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關(guān)于真實的Paterson, NJ
和電影沒有什么關(guān)系。我在那里的county college工作過一年,說下我對那里的印象。
說是個城市,實際上規(guī)模特別小。比較破敗,所謂run down,電影里好像看不太出。這個地方名聲不好--當(dāng)時的室友(NJ本地人)聽我說要在那里工作,他說你注意安全。我覺得比我大晚上開車經(jīng)過紐瓦克感覺好些。我只大白天在Paterson市中心街上走過,感覺還好?偶爾那么幾次晚上聽講座,天黑了我都是走天橋去車庫。教學(xué)樓要刷卡才能進??偸鞘盏綄W(xué)校給的安全警告。電影中的公交站我去過。居民低收入家庭居多(基于學(xué)生背景)。主要是拉美裔,非裔,阿拉伯人和少數(shù)東南亞(緬甸之類的)。有很多不錯的中東餐館。那邊有個大瀑布比較出名。
影片里公交開過的街道我都很熟悉。
現(xiàn)在還沒看完電影,不過想說,電影把Paterson詩意化其實沒關(guān)系,不是說“生活不缺美,缺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么?不過了解一下真實的也好。沒有去過就想象不到那里的生活。可能對于當(dāng)?shù)鼐用穸?,都是正常的吧。從學(xué)生口里聽到的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
2021年10月19日更新:沒想到這個影評還有人留言。那補一下瀑布,一七年五月中旬去的。
2 ) 真正的詩意不具備被表演的可能
(文/楊時旸)
詩歌是個曖昧的存在,它一方面可以供人附庸風(fēng)雅,比如電視銀幕上那些背誦狂人像辯論一樣互相向?qū)Ψ饺映鰩装倌昵暗脑娋?,總能引發(fā)很多人搖頭晃腦的贊許,而另一方面,詩歌又像個笑話,因為你一旦在現(xiàn)實中說你自己平時寫詩,一定會引來訕笑和鄙夷。詩人和詩歌被高度象征化了,它意味著不切實際、矯情、貧窮和神經(jīng)質(zhì)。
其實,詩人是一種精神身份,而不是一種職業(yè)身份。一位詩人可以從事著任何一種職業(yè),可以是律師、醫(yī)生或者農(nóng)民,“詩人”更多的是來自自我內(nèi)心的認同或者至多是小圈子內(nèi)部的相互認同,在電影《帕特森》之中,這位詩人的職業(yè)身份是一位公交車司機。這是著名導(dǎo)演賈木許的新作,他嫁接了最俗常的生活場景和最虛幻的精神世界,用各種象征、映射、對照呈現(xiàn)出了一種幾乎不可拍攝的詩意。
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帕特森每天的生活幾乎就是無聊的重復(fù),但他在工作之余,經(jīng)常會寫詩。他在一個本子上隨手記下詩句,然后放置一邊,寫詩對于帕特森來說,只是一種心理和生理需求,近似于每天的吃飯喝水,他從未想過發(fā)表或者出版。他有一個同居女友勞拉,一個性格和他截然相反的女人,熱情、樂于嘗試、追求一切哪怕不切實際的東西。她一直鼓勵帕特森整理詩稿,讓更多的人看到。
聽起來,這是個令人生厭的故事,一個熱愛詩歌的公交車司機——這會是怎樣的一種矯情的狀態(tài)呢?但是,賈木許對于這個角色的安排卻讓人感到非常舒服。帕特森自己完全消解了“寫詩”這件事的儀式感和意義,每天早晨,等待發(fā)車之前的那一小段時間,他坐在駕駛位上,拿出本子,趴在方向盤上寫下幾個句子,老板來做登記,他不覺得這是被打斷,也不需要有什么角色和心里轉(zhuǎn)換,就可以從那些詩句中進入世俗,和老板聊聊家常,聽聽抱怨,然后發(fā)動汽車,開始一站又一站的循環(huán)。中午吃飯,他坐在水邊的長椅上,再寫下幾個句子,然后啃一口女友親手做的造型俗麗的小蛋糕。他從沒覺得寫詩有什么超然于俗常的價值,就像他從未覺得作為公交車司機就必須把自己變得粗俗又市儈。從這些日常細節(jié)之中,你會看到一個真實的“人”脫穎而出,而不會只陷于“身份”的困擾。寫詩對于帕特森來說,毫無做作感。
《帕特森》充滿了隱喻、象征和各種如夢似幻但又如此真實的場景。故事開場的時候,清晨,剛剛醒來的勞拉對帕特森說,“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們有了孩子,是雙胞胎?!睆拇酥螅p胞胎的意象就多次往復(fù)出現(xiàn)在帕特森真實的生活中。一對雙胞胎男人,一對雙胞胎的小姑娘,一對雙胞胎老太太,他們出現(xiàn)在家門口,出現(xiàn)在自己的公交車上,其中一個小姑娘竟然也熱愛寫詩,還和帕特森討論了幾句自己的詩歌。對照著女友的夢境,你就會產(chǎn)生某種疑惑,這一切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說也是帕特森某種內(nèi)心詩意的投影和想象?這個意向讓現(xiàn)實和夢境之間的分野微妙地抖動了起來,但似乎分清現(xiàn)實和虛幻或許也沒那么重要——這成為了一種詩人心理景觀的絕妙外顯。
帕特森的生活被明顯地成為兩部分,刻板的世俗日常生活以及靈動的內(nèi)心世界。他每天在差不多的時間醒來,穿著同樣的衣服,駕駛同樣一輛老舊的汽車,一圈圈行駛過同樣的路線,坐在同一個地方吃午飯,晚上在同一個時間出門遛狗,在同一個酒吧的同一個座位上喝下一杯啤酒。每天早晨醒來,帕特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手表,他開車時,時鐘一圈圈旋轉(zhuǎn)的畫面以蒙太奇的方式被疊加,這成為了對于他日常生活的概括。但正是那些周而復(fù)始的一切,如此程式化之后,卻達成了一種哲學(xué)般的永恒。這些旁人看來無聊的生活也開始具備了某種獨特的詩意。
這個故事之所以令人喜歡,是因為詩人的內(nèi)省,他不仰視詩歌也不俯視生活,而他的女友卻成為了一種對照——毫無才華,空有熱情,令人厭惡的文藝青年。而帕特森則不。他微笑著、寬容地聽著車上乘客們的牢騷和吹牛,從這一切之中,他可以感受到詩意,從更抽象的精神世界之中也同樣能感受到詩意。
這個故事中到處都是微妙的閃光,被狗撕碎的詩稿,那個前來探訪詩人故里的日本人贈送的空白筆記本,都在應(yīng)和著帕特森對于詩歌的態(tài)度——暫時的、自我的、易消逝的、不可分享又像偶遇般被點撥的才適合于詩歌的本質(zhì)。
短暫的失落和悲傷之后,帕特森重整旗鼓繼續(xù)開始寫詩,進入又一次尋常往復(fù),這一切才是現(xiàn)實的詩意,一種真正意義的詩人,而不是一種陷于表演的身份。
3 ) 兩個帕特森,一種覺悟
這電影不是獻給什么有情調(diào)的小資文藝生活的,也不是獻給帕特森這座城市的。
總體來說,這是賈木許個人的感悟,是拍給自己的。對于自己和電影工業(yè)、以及庸俗世界的關(guān)系,再說大點,文藝或者電影,是虛榮裝逼掙錢成名用的,還是一種本能的精神需求。
也同時是獻給帕特森這個純粹而清高的司機,獻給樸素誠實、忠于內(nèi)心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一首詩歌。也有憤世嫉俗的諷世之處。
所以,片中很多對話,都是諷刺性的,如果你沒發(fā)現(xiàn)其中的幽默之處,那你就只能說,平淡就是美,或者批評地說,這電影真空洞。
所以,結(jié)尾處,帕特森和黑人、日本人的兩段對話,是點題之處。
1,帕特森的妻子喜好廣泛,學(xué)吉他、畫畫、室內(nèi)裝飾設(shè)計、做蛋糕,并且都是能在現(xiàn)實中得到利益回報的事情(起碼也要老公夸獎),所以她也要求帕特森去印詩集。而帕特森只會寫詩。他不用手機,也可以看作對現(xiàn)實有點拒絕的姿態(tài)。但因此時有尷尬,比如車出故障需要聯(lián)系時。他用的是孩子借給他的卡通外型手機。
2,總是失戀的黑人,其實是一廂情愿地愛上不愛自己的人。(黑人真的愛對方嗎,難道不是占有欲嗎?他掏出來的,可是把泡沫槍?。?br>聯(lián)想起熱衷比賽的酒吧老板往自己酒吧里貼名人照片(甚至不惜借錢來弄這些玩意,還按人物的有名程度來討論排行),慕名來帕特森拜訪的日本詩人。都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占有帕特森,這個城市的詩意與榮光。
片中公車上一對少男少女的談話很有趣-----少女向少男訴說了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英勇事跡,最后很驕傲地總結(jié)說,我們是帕特森城里僅有的兩個無政府主義者了。得,無政府主義者這么牛逼的標(biāo)簽,自己就貼上了。
3,那條很貴的狗總是搗亂,以至于最終造成“毀滅性”結(jié)果。就像生活總跟人開玩笑,所謂資本,也總是用來耍弄人類,破壞平衡。在狗看來,那就是堆憤怒起來撕扯得很解氣的紙,這狗一直感覺自己在家里邊被忽略了,詩什么詩。
寫滿詩的筆記本被毀是電影最重要的一個核心情節(jié),象征性也十足,我想到的是這么一句話:人在江湖,不進則毀。帕特森其實從來就沒愿意把自己的詩集拿出去發(fā)表。
4,從一到七,然后歸零,又從頭開始,一切好像都沒發(fā)生過。片尾那本空白的筆記本。黑人所說,太陽照常升起。
時間抹去一切,從有到無,又從頭來過。詩歌、電影可以完結(jié),被遺忘,而生活本身無休無止,所以生活之詩也將自然流淌如帕特森城里橋下的溪水。
5,周一到周七,再回到周一,這只是一個結(jié)構(gòu),并非主題。也可以另一種解讀,一個詩人被關(guān)押在這種單調(diào)平庸的日子中,這樣看的話,那第一個和妻子相擁而眠后醒來的鏡頭,意思就多了去了。
6,男主角是個容易執(zhí)著的人,看他寫給妻子的情詩就知道,很擔(dān)憂失去,很寵妻子......他在想象中加深這種愛,對詩歌也是一樣,所以,放下還是......這種愛本就是妄念,到結(jié)尾處是有懸念的,也是悲哀的,多年相處的公車毀壞,詩集損毀,他如何面對生活被涂抹成空白。
7,當(dāng)你刻意去尋找什么時,你注定找不到,因為你的得失心將真相蒙蔽。你用力,它離你更遠---------日本人來帕特森尋找詩歌的靈魂,遇見了一個自稱不是詩人的詩人帕特森,日本人挺用力的,手都破了哈。讓我想起某中國詩人在長安街頭當(dāng)眾跪叩并招魂李白的趣聞。
如果日本人并不自稱自己是詩人,帕特森會不會告訴他自己也寫詩呢-------這段可以和帕特森路遇會寫詩的小女孩那段做對比。
8,一個問題:我們愛一樣?xùn)|西,是這樣?xùn)|西能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還是像孩子一樣單純地喜愛并沉浸其中?-----聯(lián)系片中帕特森妻子買了吉他和配套的衣服,并把自己弄成鄉(xiāng)村歌手范。
9,作為出過著名詩人的帕特森小城,和無名詩人帕特森。一個已經(jīng)被符號化了,一個以無名的方式存在著。當(dāng)你的名字被人知道,你就很可能已經(jīng)不是你自己了。詩集即使再秘密地被寫在筆記本上,也會被狗給撕碎。這個無所不知的世界,以它毫無憐憫心的權(quán)力意志,瓦解消弭一切秘密以及個體視若珍貴之物,并將之標(biāo)簽化、商品化、庸俗化。
10,我喜歡說的一句話,萬物徒有其名。
對于會寫點自認為是詩的一小撮人,或者讀過非非口語詩并讀懂了的人,這些道理或許過于通俗甚至庸俗,那么,就像用少女頭發(fā)和肩頭來承受與形容瀑布降落一樣,美的事物提供一種原始簡單、一眼即了的頓悟。賈木許鉆入禪宗也不令人意外。
或許機巧了,過于舉重若輕了,缺乏著力了?;蛟S太文學(xué)概念了,晦澀了------公車上兩男的,一個在說一個很漂亮女的搭訕自己的事情,另一個男的馬上不甘示弱,這種暗諷的細節(jié),不經(jīng)常讀小說的,還真可能不察覺。
11,電影中的詩歌。
比起我喜歡的中國詩人楊黎、小安、于小韋、烏青、豎,是要差一些,但比起畢贛之流堆砌辭藻的爛詩,要自然自在的多,用詞準(zhǔn)確,簡練自由,來自詩人自身有感而非別人詩歌啟發(fā),也有不錯的思考力,具備使詩歌返樸歸真的功用。賈木許選這些詩,首要不是為了說“快來看吶這些詩多么好啊”,而是覺得這些詩,很貼合帕特森這個公交車司機兼業(yè)余詩人的氣味。既在生活之外,又在他生活之內(nèi)。
還有很多細節(jié),值得再看一遍。我感受與不少人說的簡潔樸實相反,這是部非常復(fù)雜精巧的電影。
其實最初的賈木許,就是這樣的。依然憤世嫉俗,依然在體悟人生的虛妄可笑之處,依然朝向一個超脫的方向吧。他就是不拍電影了,也挺好。
隨手。
4 ) 日本詩人的三句“Aha”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特寫他的手?
直接說結(jié)論吧:日本詩人的“Aha”,是希望帕特森不要妄自菲薄,是鼓勵他繼續(xù)創(chuàng)作。
不要妄自菲薄,請繼續(xù)堅持你的熱愛。這也是《帕特森》所傳達的核心信息。
電影行將結(jié)束時,帕特森的筆記本被狗咬得粉碎,所有作品如粉筆字般,被一抹而去。心情抑郁的他坐在長凳上發(fā)呆,碰巧遇上了遠道而來的日本詩人。他坐下,與帕特森聊天。
“Aha”,是英文語氣詞,可以解釋為恍然大悟。交談中,日本詩人一共說了三次“Aha”。
日本詩人問帕特森是不是詩人,他猶豫了一下,回答沒有,但他又熟知日本詩人提到的幾位名家和作品,此時日本詩人說了第一次“Aha”,表達的是他的發(fā)現(xiàn):帕特森其實也愛詩。
提到帕特森最愛的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時,他告訴日本詩人,威廉姆曾經(jīng)是醫(yī)生。日本詩人說了第二次“Aha”,因為他又發(fā)現(xiàn),帕特森不僅熱愛詩歌,對名家們的生平也都了解。
互道告別后,日本詩人邁出幾步,回頭說了第三次“Aha”,這一句更像禪語。聯(lián)系起前面帕特森不斷強調(diào)自己只是個公交車司機,笑爺判斷日本詩人想表達的,就是希望帕特森不要妄自菲薄,應(yīng)該繼續(xù)創(chuàng)作。
那么,為什么要給日本詩人綁著止血貼的手指特寫呢?
長期從事某種職業(yè),手指會有一定的顯性特征。比如說,外科醫(yī)生的手掌經(jīng)常被縫合線劃破,因此會留下傷痕,而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手掌會起老繭。所以,笑爺認為手指特寫是個暗示:日本人還不是職業(yè)詩人。他和帕特森一樣,一邊干著平凡普通的工作,一邊堅持藝術(shù)創(chuàng)作。千里迢迢而來,看一眼偶像詩中的小城,可能是為了充值信仰,堅定信念。而那三聲“Aha”和送筆記本的行為,則是對同好的惺惺相惜。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舊熱愛生活?!?br>
影片最后,鳥瞰鏡頭下,帕特森醒來,查看時間,戴上手表,親吻勞拉,起身下床。新的一周,如白紙擺在面前。不要害怕重新開始,因為空白意味著更多可能;不要妄自菲薄,因為沒有人生來就是詩人。
5 ) 遲到的人
我很喜歡吉姆·賈木許。作品以節(jié)奏見長,對音樂的感覺好,有情調(diào),我?;孟胫绻芎退s會...
說回電影
我沒有見過準(zhǔn)時的詩人,但巴士司機是準(zhǔn)時的,這座城市的節(jié)奏也一樣,每一天都準(zhǔn)時開始,每一天都準(zhǔn)時結(jié)束,所以帕特森作為一個準(zhǔn)時的人,他的詩寫的并不好,他女朋友對黑白格子的審美也一樣,我覺得這是賈木許的故意安排,或許他只是想把這個城市軟綿綿的狀態(tài)拍出來,未必好,未必需要好。
當(dāng)他寫有詩歌的本子被撕掉后,他說:“沒關(guān)系,那只是些寫在水上的句子?!?
詩寫的一般,這句話倒是挺有意味的。你不希望某件事,某段關(guān)系,某首音樂,某個節(jié)奏停下,但可能事情在結(jié)束后才會出現(xiàn)一個真正值得揣摩的意象,可能那才是開始,又或者開始,結(jié)束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偶然,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比如結(jié)尾帕特森和來自日本的游客偶然相遇,聊起讓. 杜布菲,說他在1922年在巴黎埃菲爾鐵塔當(dāng)過氣象員,聊起翻譯,說翻譯詩歌就像是穿著雨衣洗澡。這些偶然的散漫,這些在準(zhǔn)時以外的時刻,這些突如其來,這些不知不覺或者才是賈木許想表達的美感。正如轉(zhuǎn)折往往出于誤會,電影來到這里興許也只是拍攝過程中的一次無意為之,但剛剛好,于是賈木許又讓日本游客臨走前送帕特森一個空本子,說:“有時候空白的紙頁代表更多的可能性?!?br>
由于扮演日本游客的演員是永瀨正敏,我很自然就會想起賈木許89年那部《神秘列車》,因此,電影在這里又可以變成另外一部電影的延續(xù),就像導(dǎo)演在《鬼狗殺手》和《控制的極限》曾做過的那樣,我們的這位游客可能是一個殺手,可能是帶著對前女朋友的思念在重游美國,盡管他對帕特森說他只是想來看看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生活過的城市。
我喜歡賈木許的這種細心,從選角里看一出戲的隱含之意,你可以說我想的太多,但我自認這是作為影迷的一種樂趣。
然后電影就結(jié)束了。你仿佛說不出它講述了什么。
一如你不知道最后他在凝望什么,又或者,你不知道旁觀的我今晚在嘗試遺忘什么。你不知道,你不能形容,而你所不能形容的句子,就是詩。
6 ) 寫完一首詩,需要跨越多少障礙
如果有人看完《帕特森》,只是覺得它賞心悅目,卻想不明白它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那么,他可以回憶下15歲之前,對所有事物充滿熱情,因為某下午突然感受到某種召喚,而半夜躲在房間偷偷寫起小說,或跳舞,或畫漫畫,并覺得這輩子能以此為生的那個瞬間。這個瞬間里所有的希望和不安,認可和自卑,興奮和懷疑,就是《帕特森》講述的故事。
《帕特森》的主角是一個住在帕特森這個地方的名叫帕特森的公交車司機,導(dǎo)演以幾乎白描的方式,敘述了他每天開公交車,寫詩,回家與女朋友聊天,遛狗,喝酒,睡覺的七天。只是每一天,都跟前一天有略微的平淡的不同。這七天里發(fā)生的,對于普通人來說,大多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對于寫詩的帕特森而言,卻是一場苦難的濃縮。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帕特森的希望和不安,那么導(dǎo)演深埋在細節(jié)里的沖突就能被提取出來,這部電影的主線,也會因此變得清晰而饒有趣味。
例如,什么時候是帕特森開始寫下今天的第一首詩呢,是在他準(zhǔn)備開公交車前的一小段時間,但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幾乎沒有完整地把一首詩寫完過。因為每一次,都會有個被生活所困擾的同事,在他寫到一半時,愁眉苦臉地來找他,并自顧自地講起了自己的煩惱;再例如,當(dāng)他在酒店喝酒發(fā)呆時,突然闖進來一個為情所困的男子假意自殺,剛好坐在他身邊的帕特森不得已沖上前,將他撂倒,并打落了他的槍。類似的例子在影片里比比皆是,它們只是在換著法子講著同一件事:每當(dāng)帕特森沉浸在精神世界中時,總會有人闖進這個世界,將他卷入到日常的、跟詩歌無關(guān)的生活里。無論是當(dāng)一個戀人、英雄、聆聽者、路人、同事,都會給帕特森帶來或多或少的苦惱。作為一個詩人,最好的身份就是旁觀者,他觀察生活,并描寫生活,一旦被卷入了他所觀察的生活里,他就變得無所適從——站在舞臺上,他的詩意就消失了。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夠在帕特森身上察覺到一絲心不在焉。即使他不在寫詩時,也不習(xí)慣或不擅長過多地進入生活。
在不停捉弄帕特森的同時,導(dǎo)演也開始引出了帕特森的另一困擾:筆留在紙上的,我能稱之為詩;握著筆的我,能被稱為詩人嗎?
導(dǎo)演表達這種困擾的方式很隱晦,察覺的方法不在于看帕特森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沒做什么:除了寫詩之外,帕特森無論從正面?zhèn)让娑紱]承認過自己是一名詩人。
當(dāng)女朋友夸獎他的詩時,他并沒有過多的表示高興或謙虛;當(dāng)女朋友要求他去將詩打印出來時,他也一直沒放心上;當(dāng)小女孩問他有關(guān)于詩的事情時,他有意回避了自己也在寫詩的事情;除了他女朋友之外,并沒有任何角色知道他正在寫詩。
這種要與詩人身份徹底斷絕關(guān)系的處理方式,反而表現(xiàn)了他在這個問題上的敏感。一旦開始思考這個身份,他會開始為其他目的而寫詩,而不是純粹地享受寫詩的過程。帕特森有意地保持這種赤子之心,或許在于他察覺到了這種可能性。這也是為什么我特別喜歡這個角色的原因,他是個中年人,卻帶著少年的熱忱。
身份的困擾在寵物狗馬文咬碎了他的詩集后徹底地暴露出來。如果詩集算是詩人這個身份最后的保護傘,那么當(dāng)詩集被咬碎后,還有什么能夠證明他是一個詩人呢?
導(dǎo)演賈木許在影片結(jié)尾引入了一個意外而溫柔的答案,當(dāng)帕特森坐在公園長椅陷入迷茫時,熱愛詩歌的永瀨正敏鬼使神差地坐在了帕特森身旁,開始跟帕特森討論詩歌。他詢問了帕特森的身份,帕特森這時不得不正面思考這個問題,但他給出了一個消極的回答:我只是一個公交車司機。
接下去的對話讓永瀨正敏在影片中地位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從來沒有一個成熟角色愿意進入帕特森的世界,而不是將帕特森從詩歌的世界拉出來的。在此之前跟帕特森討論詩歌的小女孩,因為年紀(jì)也無法體會到帕特森詩人身份的煩惱。而永瀨正敏不僅主動進入了帕特森的詩歌世界,還坦然地談起了詩歌、詩人和詩意,仿佛談?wù)撨@些并不會困擾他,也不會影響詩歌的力量。
永瀨正敏的態(tài)度是,做一個帕特森的公交車司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詩意的事情,不僅如此,還能談?wù)撏た逅埂ね匪购透ヌm克·奧哈拉,有什么理由說自己只是一名公交車司機呢?
他問了幾個問題,談?wù)摿艘恍┰娙耍X得帕特森有趣,便留了一本空白的本子給他。帕特森一直刻意逃避的難題,就這么被輕易地扯出來,并且被強塞了答案。
即使將精神奉獻給詩歌,你也還是能夠舉重若輕地對待它。一個坐在長椅愿意討論詩歌的公交車司機,幾乎可以稱之為詩人了。
這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的一個禮拜,已經(jīng)蘊藏了帕特森整個詩歌生涯的暗涌。
我想,這讓賈木許展現(xiàn)了制造溫柔的能力,他能夠捕捉到任何夢想實現(xiàn)過程里的波動,也能用一份誠摯的答案來撫平它。
即使無法準(zhǔn)確地描述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么故事,許多人也能某個瞬間里,回憶起年輕時不求回報而跳動著的心臟吧。
我愛亞當(dāng)·德賴弗。
還是賈木許的老味道,讓兩個相愛的人,且愛且孤獨。生活如同流水賬,唯有詩歌能指水為油;愛情仿佛變色龍,少許孤獨可畫龍點睛。心中有詩的人,處處有詩。A-ha!
記下來的生活只是重復(fù),說出來的孤獨更是孤獨。
整部片拍得像一首詩,重復(fù)的日常細節(jié),是詩句的韻腳。詩行與詩行之間,又有小小的變奏。詩人靜好的生活背后,是他溫柔注視和默默吟味人世的雙眼。與他淡然內(nèi)向、安穩(wěn)無爭的態(tài)度相反,可愛的妻子卻日日求鮮求變、企圖心斐然,但兩人之間又愛意契合、彼此成全。最后永瀨正敏的那句A-ha是生活永恒的詩題。
在星期六的夜晚拾起記事本碎片的兩人,一陣突如其來的,值得被隆重對待的失落,和星期日的午后那聲A-ha引人發(fā)笑的神啟時刻組成了最完美的起伏對比。零星分布于日常中的雙胞胎們和那些被不斷重復(fù)的臺詞構(gòu)成的宇宙回聲帶著千萬文青去歌頌他人無心深究的生活庸常,我愿為這樣的賈木許擋槍子兒。
主角是巴士司機,很有意思:每天一樣的上班時間,行車路線,工作制服,午餐盒,晚飯后來一杯。在這些生活細節(jié)方面不需要太多思考,反而讓他對人物對話和表情的洞察更加細微,從而從小事中投射出溫柔的情感。賈木許仿佛在說,走慢一些,同樣的沿途風(fēng)景也會發(fā)光。被一部電影擊中就是這么簡單
賈導(dǎo)又玩小清新,巴士詩人的七天,不是那種一眼就覺得牛逼的電影,卻會讓你深深記住好多意象: 火柴,瀑布,黑白,雙胞胎,筆記本,斗牛犬,信箱。最后的日本人有點突兀,其他都很好。
Paterson市的公車司機Paterson的七天,規(guī)律中富含各種細微變化,從日常提煉詩意,隨著遇到不同人事物。感受有時淡雅有時濃烈。賈木許將整部電影寫成他的迷人長詩。另外非常同意「看翻譯詩就像穿著雨衣洗澡」總是有隔一層的遺憾...Adam Driver細膩帶冷幽默。演樂天派妻子的Golshifteh Farahani也很可愛
住Paterson的Paterson,演Driver的Driver,賈木許寫給所有文藝青年的一首行吟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看似枯燥的日常就像男主的職業(yè),都是化平凡為小詩。生活原來有著這么多的尷尬和冷幽默,八天就像看到了男主的未來一生。這才是我想要的詩無盡頭啊,搶鏡狗!
特別老派文青,特別騷的一部電影。好處還是程度恰到好處,用各種生活日常來對應(yīng)詩的瞬間,才不會那么矯情。平凡中的詩意,以自己的愛好對抗生活的平庸,這差不多是每位電影文藝青年的內(nèi)心獨白。只不過,我們經(jīng)常羞于承認罷了。反而會用一句“傻逼”自嘲。
看到熱評我特么就想爆粗口,寫詩怎么了,公交車司機寫詩就騷柔了?黑叔在洗衣房練說唱就人生理想了?小姑娘喜歡艾米莉·狄金森就早熟了?女友彈著吉他抱著狗就文青了?關(guān)洪尚秀什么事?你特么看不慣就說別人做作,是,人生不止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茍且,你估計只看到“狗”和“且”了
上班途中我也尋思,公車司機在想毛。每天重過同樣的景會看到我輩不注意的事么?幸福么?怎樣的幸福?大人物大故事大動機,吸睛易立。用最尋常最普通最平白的,讓大家一起發(fā)笑一道驚嘆一并幸福,是天賦。我不是總能get到賈木許的,而每當(dāng)get到,就覺這貨迷人得不講道理。擼完片感到自己都能看懂些詩了
有如此做作女友的人詩根本寫不過小女孩
賈木許也是60歲了拒絕成長,以及美國文藝青年詩寫的真差勁呀......
1.我想要每天在床上以不同的睡姿醒來,身邊都躺著一位她;2.我準(zhǔn)備空閑的時候?qū)扅c兒什么,指不定還能有點兒詩意;3.我要買一箱啤酒放在自己的房間的桌子旁邊,每天晚上看電影的時候喝上一瓶;4.我不想要乏味的工作;5.綜上,我覺得我還是做做白日夢就好了。
過最普通的日子,寫最優(yōu)美的詩?!拔乃嚒辈皇菍τ钩I畹狞c綴,也不是補充或者調(diào)劑,而是平行于肉身的超然的自己。明日復(fù)明日,能飲一杯無?
Laura 絕對是Paterson 幻想出來的了
4 七天七節(jié)詩,routine是詩的韻腳,相同的臺詞與元素是詩的重復(fù)句。在單調(diào)普通的生活中寫詩,又把詩寫成普通單調(diào)的生活。賈木許是拍法國電影的美國導(dǎo)演,司機演起詩人司機來真是再適合不過,不費吹灰之力。
1.詩句、影像、生活、時間的重復(fù),賈木許經(jīng)典老片的復(fù)刻雙生子;2.沒有電視的酒吧,沒有手機的司機,失去了詩作的詩人;3. 賈木許在彩色鏡頭下拍了一部黑白片。
那些詩,除了最后一首,以及waterfall,好像并沒有很好。但也可能是這樣,才表明不是只有寫出完美的詩歌,才有權(quán)利詩意的生活。另一處有意思的是:豆瓣女友不停倒騰文藝,恰是生活的茍且,帕特森日復(fù)一日開車做生活,才有真正的詩意。
沒有才華的詩人 被戲謔的寵物 妻子天真無知 丈夫淡漠無言 一對“同床異夢”的夫妻。如果小狗是生活一部分,那么黑白音樂詩歌和寵物其實位置等同-沉悶生活的調(diào)味劑解悶的花生米罷了。不過他們的確用一種堅定執(zhí)拗的情感熱愛著生活,一個人在生活的時候 也許沒有時間思考生活本身,所以這樣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