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黑灰色的鏡頭,一個詭異的村莊。故事的開始,大片綠色的樹,黃色的草叢地。人們的野蠻,醉醺醺,亂哄哄,奔放,看電影是人們臉上的淚,吉普賽人雜戲團,女孩的死去,無聲婚禮,寂靜下一顆顆激流涌動的內(nèi)心……
在強權(quán)專制下,用放肆的情欲表達情感,人與人之間不避諱直戳戳的調(diào)侃,沒有文明的禮儀,富有的生活,面對這樣的生活壓迫,他們愿意用一場喜悅的婚禮,換取短暫的解放。
殘酷的是,斯大林的死去,讓他們短暫的喘息的機會都要奪取,一場無聲的反抗,短暫的壓抑的婚禮,荒誕的寂靜,身軀之下,是被壓抑的憤怒,無奈與渴望幸福。
如果沒有這場婚禮,這場災(zāi)難能否避免?
當然不會,這根源的壓迫造成的悲劇,會在每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里悄然的發(fā)生著。
不禁感嘆,人是多么的渺小,但有一些人,卻企圖領(lǐng)導(dǎo)世界。
但誰是救世主呢,我們以同樣的方式來到世界,為何最后,卻成了一些人妄想的工具。
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命不由人,他們卻勇敢去解放與反抗,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很勇敢,平凡卻偉大著。
找了很久的資源都沒有找到,于是只能在某視頻上看刪減版了,當時想看這個片子是因為片子有兩個噱頭,一是情色,咳咳,這不是重點,二是讓好多人笑著笑著就哭了的情節(jié)。第一個已經(jīng)非常無奈的無法感受了,所以只能著重感受第二點了。
這部影片就是《無聲婚禮》
影片開場就是一個攝制組要找選題,到了一個村子,而村子就是攝制組其中一個成員的家鄉(xiāng),這個村子現(xiàn)在變成了寡婦村,而這個攝制組的成員就是這個村子里唯一的男性幸存者。
影片的開場是一種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時不時運用照片的形式定格,模擬相機視角,這部分的色調(diào)是偏冷的,表現(xiàn)的是現(xiàn)在這個村子的沒落和蕭條以及現(xiàn)在的社會情況在導(dǎo)演心里的態(tài)度。
這里出現(xiàn)的妓女銜接了影片,她經(jīng)歷了所有的事情,仍然是以放蕩的語言和行動來面對世界,但是當真的觸碰到她的時候,像觸碰到的是那段記憶,讓她本能的阻止一切冒犯。
嘴里的來者不拒和身體的極力排斥的反差是心理層面的最佳體現(xiàn)。
在車上,他們開玩笑的說的一句話卻是意味深長:
以前是個村莊,共產(chǎn)黨人為了建廠,把村子推了,如今資本主義要把這里毀掉,還原成村莊--做度假村。
深刻的諷刺了社會,共產(chǎn)主義帶來的和資本主義帶來的都是創(chuàng)傷。
影片從探尋村子為何變?yōu)楣褘D村為線索,進入了當年的年代。這時影片的色調(diào)就從冷調(diào)變成了暖調(diào)。
回憶的部分不叔就不詳述了,不劇透。
不叔在這里主要想講影片中的特色。
第一,色調(diào)。
回憶的部分其實是最殘酷的,是揭示這個村子的悲劇和諷刺社會的,但是反而是在更殘酷的部分運用暖色調(diào),是一種欲抑先揚的表現(xiàn)手法。
第二,喜劇元素。
影片的表演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都是用夸張的方法處理的,漫畫般的舞臺劇表演風格和幀定格的剪輯手法加上各種捧哏式的“笑”的表演,都是反襯后面的悲劇,前面笑的有多大聲,后面哭的就有多大聲。
第三,重場戲。
這是戲劇情境的設(shè)定引起的重場戲,規(guī)定了婚禮不能被人發(fā)現(xiàn)便不能發(fā)出聲音。
于是便有了這一段有機沉默的表演,影片用很多細節(jié)來使得節(jié)奏不拖沓。
1、放屁 2、蒼蠅 3、老人的帕金森抖動 4、鐘的叫聲,扯下鐘上的鳥 5、無聲的樂隊 6、傳份子錢 7、傳話 8、堵上小孩的嘴 9、桌下調(diào)情
這些細節(jié)共同構(gòu)成了這一段精彩的有機沉默,大家為了不發(fā)出聲音,把所有餐具都包上了布,所有的餐具都上交,用手抓。
有機沉默類似于默片,默片中杰出的代表就有喜劇,自然而然使得這部分的喜劇感增強了許多。
不叔在看片子之前就知道肯定是悲劇了,所以在這場戲的時候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悲劇的產(chǎn)生,首先肯定不能是客人,因為客人是外因,一件事情的悲劇一定不能是外因作用,一定是內(nèi)因為主導(dǎo),所以一定是婚禮的主要人物引起的聲響,果然,最后是因為父親看到女兒跳舞的時候的眼神知道她對這個婚禮不滿意,于是拍桌讓大家都歡快起來,于是樂隊開始了伴奏,大家開始了歡呼。正是內(nèi)因的作用使得悲劇色彩發(fā)揮了出來。
子彈射入父親的身上,父親心里想的是不破壞女兒的婚禮,想擦掉身上的血漬,結(jié)果越擦越多。這個細節(jié)的力量很大。
第四,超現(xiàn)實主義--“三種瘋”
1、白衣少女
白衣少女是一個擁有西方油畫圣母影調(diào)的瘋女人。在不叔看來是啞巴的女兒,之前和男主發(fā)生過關(guān)系,而后來變成了唾棄自由戀愛的某種神一樣的角色,反應(yīng)了當時社會對于戀愛婚姻關(guān)系的封閉,而她最后被奸殺,也是一種諷刺,她說她能預(yù)知死亡和撒旦,她的詐尸可能是一種透露訊號或者救贖的方式,只不過跟生前一樣,瘋慣了,便沒人再相信她的認真。
2、空中飛人
這是個知識分子,死了以后滿足了自己的愿望,假翅膀帶著自己飛上了天空,這個結(jié)局是好的,像大多數(shù)科學家一樣,生前被認為是瘋子,死后后人才知道他是天才。天才只是因為太過有遠見,人們只是因為無法理解便將天才認成了瘋子。
3、馬戲團
這是最適合小矮人的歸宿,找到了知己,便拋下一切跟她去。
--當孩子多好,長大了就會有一大堆麻煩事了
--那為什么孩子們都想長大
--因為他們傻
這是電影里常用的成長類的臺詞。如《這個殺手不太冷》里“人生總是那么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是這樣”。無不反應(yīng)長大是痛苦的。
而馬戲團是商業(yè)娛樂中的殘次品,殘缺與殘缺的結(jié)合是一種自我妥協(xié)的適應(yīng)。
第五,影片的結(jié)尾
不叔在看完整個重場戲高潮戲之后都覺得沒有淚點,直到最后。
影片的結(jié)尾是點睛之筆,又回到現(xiàn)實的采訪,村莊里最后幸存的男孩采訪老婦人,老婦人脖子上的胎記說明她就是女主。而她的回答:你們還想再拿走什么?
這個對社會的質(zhì)問和這個身份加上這個年紀,足以煽動淚點,而這里導(dǎo)演又用了對比的手法。
一是主題音樂的使用,從頭到尾的主題音樂在這里起到升華的作用。
二是攝制組的笑聲,他們對于老人聽不清的嘲笑。這個笑聲反映了這個幸存的小男孩被社會同質(zhì)化,這種悲哀用笑聲來表現(xiàn),以樂景寫哀情。
最后的全景鏡頭更是神來之筆,一個身著白衣的女子,不知是穿著婚紗的女主還是那個瘋女人,還是和當年的詐尸一樣,不瞑目,依舊想要昭示這個社會正在毀滅,一直在腐朽。
影片的問題在于舞臺劇化的表演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代入感,莫名的笑和奇怪的舉動讓人無法產(chǎn)生共情。但是作為導(dǎo)演的長片處女作,處理手法的稚嫩也是瑕不掩瑜,而且影片的配樂值得回味。
喜歡文章就微信掃一下二維碼關(guān)注一下啦。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燁燁影樂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小說寵兒,而對王小波的書迷而言,沒有哪一篇不是他們的寵兒。在低吟的《沉默的大多數(shù)》雜文集中接受睿智、幽默、堅定的文字洗禮,站在屬于他與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標桿前,感悟的是滄海桑田,而其意義對生長于現(xiàn)代的我們,則是正視擁有的,尋真相,令自己的頭腦更清醒,令自己的身體不被感染成行尸走肉,書寫我們的責任,即便足底的大路并不為你鋪,硌腳的石子讓你無暇顧及沿途的美。 看羅馬尼亞影片《無聲婚禮》,我的腦海一直盤旋著與之并不相連的王小波的文字?;蛟S有相通之處,以嬉笑怒罵,敵沉默之竭,留給歷史一絲響動,是哀,是怒吼,用活的氣息拖住喪氣的步子。 關(guān)于《無聲婚禮》,這篇感悟不好寫,因為要觸及到一些話題,對于未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我來說,來來回回三五下就能把自己憋進死胡同,我八股刻板的思緒中有太多不能觸碰的驚雷,所以在未提筆前,已覺前路漫漫,思泉陷于拘泥,不知如何“揮鍵問情”了。 但從心底里愿意寫這么一篇觀后感,看到好看的影片,不愿無動于衷,更想推薦給路過的影友?;蛟S對于看片的人,僅以看一部娛樂片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部悲喜劇比較好。那樣,就容易看到萬花筒里的魑魅魍魎,那可不是妖魔鬼怪,而是部分受控于罪惡的木偶,做成的有血有肉的歷史標本。在別人的家園,誰都不能像強盜一樣飛揚跋扈,而守在自己的家園是否就是家園的主人了呢,影片的和平宣言與回望的自省意識在滑稽的故事里顯露出山水。 如果你好奇一個葬禮是如何摧毀了一個婚禮,并用整個村子的男丁來做陪葬品,你就看看這部劇。如果你想了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蘇聯(lián)老大哥“照顧”的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是如何在曲解的愛國精神下被戴上叛國的枷鎖,并被放逐、拋棄,你就看看這部劇。如果你嫌上面的看點都不能讓你感冒,你就喜歡看能紓解壓力的,讓人一笑而過的片子,你也看看這部劇,這里融入了靈異、奇幻、紀實、黑色、爆笑,隨你享用,而且還能聽到幽默、粗俗、智慧、胡鬧的百姓之聲。 當然,哪里都有好人壞人之分。放置于歷史長河中淘漉,顯現(xiàn)戰(zhàn)爭、掠奪與不公,對我個人而言,從狹隘的個人情感靠近事實,往往能從中看到不干癟無味的人生百態(tài)。所以我對此片最直接的感受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怎一個“戲說”了得? 在那遙遠的年代,在遙遠的羅馬尼亞,在熟悉的社會主義旗幟下,在待蘇聯(lián)紅軍如自家兄弟姊妹的革命歲月里,我們想象的“軍民一家親”確實是想象出來的。在《無聲婚禮》中,那是千呼萬喚也不頂用的入黨號召,軍民相斥的關(guān)系達到白熱化,那國那軍絕對服從于蘇聯(lián)的指示,而國民卻在承受無盡痛苦的無聲中怒吼著。這多少會沖擊你的認知體系,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片子要告訴你羅馬尼亞被蘇聯(lián)“保護“”著,而它的人民并不領(lǐng)情。要如何領(lǐng)情呢?這真是個諷刺且殘酷、愚蠢的索求!沒錯!老大哥在家說了算也就罷了,他還要做別人的家長。
我覺得必須走出這個沉重的話題框,自由抒發(fā)情感了,陷在上面的文字里實在不好受。就從一個想要拍攝靈異電影的團隊來到一處荒涼的“寡婦村”,由市長戈戈尼卡做向?qū)?,回憶寡婦村神秘過往為起點,開始倒帶,回到1953年3月6日——斯大林同志逝世后的第一天。對于寡婦村的村民來說,幸福與不幸都發(fā)生在這一天。 要交代一下寡婦村唯一活下來的男人,在影片開頭頂著市長頭銜的向?qū)?,也就是摳著鼻孔,看蘭庫與瑪拉在野草地里瘋狂做愛的小男孩兒戈戈尼卡。這孩子要沒有成為蘇聯(lián)紅軍的“漏網(wǎng)之魚”,這故事也就不好講了。 先說一說可笑的。如果翻譯沒有太多的失誤,對白是本劇最亮眼的喜劇元素。憤怒、低俗的話語不僅刻畫出了特定的人物性格,彰顯了貼近生活還原歷史的內(nèi)隱態(tài)度,而且還揭示出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不滿的社會情緒。 難道那真是文化傳統(tǒng)的差異?瑪拉老爹扯著瑪拉的裙子,一張嘴對付娘仨,連珠炮式的唇槍舌戰(zhàn),滿口“為老不尊”的粗話,聽著真讓人費解。叫老岳父趕緊下地獄去,那更讓人咋舌。想必是對愛管閑事的蘇聯(lián)有了特殊情結(jié),農(nóng)田里開著用來戰(zhàn)斗的塔克,肝火不旺,心不懷恨都怪了。但愿是我想多了,或許民風如此,小鄉(xiāng)村能有什么大事?至少老百姓們還堅持著往日的生活方式,大家誰對誰都不會隔著肚皮說話。若怕隔墻有耳,極敏感的話,實在說不得,也能用張狂的傻笑,用狡黠的眼神傳遞彼此間的心領(lǐng)神會。老鄉(xiāng)們?nèi)绱瞬粦譄o所謂的性格,對唯一一個類似“狗腿子”的男人,小戈戈尼卡的父親老戈戈尼卡都不避諱。 曾經(jīng)村子里的當紅妓女也無可奈何于冷酷的身心摧殘了,滿嘴少兒不宜的糙話,不受控的怪異脾氣,一枝花變成老豆腐渣,變得更加凄慘,或許“笑傲江湖”的勇氣沒有變。沒有徹底洗心革面沒有徹底吐干凈身體里殘留的狼奶,然后進入被資本家操控的時代,老妓女央市長給她安排個教授宗教的教師職務(wù),這要求聰明絕頂。 長得像希特勒的電影放映員指著老戈戈尼卡的鼻子說過特經(jīng)典的話,意思就是不服從,俺就向上級打你的報告,阻礙人民的啟蒙教育可不是兒戲。嘖嘖嘖,這套用揭發(fā)告狀來茍活發(fā)達的做派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平庸的惡啊,殊不知最終的真相是,桎梏精神、封壓民智才是阻礙社會發(fā)展的,就像他的摩托車,熄了火,就很難打著了。 真正可觀看的鬧劇出現(xiàn)在無聲的婚禮上,因為一切可聽見的聲音都可能招致危險,所以要屏蔽掉。刀叉要撤走,樂隊要假彈奏,新娘新郎要跳沒有音樂的舞蹈,打嗝要壓下去,放屁要憋沒音嘍,連蒼蠅都不能放過,這么艱難,但他們還是要忍受著痛苦,快樂地狂歡。而這期間故事戲劇化的推進,就像蓄積了大塊霧滴的天空,只等一聲驚雷,痛痛快快地笑,自由自在地呼吸。 忘了說酒席間的一個“傳話”環(huán)節(jié),挺有意思的一段情節(jié),我就是愿意把它說嚴重了,我看過后馬上想起那句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接下來我要說一說死,或許說“離去”更為妥帖。 第一個離開的是那個白衣少女,能感知到黑暗天使撒旦降臨的怪異女孩兒。她唾棄蘭庫與瑪拉自由戀愛的真摯情感,視肉體與自由精神上的愉悅為罪惡,像捍衛(wèi)“禁欲”的衛(wèi)道士,虔誠的神的女仆。結(jié)果卻落得無比諷刺、悲慘的下場。在馬戲團來到村子里的那天,被蘇聯(lián)大兵捆綁在樹上,強奸后殺害。而她在被埋葬后,流浪的孤魂回到家,撞到端著葡萄酒的母親,又像犯過錯的小孩倉皇而逃,那真是對宗教的嘲弄,如此清心寡欲一心向主的女孩,竟要為殺人犯的錯,背負罪惡,進不了天堂,她的信仰也背棄了她。 扎著翅膀的知識分子雖然用他不喜歡的方式被結(jié)束了生命,但在這些可憐的犧牲品當中,他雖無足輕重,滿腦子的科學理論、先進的思想武器毫無用武之地,但死的最拉風。像鳥一樣擁有了一對漂亮的翅膀,飛向另一世界,假若預(yù)見了他將擁有自由的靈魂,那看起來真帥。 瑪拉的老爹死得很壯烈,似乎賦予了將軍身份的味道,拍桌子時就領(lǐng)略了他的氣魄,指肚大的子彈印被他擦拭得越來越大,殷紅的血漬,再也回不到原來的雪白了。他一定希望那不是血,那是不小心沾染在衣服上的葡萄酒漬。然而,希望在無法補救的遺憾中成為了最殘酷的無望。 而蘭庫的朋友小矮人,他的離開,是令人開心的好結(jié)果。因為與死亡無關(guān),只意味著覓到幸福的新生。遇到馬戲團里的另一矮小美眉,倆人一見鐘情,從此天涯海角,比翼雙飛。這是自由與愛開出的幸福果實。 還有老戈戈尼卡,全心全意為蘇聯(lián)戰(zhàn)友服務(wù)的羅馬尼亞公民,沒有懸念,一并處決。這老哥哥的命運是最窩囊的,但也是最好的注腳,服侍者的身份注定沒有自主的權(quán)利,還好能留下個兒子。 瑪拉,最悲慘的活死人。她代表著村子里無數(shù)失去父親、丈夫、兒子、兄弟的婦女,也是全片中最敏感最詭異的角色。這個女人多愁善感有主見,像她的父親一樣叛逆,總之她的臉,她的眼,就是電影故事的晴雨表,帶有奇幻色彩。 我發(fā)現(xiàn)我自己是個無趣的人,總會把話題拐進特沉重地方,其實電影中有關(guān)死的情節(jié)并不像我說的那么無情。本片導(dǎo)演懂得太多的電影技巧,他用動聽的配樂,優(yōu)美的鏡頭,展現(xiàn)了一個令人向往的鄉(xiāng)村生活。只是在前后呼應(yīng)的陰暗鏡頭中,你才能體會歷史上留下的錯誤的冰冷。 最后看到老婆婆取下頭巾,露出頸部的胎記,觀眾明白了,半個世紀過去了,這個鬧鬼的寡婦村,就是由像瑪拉一樣的女人延續(xù)著它的傳說。
祝福被消音,誓言成了詛咒。小男孩或許會忘記那天的婚禮,但一定記得翌日在藕粉色的朝霞里看到鳥人自由地飛過。笊籬為壁困囿的百姓像那只提線木偶,一言一行或喜或悲都需要被權(quán)柄操縱。在循環(huán)的曲調(diào)伴襯下,片子呈現(xiàn)荒涼而悲情的味道,無聲婚禮現(xiàn)場寓意極深堪稱經(jīng)典片段。屈服等同茍且,流血無懼毀滅。
我們無聲不代表我們不存在
4.5 詭異,幽默,諷刺,荒唐
極致的殘忍粉碎了那一晚的無言狂歡,而就此被葬送的生活卻只是后來者理解不了的笑話。攝影出色,恍若夢境。
“XXX是俄羅斯人的走狗”
他們在看電影,卻被銀幕前的現(xiàn)實逗得前仰后合。所有無臺詞的段落都堪稱精妙,作為一部略顯荒誕的黑色喜劇,本片應(yīng)該稱得上是數(shù)一數(shù)二了,甚至我不知道今年還會不會看到比它更偉大的電影。
4.5 猝不及防,喜劇轉(zhuǎn)悲劇,過去累積建成的現(xiàn)在,瞬間便能崩潰?!澳銈冞€想奪走什么?” 今天看這一部實在太傷感。
細節(jié)大于情節(jié)。有些地方使力過重,但婚禮宴會一段實在太精彩。極富戲劇性。攝影精彩,森林彷佛仙境,結(jié)尾讓人揪心
村里的男人都被抓走而沒有再回來過,新娘從此就不再聽到任何聲音
在花田,在谷池,肆無忌憚的做愛,在極權(quán)的壓抑中,可能唯有身體上的釋放能緩解麻痹的靈魂。但獨裁者的魔爪豈能因為自己肉體的嗝屁著涼而退縮,他的狗腿子還會在既有的權(quán)利下去泯滅人和性。二十分鐘的婚禮在原始的欲望下無聲但有形的滾動,偶有的噪音成了笑點,直到坦克的轟鳴終結(jié)了一切。留下冤魂
1.小小村落歡聲笑語,遺世獨立自得其樂;2.無聲婚禮是無視政權(quán)最有力的聲音;3.小趣小樂,大悲大慟;4.死去之人的魂靈猶在徘徊,向往自由的精神從倒下的軀體飛起,佝僂老女人還在悲傷。
很像一部命題作文。丑化是必須的,費里尼是必備的,夸張的,舞臺劇式的象征主義?!白杂伞边@個主題只要登場,必然就會贏得許多人的好感。自由是偉大的,但電影是小小的,它雖然有想法,但卻刻意,雖嚴肅,卻也單薄。我如一個屠夫,如此一來,電影只剩一具并不出奇的骨架。
4.5;迷你版的庫斯圖里卡,典型的東歐式狂歡與超現(xiàn)實元素,癲狂鬧騰幽默表象之下的殘忍冷酷揪心;前半段如夢幻般的田園牧歌,與震撼的無聲婚禮段落呈鮮明對比,凡人的幸福被剝奪得如此輕易,政治icon的巨型陰影至今仍覆蓋在歷史的廢墟上,時隔半個多世紀的質(zhì)問“你們還想奪走什么?”振聾發(fā)聵?;槎Y段落利用多種道具與精湛表演,將“無聲”與小心翼翼的喜悅表達得淋漓盡致。
結(jié)構(gòu)和情緒變化的控制堪稱完美,尤其是過山車一樣的情感擺蕩。壓抑-爆發(fā)-壓抑,一場從喜劇,到鬧劇,最后演繹成悲劇的婚禮。原本寧靜的村莊卻因為斯大林的死亡遭致毀滅,倒置的鐮刀斧頭已說明了一切。無聲的婚禮讓人在苦笑中含著心酸的眼淚,一個在專制下失語了半個世紀的國度,最后依然在冷雨中飄搖
寧可在炮火中高歌歡暢,也不要在黑暗中忍辱偷生。這才是一部真正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劇,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看到我們的悲劇在熒幕上出現(xiàn)。
最后穿著帶血的白衣新娘,靜默的站在被毀掉的房前那一幕看得我真是五味雜陳啊,因政治原因而毀掉無辜人民幸福的一場悲劇。話說無聲婚禮那點真的還蠻浪漫的(艱苦中的浪漫還透著點無奈、溫情)
國際共產(chǎn)造的孽呀
笑聲中眼淚。
向作風彪悍,樂觀豁達,在關(guān)鍵時刻敢于拍桌子的羅馬尼亞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一個羅馬尼亞老太太,看見街上貼的照片,說像自己死掉的老公。旁邊人訓斥她:噤聲!這是斯大林同志。老太太問:他是干嘛的——他趕跑了納粹——老太太忙又問:那他能不能把俄國人也趕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