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大衛(wèi)的姜大衛(wèi)
我是個花癡。
從來不否認。
從很小開始一直到大,花癡帥哥無數(shù)枚,雖然每一個持續(xù)時間都不長,但愛的時候是真愛,看來射手女真的是有一顆花心啊……
忘了看個什么天涯帖子,有時候就是講緣分,無意中看到某人貼了兩段地址,是視頻,說狄姜的,其中一個的配樂是我愛的陳升大叔的《牡丹亭外》,就隨手打開看,于是一發(fā)不可收拾……
一直知道狄龍年輕時帥得一塌糊涂,不過是在看過還珠三他耷拉的老臉和禿頂癡肥身材之后,各種扼腕嘆息自古美人如英雄,不許人間見白頭啊。結果,看了那個視頻,沒被狄龍再次吸引,反倒無可救藥地迷上了姜大衛(wèi)。其實狄龍應該更吸引人的,屬于那種很主流很正氣陽光型的帥氣,要不張徹干嘛一怎么就讓他露肉,姜大衛(wèi),給人的感覺就是好特別。小眼睛的帥哥,雖然有人說周杰倫像他,這讓我無比無語生氣加鄙視,甩他幾條街好不好……還有說像梁朝偉的,這個確實,視頻里有一段《傾國傾城》里他演的小太監(jiān)和狄龍演的小皇帝干了什么壞事之后相視而笑的場景,立馬就讓我想起當年劉德華和梁朝偉演的鹿鼎記,梁朝偉的韋小寶可不就像當年的姜大衛(wèi)?
我喜歡笑,也對笑得好看的人沒有抵抗力,曾經少不更事時迷戀過神馬宋曉波,也是看東方衛(wèi)視新聞是看到這個不會說話的大男孩比著手語,笑容燦爛,眼睛亮得出水,好像天上的星星,進而傻乎乎看了人生中頭一次的選秀節(jié)目,當然后來此男因為微博讓我失去了興趣。。比如姜大衛(wèi)。他不笑的時候,真的是酷,酷絕人寰的酷,難怪后來會去演黃老邪,而且說實話不笑的時候不算帥,真有點周杰倫,這點很無語……然而,一笑起來,瞬間就融化掉我的感覺!怎么形容呢,很純真,很孩子氣,眼睛彎彎的,好像上一秒是黑幫老大,下一秒一笑就變成小孩子,那個笑容真的讓我一點招架力都沒有就繳械投降。我想我將來老公必然也得是個笑得好看的,不然迷不上~
接下來便是百度豆瓣天涯各種開始搜索姜大衛(wèi)。了解了很多,他當年跟狄龍,哎呀呀真不能怪現(xiàn)在的腐女們YY,真的太有想象空間了~!在貼吧里獲得資源,下載了好多當時張徹,他,狄龍鐵三角拍的武俠片,真真是暴利美學的始祖啊,現(xiàn)在的或者說20年前的那些個被我們奉為經典的東西,原來其實都是走在40年前經典之后啊……
第一個看的是《新獨臂刀》,之后是《報仇》。報仇是先在天涯上看過別人文字播的,很想看,看后覺得,真的都是經典,還需繼續(xù)補課。
姜大衛(wèi)作為主演在當時是很不被看好的,譬如王羽,譬如狄龍,譬如鄭雷,譬如谷峰,至少都是雙臂的肌肉滿臉的橫肉,姜大衛(wèi)除了鎖骨就是肋骨,絕對身高都不夠秤,可就是這樣一個類似小男孩的男人手起刀落,單手將煙頭插入對方的喉嚨,扭斷了別人的脖子,將別人吊在了劇院的橫梁上。就因為個子小,所以他一翻身從樓梯上縱下就顯得輕巧,就因為個子小,所以他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就像一個嬰兒。他有眼神,他有背影,他有劉海,這些都是他的刀,都是他奪人魂魄的刀。
姜大衛(wèi)真的很瘦,之前看到又說他可能因為人太瘦肩太寬,走路的姿勢很奇怪,說不上好看。看片子的時候仔細看了,確實有一點,怪怪的,可他穿上中山裝又是那么帥一點不違和,三七分的由頭就是看的順眼,雖然這兩部片子都灰暗了一點,笑容很少,但僅有的幾次還是被電得暈暈乎乎。悲劇的英雄,看的人好揪心,瘦小的身材殺人是卻那么凌厲,最近真是愛慘他了。那么那么瘦,細細的褲子都填不滿的感覺,看得人心疼。
一個83年的朋友說,90后竟然有人知道姜大衛(wèi),我說,花癡無國界更無年界,只是,還有多少人知道,那個tvb里總演爸爸的爺爺,年輕時曾有過多么大的輝煌。
2 ) 大衛(wèi)的個人秀啊~
看了《報仇》,我算是明白何以姜大衛(wèi)可以讓李碧華亦舒等如此癡迷了。
關小樓甫一出場便是為抱殺兄之仇而來,一身立領黑西裝LOOK,面目清俊,眼神犀利,如黑夜里的一把刀。他從容矯健,心思細膩,袖里時刻藏著一把刀,該下手時毫不留情。如此這般,酷到了極點,便是后來好萊塢的黑衣人或是駭客帝國也不過如此嘛。而在上世紀70年代,那當然是相當?shù)挠懪⒆拥臍g喜了。然后還有暗夜中的對月獨思,敞開領的白襯衫,與女人完事后的一支煙,煙暈在黑暗中漾開,配上的背景樂是旖旎孤清的jazz solo,性感呀。還有在青春序曲下與愛人的花間擁吻,又純情到極點??傊@部電影就是姜大衛(wèi)的扮酷個人秀吧。除卻那個時代的技術所限,報仇在表現(xiàn)關小樓這個人物的個人特質上實在已經登峰造極了。也正是由于這部報仇,才有了李碧華后來的霸王別姬,這關玉樓和關小樓如何在李碧華的心中演變成了后來的段小樓和陳蝶衣倒也是蠻有意思的一件事
還比較有趣的依然是張徹最后的白衣與打滾情結。凡最后赴死者必穿白衣,果然關小樓的一身黑西裝也換成了白西裝,帥氣依舊,只不過劇情說他是要扮成仆人的,于是編劇不得不給掰了個場景表現(xiàn)一下固執(zhí)的小樓無論如何不肯換衣服,于是小樓就這樣酷帥的赴死了,于是最后他也毫無意外的浴血而死了。噗,這本來應該很悲情的結局,女主角還在城外等著他會合呢,卻因為最后,他用慢動作沿著樓梯從上滾到下再從廳里滾到院子里,這還不算,又在院子里打了好幾個滾,最后終于掙扎著死去,這一系列慢動作讓我看的不由的就歡樂無比了。啊哈哈哈~~~~那些有著特殊嗜好與執(zhí)著的導演,真是讓人又囧又佩服呢~~~
3 ) 擺酷是征服少女心的不二法門!
前天晚上看了《報仇》,之所以在那么多張徹的片子中選這部,一個是由于:姜大衛(wèi)就是因這部片成為了第一個拿到亞洲最佳男主角的華人男演員;另一個原因是據(jù)說李碧華就是因為這片子而對京劇產生了興趣,從而寫了《霸王別姬》,連段小樓這個名字都是由姜大衛(wèi)所飾演的“關小樓”而來的,看來李碧華確實是姜的超級粉絲(據(jù)說亦舒也是)。在這兩個動因促使下,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報仇》,我倒要看看長得像周杰倫的姜大衛(wèi)要如何來迷倒這兩位才女。
片子一開始,便是狄龍在戲臺上唱界牌關。剛剛百度了下,知道了界牌關的典故,感嘆導演的這個細節(jié)安排。狄龍果然是俊俏非凡,連武生扮相都那么俏。開場大概20分鐘,狄龍大哥便遭奸人陷害,早早領了便當,看樣子阿尊的戲份是非常非常多了。
鏡頭一轉,幽靜昏暗的夜,皮鞋的踢踏聲低調地傳來。隨之出現(xiàn)的,是一個背影,清冷而孤傲的背影,這個便是小樓了吧。那個時候的阿尊是最瘦的,纖細的身軀包裹在黑色的中山裝中——縮水版基努李維斯(囧)。等小樓走到了旅館前,一轉身,鏡頭給了個正面,一張冷峻的臉,一雙警覺的眼。細細觀察小樓的穿著,黑色修身中山裝加白色立領襯衫,長長的頭發(fā)整齊的梳成三七開,怎一個酷字了得?絕對是黑客帝國中基努李維斯扮相的開山鼻祖啊~之后的幾場打斗便是阿尊的個人裝酷秀。當小樓遇見花正芳時,便是俠骨柔情的時刻了——沒幾句話就滾床上去了(囧)。完事后,小樓穿著敞胸白襯衫,在一縷月光下吐著慵懶的煙圈,孤獨而清冷。這樣的場景是最羅曼蒂克的,怪不得能偷走那么多少女的心~
一個場景:小樓用纖細蒼白的手指輕撫花正芳的面頰,臉上浮現(xiàn)出溫暖的神情,眼神溫柔,語調柔軟,輕輕地輕輕地吻上花正芳的唇。這個鏡頭也征服了我,我似乎能感覺出小樓柔軟的唇,這個特寫是那么生動。我不禁感嘆,原來除了番茄汁和滾來滾去之外,張徹還有拍浪漫愛情片的潛力。
之后便是一路追查一路打打殺殺。
最后一場打斗,本片高潮,重頭戲。小樓早早便穿好了張徹為其準備的赴死白衣,依舊帶著張撲克臉去報仇。他掛在懸梁上的那鏡頭還挺不錯的,充分顯示了身材短小精悍的好處,如果是基努李維斯,只怕要藏也藏不住吧(囧)。最后的打斗依舊充滿張徹一貫的個人愛好,嘍嘍們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推便倒,車輪戰(zhàn)對主角是沒用的,主角像臺永不知疲倦的機器一樣左一拳右一腿。等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主角開始見紅,然后是慢鏡頭+主角身體夸張的扭動+主角開始滾滾滾。幾乎所有此類鏡頭我看著都覺得很歡樂,真的是太好笑了(我承認,我應該更嚴肅一點)。最后,當小樓終于完成滾戲后,他開始進行生前回憶:慢鏡頭配合從前他和狄龍一起在戲班練功的情景,確實很溫馨很兄弟愛。怪不得李碧華會把《霸王別姬》寫成一部BL文,原來是受此啟發(fā)(笑)。
看完全片兒,覺得真是太有愛了,阿尊在此片兒中酷得一塌糊涂,那酷勁兒絕對是基努李維斯的師傅級別的。雖然狄龍的戲份不多,但是也很出彩,那兩個女人基本可以忽略,只是作為推動劇情和渲染英雄柔情之用。
古往今來,果然擺酷是俘獲少女心的不二法寶。
張徹真的好偏心,為阿尊量身定做這部電影,把他捧上了影帝寶座,也造福了我們這些HC女。
4 ) 穿白衣赴死
央視電影頻道前陣子有天晚上放1974年的邵氏電影《哪吒》,剛好這部我沒看過,熬到半夜看了。接近尾聲時,看到傅聲扮演的哪吒穿一身白衣出來剔骨還父,忍不住笑起來,又是白衣啊張導演,您這是風格呢?還是執(zhí)念呢?
稍微看幾部張徹的電影就會發(fā)現(xiàn),白衣赴死,幾乎是張徹的注冊商標。
從早期作品開始,就有《金燕子》里的白衣大俠銀鵬,《大刺客》中的聶政也在赴死之時換上白衣。張徹自己也曾說:“京戲的人物和造型,其實頗為‘現(xiàn)代’,我拍武俠片深受其影響,我的‘白衣大俠’,是受京戲武生造型和舊小說‘白袍小將’的影響?!?br>
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關小樓。
1970年的《報仇》,從南方歸來為兄報仇的關小樓以黑色學生裝出場,中間曾換過一身白襯衣黑長褲,然后,在電影進行到75分鐘的時候,他穿上了一整套白色學生裝,從此刻直到劇終,整整二十分鐘慘烈血戰(zhàn),觀眾看到他被槍擊中,被數(shù)柄匕首刺入胸腹再拔出,鮮血噴濺如泉的畫面用慢動作刻意強調,那幾秒鐘,關小樓身穿任何其他顏色的衣服,都不會有如此觸目驚心的效果。最終,這個單薄狠辣的少年搖搖晃晃地站在樓梯上,一身白衣一半染成紅色,腳邊躺著數(shù)十具仇人的尸體。白衣濺血的色彩對比所呈現(xiàn)的視覺沖擊,四十年來讓每個看到這一幕的觀眾,在那一刻都忘記了呼吸。1970年第十六屆亞太影展,姜大衛(wèi)以關小樓這個角色獲得香港影史上第一位亞洲影帝,那一年他23歲,至今仍是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張徹晚年撰文時還不無自得地提到:“……姜大衛(wèi)在片中穿白色學生裝,也開了一時風氣,連羅維導演的《精武門》,李小龍也穿上了白學生裝,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報仇》的影響?!?br>
直到中晚期的《少林五祖》,五位英雄最后與清廷走狗決戰(zhàn)前也都齊齊換上白衣?!恶R永貞》中驚鴻一瞥的譚四,出場時一身咖啡色獵裝,后來談判桌上穿深色西服,當他換上白衣出現(xiàn)在畫面中時,資深觀眾立刻預感到,譚四在電影里怕是活不了幾分鐘了——這預感隨后就得到了證實。
白衣成為張徹電影的一大特點,甚至成為一種風格。除了視覺效果外,白衣還象征著英雄無瑕如玉的節(jié)操,有影評人說張徹電影中的白衣“如同英雄迎接死亡前穿的禮服”。衣冠勝雪和義氣肝膽就這樣在鏡頭前完美呈現(xiàn)給觀眾一個浪漫的武俠世界。
白衣赴死在其他導演的電影里也出現(xiàn)過,最鼎鼎大名的,當數(shù)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在殺手小莊和黑社會老大汪海的最后決戰(zhàn)里,用反差鮮明的教堂作為殺戮背景、在槍聲中驚飛而起的白鴿、毫無節(jié)制的一百萬發(fā)子彈等等元素自這部電影后幾乎成為約翰吳的符號,但有一樣元素,卻是屬于他師傅張徹的,那就是殺手小莊那身在槍林彈雨中被鮮血染紅的純白西服。
5 ) 短評沒寫完的話
張徹每部戲都有不同的講述方法,果然被人尊稱一代宗師,實至名歸。比如,這部就采用了戲中戲,現(xiàn)實與舞臺交相呼應。開篇,關玉樓的死與戲臺人物的死,曲終人散,大幕合上;
最后,小樓死也與戲臺人物的死,甚至是關玉樓的死,疊加。
此外,小樓臨死前回憶中的后空翻,癱在師哥關玉樓身上,小樓笑得真撩啊。
結構也好,開篇小高潮——關玉樓被群殺;
剩下小樓復仇,干凈利落,環(huán)環(huán)相扣。戲院廁所打斗,與花老板定情、更是江湖兒女江湖情,一張一弛,張徹導演好手筆。手刃封老板。
最后,與金志高定局,殺胡大帥,最后一石二鳥。
開篇關玉樓被人合力絞殺的死,和結尾關小樓復仇成功的死,也算是首尾呼應。
這部啟發(fā)了李碧華寫《霸王別姬》。
6 ) 刀子為什么這樣紅
重看《報仇》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電影中嘹亮凄厲的小號,類似早坂文雄在《七武士》里,類似Ennio Morricone在《賞金三部曲》里。悲傷雖可侵襲入骨畢竟傷之于凄婉,雄壯雖然發(fā)憤于胸到底失之于矯飾,小號在夜風中嘹亮而唱,恰好中和了這兩張情緒,是為“悲壯”。
男兒當流血,但流血往往虛擲。一次次地流血,究竟哪一次才真正的是拿到了仇人頭,解了心頭之恨?
電影開場有一行短字:
國民革命家北伐前夕
中國內地某城市
張徹棄政從影,滿腔抱負總不免郁郁寡歡,他不可能忘記年輕時候在上海得到張道藩的賞識,他也不舍得忘記蔣經國在臺灣對他的期許厚望(他在拍《八道樓子》的時候還特意唏噓一番),所以如果說他的電影存在母題的話:不是熱血,不是江湖道義,不是男兒情懷,而就是簡簡單單五個字“國民革命軍”。
電影的后半段小樓在對心愛的人訴說的時候有這樣的陳詞:
531
01:18:37,760 --> 01:18:39,557
到南方去
534
01:18:52,160 --> 01:18:54,469
我們可以過完全新的生活
在當時的背景下,“中國內地某城市”幾乎全部淪陷在軍閥割據(jù)的黑暗里,南方也許是一個希望,至少是一個開始。
電影雖然是一個為兄報仇的故事,可是雖然眾奸伏首,我們都知道不過就是“胡”大帥換了“說”大帥,再多的小樓也只能倒在血泊里,花正芳的前面是什么呢?最好的出路都也許是有人會來霸占了。一身好本領待又如何,一把刀,一腔血,奈何不了慢慢長夜。
電影是從小樓的哥哥被殺的。他的思維就更為簡單:“我們唱戲的人不是好欺負的”。但是人家欺負到頭上來又如何呢,不過就是單槍匹馬殺他個痛快,結果是又痛又快地被人家殺了個眼破肚爛渾身醬油。他到死大概也在想:如果我背上不是先中了那把飛刀……
小樓的不同在于“這些年一直在南方唱戲”,這帶來的不同不僅僅是哥哥抽煙嘴提籠駕鳥弟弟抽卷煙皮鞋皮箱,而在于他已經開始知道分析報仇的對象已經不僅僅是“快腿小黃”、“小虎頭”乃至封開山這樣的打手惡霸,而是他們背后的胡大帥。但他依舊沒有意識到那個“我是好人”的金老板有多可怕,他依舊沒有意識到哪怕胡大帥不過也就是放大了n倍的小虎頭。他采用的方式直來直去:以血還血,以牙還牙,這些人殺得不冤枉,我和他們拼了。
拼命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命并不值錢,對方住的是一品香旅館二層,住的是公館,抽的是大煙吃的是酒席,自己的人脈也就到“王五茶館”為止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結果賺了一大堆之后,南方終于變成了遠方。
張徹用喧鬧沸騰的鑼鼓點襯托江湖仇殺的刀光劍影,其實使人聯(lián)想到看似慷慨激昂的男兒本色其實就是畫鼻填臉的唱念做打,熱鬧也好,門道也罷。別人看了熱鬧覺得值了票錢,自己可就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為了拿一個金像獎嗎?
張徹的電影一直是被看做暴力血腥的代表,事實上他的用意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說 暴力的無用。如果說吳宇森還強調了 優(yōu)雅的暴力,那么張徹就直截了當?shù)馗嬖V我們:暴力就是暴力,暴力的用處就是同歸于盡,甚至還不能做到同歸于盡。暴力還能優(yōu)雅?那是廣告。
姜大衛(wèi)作為主演在當時是很不被看好的,譬如王羽,譬如狄龍,譬如鄭雷,譬如谷峰,至少都是雙臂的肌肉滿臉的橫肉,姜大衛(wèi)除了鎖骨就是肋骨,絕對身高都不夠秤,可就是這樣一個類似小男孩的男人手起刀落,單手將煙頭插入對方的喉嚨,扭斷了別人的脖子,將別人吊在了劇院的橫梁上。就因為個子小,所以他一翻身從樓梯上縱下就顯得輕巧,就因為個子小,所以他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就像一個嬰兒。他有眼神,他有背影,他有劉海,這些都是他的刀,都是他奪人魂魄的刀。
張徹自詡就是因為姜大衛(wèi)的白色中山裝顯得帥氣,所以李小龍在《精武門》里才特意讓陳真換上了這身行頭。白衣映照鮮血,的確使得少年的犧牲顯得觸目驚心,可是我更中意他最后滿身是血地倒在花壇邊上,圓形的花壇似乎在訴說塵土過后,無善無惡。(同樣滿身是血的陳星爬起來,他明明跌倒在我身邊,怎么最后的特寫我被拖走了捏……)
7 ) 南國夢
從截圖說起吧
我上一輪看邵氏中毒的時候
沒給狄姜截過圖
一半因為我看的很多還是碟,D5
所以,手機看片的方便
那時辰還沒有(歲月如小片兒飛刀)
兩位爺真的不是靠臉的
看著都是嫩兔子似的好女面
野開來都跟狼崽子一樣
(頻道切換得飛快)
伸頭看自己肩胛(這是什么韌帶)
蕩吊燈上二樓
說翻就翻,說竄就竄
現(xiàn)在李安都可以拍出120幀
再也不抖動的畫面了
可是小姜的勾腳反踢快得讓我就是截不住
戰(zhàn)后的第一代年輕人
戰(zhàn)后的第一代本土明星
他們的一身武藝才藝
是全心全意為了電影養(yǎng)成的
也幾乎毫無保留地交給銀幕保藏下來
啊
李小龍的粉絲總是忘記說起同時代的他們(死者總是更容易變了傳奇),
他們身邊背后也還有更多的配角武行,
五勞七傷都靠肉身頂硬上,
各位都能平安來到晚年,
真是菩薩保佑??
再看看仔細
張徹的分鏡肯定做得非常認真
在攝影機焦距那么短的前提下
演員真實角力的肢體動作幅度
都牢牢卡在“鏡框”里
也是服氣
要想俏,一身孝,
可張徹的發(fā)現(xiàn)是
白衣飄飄,蘸了血籌分外驕
死亡的舞蹈在角色、兄弟間傳遞,
這種宿命般的論調
出以現(xiàn)代舞似的節(jié)奏、力量和曲張,
神秘和壯美都有齊了,
看著他們死去的我們,得到凈化。
小樓和正芳約著說:
過了今晚,報了大哥的仇,
我和你遠走他鄉(xiāng)———
“我們一起到南方去,
那兒和此地不同,
我們可以過完全新的生活”
關小樓沒有去
不過,這一個個的故事
都是在南國的電影世界里
生成的美夢。
張徹最好的電影,每個動作都踩在節(jié)拍上,節(jié)奏控制極強...
“別怕,小芳,我們有多親熱就多親熱?!闭f完都不帶笑的。
這個片實在是太適合對我尊發(fā)花癡了【當然面對我尊隨時發(fā)花癡無鴨梨】這個片的設定有問題,大嫂居然能給龍大伯這種美男戴綠帽,怎么可能!除非他是基佬【呃……】大家都說本片是黑客帝國的炫酷祖宗,我覺得大家說的很對,我尊一襲黑衣真是完美。
平行剪輯。頭可斷,發(fā)型不可亂;終極大戰(zhàn)必穿白衣;狄龍又慘死,陳觀泰還連死兩回
姜偉年先生與汪萍小姐不解紐的幾段“床戲”,還不如他與譚富榮先生練功的一幕曖昧纏綿,即便是臨死前的一剎回憶,嗚呼,張徹老先生,你是讓關小樓去報仇還是一往情深去赴死?
1.不夠Cult,不夠大快人心,個人覺得不如《殘缺》。2.有些動作部分的調度真的非常出彩,但是劇本編的又有不少讓人搔頭的漏洞。3.不知什么原因是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張徹片……
看到那鮮紅的液體,不敢相信那是血。。不過小樓死得太帥了,郁悶的是狄龍的角色每次都比尊的死得早,而且無比慘,新獨臂刀里是腰斬,這次是雙目刺瞎加穿腸破肚,飚血飚得兇猛
哪有那樣的少年,人比紙薄,銳如刀鋒,一襲黑自暗夜的青石階踢踏而來.他回過首,全世界都到抽了口涼氣.--我就是關小樓.
界牌關 聽說是這部電影促發(fā)了李碧華后來寫霸王別姬 確實好片子 年輕的姜大衛(wèi)有無法言語的魅力!~~
就姜大衛(wèi)那小身板兒還打打殺殺呢?頭發(fā)還很銷魂的說。很喜歡影片開始狄龍打架的場景穿插著唱戲的臺景。(還有開始狄龍被插雙眼那效果簡直是西紅柿揉碎了直接乎眼睛上了好嘛!武指袁祥仁。
配樂絕了,與劇情天作之合,紛紛入扣,緊抓人心;慢鏡頭妙了,渲染情節(jié),突出表現(xiàn)力度。
張徹還真是愛姜大衛(wèi)啊,白西服關小樓太帥氣了
黑?白?紅,一場絢麗的死亡之舞
精致.
慢鏡頭,平行剪輯,姜大衛(wèi)一身白衣的復仇形象十分經典。
8.0 重看。不以硬橋硬馬的武打做賣點時,變焦被收起來,而用手持與慢鏡來映襯慘烈,這次更加上各類閃回的蒙太奇。剛好《報仇》有關戲劇,從戲臺上的《界牌關》我們很可以看出動作場面的原型何在,各種夸張而非真實的武術動作,兵器并不真正沾身而不過輕飄飄劃過,盤腸大戰(zhàn)不消說,簡直就是張徹武戲的代名詞,羅通將死前的繞圈旋翻正對應各個英雄男兒令人發(fā)指的打滾。如友鄰所說,亮相才關鍵,因此姜大衛(wèi)絕不會脫下自己的白衣,在武戲本身都看起來像是缺點的這些老舊武打片里,白衣染血的氣概才是最重要的。關小樓為關玉樓報仇了這么久,只在結尾唯一的鏡頭里,他們才真正共處一鏡。
這個街道,這個狙擊槍,這樣的情節(jié),有木有讓你想到noira啊~貌似見到陳觀泰了,然后有個死人眼睛眨了一下...
還真就是黑色電影!加入了現(xiàn)代舞!剪輯也很棒~充滿美感的鏡頭!要翻拍就找周杰倫!
東瀛感濃重。捧姜大衛(wèi),在海報上卻又不得不用狄龍的胸脯撐場面,真可謂掛羊頭賣狗肉(大衛(wèi)在這裏標誌性動作是甩頭髮……不讓大衛(wèi)脫衣服實在是明智之舉)。聖母-妓女對照如故。值得關注的是夾雜其間的南北意味,去南方可以開始新的生活,沒有險惡,沒有仇怨。
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