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政的初戀是韓國公主,一見鐘情,再見深情,終生難忘的女子。但韓國公主真愛的燕國太子丹,如果不是他多次阻攔,她早就和太子丹一起走了。公玉掉進水里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阿丹怎么樣了?她不肯吃藥,因為她知道好了,就會進宮當皇妃,她不肯,寧可死。阿政為她病,為她哭,守尸三天,可任他權利通天,也得不到一個弱女子的心。
秦始皇愛的第二個女人是孟姜女。孟姜女開始恨死他了,始皇帝開始也不喜歡她,兩人互相打嘴巴那塊挺逗。兩人相處的過程中,贏政慢慢喜歡上這個倔強的女人。孟姜女也理解接受了他。兩人在桃花源時很快樂。可兩人追求不同,孟姜是個向往恬淡生活的人,而贏政有大業(yè)。贏政還想著兩人長廝守??擅辖趺磿藿o秦始皇呢,她的丈夫萬喜良死于他手。天下的悠悠眾口.....他永遠都不會是那個平凡的阿政。孟姜女提了三個要求就存了必死之心??蓱z贏政還歡歡喜歡準備進宮事宜。一腔熱血澆了冷水。
這兩個女人都是善良、有主見的人。贏政不是她們最重要的,不是第一選擇。贏政的愛情是失敗的
小時候看這部劇的時候,喜歡米雪和劉松仁演繹的那段雪山情,劉松仁在劇中扮演荊軻,很酷,米雪穿著粉色的上衣,藍色的圍裙,梳著兩邊垂下的古代發(fā)型,一副溫柔可愛的少女形象,在深山的皚皚白雪中,推開窗戶,看著窗外的荊軻,感覺這樣的愛情畫面很浪漫。荊軻作為一個赴死的勇士,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一段與旅店中的女孩邂逅的情節(jié),為這個劍客的形象添加了一些浪漫色彩,而顯出了荊軻的悲劇人生。
毫無疑問,這部劇代表了當時歷史劇的最高水平,氣勢磅礴,制作精良,劇中的人物服飾精美考究,在古老的有些破舊的城墻背景下,甚至顯得有點過于華麗鮮艷,人物的服裝再現(xiàn)了古代秦朝的紋樣,現(xiàn)在看依然不過時,甚至是很驚艷的感覺,內(nèi)地的電視劇雖然后來也拍了很多歷史劇,但畢竟是晚了很多年,應該說香港電視劇領先內(nèi)地好多年。 劉永先生扮演的秦始皇嬴政符合人們想象中的秦始皇的樣子,和畫中的秦始皇的樣子很像,威武霸氣,那雙濃密的蜈蚣似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棱角分明的臉部輪廓和鼻子,勾勒出了一個暴戾、喜怒無常的君王形象。劇中美化了秦始皇,讓他與韓國公主韓彌產(chǎn)生一段浪漫的愛情,增加他作為一個人有感情的一面,即使是統(tǒng)一六國的秦始皇也有得不到的愛情,韓彌公主并沒有因為嬴政的秦王身份而喜歡他,在今天有的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秦國對六國的侵略和威脅,使韓彌無法愛上嬴政,而她愛著的太子丹整日活在自己對秦國的仇恨和惶恐不安中,童年時代單純的友情已經(jīng)隨著成人的利益和國家的爭端一去不返,嬴政與太子丹成了死敵,不能不說是人成年后的一種悲哀。
多年以后,看到扮演秦始皇的劉永再次在某部電視劇里演出,狷狂的內(nèi)心獨白仿佛是始皇帝附身,簡直是不瘋魔不成活。
一直以為呂不韋和《上海灘》里的馮敬堯是同一個人,后來才知道一個是王偉,一個是劉丹,可能因為他們都留胡子,都有著一點梟雄的霸氣和邪氣,其實很多電視劇都是只知道角色,不知道演員的名字,演呂不韋的演員在中老年男演員中的形象算是威武霸氣適合演曹操這樣的梟雄的人物,演馮敬堯的劉丹后來走了家常路線。
覺得演帝王將相的需要點氣勢和霸氣,有明星光環(huán),而演家常角色的則是演員的日常,作為一個劇中道具存在的作用,我覺得這就是明星和演員的區(qū)別吧。
有沒有必要把秦始皇和哭倒長城的孟姜女非要拉到一起做情侶呢?劇中的情節(jié)基本都是根據(jù)歷史和傳說演繹的,孟姜女被歌頌為烈女是因為她對丈夫的一份真情,為筑長城死去的丈夫痛哭,反映了百姓的疾苦和團圓的愿望,而秦始皇的建長城抵御匈奴入侵的宏偉大業(yè)與小女子希望與丈夫團圓的愿望是矛盾的,孟姜女只是被秦始皇的暴政造成的無數(shù)百姓悲劇中的一個,人們把她的痛苦和不幸認為是哭倒長城的原因,反映了民眾的心聲。孟姜女襯托了秦始皇的殘暴無情,無論是修長城而死的孟喜良,還是讓別人修長城而死的暴君秦始皇,孟姜女嫁給他們其中任何一個都是悲劇,馮寶寶扮演的孟姜女最后投河自盡,因為他們并不是生活在沒有人間苦難和紛爭的桃花源中,烈女、英雄都是被歌頌的殉道者,為了人們的一個美好的理想而犧牲的人。 歷史上的秦始皇殺死傳說中是自己親生父親,稱為仲父的呂不韋,嫪毐及其與嬴政母親趙姬所生的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這種行為就象是希臘神話故事里的俄狄浦斯一樣,預言家說俄狄浦斯將會殺父娶母,俄狄浦斯想逃避這樣不倫的命運,然而,越是逃避,越是怕什么,越是會遇到什么。俄狄浦斯的父親也被預言將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于是在他出生的時候就要將俄狄浦斯殺死,然而,故事里的人越是反抗命運,他們的悲劇越是不可避免的來到了,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覺得這些預言是對人性中的自私,暴戾和欲望的斷言,而做出對抗預言行為的人由于自身的不安全感和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所做的喪失人性和良心的行為,不義的行為加劇了自身的悲劇,越是想保護自己,傷害他人,得到的結果越是傷及自身,俄狄浦斯在悔恨交加中痛苦一生,而癡迷于建立豐功偉績,流芳百世,建筑長城的秦始皇,也因為自己的行為眾叛親離,加劇了秦國的滅亡。
劇中對女性給予了同情,難能可貴。嬴政的母親趙姬的一生是被當做工具人,被利用,被動的一生,先是被呂不韋當做禮物送給贏異人,然后帶著嬴政過了十三年顛沛流離的奴隸生活,呂不韋醉心權力,贏異人長期做質(zhì)子,趙姬與嫪毐在一起從男權的觀點看是不名譽的,作為嬴政的母親給嬴政帶來恥辱,可是從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卻是因為她從未得到一個女人應該得到的愛和關懷,于是,她的行為也就可以理解,值得同情了。既然皇帝可以有后宮三千,作為太后的趙姬有男寵陪伴自己又有什么值得譴責呢?她無非是個軟弱的女人,需要愛罷了,嫪毐卻利用了趙姬的軟弱,象呂不韋一樣想達到自己奪取權力的目的,嬴政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威信,殺死了自己的同母異父的弟弟,導致了人倫悲劇,他的頭痛的病癥,既是身體的疾病,也可以認為是精神和心理受到扭曲和打擊的反映。趙姬哭訴自己吃了很多苦,究竟得到了什么,人無非是為了自己,說出了自己的悲劇所在,趙姬渴望的愛從男人身上得不到,她身邊的男人們都是為了自己而犧牲了她。
扮演趙姬的鮑起靜女士一般都扮演賢妻良母,善良溫柔的母親角色,她演的趙姬是個十分悲劇的女性,看似獲得了太后的尊貴身份,實際上是被利用的棋子,從未得到過愛。贏異人是愛她的,卻保護不了她,呂不韋是她愛的人,卻野心勃勃,利欲熏心,她希望有個人陪伴自己,最后卻被嫪毐利用落得凄慘的下場。 扮演贏異人,后來改名為子楚的魯振順,也扮演過馮寶寶版武則天里的唐高宗李治,覺得他演的角色都還是有情有義的,但也很悲劇,應該說他們都是諸侯國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劇中的太子丹一直苦苦的訴說,童年的小伙伴嬴政已經(jīng)是大王了,而自己卻是質(zhì)子,卻不曾看見嬴政也同樣是過了十三年的奴隸生活,并且被呂不韋當做傀儡的事實。潘志文演的這個角色并不討喜,他演的呂洞賓還有讀書人的風度翩翩和從容,而在劇中他一直是委屈和憤怒的,這也是在強秦威脅下,各國的貴族對秦國的一種反映。但他為了表明自己對荊軻的重視,竟然將荊軻贊賞的女子的手砍下,很難說這樣的太子丹值得支持,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做這樣驚人的事,反而讓人覺得他和傳說中殘暴的嬴政沒有分別了,試想他當了大王,是不是又是一個嬴政呢?因為充滿了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從而變得瘋狂、暴戾和猜疑。秦始皇是個暴君,可是沒有統(tǒng)一的七國時代,是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暴君,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由此可見,統(tǒng)一的國家是一個暴君,不統(tǒng)一的國家有很多的暴君。 劇中荊軻刺秦王的鋪墊未免也太長了,還加入了明儀公主的情節(jié),演過華箏公主的黃造時在劇中演的明儀公主的形象溫柔甜美,同時還以江湖女俠的身份與荊軻相識,歷史劇中的人物都因悲劇的命運蒙上了一層悲壯,莊嚴的色彩,其實黃造時在《射雕英雄傳》里演的華箏公主挺美的,不過因為黃蓉主角光環(huán)太大,而將華箏公主的情節(jié)略過了,這個角色仿佛是為郭靖存在的,是作者為了滿足自己男性的想象設計出來的角色,平凡的郭靖能得到蒙古公主的愛,還有機靈可愛的黃蓉,簡直就是男人夢想的人生,比黃粱美夢還美。
《史記》中專門為刺客聶政、荊軻們寫過傳記,面對如狼似虎的秦國,刺客成為弱者對強權者的一種反抗,以命相搏,然而無論是歷史還是劇中,都以悲劇收場,秦國的強大在此之前已經(jīng)開始,即使沒有秦始皇、呂不韋,也會有其他的強人崛起,所以荊軻刺秦王的勇氣可嘉,但歷史還是不斷為強者所寫。
劇中的人物由《大俠霍元甲》里的徒弟劉振聲和趙倩男等班底演員,繼續(xù)以徒弟和俠客女友的身份出現(xiàn)。 “士為知己者死”是古代勇士的一種人生理念,正因如此,荊軻與反抗者如飛蛾撲火一樣赴死,雖然在旁人看來他的行為是螳臂擋車。劉松仁扮演的荊軻具有正義之氣,行刺時他的眼神犀利兇狠,卻也免不了被殺死的命運,秦舞陽的膽怯,歷史上荊軻等待一個人而不得,都說明了他的悲劇和失敗是有兆頭的,決心不夠,勇氣不足,而秦王的氣勢正盛,令人聞風喪膽,在更有氣勢和意志更堅定的秦王面前,荊軻和秦舞陽顯然是士氣和氣場都處于劣勢的,或者說老天讓秦王的運勢維持在他的生命過程中,直到他自己死去。 秦始皇還是不可避免的死了,不是死在前赴后繼刺殺他的人手里,而是死于他自己的命運,他夢想的萬世基業(yè)到秦二世胡亥就亡了,滅亡他的秦朝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信任的趙高,因為趙高總是順著他的意,所以說,最后滅亡自己的正是自己的任性和隨心所欲,嬴政最后想讓與自己的理念完全不同的扶蘇繼位,但為時已晚。設想一下,如果是公子扶蘇繼位,秦國的滅亡會不會慢一點呢?誰知道呢,無論是朝代,還是人,總會死的,只是快一點和慢一點的區(qū)別,看漢朝的后來就知道了,歷史總是重復,只是換了不同的人。
秦始皇死了,卻也沒有死,那些暴戾和充滿猜疑的,對于自己充滿了自卑和不安全感的人都是潛在的嬴政,曹操,可惜的是,他們并沒有嬴政的才干,只有嬴政的暴戾和兇殘。
想起曹操在《觀滄海》一詩中所作的詩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呂不韋、曹操這樣的梟雄,或者是荊軻這樣至生死于不顧的俠客,劇中神采風揚的演員們,都算得上是閃耀一時的明星,在燦爛的星河中,他們展現(xiàn)過自己的風采,但在時間和歷史的長河中,再奪目,顯赫一時的人都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滄海一粟,河流歸海,總歸化為大海中的一滴。
4.16-7.5.妙??!看完此劇如同賞閱了一幅浩瀚的畫卷,畫卷的主人公是開天辟地,功蓋五帝的秦始皇,雖說部分情節(jié)有戲說的成分,但給我們進一步了解秦始皇提供了新的思路,始皇帝這一生也充滿了諸多哀怨與不幸啊。此劇文戲方面很扎實,演員特別是秦始皇的扮演者,演出了一代帝王的霸氣與內(nèi)心獨白,柔韌有余,入木三分,劉松仁飾演的荊軻也非常的出色,一股俠客精神躍然紙上,只可惜在武戲特別是戰(zhàn)爭戲上面太過簡陋,這好歹是亞視大制作啊,不過一想到這是在香港這塊彈丸之地上拍的我也就忍了。最后秦始皇登上長城的這個畫面,從香港遠道而來的劇組會不會有一種認祖歸宗的感覺呢?始皇帝的扮演者劉永,又會不會真的體會到2000多年前嬴政站在長城上,將天下盡收眼底,一覽無余的豪邁呢?如此種種都使我看完這部劇后更添一份回味。
到現(xiàn)在還會唱這首主題曲——大地在我腳下國計掌于手中哪個再敢多說話夷平六國是誰哪個統(tǒng)一稱霸誰人戰(zhàn)績高過孤家高高在上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畫登山踏霧指天笑罵舍我誰堪夸秦是始人在此奪了萬世瀟灑頑石刻存汗青傳頌我如何叱咤
就這侮辱歷史的破玩意還7.8
小時候電視里放過,那時的感覺也是氣勢磅礴的。主題歌至今會哼唱。印象深刻的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荊軻(劉松仁)還有配戲的米雪。
劇情不論,劉的秦始皇感覺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了,甚至比張豐毅還要讓人印象深刻
亞視大制作的歷史劇雖然也有硬傷但比起TVB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主題曲很贊很贊: 大地在我腳下....高高在上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畫...!! 這個秦始皇好帥, 孟姜女不喜歡他太不合理了!
小時候很喜歡主題歌,大地在我腳下
當年覺得秦始皇很酷,馮寶寶很漂亮的!
第一部電視劇
幼時大愛,輝煌難再現(xiàn)
89年暑假看的,當時覺得好看到極致!
情節(jié)全忘了,就記得主題歌詞霸氣側(cè)漏
整體算是用心講歷史的作品(在港劇來說比較難得),但終究也是史實混野史,所以難免有很多夸張古怪的地方,說真的,劉永演戲很夸張。北京、西安、珠海、香港和韓國都有取景,是當時亞視的大手筆之作
大地在我腳下,國計掌于手中,哪個再敢多說話;夷平六國是誰,哪個統(tǒng)一稱霸,誰人戰(zhàn)績高過孤家!
就是從此知道了秦始皇的故事,說不清關系的呂不韋、便宜爹嫪毐、刺客荊軻......
香港出產(chǎn)的最好歷史劇
小時候看,發(fā)現(xiàn)荊軻(劉松仁)詢問路人,即使對方不知道,也要說“多謝”。當時感覺很震撼
小時候唯一的感受就是這個女演員怎么這么黑啊……
一想到人終究是會死的,我也很難過。
秦始皇三角戀狗血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