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年代必看喜劇
芭芭拉又一次奉獻了自己的優(yōu)秀演技~~~
她對于喜劇的掌控我想已經(jīng)根本不在話下~~
還有可愛的Ryan~~我想在《愛情故事》這樣的經(jīng)典電影之后,沒人會不愛這個小帥哥~~~而在本片中他那傻乎乎的形象更是可愛至極。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結(jié)尾~~
芭芭拉在飛機上對Ryan說的最后一句臺詞:“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正是《愛情故事》里的經(jīng)典臺詞,AFI經(jīng)典對白排名第13名。當(dāng)然在本片里完全就是搞笑了~~誰叫男主角都是同一個人呢~~
呵呵~~看到這里我自然就會笑,因為和《愛情故事》惆悵的結(jié)尾實在太對比了。
當(dāng)然,芭芭拉自己也在《THE WAY WE WERE》里惆悵了一回,可惜在奧斯卡上還是敗在了另一部喜劇《偷情俏冤家》的女主演手下。從而徹底在后面的無數(shù)年遭到了奧斯卡大叔無數(shù)次不公的對待。
2 ) 這不就是寧浩嗎?
我都不記得上次看有幾年了,也不記得看《育嬰記》有幾年了。
只記得看后者沒看進去,前者嘛,o'neil脫了下衣服,所以我很不淡定的就沒怎么關(guān)注劇情了。這位先生是個業(yè)余拳擊迷,所以有點料。那個年代的男演員不象現(xiàn)在個個都是健身咖,因此是比較“正?!钡挠辛?,不是蛋白粉催起來的料。
后來看到基網(wǎng)上那些并不算驚艷的截圖瘋傳,才知道這位先生好紅。
看他演阿呆,那神態(tài)那表情,分分鐘讓我想到幾十年后一同名的雷諾茨,一樣是基佬最愛,基的口味真是幾十年如一日。
什么是screwball我也說不清楚,不過這電影要直接類比,一個是我國人民最熟的80年代的俄羅斯片,什么《意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啊,什么《大象音樂會》啊,大家盡情把智商調(diào)低,從頭笑到尾。
但是這個又故意玩點情節(jié),四個一模一樣的箱子換來換去,觀眾如我是看花了眼,一下要調(diào)低智商一下又要眼尖記性后,這不折騰人嗎?
所以這就是一70年代的《瘋狂的賽車》。巴巴拉那年剛演funny girl,奧尼爾的《愛情故事》已經(jīng)上過了,正是紅的發(fā)紫的時候,收起風(fēng)流倜儻深情款款扮nerd。女的舉手投足就是一桑爪,男的就是一有肉無腦的雷諾茨,當(dāng)然,好笑程度比《假結(jié)婚》高很多。
二位戲完了就在一起了,貌似是女王唯一一次吧。幾乎所有的男主角都恨她。這次也許因為還是新人,霸道囂張還掖著,小女孩的可愛還在。戀情持續(xù)了一兩年,女王就轉(zhuǎn)向種馬沃倫比第了。所以難怪al寫the way we were腦子里就這兩位。我看imdb,女人們異口同聲,奧尼爾哪有雷德福有charisma,可是al的心里,奧尼爾應(yīng)該遠比大眾情人有味道的多吧,這就是男女審美大不同。
3 ) 《愛的大追蹤》7.5
①
其實編劇極佳,經(jīng)典橋段俯拾皆是,包袱抖地又穩(wěn)又巧,可是再好的編劇筆下,神經(jīng)喜劇里的男男女女總難免顯得蠢笨癲狂。
好在我們還有芭芭拉·史翠珊。
②
《紙月亮》里面狡黠的圣經(jīng)推銷員戴上玳瑁眼鏡,到這兒就成了呆萌英俊的樂理博士。
都怪那個古靈精怪的女人,莫名其妙死乞白賴就纏上了他,陰差陽錯引得各色人馬輪番上場,從頭到尾狀況外的他早就精疲力盡。
他意興闌珊地坐下來,隨手彈起鋼琴,沒成想幕布揭開,又是她側(cè)臥在鋼琴上得意洋洋地沖他拋媚眼。
她給他唱起了小曲兒,悠揚婉轉(zhuǎn)真好聽。完了完了,這下他在劫難逃。
③
前半段是歡喜冤家的神經(jīng)喜劇,后半段是飛車追逃的動作喜劇。神經(jīng)喜劇自誕生起其實一直沒有長進,倒是動作喜劇一直能有推陳出新。
前半段要是覺得裝瘋賣傻太刻意,不妨熬一熬,后面有一段絕妙的追車戲呢。
④
所以舊金山是最適合拍追車戲的城市么?想了想,不,我們還有重慶。
神經(jīng)喜劇呀,太瘋了。特別是中國城那段飛車戲份還挺難的,這么大一段調(diào)度和巧思。
典型的神經(jīng)喜劇,拿錯行李引發(fā)的折騰。
一群智商捉急的蛇精病,很搞笑。還有對黃金年代的screwball comedy滿滿的致敬。加一顆星因為barbra說的最后一句臺詞是男豬腳兩年前出演的電影《愛情故事》里最出(矯)名(情)的臺詞,導(dǎo)演你太壞了居然這么不留情面地黑人家噗!對Barbra好感倍增!
飯店+上流聚會+街頭追逐+法庭 = 老電影元素?zé)o可救藥的瘋狂大亂鬥(esp. 《育嬰奇譚》),Barbara Streisand逗弄呆呆帥哥的模樣好迷人。
挺搞笑的,我笑了。怎么看芭芭拉史翠珊,都覺得她像蘇格蘭牧羊犬,尤其側(cè)面。。。
皮球去年安利的我現(xiàn)在才看哈哈哈哈 是最近看過最好玩的電影 梗都活潑潑可可愛 而且舊金山高高低低的街真的太合適追車戲了 不過九曲花街那里就好考驗車技 看的時候就一直想史翠珊會唱歌吧 然后果然有開口唱還引用卡薩布蘭卡名言
- 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 - That's the dumbest thing I ever heard.
有意思
好久沒看這么爆笑的神經(jīng)喜劇了,前半段幾個旅行包搗鼓來搗鼓去的我一開始還能跟得上誰拿了誰的包,后來跟不上了就跟著瞎樂呵了,后半段竟然是在三藩上坡下坡玩兒追車,怎么的,當(dāng)自己警網(wǎng)鐵金剛??!可以想象到拍片途中一定很歡樂,最后竟然還黑了瑞恩奧尼爾自己之前大紅的愛情故事,笑哭??
博格丹諾維奇拍攝了一部基頓式的喜劇,同時加入了70年代流行的無厘頭風(fēng)格,芭芭拉飾演的女主角又非常像從神經(jīng)喜劇中走出來的人物,頗有穿越的氣質(zhì),從四個一樣的手提包聯(lián)系起四個完全不同的人物,然后再加上被牽扯進來的幾個可憐人和打壞主意的惡人,構(gòu)成了一個走不出去的死循環(huán),然后卷進來的人越來越多,事情越鬧越大,但在這混亂之中,我們的主人公卻能看清之前井井有條生活的虛偽,從而找到真愛,電影最精華的部分一是旅館中偷包那復(fù)雜的場面調(diào)度(幾個回合下來觀眾已經(jīng)放棄了思考哪個包究竟是誰的),被導(dǎo)演牽著走,最后打開包時對知曉全部的觀眾來說也是“驚喜”,另外一個經(jīng)典就是舊金山的飛車大戰(zhàn)了,那個搬運玻璃的經(jīng)典場景原來就出自這個電影,貨真價實的名場面,從中能看到對基頓的致敬
七十年代的神經(jīng)喜劇,旅行包錯亂引發(fā)的笑料,追逐戲和法庭戲都很歡樂~
太搞笑了,為什么沒人提到過這部電影呢,有好多橋段非常經(jīng)典:旅行包、酒店、追車、法庭,芭芭拉史翠珊的表演也非常優(yōu)秀,幾乎讓人忘記了她原本是個音樂人。
對舊金山的印象一個來自?馬耳他之鷹?。一個便來自姑婆芭芭拉的這部
-“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 - “That's the dumbest thing I've ever heard.”
好看,開心~ 最搞笑一幕是房間著火了玻璃砸碎了服務(wù)員依然在鋪桌布備餐哈哈哈哈哈哈哈。瑞恩奧尼爾好帥。
忠實模仿致敬了黃金時代兩大特色喜劇類型:Screwball和Slapstick。 /////// 從本片看來,Slapstick因為動作喜劇的屬性,明顯跨時代適應(yīng)能力較強;而Screwball雖然也算是浪漫喜劇的前身,但表演的30年代感還是太強、與“現(xiàn)代”相離較遠。 /////// 本片前半段因為類型模仿所以人物塑造有點刻意賣傻的感覺,但后半段笑點由情境帶動,觀感體驗提升不少,而且追車戲影史排名前幾也是當(dāng)之無愧的。
又有screwball的精神,又有screwball的內(nèi)容,笑死我了。
Haven't laughed so much for so long, such a good movie and Ryan O'Neal is soooo cute!
"愛意味著永遠不用說抱歉”“這是我聽過的最愚蠢的話”芭芭拉史翠珊不算美,但瑞安奧尼爾就很可愛了
貴陽看過??催^這一片和THE WAY WE WERE便明白了為什么巴巴拉史翠珊是永遠的GAY偶像鳥----永遠的丑女俊男配完全配合了GAY觀眾的意淫方向。沒想到的是Bogdanovich的喜劇片水平很高啊,出現(xiàn)了不少經(jīng)典橋段,比如大街上搬玻璃的人來回躲飛車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