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這篇影評并不是講述這片子好在哪里,只是反駁各位的陰謀論,什么最后太子死了,男主當(dāng)皇帝了之類的無稽之談。
該系列電影在展現(xiàn)少林功法的同時,逐一探尋“財”、“色”、“賭”、“氣”、“偽”、“酒”、“貪”、“毒”、“嗔”、“癡” 等佛法戒律,至結(jié)局辯法參禪,去偽善、去怨氣、平殺戮、去邪念至“萬法歸禪”,正所謂“萬法皆空歸性海,一塵不染正禪心”。------ 摘自電影介紹。
如果真如各位所說,李少白最后成魔當(dāng)了皇帝,那這部片子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之作,不僅沒有表達(dá) 去偽善、去怨氣、平殺戮、去邪念至“萬法歸禪”的“佛”家理論,反與之背道而馳,去弘揚(yáng)“佛”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負(fù)面思想。
更有甚者,還有“少林方丈也是夜叉門的人”這種說法,我想對你說,大陸武俠片不適合你,你還是去看神探夏洛克吧。
我們來看看少林方丈在影片結(jié)尾對各位少林僧眾講的經(jīng):
一個十四歲的小沙彌向圣僧求法,跪拜說:圣僧啊,請指示我超脫的法門。僧人問:是誰綁住了你。沙彌說:沒人綁住我。僧人轉(zhuǎn)身離去:既然沒人綁住了你,又何必去求解脫。眾生和佛的差別就在于,佛一無所有,眾生確擁有一切。擁有的越多,妄想就越多,欲望就越多,世人皆有欲望,活在當(dāng)下,忘卻煩惱,能舍當(dāng)舍,哪還有困頓啊。
和天龍八部一樣,最后所有人的“貪嗔癡”都是一場空,唯獨(dú)能參悟佛法的人一塵不染。少林方丈毫無疑問微笑看破一切。男主最后從哭到笑也是由“執(zhí)著”到“放下”的一個過程。而太子,無法放下他的江山,他的皇位,身患絕癥的他也不久于人世,正如天龍八部中慕容博所說的“庶民如塵土,帝王亦如塵土,大燕復(fù)國亦空,不復(fù)國亦空”。三人“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暗合本片主旨。
俠僧探案確實(shí)是國產(chǎn)武俠電影難得的佳作(不是推理劇),游離于金庸古龍之外的,本片有十集,每一集單拿出來都可以和近年來的優(yōu)秀武俠電影繡春刀,劍雨叫板。
全文深度劇透,請十部全部看完后觀看,否則請勿浪費(fèi)時間
轉(zhuǎn)自 俠僧探案傳奇@中國夜叉,帶圖長文。
「李少白的衣服,紅色代表普通人,白色是佛,黑色是魔。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心境:俠僧下山,由佛變?nèi)擞秩肽??!?/span>
看完整個片,梳理了一遍,也許故事,該從上一代皇家開始說起。
仁宗禪位,但是子嗣尚在,被封王,而這個故事而后就變味了。也許之前禪位本身,也就是個巨大的宮廷陰謀。
惠能的父親,也就是大夜叉的爹,作為皇室嫡傳,被上一代皇帝逼死。
而惠能/大夜叉作為皇室嫡系子孫的龍紋玉佩,也被重新刻了一塊,變成了旁系子孫的虎紋玉佩。
年少的寧王被迫躲進(jìn)少林寺避難,這個時候,一個巨大的計劃,就開始醞釀了。
夜叉,原為閻羅惡鬼,其形丑惡,性暴虐,能食人,后聽佛法教化,列為八部天龍眾,虔心修佛,一心護(hù)法,然仍遭嫉惡,誹謗,人皆避之。 佛善教化,人心險惡,護(hù)法食人,又怎怪夜叉。
夜叉門,就是佛家的護(hù)法門,或許,整個陰謀或者說全盤計劃,恰恰出自少林。
不管如何,少林寺方丈收了李少白做弟子,而且作為一個俗家弟子,他精通少林七十二絕技,事實(shí)上,本片提過好幾次,七十二絕技不是傳俗家弟子的,而這時候李少白還沒有剃度,學(xué)了七十二絕技的少林入室弟子要下山,是要過羅漢大陣的,李少白卻已經(jīng)在山下擺攤算卦了。
這不合少林的規(guī)矩,但,少林方丈卻毫不猶豫的推出了這個完全不合規(guī)矩的李少白去幫狄八方判案,如果李少白不精通少林絕技,找他去,沒意義;如果精通七十二絕技,那在狄八方進(jìn)少林寺查案的那時,少林方丈惠仁就明顯在扯淡。
好吧,事實(shí)上少林方丈是扯淡了,或者說,誆了狄八方。 可為什么要扯淡呢?僅僅是為了,撇清案子和少林的關(guān)系么? 無論如何?;萑事≈氐南虻野朔酵扑]了本片核心人物。
他的六弟子:李少白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們回過頭看這個事情都很奇怪,他是知道李少白是惠能的兒子的,惠能也20多年沒見兒子了,那這七十二絕技只可能有兩個人傳授給李少白。還有一個就是武師父:惠清。 但從這個查案事情上看,為什么不找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四師兄五師兄七師兄八師兄,偏偏要找六師兄?很明顯六師兄知道七十二絕技的套路手法。 但,六師兄這時候,明顯不是個和尚,而是個測字的還留著頭發(fā)的俗家弟子。而且,已經(jīng)在山下好久了。。。
容我推斷,這個時候,才是李少白進(jìn)入朝廷和武林視線的時候,但是,這個步驟的關(guān)鍵,恰恰就是沒說實(shí)話的少林方丈惠仁。
請君入彀,第一步,達(dá)成。
李少白在追尋第一起案件脈絡(luò)的時候,曾經(jīng)去問過武師父,也就是他的義父:惠清 作為當(dāng)年少林寺三人眾之一的他,卻語焉不詳,甚至給了李少白一個肯定的答案:不是惠能做的。 當(dāng)然,他甚至都沒肯說出惠能的名字,只用了一個惠en...來掩蓋。 他也繼續(xù)說,惠en也不會把功夫傳給別人。 他很肯定,要么,他不懂惠能就是大夜叉,要么,他在裝傻。 事實(shí)上他若真心里沒藏事情,那為何要吞吐在惠en這個詞語上呢? 若是這么吞吐,難免讓我想到,他,也許從一開始,就知道真相,只是,不愿意現(xiàn)在告訴李少白。
武師父/惠清 作為當(dāng)年事件親歷者,不可能不知道李少白的身份,也不可能不知道齊王的身份,就算他不知道大夜叉是誰,那這么一個高手,看似瘋瘋癲癲,卻給了李少白一個錯誤的判定,目的又是什么呢?
事實(shí)上,大夜叉/惠能/齊王 本身 也是知道李少白是身負(fù)72絕技,至少是個綱要,至少看過全本,不然這一套戲法讓誰參透去?最后又怎么能悟出龜息功? 首先他得都會了,才能慢慢理清這個整本陰謀就和少林七十二絕技有關(guān)。 那,惠能又是怎么知道李少白已經(jīng)作為一個俗家弟子卻會了七十二絕技呢?
惠能,惠清,惠仁之間,真的是,一直中斷了聯(lián)系么? 師父,義父,親父,如果說,后者,一生心血都是為了制造一個巨大的網(wǎng),來成就李少白。 那,師父和義父,在這個劇本里,又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 難道是蒙在鼓里的好好先生?某左看右看,看似不像。。。
是什么樣一種情懷,讓惠清或者惠仁,在李少白還沒剃度的時候,就教授了全本給李少白呢?雖然李少白功力還不到火候,但是,72絕技熟讀于心已經(jīng)是鐵板釘釘上的事情了。
下一個問題:惠仁 當(dāng)年真的是“逼”死了惠能的妻子么? 惠能真的恨惠仁么?
用惠清的話來說,惠能是三百年來不世出的天才,就算達(dá)摩也得讓他三分。 那什么樣一種情懷看著自己兒子在仇家那蹲坑,二十年都不出手殺惠仁呢? 帶著整個夜叉門,一舉殲滅少林,也是可以的吧。
事實(shí)上大結(jié)局的時候,死的都是官兵,官兵,以及官兵,地上血肉模糊的,除了方丈那一口,就沒有一塊皮肉是屬于少林僧的。
惠能真的恨惠仁入骨么? 在惠能和惠仁對決掌力后,惠能并沒有進(jìn)一步下殺手,事實(shí)上,下一幕惠仁又聲如洪鐘的在那講佛偈了。這就不是一個受重傷的樣子,惠清干脆就和喝惠能打成。 少林棍僧的羅漢大陣,惠能是一個也沒戳死,甚至,就要戳到某僧的時候還停頓了,總體感覺,就像是武術(shù)表演,是的,套路表演。 如果真是生死相搏,樓上那用毒高手莫千里,為何一直袖手旁觀? 事實(shí)上整個套路里和尚一個沒中毒,末了,中毒的卻是太子。。。
這是個很深的疑問,只有一種邏輯說的通。那就是。 少林方丈本就是和惠能,是一伙的,但是礙于少林寺的立場,必須只能順應(yīng)朝廷,但骨子里,從頭到尾,惠仁都是站在惠能這邊的。
這一口血,不過就是一出戲,關(guān)鍵是,你怎么去看這出戲了。 也許,若干年前惠能離開少林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出絕仁斷義的苦情戲。
第9部的時候,龐將軍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笑書生的實(shí)力,不在少林方丈之下。 第10部里,笑書生和繡娘卻被一人一掌打飛,當(dāng)然,明顯沒死,那到底是方丈實(shí)力太強(qiáng)?還是笑書生實(shí)力太弱呢?
我的愚見是:笑書生和繡娘,壓根就不弱,因為如果真要對決方丈,樓上還站了一個深不可測的莫千里,他始終就在看戲。 我們做一個可怕的假設(shè):惠仁和惠能,是一伙的,為了少林的地位,惠仁是不可能和朝廷反目的,至少明面上得做的漂亮,那就得和惠能一戰(zhàn),而這戰(zhàn),是以不損傷少林,卻名正言順的維護(hù)了少林正統(tǒng)名聲為目的的。
事實(shí)上除了齊王的管家貌似被揍的重了點(diǎn),笑書生和繡娘壓根就不是重傷的感覺。 但不管怎么說,都算是交過手了。
終究惠仁也吐了一口血,當(dāng)然這不算重傷,因為他遺言都沒交代,然后神清氣爽的在大殿里又傳佛偈了,惠能也沒下殺手,惠能給惠仁的那一掌與惠仁給繡娘笑書生的那兩掌,實(shí)在是太像了,把對手打飛,但是又沒打死,甚至可能都沒打重傷。
從太子在后堂里,那一撇笑容,我們可以感覺到太子是認(rèn)為 齊王父子這次都算是完蛋了。 至少看到這里為止,我們也以為李少白是算完蛋了。 仁者求仁,恩,可加上太子那笑容,心里就不是個味了。。。
事實(shí)上,最后一幕,李少白好端端的躺在佛殿側(cè)堂里,沒入殮,連白布都沒蓋,就是個睡覺的樣子。 惠仁壓根就知道李少白沒死,如果他用的是龜息功騙過了其他人,至少騙不過方丈。或許壓根也就沒騙方丈,這本就是一出精彩的劇本。
只是演給那個還沒到最后就笑了的太子。而笑在最后的那個,卻是李少白。 惠仁依舊是惠仁,方丈依舊是方丈,從頭到尾,少林從來沒和朝廷為敵過,而和朝廷為敵的大夜叉,早已經(jīng)叛離少林,而且少林也和大夜叉打了一圈,神似保護(hù)了太子,所以,少林依舊是少林,少林依舊是光明圣殿。
明面上看,是這樣的;可你看到的,未必是實(shí)際的東西。 至少,方丈是這么教唆眾僧的。
讓我們來回憶下惠仁的教唆吧。。。
是的,太子你看見和以為的,就是這狹隘的視野了。 所以你娃沒有笑在最后啊。。。
某個意義上說,夜叉門的謀反,就是個騙局, 從一開始,惠能/大夜叉要做的,其實(shí)就不是謀反,而是名正言順的血統(tǒng)論,要?dú)⑻?,易如反掌,高手進(jìn)出皇宮如后堂內(nèi)院。
狄八方或者李衛(wèi)什么的,在高手面前不過三腳貓的功夫。 為何要折騰這么半天,只是給皇帝和太子看,看!有人要謀反了。。???,死了這么多官,有人要謀反了。。。
玉璽都這么容易就拿走了,拿你太子個人頭,很難么?
少林寺和夜叉門折騰了半天,目的當(dāng)然不會是真謀反,紅臉白臉的唱了這么久,也只是為了一個道統(tǒng),或者,血統(tǒng)。
李少白入世,再成魔,需要的是不光是教唆,還有絕仁斷義,也就是入魔,也就是黑化。也就需要看清楚世間的殘忍和人性的泯滅。 一個優(yōu)柔寡斷的人,只會在政治的漩渦里死的很慘,李少白必須入魔。
殺了那么多的忠于皇帝和太子的官,只是為了掃清道路,借謀反的名義,但不是真要造反。 從來也不是,因為真要造反,不需折騰。 但是,當(dāng)皇帝,需要人心。 那就用佛家的大慈大悲和夜叉的大兇大殘來襯托這世人眼里的仁義。 折騰的是夜叉門,原因是純正的皇族血統(tǒng),原因是被皇帝逼迫妻死子散,報仇心切,合情合理。只是手段殘酷。 父子斷義,犧牲自己,阻止殺戮的是李少白,大仁大義大智大勇。 世人看在眼里,百官看在眼里,江湖看在眼里。
世人看見了仁義,卻始終看不穿這代價。 因為,看,一個大仁大義的皇族嫡系子孫,用自己的生命來阻止殺戮。 太子沒明白,所以他笑了,老皇帝明白了,所以他臨死前哀嚎:還我江山。
人心所向,眾望所歸,血統(tǒng)純正;不是每一滴牛奶,都叫特侖蘇。 李少白在雨天的回憶里,早就該想明白了。
說完仁義,說武林。
武林是朝廷和夜叉門之間的武林,武林自己需要權(quán)衡利弊,但是從李少白步入江湖開始,武林開始朝李少白傾斜了。
醫(yī)五七是代表朝廷的,他的奸計被揭露了,所以他死了。 抗衡朝廷和夜叉門的武林自己本身并不知道,他們也陷入彀中。
因為十三燕,不僅僅是高手十三燕,他是李少白幫助過的十三燕。 陷十三燕的是夜叉門,幫十三燕的是李少白,在李少白父子斷義后,換個角度去想,武林,就是李少白的武林。因為十三燕會義無反顧的支持李少白。
以及種種,至少,看似武林依舊是原來的武林,但,夜叉門這一棋,已經(jīng)贏了朝廷。 再著,少林雖然抽身武林外,但是武林至尊的位置卻依舊在少林,這是個重要砝碼。
加上現(xiàn)盟主十三燕和前盟主徒弟林志,敢問,武林日后去向如何???用屁股想都知道。
忠于太子和皇帝的官員,大多死了。 皇權(quán)在南,夜叉在北,武林在中間;武林里,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傾向了,當(dāng)然,明著看,不會傾向夜叉,但是,眾望就在李少白了。
這局棋,夜叉門,用自殺式的絕仁斷義,重塑了武林,卻成就了少白。 這,是看到最后,才想明白的。
因為新皇權(quán)的路上,人心,武林,缺一不可。 我覺得,少白是想明白了。
整個劇本里,不光是為李少白獲得武林的人心,以及百官的人心,也不光是要為李少白隆重推出嫡傳皇子的光環(huán)。 更重要的,是要讓少白懂得去怎么做一個心狠手辣,絕仁斷義的明君。
是的,這看起來很不協(xié)調(diào),心狠手辣,絕仁斷義怎么會是明君? 因為這就是政治,這就是皇室,這就是世界。 至少在這個環(huán)境構(gòu)架下,的確如此。
算算李世民殺兄逼父絕仁斷義么?算算朱棣逼死建文帝滅方孝孺心狠手辣么? 可他們就是盛世明君。 因為他們心里,少有私情,而裝滿的是天下。 當(dāng)然也有裝滿了私情的皇帝,比如殘暴的紂王,獨(dú)愛妲己。 比如不殘暴的唐玄宗,獨(dú)愛貴妃。 可你殘暴不殘暴又有啥區(qū)別么?都滅了國。 因為你心里裝滿了情感,卻沒了天下。
大夜叉要塑造的,可不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好先生。 李少白,必須經(jīng)歷各種生死別離。 所以,菱兒必須得死,龍九必須得死,狄八方也得死,才能讓少白傷心欲絕,才能讓少白了無掛念。
哦,他還有2個掛念,少林方丈惠仁和武師父惠清。 所以他快絕望的時候,回少林去,惠仁說:不見。。。 他去找惠清,惠清也藏的好好的。。。
竄通好似的,或者,就是竄通好了。 李少白,你現(xiàn)在,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沒有任何可以掛念的事情了,你就一孤家寡人,你要自生自滅面對這殘酷了。
回到最初的話題,是的,早就竄通好的劇本。
惠仁和惠清,負(fù)責(zé)最后的斷念,斷后路。
入魔吧,李少白,剩下的,就是你的領(lǐng)悟了。
昨天早早睡了,起床補(bǔ)漏下,說起來,既然和少白有感情的都得死。。。比如趙菱兒,比如狄八方,比如龍九,比如丐幫前幫主。
那為毛線的惠清和惠仁就不用死呢?一個養(yǎng)父,一個師傅,幫李少白絕仁斷義還沒有夠徹底。
因為惠仁還得接著演,繼續(xù)推出被救活的李少白,而惠清也得繼續(xù)演下去,暗著協(xié)助李少白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
少林一派必須接著光明,并且硬朗,才能挾制住武林的走向。
突然內(nèi)心里有一種深深的不安,誰說大夜叉,從頭到尾只是一個人呢?
他始終是帶著面具出現(xiàn)的,最后和羅漢大陣對決之前卻是沒打碼的,仿佛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大夜叉,才戴上了夜叉面具。
你越刻意做什么,就越是你越想給眾人表達(dá)什么。
這些都是惠能現(xiàn)場告訴你的,你看,面具在我這里,我就是大夜叉。
可誰告訴你大夜叉平日里不是惠清?又是誰告訴你大夜叉平日里不是惠仁(當(dāng)然可能惠仁胖了點(diǎn)。。。) 因為有這身武功的,可不只惠能一人,至少還有他兩個師兄弟。
我們只看到這一剎的大夜叉面具下,是齊王,是惠能而已。 或者,大夜叉是兩個人,甚至,三個人呢?
更或,大夜叉只是,一個代號,為了少林而誕生的代號?
一切回到開始吧:夜叉,原為閻羅惡鬼,其形丑惡,性暴虐,能食人,后聽佛法教化,列為八部天龍眾,虔心修佛,一心護(hù)法,然仍遭嫉惡,誹謗,人皆避之。 佛善教化,人心險惡,護(hù)法食人,又怎怪夜叉。
休息時間,繼續(xù)說趙菱兒,趙菱兒的確是死過了,因為齊王的管家沒必要和齊王扯淡,至少這個鏡頭里,沒有第三個人存在。 但是第十部的第一幕,卻是N年前,趙菱兒看見了莫千里復(fù)活一個死人的一幕,趙菱兒被嚇到了,摔倒了地上。 趙菱兒的宿命被暗示了,趙菱兒被復(fù)活了,雖然有違天理,但更符合人性,這幕里,計劃已經(jīng)安排好了,惠能抱著菱兒說不怕不怕的時候,這一幕,已經(jīng)就在了計劃內(nèi)了。
這是設(shè)計好的一部分,趙菱兒必須死。 趙菱兒也必定被復(fù)活。 不怕不怕,一半是說給趙菱兒聽,一半是說給惠仁自己聽。
想來,趙菱兒也是知道這個宿命的。
【十】終于補(bǔ)完全系列。人之所以為人,皆因愛恨嗔癡不由自主。好想念第一集的李少白,在最繁華的市井?dāng)[上一個小小的攤位為人測字。那時候影片的色調(diào)還是那樣溫和高遠(yuǎn),陽光照在他的臉上,讓他顯得明亮又溫柔。我不去再想后來的故事,只因我如何舍得、如何舍得讓他難過茍活呢?
起了一個爛俗到家的名字,卻裝X裝出了境界,國產(chǎn)良心之作!
第十部大夜叉出場一點(diǎn)都不驚艷,而且二次敗于羅漢陣(打得有模有樣,加分),期望著實(shí)過高了。本以為李少白看破紅塵緣起緣滅放下一切,一心求死,太子平叛成功繼而登上皇位大赦天下。哪知太子剛登基就要吐血掛了,一下子推翻了之前所想。導(dǎo)演臨結(jié)束前給挖個巨坑,有點(diǎn)意思,管挖不管填,沒意思!
就我一個人覺得李少白黑化了嗎?
大夜叉也是個悲劇??赡苁峭顿Y限制吧,最后少林寺這一段打斗,夜叉門和少林寺的高手都提前死光了,就這么兩個半人怎么來爭皇位控制武林。
這結(jié)局,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但它的確是真的!前面那些案子都只為了鋪墊,一切只為最后的結(jié)局;如果這個系列拍成電視劇其反轉(zhuǎn)程度絕對不亞于舞樂傳奇
“佛一無所有,眾生卻擁有一切。擁有的越多,妄想就越多,欲望就越多。世人皆有欲望?!?可憐的龍九和狄老板。
皇上跟太子說,想當(dāng)年仁宗無后,你曾祖父被接入宮中立為太子,繼承皇位。如此推算,太子的曾祖父是英宗,祖父是神宗,劇里面的皇上也就是哲宗,而太子繼位后,該是徽宗。這一年是1100年,27年后徽宗與兒子欽宗一起,被金人擄走,史稱靖康之難。李少白,歷史終將證明,這個皇位,你不要,是對的。
拍出了我心目中的武俠世界。結(jié)局嘛……
乍一看我以為是:《俠僧探案傳奇之犬夜叉》。嚇我一跳,還以為犬夜叉還出名字這么奇怪的劇場版了呢
莫千里是豬八戒演的吧?
這結(jié)局是還有下集的意思嗎?
其實(shí)電影封面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
最后一集略屌。然后第一次看到良心版本全套的少林18羅漢陣,好爽!
原來是第十集,看不太明白,而且演員都好丑,場景也簡陋。
是因為片子的穩(wěn)重評分高了?
這集很有意思,我大概看懂了。首先太子要跪這點(diǎn)是肯定的,然后有著嫡親皇室血脈還挫敗了一場謀反的李少白沒死,這也是肯定的。齊王說了李心不狠難以服眾,所以殺狄和龍還有菱的詐死是為了黑化李。所以還不清晰嗎,李要在太子死后當(dāng)皇帝了,他才是最后的勝利者。包括太子,謀反的大臣們,武林,甚至夜叉門都是炮灰,這些全部是為了讓李名正言順登上皇位。齊王真是用心良苦啊,最后李少白醒了過來,先是哭,再大笑最后表情慢慢凝固,我想他應(yīng)該也是想明白了這一切
這劇少林寺鼎力支持了吧,十八羅漢陣很精彩。少白的笑是黑化了?沒有續(xù)集有點(diǎn)遺憾。
李少白仰天狂笑,顯然已是黑透,看似死了一地,其實(shí)就是父子對了出雙簧戲?;实垴{崩,太子毒斃,夜叉門成了最后贏家,一切盡在算計。菱兒也隸屬夜叉,從開頭的對話看她的死并不是計劃一環(huán),但顯然也是算好了有救,而且卓有成效。被卷入這些個真假做戲,當(dāng)李少白的朋友也是可惜了狄捕頭,可憐了龍九。
菱兒是不是只是一具被他師傅保存的肉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