏和情緒中緩緩道來。
特別插敘的剪輯,點到為止,完全沒有喧賓奪主,且需要的情緒正作用恰到好處就切換回來,老導(dǎo)演功力還是非常深厚的。
而作品本身將多重傷痕與當(dāng)代老齡化結(jié)合,在運用日本最擅長對家庭的描述,同樣很有說服力的。
相較前一年的《電影旬刊》第一,這部遲遲才看到的第一至少沒有令人失望。
3 ) 在愛和幻想中重生
年逾古稀的森崎東創(chuàng)作精力不減,2013年交織著信、望、愛的作品《去見小洋蔥的母親》,登上電影旬報十佳影片第一名。獲此殊榮,貶褒不一,毀譽參半,但也可窺見日本國民心理之一斑。
時值今日,二戰(zhàn)已過去半個多世紀(jì),戰(zhàn)爭的傷痛和后遺癥越來越淡化,但作為戰(zhàn)后成長起來的那代人,在21世紀(jì)跨入耄耋之年后,卻從未遺忘過那段歷史。此部影片正基于如此背景,講述一個普通家庭三代同堂既溫暖又心酸的故事,這種溫馨催淚、充滿正面價值導(dǎo)向的故事通常會被簡單歸到“治愈系”中去。事實上,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的所謂日式“治愈系”電影,大致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清新美好、簡單純真的感情故事,另一類則是以家庭成員的沖突、最終達到圓融圓滿、凸顯家庭價值觀的重要性。這部《去見小洋蔥的母親》正是標(biāo)準(zhǔn)的后者范本。
其實我們對這類日式“治愈系”一點都不陌生,小津安二郎、成瀨巳喜男都是家庭劇的高手,各有風(fēng)格各有千秋,且?guī)缀鯙楹笫蓝ㄏ铝穗y以逾越的高峰,縱觀日影彩色片年代,從這方面入手另辟蹊徑、再達巔峰者鮮有,即使有,后人恐也難以認(rèn)同。但這些都沒能阻止日影在“溫暖美好”的家庭劇道路上勇往無前,不一一細(xì)數(shù)眾多名片,連山田洋次都忍不住翻拍出《東京家族》,這種“微笑的眼淚”家庭輕喜劇套路,是有多招人喜歡??!因此,《去見小洋蔥的母親》能獲旬報首佳頁在意料之中了,可謂國民治愈劑。
這管治愈劑也真是百試百靈:三代之間淳樸深厚的情感交流、小細(xì)節(jié)的拿捏準(zhǔn)確、干凈美麗的畫面色調(diào)、人與人之間明朗通透的關(guān)系處理、美好而不乏酸楚的回憶,都構(gòu)成此片成功的要素。
三代同堂的小世界——兒子岡野雄一頂著洋蔥頭混混度日,雖“胸?zé)o大志”,然和善孝順,影片并未交代他何以單身,但與兒子相處甚歡可以看出,他至少是個好父親;母親三枝婆婆記憶錯亂、顛三倒四,在她時而混亂時而清醒的閃回記憶中,目睹原子彈蘑菇云升空,目睹智子淪落風(fēng)塵的無能為力,依稀可見戰(zhàn)后傷痕,這些閃回延長了時間縱向,加大了影片的厚重感。
細(xì)節(jié)的妥善安排——母親摸到兒子的洋蔥頭才辨識確認(rèn),證明母子連心,即使容顏更改、記憶缺失,但血肉相連的那份天然情感卻無法質(zhì)疑;雄一拿起照片時旁邊漫畫的映襯,既交代了他的愛好和職業(yè),也側(cè)面說明故事的由來;雄一夜歸兩次倒車,第一次差點撞上母親,第二次就得心應(yīng)手了,將日?,嵤?、母子交流真切自然地呈現(xiàn),并通過事件反映人物性格,在事件中進一步交代、完善故事邏輯發(fā)展;當(dāng)然,最有趣的細(xì)節(jié)要數(shù)竹中直人不自然的假發(fā),從他屢次面帶尷尬地摸頭,觀眾逐步心領(lǐng)神會,如果說雄一從甫一露面便是完美兒子形象的話,那么竹中直人對待假發(fā)的態(tài)度,就是對自己、對母親逐漸改觀的過程,這個渾身是戲的人物不僅增加了喜劇元素,也側(cè)面交代老有所依的另一種方式,與時間的縱向性相印成趣,成為現(xiàn)時的橫向鋪展。
干凈美麗的畫面和光線——日式“治愈系”一大法寶,不贅言,誰都想清涼眼睛呢。
簡化的人際關(guān)系——另一法寶。當(dāng)我們厭倦了現(xiàn)實庸常里的猜忌和冷淡,能在銀幕上體會一把純真是幸福的。酒吧里的人來人往、老人院里形形色色的有趣老人和有愛工作人員,你可以責(zé)之以過于理想化,但那不正是觀影做夢的樂趣嗎?
落淚的回憶——傷痕猶在,熱淚猶在,但那些發(fā)酵的陳年往事不乏傷心傷痛,物資短缺,父親酗酒,但在閃回中都被處理得云淡風(fēng)輕,混合著老年人夢境的回憶,與現(xiàn)實的平行構(gòu)成小人物們的悲喜。提燈節(jié)橋上與故人的相見,仿佛靈魂出竅,仿佛昨日重現(xiàn),在年少的歌聲中,昔日的愛重來,昔日的夢重返,終于和自己說你好,和過去道再見。洋蔥痛痛快快哭了一回,被父母記起終究是幸福的。尾聲處一老一小被推行撞見,暗示暮年與新生的輪回,一切都在愛和幻想中重生了,影片也得到完美的閉合。
——載于《電影世界》8月刊
4 ) 那邊的島國和它的脈脈溫情
(一)
腦細(xì)胞在逐個死去。
很多事情已記不清。
比如上完廁所要沖水;
比如打完電話要掛好;
比如臟內(nèi)褲不該胡亂塞滿抽屜;
比如愛喝酒的丈夫已過世多年。
她記得自己曾是個小女孩,梳著小辮,穿著和服,和最好的朋友智子一起,躲在窗外,睜大了眼睛偷聽合唱團的《早春賦》。
她是十個孩子中最大的姐姐,小小的年紀(jì),坐在門邊的地板上幫弟妹縫補衣物,斥責(zé)著不愿下地干活的妹妹高代。
原子彈投向長崎的那天,她怔怔地站在岸上望向水那邊的天空,巨大的蘑菇云散發(fā)著不祥的光亮。
智子,智子,云下的智子,你還好嗎?
重逢是在燈紅酒綠的花街。
她是身背嬰孩追隨著丈夫的人婦,她身著錦衣面敷粉黛步履搖曳間與她擦肩而過。
智子!
目光交匯的那一刻,重見友人的喜悅讓她忘記了自己正站在紅燈區(qū)的街道上。直到智子躲進了街邊的紅樓館,她才讀懂了智子眉目間的千言萬語如鯁在喉。
她終于明白,智子望向她的目光里,橫亙著一段她無法追問的時光,欲說還休。
忘記了那么多的事,而有些痛苦,似乎就算腦細(xì)胞死到了最后一顆,也忘不掉啊。
備好了酒菜的她等待著兒子喚回歸家的丈夫,最后,卻只等到了空蕩蕩的工資袋和一個爛泥般醉倒在路邊的瘋子。
看著他捅破糊好了的窗戶紙,看著他掀翻吃飯的小方桌,看著他推開年幼的兒子,看著他像得了被迫害妄想癥似的蜷縮在墻角,再怎么堅強的女人也會絕望在深深的無力感中吧。
只是,那么多孤獨又無力的瞬間,她好像也沒個誰可以訴說呢。
就像,如今用漿糊般的腦袋回憶起從前,小琴上彈起的也都是沒人會懂的旋律。
所以,兒子雄一在漫畫里說她,“媽媽忘記了很多事情,但是一些無需記住的事情卻還記得”。
(二)
戴著帽子的時候,母親會不認(rèn)識他。
只有摘下帽子,把洋蔥般的禿頭送到母親的跟前,讓她摸摸,她才能安心地確認(rèn),這是我的兒子。
把母親送到老年托管所去,這個決定對于雄一來說并不容易。人們總歸會覺得這有點傷感情,不然好友也不會責(zé)怪他說:“父母還是自己照顧比較好”。
放在中國,人們更會覺得,把患病的老人送到托管所里的子女,怕的是麻煩。他們?nèi)羰浅鲩T左拐,首先撞上的定是“不孝”二字。
事情沒有輪到自己的身上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不會去想道德大棒之外的問題。比如專業(yè)的護理,真的不是有愛就可以。
雄一做的是對的,那個細(xì)致專業(yè)的托管所的確呵護了他的母親,終于,他也能在諸如幫母親沖廁所這種瑣事里脫身,真正關(guān)心起母親的情緒。
我是真的羨慕也真的相信,海那邊的島國,有那樣的托管所,可以給這些逐漸忘記一切的老人以嬰兒般的呵護和照顧。
他們會帶著老人開心地唱歌,容忍老人的無理取鬧,讓老人們有尊嚴(yán)地漸漸老去。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無疾而終是個奢侈的夢。更多的人,不免會在疾病中走向生命的句點,但這本身其實是一種自然,并不是一種不幸。幸與不幸,是在這個過程中,能不能得到好的對待。
多希望,所有的老人,能在子女的愛和整個社會的脈脈溫情里,走完一生。
5 ) 去見小洋蔥的母親
日本人最擅長的人情劇,母親老了不得不送進養(yǎng)老院,老齡化的社會越來越多人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演母親的雖然有點用力過猛,但很多細(xì)節(jié)還是非常得催人淚下,兒子和孫子的角色反而倒顯自然。在日本這種養(yǎng)老制度相對完善,機構(gòu)設(shè)施相對較好的國家里養(yǎng)老姑且如此,能想象咱的晚年有多悲涼了吧。希望像劇中的老太太一樣回首有無數(shù)洶涌的回憶,有愛永遠陪伴身邊。
6 ) 尋夢人
時光帶走了泥土的芬芳,帶走了樹木的光陰,卻帶不走靈魂的扎根。有時候,多么渴望歲月的年輪能夠停止,留在記憶最美好的時刻。也許往事也有過苦難的折磨和煎熬,可那又怎么樣呢?因為身邊有愛的人,有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就足夠了。悲傷并不總是逆流成河,因為總有美好的在等著,或許來的不太快,又可能只能在夢中忽閃。但只那片刻就覺得什么都是值得的了。
電影中岡野雄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男孩,專注于創(chuàng)作漫畫和玩音樂、對工作全然不上心。還有一個患失智癥的母親。漫畫的題材來源于母親的童年和平日里現(xiàn)在的生活。也許只是這么一個不經(jīng)意的舉動和愛好,卻畫出了母親在平凡生活中不簡單的人生。雄一的母親三枝在丈夫去世后就患上了阿茲海默癥。平日里一些奇怪的舉動總不免給雄一帶來不少的麻煩和笑話??墒请S著生活點點滴滴的發(fā)生,漫畫中母親的形象逐步豐滿,雄一在追尋母親故事的過程中也漸漸走進了她的內(nèi)心,發(fā)現(xiàn)了他從未強烈感受過的世界。時光飛機在電影中穿梭,記憶帶來的久遠的片段式的回憶夾雜著黃昏漸去的苦澀和不舍。而母親的微笑,哭泣,憂傷和堅強卻如同綻放又凋謝的花朵在瑣事中消失。感恩的是,三枝的這一場病卻找回了那失去已久的回憶。失智癥讓她的人生隔斷了和現(xiàn)在世界的交流,卻讓她的靈魂坐上了記憶的列車逆流駛向人生的起點。
糊涂有時不一定是壞事。在夜橋上,三枝獨自眺望遠方,夜晚在紙燈的排列組合下閃現(xiàn)了昏暈的幻感,不經(jīng)意的回頭,年少時最好的朋友智子,深愛的丈夫和妹妹高代都再次出現(xiàn),構(gòu)成了一副讓人心酸和感動的畫面。這些人都曾經(jīng)在三枝的生命中畫出繽紛的色彩,也曾讓她揪心難過卻也烙上了深刻的印記。對一個垂暮的老人來說,活在過去有什么不好?我至今找不到一個反駁的理由,更多的是希望理解和懂得。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部類似題材的電影,是一個同樣幻有失智癥的父親被雜志廣告宣傳誤以為自己得了一筆獎金,要回家鄉(xiāng)領(lǐng)取。兒子執(zhí)呦不過父親的堅持在陪伴他回家的路上卻了解了父親的過去和執(zhí)著的理由。于是賣了車幫助父親完成了夢想。
三枝在夜橋和離別的人再次團聚而幸福洋溢的那一刻停留在我的淚水中,我們永遠都無法和離別的人再次相擁,我們也無法再回到過去感受從前溫暖的美好,于是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夢中。夢里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失去之后的重逢而涌上心頭的那股熱流沖擊著胸腔的感受,或許你也懂。
有些早就銘記于心的讓自己歡笑讓自己難過的事,就算變得糊里糊涂也不會遺忘。(片尾曲一青窈的《霞道》蠻好聽的。)
長崎原子彈治愈之路 13年旬報十佳之首 日本民眾電影
難受,看完太難過了。每次看這種【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題材,總會將自身和現(xiàn)實生活投射其中,憂心當(dāng)父母老去之時如何處之。PS:加瀨亮演得一手好爹。竹中直人演得一手搶戲【那個角色好有交響情人夢里Franz的感覺
鼻酸了。一定要去好多地方遇到好多人好多事,這樣即使老年癡呆了也會想起好多人好多事。7.7
日本《電影旬報》2013年日本十佳電影第一位。
看了兩次,斷續(xù)看完,明明是自己關(guān)注的題材,不知道為什么看不進去。
很寫實,很喜歡松本若菜在劇中那樣的女孩!
竹中直人太搶戲,老太太演的真好,橋上那段和歲月的童話的結(jié)尾有異曲同工之妙。沒有宣稱的那么感動。
這算公路電影不?
老年人最不能忘的還是舊時的玩伴、失去的親人。
中國的電影工作者們什么時候能把一個簡單的主題拍得動人而不做作?
能很好的表現(xiàn)人一生的電影都值得敬佩,不過啊,還是沒有編舟好看呢。雖然越來越喜歡加瀨亮了。
稍稍刻意 很像臺灣那部講老年癡呆的紀(jì)錄片
劇本挺見功力,不得不送去養(yǎng)老院一事勾勒出奶奶的一生,喜劇tag只適合前半程,后半程無數(shù)被戳中的淚點,午夜夢回突然起來給少年時代的小伙伴寫信,長崎燈會橋上幽靈相遇,無數(shù)仿佛是繼承了木下惠介的催淚瓦斯,偏偏更虐心的是,回首來看,奶奶的一生比起其他更苦難的人,她還不算最慘,這個人生啊其實對誰都一樣,又短暫又漫長的幾十年歲月,要經(jīng)歷多少時代的重壓,一個普通的人,即便只是活下去,已是莫大的勇氣 | 本來都沒買這部的還好臨陣又看了幸好幸好
關(guān)于我母親的一切
非常溫情,從頭到尾都是溫情,而且里面每個人都是這么溫柔的不像話,雖然很美好,可是覺得有點太過于溫情而顯得不夠生活。根本就是理想中的親情啊,老戲骨們都演得太好。
年過半百的兒子照顧阿茲海默癥母親的煩惱,帶出母親兒時與年輕時的種種艱辛回憶。算是典型日式溫情片套路。可惜的是,片中只是靠不停閃回來強制煽情,生硬直白地把當(dāng)代與過去畫面貼合在一起。在親情方面和戰(zhàn)后一代人的命運上,都沒有做到深度挖掘。兩星半
2014/6/17(二)00:00在高雄威秀影城看的
從電影的角度來說,拍得很好
拍的很好,但略微對不起旬報冠軍的頭銜,尤其還力壓了《編舟記》。因藍本依自四格漫畫,某些笑料便過于忠實原著,敘事上也不夠連貫,反倒真不如漫畫抓人。巖松了氣場偏弱,老太太表演大贊,老亮則神似作者老爹本尊,另外要單獨贊一下?lián)寫蚩衲е裰兄比耍悄慊钴S了全片的中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