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當(dāng)阿金遇到阿甘
一直有種錯覺:吳君如就是洪興十三妹--一個短發(fā)的男人婆,直到看過金雞。
與毫不相干的人呢喃著自己的故事,不斷穿插著真實的歷史畫面,甚至用完全一樣的手法將主人公合成到舊時的新聞里面,不知導(dǎo)演是不是是刻意,如此的毫不遮掩。用一個小人物的半生時間來描繪一個時代的變遷,于是滄海桑田和不可抗拒都化在了自言自語般的平平淡淡中間。不同的是,阿甘靠的是媽媽的巧克力理論和珍妮的“Run,Run,Run”,而阿金的動力來自那套大公寓和每月的幾萬港幣。于是阿甘就是阿甘,送兒子上學(xué),幸福像那根羽毛一樣輕飄。阿金卻是整個香港,幸福就是那九十四萬八千五百元港幣。竊以為華仔那句“努力就能搵到食”已經(jīng)道出導(dǎo)演的意圖,等聽到《老左正傳》里經(jīng)理的一句:“彈性生存,香港人啊”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相去久遠的電影和臺詞可以以這種方式相互關(guān)聯(lián),導(dǎo)演可以堅持自己的風(fēng)格更可以堅持自己的旋律。
題外:數(shù)來數(shù)去,總覺得香港沒多少演員,更沒有幾個導(dǎo)演,可明明又有那么多風(fēng)格迥異又讓人為之動容的電影,并且似乎每個角色都找到了最合適的人來演?;蛟S是因為香港的導(dǎo)演除了燒錢外還會一種叫做導(dǎo)演的兼職,香港演員除了全裸漏點還有種業(yè)余愛好叫表演,當(dāng)然前提是沒有一幫專門從事錯誤部位閹割的文化宦官。
2 ) 香港制造
金雞16歲出道的時候做的是"魚丸妹",因為咪咪剛發(fā)育像是魚丸一樣,在昏暗的店里給老男人摸來摸去,直到眼睛見不得光,她覺得應(yīng)該走了
19歲去夜總會做舞小姐,因為不漂亮,只能跟在花車后面打醉拳
不小心懷了孩子,老天卻開玩笑似的不讓她打掉,那只好,生下來,托給好心的黃日華帶到美國去
北姑來了,生意都沒了,阿金轉(zhuǎn)行去做按摩女,結(jié)識了極有男人味的胡軍啊,借他的錢沒想到在日后成了阿金的希望,也拯救了另一個小人物的生活
世事流轉(zhuǎn),一年過得比一年快,金雞經(jīng)歷了那么多男人,賺的錢也散去了,生活像是讓人看不到希望,可是她還是那么生龍活虎的活著,那么花枝招展
令人暖心的是,經(jīng)濟低迷時候,小人物的掙扎和幫扶,讓人覺得那么溫情,像是茫茫大海里同舟共濟的一船親人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耳邊總是響起陳百強的<一生何求>,回到了小時候看港產(chǎn)劇的感覺
這是一部貼著made in HK商標(biāo)的電影,太多港人的記憶在里面,很容易引起共鳴,一個小小的妓女影射的卻是整個香港的過去和現(xiàn)在
3 ) 很勵志
勵志,就應(yīng)該這樣嘛。
不用苦大仇深,不用涕淚橫流,沒有地獄,也沒有天堂,只有結(jié)結(jié)實實的人間。沒有犧牲,也沒有放縱,只有老老實實的忍受。背過身去的一剎那眉眼下斜,轉(zhuǎn)過頭來就能立刻綻開笑靨。
勵志的主題不是“成功”,而是“好好活”。成功并不能意味著可以就此好好活著,活得很好的人通常并不成功,而是活出自己的味道。
2008前半年,我的女主角是吳君如?!吨禧惾~與梁山伯》涼絲絲的,《金雞》又是熱乎乎的,底子卻是一樣的溫情,釋然,堅忍。不管有沒有意義,都要好好活。
草一樣的女人。
所有的男星都被丑化了。除了胡軍。好拉風(fēng)啊。
吳君如演的正經(jīng)愛情戲,怎么都那么迷人。
4 ) 雜感金雞
懷疑最近自己是否淚腺長反,看悲情片恐怖片看到昏昏欲睡,看喜劇片卻屢屢看到飆淚
看《金雞》的時候又一次淚流滿面,模糊的眼角到現(xiàn)在還有些微癢
臺灣的電影骨子里是文藝的,而香港電影骨子里是商業(yè)的,沉重的話題往往都被四兩撥千斤似的化解,所以,這個香港歷史回顧者的身份落在了阿金這個并不美麗的妓女身上
自然,《金雞》的幽默也不是黑色,而是五色的
客串的明星演繹得很到位
陳奕迅——在妓女身上找回昨日榮光的“小鋼炮”
梁家輝---滿口“經(jīng)濟”小氣猥瑣的“陳教授”
胡軍----神秘悶騷又討得女人歡心的“葉子強”
黃日華----儒雅天真的“大好人”理查
。。。。。。
還有真情真性的田蕊妮,帶給阿金希望的華仔,串聯(lián)劇情的張堅庭和曾志偉,都可圈可點
感慨著一些細節(jié),阿金聽著<WHEN A CHILD WAS BORN>時的柔軟,在手術(shù)臺上偷瞄孩子,從機場折回家后淋雨的背影。。。。。。讓我無端想起懷孕時的吳君如,幸福地挽著老公,分享《如果.愛》帶來的戰(zhàn)果,恍然間,我錯覺地認為阿金離幸福很近
阿金的賣笑生涯是有一些稀疏的溫情的,阿金仿佛真的愛過,歌舞廳中的理查,按摩院里的葉子強,模糊了交易雙方,彼此給予一點溫暖,阿金很珍惜。
導(dǎo)演也很善意地加進了或許并不成立的劇情,理查其實是有不育癥的,葉子強終于把錢還給了阿金,數(shù)目正是阿金苦苦尋得的手機號,雖然時間,是在七年之后。。。。。。
影片一直在和政治打著擦邊球,鄧小平離世,北姑南下,九七股市崩盤。。。。。。導(dǎo)演是有小野心的。每每看到那些紀(jì)錄片的片段都會流淚,這就是真實的影像獨有的魔力。
這部片雖不能妄稱什么“史詩”,但是“雞”眼看世界,的確是眼光獨到的浮世繪,把自己放低,才會看得更清楚。
所有的嬉笑怒罵,所有的淚水歡顏,不過是為了那一句“搵到食”,雖然赤裸,香港人的實際作風(fēng)卻由此可見。
其實我輩營營役役,所追求的亦大抵如此
最真實的渴求激發(fā)最大的能量,香港人可以這么快地攻破難關(guān),少不了這種絕處逢生的勇氣
聽著片尾霑叔的《獅子山下》和陳百強的《一生何求》,刺激淚腺,不可收拾,想起了2003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面對SARS肆虐和哥哥離世的雙重打擊,譚校長帶領(lǐng)一眾明星高唱《漫步人生路》,那種感覺,是無法用語言說清的,亦使2003年金像獎頒獎禮成為近年來最成功的頒獎禮。。。。。。
一種感覺,一種精神,其實陌生卻感覺那么熟悉,有些久違,在《金雞》中再一次感受到
5 ) 這個何嘗不是勵志
說到勵志電影,大家當(dāng)然會想到的是《肖申克的救贖》,這是毫無疑問的。
剛剛看完了《金雞》,我想,這也不是一部勵志電影么?
什么是金雞,先說一下。就是很厲害的"雞"。不錯的,片中的女一號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雞".我這么說,不是對從事這個行業(yè)的女士有什么意見,只是一種稱謂而已。
以一個妓女為主人公的電影,被我說成是"勵志"。你當(dāng)然會懷疑我是抱著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了。難不成是暗示所謂這個行業(yè)同樣是"朝陽產(chǎn)業(yè)"?
當(dāng)然了,這絕不是我的意思。所謂"勵志電影"不過是一種電影,絕不是一個廣告。沒有在里面用電影的語言暗示大家從事這個行業(yè);同樣的,我在這里也只是說它其中所表現(xiàn)的"勵志"的成分.
第一個給我這種感覺的是阿金剛剛買到她的第一座的別墅的時候說的話。她說"阿金,你好棒,你要加油,更加努力的賺錢。"(大意如此)。阿金絲毫沒有在乎自己的身分其實是一個妓女,她想到的,不是什么名節(jié)。她的想法很簡單,我付出了勞動,付出了努力,就會有回報。先不說這個行業(yè)的特殊性。但是這種的心態(tài),世界上有會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大家都想發(fā)財,這是毫無疑問的。可是大家想過沒有,為什么有的人能發(fā)財,有的人不能。難道不是由于這種心態(tài)的作祟。想做什么事,又怕別人笑話??墒悄兀瑹o非是一種職業(yè)。何必在這種無關(guān)是非的事情上拘泥呢?還有之前的幾個鏡頭反復(fù)的寫阿金在練功夫,可不是"床上功夫"呀,她根本就沒人養(yǎng)沒人包,可是她還是在這一行做下去,堅持下去。她知道自己的缺點,可也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所以,當(dāng)沒有人包養(yǎng)她的時候,她沒有輕言放棄,而是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耍寶。不也一樣在這個行當(dāng)里面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了么?不也一樣每晚上都有老板點名叫她么,雖然只是叫她"打拳"。在什么行業(yè)里面,我們也是能揚長避短,不也能夠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么?難道非要東施效顰般的雞蛋碰石頭么?
第二個場景就是當(dāng)阿金失去一切的時候她的始終堅持,雖然還是做"雞"。他的年齡當(dāng)時已經(jīng)很大了吧,兒子也已經(jīng)成年了??墒巧顓s只給了她這么一條路走。她有說什么放棄么,沒有。她還是在艱難的往下走。用心的當(dāng)好一個"妓女"。當(dāng)你看到她的門口絡(luò)繹不絕的客人后,你會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那不就是對她的不懈的努力的最好的回報么?雖然自己在任何方面都已經(jīng)沒有優(yōu)勢了,但是只要用心去做,同樣還是會有一番成就的。踏踏實實的做好一點一點的事,積少成多,同樣會有成就的。你或許會覺得那樣很苦,可是什么時是輕松的呢?片子里的妓女難道就只是劈開大腿就行了么?
如果這部影片的女主人公不是在這個行業(yè)里面,如果她是個廚師或是醫(yī)生,這部片子就和《大長今》沒有什么二致了。
http://tin1016.spaces.live.com/blog/cns!49A79B57DDF65AA1!659.entry 6 ) 《金雞》:風(fēng)月場里的香港30年
用風(fēng)月故事來講述歷史,在香港電影里并不罕見,且不乏佳作。
此前寫過夏文汐主演的邵氏老片《花街時代》,講的是香港經(jīng)濟起飛前的六七十年代。年輕的男男女女掙扎在叢林時代的香港,誰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而吳君如主演的《金雞》上映于香港經(jīng)濟開始走下坡路的2002年,講的是70年代經(jīng)濟起飛之后香港人的輾轉(zhuǎn)沉浮。
女主阿金30年的職業(yè)生涯史,被放進了香港30年城市興衰史里。歷史的一粒沙變成個人的一座山,起起落落地改變了每個人一生。她遇到的每一個男人:劉德華、陳教授、龍哥、姚仁邦,都代表了不同階層不同的角色。
在一個娛樂至上的時代里,如此底層平凡小人物艱難揾食的人生故事,用喜劇戲謔的手法,難能可貴地串聯(lián)起了沉甸甸歷史。
1. 阿金揾到食
中年潦倒,銀行卡只剩98.2的樓鳳阿金在自動提款銀行遭遇阿邦(曾志偉飾)打劫,結(jié)果突然停電,倆人被困。
為了緩和二人氣氛,阿金開始給阿邦講述自己從15歲開始當(dāng)「魚蛋妹」至今30年的趣事。
一個「想當(dāng)年」的故事,配上一個調(diào)解尷尬的敘事場景,順理成章地就把故事的喜劇定調(diào)推演開來。
阿金出生于60年代的香港,70年代少女初長成,她就出道做了“魚蛋妹”,正好趕上了香港開始經(jīng)濟起飛的階段。
19歲,抱著「魚不過塘不大,雞不過場不賣」的邏輯,阿金轉(zhuǎn)場去了夜總會做舞小姐,見證了80年代香港經(jīng)濟最璀璨繁華的時代。
人不漂亮,活兒也不好,既沒有包也沒人爭。面試時別的小姐說自己「功夫好」,老板欣然接收。她也說自己「功夫好」,都沒有人信。
但她是「真·功夫」好??恐7伦砣?,充當(dāng)一群花旦中調(diào)節(jié)氣氛的喜劇丑角,她站穩(wěn)了腳跟。
在經(jīng)濟騰飛到「守廁所也能發(fā)財」的年代里,阿金很快就攢夠錢買了房。她高興得滿床亂蹦,朝氣蓬勃地大喊——「阿金努力!阿金揾到食」!
那個時代的香港人似乎有種特殊的豁達和包容。不管你是什么職業(yè),即便是當(dāng)小姐,只要是在靠自己努力「揾食」,就能從頭到尾地理直氣壯,并不覺得卑賤和羞恥。
從《花街時代》里的水美麗,到《金雞》里的阿金,一概如此。
隨后是87年股災(zāi)后的移民潮,緊接著90年代,當(dāng)舞女的港女們遭遇「北姑」沖擊,阿金被迫轉(zhuǎn)場當(dāng)按摩女,卻被一個大陸來的客人「借」走了15萬全部家當(dāng)。
明知他是通緝犯,但阿金一直堅信,這個叫葉子強(胡軍飾)的大陸客既然承諾會還錢,就一定會還。于是她每月15號都去銀行查余額,查了整整7年,這才有了片頭與阿邦誤打誤撞的相逢。
然后是97金融風(fēng)暴,阿金破產(chǎn),被迫搬出了辛苦掙來的公寓出來租房。經(jīng)濟最為萎靡的時候,阿金上街偶遇了在勞工處排隊找工作的老客戶陳教授。
泡沫經(jīng)濟破滅,陳教授這種滿口經(jīng)濟學(xué)理論,連招妓都盤算著「兩只手起碼要掌握十二個咪咪,回報率才算高」的老學(xué)究,如今連個老師的教職都找不到。于是阿金靠「積分飛行」騙他做了生意。
陳教授建議她提高家里房子的利用率,在家做「樓鳳」。
家中開業(yè)后,遲遲沒有生意。偶然地,阿金看到電視里劉德華作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公益廣告。
那其實是一段對大眾的鼓勵,但她似乎看到了劉德華從電視里爬出來對她說:
「你一定要真心。真心自然就會投入,投入自然就有感情,有感情自然就有高潮,有高潮你就會開心。你開心,你的客人也開心。一傳十,十傳百,到時候全世界的男人都會來找你,你就會真正成為——一只金雞!」
靠著這點的拼搏精神,阿金又撐過幾年,走過了香港回歸。最終,在偶遇一身債務(wù),準(zhǔn)備自盡的劫犯阿邦的那個早晨,她等到了葉子強遲來7年的948511.42元還款。
阿金撐過來了,大名諧音「要人幫」的阿邦也有了生路,大家歡喜收場。
2. 獅子山下,香港精神
當(dāng)人們開始回憶過往的時候,記憶總會給人打上一層色彩斑斕詩意朦朧的濾鏡。
站在2002年回看歷史的《金雞》,顯然也是如此。
在編劇和導(dǎo)演趙良駿的理念里,「超越痛苦之后的人,依然擁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明亮的自信心。」
于是,《金雞》里的所有角色,都有著他們苦中作樂的獨特意味。
阿金是當(dāng)時香港底層大眾的縮影。她性格樂觀,樸實敬業(yè),甚至還有著難得的俠義精神——不管是借錢給葉子強,還是片尾追阿邦幾條街去幫助阿邦,都讓人無比動容。
而劉德華的角色更像是片中阿金和香港人精神信念的映射。他是所有人心中的巨星,是杰出青年,當(dāng)他向所有人傳遞努力奮斗樂觀拼搏的精神,就能給人如同注入強心劑一般的信念。
梁家輝飾演的陳教授,是那個年代里中產(chǎn)階級的代表。在經(jīng)歷教授到失業(yè)的挫折時,他依然能勸阿金「不要再提往事,往事要像臭屎一樣在廁所里沖掉」,以及「工作再艱難,也強過游手好閑」。
整個電影里,不管經(jīng)歷多少次的經(jīng)濟困境,香港人樂觀奮進的精神都貫穿始終。
唯一的痛苦,是阿金不小心懷孕,陰差陽錯地把孩子塞給了美籍華僑Richard。孩子被帶去美國,阿金狠下心沒有看一眼,那成了她一生的遺憾。
親兒子被「觀音送子」給了不育的美國人;大陸客葉子強是個搶劫犯,但最后在香港人支撐不住的時候出手「救市」……這其中蘊含的政治隱喻,其實也不言自明。
有笑有淚的故事里,伴隨著70年代鄭裕玲和周潤發(fā)的《網(wǎng)中人》,成龍的《醉拳》,80年代梁朝偉和張曼玉的《新扎師兄》等電影片段,混雜著《偏偏喜歡你》、《摘星》、《一生何求》、《獅子山下》等經(jīng)典老歌,成功地讓觀眾喚醒時代的記憶,重溫「團結(jié)奮斗、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獅子山」精神。
在情感和價值觀的取舍上,《金雞》系列顯然稱得上「非主流的主旋律」電影。
但能把「主旋律」、「歷史感」和「懷舊勵志」這些宏大命題,用笑中帶淚的地道港產(chǎn)喜劇手法,靠一個風(fēng)塵女子的人生故事來承載,最終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贏,可算是香港電影人的偉大創(chuàng)作。
- THE END -
時代的印記,經(jīng)過和錯過的人,草根女性的快樂與憂愁。吳君如本尊太精明,反而不容易演好那種吃苦做甜、曠達若愚的小市民。好在險險過關(guān)。
阿金那熱情單純的樣子,好像松子
電影本身比較刻意,但吳君如和一幫配角都很不錯
《獅子山下》、《一生何求》,大時間跨度的跌宕起伏確實能煽到我。吳君如扮演的阿金很好的詮釋了個人、行業(yè)和香港的變化。性服務(wù)是一個既邊緣又最典型的行業(yè),firefly里的companion是理想狀態(tài),秦淮八艷是歷史臆想,而阿金卻可能是當(dāng)下的時代精神。 能夠平等看待一切人,助人助己便足以度過一切困厄。
妓女版麥兜,港片版松子。阿金這一生,映照無數(shù)香港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輕松的電影,沉重的人生。結(jié)尾處《一生何求》響起,一切曾經(jīng)的苦難都已云淡風(fēng)輕。
像極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最后歡喜結(jié)尾,在《一生何求》中痛哭
港版《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結(jié)局很贊。2014.8.4伊爾庫茨克
我討厭說教,任何形式我都不接受。
真正屬于香港人的電影,那種歡笑和淚水也只有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才能真切感受,至于他人,你們有什么權(quán)利評價和決定別人的悲喜呢?吳君如用喜演悲,真的好厲害。一堆男人里,最好看居然是胡軍那段,演的嗎當(dāng)然是梁家輝最好。
2009.12.18 =15號她的戶頭里出現(xiàn)了948511.42,那個她曾經(jīng)試了又試才試出來的手機號~ 7年前她借給人15萬,7年后她的信任得到了答復(fù)。善良得有些愚鈍,但是就是這種愚鈍和不計較才造就了和諧社會~
“努力便能揾到食”。這是一部貨真價實的港人精神宣傳片以及香港城市發(fā)展史,從《金雞》系列起香港人開始懷舊,好時光不在,舊事如“舊屎”,沖進了馬桶之后什么事情都得往前走。獅子山下的草根情懷,“一生何求”的過往時光,不管阿金是舞小姐還是按摩妹,不管是吃盒飯還是吃魚翅,不管是拍街道黨委宣
很不錯,吳君如憑借此片封后。
gq 金雞 Golden.Chicken.2002.DVDRip.X264.DTS-KEN.mkv 2g
一連看了幾天爛片之后終于迎來一部神作,也許是吳君如最好的電影?;恼Q中折射出的底層小人物奮斗精神是香港電影中最深情迷人的部分,我想我依然深愛著港片,當(dāng)然必須要是純正的!還有電影中陳百強的歌曲用得恰到好處,催淚效果十足,丹尼,非常想念你。
除了那首When A Child is Born是我一直喜歡的曲目之外,其餘的實在是沒法打高分……節(jié)奏拖沓,情節(jié)散亂,人物太過臉譜化,表演浮誇,等等一系列問題
都是我喜歡的演員,吳君如的演技杠杠滴。好片,有歡笑有眼淚。
好多年前租的VCD看,畫面黑麻麻,根本認不出Eason和黃日華。這次從3看到1,天災(zāi)到人禍,要揾食十幾年也是不易。這部生活和生命的質(zhì)感都好真切,就像阿金飽經(jīng)人世的雙手,欲海菩薩渡眾生
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耗盡我這一生,觸不到已跑開,一生何求。迷惘里永遠看不透,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唉 你開不開心 我真的很開心啊 看到最后淚奔了 中國版阿甘正傳
其實3+。倒是配戲的那些個男演員實在優(yōu)秀,胡軍梁家輝杜汶澤。千禧年田蕊妮伏在病榻前痛哭的短短戲卻讓人十分感動。(“只是這人生”——冷暖那可休,回頭多少個秋,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音樂金培達;編劇鄒凱光;特別感謝杜可風(fēng)黎耀輝吳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