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果只看海報畫風和故事梗概,我一定不會冒著被狗糧噎死的風險去看——但這是湯淺政明,日本動畫新一代風格領(lǐng)軍人物之一。
相比于今敏細膩扎實的天馬行空,湯淺政明狂放浪漫的世界里,人物扁平柔軟得幾乎虛化,但也并不會融化到背景中,因為背景反倒是踏實沉穩(wěn)的寫實。也許這正是為了表達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觀點——角色是作品中最自由無束的成分,在無趣甚至糟糕的現(xiàn)實舞臺上肆意釋放著充沛而不穩(wěn)定的情感能量。
開篇半小時不到,故事就發(fā)展到了“王子和公主幸??鞓返厣钤谝黄稹?,顯然這不是個治愈甜蜜的簡單童話,其實,是一個由沖浪與海龜串連起的,悲傷、悲傷和悲傷的故事。導演帶著觀眾來到上帝視角,以浮生記趣的方式快速切換場景,海浪般的幸福涌動著推向高點,卻是一次擅長沖浪的日菜子閃避不及的幻滅之浪。五彩的泡泡有多絢麗豐滿,破滅時就有多驚愕疼痛。男主以似真似幻的形態(tài)陪伴著不愿面對現(xiàn)實的女主,此時形象更為細膩真實的男二和女二成為承接劇情構(gòu)架的橋梁。暗藏愛戀猶豫真摯的男主后輩,傲嬌毒舌心懷純情的“藍紋章魚”男主妹妹,他們或明或暗地帶著日菜子走出被海水包裹的封閉世界,湯淺最后以一場經(jīng)典的日式浪漫事件,將所有的愛與傷升向高潮,“凈”與“絕”的終點總能讓觀眾最大限度地與角色一起痛快釋放感情。
終幕不出意外的靜謐,而一段意外的“圣誕快樂”跨越時空襲來,擊碎了最后一絲黯淡,拋下一切的放聲痛哭,是重新大笑前的必經(jīng)之路。
前幾天在小組刷到,以為是純糖愛情片,結(jié)果不到五分之一就開始刀... 整部片子下來算是老套的love story,但又帶點神乎。男主去世后寄存在水中,女主只要唱起初次約會的歌就可以召喚男主... 男主最開始出現(xiàn)的時候,還以為是要走向女主精神出現(xiàn)了問題,被困在男主去世的陰霾中難以走出去,逐漸墮落... 不過嘛,人家畢竟是個愛情片&奇幻片,最后讓男主以滅火的形式在眾人面前出現(xiàn),滅完火之后出現(xiàn)金光就成佛了... 怎么說呢 真的挺神奇的哈哈哈 前期的描寫滿足各種愛情幻想,中期男主離開卻又未離開的部分,還挺牽動的~悲中喜吧 最后女主在水中呼喚男主,但卻再也見不到,放聲大哭&一年后的圣誕祝福的時候 才是真正的刀片 以為要結(jié)局,結(jié)果片尾又狠狠一刀... 湯淺是很懂怎么刀的ww 里面最喜歡的一句話 “一直潛在水里的話,是無法乘在海浪之上的”
看完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感覺就是普通的講故事的動畫片,我就想說你是個動畫片就要有動畫片的樣子!再大膽一些??!搞什么現(xiàn)實主義啊……聽故事的話我看電影看小說就可以了,我還是覺得想象力不夠!不夠突破!
干巴爹?(? ? ?ω? ? ?)?
?(? ? ?ω? ? ?)?
?(? ? ?ω? ? ?)? 沒有140字還不能發(fā)了……
想和你一起浪會去看完全是沖著湯淺去的,PV不夠吸引人。
總體感覺十分平淡。相較湯淺的crybaby和春宵苦短,想浪的題材有點讓這位天馬行空的監(jiān)督束手束腳。想浪不是不好,而是不夠好。
微苦澀,卻甜得發(fā)齁。
戀愛青春題材,和擅長氛圍渲染的新海誠的懵懂和相遇不同,想浪是相對成熟的陪伴。至于這一段的表現(xiàn),篇幅較我預想中要長很多,長到嘴里キャラメル味兒的爆米花都沒熒幕里的那對情侶甜。以至于當劇情來到轉(zhuǎn)折點,甚至會腹誹大圣終于肯收了神通,這個轉(zhuǎn)折點的味道就又淡了幾分。
其實這一段還是可圈可點的,算得上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和地利可以一起說。千葉的云和海不一定會輸給瀨戶內(nèi)或者江之島甚至伊豆,尤其是色彩的運用,明亮歡快了許多,可惜的是關(guān)于海的場景不多,印象不夠深刻,不過整體氛圍挺好。人和的話,人物細胳膊細腿長脖子,肢體語言就十分出彩了,尤其是大幅度運動(沖浪、跑動)時,青春活力的朝氣與張力有種隨時都要迸發(fā)出來的感覺,看著很舒服。撒狗糧的情節(jié)部分選取的也可以。
到這里的觀感體驗確實還算不錯,開頭ひなこ問路回家的那一段偽長鏡頭,青春ファンタスティック味兒十足,然而曇花一現(xiàn),直到后面高潮的部分都沒這份感覺了。
關(guān)于放手和陪伴這個問題,最后給了個相對開放實則相當現(xiàn)實的結(jié)局。當然了,人總是要向前的,但在以后的人生里,是否還會遇到如此對的人,就難說了。本來也沒想傳達什么吧,頂多是珍惜眼前人,所以還是適合小情侶去看。
關(guān)于主題的人和人的互相支撐與拯救,個人感覺有點稀爛。回憶部分的拯救和高潮部分的拯救,還有反復提及的“ひなこが波を乗れるまで”,反而給我感覺更惜命一點不是更好一些?
不過還是多少提了點社會問題,比如“動畫を撮るために”開頭那里提了一嘴,“ひとを助ける仕事”那里也算傳達出一點正能量,不過都沒深究,僅是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
總體來說抱有期待去看也許會失望,打發(fā)時間去看或許還可以。
和《言葉之庭》很像,孤獨的女孩,雨或者水,遇上愛情,得到愛情,愛而不得。
1.約會時,濱海公路上,白色江豚造型轎車,上面兩塊帆板,車里的掛飾是一只江豚和一只海龜,男孩女孩聊天聽歌…
2.男主死后,妹妹打開他的房間,是滿屋的書,和一些健身器材。她向女主介紹,哥哥看起來什么都會,都很輕松的樣子,但是背后很努力,包括一開始照顧妹妹,吃飯很難吃,但是他不斷看書和看烹飪電視節(jié)目,廚藝慢慢變好了。
3.男主死后,隨身帶著水杯,對著水杯說話和他共渡冬秋春夏,陽光再次照在女主的身上……
4.還有談戀愛情節(jié),背景是兩個人伴著吉他??哼唱,不時笑場,一起學習沖浪,水面上女孩踩在了一只帆板上與他背后輕輕相擁;互相發(fā)和朋友在一起的搞笑照片,惹得手機對面的人傻傻地笑;以花為前景,特寫到全景交代賞花;藍天白云,椰子樹夾道,女主從副駕伸出手臂迎風歡笑;兩人在餐廳挑戰(zhàn)各自的巨大漢堡,胃口大開;在河豚館里挑選江豚掛件;夕陽余暉下,伸進海里的橋上,兩人手握余暉(全景+手部特寫+遠景相擁);夜晚飛機閃著銀光劃過,兩人在酒店陽臺看煙火,女孩把男孩伸來的手拉到身后,人物在偏右,煙火在畫面中心升起;白天海灘上兩人提著鞋子奔跑,然后被男主追到,相擁而上;綠草地上,兩人一起坐降落傘一樣的戶外項目,爽著腿,俯瞰大海;花店里,男孩被歐巴桑調(diào)戲,女孩在一隅扶首嘆息;晚上煙火滿天,他們穿著名族服飾在人群里仰望星空,在人群里牽手向前走(背影);明亮的金黃色被子里,兩人69輕吻??;逆光下,在海邊與海鷗嬉戲;陽光下,女孩一個人帥氣沖浪;夕陽下,女孩平躺在帆板上遙望遠方,男孩在水里陪伴,海浪輕輕地涌動;小小的愛心蛋糕上插了4個蠟燭,還有帆船的造型,在KTV環(huán)繞燈下,女孩拿出大大的充氣江豚禮物,充氣,兩人把江豚放在中間,拿出同款手機殼的手機,伸長手臂,45℃角同步自拍;男孩彈吉他,女孩抱膝搖擺唱和;冬天的夜晚,兩人都戴著帽子走在圣誕節(jié)的路上,玩親親,女孩被親代的一霎那,突然有了狗子的表情。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以下簡稱《共乘海浪》)的高光時刻來源于諸多日本動畫(或者說一切動畫)的奇妙時刻,它是虛擬人物對于自身(以及現(xiàn)實)的理解和觀眾對于現(xiàn)實的解讀混雜、交融在一起的時刻,是現(xiàn)實不再重要的時刻,是任何人憑借意念就能改變現(xiàn)實的時刻,是魔法開始呈現(xiàn)的時刻。
這一切哲學都寓含于「作畫」-「使之運動」這一連續(xù)動作的背后——無中生有,天馬行空。作畫本身就像是魔法,它并非如電影一樣用攝影機摹寫或復刻了世界,也不僅僅是扭曲了世界,而是憑空(也憑借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夢幻的世界。
動畫是如此奇妙,它的存在會讓我們問自己:何為現(xiàn)實?
為什么我們會在看似完全虛假的畫面里沉醉;為什么那些輪廓和色塊被我們視作有感情的個體;為什么我們?yōu)樗麄兊耐纯喽纯?,快樂而快樂?/p>
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日菜子(川榮李奈)朝著水唱昔日的歌,她發(fā)現(xiàn)每次歌聲響起,就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戀人。在那個時刻,大概所有人(銀幕內(nèi)外),包括她自己,都認為那是幻覺,那是悲傷過度導致的認知扭曲。
這是一個絕妙的懸念。在一開始,我們這些不常觀看動畫的人,都可悲地沉溺在對現(xiàn)實的陳腐理解中——要在任何反常的現(xiàn)象中找出合理性,找出它們在我們自身認知框架內(nèi)是其所是的理由,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情飛舞起來,任憑動畫的牽引,轉(zhuǎn)向一個更廣闊、更夢幻的精神世界。
懸念持續(xù)了一會兒。曖昧的細節(jié)不斷被拋出,我們開始在「事實」與「幻想」中猶疑。心情仿佛鐘擺,一會兒偏向這是真的!一會兒又覺得,這肯定是幻想。在傳統(tǒng)電影中,只要沒有人與鬼的交互,只要沒有鬼對現(xiàn)實的改變,就永遠存在兩種解讀方式——她在幻想,或鬼魂真的存在。
因此,在像《人鬼情未了》這樣的電影中,鬼魂與情人永遠若即若離,無法接近。在《夜以繼日》里,戀人死去后,女主角只能遇到一個替身,而不是換了靈魂的戀人。它們給予觀眾的就只有曖昧與含混,只有壓抑與悲傷,只有成年人的虛偽與空洞,他們想要幻想?yún)s又半遮半掩、含羞帶臊,害怕被指責太過直接、不切實際!
然而在《共乘海浪》中,鬼魂毫不猶豫地改變了現(xiàn)實,港(片寄涼太)救起了日菜子的手機。但隨后,監(jiān)督給了日菜子一個曖昧而奇怪的遠景鏡頭——他還是在暗示我們,這一切可能只是幻想。對于觀眾來說,這既是誘導,也是揶揄。
因為可悲的我們,在那一刻,仍在猶豫。
直到后兩次,港終于出現(xiàn),他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將傾盆大水從燃燒著的廢棄大樓注下——這是影片最美妙的高光時刻。在那一刻,看似「寫實」的動畫瞬間露出真面目,扭曲的透視與形變、夸張的奇觀、天馬行空的鏡頭運動,配合著BGM——這是只有動畫才能帶來的震撼,它在暗示我們在動畫里,如果你的意念足夠強大,就足以改變現(xiàn)實。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看到《龍貓》里那輛形狀怪異扭曲的飛馳巴士,看到《冰雪奇緣》里艾莎無拘無束地操控魔法,看到《千與千尋》中小千堅定地做出父母不在豬群的判斷。所有這些場景,并不僅僅是作畫者和動畫監(jiān)督的功勞,而是所有觀眾共同意念的結(jié)果。在那些奇妙時刻,觀眾、劇中人、主角的感情與意念神奇地連接起來。
這些奇妙時刻給我們帶來的激動首先來源于那些電影里的苦澀、悲傷與絕望。我們同主角一起,處在困苦中。隨之,現(xiàn)實扭曲,神性顯現(xiàn)。樹林里存在著的美麗龍貓,忽然化為一輛巨大而怪異的巴士,載著我們的朋友奔向稍微美好一些的現(xiàn)實。于是我們感動,那種感動是藝術(shù)家制造的夢幻,是梅洛龐蒂所說的具有神性的知覺。
這種扭曲與變形只能由作畫展開,用攝影機、特效、蒙太奇永遠顯得虛假而突兀(因而它們也只能保持曖昧含混)。只有畫作的連續(xù)變形與運動才足夠有說服力,才能讓我們相信,那是真實又夢幻的,是悲傷又安慰的,是天真又苦澀的。
《共乘海浪》的高明之處在于,監(jiān)督告訴我們,幻想并不是全部。在幻想背后,苦澀、猶疑與感傷仍然存在。
影片末尾,在「乘上海浪」之后,日菜子仍然在孤獨和回憶中茫然地痛哭。那痛哭將我們拉回現(xiàn)實。正如在《龍貓》里,盡管有美妙的感動,但母親生病的事實并未被解除,也不可能被解除。即使你能夠在水里看到戀人并與之交談,也無法觸碰,無法擁抱和親吻,無法共舞,無法做愛。
日菜子送別只存在于水里的港回到現(xiàn)實之后,她的感傷就像我們走出電影院時的感傷一樣。夢幻結(jié)束了,接下來你將面對現(xiàn)實,面對生活。
這是寬慰,是提醒,不是雞湯。監(jiān)督在暗示,那段愛情/幻想就像電影(動畫)本身一樣,只能帶給我們一時的快樂。
藝術(shù)是有限的,但藝術(shù)帶來的快樂是真實的。
關(guān)于彼此拯救,從愛中汲取勇氣和力量的故事。沖浪手和消防員的愛情像極了水與火的合奏。廢棄大樓的煙火,切割分開的海浪,以你為名的夏天,永遠不會遺忘。片尾人工彩蛋字幕“愿你也能乘上自己的海浪”加一星。PS.松本穗香配音比演戲好多了~
都是奇幻愛情,總覺得邏輯上比《天氣之子》更能讓我接受。十八年前的《千與千尋》女主小時候被男主拯救,十八年后是女生小時候救了男主,還依舊有寫不清名字的劇情。一年后的圣誕祝福讓人淚目,最愛摩天大樓沖浪,后輩和妹妹也看見了男主,讓那個水中的幻影變成真實的存在而不是女主的臆想,與你乘風破浪,完成人生的相互拯救。
想知道下雪天沖浪到底是個什么操作,果然純愛起來就沒有邏輯的嗎??
3.5 可能是我要求太低&感動閾值太低,竟然覺得還不錯看。雖然仍舊沿襲了上一部《露之歌》的同質(zhì)化元素,且同樣是過分圓潤、安全的故事,對湯淺而言是在做徹底浪費才華的“快消品”而已;但是,這個片真的還蠻合我口味。從甜膩→痛絕→虐戀→釋懷,四步走得結(jié)構(gòu)上很簡單,但就是牽引人心。大量《水形物語》式的浪漫奇幻色彩,中后段每每對于“水”元素的運用都沁人心脾(那首曲子也很洗腦)。屬于一部哪怕有點爛,但真的是能在周末時光看得很愉悅,而且也很應景的“圣誕電影”。
我一邊哭一邊在心里默念wtf這都是些什么智熄操作……精準打擊淚點 很甜很青春 但實在是非常俗套……
自獸爪后的沙灘撒狗糧第二彈……感覺連男女迅速確認關(guān)系的跳剪方式都如出一轍。當然,那邊是直接跳到床上去了。這個人鬼情未了的題材,滿讓人想起同類型的今敏長期搭檔演出家松尾衡的那部《夏雪密會》,而且居然都有花店打工的劇情。當然那部更容易讓人腦補今敏式的蒙太奇……這部可能在敘詭上可以聯(lián)想一下。不過湯淺還是湯淺啊,各方面都協(xié)調(diào)的很順暢:老搭檔EunYoung Choi做了本片制片,吉田玲子的本子完成度很好,一直合作的大島滿的配樂也很加分,因為《回轉(zhuǎn)企鵝罐》的原畫受到關(guān)注的小島崇史自Flip Flappers后第二次同時擔任人設(shè)和作畫監(jiān)督、當然之前在惡魔人中跟湯淺就有過合作,86年的,年輕有為啊…… 就檔期容我吐個槽,為什么不干脆直接挪到圣誕新年檔去???
禁止燃放煙花炮竹,人人有責。
蛋包飯要煎得恰到好處,才能完美包裹米飯。過濾式咖啡出現(xiàn)大量氣泡,才證明咖啡豆新鮮。我們的愛情總要經(jīng)歷考驗,才能天長地久。別人都能手牽手,我卻只能把你封印在水瓶里。這樣也好,想你的時候,歌聲就是咒語,你會在充氣海豚里,在救火水槍里。只要你足夠思念一個人,他就會出現(xiàn)在任何一滴眼淚里。
太多戳到我的點:蒲公英蛋包飯,手沖咖啡,海浪,煙花,成年人之間健全的親密關(guān)系,普通人之間的心靈相通,失去與不承認失去。即使主線俗套至此也不得不說湯淺的演出太強了。關(guān)吉田玲子什么事,只能說制作人為什么要浪費湯淺的才能做這種糖水片
4.5 湯淺政明倒數(shù)第二的作品都這么好看?。?!這么不湯淺這么商業(yè)化的作品,還是有好多只有湯淺政明才能拍出來的驚艷段落?。?!趕著轉(zhuǎn)場的我,依然蹲到了最后一刻出現(xiàn)“監(jiān)制 湯淺政明”然后瘋狂鼓掌?。?!爆吹湯淺?。?!/ SIFF第24場
最后海浪從高樓瀉下,就像蛋包飯切開的一瞬間。了不起的畫面感和想象力!
#上海電影節(jié)#第十八場,狗糧電影,以及如何讓一首歌聽到吐……
差么?不差。但是湯淺政明上一部可是拍出了春宵苦短啊…相比之下這部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是最乏善可陳的一部吧。不過歌是真好聽,全片大概也就唱了個八百來遍吧。。
被喂了兩個小時的狗糧,雖然導演這次黑人問號似地走了韓劇的偶像劇操作,又蠢又白癡,但是我滴媽真的太甜了啊,老阿姨我看完想戀愛了臥槽!
第一幕甜成那樣(簡直一度讓我覺得湯淺OOC了……)就猜到后面有問題。第二幕一度在女主PTSD的主管和奇幻設(shè)定之間搖擺(其實前兩幕幾乎是部真人電影的寫法……),但真正落實成一部奇幻片之后(召喚水精靈救路人),簡直馬上讓人擊節(jié)叫好。若不是最后非要為了大場面刻意編造那么一個奇葩的空間(大樓+樹)這片就可以妥妥五星了,(雖說視覺上這個摩天樓沖浪還是蠻帶感的)。結(jié)尾處理得相當動人。
超浪漫、又有感動的高甜虐狗片,音樂真好聽。劇情并不意外,好在畫風出色。這樣的故事,仍然能保持獨特畫風與自由度,導演個人風格仍然很突出。
我們?nèi)圆粫懩翘鞇凵系娜说拿帧?/p>
不能理解豆瓣分為啥這么低,僅僅加了個消防宣傳和糖水小清新的殼就看不出這還是本質(zhì)的湯淺政明么?大概是湯淺情感最飽滿細膩的一部,中間一小時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接近完美的,很有打五星的沖動。開頭和結(jié)尾二十分鐘較弱。ED很好聽,適合調(diào)和情緒。如果你對湯淺所謂的變化不滿,那我只能說他不僅本質(zhì)沒變而且某些方面還變得更棒了。
四星半,節(jié)奏甚至比《心理游戲》還要好,而“事件之間微妙卻具有決定性的聯(lián)系”延續(xù)了《心理游戲》,看上去狗血內(nèi)核實際上非常反套路,它通過兩組不同時態(tài)的人物(情侶)關(guān)系論證著人與人之間無法相互依存的(卻可以相互影響)存在狀態(tài),強調(diào)著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重要意義,同時,面對傷痕的痛苦又是無法逃避的,這種無奈下的美妙和積極進取,才是最動人的。
“誰讓你的姓太難寫了”“真是的 不知道等你也成了這個姓該怎么辦”電影院里發(fā)出了單身狗的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