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heart shaped box》里有句歌詞,“I wish I could eat your cancer when you turn back”,網(wǎng)易云的翻譯是,“我愿意吞噬你的痛苦(癌細胞),等你回心轉(zhuǎn)意的一天?!?/p>
所以,初次看到《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望文生義地以為這是一部暗黑系的動畫片。但是,我錯了。
也許是少女漫的洗腦,提及櫻花,之前總是會聯(lián)想到一系列象征美好、柔弱的詞語。不久前工作關(guān)系接觸了某以日本櫻花為靈感的商品,才重新認識了日本文化中的櫻花。
日本文化中,櫻花之美并非來自簇簇相擁盛放的絢爛,而是源自集體奔赴凋零的悲劇美。這是日本武士道崇尚的境界,以霎那的耀眼達到人生巔峰,然后毫無留戀地結(jié)束自己。就像動畫片里,Sakura把生命燃得滾燙,溫暖了春樹的人生。
櫻花花期很短,只有一周左右的時間。自然規(guī)律讓它義無反顧地開,毫不留戀地謝。
Sakura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她也像她的名字一樣,認真而努力地活。見義勇為,和男孩子擁抱,像沒生病時一樣大笑,打卡心愿單。
“能與彼此心意相通,去愛別人,喜歡別人,厭煩別人,和別人一起快樂,一起并肩而行,這個過程就是活著。”
于Sakura,生命在于與他人的生命產(chǎn)生糾纏。一頭扎進滾滾紅塵,藉由他人的溫度感知生命的存續(xù)。
有人說,Sakura是春樹的光。
其實,春樹也是Sakura不透風的秘密面前,可以自由喘息的安全屋吧。春樹待人處事的邊界感,讓Sakura可以放心進行她的“戀愛游戲”,她可以大膽心動,勇敢冒險,只要不用戀人的關(guān)系束縛住彼此,分別來臨時,也許對方就能全身而退。
所以,是春樹選擇了Sakura,也是Sakura選擇了春樹。
“我希望你好好活著”。
“我第一次知道,有人需要我這個人本身。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獨立的存在。
這十七年來,我可能都在等你需要我?!?/blockquote>Sakura以被殺害的方式離世,多少讓人有給編劇寄刀片的沖動,但戛然而止的人生,或許也是印證她“每個人都可能今天生明天死,所以我和你并沒有什么不同”中活好當下的人生哲學的最好方式。
————————以下是正兒八經(jīng)的觀后感——————————
春樹的性格很容易讓我產(chǎn)生代入感。
素來獨來獨往的我,總覺得自己在單位只是一只不自信的小透明。即使被升職也覺得那是因為自己肯吃苦耐勞感動領(lǐng)導,而不會想到是自己業(yè)務能力突出。
前段時間本老黃牛被派去支援其他部門,陌生同事的第一句話就是,“哦,原來你就是某某說的那個很厲害的大神呀!”
雖然有些尷尬,但心里也不禁有點沾沾自喜地想,我是不是真的有點厲害?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中說,人需要在他人的反饋中獲得對自己的正確認知,而不能只憑借自己的猜測給自己打標簽。(dbq,非原話,我懶得去截圖了)
可是,對內(nèi)向者來說,拒絕非必要社交是讓自己保持舒適的必要條件之一,人需要跳出舒適圈,但也沒必要貶斥自己的本性,強迫自己成為別人。
在Sakura的小王子同款星球里,她可以在全世界種滿玫瑰花;在我的小小宇宙里,或許我額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建滿彼此有清晰界限的玻璃房子。
我贊賞人間小太陽們的熱情相擁取暖,內(nèi)向的我依然快樂地選擇獨自燃燒。
君の膵臓を食べたい。剛剛看了這部動漫,純?nèi)照Z沒有任何字幕感覺自己聽力又好了。
櫻良和春樹說,我們名字那么像。嗯,サクラとハルキ。春樹是一個內(nèi)向沒什么朋友的人,他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櫻良的出現(xiàn)像太陽一樣照耀了他往后整個人生。あなたは僕の太陽だ。
4月份的福岡,櫻花飄落,第一次櫻良和春木相約去“玩”。大約這是櫻良美好回憶的開始吧。接著他們一起去過海邊、一起坐過新干線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游、一起拍過大頭貼卡拉OK。在八月花火大會上,兩人在山上相擁在一起,背后一遍耀星閃閃。櫻良總說一句君の膵臓を食べたい,春樹卻欠她一句月が綺麗ですね,就這樣夏の終わった。春樹鼓足勇氣發(fā)了一句君の膵臓を食べたい、卻沒有想過櫻良會由這種意外離開自己。人生真的充滿各種意外,所以請大家真的真的要好好珍惜眼前人,喜歡的話就請勇敢地在一起,在不違背道德的情況下除了死亡真的沒有什么理由讓兩個互相喜歡的人分開。
日本含蓄式愛情典范
特別提醒,電影結(jié)尾有彩蛋&以下內(nèi)容含劇透
除了《言葉之庭》和《你的名字》,已經(jīng)很久沒被同類型的動畫電影感動過了,雖美學上不及誠哥上面兩部,但情感表達之含蓄卻令人回味無窮。
該片情感表現(xiàn)十分細膩,并帶有一些成長中的思考,不會顯得很幼稚,故事的感情線也很有意思,不是像一般的愛情片一樣一上來就是很直接的我愛你或是你愛我,而是從傾訴的角度出發(fā)并展開情感線。男主作為一個內(nèi)向的人,是一個很好的聆聽的對象,他會仔細地聽,耐心地聽,也不會去跟別人說。在這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兩個人之間的曖昧、細膩的情感轉(zhuǎn)變則讓人回味無窮,如撩發(fā)絲般令人享受。兩人雖屢次在戀人的紅色線上徘徊,卻從未捅破那層紙,最后依然達到了心靈上的共鳴,實屬妙哉!兩人的關(guān)系用藍顏和紅顏來描述可能再恰當不過了。
很多細節(jié)也值得細細品味,比如男主之前手上拿的那本夏目漱石的書,是不是會想到夏目漱石先生的那句“今夜月色真美”呢?再聯(lián)想后面一起在夜空下看煙花的場景,是不是暗涵了什么?再比如借《小王子》一書以及讀遺言時背景動畫引用的《小王子》的情節(jié),似乎帶著《小王子》中的喻言:"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jīng)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結(jié)合劇情來看,這句話的確貫穿了整體劇情的成長線和感情線:當兩人有機會接觸對方時,卻不知曉自己的真實心意;當兩人互相得到成長并知曉自己的心意后,卻已無法再面對面親口說一聲“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與今夜月色真美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開頭女主的有些行為略有些討人厭,但考慮到是外向型的人設,且動畫表現(xiàn)得略有些夸張,能理解。女主中間有2個造型特別驚艷,一個是穿藍色衣服雙馬尾的時候,一個是出去旅游帶著項墜那次,看起來很淑女(不過感覺跟性格不搭啊,難道這是反差美?)
至于某一短評出于男主因女主而被迫改變性格的原因打1星,我想說,女主死前并沒有強迫男主一定要改變自己,而是自己被內(nèi)向的他所吸引并出于好奇和無法理解而時常向他詢問為什么沒有朋友(遺言中有講到女主在醫(yī)院偶遇之前就在關(guān)注并對男主感興趣了),聊著聊著自然會談到自己對人與人之間相處模式的看法,但并非是對男主施以灌輸式的教育。如果硬要說有的話,也只是女主想要自己的閨蜜和男主能夠成為好朋友,三人一起和平共處,這點也是人之常情吧?
而男主的改變,與其說是被女主改變,不如是男主自己選擇了改變。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女主只是展現(xiàn)了外向的、與人友好相處的一面,未采取任何強迫的措施去改變男主(開始女主強拉男主去玩純粹只是想找個人傾訴,不存在為了改變男主而拉他出去玩,畢竟自己都快死了,難道還要臨死造化一個人以便入天堂嗎2333),男主改不改變決定全部在于他自己,自己若是選擇不改變,別人如何說都是無用。實際上,男主是在被女主拉去玩的過程中慢慢被其吸引,同時對她與人的相處方式產(chǎn)生好奇,并對自己與他人的相處模式產(chǎn)生自我懷疑,故而最后有男主在病房問女主“什么是活著”的情節(jié),而后受啟發(fā)并改變自己。再看彩蛋處男主說的話: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先讓我抱怨幾句吧”
“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和他人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其實很難,所以我花了長達一年的時間”
“不過總算是走到了這步”
“我一年前做出了選擇,選擇成為像你那樣的人”
“選擇能去認同別人,能去愛別人的人”
“你已經(jīng)不在了,我會獨自前行的”
男主說的是自己選擇,并且選擇的是成為女主那樣的人,能夠認同、關(guān)愛別人的人,這里指的“那樣”不是變成女主那樣大大咧咧、外向性思考的人,而是如何看待周圍的人和周圍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態(tài),從消極的變成積極的。比如之前女主挺身而出幫助被自行車撞倒的老奶奶而男主卻打算選擇從一旁默默離開,兩者在對人的態(tài)度上形成鮮明對比,這無關(guān)乎內(nèi)向與外向,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的差異。故而,這是男主自己完成了從讀書到讀人的一個轉(zhuǎn)變,是對人與人之間相處方式的進一步理解和成長,并非是在性格上由內(nèi)向變成了外向。誰說非要在家里宅著才是內(nèi)向?誰說只有宅在家里不交流死讀書的人才能成為大神?內(nèi)向性的人格的最大特點和優(yōu)點是善于一個人獨處并且安靜地思考,這是一種內(nèi)傾型的思考方式,注意,這里說的內(nèi)向不是口頭上的內(nèi)向,我們一般形容一個人不怎么愛跟別人說話和打交道喜歡用內(nèi)向一詞,但實質(zhì)上這只是內(nèi)傾型思考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并不意味著內(nèi)向的人的人際關(guān)系就應該很差,就應該不會與人相處。自閉膽小≠內(nèi)向,開朗自信≠外向。實際上,很多企業(yè)的老總也是內(nèi)向性的人格,但他們?nèi)耘f善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開朗自信,也會關(guān)愛他人和接受他人的關(guān)愛。同樣,男主選擇改變的不是他那顆能在獨處時安靜思考和讀書的心,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如何對待他人和如何接受他人目光的心態(tài)。從膽小自閉的內(nèi)向轉(zhuǎn)為開朗自信的內(nèi)向,并不矛盾和沖突,這是屬于他自己的蛻變和成長,也正應了他的名——春樹。
此外,光說了男主“被”改變,但實際上“被”改變的還有女主,女主被他獨處時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希望自己也能在一個人的時候綻放光芒,而女主最后也受男主影響“被”改變了,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獨一無二之處。這也是受男主的影響,卻也是女主自愿選擇的結(jié)果。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才會互相影響對方,在對方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靈魂,而這,不正是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的結(jié)果嗎?
總體而言不錯,算是佳作,我認為可以打8分到8.5分。只是有些“文學梗”過于含蓄難懂,對觀眾有一定要求,比如《小王子》、夏目漱石、男女主名字的含義(櫻花和春樹,櫻花易逝,春樹常青)、男主的姓名含義(村上春樹和志賀直哉的合名,類似江戶川柯南,男主姓名的具體分析見張秦的回答 - 知乎 //www.zhihu.com/question/305235216/answer/553244549),“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算是最容易理解了的吧。。。本片對感情的描述,是通過重重疊疊各種含蓄的“文學梗”所營造出來的朦朧意境去表現(xiàn)的,如果用畫來比喻,我覺得倒有些印象派的風格。而且本片也不只是描述了“愛情”(雙方之間的感情我覺得已經(jīng)超出了愛情的范疇),對人與人的相處、如何對待他人和對待自己等也是花了很多筆墨,可以說是升華為了一種大愛,而不再局限于你我之間的小愛。所以如果觀眾純粹為了所謂青春期的“愛情”去看的話,可能會略微有些失望了,因此本片打分偏低也是在所難免的,會是一部面向小眾的作品。同類型的倒是跟《心靈想要大聲呼喊》有點像。
最后附上女主驚艷瞬間:
聽說好像有一種信仰,胰臟被吃掉靈魂就會繼續(xù)活在那個人心里......
劇情
女主「攖良」,男主「春樹」
【攖良】
以前的人肝臟不好的話就吃肝臟,胃不好的話就吃胃,似乎是,相信那樣做的話就可以只好病癥。
共病文庫,自從知道了自己胰臟的疾病,我像日記一樣帶著它。
我的胰臟已經(jīng)不行了,再過不久,我會死去。
【攖良】「共病文庫」的事情希望你不要告訴大家。
【春樹】不會說的,何況沒有可以說的對象。
【攖良】你沒有朋友嗎?我用剩下的時光,陪你一起玩吧。
【春樹】不用了,你過你喜歡的生活就好。「我以為我們兩個不會再有交集,但第二個星期,不知為何她報名填補了圖書館委員的空位?!?/p>
【攖良】每一天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做了什么事之類的,并不能改變我今天的價值,我像這樣子做普通的事情就很開心。
【攖良】
是你叫我去過我自己所喜歡的生活的不是嗎?我想讓你陪我。
·
人類的力量真是厲害呢,雖然得了病,不過完全不影響生活。
·
外國好像有一種信仰,胰臟被吃掉靈魂就會繼續(xù)活在那個人心里哦。
·
說起來,班里沒有和你關(guān)系好的人嗎?我感覺對你的事情完全不了解?!敢粌蓚€還是的有的,但畢業(yè)之后又沒有了」
·
【春樹】不管正確還是錯誤都無所謂,不管喜歡還是討厭都無所謂,對我來說哪邊都行,所以我對別人沒興趣,于是別人也對我沒興趣。
【春樹】干嘛,做這些多余的事?
【攖良】拼死做的話什么都做得到呢。
·
【攖良】櫻花在春天綻放的理由,你知道嗎?其實櫻花凋零后,三個月后就會開始長新的花芽,等到來年天氣變暖,然后才一口氣盛開,櫻花在等待綻放的時機呢,很美好不是嗎?
【攖良】
這種事,只能跟你說呢。
你的話,會是唯一一個,會同時給我真相與日常的人吧。
醫(yī)生的話,一直只會告訴我真相,家人會對我的話全部反應過度,想維持日常都會很難,恭子「摯友」跟其他人也一定,知道了的話就會對我十分見外,但是只有你,即使知道了真相,也會跟我度過日常。
所以呢,跟你玩,很開心呢。
感悟:不見外「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就靜靜地陪著你,你可以盡情地做自己,表達自己,都是安全的」。
【攖良】要是覺得我的發(fā)言全都有意義的話可就大錯特錯啦,不要一個勁地當個書呆子,你要跟更多的人接觸!
·
【攖良】你覺得班上哪個女生最可愛?
【春樹】真要說的話,我覺得那個女生挺漂亮的,那個數(shù)學特別厲害的女生?!覆挥浀妹?,只記得一些特征,我也是一樣呢。」
·
【春樹】你,小時候是怎么樣的?不知怎么的,想知道你這個人是怎么成長的?!肝乙彩抢蠍蹎栠@種問題,初中的記憶就很明顯了」
【攖良】要是我說,說我其實特別害怕死去的話,你會怎么辦?
【春樹】「沉默」
·
【攖良摯友】將死的貓,會離開家。
·
【春樹】回到家度過了一如既往的幾日后,我才猛然發(fā)現(xiàn)——我在等她聯(lián)系我。
·
【攖良】你想交女朋友嗎?
【春樹】不想找女朋友,也不覺得自己找得到,因為我連朋友都沒有。
·
【春樹】
果然像我這樣的人就不該和別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我一個人待著的話就沒有人會受傷了。
比起我,你應該和他或者恭子那樣真心對你的人在一起。
【攖良】
不是的,不是什么偶然,我們都是自己選擇走到了這里,不是偶然也不是命運。
——為了寫共病文庫,我選擇了那本書,喜歡書的你出于興趣拿起了它,然后你聽從了我的請求。
你至今為止所做出的選擇,我至今為止所作出的選擇,我們至今為止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累計在一起,使我們相遇,所以我們現(xiàn)在才會在這里。
「——我也是那個,不懂得說“謝謝”的人呢?!?/p>
·
【攖良】班上的人說了什么嗎?
【春樹】說你不去上課是因為我在跟蹤你,真讓人無奈。
【攖良】你知道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嗎?是因為你不和大家好好交流,只要你和大家多說說話,大家也一定會明白你是個有趣的人。
「我也是這樣的人呢,從來不愛跟別人多說話,只有那么幾個人幾個時刻才會說一堆的話?!岸娜瞬徽f他也懂,不懂的人怎么說都不會懂”」
·
【春樹】對你來說,「活著」是什么?
【攖良】「活著」就是和某個人心靈相通,這種行為就是「活著」吧
認可某人,喜歡上某人,變得討厭某人,和某個人在一起會很開心,和某個人牽手,這就是「活著」 。
如果一個人待著,那就沒有辦法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與其他人的關(guān)系就是「活著」。
我的心在這里是因為有大家在,我的身體在這里是因為能和大家接觸,所以,人活著才有意義,通過自己選擇,才能像我們一樣,在這里「活著」。
·
【攖良】只是,想要多體會一下你給我的真實和日常。
【攖良】自己被這么重視,我覺得很幸福。
·
【春樹媽媽】頭一次出現(xiàn)了能夠認真看你的人,我很高興。
·
【春樹】我感到了變化,向來對別人沒有興趣的我,不知何時被她改變了。不,讓她來說的話,是我自己選擇了變化吧。選擇了去拿到被落下的共病文庫,選擇了接受她的邀請,然后,選擇了與她并肩前行。
【春樹】你真是不簡單,是與我完全不同的人,其實肯定是我想變得像你一樣,
認可別人,
被人認可,
愛著別人,
被人愛著,
我想變成這樣的人。
我要怎么做才能成為像你那樣呢?
【攖良媽媽】
這是攖良為你留下的東西,攖良告訴我的,她讓我在她死去之后把這本日記交給某個人,唯一一個知道她病情,知道「共病文庫」這個名字的人。
她還說那個人很膽小,所以可能不會來葬禮,但是一定會來取這本書。
謝謝你,真的謝謝你。多虧了你,那孩子才···
——從此以后,失去愛自己的人,也失去了我愛的人......
·
【攖良】
他居然都不驚訝,真是意思的人。
他好像沒什么朋友,應該會把這件事藏在心里吧。
其實之前就有點在意他,他一直在讀書,好像在跟自己戰(zhàn)斗一樣。
只要和他在一起,我就能感到輕松一些。
我都不知道自己正如此地被他需要,我好開心,開心極了。
很久以前我就有些在意你了,因為我一直覺得我和你一定是完全相反的人,所以能和你成為朋友,真是太好了。
因為,我啊,心里一直在向往著你。
【攖良】你總是自己一個人,你沒有通過與別人產(chǎn)生交集,而是通過注視自己形成了自己的魅力,我也想要創(chuàng)造一些屬于自己的魅力。所以那一天,你真正掛念起我的那一天,你對我說希望我活下去的那一天,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一個人。
我原本只是覺得自己和其他幾十萬的高中生一樣,不過是自己的人生稍微短暫了一點而已,但是即便我是那么尋常,你能卻將我看得十分重要,不需要朋友也不需要戀人的你,沒有選擇別人,而恰恰選擇了我,17年,我說不定一直在等待你需要我的時刻,就像櫻花等待春天到來。
我們一直注視著對方,不如說我,我才是為了與你相遇生活至今,只是為了與你相遇,我不斷選擇,生活至今。謝謝。
——是你不會錯了,我是為了遇見你,不斷選擇,生活至今。
【攖良摯友】
為什么?為什么沒有告訴我?
如果···如果早點告訴我,就能一起度過更多的時間···我會放棄社團,不去學?!阜艞壱磺小?/span>,能夠和攖良在一起···
【春樹對攖良摯友說】
對對不起,但是,就算是一點一 點也可以,希望你能原諒我。
然后,如果你能夠原諒我,希望你將來和我···能夠成為朋友。
【春樹】選擇要成為能夠認可別人,能夠深愛別人的人,你已經(jīng)不在了,我會成長到能夠自己前行的,那我們下見。
——去獲得幸福吧!
影評
這個影片是真實的,是作者的親身體會,種種細節(jié)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并且有深深地感受何思考,才能說得出來吧,我有這種感覺。不夸張,不過度渲染,只是將感受呈現(xiàn)出來就足夠打動人了,真是一部好作品呢。
看電影的時候,好安靜,這是我非常非常認真看的一部電影,靜靜地看,慢慢地看,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被打動的感覺,代入的感覺,好久沒遇到了?!娪白叩煤苈?,時光卻走得很快。
電影的意義不就在于此嗎?將一些真實的,別人不曾體會過的經(jīng)歷和感受,如實地呈現(xiàn)出來,使觀眾身臨其境,看完之后像是自己也體驗過這樣的人生一般,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
春樹說他活在想象之中就知足了,其實人哪有那么厲害能做得這么“好”,不過我也有自己的體會呢。所謂的“知足”,不過是有些東西沉睡了,或者是被禁錮起來了,并不是像春樹說的“我對別人不感興趣,于是別人也對自己不感興趣”,準確地說,應該是這個世界沒有給到我很好的回應讓我覺得有趣、好玩、開心,長久的失望,造成了我對別人對這個世界不感興趣,而我的“不感興趣”也同樣呈現(xiàn)出了“我”的世界是什么樣的。所以,當攖良將快樂帶給春樹時,春樹就打開了自己,勇敢地去獲得幸福。
不過,對于不重要的人,確實沒必要打擾,也不用接觸太多,彼此沒有心靈溝通只會是浪費生命,我對此深信不疑?!怯H身體會之人,不能感同身受,又怎么能交流呢?如果對方有同理心和憐憫之心還好,但如果是個無趣的人那不成了負擔?
話說,導演是男生·牛嶋新一郎,難怪那么懂春樹的心思,但相應的對其它人的感受就不夠貼切了。我能深刻的體會春樹的感覺,但對「攖良摯友」和其他人的感情卻不是很有感覺,不過沒關(guān)系,于我而言,足夠了。只是音樂的感覺不夠,多美的故事啊,少了旋律和“共鳴”實在可惜,這是極大的減分,很多時候我看完電影會記住一些臺詞、首歌或畫面,每每遇到這樣的感覺就會想起。我記住——“為了遇見你,我生活至今”,歌詞就沒有了。
我的主觀評分 8.8。
(另外,有幾張圖很好看,我想保存在這里。)
本篇影評面向已經(jīng)看過這部作品的觀眾,含有大量劇透,沒看過的人推薦你先去看一遍哦~ 筆者水平有限,且沒有看過真人電影也沒有讀過原作,如有謬誤還請指出,多多包涵,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補充說明,歡迎和大家一起討論。 多圖長文
其實,為什么有些人覺得看不懂,覺得沒有邏輯,是因為,這并不是一部純粹的愛情片,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互相的救贖,還有對生與死的探討。希望你在看完這篇影評之后能找到答案。
向死而生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墩撜Z·泰伯》
我們存活于世,有時,不得不把那個真實的自我,小心翼翼地偽裝起來,避免受到傷害。但是一旦接受了自己不久于世的事實,就會發(fā)覺,這些是多么可笑,多么無用,就會時刻想要去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反正都要死了,不如活得灑脫一點?
面對世界的惡意,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逃避。
但是,在你的內(nèi)心深處某個角落,真的沒有,哪怕一點點的,義憤填膺的正義感嗎?
我相信大家肯定不是沒有 ,而是早已被這個世界給磨平了棱角,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誰還有功夫去搭理別人呢?搞不好還會惹火上身,吃力不討好。
這種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也是沒有辦法的。我不是在批判,我也不認為我有資格去批判,因為我也是如此,大家大抵都是如此。
女主角是一個將死之人,而她自己也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所以她才能做到,去展現(xiàn)最真實的自我。
但是男主心里就沒有正義感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男主的態(tài)度代表了大多數(shù)人,畢竟,這種事情確實是有風險的,容易吃力不討好。
這一段情節(jié),雖說比較理想化,但我非常喜歡,引發(fā)了我的許多思考。
男女主角的日常嬉笑拌嘴,還有一起吃飯一起出去玩,不是在逃避現(xiàn)實,強掩悲痛,也不是在水劇情,恰恰相反,這是女主接受了自己死亡命運的表現(xiàn)。
所以女主的家人對她的特殊照顧,故意避開死亡的話題,就好像是在說,我覺得你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而可以看出女主是特別討厭這樣虛假的平靜,所以她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同學,她不想讓別人傷心,更不想讓別人強忍著悲痛,去刻意地用虛假的笑臉來特殊照顧她。
其實說到底,不是“我覺得你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而是她的父母本身不想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
而男主為什么對于女主來說這么特別,原因就在于此,他從一開始就接受了她不久于人世的事實,很普通地去對待她,對于死亡的話題也是毫不忌諱,毫不逃避,甚至還以此開玩笑,這讓女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與真實。
互相救贖的故事
男主去探病,和女主聊天,聊到班里同學們的反應
“班里的同學們說了什么嗎?”
“說你沒來上學,是因為我的跟蹤狂行為,真是服了他們了?!?/p>
“你知道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嗎?”
“因為我和你在一起吧?!?/span>
“才不是呢!是因為你沒有認真地和大家交流過,好好解釋的話,這么有趣的事情大家一定也會理解的?!?/span>
“沒人會想和我這種不起眼的同學說話的吧”
“你還是老樣子,總是想象大家對你的看法,改一改吧?我果然還是覺得你應該和同學們搞好關(guān)系。”
“沒人會去做毫無價值的事情的?!?/p>
“又說這種話......真想讓你和恭子搞好關(guān)系啊......”
一次又一次地拒絕Gum Boy
值日時
有人說為什么女主非要改變男主,一個人有什么不好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不好的,不是一個人這件事,而是不肯與他人交流這件事,而且,與他人交流,和獨自一人,這兩件事情并不沖突。
并且,這不是說女主以將死之人的身份道德綁架、無理取鬧什么的,而是互相選擇的結(jié)果,女主選擇了男主,男主也選擇接受女主。如果男主真的對女主沒興趣,那他大可不必理會女主。
男主的成長經(jīng)歷在電影中好像是沒有提到過,我也沒有讀過原著,不清楚有沒有相關(guān)描寫,但肯定不是什么好的經(jīng)歷,不然也不會是這樣的性格。
在一次次受傷中,產(chǎn)生了“反正說了也不會理解我,反而可能讓自己受傷,還不如不說”這樣的想法,封閉了與他人的交流,這其實是一種逃避,對現(xiàn)實的逃避。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認可他人、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可能還會對自我判斷失衡,極端情況下,會極度地自負(覺得別人都不懂我)同時又極度地自卑(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什么都比不上別人)
不與他人交流,實際上是一種對他人的不認可,不信任,害怕他人傷害自己。
但是遇到女主之后,男主才漸漸地發(fā)現(xiàn),原來與他人交流,互相認可對方,是如此幸福的事情,有了改變自我的想法。
我在觀影期間,頭腦里時常劃過一些悲觀的想法,如果沒有撿起那本日記,如果女主沒有生病,那兩個人的世界大概永遠也不會有交集吧。
但是女主的遺書,讓我打消了這些想法。
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沒有如果,大概這就是命運吧。El Psy Coongroo
說完男主,說說女主
為什么說是互相救贖呢
在難過的時候裝做開心,可比開心的時候裝作難過要難多了。
女主每天隱藏著這個巨大的秘密,無人傾訴,對死亡的恐懼又時隱時現(xiàn),揮之不去,想必一定是心力交瘁的。
這時,她注意到了男主,并且去主動接近他,慢慢地,男主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
有人可能會有一些疑問,比如,男主是喜歡女主還是同情女主?女主是喜歡男主還是只是把他當做精神支柱?其實,這個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男主可能一開始是同情女主,后來慢慢地喜歡女主,同情與喜歡并存,女主也可能一開始只是想找個人傾訴,后來喜歡上男主。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可能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我們又從何而知呢?
從我們的視角來看,男主是陪伴女主走過所剩不久的人生,而女主是改變了男主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幫助男主成長。
而且,主要也是以“我”的視角來推進故事的,所以,我認為本作最主角的主角,最著重描寫的,還是“我”,也就是志賀春樹。
因此,我個人覺得,女主被歹徒刺殺而死這個結(jié)局,雖然出人意料,但卻不落俗套,而且結(jié)合后面的劇情,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處理其實更好,更能完善恭子這個角色,稍后詳談。
一些其它情節(jié)的解讀
恭子這個角色,其實對兩人間的關(guān)系也有推動的作用,主要是推動男主。恭子對女主是真的很關(guān)心,就像個老父親一樣,你想想,要是不知道哪里跑來的野男人要拱你的白菜,你會心甘情愿嗎?不要說恭子像潑婦什么的了,劇中的人物沒有上帝視角,誤會也是很正常的。(說起來,我看完記不住主角的名字,恭子倒是記得很清楚233)
正是這個情節(jié),推動了之后劇情的發(fā)展。
諷刺的是,恰恰是女主傷害了男主。
“那個...”
“嗯?!?/p>
“你是絕對不會把我當做你的女朋友的吧?”
“誒?”
...
“你突然在說什么呢?”
“只是確認一下而已。”
“不會的?!?/p>
“那就好,放心了?!?/p>
這個表情,仿佛就是在說“看吧,果然也不過如此,不該抱有什么期待的”
“書借我,我要回去了?!?/p>
“誒?再多待一會兒唄...”
但是女主突如其來的操作又讓男主不知該如何是好
“沒人在旁邊保護著他是不行的,這點你做得到嗎?”
這兩處細節(jié)描寫,代表了男主已經(jīng)下定決心,負起責任,去守護女主,沒錯,舍我其誰?
結(jié)果呢,卻是出乎男主的意料
“你一直不說話,感覺像認真的一樣,是不是心動了?好羞恥啊~不過非常成功呢~~”
這里,至于是不是真的在開玩笑,我是這樣認為的,大概一開始是真的想去做,但是后來又覺得這樣做太對不起男主了,于是就改口說是開玩笑,然而......
這里男主是徹底生氣了,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封閉著自己的內(nèi)心,就是怕再受到傷害,現(xiàn)在以為終于能夠敞開心扉,然而,女主這樣做等于是在玩弄男主的感情,好不容易下定的決心,如此簡單地就瓦解了,深深地傷害了男主。
這時男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是有點做過頭了,于是拿起包奪門而出。
這里女主的哭泣,我認為其實包含了很復雜的感情,首先是覺得自己這樣做很對不起男主,怕男主可能不再理她,其次是感到很自責,覺得自己不該這樣做,還有就是真的有些害怕。
這里男主應該是也有一些自責,還有就是氣憤,還有自暴自棄,總之是一種很復雜的心情。
人與人之間的傷害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說,如果和一個人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同時也必須做好傷害他的準備。正如“豪豬理論”所說,所謂成長,就是在互相傷害中,在一次次的接近和疏遠中,漸漸學會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
我相信,男主之后肯定也明白了這一點
關(guān)于瀧本恭子
我認為恭子這個角色塑造算是比較成功的。
前面說到,女主最后的結(jié)局,是被歹徒刺殺,這樣的結(jié)局處理不落俗套,同時很巧妙。巧妙就巧妙在,如果女主最后真的是因為胰臟的問題而死,那這件事恐怕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而這樣處理,可以引出下面的劇情,男主單獨約恭子出來。
這樣在恭子得知真相的時候,所受到的沖擊將會更大,會把感情渲染得更加強烈。
這里其實是有點吃醋的意思,你想想,自己最好,最看重的朋友,有秘密不告訴自己,卻和一個不知道哪里來的人關(guān)系那么好,擱誰都不會好受的。
這句話大概有一半是氣話吧,也是感情很復雜,生氣是氣為什么女主男主都不信任她,不信任她能接受女主不久于人世的現(xiàn)實,不肯告訴她真相,導致她一直在誤會男主,搞得自己簡直就是個惡人一樣。也氣男主不告訴她真相,導致自己沒能多陪陪女主。
同時,這里男主追出來,也是體現(xiàn)了男主心境的變化,變得能夠主動去和人交流了。
對了,還有一點要說的就是,最后那一幕,不是說男主和恭子要交往了,而是恭子和宮田一晴(那個Gum Boy)要交往,貌似很多人都誤會了(包括我,當時就覺得怪怪的,回來看了BD之后分析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這樣233)
“你以前喜歡口香糖嗎?”
“最近才喜歡上的吧?!?/p>
總結(jié)及雜談
在我心中,《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這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然鵝為什么只有7.0分,我不服),對情感的描寫非常細膩,而且不是一股腦地全都塞給你看,有些部分需要觀眾自己去思考才能明白。有時間的話也要補一下電影和小說。
但是我要吐槽一句,這里哭聲配的也太違和了吧?我透,在電影院剛聽到的時候差點笑出來,感覺好破壞氣氛,感覺男主哭聲太過用力,恭子哭聲又力道不足。
其實之前看過一部漫畫,叫做《我用一年一萬日元賣掉壽命》,改編自小說《三日間的幸?!?。我也特別喜歡這部作品,還買了本小說來收藏。這部作品,也是講述了生與死,以及互相救贖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不過我覺得,《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要比《三日間的幸?!穭∏楦侠硪稽c。
最后,感謝你的閱讀,Thanks?(?ω?)?~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部作品是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動畫改編自日本頂級IP、屢破銷售紀錄的住野夜同名小說。
該小說一開始是從投稿網(wǎng)站“我想成為小說家”30萬份作品中脫穎而出,出版之前即引發(fā)熱烈討論!日本累計銷量超過260萬本,氣勢直追當年湊佳苗的百萬暢銷作品《告白》,是雙葉社年度首推之作。
囊括了2016年本本屋大賞第二名、日本最大書評網(wǎng)站METER讀者票選最想讀小說、亞馬遜(日本)2015年文學小說總榜第4名等等殊榮。
(拓展閱讀:雙葉社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日本國民漫畫《魯邦三世》與《蠟筆小新》等)
其實
這部名字里帶著殺氣的動畫
講的并不是一個重口愛情故事
更不是一個變態(tài)恐怖故事
而是
一部治愈系的純愛日本動畫電影
那句“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勝過千言萬語
當然
這也并不是一部單純的愛情片
而是互相分享勇氣的一部充滿正能量的作品
你或許會問
那為什么要起這么恐怖的名字?
其實在這個故事中,女主胰臟患有疾病,她了解到“吃肝補肝,吃胃補胃”這種食療方法,所以說出“我想吃掉胰臟”。
后來隨著兩人感情深厚,女主希望她死后讓男主吃掉她的胰臟,因為聽說這樣“靈魂就會永遠存活在那個人的身體里”。
對于男主來說,最后的千言萬語都抵不過一句“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這樣的表白。
其實早在17年7月,在日本就已經(jīng)上映了小說改編的同名真人電影,一舉斬獲35.2億日元票房,成為日本年度愛情電影票房冠軍,并榮獲號稱“日本奧斯卡”的第4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賞獲得最佳影片提名和最佳編劇提名。
日本Yahoo 、映后這兩大主流網(wǎng)站對其的評分分別是4.09和4.1(總分5),甚至超過同期的《你的名字》!
白白醬在這里大致給大家梳理一下故事脈絡吧~
女主一開始就會因為胰臟患病而死去的事實仿佛是給影片從開頭就定好的悲傷基調(diào),但有趣的是故事并沒有去利用絕癥去博取觀眾的眼淚,反而彰顯了她的樂觀與積極勇敢。
她的堅強、熱情會讓觀眾情不自禁跟著一起開心。
女主為了能跟他多些相處機會,競選成為圖書委員,但卻只給他“添亂”,理由是“努力后才找到書比較開心,就像尋寶一樣”。
讓他陪自己度過活著的最后美好時光,并鼓勵他多去做想做的事,多交朋友。
相比較而言,男主是木訥的,剛開始對女主的主動顯得很不適應,但也沒對她產(chǎn)生抗拒,甚至同意更多看似無理的要求。
男主雖然看似冷漠,但實際默默關(guān)心女主的病況,從開始只是好奇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會死但卻無比樂觀到最后舍不得她離開。
總之還有太多太多暖人的畫面讓我們?yōu)橹袆硬⒍啻稳セ匚丁?
終于
繼小說、漫畫、真人版后
這個感動無數(shù)人的故事
動畫版《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又來了??!
大家用這么多不同形式去詮釋它
足以證明它的美好
而動畫改編同名電影于去年9月1日在日本上映,同樣得到了相當?shù)暮迷u。
根據(jù)日本電影媒體“pia”于2018年8月31日、9月1日公開的“pia電影首日滿足度排名”,動畫《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排在第1位。該作的原作小說是暢銷書,亦改編為真人電影以及漫畫作品,但觀眾依然會被“動畫特有的表現(xiàn)”給吸引。(來自日本電影媒體“pia”)
用動畫形式呈現(xiàn)的畫面更加唯美
給觀眾更多想象空間
值得興奮的是,這次并沒有像真人版那樣比日本晚上映1年多,而是將要在1月18日正式全國公映啦??!
他們
到底是偶遇
還是刻意為之
之后又一起經(jīng)歷了什么
這一切都在等著你體會
我們來一起看看1月13日在wuhu首映禮第八彈杭州站的觀影現(xiàn)場
來看看大家的影評:
你喜歡嗎??
你一定還感興趣:
我們的新年大禮包活動不要錯過哦!
—END—
近期熱文
不了之人,宮崎駿| 大魚海棠美術(shù)特輯|Google做動畫要逆天啦?。?/a>國內(nèi)三渲二技術(shù)解析|《蜘蛛俠:平行宇宙》最全設定|日本動畫大神進階讀物 | 皮克斯渲染技術(shù)免費? | 管理動畫公司的奧義 |「開學第一課」熱血專題 | 快來看!別人都已經(jīng)在用科技做動畫了?。?! |「火影忍者」中國動畫人|
想了解更多后續(xù)的介紹要鎖定wuhu哦,微博的小伙伴可以關(guān)注我們的新浪微博:wuhu動畫人空間,對了!如果你想看更多動畫作品,去b站搜索wuhu動畫人空間看看?
新加入的小伙伴們請注意!往期精彩內(nèi)容在平臺里的wuhu主頁上,可別錯過哦!歡迎小伙伴們的投稿!
如果你喜歡,請分享給更多人看到:)
歡迎留言和wuhu三俠互動!
動漫電影《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中最核心的臺詞毫無疑問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這句話了,但是你真的理解這句經(jīng)常被山內(nèi)櫻良掛在嘴邊的臺詞嗎?
在最初櫻良在圖書館和春樹說出這句話時,春樹毫不留情地認為這個女孩不僅胰臟出了問題,腦子也跟隨著出了問題。并嘲弄她是否食人屬性覺醒了。但隨后櫻良解釋說明民間傳說認為有著“以形補形”的說法,通過吃掉胰臟來治好自己身上的病。當然她的想法也被春樹直接無視了。
在兩人相處一段時間過后,櫻良也向春樹提出了請求,希望自己死后他能吃掉自己的胰臟。因為國外有些信仰認為,如果尸體被人吃掉,死者的靈魂可以繼續(xù)存活在他人的體內(nèi)。但這個請求也被春樹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因為他認為櫻良是因為胰臟而死,所以她的靈魂碎片殘留最多的地方也是胰臟。而她的靈魂未免過于好動春樹打心底認為自己吃不消。
所以很多觀眾也片面地認為“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的寓意就是讓櫻良的靈魂留在春樹的體內(nèi),兩人合二為一,代替已經(jīng)逝去的她完成未實現(xiàn)的夢想。
當后來櫻良因故逝去,春樹看到了她留給自己的《共病文庫》。春樹才意識到原來櫻良在二人在醫(yī)院邂逅之前就已經(jīng)不時地注意到了自己。雖然春樹在班上不與他人相互聯(lián)系,總是一人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中,在班里給人的印象并不是太好。但櫻良確認為這是屬于春樹獨一無二的魅力,因為他似乎總是在和自己抗爭,不需要依賴周圍的人,就能獨自在這個世界活下去。
而櫻良則是和春樹完全相反的人,雖然她總是元氣滿滿,有著很多關(guān)系要好的朋友,似乎時刻都閃耀著耀眼的光芒,但她深知自己的魅力是需要周圍的人所映襯才能存在。而春樹的魅力卻是依靠自己向內(nèi)發(fā)掘往外散發(fā),櫻良也因此被這個不起眼同學君所吸引。
春樹和櫻良在相處的過程中互相向?qū)Ψ綄W習到許多自己身上沒有的亮點,兩人也越深入了解,也越憧憬彼此,他們都渴望自己能成為像對方一樣亮眼的存在。所以他們最后心意相通,兩人都表達出“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春樹在看完《共病文庫》醒悟到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最后用眼淚將一直淤積心里的污泥逐漸散化。
“我想成為你”
“我想成為能認同別人的人,能被別人認同的人“
“我想能夠成為愛別人的人,能被別人愛的人”
櫻花易逝,春樹常在?!拔蚁氤缘裟愕囊扰K”這句話將二人最真摯的心意傳達了出來:
我想成為像你這般耀眼的存在。
20181020 Event Cinema,沒看過原作,也沒看之前真人版,直接到動畫版,所以無從和其它版本比較,但感覺可貴的并沒有落入框架式的劇情,而更多呈現(xiàn)出兩人之間相互的影響,以及人與人生命和感情交織的那種美妙,并且切入點(吃掉胰臟)也很新,少年和少女間的感情的展開與疊進也非常充滿日式細膩,就是日文很美,到英文字幕感覺就少了很多…
三十多歲的大叔中午包場看這么一場高中生中二劇情的宅男電影,真是夠了!?。∩钅挠羞@么美好的事情啊,正是因為沒有,才有這樣的電影滿足幻想吧。其實是有被其中一句臺詞擊中:“我就說像我這樣孤獨的人,就不應該跟誰扯上關(guān)系,才不會傷害誰?!鄙缈职Y的人都幻想有一位圣母般的少女來拯救自己吧,呵呵噠……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 有那么成功的真人版 相信動畫制作方壓力也很大 也許是先入為主吧 動畫電影的節(jié)奏還有主人公的演技 都多少有些不自然 特別是櫻良 有點能懂為啥有些導演不喜歡用聲優(yōu)了
反駁短評熱評第一條,男主在電影里已經(jīng)說出,他的變化與其說是女主帶來的,其實更是他內(nèi)心的選擇。有些人不是向往黑暗,他們只是還未遇見自己的陽光。
這是我這整年看到的最符合我心境,完全個人情感所愛的片子
莫名覺得尬。。。
熱評第一說得真簡單阿,“沒有朋友交流的生活也不錯”這句話也說得出來呢。普通人只怕都要抑郁,更別談一個生命要走到盡頭的人了
買票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一個被售出的單座,于是買了一張旁邊的票,一路上猜對方是男的還是女的,嗯,當然是壞的,座椅壞了。
性冷淡和神經(jīng)病的愛情故事
沒看之前以為會是《仰望半月的星空》那樣的故事,看了前三分之一覺得更像《四月是你的謊言》。前一半都是以“我”的視角講述故事,直到女主離世,通過《共病文庫》娓娓道來的是她的想法。女主在《小王子》星球漫游時自述的道理最終說服了我。的確,如果作為一個boy meets girl的故事,這部無論細節(jié)還是點子都難有亮點,女主刻意接近男主顯得神經(jīng)質(zhì)又吵鬧,男主過分冷淡沉悶也不討人喜歡,兩人的羈絆看似沒有足夠堅實的理由去維持。但更內(nèi)核的東西,應該是突破自我的限制吧。名字是用來在他人中定位自我的符號,被喊出名字就好像被他人左右了身心。由于患病的契機,循規(guī)蹈矩隨波逐流的女孩決定找尋自我,在這途中感召了沉溺自我的男孩走向外界。所以別人口中的“櫻良”最終回歸日記自述的“我”,而自言自語的“我”最終被他人呼喚“春樹”。這樣就好。
行了,我他喵吹爆?。ㄒ幌虿辉趺纯磹矍楣适拢钥吹絺€優(yōu)秀的愛情故事都會吹爆)
同情女主,但無法認同她的行為:一次一次挑逗男主,被按在床上又哭,真的牛逼!人都要死了,還要勾引男主喜歡自己,拖一個人為自己傷心,這不是自私又是什么?反而無比認同原來男主的生活,與其說是陰暗孤僻,不如說是獨立、理性、克制。雖然心疼女主花樣年華就匆匆流逝的生命,但就電影本身透露的三觀而言,三星,不能再多了!
我想吃掉你的闌尾~
完全是會喜歡上的那種男同學 垃圾君式的孤高+大老師式的旁觀+折棒式的冷淡+絕園式的坦誠+CL式的溫柔+聽見濤聲式的旅行+薰嗣式的為了與你相遇+小王子式的別離 B612種下春櫻 孤獨行星般的個體 邁向他人的軌道 【男主聲優(yōu)小哥哥太好看了吧 完全值得去演真人版呀( ¨? )
當櫻花遇見春天,你讓我關(guān)心起他人的存在,我讓你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內(nèi)心,小王子和狐貍,不是友情也不是愛情,獨一無二的羈絆;字幕后的彩蛋結(jié)尾比真人版結(jié)局要好得太多
1.又看到大家坐火車,就覺得好開心啊2.最后的死法太雷人了,跟給觀眾喂屎一樣,想給作者寄刀片3.還是那個感受,你臨時塞給我一個好東西,然后突然又要奪回去,那我寧可你從來都沒有給過我,不要說什么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jīng)擁有,那只會徒增懷念和痛苦。甚至覺得電影里她的出現(xiàn)真的是太殘忍太自私了,男主原本自己過得無牽無掛有什么不好?誰說活著就一定要有很多的朋友,天天自己一個人過自己捧著本書,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被人傷害,不會為任何人難過,你為什么要殘忍地讓男主感受痛苦?4.我有和他差不多的陰郁,可惜沒有和他差不多的顏值。
這個兇手可以比肩新海誠的鐵路了。
哈??評論在說什么??。∧兄鞲緵]有喜歡上女主的閨密好嗎?。?!女主閨蜜要交往的對象是同班經(jīng)常給男主口香糖的那個很可愛的男孩子?。。‰娪扒鞍攵喂?jié)奏太快,但是后期很不錯,明明女主可以活得更久的,雖然也會死去,但是怎么死也比死在路邊被意外刺死的好!看得我難過死了!??!兩個人看似被改變救贖,其實失去更多的是男主,生命里突然闖進一個快要離世的女生,對自己影響還那么深刻,真的太心疼了。不管從什么角度看這都已經(jīng)不是用“好朋友”來形容了!他們之間還差一句:“あなたが好きです!??!”
很不能理解,臨死的女主為啥一定要在死前改變男主生活。沒有和朋友交流的生活,也不錯啊。一定要有很多好朋友的生活才正常嗎?
可以說很“中二”了,畫風清爽,典型的日式純愛架構(gòu),青春故事亦因絕癥而起,2018年與住野夜的這本“胰臟之書”頗有因緣,先是年中在國內(nèi)銀幕上看了小栗旬真人版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抹淚不止,新年將近又在銀幕看了動畫劇場版的,二者說不上多精彩,都略俗套也都挺動人,關(guān)鍵是那份難得的純粹簡單吧?或許我還對年少情懷念念不忘吧,而二次元的純情世界又如此美倫美煥,比現(xiàn)實的丑惡好了上萬倍。PS 又是上座率為零,意外包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