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無間道3:終極無間

動作片大陸2003

主演:梁朝偉  劉德華  黎明  陳道明  陳慧琳  黃秋生  曾志偉  杜汶澤  鄭秀文  劉嘉玲  林家棟  陳冠希  余文樂  尹揚明  

導演:劉偉強  麥兆輝  

播放地址

 劇照

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2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3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4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5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6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3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4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5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6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7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8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19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5-04-07 04:01

詳細劇情

劉建明(劉德華)在陳永仁(梁朝偉)被殺10個月后接受警隊內(nèi)部調(diào)查,被架空職權,加上家庭的變故,他的精神狀態(tài)每況愈下,但他堅信局面很快就會扭轉(zhuǎn)。年輕警司楊錦榮(黎明)在同事看來是怪人一個,他正憑著過人的業(yè)績邁向警隊最高層。為了搞清楚楊錦榮的真實身份,劉建明開始對其調(diào)查。  劉建明漸漸發(fā)現(xiàn)韓琛舊日的生意拍檔沈澄(陳道明)與楊錦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為了置楊錦榮于死地,也為了不讓自己的身份曝光,渴望做個好人已久的劉建明開始千辛萬苦地找尋一個又一個證據(jù),可是他總在最接近真相時功虧一簣。

 長篇影評

 1 )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撩動琴弦?

      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淺淺地,回升出我心坎。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撩動琴弦?

      記憶中,那歡樂的情境,慢慢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

      那緩緩,飄落的小雨,不停地,打在我窗。只有那,沉默無語的我,不時地,回想過去。

      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

      這些天忙里偷閑看完了一直沒看過的《無間道》三部曲。“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心弦?”在《無間道》一里面很普通的一句歌,看完二三之后卻久久盤旋在我的耳邊。于是每天都無限循環(huán)聽著這首歌,并且不覺厭煩。蔡琴舒緩的歌聲讓想要尋求平靜的人在其中覓得安逸,但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卻又讓有故事的人聽得那么撕心裂肺??赐耆俊稛o間道》后,再來聽這首歌,總覺得多了點悲劇的元素,仿佛能看到MARY姐送給劉建明唱片時劉建明發(fā)呆的情形。整個《無間道》系列的故事以陳劉兩人一起聽《被遺忘的時光》開始,又以這首歌曲結尾,安排的非常巧妙。可以說,正是這首歌背后所代表的MARY姐和劉建明的關系,才讓劉建明等人交錯在一起,走上了這條有去無回的“無間道”。

      無間是無間地獄的意思。在第一部的開頭就做了解釋:《涅槃經(jīng)》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薄稛o間道》的第一部可以說是公認的香港警匪片的經(jīng)典之作,不僅因為它的出色的劇本和演員表演,也包括契合節(jié)奏的配樂與細膩的心理描寫。但是拋除它優(yōu)秀的故事,可以說第一部并沒有把主題“無間”表現(xiàn)的太多。雖然它之中也有對劉建明、陳永仁不少的內(nèi)心解剖,但是我覺得更大意義上講,它是一部顛覆傳統(tǒng)警匪片中英雄美人正義邪惡模式的成功影片。所以即便把這部電影換一個別的的名字,我相信它也一樣會賣座。02年《無間道》大獲成功之后,03年兩部續(xù)集相繼出爐。正是這兩部續(xù)集,讓“無間”這一主題愈來愈清晰,也讓《無間道》系列的三部電影一起成為了經(jīng)典。除去第一部叫好又叫座所以拍續(xù)集的因素,他們愿意通過兩部電影來一點一點修補一部電影留下的不足,愿意花更多心思讓這個故事更加完整更加有血有肉,而不是套著簡單的模子繼續(xù)行進,這也是編劇和導演讓人感動的地方。在內(nèi)地進入由張藝謀《英雄》開啟的大明星大制作大場面的古代衣裝團體操商業(yè)大片的浮躁年代,他們?nèi)匀辉陔娪暗募毠?jié)與電影中人物內(nèi)心上下足了功夫,因此說,《無間道》三部曲不僅是好的商業(yè)電影,更是直撼人心的誠意之作。

      在看《無間道》一時我曾想,如果沒有在故事的最開始就交代到底誰是臥底,電影也許會更好看。但是看完之后我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如果那樣拍,影片也許會流于一個普通的警匪懸疑片,而不能在故事的開展中加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不過即便至始至終都知道誰是警察誰是黑社會,故事仍然做到了一波三折,尤其是結尾時陳永仁與劉建明一人一句“我是警察”,不僅點明了主題,將他們內(nèi)心恐懼、憤怒、充滿矛盾與壓力的原因表達了出來,也給電影帶來戲劇性的結尾,可謂神來之筆。影片幾個配角黃秋生、曾志偉、杜汶澤等的表演也絲毫不遜色兩個主角,都非常出彩。幾個女人戲份的安排與演出都恰到好處,表現(xiàn)了溫情也沒有喧賓奪主,更沒有英雄擊敗惡徒抱得美人歸或者007那樣結尾做一下的雷同橋段。對于《無間道》的贊譽已經(jīng)有太多,在此不多贅述,我想導演劉偉強的這段話“這部電影就要體現(xiàn)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和好與壞在現(xiàn)代社會的定義,借此啟發(fā)大家對金錢、地位和真理的價值觀。也就是說,做壞事而成功,并非表示他將來或離開人間之后的道路也如此地如愿?!保约傲撼瘋?、劉德華合唱的國語版的主題曲是對電影最好的闡述。

      對我個人而言,很少有讓我覺得系列電影中第二第三部比第一部好的,因為很多系列影片在第一部電影成功之后,就套著成功的模子繼續(xù)往下走,即便劇情再精彩演員演出再出色,也總是讓人缺的缺少新鮮感。不過看完《無間道》二后我覺得,二的精彩程度絲毫不遜色于一,甚至可以說比第一部還要精彩,尤其是吳鎮(zhèn)宇的演出,對倪永孝角色拿捏的十分到位,從父親死那天晚上不動聲色的壓住四個大佬,到算計警方殺掉他們,再到最后悲情的死去,他完美的詮釋了這個匪氣中帶著儒雅,仁義中帶著狠毒,霸氣又不失狡詐的人物。這個系列中,因為吳鎮(zhèn)宇的完美演出,我也最喜歡這個角色。為什么這個角色要叫倪永孝?倪坤死的那天晚上,他對眾人說,“爸爸以前常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想不到今天…我會永遠記住今天?!币约八麆耜愑廊驶丶?guī)兔ψ鍪聲r對陳永仁說的話,“以前爸爸做每件事都是為了這個家,我也是。我希望你也是?!笨梢哉f這兩句話基本概括了《無間道》二的劇情,因為整個片子就是圍繞他為父親的復仇以及為家族做事為主線來展開的,所以說“孝”是他這個人物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而此時系列片主角陳永仁、劉建明等人成為了這個故事的配角,只是為豐滿他們的性格與心路歷程及“無間”的主題間接做鋪墊。

      第二部的《無間道》前傳仍然秉承了第一部注重細節(jié)與心里描寫的特點。導演和編劇花了大量心血在第一部與第三部劇情與心路歷程的銜接上。影片的開頭,是當時還是朋友的黃志誠與韓琛的對話,其中有這么一句:“知不知道我為什么不抓你?因為我覺得你還是個人?!苯Y尾當看到倪永孝全家被殺后,黃志誠把倪永孝的照片拿了下來,換成了韓琛的。前后的兩個細節(jié)把二人的反目交代的很清楚,前面這段話也為后來黃志誠找韓琛來抓倪永孝做了鋪墊。劉嘉玲在影片中的演出很出色。Mary姐在系列影片中是分量最重的女性了,也是幾個男人纏在一起的一個關鍵的“結”。對韓琛的恩愛,與黃志誠的曖昧,對劉建明的照顧與感覺,都在表情與言語中表現(xiàn)了出來。這樣一個聰明且注重情感的女性,怎么會不知道劉建明喜歡她?不然她也不會找劉幫她去殺倪坤。當她的老公玩鬧的捏她的屁股時,她看了一眼劉建明,除了不好意思,眼神還略帶了點別的東西。當她告訴“我是你老大的女人”之后扇劉建明時絲毫不留情面,也證明其對韓琛忠心耿耿,對于劉建明更多的是利用而不是喜歡。影片的最精彩之處,要在倪家殺尖沙咀五個大佬這個片段了。倪永孝把控制場面的那種霸氣與隱忍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當警方抓住他們和英國人交易時,背景配樂是鐘聲,當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倪永孝完了,喪鐘。但是,喪鐘為誰而鳴?那四個大佬都死后,鐘聲又一次想起,于是讓人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當時的感覺只能用牛逼來形容了。而后他說那句 “今天我給你機會,你要不要?”時,眼神迷離,貌似在看著陳永仁。我認為這句話不僅是對羅雞說的,也是對陳永仁說的。連就在他身邊埋藏了七年為他殺人臉不變色心不跳的羅雞他都能知道是臥底,那么他的身份也并不難知道?;蛟S是因為陳是他親弟弟,所以他對陳還有所期待,希望他逐漸變成自己想要得樣子,能接自己的班??上В斈哂佬⒈粯尨虻街蟮拇顾乐H,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翻開了陳永仁衣服里的口袋。他想讓自己的家人好,卻不能阻止父親的死去,親弟弟的背叛以及女兒兄弟姐妹受到威脅。看到竊聽器后他留下了淚水,卻把它緊緊攥在手里不想讓別人看到,他終究還是沒能讓弟弟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此時的劉建明已經(jīng)是見習警督。他間接殺死了心愛卻不能屬于自己的女人,然后又碰到了另一個Mary。當他給三叔打完電話透露Mary姐的行蹤后照鏡子看到自己時,是不是就是他人格分裂的開始?

      此時的陳永仁親眼看著自己的親哥哥被殺死自己父親的人打死。他對他的哥哥是有感情的,甚至是有崇拜的,不然他也不會舍身為倪永孝擋子彈,也不會在倪永孝死后對黃志誠怒目相視??墒墙又麉s仍然要為殺死他兩個親人的人賣命。他的心里如何能不變態(tài)?

      而此時的韓琛還沒有那么奸猾狡詐。他那么信任倪永孝,卻差點被他殺掉。在失去老婆前,他在黃志誠眼里“還算是個人?!倍ダ掀藕?,“如果要他終身監(jiān)禁,除非他殺了你”。為了給心愛的老婆報仇,他情愿以死相抵。影片的結尾,看著自己與老婆的合影和窗外煙花,內(nèi)心卻無比凄涼,流下淚來——你有沒有過那種感覺?你站在窗戶前,外邊滿地霓虹漫天煙火,可是你內(nèi)心卻覺得無比落寞。窗外的繁華都與他無關,因為心愛的人已經(jīng)不能陪他一起。轉(zhuǎn)過頭,他微笑著面對外面的人群。他已經(jīng)是尖沙咀的老大了。

      一個時代的落幕。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香港不屬于英國了,韓琛的時代也開始了。

       如果說《無間道》二是對“無間”主題的鋪墊,三就是“無間”的爆發(fā)與釋放了。第三部在細節(jié)上可謂用心最多,然而雖然它是用心之作,卻非讓人滿意之作。《終極無間》在這三部電影里爭議最多,口碑也遜色于前兩部。三對于觀眾來說最痛苦的莫過于來回倒騰的時間。我看完了一二之后沒兩天看的三,看第一遍時都看的昏昏欲睡,更別說沒看過一二的觀眾去看了,肯定是一頭霧水。雙線時間的故事行進主要是為了修補前兩部的細節(jié)以使“無間”這一主題更有感染力,然而卻修補出了觀眾更多的疑惑。很多觀眾直至楊錦榮死后還以為楊是個內(nèi)鬼?!吧虺取钡某霈F(xiàn)可謂影片的一大BUG了,在前兩部完全沒有提及的人突然“空降”,并且我覺得“空降”的沒有意義。據(jù)說當時是為了讓三能在內(nèi)地上映,所以拍三時找了內(nèi)地的公司合拍也找了內(nèi)地的演員參演。真實與否未能論證,不過就連編劇麥兆輝都說,“把‘沈澄’這個人拿走都不會對故事有太多影響”。影片還有一個大BUG就是錄音帶了,這也是影片能行進下去的一個主要線索。然而在《無間道》一里,林國平殺死陳永仁后對劉建明說的話中,中文版的配音有這樣一句話:“放心,韓琛的錄音帶,我已經(jīng)毀滅了。”按照三的邏輯,這些錄音帶應該是被當時截獲的內(nèi)鬼分別寄給了各位“原主人”,所以陳俊、楊錦榮、劉建明各自收到了一盤而后又各起疑心,從而推動著故事的發(fā)展。

      雖然故事存在這樣一些不足,不過導演與編劇在本片上的細節(jié)可謂用心良苦,我在看第四遍的時候仍然時不時停下來想,這個片段是哪個時間來的,又為什么會發(fā)生。但是很多細節(jié)很容易被觀眾忽略,而且對于觀眾來說,他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能帶給他們感官刺激的警匪片而不是像《盜夢空間》那樣可以吸引人進影院看多遍的懸疑心理片。相對前兩部來說,《終極無間》可以算成是心理懸疑片或者是文藝片了,因為片中更多的是對人內(nèi)心世界的探討。細節(jié)上舉例來說,劉建明給保安科辦公室裝監(jiān)控攝像頭的時候,他聽到外邊“叮 咚”的聲音(42分左右),其實那就是已經(jīng)瘸了腿的“沈澄”走路的聲音。號稱是黑社會老大的“沈澄”出現(xiàn)在保安科,并且是在劉建明裝監(jiān)視器的時候出現(xiàn),這也算為后邊讓觀眾知道沈澄是公安并且已經(jīng)更早一步監(jiān)視了劉建明做一個鋪墊。類似的細節(jié)還有不少,比如劉建明在監(jiān)視楊錦榮時接到李心兒的第一個電話,當時的聲音是陳永仁向黃志誠報信的聲音,而那時他的精神已經(jīng)高度緊張甚至崩潰出現(xiàn)幻覺直至最后人格分裂,才會有李心兒第二個電話打過來時問他“剛才為什么不說話?”。

      要理解好細節(jié),還是先得把故事理清。故事的兩部分,一部分發(fā)生在《無間道》一的故事之前,一部分發(fā)生在陳永仁死后十一個月的三天內(nèi)。故事的一條線,是2002年6月14日韓琛、沈澄、楊錦榮、陳永仁等人為主的交易的事情。這個故事一直持續(xù)到陳永仁死前七天在音箱店遇到劉建明。另一條線是2003年11月時劉建明與楊錦榮的互查。時間上總體來說,第二部發(fā)生的時間最早,然后是第三部的第一條線,接著是《無間道》一,最后是第三部的第二條線。詳細點來說第三部的兩條線。第一條線從2002年5月陳永仁幫傻強砸店開始(這個片段傻強的話算是經(jīng)典了),隨后6月14日“沈澄”來內(nèi)地談生意,期間發(fā)生陳永仁打沈亮等事情,沈澄、陳永仁、楊錦榮第一次碰面;然后8月16日陳永仁開始了三個多月的心理治療(李心兒在一里曾說,“是五個月”,這也是影片算錯的一個時間段),期間與李心兒產(chǎn)生愛情;然后是傻強和陳一起到碼頭談生意;接著是韓琛與楊錦榮交換情報;這段故事最后就是韓琛讓陳永仁送死,陳永仁、“沈澄”與楊錦榮互相知道身份。隨后的故事就可以和《無間道》一銜接上了。三的另一條線,從陳永仁死后十天開始。當時的楊錦榮從北京歸來,收到了內(nèi)鬼寄來的錄音帶,于是知道警察內(nèi)部仍有內(nèi)鬼。此時他應該和沈澄開始追查,但是中間就沒了交代,一直到陳永仁死后十個月,劉建明初見楊錦榮時就遇到了陳俊自殺。隨后時間又推后了一個月,劉建明調(diào)回內(nèi)務部,并開始著手調(diào)查楊錦榮。那時楊錦榮應該也對劉建明有所懷疑了,所以“沈澄”從大陸來到香港再一次協(xié)助楊錦榮,便有了這樣的對話:“我回來了?!薄澳窃蹅冮_始吧?!敝蟊闶莿⒔骶裰饾u崩潰,在被李心兒催眠之后說出真話,然后開槍打死楊錦榮并自殺。故事算是告一段落。

      細節(jié)方面的東西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再返過來說一些人物上的細節(jié)??梢哉f所有細節(jié)性的東西都是為了讓這三部電影能練成一體讓人物細想變化更加合理更加有跡可循。

      對于楊錦榮這個角色,讓人正邪不分。開頭就以一個嫁禍人的冷面形象出現(xiàn)。作為“搞政治的”保安科的頭頭,他和大陸的聯(lián)系應該很多。而97香港回歸之后,大陸對于軍火肯定是非常敏感的。楊錦榮一開始出現(xiàn)逮捕兩個臺灣走私軍火的大佬并在之后往大陸引渡,應該得益于他與韓琛交換的情報。包括之后他對沈澄的調(diào)查也是因為韓琛的情報與大陸對軍火的敏感。之所以把他安排成更像是一個壞人,我想也是為了顯現(xiàn)出他是另一個劉建明的映射,所以后來能讓人格分裂的劉建明把他當成真的臥底乃至“劉建明”。

      對于韓琛來說,他在三里的所作所為,很明顯是在用倪永孝殺他的方法殺他的親弟弟?!澳阌袥]有碰到過這樣的人,不知何時對你好,也不知道何時想殺你?”這便是在說他的哥哥倪永孝。也正是讓他“死了兩回”的倪永孝,讓韓琛變得什么都不信任,任何人都不信任,和所有人的對話都要錄音,和沈澄的交易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試探,并且告訴傻強,“我用命試出來的。”而他對陳永仁說的“以后內(nèi)地這條財路,就交給你了”。與幾年前,他以為自己完全得到了倪家的信任時倪永孝對他所說之話“我替你想過,以后一定是可卡因的世界…過兩天你去泰國辦好了手續(xù),便可開始。”如出一轍。在老婆死了之后,他時?!昂呛呛呛恰钡男?,卻掩飾不了他內(nèi)心的孤獨與痛苦。

      《終極無間》結尾的時候,故事又放到了在三部曲里反復出現(xiàn)的陳永仁被開除時回頭與劉建明對望的鏡頭。彼時的陳永仁忽然笑著眨了一下眼。這似乎是陳對劉的嘲笑,雖然他死了,但他卻終于結束了自己在“無間道”上的行走。這一眨眼也顯示出陳俏皮的一面。他一直懂得用嬉笑怒罵或者暴力來釋放、發(fā)泄自己的情感與內(nèi)心的壓力,而劉建明太過嚴肅,所以陳不至于遭受到像劉那樣的痛苦。在三中他與李心兒產(chǎn)生心照不宣的愛情,這是片子里很溫馨的片段,也是一里他最終能向李傾吐內(nèi)心的原因。

      對于影片的主角劉建明來說,他有向善的一面。而正是這向善的一面,導致他最終的人格分裂。陳和劉兩個人一個因為出生在不能選擇的家庭,另一個因為碰到了讓他不能自已的女人,從而都讓他們走向了不能當一個好人的路。而他們生存的方式又是別人所無法幫忙的,“你解決不了我的問題。我的工作就是出賣身邊的人 ”。因為陳永仁的死,劉建明內(nèi)心愈發(fā)痛苦。本來他希望可以讓陳永仁幫自己當一個好人的。所以他后來不斷的查內(nèi)鬼并將他們殺死,不僅是想給自己洗底,我想也是他內(nèi)心的一種贖罪。從進入警察學校時無奈的那句“我想跟他換啊”,到人格分裂殺死楊錦榮前連問四遍“為什么不給我機會,我只不過想做個好人!”他的言語他的表情他的行為都試圖把內(nèi)心遭受到的持續(xù)不斷的痛苦可以釋放出來,可惜到最后他也沒能成功,反而把自己當成了陳永仁,生活在不能死所以不間斷遭受著的折磨中。

      自殺未遂后,MARY去看已經(jīng)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誰的劉建明?!澳銇砹恕!比缓螽嬅嫱蝗磺械搅吮澈蟮腗ARY姐。到底是誰來了?其實劉建明一直希望MARY就是MARY姐,不然也許他也不會和她戀愛。但卻是因為MARY姐,引領劉建明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梢哉f,是MARY姐間接的殺死了劉建明。而劉建明也間接的殺了MARY姐。一個男人間接地殺了她心愛的女人,內(nèi)心怎么可能不受煎熬?所以他希望MARY姐來找他報仇而不是當初他出賣了MARY姐,把他人格分裂里面的那個劉建明殺死,他也許才會更好受。開槍后的下一刻,自己又成了剩下的陳永仁,純粹的陳永仁,開始發(fā)摩斯密碼。至此,所謂“無間地獄”,不知將要在內(nèi)心折磨他多少年。

      如同人一樣,任何電影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無間道》系列也如此。雖然幾部電影中仍有一些瑕疵,比如第一部里黃志誠的死是因為劉建明的出賣,和內(nèi)務部跟蹤不跟蹤他并沒有關系,他們之后卻在辦公室里吵“不是他黃警官也不會出事”;比如第一部里泰國人不會說中國話,第二部時卻可以說一口相對流利的中文;比如說楊錦榮在陳永仁死之前就知道他的臥底身份但是在陳永仁死后并沒有想辦法證明在其身份確定后也沒有出出席他的葬禮;比如說三里面沒被銷毀的錄音帶;比如說李心兒醫(yī)生的檔案中陳永仁的案例是一個做手術后復明叫MAY的瞎子心理檔案……但是這兩部續(xù)集讓第一部的一些不起眼的細節(jié)有了更多的韻味,讓整個故事都更為圓整也更震撼人心,從而讓人愿意多看幾遍把故事弄明白。《無間道》的二三不是為了賺錢的敷衍之作,所以說他們是牛逼的三部曲。

      相對比一下,我不禁想起我朝中名導的那句,“你們不懂?!?br>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撩動心弦?

      那些用心經(jīng)營,閃爍著真誠與智慧,而不是充滿銅臭與浮躁氣息的作品。

 2 ) 黎明——楊錦榮 水靜流深

黎明演技就是遇強則強。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弱由他弱,明月照大江。六大影帝飆戲,黎明不讓分毫,且自然舒服,沁人心脾。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不讓人感覺到他在“演”戲,這也是一種境界,像茶,像紅酒,需要細品,越品越醇。黎明的楊錦榮在無間道3里,最為出彩。很多人以為是黎明帥,其實他是被顏值掩蓋了演技的好演員。演技的高級境界,是自然流露。讓你感覺不到他在“演”。潤物細無聲。

無奈的是,大眾吃慣了麥當勞 ,習慣了速食,浮夸,一眼望到底的演技。陽春白雪,有時候不如下里巴人的受眾廣。曲高和寡,是高手的孤獨。

喜歡黎明的演繹方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 ) 二十年后,我才看懂劉建明

劇情和整體故事結構有很多人分析過,不表。我主要談談人物塑造這個角度。 以前,我一直是將陳劉這兩個角色,作為一對鏡像來看待的,這也是為什么會贊同andy演技較次的原因。作為鏡像,每次對手戲都落在下風,肯定會被吐槽。 但是現(xiàn)在來看,我完全推翻了鏡像這個看法?;蛘哒f,表面上兩個人的臥底身份互為鏡像沒錯,但是深入下去,會發(fā)現(xiàn)劉建明比陳永仁要復雜得多。 這種復雜一方面是立場帶來的,一方面是性格造就的。陳永仁作為正方臥底,立場上肯定也有艱難之處,但這主要是操作層面,在精神上,陳永仁從來沒有真正的動搖,他對自己的警察本質(zhì)是有著深深自我認同感的,雖然也會找上司抱怨當了太久古惑仔快忘記自己是警察了,但是他對于自己是代表正義一方完全沒有過任何懷疑。因為韓琛對他并不好,他沒有什么要為韓死心塌地賣命的情感動機,販毒罪大惡極,他同樣沒有道義上的搖擺。陳是一個善良的人,他的痛苦主要還是來源于工作上的復雜帶來的壓力,畢竟孤身入虎穴,一不小心就有殺身之禍,這種壓力是他有暴力傾向,被黃警官安排看心理醫(yī)生的根本原因。 簡單說,陳永仁的痛苦是工作壓力產(chǎn)生,這種痛苦本質(zhì)上與投行的分析師工作到凌晨猝死是一個類型。 劉建明就不一樣了。 按照劇本的設定,劉建明的能力比陳永仁要強很多。因為同樣是臥底,陳永仁一直不被老板信任,劉建明則深受警局高層器重,在片中也處處能體會到劉建明在日常工作中完全游刃有余,他是一個精英的設定。 如果去除臥底身份,劉建明這樣的人就是日常生活中大家羨慕嫉妒的對象,長的帥女朋友漂亮年輕有為前途無量,人生贏家對吧? 很可惜,這些都是假的,都是泡沫。 如果說陳永仁肉身在地獄之中,但是擁有一個戰(zhàn)士的geming浪漫主義,精神上隨著劇情深入越來越完滿。劉建明則是肉身處于極樂世界,但他心知肚明這些根本不是真的屬于自己,他心知自己本質(zhì)的污穢卑劣,他要是真的冷血無情,對自己反而會比較好,心安理得的坐享榮華富貴就可以了。但是劉建明這個人精神上比較軟弱,也可以說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管是跟隨韓琛,還是后來背叛殺死韓琛,乃至到第三部里面處心積慮想做回警察,他的每一步思想轉(zhuǎn)變,都是被外力迫使的,并非他自己的選擇。 因為性格上的弱點和能力上的精英,劉建明一直處在一種非常矛盾的狀態(tài),他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一直在變,他沒有可寄托的所在,這是空虛,又擔心自己身份暴露,也擔心自己被韓琛拋棄,這是恐懼,而且工作關系,他不可能像陳永仁那樣擺出玩世不恭的姿態(tài),整個系列里,劉建明一直沒有找到發(fā)泄這種精神上痛苦的途徑,恰恰相反,他需要精心維持一個精英專業(yè)專注,彬彬有禮的假象,以他的能力他可以做到,但以他的性格,他根本難以勝任,這就是說他身處無間地獄的原因。不管想向正反哪一方努力,他都會遭遇自身的強大阻力,他始終無法戰(zhàn)勝自己,只能被動的被命運推著走,不斷的掙扎。 說了這么多,我的意思已經(jīng)很清楚了,劉建明這個角色,比陳永仁要難以拿捏和把握得多。 這里回答開篇的問題,為什么andy在跟tony對手戲的時候,氣場總是落在下風? 這是正確的啊。敲黑板。 因為劉建明精神上對于陳永仁就是處于弱勢的,邪不勝正啊朋友,更何況這里的反方本來就不太愿意當反方。你要他怎么壓倒正方? 壓倒反而錯了。 然后把目光投向電影。 在這個系列里,tony的發(fā)揮是比較穩(wěn)定流暢的,可以看得出,演員對于他想表達一個什么樣的陳永仁有著非常明確的認識和清晰的套路,在這個基礎上,tony的發(fā)揮無懈可擊。 andy呢?這很奇妙。 仔細觀察之后,會發(fā)現(xiàn),對于劉建明這個復雜的角色,andy的想法也是比較猶豫的,他絕對不像tony那樣,非常自信而且堅定的知道自己要呈現(xiàn)一個什么樣的陳永仁。 andy則有些糾結,因為劉建明實在太難把握了,andy對人物的塑造也是有一個相當?shù)恼J知歷程。一開始他其實不知道劉建明是什么樣的,所以在第一部的某些部分,劉建明會顯得有些生硬,不夠自然流暢,因為andy也在不斷的深入劉建明的內(nèi)心世界。抱歉,第一部我看的次數(shù)比較少,可能不夠準確。也可能是我對andy的偏見,我總覺得這么難的角色,他不可能一開始就很自如。但是不管是不是這個原因吧,andy表現(xiàn)出的迷惑卻正好切中了劉建明的曖昧,即使是劉建明身上那種微妙的不自然的感覺,也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處境的。 這幾乎是不可演繹的,這超出了表演的范疇,這是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氣息,唯有演員本身的精神狀態(tài)與角色高度一致,才能不依靠任何表演,來完成這種人物的氣質(zhì)。 我傾向于andy在第一部有一點歪打正著,如果他是真的做到了跟劉建明合一,那我唯有嘆服。再說這也是沒法驗證的事。 不過不管怎么樣,到了第三部,andy徹底領悟了。因為劇情的變化,第三部的劉建明精神狀態(tài)有明顯的顯性化發(fā)展,也可以說andy完全想明白了,所以劉建明身上那種失魂落魄卻又強裝鎮(zhèn)定的狀態(tài),andy從一開始的庶務部電話就表現(xiàn)的很好。 到了停車場和黎明的對手戲,andy流暢的展現(xiàn)角色身上的不自然的緊繃感,但是這種不自然本身又非常自然,因為沒有多余的眼神和動作。必須提醒,劉建明不是普通的說謊者,普通的說謊者會眼神閃爍,劉建明是一個精英警官,他完全可以壓抑自己的情感,唯一能流露的就是andy展現(xiàn)的那種微妙的不自然,一點點裝腔作勢,一點點的外強中干,以及全然的內(nèi)斂。 上面講到了劉建明缺乏自我身份認同,可是到了第三部,他第一次有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想成為陳永仁。 他羨慕陳永仁,向往陳永仁。 但是因為過去的黑歷史注定了他只能用加倍弄臟自己的手的方式來靠近自己的目標。 手段與目的南轅北轍,他又是一個精神不夠強硬的人,所以逐漸走向崩潰是順理成章的。 第三部andy要演繹的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從輕微癥狀到完全墮入深淵的過程。坦白說,還是地獄級的難度。 因為你可以很容易的扮演一個瘋子,也可以很容易的扮演一個正常人,但要一個正常人來呈現(xiàn)如何一點點的瘋掉這個過程,很難。而且劉建明不是普通的瘋子,他是一個很理性的瘋子。理性來自能力,瘋狂來自精神,這矛盾的二者始終在他身上統(tǒng)一。 所以這個過程必須很有邏輯。 觀眾可以觀察到andy是如何演繹這份矛盾的裂痕越來越擴大的過程。 到了劉建明在醫(yī)院出現(xiàn)幻覺,被李醫(yī)生帶到診所催眠這段劇情,已經(jīng)是明顯的精神分裂癥了,劉建明是何等聰明之人,你們以為他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瘋掉了嗎?他當然知道,他只是沒辦法控制自己。 但是他的理性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走向末路。 所以在診所,有一組andy和tony同場景對照,可以看到,tony表現(xiàn)陳永仁,雖然痛苦,但是并不空洞,andy表現(xiàn)劉建明,看似鎮(zhèn)靜,但是眼神已經(jīng)完全虛無。 在整個陳述的過程中,劉建明都一直保持著這種失神,這就是我為什么說andy已經(jīng)完全理解了角色。他知道劉建明是如此聰明,聰明到知道自己精神已經(jīng)崩潰,聰明到知道自己已經(jīng)蒙著眼睛走到窮途末路,所以這個時候andy演繹的劉建明不是矛盾的,不是掙扎的,掙扎已經(jīng)結束了,這里只有虛無與絕望。 然后鬧鐘響了,劉建明猛然驚醒,這個地方andy的處理也很有邏輯。他是如夢初醒一般,所以他的肢體語言是猛烈的,但是其實他并不意外,所以他并沒有大驚失色或者手足無措,只是淡淡的問李醫(yī)生發(fā)生了什么。 他當然知道的。 劉建明沒有殺李醫(yī)生滅口,也驗證了劇本設定劉建明不是心狠手辣之徒的證據(jù)。 很多人說劉建明也喜歡李醫(yī)生。 其實不是的。 劉建明在這個階段并沒有余力去喜歡一個女人,李醫(yī)生對他來說是一種遠期救贖的象征。因為李醫(yī)生認可陳永仁,所以劉建明幻想有朝一日可以在李醫(yī)生這里得到一種身份上的認同。 回到警局,這個片段劉建明是完全幻覺的,他徹底把自己當成了陳永仁。鏡子里出現(xiàn)陳永仁這個畫面,就是說要明明白白的告訴觀眾這點。 但是鏡頭給到andy的時候,andy的表情不是簡單的微笑,而是一個大喜過望又略帶猙獰的笑容。 他真的完全理解了劉建明。 太到位了。 當一個表面自負,實則自卑的人,一個以卑劣手段爬向光明的人,一個矛盾掙扎一生的人,快要到達彼岸時,在看到虛假的曙光時,他會是何等的快樂,又是何等的扭曲。 看到這里我突然特別難過。 為人物的命運。 也為大眾對andy的誤解。 他真的觸及了角色的靈魂,真的是此處應有掌聲啊。 但是大家卻一直說他演技平平。 太遺憾了。 世間知陳永仁者多矣,懂劉建明的又有幾個呢? 最后一段的高潮,自然是水到渠成。整個系列人物性格的壓抑和內(nèi)斂,終于在最后一刻洶涌澎湃的奔流而出。 是一段哈姆雷特式的自白和質(zhì)問。 質(zhì)問這個世界,也質(zhì)問自己。 到底還是沒有答案。到底還是無法掙脫命運的束縛。 又一次,手上占滿了鮮血。 最后的淚水是人物對自己命運的哀悼。 他終于認命了。 所以,說劉建明這個人精神上比較軟弱,真的可以嗎?其實是陳永仁被藝術美化了,英雄是沒有弱點的。劉建明只是比較真實,現(xiàn)實中的人,哪里會那么堅定那么理想呢?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不斷的徘徊和尋找自我罷了。 至少劉建明一直想逃離自己的宿命,直到最后一刻才放棄。我實在沒什么資格說他軟弱。只是想嘆氣。 最后那聲來自Mary的槍響,其實并沒有必要。不需要用這個來加深他的悲劇了,在最后落淚飲彈時,他已經(jīng)承認了自己的慘敗。對命運的慘敗。 已經(jīng)完成了。 這件藝術品。 陳永仁之死,是一個傳統(tǒng)的古典英雄悲劇,它很美,很悲壯,劉建明之死,他不是英雄,也無法成為一個惡人,可是為什么這個悲劇升華了整部作品呢? 因為這才是人性。

 4 ) 【致敬無間道系列】對不起我是個警察 VS 我想做一個好人

聽聞無間道系列已經(jīng)十年多了,遲遲沒有看,
究其原因,不是沒時間或者了無興致,
而是覺得靜靜地同時看完三部曲才是最好。

就如同教父三部曲一樣,三篇史詩,
只看過一部可能會覺得是個好片子,
但是對整體劇情的把控和理解并不可能到位。

三部曲放到一起說,這是自使用豆瓣以來的首篇影評,
妥妥的致敬無間道系列,以下有劇透,慎看。
另,僅是本人理解,歡迎討論不同看法。
未完待續(xù),隨時添改,請勿轉(zhuǎn)載。
——————————————————————————————
我想說這是一部本質(zhì)探討佛學,外表用黑幫包裝的哲學電影。

一. 背景篇:
首先從佛教背景著手,
無間道取自《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可有兩種解讀,看似對立實則相通:
1.即無間地獄:
音譯“阿鼻地獄”,梵文“Avicinar Aka”,阿者言無,鼻者名間,“阿鼻”的意思就是無間。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之第八,也是八大地獄中最苦一個。
墮入無間地獄的,都是極惡的人,犯了極重的罪,就被打入無間地獄。在無間地獄之中,永遠沒有任何解脫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絕無其他感受,而且受苦無間,一身無間,時無間,行無間。
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因為沒有輪回,所以將永永遠遠在地獄中受苦,作為生前窮兇極惡的報應。

2.即無間道:
道是指眾生輪回之道途,而道有四種:加行、無間、解脫、勝進。
加行道指斷除煩惱,是獲功德之初級階段;無間道則是指開始斷除所應斷除的煩惱,并由此進入解脫道;解脫道指已從應斷除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勝進道是四道中最高也是最后的境界。

知道了這兩點背景,讓我們來剖析下電影系列中出現(xiàn)的佛教臺詞:

1.《涅盤經(jīng)》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
2.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3.阿者無言,鼻者無間,為無時間,為無空間,為無量受業(yè)報之界。
4.無間有三,時無間,空無間,受業(yè)無間,犯忤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終極之無間。
5.《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卷上: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

——這五句話,全部是針對無間地獄所進行的描述。

結合周易中的命理說,一旦走上無間之路,兩人便踏上了無法回頭的命運——因無間之道沒有回頭之路;兩人苦苦尋求輪回而不得——因為無間之中無有輪回。

劉建明:結局墜入無間地獄,而又走在無間道上。
陳永仁:結局并非解脫,而是永遠受盡無間之苦。
關于這兩個人的結局分析,下文的人物剖析會詳細寫到。

—————————————分割線——————————————
自劉健明與陳永仁在警校的首次相遇始,命運的齒輪開始轉(zhuǎn)動,
而無間道的故事也自此開始,過去構建現(xiàn)在,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未來。

二. 人物篇:
無間道系列中,不只是劉建明和陳永仁,
幾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走在無法回頭的無間之路上,
且聽我慢慢分析:

1. 劉建明
無間道三部曲主角,由劉德華扮演,陳冠希扮演青年。
經(jīng)典名言:給我一個機會,我只想做個好人

無間道系列中不折不扣的悲劇性人物,
之前提到過,最后在無間之中飽受無輪回之苦。

第二部中,97香港回歸之前回答Mary問題時提到家人移民國外,
結合對Mary的愛慕,也從側面解釋了劉建明為何會加入黑幫。
加入黑幫一兩年后,接受黑社會大哥韓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隊,
這也能從側面解釋第一部中反水韓琛的合理性。
(本來做黑幫的時間就不長,做警察的時間都有了10年左右了,反水也正常)

加入警隊之后與被趕出警校的陳永仁初遇,
“我想和他換”這句話,其實是他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即——“我想做一個好人”而非一個打入好人之中的臥底。
自此,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劉建明悲劇的命運,
最終這種我想做好人和其實我不是個好人的矛盾心理會導致精神上傾向于自我否認進而自我毀滅。

讓我們按照時間線整理下劉建明的故事吧:
17/18歲,加入黑幫,接受Mary的唆使,而Mary是接受黃志誠警官的唆使,除掉倪坤。
——————————————————————————————
插播:倪坤死后,倪永孝子承父業(yè),
也因此黃志誠才派同父異母的弟弟里陳永仁做臥底,
劇情自此開始展開。
也就是說,事情起源于黃志誠的出擊(第二部),
而黃志誠最終也死于自己布的局之中(第一部)。
劉建明的故事始于Mary終于Mary。
陳永仁的故事始于臥底終于即將走出臥底。

可以看出,所有人都沒有走出這一格局,是輪回也是無間。
—————————————插播結束—————————————

一兩年后,也就是20歲左右,接受黑社會大哥韓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隊
同年,陳永仁被開除出警校做臥底,
同年梁錦榮同在警校就讀,宿命開始。

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12年之后,一路升職,到達高級督查位置。
2002年,與陳永仁斗智斗勇,陳永仁亡
十個月接受審查后返回高級督察職位,
洗牌的同事被梁錦榮懷疑內(nèi)部有人洗案底,
2003左右,33歲左右,雙方對峙,自殺未遂。

縱觀劉建明的經(jīng)歷,很好的詮釋了無間道,
我想做一個好人,就是劉建明的悲劇開始。

由于電影已有相當長的年份,而且很多地方已經(jīng)被分析的不錯了,
因此,這里只挑幾個地方重點說一下:

1>.關于劉建明反水韓琛
提供情報的時候,劉建明會叫韓琛爸爸,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為了避免其他警官,如黃志誠的誤會,
也許吧,但我覺得自家人移民之后,韓琛和Mary是劉建明接觸到的最初可信任的長者,
因此心理上有些親切感的當做父親也說不定。

也正是因為韓琛的情報,最初劉建明才會平步青云,
然而,自韓琛黃志誠針鋒相對之時,
劉建明心中的我想做一個好人的臺詞便頻頻出現(xiàn),
一方面難以放下順風順水的光明警察生涯,
加上Mary等各方面的權衡之后,他也是這么做的,
是真心的想做一名好人,決定做一名盡職盡責的好警察。

于是做出了選擇,說他是良心發(fā)現(xiàn)也好,為了自保也好,
總之是在黃志誠死后同陳永仁合作除掉了韓琛。

之后便以為自己可以安心的做警察了,卻不想,
無間之中無解脫之道,已入此路,便無法逃離。


2>.關于劉建明間接殺Mary
間接害死Mary是毋庸置疑的,
但有人分析過是青年劉建明得不到的就要毀滅,
我覺得并不是十分妥當。

應該說是借刀殺人,更為現(xiàn)實一點。
打電話通知倪家Mary的行蹤,
然后給Mary打電話,
如果Mary接電話了那么也許就不會死,
如果不然,則必死無疑,
劉建明不是想毀滅,而是想賭Mary是否對他也有愛。
可惜賭輸了,所以自己含著淚看著Mary在自己面前被撞身亡。

另外通過電話這個小細節(jié),不禁要問,
劉建明是怎么知道倪家的聯(lián)絡方式的?
大膽推測一下,如果劉建明是倪家、韓琛的雙重臥底呢?
我們知道韓琛在泰國遭遇情況之后,劉建明一度說過韓琛已死,
不然Mary去找他,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另外,韓琛死后,劉建明可能不給自己找新的老大么?
那時的劉建明還是個小兵,換言之,還是黑幫思維。
退一萬步說,韓琛死后,倪家也有可能找到劉建明。

自此,大膽判斷一下,劉建明是韓琛和倪家的臥底,
再加上警察身份,實在是三重臥底。
這也能呼應第一部中Mary對劉建明說的話,
即一個人到底能有多少性格。
不然的話,這些細節(jié)就可有可無不用表現(xiàn)了。


3>.關于我想做一個好人
自韓琛黃志誠針鋒相對之時,
劉建明心中的我想做一個好人的臺詞便頻頻出現(xiàn),
黃志誠死后同陳永仁的合作,表明他也是這么做的,
是真心的想做一名好人,一名盡職盡責的好警察。

但是這便有了悖論,以劉建明的視角來看:
一方面——我想做一個好人,
另一方面——可是我曾經(jīng)是以黑幫臥底的身份加入警察的隊伍中的
那么,我究竟是黑幫身份還是警察身份?

要想完全成為警察身份,就要去解除黑幫身份,那么如何解除?
只有一種辦法,就是消滅掉證據(jù),
為此即使消滅掉知道我黑幫身份的一切事物和人也在所不惜。

如果不洗底,遲早會被人知道我的黑幫身份,即使不被查出來,
我也改變不了自己黑幫身份的事實,無法逃脫內(nèi)心的煎熬
——想做好人但是事實上我卻是黑幫

可是消滅證據(jù),就要殺人,
這樣一來,即使成功洗白,也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
即使作為警察身份,最后也會成為一個罪犯。

我究竟該怎么辦?

就是這樣不斷地煎熬,導致了劉建明人格的分裂,
在他心中,為信仰殉職的陳永仁是好人的化身,
于是潛意識里把自己分裂成了好人的陳永仁,
并將陳永仁想要逮捕的劉建明當做自己的使命。

4> 第三部最后劉建明的崩潰
有些人覺得最后的結局設定的不太合理,
而這恰恰是我個人覺得最為合理的部分,
也是無間道系列設計的最終高潮部分。

上文分析過了,劉建明長期處于精神的煎熬之中,
這樣大的心理壓力,最終會導向自我否認,進而自我毀滅。

最后對峙梁錦榮的高潮,
劉建明左口袋是從心理醫(yī)生李心兒手中拿來的陳永仁寄來的錄音帶,
右邊口袋是自己從梁錦榮保險柜中拿來的同韓琛對話的錄音帶。
緊張時刻,注意觀察,劉建明拿出的是左邊口袋中的錄音帶,
這次烏龍加上梁錦榮的雙重刺激直接導致自己的徹底崩潰。

緣何?
一方面現(xiàn)在的劉建明把自己當做了陳永仁,
把梁錦榮當做了劉建明自己,
作為陳永仁的自己拿出了指證對方劉建明是內(nèi)鬼的證據(jù),
那么我要消滅內(nèi)鬼劉建明,對面站著的不就是劉建明么?
我要徹底除掉他,只要這樣做我就真正成為好人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
自己眼中劉建明的梁錦榮竟然說出了跟陳永仁一摸一樣的臺詞
——“對不起,我是個警察”。
如果他是好人的話,那么作為陳永仁的自己究竟是誰呢?
難道我是劉建明?可是我明明是個好人啊!
于是劉建明徹底失控,
——“我只是想要做一個好人,為什么你們不給我機會?!”
所有人都沉默,只有劉建明一個人在聲嘶力竭的質(zhì)疑反問。

5>.最后剖析一下,劉建明究竟是真瘋還是假瘋?
如果是真瘋,不知道自己是劉建明了為何還質(zhì)問別人不給他機會?
如果是假瘋,為何飲彈后見到Mary還會打出摩斯電碼“Mary我愛你”?

這樣來看,真瘋的話,行為不受控,最后無意識,無疑是悲劇。
假瘋,想自首進而飲彈卻不幸沒有死成,
余生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也是毋庸置疑的悲劇。

我覺得糾結這個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我們只需要看到這樣一個事實,
就是最后劉建明不論是真瘋假瘋,
都無法逃離無間之道的悲劇命運就可以了,
做不到用死亡逃離,最終無法逃離命運和無間道,
這也是影片最后希望通過劉建明的悲劇告知的最后道理。

永墮無間,沒有輪回。

2.陳永仁

其實陳永仁這個角色,分析起來沒有劉建明復雜,
因為他單純,單純的將自己是個好人走到最后,
單純的相信自己的信仰,單純的將警察身份忠實貫徹到最后。
但是,這樣的單純,依舊擺脫不了被命運的玩弄。

1> 看一下陳永仁的時間線:
1966年單親家庭出生,和母親姓陳。
1986年,陳永仁得知自己是黑社會老大倪坤的私生子。
1990年,陳永仁母親病危住院,并在醫(yī)院遇見倪坤和倪永孝。
1991年,陳永仁加入警校,同年臥底生涯開始。
1992年至1997年,陳永仁在表哥倪永孝手下做事,
期間不斷里應外合給警方提供情報,間接導致倪永孝及全家死亡
香港回歸后,沒有返回總部,繼續(xù)臥底在韓琛手下

2002年,第一部和第三部劇情,抓內(nèi)鬼,斗智斗勇,卒。
11月26日 黃志誠警官死亡,傻強死亡,合作劉建明,殲滅韓琛
11月27日 陳永仁返回警隊,發(fā)現(xiàn)劉建明就是內(nèi)鬼,離開
——過了明天就沒事——第二天,天臺對峙,身亡。

悲劇性英雄人物的一生,隕落。

2> 陳永仁擺脫了無間了嗎?
很多人分析過陳永仁的死亡其實是一種解脫,
陳永仁用死亡最終擺脫了無間道,得到了輪回。
對于這一說法,我有不同的看法。

背景分析過,無間之道,無法擺脫。
既然已經(jīng)踏上了無間這條路,就不會有輪回。

對于陳永仁之外的人,看到了陳永仁的死,會覺得他得到了解脫,
但是按照佛教的觀點——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佛,
通過修煉,每個人都能成為佛。
這樣來看,對于陳永仁自身來說,他還是在無間之中的。

原因如下,我們考慮下陳永仁的死亡場景,
是被一個內(nèi)鬼挾持著,被另一個內(nèi)鬼開槍打死的。
那么陳永仁的夙愿是什么呢?
夙愿只有一個,就是“我是一個警察”,
他唯一要做的是做回警察的身份,
但是直到死,也沒能收回本應得到的警察身份。
所以第三部沈凌說過“人都TMD死了,做這些還有什么用”,
表面上看是在抱怨,
實則是對陳永仁自身依舊無法擺脫無間之苦的同情。

當然了,這樣說,也有不是十分嚴謹?shù)牡胤剑?br>其實如何解讀都有自身的道理,
只是在這里,我想表示一點,
在除陳永仁之外的別人看來,他得到了輪回,
用死亡擺脫了無間之路。

但是在陳永仁自身的角度來看,
有著黑道家族背景的他,一心只想做一個好警察,
但是卻無法如愿,重新被派回黑幫,
因為自己的情報,導致哥哥及全家身亡,
這些煎熬還不夠,因為他是一個好人,
就只能一直堅持下去,繼續(xù)為警察賣命。

但是殘酷的是至死都沒能實現(xiàn)恢復警察身份的夙愿,
即使知道了內(nèi)鬼也掌握了證據(jù)卻到死都沒能親自揪出內(nèi)鬼,
甚至諷刺的是就連自己也是被內(nèi)鬼殺掉的,
這樣來看的話,他還是在無間之中備受煎熬。

——————————————————————————————
關于劉建明與陳永仁:

一個是想做風光的警察卻不得不臥底見不得光,
一個是警察做的風光又順心,卻在想做好人之時不能如愿……
兩個無間道上的旅伴,我想他們是心意相通的,
但是立場卻又是不能轉(zhuǎn)變的,這就是造成悲劇的源頭。

劉建明:“我想做個好人?!?br>陳永仁:“行啊,跟法官說去?!?br>劉建明:“能不能給我一次機會?”
陳永仁:“對不起,我是警察?!?br>劉建明:“誰知道?”

兩個悲劇人物的對峙,被奉為經(jīng)典,殘酷的經(jīng)典。
——————————————插播結束————————————
3> 全家都死了之后,陳永仁為什么依舊幫助黃志誠?

這一點實在值得質(zhì)疑,但第三部在跟心理醫(yī)生交流的時候,
陳永仁自己說過,每天出賣身邊人就是我的生活,
這塊還是很難過的,第二部倪永孝死的時候,
陳永仁對黃志誠和韓琛的恨意是真實的。
而父親死后2年,才跟黃志誠重新聯(lián)系,
并說想要恢復警察身份,并再也不想見到黃志誠也是真實的,
那么陳永仁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前文已經(jīng)分析過,陳永仁是為了信仰走到最后的,
不是為了黃志誠,而是為了“我是一個警察”這一信仰……
其實他很單純,單純到覺得只要完成了任務就可以不再做臥底,
重新回歸警察的身份,重新回到光明的世界。

但事實上,黃志誠自始至終從沒想過讓他真正回歸身份,
以至于“再干兩年我就成了尖沙咀老大”
“三年又三年“不斷從陳永仁的口中說出。

其實他是不滿的,只是無從選擇,
黃志誠是唯一知道他是好人是臥底的聯(lián)系人,
既然他想做一個好人是一個警察,
只能堅持做下去,直到回復警察的身份為止。
而諷刺的是,最終為他恢復身份的是內(nèi)鬼劉建明。

沒有選擇的選擇,自己的命運無從選擇。
———————————未完待續(xù)———————————————

兩大主角就先分析到這里,未完待續(xù),
有時間再把其他人物、篇章、演技等內(nèi)容補上。
另由于此評論,側重于對無間道的論述,有些地方就不寫了。
如果有疑問,或者其他關于劇情的討論,可以留言探討=w=

2014.11.09

 5 ) 光榮屬于人、勝利屬于神

    其實,我是最不擅長寫影評的,因為在感想和劇情之間,我總是容易顧此失彼。
     趕頭趟集看的《無間道3》,整體感覺不是特別好,因為在雙線結構下,1個半鐘頭未免太短,劉建明的精神分裂交代清楚了,沈澄以公安的身份出現(xiàn)又顯得太突然,直到楊錦榮死了以后,我還不敢相信他居然是個好人。如果說,這些簡單的片段就能托起“無間道”的內(nèi)涵,就想告訴人們,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目的犯過錯,這是《無間道》里誰也不能逃脫的痛苦,未免太無力和蒼白了。
     當然,這部戲里還是有亮點的,比如勢力派演員對峙確實很富有張力,會讓人不自覺的屏住呼吸,緊張的期待劇情發(fā)展。唯一不足的是黎明,不是演技的問題,我覺得是定位。他自己沒有理解清楚楊錦榮是什么樣的人,只是永遠表情曖昧的在說一句小心。導演以為可以用楊錦榮這個角色來混淆視線,造出懸念,可是太突然的出現(xiàn)和消失,反而讓黎明都把自己迷失了。難怪觀眾要認為這個角色是多余的。沈澄這個角色也有一樣的毛病,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他是為了劇情需要而變換身份,過渡的意味太明顯了。好在陳道明有足夠的個人魅力可以稍微掩蓋這一缺陷,只可惜這兩個角色還是經(jīng)不起推敲。
     這些是劇本和剪輯的問題,現(xiàn)在回到角色上來說。
     梁朝偉在《3》中把陳永仁這個悲劇角色演成了戲里唯一的歡樂。雖然做為臥底總是在出賣和背叛間獲取信任,拿自己的血肉來堅持自己的信念,不過是四個字,“我是警察。”很少有人能像梁朝偉這樣把隱忍發(fā)揮到這個極限,在他的眼睛里,什么都有,卻也什么都沒有??吹剿偸莻劾劾?,會心疼,甚至會想叫他放棄;但是看到他受傷以后卻還能夸張的說笑,在DR.LEE身邊真心的微笑,會更心疼,只希望他過了明天真的就會沒事。梁朝偉的笑和眼神讓我們一次一次忘記既定的結局,又看自己一次一次流完淚,繼續(xù)生活。到此為止,余文樂版的陳永仁變成一個斷層,無法連接。
     和他站在一起的DR.LEE,好象是兩個世界的人。陳慧琳可以把歡樂演繹的很嬌俏,卻不能把痛苦用平淡的壓抑來表現(xiàn)。眾多影評一直在說《3》里DR.LEE是想幫劉建明的??墒俏铱赐暌院螅瑓s覺得劉建明和DR.LEE更多的只是互相憑吊,對一個真正的警察。在DR.LEE身上,感受不到無聲蔓延的痛苦,只有一些對歡樂的追憶,其實誰都是如此,陳永仁才走了六個月,愛情的保質(zhì)期還沒過,沒有經(jīng)過時空考驗的感情如何動人?我只是為陳永仁可以安心的睡一覺感到欣慰。
     劉建明在《3》里完成一個悲劇人物的命運輪回。從他做為黑幫臥底卻又想做好人開始,設想過的結局無非兩種。一是可以做一輩子警察,做他以為的好人;二不過是死亡,好象都是可以接受的,偏偏命運卻給了他最殘忍的道路,讓他去體會無間道的痛苦。如果說梁朝偉是在表情演戲,那么我以為劉德華是在用肢體來表現(xiàn)。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劉建明是很有風度的人,有做好人的潛質(zhì),他要的,不過是寬恕和遺忘。被遺忘的已經(jīng)遠去,他以為追查真正的內(nèi)鬼就可以寬恕自己的罪過嗎?他在欺騙自己,他清楚,所以他分裂了,也許潛意識中他是羨慕陳永仁的——他是真正的警察,受到尊敬;他有DR.LEE,享受愛情……劉建明卻只能站在對立面上,可以無限靠近,卻永遠無法得到,他有的,是生存和痛苦。所以當畫面定格在劉德華和梁朝偉之間時,總是最出彩的,可以感受到互補的希望和痛苦。
     劉德華把他對楊錦榮的情感關系處理得很好,當他揭露了自己的身份,發(fā)現(xiàn)楊錦榮是一個光明正大的警察,甚至沈澄都是公安時,鏡頭推進,他臉上有輕微的抖動,眼淚非常迅速的滑下,他徹底絕望了,他可以看到全世界,卻惟獨沒有他的位置,他只能給自己一槍。也許,只有劉德華演出這樣的角色,會讓人多一些憐憫。
     可最可悲的是,他活了下來,癡呆著,卻忘不了陳永仁常用的莫斯密碼,無意識的,在心底當自己是警察。我想,這才是無間道里的終極痛苦,不過是想做一個好人而已,只有這樣最簡單卻永恒的痛苦才更顯深刻。
     劉建明反抗命運,卻跌進命運最深的旋渦。我想起《看電影》上的一句話,“光榮屬于人,勝利屬于神。”
     我們無法改變事情。
     是事情改變了我們。
 
 
 PS:關于《無間道3》的一點補充

     雖然之前對這片有些失望,但不失為一部可以看第二遍的好片。幾個主角的演技很好,略有偏頗,那也是劇本的問題。而且,在看第二遍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人性,自私彌漫在整個片子里,差別只是有些人損人利己,有些人損人不利己,還有些人在不損人的基礎上利己。
     而我以為最成功,是用了蔡琴那兩句歌,強有力的催淚瓦斯——“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币凰查g點亮所有的背景,每個人都變得富有溫情,提醒我們,無間道只是我們心里一小部分的黑暗,我們,還是要認真的生活著。
     再說說不足,臺詞最大的敗筆在結尾,陳道明去拜祭黎明和梁朝偉。他又重復了本片最精彩的臺詞,“這世界上往往是事情改變了人,人不能改變事情?!北緛淼酱私Y束余味無窮,可惜編劇生怕觀眾看不懂似的狗尾續(xù)貂,“可是他們真的改變了一些事情?!彼麄冋娴母淖兞耸裁疵??發(fā)生的一切,還不就是人與人,人與事之間該有的一些緣分么!我們什么都改變不了,自大和自負是人類悲劇的根源。
     還有就是感覺服裝上太刻意了,為了將楊錦榮這個人變得深沉、平靜、難以捉摸,安排黎明帶眼鏡就算了,還要他永遠穿著深色的襯衫,用平板的語調(diào)說話;劉德華則光亮新鮮露出他永遠潔白的袖口??淳昧瞬粌H覺得膩,又顯造作。
      
     什么都可以遺忘,哪怕只是暫時。

 6 ) 雙面間諜不好當,大家要學韋小寶

上次在完全無知的情況下看了無間三,果然啥也不明白,第三集出了名的時空混亂,我又沒看過前面的,估計看的時候根本沒意識到片中的時空轉(zhuǎn)換,連誰是活著的誰已經(jīng)掛了都一無所知。現(xiàn)在看了前面兩集,才算了解前因后果,雖然還是糊涂地夠可以,這片子時間點太多了,講述的事從1991年到2003年,又從來不肯按照順序說,第一集從91(好象是)年直接跳到了02年,大部分在拍02年的事,第二集分別拍91年,95年,97年,第三集一會子拍01年,一會子拍03年,反正看這片子要記憶良好精神集中頭腦清醒,否則頭大無比。
 
而且陳永仁和劉建明還分別用兩個人演,也很混淆,我老覺得那是兩個角色。尤其是余文樂和梁朝偉的個性差太多了,陳永仁這個角色97年還是余文樂式的沉默有型青年,為什么01年就變成量朝偉式吊兒郎當?shù)亩遄辛四兀慷矣辔臉酚行┍砬椴蛔?,很難想象長大了會變成梁朝偉,梁朝偉的表情就沒那么單調(diào)。陳冠希還是很漂亮,和劉德華也算神似吧。其他演員都是著名演技派,雖然曾說過無間道就是一幫香港老頭大集合,不過角色演技都很有保障,連胡軍都演地不錯(角色好吧?)吳振宇的演技果然很妖,他演的角色看著最過癮,表面上很斯文,但是就算不知道他的身份,也會覺得他很可怕,是不顯山露水的那種真正的老大。不過說起來無間道的黑道頭目外型都很平凡,僅出現(xiàn)一次的倪坤完全是普通聽評彈的老頭,穿著家常汗衫和拖鞋,完全看不出是“香港黑道龍頭”,還有“四大家族”的頭目都是四個形容委瑣的大叔,穿著很普通的T恤,跟菜場里賣水產(chǎn)的一個樣??磥頍o間果然是“香港黑道浮世繪”,不像其他黑幫片,老大都要穿黑風衣做小馬哥狀。
 
看完三部,仔細一數(shù),人都死光了???這片子真是殘酷,白道黑道不斷的KILL角色,每一集都要死好多人,根本就是兩敗俱傷,警方打擊黑社會真是慘??!基本上主要人物都掛了:黃SIR死于2002年,被韓琛拷問臥底不得后從天臺摔下。槍戰(zhàn)中傻強被擊中死去,中槍后還救出了陳永仁,但是陳永仁最后和劉建明互相識破,被韓琛臥底B所殺,B死于5分鐘之后,被劉建明所殺。韓琛也被劉建明所殺,為洗清身份滅口。十年前一切的開始是原老大倪坤被暗殺,倪坤出來一下下就死了,策劃者是黃SIR和瑪莉姐,執(zhí)行者是劉建明。倪永孝一年之后復仇,殺了四大家族。四年后又查出真兇,分別暗殺黃SIR和瑪莉姐,錯殺了陸啟昌,瑪莉姐被劉建明出賣,在機場被撞死。陸啟昌安插在倪永孝身邊的臥底被查出后立刻被除掉。倪永孝在槍戰(zhàn)中被黃SIR殺死。第三集剩下來沒死的劉建明和新登場的楊錦榮智斗一番后互相槍擊,楊錦榮死去,劉好象變成了植物人。至此除了陳道明之外,無間道上所有人物一個不剩都死了(大家在冥界繼續(xù)斗吧)。
 
看下來的感覺是安插臥底是非常損耗的做法,互相都能安插臥底,所以其實自己沒占到多大優(yōu)勢,但是不安插又不行,只能看誰的臥底更加強。陳永仁和劉建明兩個臥底的存在使黑白兩道信息高度透明,但是互相牽制,誰也滅不掉誰,但是臥底也有一定作用,至少可以保命,于是接著再斗,真是沒完沒了,所以叫做無間道。大家都為了身份問題煩惱,陳永仁因為出身不能當警察,只能用臥底身份換取將來的警察身份,要從黑道臥底的劉建明手中拿回真實身份;劉建明一心想換掉自己的身份,自己身為內(nèi)鬼還整天查內(nèi)鬼,非常自我矛盾。說到一個人的身份之多之復雜,大家都比不過清朝著名人物韋小寶,他的第一重身份是政府官員,第二重身份是天地會香主,第三重身份是邪教組織神龍會神龍使,雖然最后穿幫再也混不下去,但是前面腳踏幾條船一點問題也沒有,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角色轉(zhuǎn)變飛快,到哪里都吃得開,也懂得利用各種身份的資源獲利其他身份。韋小寶應該到現(xiàn)代做“無間道心得”講座才對。

 短評

不覺得吃老本,梁朝偉、黎明、陳道明在黑夜中終于相認的時候,我就想,終于,陳永仁不再是孤獨一個人。

4分鐘前
  • BreadLife
  • 力薦

私心反倒最喜歡這部,有人覺得剪輯混亂,我卻覺得亂中有序,解釋了很多事,越看到后面越唏噓。整個故事其實是帶有很多輪回和宿命論的,還需要慢慢體會。黎明在這一部里太出彩太出彩了。

9分鐘前
  • Enjoy??Rachel
  • 力薦

幾年前看不下去 這三天看完三部之后很難過地掉眼淚了 不知道為什么

12分鐘前
  • 蘋果開學啦!
  • 力薦

韓琛像個神?。∈裁炊急凰氲搅?。黎明死的太不值得了。

15分鐘前
  • 伊豆
  • 推薦

我是三部連著一起看才勉強把3看明白了,不然我想根本看不懂,又是時間線交錯,又是人格分裂,出場人物又多,好混亂。但是3確實很經(jīng)典,我就喜歡這種混亂的片子

20分鐘前
  • 飛客流依
  • 力薦

新加的黎明自帶陰冷驚悚氣質(zhì),劉德華假想自己是梁朝偉的上身還魂也傳神。

25分鐘前
  • 不良生
  • 推薦

看到評論有人說,劉德華確實想做好人,黎明為什么這么冷血。我只想說,如果劉真的想做好人,就應該懺悔,而不是為了掩蓋而繼續(xù)作惡?;蛟S黎逼他逼得太緊,但即便沒有黎,但凡將來有誰對劉有一點點懷疑,相信劉都會這么做。黎想要的不過是還原真相!

29分鐘前
  • yocofcjx28
  • 力薦

人物太多,關系太繁雜,很一般。

32分鐘前
  • 薇羅尼卡
  • 推薦

第三部簡直就是大敗筆,這個硬生生插入的黎明和陳道明啊。還有到最后也沒有交代elva是干嘛的。

34分鐘前
  • A-sun*
  • 還行

劉德華人格分裂的設計本來應該再挖掘一下,可惜是一部趕工之作

37分鐘前
  • 袁牧
  • 還行

鬼知道陳道明出來干嘛來了

40分鐘前
  • 沈昆莫
  • 還行

無間道的終結篇,其實就是原版無間道的續(xù)作,第二部是前作,第三部是續(xù)作,這也是一種模式。但這部續(xù)作其實才完美地詮釋了所謂“無間地獄”的意義,來自心靈深處的自我懲罰,永遠徘徊在心魔之中,不得自拔。劇情也是三部中最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一部,讓人不得不開動腦筋判斷著每一個細節(jié)的暗示和邏輯,全篇用插敘和人格分裂的幻象的手法很好地達到了導演的目的,剪輯編排十分合理,味道十足。無間道,這三部作品堪稱香港黑幫電影的豐碑之作。

41分鐘前
  • 潤物
  • 力薦

何為無間,《無間道3》終篇做了最后的注解:行走于煉獄,沒有歸途。陳永仁至死沒有在警署得到那間面朝大海的辦公室;劉建明殺了假想的自己卻也未得到救贖。這不僅是有關臥底的故事,而是每一個找不到身份、定位、未來的人的啟示錄。人生漫漫,常被左右,凄哉。

43分鐘前
  • 深海石
  • 力薦

其實俺看到最后已經(jīng)不知道在看什么了 額。。。。。

45分鐘前
  • 桂唯寧
  • 力薦

陳道明,黎明和梁朝偉三人在碼頭那段真是感人,同是警察,彼此之間建立友誼和信賴不需要任何理由

49分鐘前
  • 勃立二象性
  • 力薦

時無間,空無間,時空在這一部是自由穿梭的,反倒使故事敘述更加規(guī)整。善惡沖突在劉建明身上極為明顯,不斷否定自我身份幻想成好警察陳永仁,療養(yǎng)院里敲擊摩斯密碼心酸地表現(xiàn)他真的想做個好人。楊錦榮身份成謎也是一看點。結局真好,三個年輕人交錯12年的命運,陳與劉并肩享受著懷舊的歌聲……

50分鐘前
  • 喻鳴
  • 推薦

梁朝偉好帥

55分鐘前
  • 蘇曉曉
  • 推薦

第一部是寫陳永仁,第二部寫韓琛,第三部寫的是劉建明,遞進還是不錯的,其實第三部只是對整個故事的查漏補缺而已,圓滿的句號。

58分鐘前
  • 鬼腳七
  • 還行

劉建明就是不能死,才能永遠在無間地獄輪回煎熬。

59分鐘前
  • 紅豆?
  • 推薦

其實黎明可以演壞蛋的

1小時前
  • missfaye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