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看的快去看
還沒看蝙蝠俠的,或仍在糾結(jié)是看蝙蝠俠還是蜘蛛俠的同胞們,不用多想,去看蝙蝠俠吧,再把看蜘蛛俠的票錢省下來,看兩遍蝙蝠俠。雖然網(wǎng)上質(zhì)疑的聲音占了主流,而且本文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質(zhì)疑,但是請不用懷疑,《黑暗騎士崛起》將是近幾年來你能在國內(nèi)大銀幕上看到的最好看的電影。
為什么評價如此糾結(jié),本文先嘗試用一些技術(shù)分析來闡釋。
【二】看過的問:為什么TDKR沒TDK好看了?
諾蘭的電影首次遭遇如此多的苛評,不冤枉,因為大家老早把能有的溢美之詞全掏心掏肺送給了TDK了,加之TDKR劇本本身存在著與諾蘭以往故事不相匹配的特性,連我這樣的腦殘粉也不得不在刷第三遍的時候打個哈欠。下面分析一下TDKR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矛盾降級。
此類電影,無非打來打去。編導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什么要打。制造個矛盾,丟給觀眾,讓觀眾不由自主地站在矛的一邊或盾的一邊,自然而然被你牽著鼻子走,你給他看什么都樂意。制造矛盾的水平,決定著電影吸引觀眾的水平。
世間矛盾,有三大層次:最高層次,理念的矛盾;中間層次,人的矛盾;最低層次,物的矛盾。如何理解呢?
蝙蝠俠與小丑、雙面人、影武者聯(lián)盟的矛盾,是理念的矛盾。
蝙蝠俠與貝恩的矛盾,是人的矛盾。
蝙蝠俠與核彈的矛盾,是物的矛盾。
縱觀英雄電影,如何擺平這三者的矛盾,耗盡編導們腦汁。最常見的模式,是在不斷處理物的矛盾的同時,英雄與壞人之間人的矛盾逐漸升級和消解,最后靠理念的矛盾進行主題的升華。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是好看的電影,八九不離十。
放在《阿凡達》,就是,先阻止強拆,再殺了上校,最后選擇做個納威人。
放在《終結(jié)者2》,就是,先炸了研究中心,再搞定T1000,最后T800自我犧牲。
放在《小鼠大廚》,就是,先做好菜,再搞定美食家,最后“人鼠都可做大廚”。
哪怕放在《名偵探柯南》,也是,先拆了炸彈,再找到兇手,最后兇手告白。
TDK的卓爾不群,就是因為諾蘭兄弟通篇打破了矛盾設(shè)計的常見手法,在所有盡可能的矛盾點上都套上理念矛盾。最后的雙船博弈大高潮,所有人都提心吊膽,不是因為有人在嘗試拆炸彈,而是因為隨時會有一方按按鈕。
而反觀TDKR,諾蘭等編劇卻把最后的矛盾設(shè)置在一個物上:一個正在倒計時、爆炸半徑為6公里的核彈。蝙蝠俠等英雄們先要找到手握遙控器的人,再要找到核彈在哪里,還要把核彈裝回控制核心,最后實在不行只能把核彈帶走……一個物的矛盾接著一個物的矛盾,最后30分鐘就是忙于解決這些雞零狗碎的問題。一瞬間,我們仿佛看的是《反恐24小時》,看的是《虎膽龍威》,看的是《復仇者聯(lián)盟》……都是在紐約取景,希望蝙蝠俠和鋼鐵俠這兩個綁著核彈的高富帥不要在空中吻在一起……
TDK做到了最高層次的矛盾。而TDKR將最后的籌碼押在了核彈上。
有人問,要你你怎么做呢?其實很多事情可以升升級的,加句臺詞,意思一下,矛盾就上來了。
TDK里有五大陣營,“蝙蝠俠,哈維鄧特,小丑,黑幫,市民”,每個陣營都很有立場、有觀點、有作為。如今TDKR里還有堪稱陣營的東西存在嗎?黑幫的確被消滅了,但是市民的觀點呢?警方的觀點呢?TDK里振聾發(fā)聵的“NO MORE DEAD COPS”呢?半路殺出來個美國軍方是打醬油的嗎?為什么沒有市民質(zhì)疑貝恩的統(tǒng)治?《復仇者聯(lián)盟》里都有老爺爺選擇在文藝洛基面前不跪?。「叩蔷珠L的信,念一下就完了嗎?高登為何還能在警員面前叫罵?為什么沒有市民焚燒哈維鄧特和高登警長的畫像?為什么沒有市民猜測誰手中有核彈按鈕?蝙蝠俠的“不殺”大旗,到底為結(jié)局貢獻了多大作用?這些戲碼比拆核彈好看多少啊。
有人玩過龍與地下城,就不會忘記該系統(tǒng)下的九大人物陣營:守序善良、中立善良、混亂善良、守序中立、絕對中立、混亂中立、守序邪惡、中立邪惡、混亂邪惡。具體哪個陣營是是什么觀點,各位網(wǎng)上可以查查。我以為這張表格簡直應該釘在每個電影編劇的書桌前。讓我們對號入座:黑幫(守序邪惡),市民(混亂中立),小丑(中立邪惡),哈維鄧特(從守序善良墮落為中立邪惡),蝙蝠俠(中立善良),貓女(混亂善良),貝恩與影武者聯(lián)盟(打著絕對中立旗號的混亂邪惡)。這些都是戲啊。。。陣營的缺失,導致TDKR的諸多線索一盤散沙。TDK的是一張網(wǎng),而TDKR是一股繩,繩的一頭掛著蝙蝠,一頭懸著核彈。。。
二,懸念降格。
我嘮叨過“觀眾控制論”,電影圈內(nèi)愛說“抓人”,一個意思,就是怎么通過“懸念-驚奇”制造閃光點,讓觀眾看到這個點的時候“啊”地一聲叫出來,然后對身邊大嚼爆米花的同伴說:我愛死這電影了。
我曾把“懸念-驚奇”結(jié)構(gòu)分為這樣四個大類(這是我畢業(yè)論文選題):感性驚奇、感性懸念、理性驚奇、理性懸念。懸念與驚奇之分,按信息的隱藏和彰顯。而感性與理性之分,看故事調(diào)動的是觀眾的神經(jīng)還是大腦。(見圖1)
【圖一】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693656212/ 好萊塢的金牌編劇們能做到每半分鐘搞一個小的,每半小時搞一個大的,就像藏在衣領(lǐng)里的小紙團,動不動咯吱你一下。就拿大家的心頭好TDK舉例來說:雙面人的骷髏臉突然跳出來嚇人,這是感性驚奇;哈維鄧特與瑞秋面前的炸彈正在倒計時,是感性懸念;已經(jīng)“死去”的高登警長“復活”抓住小丑,是理性驚奇;雙船博弈,是理性懸念。很明顯,這四個花樣個個有效,前兩個能讓觀眾看得爽,后兩個能讓觀眾買回頭票。
我是極端喜歡理性驚奇和理性懸念的,為此特意分別取了兩個辨識度更高的名字:“邏輯重構(gòu)”和“兩難選擇”。這兩個花樣只要有一個玩得轉(zhuǎn)了,你就是大師,觀眾就會記住你。
很多好片子,就是行進到第二幕或第三幕的時候,用這兩個手法將觀眾玩弄于股掌之間。
“邏輯重構(gòu)”的經(jīng)典:《搏擊俱樂部》、《記憶碎片》、《靈異第六感》……它們往往回答一個問題:他是誰?
“兩難選擇”的經(jīng)典:《七宗罪》、《TDK》、《盜火線》……它們往往提出一個問題:怎么辦?
回到TDKR,諾蘭兄弟和大衛(wèi)高耶是很用心地營造了一個“邏輯重構(gòu)”和兩個“兩難選擇”?!斑壿嬛貥?gòu)”是米蘭達的真實身份?!皟呻y選擇”是:在爆炸按鈕不知落在誰手上的情況下是否應該圍攻核彈,以及最后在核彈必然爆炸的情況下怎么辦??上О?!這三個“懸念-驚奇”的設(shè)置都是偽問題!米蘭達的真實身份根本無足輕重,她讓矛盾升級了嗎?沒有。她讓矛盾轉(zhuǎn)移了嗎?沒有。她只是刺了蝙蝠俠一刀,而我們都明白蝙蝠俠可以挨很多刀的。就像她的臺詞“高登只是多爭取了11分鐘”一樣,她的角色互換也只是在劇情上讓爆炸戲多撐了11分鐘,并且順道解決了布魯斯韋恩應該選誰做女朋友這個問題。而兩個“兩難選擇”只是流于表面,一開始所有人就無視“按鈕在誰手上”這樣的問題存在,而最后是人都知道蝙蝠俠一定會犧牲自己把核彈運走——況且蝙蝠俠自己知道不會死。劇本的“大招”設(shè)計至此,影迷所期待的如同TDK結(jié)局般的張力消失了。
而諸多小懸念的設(shè)計,更是沒有達到妙至毫巔的境界。比如蝙蝠俠第三次越獄竟然成功,我們都懂的,讓諾蘭的蝙蝠俠套上主角無敵光環(huán),請問我是在看《洛奇》嗎?蝙蝠俠與米蘭達滾傳單,我沒有意見,但是蝙蝠俠你明明摸到了米蘭達背上的V字傷疤,這個伏筆就這么算了嗎?
三,節(jié)奏降速。
我曾經(jīng)整理過TDK的矛盾,共有32處(詳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21638/)。TDK的節(jié)奏快得像過山車,這和反派有很大的關(guān)系:小丑。小丑不是個按部就班的人,他遇見蝙蝠俠,是抄起棍子閉著眼睛一頓亂打,所以TDK里的線索左擋右擊、應接不暇。而TDKR的反派,貝恩呢?看貝恩如何打蝙蝠俠?一拳,技術(shù)性擊倒。帥是很帥,猛是很猛,但是很單調(diào)。貝恩對哥譚市只做了一件單線條的事情:挖洞,爆炸,演講,等爆炸。貝恩對蝙蝠俠也只做了一件事情:斷背,放生,被斷背。
好吧,既然是技術(shù)分析,那么雖然只刷了三遍,也讓我閉起眼睛數(shù)數(shù)TDK里有幾個情節(jié)段落:
————下面是TDKR的情節(jié)段落:————
01.開場劫機——貝恩、核彈專家。
02.貓女偷竊——蝙蝠俠、貓女、議員。
03.孤兒院報喪——羅賓、孤兒。
04.貓女交差——貓女、議員、達蓋特。
05.下水道遭遇——高登、貝恩、羅賓。
06.蝙蝠俠復出——蝙蝠俠、高登、羅賓、阿爾弗雷德、??怂?。
07.證交所劫案——貝恩、蝙蝠俠、警方、達蓋特。
08.管家離去——阿爾弗雷德、蝙蝠俠。
09.一貧如洗——米蘭達、蝙蝠俠、貓女、羅賓。
10.斷背之戰(zhàn)——貝恩、蝙蝠俠、貓女。
11.逮捕貓女——貓女、羅賓。
12.啟動核彈——貝恩、米蘭達、??怂埂⒑藦棇<?。
13.炸封哥譚——貝恩、市民、美國軍方、哥譚警方、囚犯、核彈專家。
14.逃出生天——蝙蝠俠、貝恩、牢友。
15.潛伏失敗——美國軍方、福克斯、米蘭達、哥譚警方。
16.蝙蝠俠歸來——哥譚警方、蝙蝠俠、羅賓。
17.決一死戰(zhàn)——哥譚警方、囚犯、貝恩、蝙蝠俠。
18.真相揭露——米蘭達、蝙蝠俠、貝恩、貓女。
19.逃不出去——羅賓、美國軍方、孤兒。
20.核彈爆炸——蝙蝠俠、貓女、米蘭達、高登。
————下面我貼出2008年我整理的TDK的情節(jié)段落:————
01.銀行劫案——小丑、黑幫、高登
02.抓捕稻草人——黑幫、蝙蝠俠、市民
03.哈維鄧特法庭辯論——鄧特、瑞秋、黑幫
04.高登找鄧特簽搜查令——鄧特、高登、警局內(nèi)奸
05.老劉與韋恩董事會會議——老劉、蝙蝠俠、??怂埂⒗锼?
06.餐廳偶遇拼桌——蝙蝠俠、鄧特、瑞秋、市民
07.黑幫代表大會——黑幫、老劉、小丑、高登
08.小丑木馬計——小丑、黑幫
09.香港之行抓捕老劉——蝙蝠俠、??怂?、老劉
10.審問老劉——鄧特、高登、老劉、黑幫
11.抓捕黑幫大審判——鄧特、高登、黑幫、小丑
12.小丑放錄像威脅——小丑、蝙蝠俠、市民
13.為鄧特舉辦募款晚宴——蝙蝠俠、鄧特、瑞秋、小丑
14.警局局長和法官遭殺——小丑、黑幫、鄧特
15.無辜市民被殺——小丑、蝙蝠俠、市民、警局內(nèi)奸
16.里斯勒索——福克斯、里斯、蝙蝠俠。
17.行刺市長——鄧特、小丑、高登、黑幫
18.蝙蝠俠拷問黑幫老大——蝙蝠俠、黑幫、小丑、市民
19.鄧特拷問小丑手下——小丑、鄧特、蝙蝠俠
20.蝙蝠俠自首——蝙蝠俠、瑞秋、鄧特、市民
21.小丑追殺鄧特被捕——鄧特、小丑、蝙蝠俠、高登
22.審問小丑——蝙蝠俠、高登、小丑、鄧特、瑞秋
23.瑞秋被殺、鄧特被燒、小丑逃脫——蝙蝠俠、鄧特、瑞秋、小丑、老劉、黑幫
24.高登看望鄧特,黑老大出賣小丑——鄧特、高登、警局內(nèi)奸、黑幫
25.小丑燒錢黑吃黑——小丑、黑幫
26.里斯公開勒索,反被小丑通緝——里斯、市民、蝙蝠俠、小丑
27.小丑誘導鄧特墮落為雙面人、炸醫(yī)院——鄧特、小丑
28.鄧特復仇——鄧特、黑幫、警局內(nèi)奸
29.全市監(jiān)視裝置——??怂?、蝙蝠俠、市民、小丑
30.兩船博弈——市民、小丑。
31.二捕小丑——警察、蝙蝠俠、小丑、市民
32.雙面人之死,大結(jié)局——鄧特、高登、蝙蝠俠、小丑、市民
同志們,有看出什么了嗎?為什么當年我分析TDK的32個矛盾都能閉著眼睛如數(shù)家珍,而如今分析TDKR區(qū)區(qū)20個情節(jié)卻如此難產(chǎn)?記住,下方TDK的個個都是矛盾!有矛和盾??!不是亮槍就是亮刀子的呀!而TDKR里20個情節(jié)里堪稱矛盾的才幾個???每個人都有一點自己要做的事情,游蕩一會兒,做一會兒,游蕩一會兒,做一會兒。。。TDK天才般地把美劇敘事模式搬到電影里,讓人耳目一新。如今TDKR還是回歸到了傳統(tǒng)的三幕結(jié)構(gòu):第一幕復出,情節(jié)點一斷背,第二幕圍城,情節(jié)點二越獄,第三幕復仇,情節(jié)點三拆彈。。。該死,永遠是拆彈……
綜上所述,TDKR有情節(jié)、沒矛盾;有角色、沒陣營;有故事、沒懸念;止步于絕世經(jīng)典,而只能成為絕世經(jīng)典三部曲的一記強音。
【三】看過兩遍的問:為什么還是想再去看?
我們原以為,有了Nolan,有了Batman,我們就有了NB。平心而論,TDKR,值得我們四年的等待嗎?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回答:“是的”。為什么?
感情。飽滿的感情。噴薄而出的感情。我們對諾蘭的愛。我們對蝙蝠俠的愛。我們對英雄的愛。
四年前,TDK創(chuàng)造了影壇等待許久的“不可一世”:逼近《泰坦尼克號》的北美票房,踢下IMDB的常年老大《肖申克的救贖》……TDK拯救了一批影迷,因為它為他們樹立了一個新的信仰——超級英雄電影也可以NB到爆的信仰。
但是四年一眨眼過去了??仿∮谩栋⒎策_》創(chuàng)造了新的衛(wèi)星級票房,蝙蝠俠的東家DC漫畫的死對頭漫威漫畫靠一眾超級英雄搶回了風頭,《復仇者聯(lián)盟》更是熱熱鬧鬧輕輕松松地將TDK創(chuàng)下的票房紀錄一一刷新……
那么這四年,我們等的是什么?期待TDKR再創(chuàng)一個神話?
我不是。我只想再看一眼布魯斯韋恩——不是蝙蝠俠,而是那個布魯斯韋恩,那個曾經(jīng)受驚的少年,那個專一癡情的高富帥,那個擁抱悲劇的英雄——他過得還好不好。
所以,哪怕劇情再差,我也會一遍遍地去看。我看著布魯斯韋恩繼續(xù)失去他的一切:他所鐘愛的瑞秋,他所依賴的管家,他所無視的財產(chǎn),他所依靠戰(zhàn)斗的身體……諾蘭讓他繼續(xù)、漸漸地一無所有,如同自由落體般墜進地獄,再如同安迪逃出肖申克的情形,崛起,涅槃,重生,再為信仰而死,再重生……我愛看核彈爆炸時他的平靜,我愛看蝙蝠俠雕塑揭幕時高登的欲言又止的眼神,我更愛看艾爾弗雷德在佛羅倫薩咖啡館里望著鏡頭釋放一切的笑臉……
我最先看的是國內(nèi)零點引爆場,很多人和我一樣穿著優(yōu)衣庫賣的TDKR主題衫,做好通宵狂歡的準備。我身邊是一個中年禿頂男子,抱著個破舊的公文包。他是電影學院的教授,還是沒賣出票的黃牛大叔?我不知道。我只記得,在看到結(jié)尾處,燈亮了,這個孤單的大叔一個勁地抹眼淚。
是的,我看的不是諾蘭,我看的是英雄。
評分:5星
博客鏈接:
http://evarnold7.blog.163.com/blog/static/343542092012821046997/故事梗概
故事發(fā)生在蝙蝠俠因為消失8年以后,蝙蝠俠背負著巨大的謀殺指責,布魯斯韋恩現(xiàn)在是一個傷痕累累的隱居者,但哥譚市正在復興——知道一個叫貝恩的面具狂人決定是時候要毀滅這座城市。面對新的威脅以及神秘賊貓女賽琳娜-凱爾,韋恩決定要讓黑暗騎士再一次降臨哥譚市。
評論
因為是[黑暗騎士崛起],因此我們充滿了期待。2005年,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重塑蝙蝠俠的時候,這個斗篷騎士在電影院的聲譽已經(jīng)到了可憐至極的地步,兇手正是那部華而不實又糟爛透的甚至不該被命名的大續(xù)集。如今,短短7年后,諾蘭以一部驚世終結(jié)篇完成了他的三部蝙蝠俠宏大組曲。有些人可能會說:“唔,第三集沒有第二集那么令人難忘嘛?!爆F(xiàn)在看來,[黑暗騎士崛起]本身,有可能是諾蘭前一部無比風光的受害者了。諾蘭把蝙蝠俠系列的標準設(shè)得如此之高,以至于沒人可以打破這個標準。但不管你是否認為這部電影比[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強而遜色于[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黑暗騎士崛起]都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終結(jié)篇——史上最好的超級英雄系列的終曲。
不過諾蘭并不需要真把他的蝙蝠俠設(shè)計成“超級英雄”——事實上,他給我們拋出了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如果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呢?這當然不會是一部肯-羅奇(Ken Loach)版的蝙蝠俠,但諾蘭扭曲的物理法則比他打破的還多,因為他始終把重心放在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的心理上:小時候因為父母慘遭謀殺而受到精神創(chuàng)傷,懷著從未平息過的憤怒而長大。[黑暗騎士崛起]還拋出了一系列其它問題:不經(jīng)歷犧牲,能否完成救贖?復仇能帶來安寧么?還有湯姆-哈迪(Tom Hardy)究竟他媽在講什么……
事實上,先前試映評論里重點批評的貝恩(Bane)的發(fā)音含糊不清基本沒有關(guān)系。他可能聽起來像伊恩-麥克萊恩爵士(Sir Ian Mckellen)在風洞里含著一口老酒說話,但跟他兇殘的塊頭體型相比,貝恩語言的清晰度其實并不那么重要(盡管他在電影里確實有那么一兩句讓人記憶尤深的諷刺)。哈迪看上去不用再化妝做特效就能演綠巨人——CG過的布魯斯-班納(Bruce Banner),他的表演讓人非常信服“就是這家伙,絕對可以擊垮蝙蝠俠”。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會為蝙蝠俠擔心,韋恩那層鎧甲戰(zhàn)衣無法掩蓋他身形上的劣勢,在自行隱退并被哥譚市(Gotham)民眾口誅筆伐數(shù)年后,蝙蝠俠的身體已變得大不如前了。
貝恩并不僅僅因為注射液體而變得無比強悍,正如阿爾弗雷德(Alfred)注意到:“我看到信仰的力量?!表f恩家族的管家一直充當著他主人的良知貫穿整個系列,如今他再次出現(xiàn),質(zhì)疑他傷痕累累的億萬富翁主人不斷追求社會正義最終自己能得到什么。確實,我們能感覺到韋恩似乎回到了[俠影之謎]的那個小男孩,已經(jīng)從孤兒身世悲痛中脫離的征程再次因為童年摯愛的逝世而回到原點。
地區(qū)檢察官哈維-登特(Harvey Dent)的死,以及被警察局長戈登(Grodon)神話過的英雄事跡使哥譚市犯罪全面減少,哥譚市復興在望。因此韋恩認為自己可以繼續(xù)躲在豪華大宅里,如同一頭頑固的野獸,他抵觸著瑪麗昂-歌迪亞(Marion Cotillard)扮演的美人的馴化。當年正是在這所大宅里,他的父母一直致力于慈善事業(yè),幫助復興哥譚市,而如今的韋恩只會躲在里面自嘆自憐。他終日拄著拐杖行走,象征著心理上的脆弱,同時也是他生理退化的表現(xiàn)。這一部分,電影可以說再次回到了老地方,探討韋恩的心理,但是要知道韋恩的心靈創(chuàng)傷已經(jīng)被漫畫探討了73年了。不過電影也見證了克里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非凡的,平實卻又充滿深情的表演,藉此,我們重新領(lǐng)略到一個天生具有特權(quán)卻永遠困在自身牢籠里的人的悲劇色彩。
這一段出色表演同時得益于電影第一幕里帶有告別色彩的氣氛營造,一切都預示著終局的命運,而且這場結(jié)局必將無比坎坷。邁克爾-凱恩(Michael Caine)的心思幾乎都在回憶他對“干兒子”韋恩的美好期望上,而約瑟夫-高登-萊維特(Joseph Gordon-Levitt)扮演的一個看起來干勁十足而不那么迷人的警探,同樣有一段雪上加霜的憂傷臺詞,不過他還有一份更積極的信念來反擊貝恩的恐怖行動。
隨后,當蝙蝠俠終于回歸時,觀眾才終于品味一陣快感,如同老警官對自己的年輕同僚大喊:“伙計,今晚就看你的了!”絕對的快感,哪怕電影到最后也沒有承接起開頭的情感高潮。那45分鐘或者我們稱之為“開頭”的一大段預示著蝙蝠俠不僅要崛起,而且還要加長……這部電影確實很長,而且中段時間里基本都在展示角色們的口才,電影多多少少陷入了低潮。觀眾期待的是大場面和窮人反擊戰(zhàn),奇怪的是,如果其它電影里有著大段如此溫和的情節(jié)事件,那么那些電影的預算基本是要被砍的。相比故事和那些在預告片里展現(xiàn)出來的刺激場面,電影里有更多更多的情節(jié),就好像觀眾已經(jīng)感受到要撒開了飛跑的情緒了,但最終等來的是一臺非常昂貴的跑步機。
一直以來,諾蘭的蝙蝠俠系列在一些單人場景里都是最出色的,不管是主角開始意識到英雄的身份,還是新角色以偷盜戲(珠寶)華麗登場。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扮演的竊賊貓女賽琳娜-凱爾(Selina Kyle)簡直無與倫比:身手不凡充滿危險卻又讓人著迷,穿著不暴露卻又性感非常,完全不同于米歇爾-菲佛那版貓女,但一點兒也不遜色。貓女的身份十分模糊,她與韋恩共同的征程有一種奮力為全新開始、為一份清白歷史、最后也為救贖斗爭的意味。
蝙蝠俠世界里很多很棒的角色都可以為蝙蝠俠提供一面鏡子,不管是行走在正義與復仇的鋼絲上,還是被過往傷痛所困住。
漫畫的忠實粉絲已不會為電影扭曲的情節(jié)而感到多么驚訝了,不過為DC漫畫公司的頭牌人物擴展這么一大段背景歷史則是無可置疑的。另起的一段故事讓人感覺似曾相識,也不知不覺地反映著導演對邦德(Bond)系列電影的熱愛(天哪拜托哪天讓諾蘭和貝爾去接棒007吧),但故事的理念,而不是它的原圖,則會讓你在電影結(jié)束后深深沉思。最令人欽佩的是,諾蘭以及他的故事撰寫者大衛(wèi)-S-高耶(David S. Goyer)和共同編劇喬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找到了讓蝙蝠俠世界完美合理的運行下去的方法,而不是通過漫畫交代嵌入現(xiàn)實世界。
復仇者(Avengers)們歡快地把紐約當成戰(zhàn)場大動手腳,而[黑暗騎士崛起]則選擇了嚴肅地把哥譚市變成蛾摩拉城。諾蘭化身這個反恐戰(zhàn)爭與信貸危機時代的蝙蝠俠,在這個時代里,受信念驅(qū)使的狂徒可以威脅著世界的安危,比如本拉登(Osama bin Laden)和小布什(George Bush);同樣只有電腦和不可道明的優(yōu)越感的人們便可以毀掉和暴徒槍殺一樣多的生命。[黑暗騎士崛起]播撒了暴動的種子,質(zhì)疑了金融精英們的社會地位,同時展現(xiàn)了剩余99%人們的困境。即使布滿重重危機,我們的地位——電影里蝙蝠俠死命保護的市民所代指,也十分悲慘,電影還是不忘開了幾個小玩笑,比如那那些個讓人震撼的爆炸場景便讓我們回想起[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里的“大破壞行動”(Project Mayhem)。諾蘭這幾部電影里最了不起的就是始終保持著嚴肅節(jié)制與視覺震撼的平衡。蝙蝠俠很容易被演繹成極端陰沉抑郁或者過分荒謬可笑,難的是不是認清角色固有的荒謬性以及他身上強烈的鼓舞人心的力量,而是把這兩種性質(zhì)融合起來,這需要很天才的構(gòu)想,并且是充滿著戲劇性天才構(gòu)想。
總結(jié)
大量的精彩場面以及非重頭戲的曖昧性感都為這部史無前例大規(guī)模的超級英雄電影增色不少。[黑暗騎士崛起]或許沒有[俠影之謎]的驚喜,也沒有[黑暗騎士]的無政府混亂,但情感力量可以彌補掉這些不足。[黑暗騎士崛起]是這位哥譚市應得的英雄的絕妙墓銘志。
原文
http://www.empireonline.com/reviews/reviewcomplete.asp?FID=137000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淫者見淫,你們猜,身為一個工作吃飯蹲馬桶上網(wǎng)看書打游戲平均每天保持坐姿14小時的死白領(lǐng)的我,看完蝙蝠俠之后究竟被哪一點戳中了呢?
是史無前例弱智輕敵活潑柔弱宛如一朵姣花的OOC韋恩少爺么?
是高帥富與白富美莫名其妙的炮友關(guān)系么?
是管家爺爺愛的表白么?(爺爺操著一口銷魂的硬國口音又身為管家這種高危職業(yè)還終身未婚在一個怪咖小孩旁邊守了這么多年活寡你敢說你不是暗戀布魯斯他爺爺我就跟你拼了)
并不是啊。
那么答案是什么呢?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呢?
請大家跟我一起念:腰!腰!切克鬧!
沒錯,就是腰啊,每天躺下來都會痛得嘰嘰叫的腰間盤啊。
姣花韋恩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被人家土法煉鋼拿大麻繩吊起來猛踹脊梁骨的時候我的眼淚都要落下來了。
脊椎骨突出一塊,好熟悉的對白。
為毛我的醫(yī)生只是建議我每天像個傻逼似的吊在單杠上做拉伸?為毛沒有人這么神來一腳把我的脊椎給踹直?
哪怕會像韋恩少爺那樣連呼帶喘叫得像叫床一樣讓人默默臉紅我也樂意的……麻痹長痛不如短痛!
你們說是嘛!!
所以我到現(xiàn)在還沒有出來拯救世界果然是有原因的。
因為腰不平,何以平天下嘛!
孤立地看,這是一部無可爭議的五星電影;但和第二部《黑暗騎士》比起來,它只能拿四顆星。
解釋了英雄以及英雄精神,蝙蝠俠終于找到了他的答案,無論是傷感或是其他情緒,這個黑暗系列終于結(jié)束了。漢斯·季默的配樂很棒,激昂或憂傷,很好的推動了情緒,很大一段時間都是被配樂震得熱血沸騰的。合格的大片,場面、氣勢以及緊張感都有。最喜歡的還是貓女,Bane的發(fā)揮空間太有限了。三星半
瘋,諾蘭究竟把蝙蝠俠系列拍到了怎樣一個高度啊,彌漫始終的黑暗感幾乎將人吞沒,我甚至覺得其它英雄電影可以不要再拍下去了,復仇者聯(lián)盟二劇組也趕緊解散吧,即使你搞來一萬個超級英雄亂斗,也不比高譚市大樓頂上熊熊燃燒著的巨型蝙蝠那般凄美孤傲。四年的等待值了。
超過TDK不敢說,但永垂影史是扛扛的.
算不得神作,但諾蘭的黑暗騎士依舊輕松甩出其他的超級英雄電影幾條街,對照著美國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別有一番滋味。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情感力量充沛,依舊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牛X臺詞,中段角色的口才個個了得,情節(jié)確實有點散,剪輯有點審美疲勞,配樂很棒卻也有點刻意煽情,小囧差點成好基友羅賓?!铩铩铩?/p>
為了給哥譚帶來光明和希望,他不惜撒一個彌天大謊,為哈維·丹特背鍋。哈維·丹特成為了哥譚的光明騎士,他卻成了惡魔。當法律和道德不完善的時候,它們不但無法伸張正義,反而成了枷鎖,約束了好人,讓罪犯逍遙法外。但他愿意替他人承擔罪責,讓他人保住名譽和清白。因為他不僅僅是想當一個英雄,他想比英雄做得更多?!逗诎凋T士》的立意和深度已經(jīng)是超英片中的佼佼者,在你以為《黑暗騎士崛起》很難有所創(chuàng)新的時候,諾蘭又玩出了新花樣:謊言能隱瞞一時,但永遠是隱患。哥譚暫時的和平是建立在謊言之上的,遲早會成為反派攻擊人們的武器。阿福何曾不是英雄?他的言行的確會讓布魯斯·韋恩因此而恨他,但同時也能讓他繼續(xù)活下去。戈登也是如此。誰都能做英雄,即使他做的事很簡單,比如給一個小男孩披上外套讓他安心,讓他知道生活還在繼續(xù)。
失望到爆!反派為什么反的設(shè)定,最后反轉(zhuǎn)的設(shè)定,最后拯救的設(shè)定,都是那么的普通乃至無趣,甚至連打斗都毫無新意,那些反派配角就是一個個等著輪流給蝙蝠俠打。諾蘭導演水準沒差,只是這次的編劇編得真的弱到爆炸!
四星半。雞蛋里挑骨頭:配角形象不夠豐滿,轉(zhuǎn)折欠缺說服力,三個月的時間沒有拍出維度,感情戲有點進展太快,井底戲有點抽象。雖不是諾蘭最好的電影,但比起其他電影仍甩N條街。英雄故事結(jié)尾雖然有點老套,可當塵埃落定之后,所有人緬懷過去、繼續(xù)生活時,仍落下淚來:傳說終會終結(jié),英雄永遠不死。
所以那場床戲的作用就是為了證明蝙蝠俠這十幾年還是有性生活的……
英雄揮別,正氣永存;史詩落幕,傳奇不朽。漫長黑暗過后,終迎黎明曙光。
拍出了黑暗英雄的鐵血丹心,但沒能超越《黑暗騎士》。配樂超贊!
難道我是第一個看的嗎?墨爾本crown village cinema, 所有人都鼓掌了,絕對是今年最偉大的電影!
雙手合十,十指緊扣,我和一場的毒撚淚流滿面,如此蒼白的心,既視之溫柔,只有真心愛過的人,會照單全收,It really doesn't matter,燃燒有時,道成灰燼也有時,在話語把我們逮住之前,我知道我已轟轟烈烈的,真心愛過。★★★★★★★★★★★★★★★★★★★★★★★★★★★★★★★★★★★★★
貝恩真的太可憐了。。。。知道真相的瞬間我原諒了他做的所有壞事!老濕的眼睛真的會演戲!不戴面具的一秒鏡頭好帥 好虐 好凄美 好想哭!本以為這次我會改邪歸正徹底愛上大蝙蝠,搞了半天我還是個悲催的反派控 。。。Goodbye, My Friend. 此去便是永別。(輕微吐槽:馬良掛掉的那一下有點囧)
三部曲,都是關(guān)于一次又一次的選擇。龐大的人物線索和故事,諾蘭已經(jīng)構(gòu)造出自己的世界觀——我覺得,他是相信黑暗的。Gotham doesn't deserve a hero like this, but he'll still give everything to them. 另,小丑有且只有一個。(用打一星來表達對腦殘粉的蔑視的人可以省省了,你們配嗎?
我絕逼無法忍受四十天的劇透所以果斷去小破島看掉了!OH MY GOD!Kneel before the Nolans!之前不看trailer采訪TV花絮什么的果然是對的,不然驚喜都沒了!I just can't find even one appropriate word to describe it. The epic ending of the Batman trilogy?。。∵@么一比較婦聯(lián)好幼稚≧▽≦
"當你一個人行動時,戴上面具,這不是為你自己,而是為你心愛的人。" 影片前一個半小時略顯平淡冗長,還好最后一個小時各種決戰(zhàn)、逆襲反轉(zhuǎn)和揭秘,非常提神和過癮,高潮一直持續(xù)到影片最后一秒…Nolan, Rise!!!
整個蝙蝠俠系列所講的故事一言以蔽之不過就是:高帥富會武術(shù),誰也擋不??!這部自然也不例外。與前兩部相比只是變得更加冗長乏味而已,整體乏善可陳。全片無高潮,能淡出個鳥來。真有點替那些槍擊案的死難者感到不值,為了看這么個鳥片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真是死不瞑目。
Anne Hathaway美得足以把全世界的基佬都掰直,但剛被掰直的基佬們馬上又會被囧瑟夫萌彎。
完美的終章。這是一部可以讓我回憶起當初我是怎么喜歡上電影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