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字這東西可以不要嗎?
徐老怪最早的電影,好看,至少比《狄仁杰》好看。無論是內(nèi)在的想象力,還是外在的光影調(diào)度,都新鮮的令人驚詫,是以雖然畫面帶著一種歲月的青藍,卻還是可以令人窺見當時年輕的老怪骨子里的野性張力。
有時我想,徐克的片子每況愈下其實與他的路線有關(guān),別人是越拍越回歸內(nèi)里的純真從容,他卻始終要堅持自己的年少輕狂,以及一切的奇巧淫技,記得我看過一本《希區(qū)柯克短篇故事集》,合上書頁最強烈的感覺卻是,寫出這種故事的人,他的童年一定不快樂,看徐克的片子,感覺竟也一樣。他對自己孤僻少年的執(zhí)著,一定是因為某個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在作祟。
只有嬌俏兩個字可以形容當年的米雪,我一直在期待她與十字旗主或紅葉書生的小曖昧,想不到卻無端端的說死就死,可惜。徐老怪當年叛逆的連這點柔情也沒有的。
2 ) 為什么一定要取個標題
《蝶變》一直以來被熱愛香港電影的朋友們鼎禮膜拜,至少有下面三方面的原因:
1徐克的電影處女作。
2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標志性作品。
3香港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劃時代或者說是拉開香港武俠電影新時代序幕的作品。但凡一部影片承擔起這樣一個驚天動地的名分,必定折射出那個時代前身的光芒黯淡。
《蝶變》的懸疑色彩始終是江湖恩怨的變形,蝴蝶殺人的怪異事件在江湖閱歷豐富的高手眼里一眼就能辯出來是場陰謀,但眾人抱著各自不可告人的秘密,以仗義之名行齷齪之事,惟獨不懂功夫的書生藉理想情懷而一探究竟。對于江湖而言,寫書的人只是局外人,江湖的真相以局外人的身份道出,多少反映了武林中人的混沌,無知。多年以后,徐克在《東方不敗》中把江湖的概念延伸到了人世,那一場場的血雨腥風(fēng)自然是人性泯滅的童話注解,可以看出,徐克憤青姿態(tài),在處女作中已初露端倪。
有點象當今新聞媒體對社會熱門現(xiàn)象的披露,以寫書人方紅葉的視角關(guān)注整場陰謀并最終破解,是對強權(quán)勢力的反諷,武林高手在追逐私利的過程中終究是無能的,這層寓意充滿了顛覆意味。
作為香港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蝶變》中的動作設(shè)計雖然沒有逃出當時硬橋硬馬一招一式的傳統(tǒng)模式,但它在拍攝技巧,影象效果,造型設(shè)計等方面的成就是值得稱道的,三年以后的《蜀山》將這些亮點放大,誕生了香港電影史上的另一部經(jīng)典。
3 ) 觀察員日記
想看打斗的去看半把刀吧,本片只是披著武俠的外衣.其實完全可以拍成
生命星體463463號觀察員日記
或生命箱體463463號觀察員日記
或人工智能服務(wù)器463463號觀察員日記
看片過程中,強烈地體會到方紅葉的抽離感,他是我們派駐的一個記者,在當?shù)赜幸粋€認可的掩護身分,當?shù)匕l(fā)生的事都與他無關(guān),不管他是否有意無意地被卷進,甚至可能推動了事態(tài)的發(fā)展.當時候來臨方紅葉抬腳就走,絕無半點留戀.
然而這一篇日記如此典型,看完后可以生動的想像,該地之前曾經(jīng)發(fā)生些什么,之后還會發(fā)生些什么,該地有些什么類型的智慧體.觀察員這次無意給我們提供一本波瀾壯闊編年史,長卷中的一頁足矣.
雖然在戰(zhàn)略上觀察員對事件的描述是客觀的,但在戰(zhàn)術(shù)上觀察員的筆觸又非常主觀.各種智慧體的特殊形態(tài)對于觀察員的感觀沖擊躍然紙上撲面而來.
4 ) 短評《蝶變》
作為徐克第一部新浪潮電影,雖然片中配樂在如今看來顯得突兀,不得不說鏡頭真的處理的很好,開頭和結(jié)尾的的呼應(yīng)在徐克多部片子中都有表現(xiàn),第一部就有悲觀主義色彩,同時最后江湖只留下一個文弱書生方紅葉,其他的紛爭也隨著沈家堡一起消逝,頗有一種看破紅塵之感,感覺和現(xiàn)在的武俠片比,除了技術(shù)和畫質(zhì)等外在條件由于年代先后而稍有遜色,在對江湖的理解以及敘事上都居于上乘。同時又融合懸疑制造蝶變,加上驚險刺激,無疑給武俠片注入新的活力。
5 ) 觀察一只蝴蝶的去向
最近收到了徐克1979年拍的武俠片《蝶變》,古老,新鮮。這個頗似古龍小說的電影,又有一點類同于希區(qū)柯克的《群鳥》,看似溫馴善良的動物,一轉(zhuǎn)眼就變成了殺人利器。婁燁的《紫蝴蝶》也有相仿的秘密隱藏,一只困在玻璃瓶中的蛾在垂死掙扎,誰也不會想到一場錯誤的血腥暗殺就要開始了。這個電影在我的印象中是對舊上海種種氣氛最好的臨摹,他們的弄堂吵鬧擁擠卻又別有洞天,他們的旗袍貼身高叉又有一點酸楚的難言之隱,陰士丹林布,資生堂生發(fā)油,雙姝牌蝶霜,這里的天氣永遠是灰暗中帶著晴朗,陰霾中帶著肉欲的狂歡。他們是擅長小情小愛的,在流光飛舞的夜晚仔細經(jīng)營小小的愛情,他們將日常生活溶入了談情說愛,那些灰撲撲的真實人生質(zhì)地,才使得這樣的愛情充滿了家長里短的人間煙火氣息。
還是回到徐克的《蝶變》,就像一個人的無線電唱機,調(diào)適了無數(shù)的波段,又回到了最初的那個位置,以一個名叫方紅葉的說故事人的手法,開始一次神秘的破案過程。2月份出生的徐克,我總是一廂情愿將他歸入到了最具科研精神的水瓶座,《蝶變》看上去實在很像一個心存科幻想象的作品,那個裝滿新奇火器的暗室,在我眼里就是一頭亂發(fā)科學(xué)怪人的實驗室。米雪飾演的女俠青影子借助鋼索在空中滑來滑去,我想到了飛檐走壁的蜘蛛俠,同樣的飛行工具,在空中懸蕩的時候,都有一種生物仿生學(xué)的理論依據(jù)。那群殺人蝴蝶,也可以視作環(huán)境破化物種異化的反攻,希區(qū)柯克的《群鳥》就是放棄災(zāi)難起因的討論,直接呈現(xiàn)殺機四伏的亡命場景?!兜儭烦霈F(xiàn)了一個飼育蝴蝶的幕后高手,就像金庸小說中的養(yǎng)蜂專家小龍女,強調(diào)的不是人與自然界的情感溝通,而是一個赤裸裸的利用工具,在適當?shù)臅r候,就是一個拼了命不顧一切的冷血殺手。
昆蟲這個混亂世界微不足道的面積,亞里士多德在《動物志》中提到,凡社會性的動物,在它們的社會中,必然存在某一共同目的,只有人、蜜蜂、蝴蝶、螞蟻與玄鶴才是這樣的社會性動物。因為《蝶變》中那些紀律嚴明的集體主義者,我私自將亞里士多德的胡蜂改作了蝴蝶。曾經(jīng)有一個可怕的預(yù)言,殺死一只蜜蜂,就會帶來惡運;某個養(yǎng)蜂家族的成員死去,其他人必須要對著蜂箱或者蜂窩反復(fù)慎重地告知蜜蜂,否則它們將離開或者刺殺主人。電影中的殺人蝴蝶也遵循了這一規(guī)則,在整個謎團被揭穿的時候,這些嚶嚶飛舞的叛逃者也同時消失無蹤了。我心存一個疑問,蜜蜂殺人可以借助尾腹上的尖刺,那么外表柔弱嬌艷的蝴蝶又是如何完成這個動作的呢?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這是一群喂了毒的生化暗器,它們的翅膀上迷漫著一種燦爛的麻醉劑,古羅馬皇帝克勞迪斯的妻子梅莎琳娜就曾經(jīng)穿過一件黃金打造的胸罩來吸引男人,招蜂惹蝶這個成語非常恰當?shù)貙⑷控?zé)任推卸給了人類。
我一直覺得蝴蝶就像那些淫亂又華麗的宮廷秘史,同時又有一點不近情理。朱元璋便提倡一個月洗一次澡就足夠了,想想他的眾多嬪妃,那些蝴蝶一般打扮的美女們,需要承受一個狐臭洋溢臟兮兮的皇帝,該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兜儭分械纳蚣冶ひ彩且粋€微型縮小的宮殿,尤其在蒙上整幅的紗網(wǎng)之后,光線的強弱角度立刻充滿了那種古怪的脂粉摻雜肉體的氣味。只是徐克過于沉迷這個案件的偵破工作,浪費了如此迷人的環(huán)境與時機,武林人士大概也像政客一樣,沒有達到心中的目標之前,情欲也會被冷藏起來。女俠青影子與武林第三號人物十色旗幫主田風(fēng)之間似乎并沒有多少的情感交集,充其量只是一名偵探與活潑好動的女助手的普通人際關(guān)系,只不過青影子的出場精靈古怪太讓人充滿期待了,這個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之作,貫徹的還是胡金銓的空靈與詭異。
蝴蝶這種內(nèi)生翅群昆蟲,18天左右即可完成于羽化,一對蝴蝶一季可生產(chǎn)300多萬只后裔,我還聽說有的蝴蝶在氣候不佳的時候,可以自行冬眠或者夏眠。殺人蝴蝶應(yīng)該是性愛高手,每一場謀殺戲過后都會留下大量的殘骸,下一次又是大批量的卷土重來。我無法推斷這些蝴蝶是屬于蛺蝶科還是蛇目蝶科,按照劇情的描述,這種喜歡昏暗環(huán)境飛行纖弱的殺人武器,應(yīng)該更喜歡吸食腐爛的果實、樹液與尸液,甜美的花蜜對它們來說,是一種形象上的嚴重破壞。習(xí)性上的與眾不同,才有資格在一個武俠電影中隆重登場,才值得為武林著史的方紅葉特別記上一筆。否則,它們只能停留在梁祝恨史的特技替身演員階段,在人們羞于啟齒的章節(jié)里,以翩翩起舞的方式交待最后的一場床戲。兩只蝴蝶的相互追逐,情意纏綿,其實只是生理上的本能需求,短暫迷人的愛憐溫存過后,仍然各自投奔下落不明的死亡。
6 ) 武俠外衣下的日式探案
1、方紅葉就是金田一。雖然一個是偵探,一個江湖寫手。但他們都必須能置身事外破解謎案。前者僅以名偵探的封號即可滿足角色定位,而后者還需要特定的武俠江湖背景下尋找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身份托詞。于是就有了:以紅葉手本聞名江湖,卻不會半點武功。不會武功,與其說是為結(jié)尾制造命運反差凸顯某種寓意,倒不如說為了套用偵探劇角色模式的結(jié)果。因為只有主人公不會武功,才沒有威脅,才可能被利益各方視為局外人,才不會半途被殺。
可慢著,誰說局外人就一定是安全的?想想大偵探波羅在尼羅河游艇所遭遇的一切……聰明過頭免不了遭人暗算,更何況你是身處法治全無的亂世之中。所以,相較于不會武功卻能全身而退方紅葉,個人還是更喜歡那些文武兼?zhèn)涞奈鋫b偵探,比如古龍筆下的陸小鳳。為什么四個眉毛的家伙破案無數(shù)卻總能毫發(fā)未傷?因為他有獨步天下的靈犀一指!你看,這樣編就通順多了?!铩铩?
2、御蝶術(shù)與犬神金器一樣都是障眼法。既蒙蔽了劇中當事人,也擾亂了觀眾的判斷力。而且本片古裝武俠的類型特征,反而使其比日本現(xiàn)代探案系列產(chǎn)生更好的欺騙效果。因為故事越古早越傳說,神秘事物的真?zhèn)尾旁讲蝗菀资艿劫|(zhì)疑。此外以傳說或神獸入味還有一個好處:由之而來的各種離奇的斃命方式,常常能為影片營造一種神秘詭異的氛圍。也正由于這諸多妙處,徐老怪才將其沿用到了新作《通天帝國》之中。★★★★☆
3、案情無論如何離奇,都只是浮云,犯罪動機最終還是要歸結(jié)為世俗的人性丑惡。兇手不一定要窮兇極惡,而受害者卻可能絕非善類??蓡栴}是,復(fù)雜人性的探索受到了偵探題材的限制。你必須要在大部分時間內(nèi)隱藏元兇身份,所以以心理描寫挖掘性格深度的空間就變得很小。通常只能是真相大白那一刻,借由有限的對白去陳述角色動機之來龍去脈。也因此,本片角色塑造只是貌似復(fù)雜,實際卻遠不如徐克后期的相對“單純”的方世玉、苗翠花來得鮮活?!铩铩?
4、懸念構(gòu)造比日本偵探劇要簡單許多,基本一個回合就真相大白(但效果不錯)。大段推理被若干場武戲所取代。武戲接管,在小說里不是問題。因為無論你是決戰(zhàn)紫禁之巔,還是葉孤城身份敗露,都是用文字寫出來的,調(diào)性差異不大。可搬到影視作品中,由于畫面具象的原因,風(fēng)格反差過大的缺陷便凸顯出來:前面的推理是斗智動嘴的,而打架卻是動手拼體力的。且東方武打之風(fēng)格化、反寫實特征,也會破壞前面推理所建立的邏輯氣場?!稓⑵评恰窞槭裁唇o人印象是兩部不搭調(diào)的電影混雜在一起,原因就在于此。★★
綜合評定:★★★☆
哈哈,感覺看了集金田一??傮w來說還是個文人墨客選擇置身江湖事外的故事,“世事與我無關(guān)”。主角拍拍屁股走掉之后竟有了點末世的毀滅感。難得看這樣幾十年前的武俠片完全不覺得出戲,動作戲粗糙點但ok,臺詞啰嗦點但是不同人稱切換的感覺還挺流暢。剪輯也很大膽,徐克第一部就拍成這樣確實鬼才!
十分精彩的武俠懸疑驚悚片;配樂營造氣氛,動作淪為輔料;各路豪杰齊聚,蝴蝶紛紛飛揚。
古堡殺人模式套上武俠片的內(nèi)容,應(yīng)該算是古龍那一派了,加上借用希胖子《群鳥》的噱頭,在香港武俠片中“處處新穎”,但是調(diào)度上的粗糙還是難免的,剪輯也有突兀的地方,應(yīng)該是將美國的技術(shù)用到香港武俠片上出現(xiàn)的排異。本片主要是在“新”,一次偉大的“失敗”,《蝶變》可以在其內(nèi)了。
話說好像還真的是我第一次看武俠片。徐克把科幻和武俠兩種類型結(jié)合了起來,既保留了傳統(tǒng)武俠當中的大情大義,還營造出了希區(qū)柯克的《群鳥》般的效果,甚至其中的懸疑氣氛和音效加持的確都很有后來《金田一》的風(fēng)范。暴雪山莊的設(shè)定,在窄小的地窖當中,派出故事講述者暨親歷者暨偵探破解神秘蝴蝶之謎。剪輯很有型,或許是由于地形限制,只能用短平快的鏡頭去表達動作場面,眼花繚亂,稍顯青澀。故事其實看不太懂。
又一部極盡邪典能事的混搭作品,將老派武俠,劍戟片,奇謀,懸疑,恐怖,驚悚,密室推理烹調(diào)出新意,類似于空想概念的時代背景與世界觀。徐克遵循了以往詭譎又頗有作者電影范兒的影像風(fēng)格,而在此基礎(chǔ)上所滲透出的濃重港片時代氣質(zhì),也讓作品顯得趣味十足。最大的遺憾在于,這個題材完全能拍成系列電影
蝴蝶成群的場景還是很美的,里面有年輕的米雪!><~~至于別的對于那個年代應(yīng)該說是不錯的吧~~感覺有點小成本~。偶的話還好,不是古龍粉,雖然喜歡《劍嘯江湖》卻只是因為喜歡看演員用心的表演,并不是喜歡古龍的風(fēng)格
將恐怖、驚悚類型片元素與表現(xiàn)手法與武俠片結(jié)合,讓傳統(tǒng)武俠片羸弱的故事本身變得豐滿,對于華語敘述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兼容,不過電影中隨處可見非常簡單粗暴的「斷片式剪輯」是怎么回事,最后結(jié)尾甚至有殘片的感覺。
重看;3.5;不愧是老怪,一開始就表現(xiàn)對活字、機關(guān)、繩索、火藥等系列科學(xué)性技巧的興趣,并一直延伸到后作,配合奇觀式蝶陣和詭譎鬼神說障眼法,充分利用沈家堡特殊地形(洞內(nèi)造型和拍法有點表現(xiàn)主義之風(fēng)),營造出一個暴雪山莊式的懸疑故事,寫書者作為局外人/親歷者/偵探的三重身份出現(xiàn),整體頗有古龍風(fēng)味。雖是處女作,看得出徐克在拍電影方面的天賦,如一股生猛的風(fēng)吹開新浪潮的序幕,雜糅東西方文化的意圖也明顯,高潮決斗隱有“好壞丑”之意,群蝶似群鳥;可能囿于成本和篇幅,一個半小時內(nèi)敘事過于密集,中斷的剪輯有生硬處,看得有點心累。
徐老怪混亂三部曲之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2NjI1NjQ=.html
【MM影城 2K修復(fù)版】徐克電影處女作,香港電影新浪潮與新武俠標志性作品。1.糅合武俠動作、懸疑推理與黑色驚悚元素,徐老怪一出手就足夠求新求破,吳思遠的監(jiān)制也功不可沒。2.近乎人人皆貪惡、善良正義稀零難尋的武林人物刻畫,四處參訪又總能全身而退的寫書者作為第一人稱敘事者,不僅顛覆傳統(tǒng)武俠片成規(guī),也標記出最后決斗戲的畫蛇添足感(商業(yè)化的破框補敘也沒能拯救票房)。3.被田風(fēng)以絲網(wǎng)罩住的沈家堡,如迷宮般的地下洞窟,神出鬼沒的啞女仆,撲朔迷離與詭秘壓抑感拉滿。4.以超前技術(shù)裝備對神幻武藝祛魅,飛升輕功被繩索裝置取代,鐵甲鋼盔似金鐘罩鐵布衫的外在化,火藥與槍炮成為血戰(zhàn)引線與最終定勝負之關(guān)鍵。5.密密麻麻的撲面蝴蝶與最后的神火飛鴉都有希區(qū)柯克[群鳥]之影,三方對決的調(diào)度則借鑒了萊昂內(nèi)[黃金三鏢客]。(8.5/10)
三星半。挺帶勁的,頗有《黃昏三鏢客》亂斗、《蜘蛛俠》飛檐走壁和《群鳥》蔽天的雜糅趣味,整個故事是一個密室探案格局,方紅葉好比是福爾摩斯華生合體(不要瞎想),還有“柏拉圖先走了不知誰記錄的”梗,徐克出道雖然剪輯多生硬,但怪力亂神已深諳娛樂效果,紗帳圍墻也和青蛇一脈相承,蝴蝶特效做得料足,演員都很敬業(yè),演尸體都屏氣了!
歲月不饒人啊,當年飾演打醬油的方紅葉的劉兆銘都成了阿伯……片子裡頭的懸疑味跟其中那麼的一首電音配樂還是讓人蠻上心的。但是演員像在念對白,太不給力了……
節(jié)奏緊湊,層層推進,血雨腥風(fēng)。爾虞我詐,爭名奪利,你死我活。最后反倒是不會武功的方紅葉早早遠離,獨身善終。這電影好像在看古龍的小說,渲染江湖人心之險詐。以現(xiàn)在來看,當年這片的制作可謂相當粗糙,但這部徐老怪的處女作,雜糅了諸多的風(fēng)格和元素,尤有其詭譎的想象力,各種反形式,在當年可謂創(chuàng)新。7.6
戲要變成電影了 三星半
作為徐克的第一部電影,也作為香港新浪潮電影中的代表性作品,這部并不失水準。雖然是武俠片,沒有鮮明的新派武俠風(fēng)格,但是在順承前輩武俠片上面可以說是得當合體的。在蒙太奇效果上面,徐克已經(jīng)超出前面?zhèn)鹘y(tǒng)武俠電影的風(fēng)格,可以說是徐克的一次顛覆傳統(tǒng)武俠片的大刀闊斧的創(chuàng)新型改革。
參看余華的鮮血梅花,將是一個有趣的對照,都是後現(xiàn)代語境下的反類型嘗試,一者積極地進入,一者則有意的置身事外,但都體現(xiàn)出一種人生的徒勞與荒誕感,命運的偶合與突變下個體的努力帶有不確定下的虛無感,所有的目標投射都指向空落的荒誕結(jié)局,對於歷史,有時我們只是他者,架空在了歷史的語境之外。
為什么我記得看過一部丁情的小說,內(nèi)容也是蝴蝶殺人,但是卻忘了小說的名字了
“古龍”一詞足可概括這部電影,最不濟再加個前綴“后期”。作為一個導(dǎo)演的處女作,本片之可貴不在于形式的圓滿——事實上細節(jié)處理很粗糙——而在于它囊括了導(dǎo)演日后的種種可能性,甚至有某種更在其上的特質(zhì)。通天帝國力圖還原這種特質(zhì),但終究還是缺了天時。與本片一脈相承者,唯《刀》無它。
這才是真正的新浪潮,那些剪輯那些配樂真的太顛覆時代了。故事如果再精雕細琢一下這部電影會更好。
懸疑做足,最后爛尾。昨天剛看過張震他爹的片子今天再看還是沒認出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