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蘇丹電影,奇異的觀感伴隨視聽回振。攝影極美,光線、塵埃、陰影,自然質樸,在音樂烘托之下,熨燙在斑駁的黃土地里,層疊幽深得迷人,延續(xù)千年之久的儀式在其中淌出血淚。好在影片有原始破敗,宗教征服人性的一面,也有向上生長,意識覺醒沖破神性的一面。如果20歲還未死去,那一定要永遠跑在光里。奇遇字幕組之前剛翻過一部蘇丹紀錄片叫《與樹對談》,幾個導演想運營一家電影院都是犯罪的國家,可以拿來簡單地了解一下這個國家的文化背景。回頭再看這部電影,能讓它加分的地方很多,主要這還是一部完成度很不錯的片子,特殊的文化背景賦予了這個青春成長的故事不一樣的生命力。
這部《你會在20歲時死去》豆瓣看過人數(shù)不到2500。獲得了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導演是蘇丹人Amjad Abu Alala,讓我們從這位蘇丹電影人的角度來看蘇丹20年內戰(zhàn)(1985-2005)。
電影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男孩,出生在極度虔誠的蘇丹伊斯蘭教農村,他被伊斯蘭教領袖預言將會在20歲時死去,因此他在周圍人的憐憫、欺凌、母親的過度保護、父親的拋棄下跌跌撞撞走向那預言將要發(fā)生之日,沒有朋友,不敢爭取心愛的女孩,特長是背誦兩種《古蘭經》。直到快20歲被一個游歷過歐亞非的攝像老伯啟智,也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20歲那天并沒有死,而激動喜悅用盡力氣奔跑追逐在運棉卡車的漫天沙塵里……
這個電影屬于電影故事本身比較老套,但是放入蘇丹國家近代概況會后勁很足的作品。尤其現(xiàn)在蘇丹武裝沖突再起,漫溢效果未知的國際情勢之下。
代入蘇丹國家近代史來對這個電影文本進行解讀。1899年蘇丹成為英國和埃及的共管國,1956年宣布獨立,1969年發(fā)生軍事政變成為蘇丹民主共和國,1985年達哈卜軍事政變改國名蘇丹共和國,1989年巴希爾軍事政變,任總統(tǒng),在全國范圍實行伊斯蘭法,以《古蘭經》和《圣訓》作為方方面面的準則,當時南方部分省份也就是現(xiàn)在南蘇丹國一直對抗、反對,南北蘇丹因此陷入長達20年的內戰(zhàn)。2005年雙方在美國和東非政府組織參與下,在內羅畢簽署《全面和平協(xié)議》,至此,長達20年之久的蘇丹內戰(zhàn)宣告結束。6年過渡期之后,南蘇丹共和國于2011年成立并獲得蘇丹承認。
如果把男主比喻成內戰(zhàn)的蘇丹共和國,他20年成長過程中所遭受的欺凌、內向、無力和孤立更像是導演阿姆賈德對于身陷內戰(zhàn)祖國的同情。諸如古蘭經訓練、同學的一次次霸凌、與唐氏患兒為友、懦弱不敢追求愛情,則是在擬人化這個國家的處境:1989年巴希爾上臺解散議會、內閣以及地方政府、取締一切政黨、停止一切非官方新聞機構的活動,實行伊斯蘭法,以《古蘭經》和《圣訓》作為制定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方針和政策的準則。
編劇如此擬人的寫法固然很精妙,能讓簡單的情節(jié)變得涵義雋永,但也不得不說是一把普通電影制作者很難玩好的雙刃劍,因為剝離真實歷史事件的拍法對觀看者要求就提高了,很難保證觀眾對蘇丹歷史的知曉程度。
除去劇本和電影文本的解讀,電影的視覺呢?有蠻漂亮的構圖和燈光,內心外化的超現(xiàn)實手法運用的也還算融合,最好看的是顏色,黃色基調上的白、紅、黑,給我留下了很統(tǒng)一的觀感。
還記得男孩在電影結尾追隨棉花卡車奔跑嗎?蘇丹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農業(yè),農業(yè)人口占全國的80%,棉花、花生、芝麻都是它們的經濟作物供出口,而且蘇丹的長絨棉產量世界第二。雖然是開放性的結尾我們不知道男主是否在喘息奔跑之后會否死掉,但是用這個鏡頭寓意蘇丹追求經濟的發(fā)展是來自導演的美好祝愿。
希望蘇丹局勢早日穩(wěn)定,希望不會有更多的漫溢效應發(fā)生,更希望世界和平。
現(xiàn)在的每一天都要開心哦~
穆扎米爾出生在蘇丹的一個村子里,村子里的一位圣人預言,“這個孩子會在20歲時死去?!?由于無法接受詛咒,單親母親一直對他過度保護,直到他19歲穆扎米爾出生在蘇丹的一個村子里,村子里的一位圣人預言,“這個孩子會在20歲時死去?!?由于無法接受詛咒,單親母親一直對他過度保護,直到他19歲
這是一樁關于死亡預言的寓言。
影片最開始就是母親Sakina抱著她剛出生的嬰孩向謝赫尋求祝福與賜名。謝赫為這個男孩取名為Muzamil,儀式里的舞者在一旁跳舞、唱數(shù)年齡祈福。不料在數(shù)到二十的時候,舞者突然倒地不起。于是大家知道這就是真主的旨意,這個男孩將在二十歲時死去。
余下整部影片都在講述Muzamil如何生活在關于他自己的死亡預言之中。父親承受不了兒子將死于是離開村莊;母親Sakina永遠穿著黑衣,生活在她兒子漫長的葬禮中;同齡孩童們叫他“死亡之子”,玩笑捉弄他。Muzamil自己更是從小就不被允許出遠門或做任何稍有冒險的事。不過他記憶力極好,成為了村里唯一能夠背誦兩種古蘭經(Hafs and Al-Duri)的人。然而即使是在他的背誦會上、在人們一齊祝賀并贊美他的那天、在他母親最為榮耀之時,惋惜和哀嘆也總是如影隨形——“這孩子定能成為偉大的學者,要不是他年紀輕輕就要死的話?!?/p>
轉機發(fā)生在他與Sulaiman的相識。因為給小雜貨店打工,Muzamil被迫偷偷為酒鬼Sulaiman送貨上門,由此認識了這個在國外生活多年的洋氣電影人,并因而大開眼界,第一次見識到了“外面”的世界。(和talking about trees頗有可對讀之處)Sulaiman和他聊電影、外國、女人,成為了他生命中近似于父親一樣的角色。兩人爭吵之后Sulaiman的一段話也最準確地描述了Muzamil的生活:你總是在為你的罪祈求寬恕,可你從未有罪;試著去罪,你才能知道黑與白的區(qū)別。
是的,這話我聽來有兩重認同。一來這就是Muzamil的被刻于死亡預言之中的生活,也就是,從不曾真正地去生活。甚至他的那段戀愛,女孩的熱情、快樂、痛苦都那么一目了然,而Muzamil似乎只有無窮無盡的猶豫和退縮(當然完全可以理解)。Sulaiman說印上了墨水的白紙只會更白。Muzamil,溫柔的善良的Muzamil,卻只是含混的蒼白。
另一方面,這部電影給我的觀影感受也有點模糊乏味。畫面固然精美,構圖和光影都相當講究,但是——作為一個藝術細菌不多更在意故事本身的觀眾——我總覺得劇情在抽象與具體之間打擺子。雖然設定頗為寫實,但一些人物反應的細節(jié)、說的臺詞常常突兀跳戲。以至于看到片尾寫著“To the victims of the Sudanese Revolution”,我?guī)缀跏遣蛔杂X地點了點頭:將這部片看成一部更寓言式的作品,所能引發(fā)的理解和想象會豐富得多。
在故事的末尾,Sulaiman死了,被葬在本來為Muzamil準備的墳墓里。Sulaiman的長期伴侶、妓女、歌者Set Alnesea用海娜染黑了自己的手指,以Sulaiman未亡人自居。緊接著,Muzamil就在他二十歲生日當夜,拿著他在清真寺工作換得的全部積蓄,跑去找Alnesea,想要和她上床。在Alnesea不斷地拒絕中,他強迫地壓倒她,反復地說Sulaiman不是想讓我試著犯罪(try sinning)、你們不都想要我成為男人、想要我真的做些什么嗎……
在這個片段,我前面所說的那些隱喻的、模糊的、乏味的敘事仿佛瞬間轟然坍塌。遙遠的寓言被迅猛地拉到眼前、拉到地面,影片里人物的情緒和動作沒有哪一刻像現(xiàn)在這樣激烈飽滿。這是全片最讓人不適、也最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jié)。我其實拿不準這是導演有意為之,還只是出自某種陳詞濫調:男人得上一個女人來彰顯他的存在,尤其,最好,得是父親的女人。
這是一種非常丑陋的殘酷——這就是慘白紙張一般的、沒有真實生活的Muzamil能夠想象的最大的生活、最大的罪——殘酷之處恰恰不在于這罪有什么驚世駭俗之處,而在于這罪如此單調、如此匱乏,不具備任何實質的大膽與挑戰(zhàn)而僅僅充滿了腐朽的形式(*因為我們早已知道這男權和父權的宣言、這對女人的罪從未停止重復)。
下一幕里Alnesea完整的衣裙似乎暗示強奸沒有完成,我和mq都覺得簡直松了一口氣。如此這般,當最終鏡以Muzamil大步跑出村落為結局,才可算暗含希望。
(可能有過度解讀之嫌,觀影&討論 with mq,她和我有很多不同看法)
穆扎米爾20歲生日那天,圣人和村民們一早就到穆扎米爾家里準備來為他操作后事,母親來到他的房間卻發(fā)現(xiàn)沒有人,而且床上沒有任何睡過的痕跡。母親害怕穆扎米爾死在了荒野里,尸體被野狼給叼走了,驚恐地跑出來向村民大喊:“穆扎米爾消失了。”于是,村民們便分散開來,四處尋找穆扎米爾。
而穆扎米爾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仍然在麗思的房間內,他看了看墻上的日歷,確實是今天,但他沒有死去,他打破了詛咒,他活過來了。麗思看他醒過來了,便對他說:“你沒有死去,塞米會很高興的,你的母親也會很高興的??旎厝ジ嬖V她這個喜訊?!?/p>
穆扎米爾想到自己的母親,那個可憐的女人,在父親得知他會死去的那一年由于無法承受這樣的結果,無法在驚恐的日子中絕望得活下去就毅然離開了。只剩下他的母親,不離不棄,頑強得像一堵墻,為他贏得世界上的一個安全角落,默默陪伴,一聲不語,接受這命運的“饋贈”。但她又何曾不因此而變得破碎,早在預言的那一日,母親從此只穿黑色的衣服,從那一日起,便日夜為他守喪,她的世界里再無顏色。
穆扎米爾心疼自母親,便往家里的方向飛奔而去,母親,謝謝你的守護,從今日起,你便能脫下那一身黑,從此你的世界里將再有五彩斑斕,再有希望。
穆扎米爾飛奔到家,看到村民們都簇擁在自己的家中,知道大家都是來為自己的事情做準備。他興高采烈地撥開村民直奔母親。
“看,是穆扎米爾,他,他還活著?!币晃淮迕耋@恐大喊,他最先看到了穆扎米爾。
母親一聽也不由一驚,手上的杯子由于手的松弛瞬間掉在了地上,摔碎了兩片。
“母親,是我,我活下來了?!蹦略谞柟蛟谀赣H面前哽咽地說。
母親立刻扶起穆扎米爾,兩人相擁而泣。
就在這時,圣人的其中一位追隨者突然高喊:“這是褻瀆真主的意旨!這是褻瀆真主的意旨!”
另一位追隨者緊接著說:“這是不祥之兆,違抗真主的意旨,會給整個村莊帶來災難!”
村民像被點醒了一樣,從對穆扎米爾消失不見的驚恐,到見到穆扎米爾仍活著的喜悅,再到穆扎米爾竟然違抗真主的旨意恐給自己帶來災難的憤怒。便齊聲高喊:“穆扎米爾必須死!”
“穆扎米爾必須死!”
“穆扎米爾必須死!”
情緒高昂,像當天的烈日。
穆扎米爾的母親立刻把自己的孩子扯到自己的身后,眼睛像雄鷹一樣盯著漸漸狂顛的村民。穆扎米爾則處于巨大的震驚當中緩不過來。
母親開口了,她用比平時高八度的嗓門向圣人質詢:“圣人,二十年前你說穆扎米爾會在今日死去,但是他活了下來,這難道不是奇跡嗎?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圣人對于自己的預言被打破,恐自身的能力被質疑,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如果認為穆扎米爾活下來是好事,是福音,那么以后將不再有人相信真主,追隨真主。真主將遭到質疑,這是他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定了口氣,與其是在回應穆扎米爾的母親,倒不如說是在對村民發(fā)號施令:“穆扎米爾如果沒有死去,那么將給村里帶來災難。”
母親聽到圣人的話,剛涌起的希望如同地上的杯子碎成兩半,她知道一旦被圣人定性如此,穆扎米爾將不再有機會。于是她撿起地上碎成一半的杯子片,讓穆扎米爾趕緊往后逃,穆扎米爾恍則惚地跑進屋里。
此刻的村民有了圣人的旨意便成團暴動,直徑往屋內沖,穆扎米爾的母親搶先一步擋在了門口,眼淚從眼睛里四散開來“我來為穆扎米爾贖罪,我來為穆扎米爾贖罪!求你們放過我可憐的兒子吧!”說完,便用手持的碎杯子片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向后一倒把整個身體都鑲嵌在門框里,讓村民無法入內。
村民們先是一驚,靜默里片刻。
“讓我來。”人群中開出了一條路,第一位高喊穆扎米爾必須死的那位苦行僧帶著一個火把從人群中走來,走到門前,便將火把往屋頂一甩,接著陸陸續(xù)續(xù)有人帶著火把朝屋內仍了進去。
瞬間燒成了一片火海。
男主角小的時候大魔王預言了這個男孩絕對活不過20歲。簡直就跟張無忌一樣啊,張小的時候也中了毒掌命不久矣。男主角的媽媽對此深信不疑,就開始準備男主角的后事。大魔王在當?shù)氐赂咄?,他的預言從沒有錯過??磥砭退隳兄鹘?0歲不死,大魔王也會弄死他。
男主角喜歡上了女主角,所以經常去女主角家看碟片。女主角的老公是見過世面的人,他讓男主角每次來的時候帶瓶酒過來。終于有一天女主角老公死了,死之前跟男主角說你的酒其實一點也不好喝。還教育男主角你的膽子太小了,膽子要大一點偶然犯錯我會原諒你的。然后女主角老公就去世了。還有一天男主角的死期就到了,男主角不想死就躲到了女主角家里。大魔王的手下在四處追殺男主角。男主角曾經一度絕望的投河自盡,還好被他的爸爸從水里撈起來。有一個女孩一直追求男主角,但是男主角沒有去女孩家提親所以女孩后來嫁給了別人。感情是不可以勉強的,男主角只愛女主角一個。所以男主角給了女主角錢,說別去上班了我養(yǎng)你啊。女主角說你應該找個年輕的,男主角說俺就稀罕你。
那晚之后男主角就離開了那個村子,也許就是為了躲避大魔王的追殺。也可能是他和女主角沒有辦法在一起,所以只能離開這個傷心地。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明白處于一手遮天的村子里要么逃走要么就妥協(xi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些不逃走卻又不愿妥協(xié)的,后果可想而知。
70/100。電影的主題是很有傾向性的,對于一個生來就被認定為帶著“詛咒”的人來說,面對整個世界的掙扎和擺脫是那么艱難而又痛苦,在走出陰霾之后又是那么不知所措??墒钦麄€故事的構建卻犯了第三世界國家拍電影的通病,你一不拍就啥也拍不出來,一拍就要整一些別人完全不了解的“宗教氛圍”“宿命定論”“神秘主義”,看起來一股子高級的模樣,其實完全就是給原本不錯的故事拖后腿。此片不僅在這個方面做的太過,引入的那個“外人”的角色也很毫無頭緒地莫名其妙,再加上大段大段沉悶的凝視段落和冥想瞬間,簡直讓今天本就身體不適的我雪上加霜??措娪暗娜斯倘粫δ吧沫h(huán)境表露出好奇,但這種好奇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在的,你一旦把這種“陌生”做的太過了,那就不是好奇了,是討厭。
之前看過一句話,阿拉伯世界的人民拼命想把哈吉布脫掉,而西方又拼命讓他們把哈吉布戴上。
可能是一部存在的意義大于內容的電影。陽光下不同的土地不同的信仰生長出不同的文化與人,但同樣對于命運的解讀讓我們心懷敬畏。
劇情簡介吸引我,拍得感覺有點神...
不要接受所謂“宗教領袖”的所謂“預言”或“詛咒”!
虔誠信仰陡然變出一條倒數(shù)計時的絕路,簡直不知從何怨懟。從出生起就被敲定的命數(shù),也許該活得更恣意更爛漫才好,結果大家都在防備睡美人碰到紡錘尖似的,那種憋屈郁悶,但凡被點破些許,日子都更不是滋味。覺醒與成長扭成一股痛苦、壓抑、怯懦的混合物,到最后,該犯的錯犯得如此潦草,拳打棉花一般,在同類故事中就不算上乘了。但攝影真好,天蒼蒼地茫茫的,塵與土都好看。三星半。#桃花島觀影團#
預知了結局的旅途,充滿了發(fā)現(xiàn)的人生。
非常棒,感人至深
大運牌汽車亮眼
7.0題材很吸引人??坍嫷奶?。
死亡之所以成為「電影」永恒探索的母題,正因為「向死而生」是降臨并籠罩所有人一生的宿命。人的信仰在原始宗教文化語境里「難產」的根源往往在于,形而上的「精神之父」非但沒有承擔起啟蒙和指引的責任,那些以「先知」之名的預言反倒給信徒們認知自我和了解世界制造了一層又一層的障礙。倘若「真主」的旨意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命中注定,那么「你會在20歲時有所改變」才是《你會在20歲時死去》的真正注解。但這部作品其實不僅僅在見證一位蘇丹少年的成長,同時也在聚焦蘇丹革命運動的犧牲者和受難者。一份得到「真主」應許了的「賜?!棺罱K沒有按時到來,死亡在這片沃土之上或許真的成了一個無法打破的詛咒。
#BIFF 威尼斯最佳處女作。墨點讓白紙更白,向死而生的蘇丹男孩經過一段被預言囚禁的生活在20歲時才重生。
拋出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命題,若命數(shù)已定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呢? @BIFF24th
@IFFR 三星半 電影在相依尼羅河的落后村莊中打造了與現(xiàn)代經驗相悖的古世紀,讓主角面對二十歲死去的預言。少年在宿命的圍困中被死亡趨使得毛骨悚然,又被誘惑地想要更多生命的意義。攝影和配樂都極美,作為處女作,影院觀感體驗好得想打四星,但還是有不少硬傷,父親的離去和歸來都被弱化了,蘇萊曼亦師亦父的角色又有點常見。夢里母親抱著他的尸體的畫面刻意模仿圣母哀悼圣子,突然打破了電影由古蘭經、先知和宣禮營造的伊斯蘭氛圍。
奇遇字幕組之前剛翻過一部蘇丹紀錄片叫《與樹對談》,幾個導演想運營一家電影院都是犯罪的國家,可以拿來簡單地了解一下這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仡^再看這部電影,能讓它加分的地方很多,主要這還是一部完成度很不錯的片子,特殊的文化背景賦予了這個青春成長的故事不一樣的生命力。宗教背景讓這個故事的設定意味深長,男孩在20歲的那天,有人突然替他死去,而他仿佛走上了那個人的人生。
第一次看蘇丹電影,奇異的觀感伴隨視聽回振。攝影極美,光線、塵埃、陰影,自然質樸,在音樂烘托之下,熨燙在斑駁的黃土地里,層疊幽深得迷人,延續(xù)千年之久的儀式在其中淌出血淚。好在影片有原始破敗,宗教征服人性的一面,也有向上生長,意識覺醒沖破神性的一面。如果20歲還未死去,那一定要永遠跑在光里。
向死而生的男孩。新人導演拍得暮氣沉沉啊,感覺后半段已經垮掉了...
夫子說,子不語怪力亂神。神,也只是為民服務。中國人供奉的神,都是由我們臆想能賜福于我們的神。如果不能,人定勝天,要你這個神何用。片中真主說男主20歲會死,男主的20歲就活在真主的陰影之下。父親離開了他,所愛的女人嫁作他人婦,沒有朋友。只有誠心頌念古蘭經,渴求真主保佑?;钤谝粋€封閉的世界,日復一日。命運需要抗爭,成長需要犯錯,坐以待斃就是死,有可能不到20歲你就死了。
看著表盤上的指針周而復始的轉動,我們都知道,死亡的接近??傻k的腳步聲太輕,輕到令我們還以為能錯下去,周而復始的錯下去。
天堂電影院式由電影拯救的人生,亦電影人美好念想;渴望傳遞并承載更為開放自由的現(xiàn)代思想觀念,但“由預言決定命運”必有不同的解讀,可視為挑戰(zhàn)人生命運的社會變化,或看作浸入骨髓嚴肅性信仰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