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電影有很多致敬老電影的地方,比如??,藍(lán)天,電影最后真由美的完了?還有戴爾筆記本,還有那個男人就應(yīng)該面對死亡的飛行等等,但是我覺得情節(jié)上面還是比較薄弱,比較扯。配音是真的尬到不行,活生生的成了一個喜劇,我覺得這點很不錯??,還有我覺得吳宇森的暴力美學(xué)可能有點浪得虛名吧,難道特意在打架的地方放幾只鴿子就是暴力美學(xué)了?這恐怕說不通吧,電影情節(jié)大多是由打斗場面撐起的,使得人物關(guān)系就顯得十分突兀,缺少了鋪墊使人物能夠自然。另外演員演技還算在線,那個警官的小跟班還是很漂亮的。還有慶祝予叔兒時的杜丘夢能夠?qū)崿F(xiàn)!還有配樂雖然很襯氛圍,覺得和原版一樣放杜丘之歌也不失為一上策。然后總結(jié)一下吧:實話說,前一天晚上補了老版的我看完后,內(nèi)心說不上失望,也別提驚喜。就覺得也就那樣吧!特別是劇情上覺得很籠統(tǒng)。第一次寫影評,希望可以和愛看電影的人交朋友。謝謝!
無論是從原著、導(dǎo)演、主角,還有宣傳,對這部片原先是抱有挺大的期望值的,大概也就是期望值越高也越失望,整部片的劇情實在是讓我無力吐槽,原先的喋血雙雄,哪怕是原版的劇情都比這什么亂七八糟的情節(jié)強多了好嘛,硬生生的搞出來一個神奇的特效藥,這個特效藥呢就跟毒品一樣,會讓人上癮,發(fā)作時候的樣子也跟犯了毒癮一樣。而這個特效藥的神奇之處呢,它能讓一個孱弱的老人,一下子力大無窮,練就了金鐘罩一般,以此來為一些所謂的買家培養(yǎng)殺人機器,于是藥廠就會哄騙流浪漢去當(dāng)試驗品。所以,原先的犯罪劇情片,其實是變成了科幻動作片了吧
這個?追捕?和高倉健中野良子的那個?追捕?基本關(guān)系不大了。故事的基本框架保留了下來,人設(shè)變動很大,好些個沒見過或者記不得的莫明其妙的小角色倒是更出彩,連杜丘是不是根正苗紅的男一號都不確定。整張電影充滿了吳宇森對吳氏風(fēng)格的各種致意:有一大群白鴿子,有自己老電影的英譯名,有硬漢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要死要死的關(guān)鍵時刻,突然出現(xiàn)個淳樸的長發(fā)大波妹,手搭在肩膀上很關(guān)切地詢問:Are you okay? 當(dāng)然吳宇森知道自己短板在哪里,更知道觀眾在等什么,他并沒有把自己看得太嚴(yán)重——這些致意都是調(diào)侃戲虐性質(zhì)的。細(xì)心的觀眾當(dāng)然也都覺得了。我們大嚼著爆米花,喝著啤酒,莊重一些的老爺太太們喝紅白葡萄酒,時不時爆出一陣狂笑、口哨、鼓掌。字幕上來后好些人立起來哈哈笑著鼓掌,大呼過癮,雖然吳宇森躲著沒來戲院,只在開頭的小片花里慰問了多倫多。上一次看一張國產(chǎn)動作片氣氛這樣好,應(yīng)該還是徐克的智取威虎山。 記得我小時候看追捕時,一個驚訝的地方是日本怎么那樣西化,那樣“洋氣”。和書本上讀到的極具東方風(fēng)韻的日本不同,真由美和杜丘在涉過憤怒的河時的行為、做派、服裝、道具甚至言談都沒有一點東方的痕跡,非常“放”的那種。這一張的武戲倒是更放了,雞飛狗跳上天入海滿天星,情調(diào)上卻很東方起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廣州番禺交界的錄像廳里見到的那種東方情調(diào):殖民地到了后期,未來不確定,現(xiàn)在的時辰最好。港片里的那些傳奇鮮有和一街碌碌走過阿伯阿嬸有任何干系的,但打斗調(diào)情念臺詞時再怎樣ridiculously over the top,一切都是最合情合理的。 今晚拜吳宇森所賜,我們又一次見證了港產(chǎn)商業(yè)片末世時的光輝。大家顯然都看得都很high。還好他并沒把自己看得太嚴(yán)重。
本來想打兩顆星的,一想還是三顆算了,當(dāng)然情懷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張涵予的屁股的形狀還長得那樣好,雖然沒讓他脫。
如果我們?nèi)柛改赣惺裁从∠笊羁痰娜毡倦娪埃蹲凡丁方^對能排上號。
《追捕》是我國改革開放后引進的第一部日本電影,紅遍了整個大江南北,據(jù)說觀影人次上億,足以和《少林寺》媲美。
那句耳熟能詳?shù)呐_詞“你看,多么藍(lán)的天哪。一直走下去,你就會融化在藍(lán)天里。一直向前走,別往兩邊看……”就出自《追捕》。
男主角高倉健一度成為男女老少的偶像,而他在電影中墨鏡搭配高領(lǐng)風(fēng)衣的形象也掀起一陣狂潮。
吳宇森根據(jù)原著小說和老版《追捕》拍了這部新版的《追捕》,我眼睜睜看著評分從5.5降到了4.8。
如果說《赤壁》和《太平輪》還是褒貶不一,口碑分化,那本片就是一邊倒的差評了。
新版《追捕》沿用了老版的角色,但劇情有很大變化,故事發(fā)生在全世界人都講中文的平行宇宙,講述主角杜丘(張涵予 飾)被誣陷為殺人兇手,然后一邊躲避追捕一邊去尋找真相的故事。
本片作為一部懸疑片,并沒有很好地營造懸疑效果,無法讓觀眾產(chǎn)生緊張感。
主角被誣陷的電影很多,有兩種常見的拍法,一種是像《控方證人》以懸念為主,電影多重反轉(zhuǎn),你不看到最后根本不知道主角沃爾是不是清白的。
第二種是像《肖申克的救贖》以內(nèi)涵為主,觀眾知道主角安迪是被誣陷的,看點就從安迪的身份轉(zhuǎn)移到了他如何走向自由。人們的詆毀、污蔑、不理解,在安迪走出陰霾的那一刻瞬間升華,從而給觀眾深深的震撼。你明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也明知道他會重獲新生,但仍然會被感動。
而《追捕》是兩方面都沒做好,好像生怕觀眾不知道杜丘是好人一樣,過度地強調(diào)杜丘是清白的。觀眾一開始就知道了杜丘是被陷害的,使得電影毫無懸念,毫無反轉(zhuǎn),毫無劇情。
觀眾想看的是他如何像沃爾那樣憑借高智商把眾人玩弄于股掌之間,像安迪那樣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yán)和人權(quán),然而這些通通都沒有。原本杜丘被冤枉是一大看點,結(jié)果變得毫無看點。
其實,本片作為一部懸疑片,最大的懸念就是:為什么所有人都不穿防彈衣呢?為什么反派的手槍都打不準(zhǔn)呢?
杜丘身為一名律師,本以為電影會利用他律師的職業(yè)制造法律和道德的沖突,像《大衛(wèi)·戈爾的一生》《十二怒漢》那樣上演一場拷問人性和靈魂的好戲,然而只說杜丘害死了一個叫正樹的人,除此之外整部電影沒看到他打過一次官司。他的職業(yè)形同虛設(shè),換成賣包子、送外賣、 磨剪子、戧菜刀的也毫無違和感。
面對警察,他還說:“我要聯(lián)絡(luò)我的律師?!?/p>
你自己不就是律師嗎?
他知法犯法,他拒捕、襲警、殺人放火,游走于法律之外。他身手不凡,武功蓋世。他是被打官司耽誤的特工,當(dāng)律師真是委屈你了。
他器宇軒昂,英姿颯爽,渾身散發(fā)著濃密的雄性荷爾蒙,任何見過他的女人都會被他征服。
殺手紫雨(河智苑 飾)和他初次見面就愛上了他,以至于后來接到刺殺他的任務(wù),都不忍心下手,甚至為了他背叛主子。這智商基本告別殺手了。
金剛狼的愛人、盧瑟的秘書在聚會上看了杜丘一眼,晚上就主動跑到杜丘房間上演制服誘惑,打算奉獻自己的身體。狼叔在泉下有知一定會難過的。
(這里還要吐槽一下杜丘的家,田中希子可以進去,酒井社長的兒子可以進去,清潔工也可以進去,感覺每個人都可以進去。杜丘的內(nèi)心戲: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以為你是大姨媽???)
剛剛我們提到過杜丘害死了正樹,而正樹的未婚妻真由美(戚薇 飾)見到杜丘,立馬放下仇恨,轉(zhuǎn)為幫助杜丘,和他比翼雙飛、亡命天涯。你未婚夫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看到這里你就會發(fā)現(xiàn),杜丘最厲害的根本不是槍法和身手,而是他的男性魅力,他風(fēng)靡萬千少女,和他見過面的女人要么愛上他,要么成為他的幫手。擁有這樣的技能,反派打不過他完全不丟臉。
再說說正樹這個角色,他為天神制藥研發(fā)了藥品,為了避免天神制藥用來干壞事,所以把配方偷出來,不料杜丘幫天神制藥打贏官司,把正樹逼得自殺了。
去掉這段劇情也毫無影響,反而還會使電影更緊湊,不至于敘事那么混亂。
杜丘雖然害死了正樹,真由美卻絲毫沒有與杜丘為敵的意思,還至始至終站在杜丘這邊,未婚夫死了就死了,好像跟她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
值得注意的是,真由美在整理房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正樹留下來的新藥的資料,這是天神制藥的重要罪證。
可是,正樹為什么不在自殺以前交給真由美呢?為什么不在自殺以前揭露天神制藥的罪行呢?
換言之,假如真由美不整理房間,就找不到這份資料,就沒有天神制藥的犯罪證據(jù),主角和警察即便是打敗天神制藥也是不合法的。正樹死就死吧,不僅害得真由美孑然一身,還不把天神制藥的犯罪證據(jù)交出來,讓天神制藥繼續(xù)招搖撞騙為非作歹。
這感覺就好像是玩狼人殺的時候,警察臨死前什么都不說,一點線索都不提供,讓別人自己去猜,可以說是非常智障了。
正樹還說什么“你早晚會清楚,也許我死了才能證明一切”“我把藥方藏在這里,希望有一天可以造福人類”,你這托馬斯回旋的腦回路真不適合搞科研,該代表國家體操隊去參加奧運會。
幸虧他是死了,要是真由美真的和他結(jié)婚了,不知道以后還會干出什么蠢事。
追捕杜丘的兩名警察也夠奇葩,其中矢村聰(福山雅治 飾)懷疑杜丘是被誣陷的,所以矢村聰總是能智商在線,總是能找到杜丘,然后再把杜丘放走。畢竟杜丘是主角啊,主角怎么能被抓到呢?
而淺野認(rèn)定杜丘就是兇手,所以他直到臨死前都不知道杜丘在哪兒。畢竟杜丘是主角啊,要是被淺野找到豈不是就要被殺了。
支持主角的警察總是能找到主角,想殺掉主角的警察就永遠(yuǎn)找不到主角。不愧是7個編劇編出來的故事,我服。
淺野毫無城府,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壞人,就差沒把“壞人”兩字寫在臉上了。他還自以為自己很厲害,敢和酒井社長談條件,這不是逼別人把你干掉嗎?
而矢村聰一旦想要抓住杜丘,系統(tǒng)就自動讓他的智商欠費——他居然把自己的手和杜丘的手拷在一起,然后把鑰匙扔了。
瑪?shù)轮普取?/p>
結(jié)果就是一群殺手來殺他們的時候,束手無策。
不過此時電影也終于告訴我們?yōu)槭裁创蠹叶疾淮┓缽椧铝耍吘苟徘鹬車袕姶艌霰幼o,子彈一旦靠近就自動轉(zhuǎn)向,根本打不中他,可謂是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矢村聰站在他旁邊也能沾到光,即便是中槍也只是打中肩膀,并無大礙。
杜丘用左手都能百發(fā)百中,真由美也秒變特工,而反派就是打不準(zhǔn),連真由美都不如。
電影的后半段,天神制藥給杜丘注射了一種藥品,可以提高他的戰(zhàn)斗力,但副作用是會失去神志。然而杜丘得到了戰(zhàn)斗力,卻沒有失去神志。等于是天神制藥本想把杜丘改造成服從命令的冬兵或者失去記憶的金剛狼,結(jié)果把他變成了聰明過人并且充滿正義的美國隊長。
別人注射藥品后就無法控制自己,杜丘就完全免疫,不愧是主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隔壁影廳還在重映《英雄本色》,好于98%的動作片,好于98%的犯罪片;《追捕》則是好于6%的動作片,好于9%的懸疑片。這兩部電影真的是同一個導(dǎo)演拍的嗎?
想帶父母去看《追捕》的朋友還是算了吧,不要破壞他們年輕時的美好回憶。
最后我想說,這電影真的需要7個編劇嗎?
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追捕》。
我想,用再多的鴿子也挽救不了這部電影的命運了。吳宇森究竟是從哪部電影開始晚節(jié)不保的?是從《赤壁》開始的嗎?這部電影啟用了中、日、韓三國的一線演員,卻拍出了不倫不類、庸俗不堪的效果,只有槍戰(zhàn)場面還能依稀看出吳宇森輝煌時期的一些影子。在我看來,完全沒有必要混合三個國家的演員來拼湊這部電影,統(tǒng)一演員的國籍,對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損傷。用這樣的陣容,投資方想要達到一種什么樣的效果呢?是想分別憑借張涵予、河智苑以及福山雅治在中國、韓國和日本掀起票房狂潮嗎?
編劇用了好幾個,卻寫出了如此糟爛的劇本。蹩腳的搭配、無趣的情節(jié)、對不上的口型……在編劇名單里,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陳慶嘉赫然在列。盡管這個家伙只是編劇隊伍當(dāng)中的其中一員,但我還是本能地感覺到了某中不妙。事實證明,這種不妙正中下懷,吳宇森用頂尖的陣容拍出了爛片的質(zhì)感,電影中的一切都似曾相識,停留在二十世紀(jì)八、九十年代,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和超越。有關(guān)口型對不上的問題,在中國,依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有關(guān)部門應(yīng)該盡快拿出解決方案,就像當(dāng)初對待假唱一樣。在電影當(dāng)中,若本人聲音是由非本人所配,該電影將不得上映——如果這么做,既可以遏制合拍片的無限泛濫,亦可以解決語言口徑統(tǒng)一的問題,為何不這么做呢?
《赤壁》與《太平輪》均分為了上、下兩集上映,過于冗長。也許吳宇森在前兩部電影的失敗中汲取了經(jīng)驗,《追捕》便沒有延續(xù)這樣的做法,將時長控制在了兩個小時以內(nèi)。但它依然是一部失敗之作。失敗在哪呢?很多方面。吳宇森太想一雪前恥了,在《赤壁》和《太平輪》在中國的票房與口碑皆不盡如人意后,還在幻想著能夠憑借此作咸魚翻身。想當(dāng)年,吳宇森借周潤發(fā)之口直抒胸臆——我等這個機會,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比別人強,只是想證明,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奪回來——當(dāng)時,吳宇森也是在拍砸了好幾部電影之后憋著一股氣拍了《英雄本色》這部電影的,不過,很顯然,今非昔比、事過境遷了。或許從周潤發(fā)宣布辭演《赤壁》里面的周瑜一角時,悲劇就在冥冥之中形成了雛形。有人可能會納悶,那個曾經(jīng)拍出《縱橫四?!?、《變臉》的吳宇森跑哪兒去了?是不是導(dǎo)演黔驢技窮了?
電影的剪輯也有很大的問題。為了營造緊張感,這部電影的剪輯極度商業(yè)化。連續(xù)的失手,讓吳宇森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xié)。再說回到前面提到的編劇陳慶嘉,這個名字在我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時不時地跳出來,十分影響我的觀影情緒。直到電影結(jié)束,它還縈繞在我的腦海當(dāng)中,久久不愿離開,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陳慶嘉效應(yīng)”?我孤陋寡聞,只聽說過“蝴蝶效應(yīng)”,這“陳慶嘉效應(yīng)”究竟是什么鬼?事已至此,我們還是先來分析一下陳慶嘉的履歷表吧。他導(dǎo)演的電影里面充斥著大量“屎、尿、屁”之類的內(nèi)容——雖然他在當(dāng)導(dǎo)演之前,作為編劇,也寫出過幾部不錯的本子,包括《江湖告急》之類,但坦白講,自從看過此人導(dǎo)演的幾部“屎、尿、屁”之后,我對此人的印象便一直停留在“屎、尿、屁”階段,從來未見好轉(zhuǎn)。
一部爛片,竟然讓我在此喋喋不休了這么久,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很啰嗦。如果我叨逼叨這么半天,還有人不明其意,那我就更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未雨綢繆,我還得再次重申一遍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赤壁》、《太平輪》這兩部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雙雙失利了,為此,《追捕》在時長與剪輯上面做出了改變,想力挽狂瀾,然而,它的下場還是和它倆一模一樣。
貳零壹柒/壹零/壹柒
沒想到吳宇森本想做個人特色的滿漢全席,卻差點混成了泔水。
(文章首發(fā)于公眾號“電影瘋?cè)嗽骸保⑿盘枺篸ianyingfengrenyuan)
新版《追捕》上映期間,一來外界口碑太糟糕,二來票價太嚇人,讓本來想當(dāng)《富春山居圖》看看的我打消了一睹為快的念頭。近日此片在視頻網(wǎng)站上線,這才以較低的支出觀看了吳宇森的這部新作,看完后心里只剩四個字:一言難盡。
對于這片子,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只有將其作為反面教材闡述,才有些許說道的價值。不說別的,先說說它的編劇方面帶來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一方面,作為行外人,我不敢狂妄評價它的表演、攝影、剪輯、配樂等方面的成色,只好談?wù)劥蠹叶加泄餐Z言的劇作,反正影片的槽點確實集中在劇本方面;另一方面,影片的劇本是在吳宇森接手項目前就寫好的,雖然成片可能會因為導(dǎo)演風(fēng)格和現(xiàn)實條件,在情節(jié)上會有所調(diào)整,但整體不會有太大偏差,所以新版《追捕》差,就先差在了劇本上。
電影類型并非只能單一化,適當(dāng)?shù)念愋徒Y(jié)合是允許的,比如“青春+恐怖”(《小丑回魂》)、“音樂+犯罪”(《極盜車神》)這樣的雙類型結(jié)合,而如果想讓一個故事出現(xiàn)多種類型的元素的話,一般的情況是,以其中一種類型為主,其他類型元素只作為點綴,不影響主類型,否則會出現(xiàn)類型雜糅,除非影片的主題是超現(xiàn)實的。
新版《追捕》在類型定位上可謂毫無思路。盡管原著和老版電影中都提到了化學(xué)藥劑,但這只是劇情的一個推動元素,且有一定的現(xiàn)實依據(jù)。而新版電影居然將這一敘事線索放大為諂媚的科幻情節(jié),和全片的現(xiàn)實語境脫節(jié)。此外,也許是為了照顧演員的戲份,本應(yīng)作為點綴的推理、槍戰(zhàn)、公路等類型元素也被放大,從而使本作為主類型的“冒險+驚悚”的主線變得模糊,讓人始終搞不明白為何追捕、追捕什么、追捕的目的是什么。
即使是雙類型結(jié)合,也可能出現(xiàn)劇情割裂的問題。要想防止劇情割裂,最重要的是主題始終如一。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主題,是一部合格的主流類型電影的必要條件。無論主題或深刻或膚淺,只要確立且貫徹全片劇情,影片的高完成度就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如果一部電影的故事什么主題都想講,那么最后的表達效果會有兩個:什么都沒講,什么都講不清楚。
主題不明確是新版《追捕》遭到新老影迷唾棄的原因之一。雖然之前吳宇森公開闡述的對《追捕》故事的理解就已經(jīng)為人詬病,但如果“江湖情義”這個主題確立了,也不失為對原著、老版電影的一次特色改編。但問題是,反派父子的敘事線又和“江湖情義”有什么關(guān)系?真由美亡夫的遭遇明明和政治陰謀論更有關(guān)聯(lián)?。∫?,老版《追捕》雖然前半段偏向冒險片,后半段偏向政治驚悚片,但它的觀賞效果之所以不違和,就在于全片貫徹著對政治矛盾壓迫個體的反思。
也許有人會問:現(xiàn)在不是有多線敘事和分段式電影嗎?對,但這不影響確立影片的主要角色。如果故事線以角色劃分,那么主角的故事線占全片比重要高一些,主角地位越重要,故事線占比理應(yīng)越高;如果故事線是各自獨立的,那么每一條故事線也要確立故事的主角,分段式電影同理。
或許還是出于照顧演員戲份,新版《追捕》角色分配紊亂得令人發(fā)指。回顧下老版,杜丘是第一主角,真由美和矢村是第二主角,檢察長、反派政客是第一配角,橫路敬二、堂塔和殺手是線索,角色主次分明,故事類型和主題自然也很明確。新版中,杜丘和矢村連雙主角都不算,因為不僅真由美,甚至女殺手、小警察戲份都和他倆平起平坐,尤其到了實驗室那一段,為了渲染老流浪漢的悲壯犧牲,還特意通過閃回加戲……這么多人物想多演幾場戲,行行行,別拍電影了,拍電視劇得了。
我知道會有人叫囂“你行你上”。但我自己很清楚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和大家共勉,引以為戒,有機會創(chuàng)作的時候要多注意這些問題。更何況,為了櫻庭奈奈美和河智苑的演出和巖代太郎的配樂,忍受著編劇都不清楚自己要干嘛的情節(jié)編排,想想都要勸吳老找部好劇本,為自己的電影生涯畫上不那么尷尬的句號。
#Venice2017# 展映。看了Darsena的主創(chuàng)場,瞄到門外吳宇森等入場時被太太拉住整理了一下領(lǐng)帶。這個細(xì)節(jié)的人情味和全場記者給足面子的爆場鼓掌(開場短片竟然有人帶節(jié)奏打拍子?。┒剂钊擞∠笊羁獭;臼莻€日語片,福山雅治比在是枝裕和那邊帥。白鴿緩解了雙男主聲嘶力竭的英語對白帶來的無限尷尬。
唉
如果吳宇森的電影為了放白鴿而放白鴿,說明這部電影要完了。
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看了一部爛片!即使見到了主創(chuàng)拿到了簽名依然不能加分
#TIFF2017 哈哈哈雖然處處老梗處處尷尬 還莫名有種看韓劇的感覺 然而現(xiàn)場觀眾又是鼓掌又是吹口哨 一水兒懂a(chǎn) better tmr 跟多倫多吳宇森粉一起high~
感謝吳導(dǎo)動用中日韓三國的九流團隊打造這么一部集警匪、懸疑、喪尸及變種人于一體的喜劇。也恭喜吳導(dǎo)正式榮升為老梗王,白鴿的戲碼一出,真的差點笑出豬聲。
看完《追捕》,感覺熟悉的吳宇森回來了。熟悉的雙槍,熟悉的雙雄,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港片鼎盛的年代,看的人老淚縱橫…憶往昔的趕腳
非常有意思,中間拖沓,開頭結(jié)尾完美利落。喜歡這暴力美學(xué)&黑色幽默。
2.5,不免要感慨,不是他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
天吶,儼然一部Cult神片……仍舊是那個世紀(jì)之交意氣風(fēng)發(fā)的吳宇森,但我們反被推搡著邁入了這個將浪漫主義視作笑柄的年代,片子分?jǐn)?shù)這么難堪,雙方卻都是無辜的。
oh, my god(中譯文:噢,我的鴿)
其實有些鏡頭非常吳宇森,但大概是合拍片的通病吧,要湊進來充數(shù)的角色(演員)和元素太多了,最后竟然變成了一場中國人說日語,中國人說英語,日本人說英語,日本人說中文,韓國人說英語到底誰更尬的較量。導(dǎo)演對待雙男主簡直雙標(biāo),給福山雅治的鏡頭就跟導(dǎo)演老公拍女主老婆一樣,到哪都炫光濾鏡美美噠
張涵予頂著這么社會主義民工大哥的臉說自己是留美歸來的國際律師都有人信,還能被冷酷女殺手兩分鐘內(nèi)愛上,那我也要去日本說自己是滿族格格了!#不過為了福山雅治忍受一下民工大哥還是值的#
看之前沒抱太大期望,但沒想到竟達到了有點慘不忍睹的程度。吳宇森怎么成現(xiàn)在這樣了呢?
影片結(jié)束后,后座的哥兒們在跟妹子解釋"他以前拍的片很好看的!真的!你相信我!"
電影的劇情走向不是根據(jù)邏輯決定的,而是根據(jù)導(dǎo)演覺得接下來得有一場槍戰(zhàn)/飆車/喪尸戲決定的。一顆星給張涵予跟福山雅治手牽手在小樹林里奔跑,另外一顆給他們手牽手的槍戰(zhàn)(。還有現(xiàn)在福山雅治演刑警要配一個新人女警是行規(guī)了了么?
吳宇森在試圖回到自己雙雄電影的風(fēng)格,雖然劇情上有一些多線關(guān)系造成的些許雜亂,總體效果還是明顯在努力克服局限性。福山雅治還是有偵探的模樣。以為他宣布婚訊我就脫粉了,結(jié)果大銀幕上看到這個行走的春藥還是興奮不已的,動作戲拍得還是很流暢,吳導(dǎo)功力仍在,瑕不掩瑜。
nuts。 不是我直男癌啊。拜托吳導(dǎo)演的千金能不能減減肥啊。你在拍電影啊喂!還是個殺手哎!臺詞愚蠢到全場老外笑翻。whatever。 #tiff2017
有一種藥注射后能使人強壯如野獸,有一種病罹患后卻能讓野獸進化成人。在悠揚的杜丘之歌里,似乎沒人能改寫故事。杜丘會遭遇構(gòu)陷、警察會展開追捕。真由美抱著染血的婚紗哭過以后,還是會和清白的律師登上遠(yuǎn)行的列車。只有按照老電影的結(jié)局必須死去的殺手,從受訓(xùn)的困獸獲得了自由,患上的病叫做愛情。
居然能拍得這么爛 爛到了搞笑的地步……浪費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