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謊言的誕生:謊言沒了 矜持也丟了
太多人抱怨這世界充滿謊言,沒有謊言的世界是不是會更加美好呢?從這部影片的角度來說答案是否定的。你的下屬在下向你匯報工作的時候會直接說出對你的不滿;每個看到街頭流浪漢的時候都會對他說你是一個無能的失敗者;當你被解雇的時候沒有人回來安慰你取而代之的卻是冷嘲熱諷;當你和美女約會時她會直接表明不會和你上床甚至親吻并明確的告知你這次約會的迫不得已。沒有謊言的世界并不美好,看來守恒的定律用到哪里都合適,要不怎么和諧...故事就是在這樣一個世界中開始,當人們把mark逼入絕境的時候,那個沒有詞匯可以形容的事情發(fā)生了,哦,在我們的世界里那東西就叫做謊言。
故事的獨一無二性使影片的可看性增加不少,畢竟我們都想知道m(xù)ark的自圓其說可以堅持到什么時候,世界會被mark變成什么模樣??墒浅梢彩捄螖∫彩捄危@樣故事影片的主人公可以蒙混過關(guān),可是編劇同志就不好辦了,影片的確實通過mark在這群冷血沒有矜持的人們的嘲諷中獲得很大的娛樂性,可是難道人不會撒謊就一位著這些正確的事情就必須說出補課么?人們就失去了善良的本性?沒有矜持,冷血無情?好吧,都是為了娛樂,可是劇情從此進入悖論之中。
我一直在觀察影片中會不會出現(xiàn)包含宗教意義的情節(jié),還好,沒有出現(xiàn)這個期待中的bug。最后結(jié)婚的地點不是教堂,mark取而代之成為人們心中的上帝,這段還是不錯的,用謝耳朵的話就是satirize,isnt it?...還有很多不解得地方,比如難道m(xù)ark就不會調(diào)情么?在全世界都相信他之后,為什么和美女獨處的時候還要用在火災中就出一個孩子和一只熊的故事呢?...并沒有笑點呀..
演員們呢...說實話我是沖著tina fey 來看這電影的,沒想到人家只是個跑堂的,挖苦幾句之后就沒有了蹤跡。兩外mark身邊的來年更為朋友存在的意義很是不大,既沒有自習的刻畫卻又總是出現(xiàn)在屏幕上,Jonah Hill只是也就奔著Ricky Gervais的名頭老的吧。說回到來看兩主角Jennifer Garner和Ricky Gervais,怎么也看不出來mark身上的靈氣..還有Garner..這會徹底傻大姐了..
荒誕確實是一種藝術(shù),我相信這個劇本更適合舞臺劇,發(fā)揮的空間可以更大...謊言的誕生可以說是荒誕,可是又要立志又要講道理就大可不必了,來個徹底癲狂不是更好么。
2 ) 謊言就是生活里的一桌菜
玩的真不如玩的假,玩的假不如來點真的,于是乎,真真假假都來點,生活才會圓滿。話說在一個沒有謊言的世界里,男主混的狼狽不堪,不被喜歡的女人看好,還沒了編劇的工作又被房主趕,反正那兒哪的都那么不順溜。落魄的男主去銀行去取僅有的三百塊,可是銀行系統(tǒng)剛好在維護,銀行職員告訴他需要取多少用的錢,可以先給他,等系統(tǒng)恢復了再補上。男主需要八百塊交房租,好嘛,這個需要用的八百塊和實際賬戶上有的三百塊,那是不一樣的意思,可是銀行職員給了他八百塊,因為在一個沒有謊言的世界里,銀行系統(tǒng)上出現(xiàn)的三百塊余額是銀行錯了,人們是不會說謊的。男主拿著八百塊出了銀行,就開啟了一路開掛的謊言實驗,這一試不要緊開辟了各個領(lǐng)域的先河,反正這個故事就是有點兒寓言的意思。其實,想想也不是沒啥道理,畢竟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想過上心口一致的生活,活著也是從頭到尾都要好上加好??涩F(xiàn)實是在一個賢能們統(tǒng)治的社會里,每個人從小到大都要面對嚴苛的教育和要求,就算是長大了考進好的大學,找到很好的工作,或者是去車庫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最后,都有可能會不盡如人意。因為一不小心未成年期接觸了一些露骨色情內(nèi)容而踏上探索性價值觀,或者和壞小孩混跡幫派造成走向反叛社會之路,成年期的安逸享受和消費抵抗不了很多誘惑扭曲了人生觀等等。反正,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是鐵律……可是就是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依然會讓人們動不動就要求別人說真話比真主還真的那種,考試也是要一百分和充電百分之百一樣一樣百,就算是說謊也是真的為你好的真心,就是這么真實的現(xiàn)實,其實虛假程度人們心里都有數(shù),但是就想假裝可以蒙混過關(guān)混過去。這個時候這部電影倒是以很溫柔的喜劇模式給出了一個男主娶到心意的女神,生下了和男主一樣的小胖子順便繼承了會說謊,這個結(jié)尾的豐富程度也就餐桌上那么豐富了……
3 ) 謊言的誕生
有那么一個世界,那里沒有謊言,也沒有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人們只會根據(jù)自己的想法真實的表達,雖然很多話聽著非常不入耳。劇作家馬克,是一個又矮又胖,有著一個塌鼻梁大鼻頭的家伙,事業(yè)生活都非常不如意。工作上沒人欣賞他,老板炒了他,同事欺凌他,連他的下屬都不屑與之為伍。生活上,約了心儀已久的女人約會,卻被告知未來沒有機會。就在其山窮水盡的時候,他腦中一閃念,撒了他人生中也是那個世界中第一個謊言。但是效果卻出奇的好,因為從來沒有人撒過謊,因此他的謊言并不被認為是謊言。因此他開始嘗試用謊言來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在其事業(yè)騰飛的時候,他的母親就要瀕臨死亡,看著母親對于死亡的恐懼、對于死后無依無靠的恐懼,他開始向病床上的母親描繪死后可以進入美好的天堂,里面有自己所愛之人。。。至此所有人都希望他描繪天堂更多的景象。他不得不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來掩蓋之前的那個。這里讓我們不禁想到是不是當年創(chuàng)造類似謊言的耶穌也面臨著相同的情景。馬克從此不再為金錢犯愁,但是他的女友不但因為基因不匹配而不肯嫁給他,而且還要嫁給他事業(yè)上的競爭對手。馬克雖然一度消沉,最終他還是決定前往教堂搶回自己的幸福。
該片定義為浪漫喜劇愛情片,但是當馬克在自己母親病床前描述天堂的美麗時,竟然如此的煽情,而忘記了喜劇的元素。當然影片中的喜劇點也很多,有如:教堂里雙手拿著匹薩餅盒子的馬克像而不是耶穌像,消沉的馬克滿頭長發(fā)也像極了描述中的耶穌。不過,片子里的隱形廣告不少,Coke、Pepsi,都有不少鏡頭,最可笑的是“天堂的秘密”竟然是寫在兩個Pizza Hut的盒子上。
其實現(xiàn)實中我也都知道這個沒有謊言存在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同時我們需要善意的謊言,因為那樣可以慰藉受傷、弱小的心靈;單純的真實告白有時候只會帶來傷害。一個不可能存在的理想世界告訴我們謊言存在的必要性,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4 ) 無題
不記得說的第一個謊是什么了
但曾經(jīng)那些回家說的“今天和XX自習的”“和XX踢球的”真是張口就來,到現(xiàn)在,是每次電話里“你在干什么?”“沒在干什么”
謊言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真話其實并不意味刻薄
但謊言是否必須,實在是個不沒什么意義的問題
如果連謊言也不編了,也就是不在乎了吧?
這話的前提還是做錯事吧
其實一直不怎么喜歡應該做什么。。。
但是人終究不能完全按照想做什么來活
5 ) 《謊言的誕生》:許給我們一個虛擬的天堂
《謊言的誕生》(The Invention of Lying):許給我們一個虛擬的天堂
(文:火神紀)
所謂天堂;其實不過只在于我們自己的一念之間。當我們一念向善,當每一個人都一念向善;這個世界就將念念向善,這就是天堂了。我知道這只是一個天真而可笑的想法,而電影最大的功用性,是它能將所有最天真而可笑的一切都變成現(xiàn)實。于是我們有了一個天堂,一個虛擬的卻沒有謊言存在的天堂。——火神紀。題記。
序
喜劇。沒錯,這僅僅只是一部輕喜劇——輕松、詼諧、耍耍鬧鬧一個半小時;如果一部電影在如此嬉鬧之后完全地結(jié)束,那不算是一部好的喜劇。如果我們看完一部輕松搞笑的電影之后,看電影時候的歡樂在電影結(jié)束的一剎那突然完全地凍結(jié),我們不知所措地生出了帶有著悲憫的情感——我想,這是因為這部電影除了它在輕松搞笑方面完成了它的任務之外,它還有著一些深層意義上的反思;這種反思開始沖擊著我們理性上那根若隱若現(xiàn)的神經(jīng),進而迫使我們不那么輕松而歡快。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非?;恼Q甚至帶著些許可笑味道的故事;但是,這是一部發(fā)人深省的電影。
謊言
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一個女人會在第一次見到一個男人的時候,告訴他自己剛剛正在自瀆,并且還沒完成,請他做下,自己上樓完成自己剛剛尚未完成的高潮,并且對他說——我會盡可能不發(fā)出聲音,你也盡可能假裝不知道……在這部由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和馬修?羅賓遜(Matthew Robinson)共同編劇并執(zhí)導的電影里,電影就這樣開始了。電影在它的第一個情節(jié)單元里完成了它的背景設置,這是一個沒有謊言的世界。
美國麻省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伯特?費爾德曼(Robert S. Feldman)做過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平均每天都要說謊二十五次,而美國廣播公司(ABC)所做過的一個民意調(diào)查,也為這樣的一個數(shù)據(jù)提供了佐證。我覺得,這個數(shù)字顯得非??蜌忸H為保守,也許更通行于西方社會;東方社會是一個人情社會,人情世故要面面俱到八面玲瓏,怎么樣也不只二十五次。
我們只需要想像一場商務的會面,從雙方或者多方見面的第一句話開始——某某公司的某某先生,很榮幸您能抽空前來鄙公司進行指導……說這句話的時候,誰真的感覺到“很榮幸”,誰又真的把自己的公司當成是“鄙”,誰又是在那么“百忙之中抽空”前來特地對一不相關(guān)的公司進行“指導”呢……
說話的人在說謊,聽謊言的人也聽之任之,如果對方不說上幾句客套的謊言,多少還會覺得對方顯然是禮數(shù)不周……很顯然,一句話中有那么多的謊言,可以想像這樣一場商務會面里,真正真心實意想要傳達給對方的意思,該是如何迂回曲折峰回路轉(zhuǎn)之后才能以某種不那么顯現(xiàn)的暗示傳達給對方……
想想,其實我們真的挺可悲的,因為謊言,幾乎是伴隨著我們終生的。從我們降生的那一刻里,我們聽到的第一聲贊美——多漂亮……其實就已經(jīng)是一句謊言了。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剛降生的嬰兒,其實還不怎么像一個人,紅乎乎,臉上有點皺,五官還沒完全打開,并且不管個頭多大都同樣蜷縮著……怎是一句“漂亮”了得。
滿月的嬰兒幾乎都是很漂亮,這一句是真實的;而剛降生的嬰兒,我見過許多就沒有真正漂亮的?;蛘哒f,這個階段其實看不大出漂亮與否;可是每個人前來看望產(chǎn)婦及新生兒的都會贊一句“漂亮”。呵呵,我們荒唐的一生其實就在一句善意的贊嘆里開始了;就這樣,一輩子了。其實,挺可悲的。
如果我們帶著些許的懷疑態(tài)度來看待世界以及看待他人,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謊言,縱然他們確實說的都是發(fā)自其真實本心的大白話,但假如我們不愿意去相信,我們依舊會發(fā)現(xiàn)里面漏洞百出。
我們能相信誰,我們又能相信什么?這其實是個太蒼白的問題——許多時候,我們甚至連自己都覺得不甚可信,叫我們?nèi)绾稳ハ嘈胚@個世界,還有那些我們完全不怎么了解的他人。更有甚者,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病患:幻聽、幻視、幻覺以及臆想……就在他們真實地描繪他們“親身”體會過的種種經(jīng)歷時,我們都會直接將他們所描繪的一切定義為“幻”和“臆”;在這里面,誰說的是真實的其實已經(jīng)不再值得來爭論了,真正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定義“真實”呢。
信仰
我們的眼睛也同樣會對我們自己說謊,耳朵、鼻子、所有的感官,甚至是大腦都同樣有可能對我們說謊;其實我們定義不了“真實”,誰也定義不了。而就算有人可能把他的“真實”定義出來,那也僅僅只是他個人的真實而非大眾的“真實”,這樣的“真實”只在于這個對其定義的個體有意思,對于這個個體之外的其它個體則沒有任何意義。有懷疑,我們就不會輕易地相信任何事物任何人,沒有什么可以讓我們深信不疑奉若神喻。這多可悲;而可笑的是,我們正都是這樣一直活著。
心理學告訴我們,欺騙以及被欺騙,其實是一種生存的本能。而越往深里去挖掘,我愈加感覺到困惑——我們欺騙,我們被欺騙,我們甚至自欺后進而欺人;到頭來,我們所能這無懷疑沒有困惑去相信以及追隨的,還剩下什么呢。什么也沒有!于是,人類有了宗教;然后,人們則有了信仰。
宗教信仰帶給我們?nèi)祟惿鐣粋€最在的安慰是:縱然,全世界每個角落里的每一個人都在說著一些無法讓我們信服的謊言,甚至連我們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的時候,別害怕親愛的——還剩最后的一方精神凈土和心靈樂園在這里;我們的真神對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我們的真神永遠也不會欺騙我們……
至少,信仰可以給我們喧囂的靈魂帶來暫時的寧靜;所以,有了信仰的人們無疑是快樂的,因為他們有了一套真實不虛的哲學體系構(gòu)建起了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他們有了一本屬于他們的并且完全沒有一句謊言,滿紙寫滿真知灼見的“圣經(jīng)”……不必懷疑也無需懷疑,完全地信任,這是幸??鞓返米屓肆w慕,甚至嫉妒的。
哲學
如何才能擁有幸福而快樂的人生呢,其實也并不能,首要的唯一條件是:我們必須放棄我們天性里對于懷疑的熱衷,沒有任何疑惑地去相信我們臆想出來的那個真神。我總覺得,每一個人最終總會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信仰,不管這個信仰是什么,但總會有。
為什么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精神凈土和心靈樂園呢?因為我們想逃離我們現(xiàn)在所生活著的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無窮無盡的謊言所包圍,這樣的出逃無路讓我們只能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死后那個虛無的世界,或者根本不大可能存在的那個來生;圣潔而清凈的歸屬也許還沒有到來,而暫時的,我們也許可以不必說謊,因為我們犯的所有罪都會被我們的真神赦免……我們不必再任由無窮盡的謊言將我們徹底地掩埋。
想想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以及我們所生活著的這個世界——骯臟,而我們?nèi)缡强杀鵁o奈并無恥地活著。為什么我們會被如是眾多的謊言所包圍——那是因為我們身邊的人們都在不停地撒謊;為什么人們都在不停地撒謊——因為我們同樣也在撒謊;其實,正是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造就了這個世界所謂的“骯臟”,正是我們自己的每一個謊言構(gòu)建了我們生活所謂的“可悲”,正是我們自己的每一次妥協(xié)成就了所謂“無奈”——歸根結(jié)底,一切都將歸結(jié)到我們自己身上去;這,不正是“可恥”嗎?
還好,信者得救。精神上的信仰將許給我們一些被救贖的希望,以及最后的那道歸途——到那時候,我們將不必再聽到任何謊言了,我們自己也不必再撒謊了;我們只會被無窮無盡的真誠和愛所籠罩包圍;就算什么都沒有,到那時個,至少我們可以耳邊清靜了——不必說,更不消聽。
我覺得是,我們最大的可悲是:我們所有的希望,居然只能寄托于死后那個或許虛妄的世界。
從來沒有人能在死去了之后再爬起來說,那邊的世界沒有我信仰里的真神來替我的這一生買單,所以我還是不死了……但是不管怎么樣,別去懷疑,更別遲疑。如果我們稍有些考證精神,基于我們無法提出有力的證據(jù)來證明死后的那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信仰所能承諾給我們的,何嘗不是一張無法兌現(xiàn)的空頭支票呢?可是如果我們連信仰這條最后的底線都失去了的話,最后我們將魂歸無處了……
有信仰的人們也許都不會喜歡我的這種論調(diào),甚至將反唇相譏——火神你這人就是心眼不好,人們好端端地一直相信,你自己不信又來湊哪門子的熱鬧,好好地寫你的影評不是,來趟這渾水干嘛;活該你被謊言圍剿,活該被自己的謊言湮沒,活該你最后得不到救贖找不到歸宿……
救贖
也許,有信仰的人們是不會同我這樣的壞人計較的,大大咧咧地對我說——吾不與汝等小兒辯日。我去面壁;不過,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我真心懺悔,總還是會被打救的。如果佛真的如是悲憫,傳說中的“普渡世人”總會把我算在蕓蕓眾生里的“一枚”世人吧……呵呵,總有一天,我的真神一定會同樣打救我的,我想。
我在以往的文字里曾經(jīng)說過,有信仰的孩子們都是幸福的……說白了,我為什么說那樣一句話——因為,我現(xiàn)在還沒能找到我的信仰;并且,我自己覺得我不幸福。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信仰,我突然想起了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的不朽著作《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里那個帶著濃烈自傳色彩的第一人稱視角的列文,想想偉大如托氏般的人物寫自己尋找信仰都要那么艱辛并且耗盡心神后才能得到的救贖,我怎么敢輕易地說信仰呢。
也許,正是因為《安》一書,它所賦予我的信仰觀似乎并不僅僅只是一般意義上的信仰,而更像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哲學思辨歸屬——生從何處,死歸何方;所謂信仰,對我來說其實應該是一種心靈上的平靜,如孔夫子所言:從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圣賢又如孔夫子者也必須到了七十古稀之年才得此境界……豎子如我,怕是練到二十次古稀也參悟不透了。
找到自己的信仰,我總覺得必須是經(jīng)過許許多多的艱苦時光之后,經(jīng)受住了大磨難大歷練之后,明白了大舍大棄之后方可能得到的大徹與大悟……我那風雨飄搖的信念將往何處去,我那隱而不現(xiàn)的真神又將躲在哪一個角落……唉,寫到這里,我多少有些心驚肉跳的惶恐不安了。
我一直堅信的是——總有一天,總有一天……可是這一天,卻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到來嗎?我不知道。尋找到我的信仰,我會平靜而快樂;我雖成不了大善,卻也不曾做什么大惡,所以我會有我的救贖。
所謂文明,其實是讓我們可以恬不知恥地說謊,并且為我們的謊言構(gòu)建一套完整的理論基礎(chǔ),以及一套可供操作的完整流程,比如商務禮俗?!昂虾醵Y”很多時候第一點就先要求我們把自我的個性、愉悅以及自己給舍棄了,這樣的行為本身,是不是一種謊言呢。只是因為“禮”的通行與橫行,所以每個人都心照不宣罷了。
如果每個人都不再說謊,直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愿望,我想,大部分的商務活動其實是可以直接就取消了的;而僅剩下的一小部分,大多可以非常直接了當?shù)赝瓿?。而從此而映射到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光是我們浪費在阿諛客套方面的時間會全部空出來,許多人也許從此會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做出更多優(yōu)異的成績來。
假設的假設
沒有人說謊的世界將會是怎樣,其實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好在我們還有電影,電影一個最大的功用就是將那些我們也許想都想像不出來的一切直接地虛擬出來。假如沒有人說謊,整部電影在這樣的一個假設里展開,然后由它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將變成什么樣。
當然,這并不容易,假如依托于我在上面所作的那些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結(jié)論——謊言,改變生活改變世界。如果將謊言從我們的生活中徹底而完全地剔除,我無法斷言我們是否會比現(xiàn)在更幸福還是更可悲,但我能斷言,我們非得重新構(gòu)建這個世界,重新構(gòu)建所有的哲學體系,還有語言學也將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沒有人說謊了,那么就不再需要有懷疑了,因為已經(jīng)不再有欺騙和被欺騙了。那么,我們那許多跟謊言相關(guān)的詞組是否也應該被徹底地剔除了呢;這樣的詞組已經(jīng)不再有存在的意義了,而就算還依然存在,其實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比如“謊言”這個詞,沒有人會說謊,那么這個詞就不具備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條件;而就算你憑空造一個“說謊”的場景,告訴別人那就是“謊言”,可是別人從來也沒有經(jīng)歷過所謂“謊言”,根本就無從去理解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詞組。當然,他們會相信你說的一切,可是不會明白;造這樣的一個詞,還有意義嗎?這就注定了類似這樣的詞組就算被造出來,它也不可能被大范圍地傳播并得到廣泛地應用,最后它只能消亡。
文學、政治、文化、宗教等等所有的領(lǐng)域都將面對同樣的沖擊,可是這部電影似乎多少有點避重就輕的感覺。它只是給了一個假設,說一些直接了當?shù)膶υ?,之后居然就如此輕佻地講起了故事。
在我看來,這也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也是僅有的詬病——輕佻。一個假設,尤其是像這樣的一個假設,它將絕對具備蝴蝶效應的全部條件,而不是僅僅只是靠幾句對話就能夠解決的。單從這一點上來看,這部電影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
也許,這也是這個假設一直以來沒有多少人去碰的原因吧。它所涉及的范圍太廣,層面太多,它所能打擊到的受眾太大……駕馭起來不大可能得心應手。當然你可以說,這只是一部喜??;所以,且看且樂就成了,哪來那么多的謬論。這是你看電影的自由,我想并不一定非得我這么看問題,可是我是不是也應該有我表達的自由呢。而且我只是提供一種思路,多看一種思維方式其實也并非全無益處。
假設,其實要完成一個圓滿的假設,那是太困難的一件事。對于我來說,這部電影我還是比較喜歡的,這也許也是我為什么非得挑它的毛病;愛之深而責之切吧。
墮落
我承認,如果不像我想這么多,僅僅只要去相信它的那個假設后的世界,然后冷眼旁觀事態(tài)的一路發(fā)展,這部電影還是饒有些趣味的。
比如說男女相親,誰能如珍妮弗?加納(Jennifer Garner)所飾演的那位安娜(Anna McDoogles)那般強悍,第一次見面,她就能夠不帶半分掩飾地對瑞奇?熱維斯所飽嘗的馬克(Mark Bellison)說:為何你提前到了,我剛剛自瀆了一半……轉(zhuǎn)過身來又對可憐的馬克說:基于你的長相,我們不大可能會有發(fā)展,因為我不希望我將來的小孩長著像你一樣的大鼻子并且還是個矮胖子……諸如此類的“真心話大冒險”幾乎穿透了整部電影里的全部對白,完全省卻了在禮儀上的所有客套每每直奔主題,這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太多太多的便利,也給我們帶來許多歡樂。
愛情,不再需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我只要你身體健壯長相俊美衣食無憂,只要你有足夠強勢的DNA遺傳因子,我不愛你,可是我依舊會嫁給你,因為我希望我的孩子除了繼承我的優(yōu)秀基因之外,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擁有來自于你一半的優(yōu)秀基因……血統(tǒng)論,在這部電影里又一次復蘇了。這是我看這部電影最不愉快的一個觀感。愛情變得無足輕重,而傳宗接代成了首要的考慮問題——說得更難聽的,人類離開了善意的謊言后,是不是應該墮落得跟其它任何物種一樣,不再有愛,而只是交配,然后繁殖?
也許,謊言的確是維系所有時代所有人類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紐帶——群聚而居,為了避開個體的差異而有了集體,于是集體有了共性;而既要共性,個性就多少必須舍棄。但是,沒有了謊言,并不意味著我們縱然已經(jīng)進化出了人類的理性認知,我們卻還會讓低層次的本能渴望高于我們的理性。如果說,我們已經(jīng)進化出了感性的愛情;我們卻依舊還停留在動物性的選擇——那么,我們是不是一直以來就沒有進化過呢?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是因為我們偶爾總會做出一些違反動物本能的選擇,我們已經(jīng)從最本能的欲望里解脫出來而生為人類,我們比其它的物種更有靈性。
如果說,拋離了假設后所可能產(chǎn)生的蝴蝶效應,避重就輕地做著輕喜劇,還僅僅只是這部電影的一個詬??;那么,這部電影大部分的篇幅用以描寫的所謂愛情,可以說是這部電影致命的一個敗筆。我能夠接受一個無人可以駕馭得住的大背景下對于輕重緩急的取舍;但是,我斷然無法接受的是,沒有謊言的世界是我們一起倒退回交配繁殖的初級生物階段。
當然,在電影的最后,一個意料之中的情節(jié)大逆轉(zhuǎn)出現(xiàn)了——劣質(zhì)男馬克終于突然間回復真誠對安娜說起了自己的秘密,并且完勝地打敗以羅伯?勞(Rob Lowe)所飾演的布雷德(Brad Kessler)為代表的優(yōu)質(zhì)男,抱得美人歸。不討喜的優(yōu)質(zhì)男終于還是只能可憐兮兮地獨守空閨……但是,這樣的一個逆轉(zhuǎn)能說明什么問題——墮落前的突然頓悟?其實,這是這部電影在篇幅的把握上有失恰當而致使這樣的一個逆轉(zhuǎn)同樣缺乏說服力,人類的確有著許多的弊病,比如說謊;但總的來說,我們更喜歡真善美,所以我們總在一路進化,而非不進反退。
虛擬天堂
假如,真的存在著一個沒有謊言的美好國度;我想,這里就是天堂了。當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不虛的真理,所有人的都將趨于偉大。我們都是上帝,因為我們在一起傳播福音;我們又都是最虔誠的信徒,因為我們都能聆聽到真理的傳召。這部電影做得最好的,是它給了我們虛擬了一個天堂。
馬克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他在坐擁美人的同時還建立起了自己的功名利祿殿堂;馬克的兒子,那個長著大鼻子的矮胖子也許是第二個吃螃蟹的人,他的將來會怎樣呢,至少不會比馬克差到哪去。這部電影帶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愉快,但是這部電影背后所傳遞的那種形而下的思想,讓我多少有些擔心。
虛擬天堂,第一個謊言的誕生,然后許多的謊言開始接踵而來,天堂最后還是必須墮落回人間。我前面用了很長的篇幅一直在論述的那個沒有謊言的世界其實并不曾出現(xiàn),出現(xiàn)的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山寨版虛擬天堂。
不過,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突然有種積極的感覺——那是我說話的語速加快了,回答問題的時候不再那么思前想后了,直白、不假思索寺回答妻子問我的幾個問題之后,我感覺到一種暢快。其實,我還停留在電影帶給我的那種語境中——沒有人說謊,我也不必說謊;也許,因為這部電影,以及電影后的那瞬間的語境停滯,我多少找到了一點身在天堂的感覺。
最后,我想說:縱然這部電影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每個人都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尤其在看完電影之后的第一時間找人聊天,你會找到我依稀見到的信仰,你會感覺到我那種還尚未清晰的隱約快樂。
有時候,說謊其實是有責任的;而有的時候,誠實原來真的能使自己快樂。
2010-3-19;11:48。庚寅虎年己卯二月戊辰初四;午。
--------------------------------------------------------------------------------
附注:電影資料。
■片名:《The Invention of Lying》
■譯名:《謊言的誕生》
■編導: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馬修?羅賓遜(Matthew Robinson)
■主演: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珍妮弗?加納(Jennifer Garner)\羅伯?勞(Rob Lowe)
■類型:喜劇
■片長:99 min
■產(chǎn)地:美國
■語言:英語
■色彩:黑白\彩色
■分級:USA:PG-13
■混音:杜比數(shù)碼環(huán)繞聲
■制作成本:$4,000,000
■制作公司:Lin Pictures
■發(fā)行公司:環(huán)球影業(yè)
■首映日期:2009年9月14日(加拿大)
6 ) 誠實是一種生理缺陷
The Invention of lying這個電影有一個有趣的開頭:世人原本都不具備撒謊這個機能,跟老板打電話請假只會說:“I’m not sick. I just hate work!”(這么看來,如今的型男酷女們跟老板叫板,其實就是一種返祖現(xiàn)象)
直到有一天,一個付不起房租的中年落魄男Mark,被窮困逼到了墻角,大腦細胞瞬間突變,對著銀行柜員脫口而出“我賬戶上還有800塊!”
在銀行職員滿面笑容奉上大鈔的那一刻,世界上第一個lie和liar成功誕生了。
Mark先生終于等到了他的“狗日子”(不是說every dog has its day么)??瓷狭私诸^那個美女?只要上前說一句:“You have to make love with me, otherwise there will be war.”美人就花容失色急不可待地拖著他開房間去了。
在實話實說的世界里,會說謊絕對是一種超能力。有了謊言這根金箍棒,我們的小馬哥完全可以把這個無聊世界的直腸子攪它個天翻地覆屁滾尿流!
正當我心潮澎湃地期待天下大亂禮樂崩壞之際,導演突然念起了緊箍咒,電影的后半段開始猛打道德正確牌,大講Mark為了安慰病危的媽媽而編造了天堂的謊言,以及他如何堅持不撒謊的底線追到了他的dream girl。
多么叛逆多么顛覆多么邪惡多么迷人的一個idea,就這么洗手從良了。
沒勁。懈氣。What’s wrong with you? 我忍不住要把臟話和白眼扔給那個腦子中風的導演先生。
這個沒梗的爛片的唯一閃光點,就是這個idea: 說謊是一種進化而來的生理指標,而且像高矮胖瘦一樣很難改變。
我說怎么自己那么沒出息,一說謊就臉紅呢,一吹牛就心虛呢,一跟人套近乎就起雞皮疙瘩呢,一想拍馬屁就犯惡心呢!原來是先天不足進化不完全啊。
而我們所謂的誠實坦率,其實不是道德先鋒,而是進化滯后。
我不太愛和生人聊天,一大原因就是,自己老是忍不住對人家掏心掏肺,幾句話下來,我可能連人家的名字還沒聽清,就把我的家庭事業(yè)興趣愛好都和盤端出了。說完了就覺得自己特傻??上麓瘟奶鞎r一出現(xiàn)空白,我就又奮不顧身地把自己或紅燒或清蒸然后麻利地端出去了。
我曾經(jīng)懷疑過這是學新聞的職業(yè)病,總想在最短時間內(nèi)傳播最多、最重要的信息。
現(xiàn)在明白了,這種傻大姐式的無法自拔的坦率,就是一種可憐的生理缺陷。
想通了這個道理之后,我心里踏實多了。既然先天缺陷無法改變,就不要糾結(jié)擰巴著檢討自己重塑自己了。
單位再次開會的時候,我就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羨慕地看著各位表情豐富能言善辯的領(lǐng)導們,義正嚴詞地談著精神思想政策方針規(guī)劃部署愿景收益。在想象力的X光照射之下,他們像外星生物一樣三頭六臂高級精密,而自己這個透明孱弱的腔腸生物,只好一寸一寸地退到角落里,希望自己明天能進化出一個小小的,遮羞藏身的殼。
瑞奇是個好演員 詹妮佛加納沒有以前那么美了 整個電影格外溫情 和 鬼鎮(zhèn)正好反過來 當他說出那句話的時候 真的鼻子一酸 笑出來了
其實沒那么簡單...
真話是有威脅的。在這樣一個仿Utopia的城市中,因為真話的刺耳作為觀眾的我們會諷刺地一笑而過。謊言的誕生者充滿善意地運用著他的驚人發(fā)現(xiàn),利人亦利己。當我們慶幸地看見Mark和Anna最終的結(jié)合:一個假、一個真。無論話語多么委婉或直白,歸根結(jié)底都是因為愛。
im the fucking women in the sky!
沒有謊言的世界,真是冷酷到底!
挺有意思的
前半段是有著一點點幽默諷刺的相當聰明的電影...切入點非常好...只不過后半就變成基因決定我愛你了...沒有更深入的挖掘題材的深度...可惜...本來可以做成又一部<楚門的世界>的...
中間有一段簡直是宗教的誕生!婚禮誓詞太絕了
Mark對病危的母親描述的天堂十分動人
有點矯情有點刻意的文藝小品。主演的演技都很棒,可是閑雜人等烏七八糟的群眾演員也太多了吧?Jason Bateman尤其是愛德華諾頓你們在那里干什么?。???65-70分。
雖然我看完了。還是可以給1星的。
還有點意思
個個都是喜歡的演員,可是這個劇本是在太一般了,似乎想表達一個深刻的道理,但是卻經(jīng)不起推敲。沒有什么共鳴,笑料在開始的時候有點。
大家都只能說真話的世界好多尷尬和好笑。女主有件禮服挺好看的。
謊言是為了涂抹你想看到的世界。
1、世界跟人類都不會因為真話謊話而改變。2、遇到一個就算你老了變肥了掉頭發(fā)了依然愛你的男人就別管他是矮子胖子塌鼻子了,嫁了吧。(只要確認他是真心講這句話的)
Ricky Gervais的喜劇很好笑
只是,在愛情里,這個偉大的謊言家變成了蹩腳的騙子?!拔蚁胍獋€蒜頭鼻的胖孩子?!保ㄆ鋵嵳麄€好萊塢只是個紙醉金迷的騙局,我們寧愿相信它是真的。)
這premise太有想法了,拍得又好笑,可惜Gervais非要扯點宗教開玩笑,看著不舒服
結(jié)尾弱了一點,但片子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