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地有正氣
一部十分古典的電影,從故事結(jié)構(gòu)到內(nèi)涵,都有種古傳奇小說感。
其中的斗法情節(jié),例如撒豆成兵,有一種近乎真實的樸素感。
最后袁德泰那句“法是千年本,人是百年囊;人去法猶在,代代護朝綱”,瞬間升華了主題。
劊子手袁德泰這一角色塑造的可謂相當(dāng)成功,一身正氣而不迂腐惹人厭,可見編劇功力。
可惜敘事過于拖沓,很容易勸退觀眾。
最后用特攝片的形式拍攝鐘馗抓鬼,可以說相當(dāng)有趣,打破了特攝片等于超人、奧特曼的既定思維(更早應(yīng)該還有部《關(guān)公大戰(zhàn)外星人》)。
2 ) 心勝
這部電影真心不錯,講的是善惡,情
為什么要向善?從惡了一輩子,就像老虎猛獸,老虎猛獸有,神厲害?爭強斗惡,征服不了心,心即是神。放不下惡是斗不過天道的天道是什么,百姓和生靈的心。沒有絕對的惡,也沒有絕對的善,這些惡人最后放不下,落得魂飛魄散。
那個捕快勸玉殘花向善(玉殘花身世,從小在土匪窩里長大)如果他們遠(yuǎn)走高飛會怎么樣?對的起那些人嗎?對不起只有死路一條……捕快(入了佛門,為了一己私情徇私枉法,害死同僚,仍不放下)玉殘,有情有義但是無知犯下大錯,放不下仇恨,在墳場看著那個男人和死去的…她選擇了仇恨,但是沒有殺他,但是廢了他,她在痛苦的笑,去造成更大的痛苦。最后兩人含著淚,玉殘在那個男人面前放下了仇恨受到感化了登了極樂世界。而捕快,在佛門贖罪,最后他們能在極樂相見嗎?
劊子手,一輩為法服務(wù),最后修成正果,他的劫數(shù)也是鬼八仙,鐘馗妹紙受四方苦主之托,要那個人不得好死!這樣才能為他們申冤。但是,他的原則讓他下不了手,只能讓他徒弟替他。徒弟果然…化成,惡鬼的哪人也找上門來,玉殘也看不下去,來報仇害了他的妻子……
最后,還算圓滿。講的就是善,惡。都有歸屬了
3 ) 《千人斬》時隔多年,記憶猶新
看這個電影第一次應(yīng)該還是在我十來歲的時候吧,那個時候印象深刻的是王祖賢扮演的何仙姑,就覺得特別好看,但也特別恐怖,因為電影里有一個鏡頭是何仙姑的頭被砍斷,用手提著頭的,那時候看完都不敢睡覺,還有人肉包子。。。搞得我差不多兩三個月不敢吃肉包子……
里面午馬扮演的鐘馗是我見過所有演鐘馗演的最好的,沒有之一,雖然是93年拍的,畫質(zhì)也比較渣,卻好過我看過的太多國產(chǎn)奇幻片,要不,過去了這么多年一直深刻我的腦海里,里面的演員演的活靈活現(xiàn),砍頭袁師傅的一身正氣,搞笑逗比卻又尊師重道的錢小豪(年輕時,也是帥的沒有朋友(*/ω\*));
“鬼八仙”里的呂洞賓(撒豆成兵最后變成了油)、鐵拐李(他哥哥的,脖子一歪)、何仙姑(不明黑白,跟捕頭另類的愛情)、曹國舅、張果老等
4 ) 我愿稱之為中國特色cult片
神鬼玄幻片在港片黃金年代出了不少,人鬼斗也屢見不鮮了,這部也是,不過題材比較新穎,斬首文化,中國人對折磨人的刑法研究可謂博大精深,應(yīng)該是出于一種獵奇心理吧。
王祖賢少見的出演惡女,意外地倒是挺不錯的。故事節(jié)奏不錯,演員范兒也到位了。但內(nèi)在邏輯有點混亂,劊子手可以說殺人如麻,那是國家機器需要他做這種事,而且照理來說都是殺壞人,怎么不說積德反而是作孽?鬼八仙作惡多端,死后還能來找劊子手尋仇,怎么普通老百姓遭了他們的毒手不能來找鬼八仙尋仇?生前是惡人死后也是惡鬼?再者鐘馗中道跑路可以說是為了妹子出嫁沒空管,出嫁的時候碰上了一開始還不管,你不是專門捉鬼除妖的嗎?有鬼組團在你面前殺人你也不管,你算啥天師???劊子手自殺死了他又開始現(xiàn)法身管起來了,燕赤霞上身先唱一首歌再動手,您是打歌來了是吧?還有就是二五也太啰嗦了,尤其是砍他師傅那場戲,鬼八仙真是好耐心,換我早不耐煩的自己動手了,后來打鬼八仙也是“金刀執(zhí)法!”喊個沒完,你吼辣么大聲干什么呀!
5 ) 最后的江湖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電影。
好萊塢在四十年代有黑色電影,五十年代有歌舞片,六十年代有西部片。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甚至包括臺灣)電影基本被邵氏武俠片所定義,或許是因為影片中所宣揚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等傳統(tǒng)儒家思想為香港這塊流離之地寄托了最后的文化鄉(xiāng)愁,或許僅僅是出于商業(yè)目的。不管怎樣,到了八十年代,邵氏武俠片風(fēng)光不再,那種有板有眼、一招一式的動作風(fēng)格已經(jīng)不符合新一代觀眾的視覺體驗。他們需要的是刺激,是快感?!渡倭秩俊分袕牡谝环恳恢贝虻降谌客P(guān)游戲式的動作已不再讓他們的腎上腺有任何反應(yīng),穩(wěn)扎穩(wěn)打無疑就是花拳繡腿,就是最大的陳詞濫調(diào)。最好有一種上天入地、出神入化的功夫,瞬間取人性命。一種實用主義的招式,才能應(yīng)對這個眼花繚亂,瞬息萬變的世界。于是邵氏武俠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盡管它也試圖做出轉(zhuǎn)型,將故事背景轉(zhuǎn)移到民國甚至于更現(xiàn)代的社會,以便電影中的“刀叉劍戟”的冷兵器得以升級為“長槍短炮”的熱兵器,但是照樣挽救不了傳統(tǒng)武俠片的命運,或許,根本問題不在于視覺與快感,而在于一種價值觀的解體。
《千人斬》正是拍攝于傳統(tǒng)武俠片氣數(shù)已盡的當(dāng)口,九十年代初。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一批心存江湖,夢系武俠的導(dǎo)演,不忍心看著“武俠片”這一中國電影獨有類型片,在他們這一代壽終正寢,便嘗試在邵氏武俠片的廢墟上探索“新武俠”的可能性,徐克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運用新的電影語言和動作設(shè)計,讓年輕觀眾得到全新的視覺體驗。其實,《千人斬》也應(yīng)當(dāng)算是這一批“新武俠”的探索者,只不過,它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將武俠和傳統(tǒng)鬼神故事結(jié)合在一起,想打造一部武俠奇幻片。
影片開始的半小時,是一部標(biāo)準(zhǔn)的武俠片。刑場劊子手袁德泰,一生共砍了九百九十八個死囚的頭,秘訣就是一個字:快。人頭尚未落地,犯人已死,感受不到痛苦。然而就在砍第九百九十九個人頭時,出了岔子。這個死囚是“鬼八仙”中的朱七,“鬼八仙”其他成員已悉數(shù)被袁德泰斬首,只剩朱七和玉殘花兩人。朱七被擒后,玉殘花前來營救,故事到這里,觀眾還以為是一出“女俠仗義劫法場”的傳統(tǒng)故事。袁德泰的扮演者正是當(dāng)年在邵氏武俠片中因《斷臂刀》系列而走紅的王羽,一言一行,盡顯邵氏遺風(fēng)。然而,隨著玉殘花營救失敗,朱七斬首已成定局之時,劇情突然陡轉(zhuǎn)急下,地府里鐘馗的妹妹受一批苦鬼的委托,讓袁德泰不要一刀砍下朱七的頭,因為他惡貫滿盈,理應(yīng)受到痛苦的折磨??墒?,劊子手的職業(yè)道德,袁德泰時時在心,無奈之下,只好讓自己的徒弟來執(zhí)行這場刑事。徒弟心慌,下手不當(dāng),最終搞得刑場一片混亂。故事也由武俠轉(zhuǎn)入了鬼神與恐怖。王祖賢扮演的玉殘花,前半部分是女俠,后半部分是女鬼,本色出演,不費吹灰之力,回頭一笑,便是妖。
在中國武俠片的序列里,《千人斬》是被忽視的一部作品。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首先是因為它的時長,124分鐘。在那個年代,這么長的電影實屬罕見。據(jù)說當(dāng)年在香港上映時,被剪成100分鐘。由此我判斷此片必定非同一般。的確如此,盡管由于技術(shù)限制,片中的特技,真是比B級片還CULT,比CULT還B級,其中有一段的特技或許是模仿了彼得?杰克遜的那部著名CULT恐怖片《群尸玩過界》,令人實在無力吐槽。但是,影片故事和人物設(shè)置卻相當(dāng)有意思。一般影片中,師父和徒弟同時出現(xiàn)時,通常都會本著“給年輕人更多機會”的原則,徒弟是主角。然而《千人斬》中,袁德泰老英雄撐起了故事的大半部分,似乎在昭示傳統(tǒng)武俠片的帷幕始終不愿落下。只是在結(jié)尾時,老英雄以自己的鮮血祭奠那把寶刀,使之能夠斬妖除魔,徒弟才得以“借刀晉級”。片中還有玉殘花和捕快的一段感情戲,著墨不多,卻頗耐人尋味,遺憾的是,由于影片線索過多,這段感情戲沒有展開,令人遺憾。查了一下導(dǎo)演,丁善璽,臺灣人,早年混跡于邵氏,胡金銓《大醉俠》一片的劇本,就是出自此人之手,當(dāng)時署名“羊爾”,取自名字的上半部分。其實,就在《千人斬》上映后的兩年,胡金銓將此片中的午馬和王祖賢拎出,拍了一部《陰陽法王》,王祖賢的扮相與《千人斬》如出一轍。丁善璽一生獲獎無數(shù),2011年,金馬獎將“終生成就獎”頒給了他。
蘇珊?桑塔格認(rèn)為時間在審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900年因為主題而感人的照片,在1999年看來可能僅僅是因為它是在1900年拍攝的,所以才感人?!肚藬亍酚谖叶?,或許也是如此。但懷舊不是我關(guān)注《千人斬》的全部原因,而是我覺得它很有代表性,可以視為傳統(tǒng)武俠片在向“新武俠”轉(zhuǎn)變時,所做的諸多探索之一。里面臺詞承襲邵氏風(fēng)格,而特技又是如此現(xiàn)代,透露著過渡時期的諸多格格不入。
畢竟,每個導(dǎo)演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墒墙U惡。昨天還是“一招鮮,吃遍天”,見招拆招,今天已然陳尸街頭。武俠的魅力就在此,推陳出新,招數(shù)的變化無常激勵著一代代導(dǎo)演繼續(xù)做著這個夢。徐克做的是大夢,李安、張藝謀是黃粱一夢,醒后便走。新生代導(dǎo)演的功夫倒是與時俱進,但惡搞、穿越的武林不是江湖,是漿糊。不過有個徐浩峰,似乎也想做武俠大夢,《倭寇的蹤跡》用“大象無形”的招數(shù)來探索武俠動作的快感邊界,著實令人驚喜一番,然而,回過神來,卻難免有點興味索然。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招數(shù)在江湖里只是庸人聊以慰藉的謊言。
當(dāng)年,徐克以一部《新龍門客?!吠瓿闪宋鋫b片的華麗轉(zhuǎn)身,從此江湖似乎只有他一人,而《千人斬》在結(jié)合武俠、奇幻與恐怖后,走了另一條路,可惜這是一條不歸路。
遺憾的是,十幾年后,徐克也走向了這條不歸路。
從此,江湖寂寥。
6 ) 不是佳作,只是難忘王祖賢!
這是一部很早的電影,拍攝完成于1991年,在劇中出演反派“玉殘花”的王祖賢只有24歲,像電影中她的角色一樣,美得張揚又任性。
《千人斬》是一部奇幻武俠,演員陣容可謂群星薈萃,除了王祖賢之外,還集中了王羽、午馬、錢小豪、陳法蓉、王小鳳等。
電影講述王羽扮演的“金刀”劊子手使得一手好快刀,行刑殺人時犯人毫無痛苦,人頭落地都還贊一聲“好快刀!”每次他出紅差,都有無數(shù)百姓圍觀。
這部電影在豆瓣只有6.1分,54%的人給出的是三星,有網(wǎng)友用“很驚艷很獵奇很囧很雷……”來表達自己看完本片的感受。
看《千人斬》還是多年前的事,但至今仍能清楚記得大半劇情,可能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奇幻”和“冷峭”吧。
王羽扮演的袁德泰一生斬人近千,原本打算金刀染血滿千便封刀退隱,他一生自認(rèn)奉公守法,卻在終了時違了本心,進而將身邊的人也卷入一場跨越陰陽界的仇殺。
《千人斬》中的幾個主要角色,很難說誰是純粹的好人與壞人。
袁德泰一生無違,在他的心里,即使是罪大惡極的兇犯強盜,在人頭落地時,便一切清賬歸零,這也是他刀法為人稱道,其人為人敬仰的原因。
鬼仙“鐘馗之妹”托他行刑時不讓“鬼八仙”中的朱七好死,贖他生時濫殺之孽。袁德泰不愿接卻不敢不接,只能將這件事轉(zhuǎn)給徒弟去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直了一輩子的袁德泰這件事上可謂“不義”。
而王祖賢的“玉殘花”呢?她是大盜“鬼八仙”中的何仙姑,也是漏網(wǎng)的最后一賊。這個賊窩里長大的女孩子,帶著罪孽長大,心里沒有對錯忠奸,就像捕頭趙雄說的“她是個天生的殺手,卻是個犯罪的白癡?!?br>
別人眼中的強盜對她來說是親人,劫法場、報仇,對她來說都是理所當(dāng)然要去做的事。在玉殘花的狠辣、乖張、冷酷背后,是一顆孤單、絕望的心。
世間有人千萬,卻無一人是親是友,世間路有千萬,她卻從來沒有選擇的自由。
趙雄真的愛她嗎?
趙雄對她的情,不過是男人對于美麗又危險的女人的一種迷戀,再加上憐惜與想要救贖。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佛家之渡”,是一場自以為的拯救。
《千人斬》講究善惡有報,講究因果定數(shù)。將鬼片與武俠題材進行融合的方式,在那個年代還是有幾分新奇,但劇情節(jié)奏較慢,劇情設(shè)定也存在不少硬傷,結(jié)尾的那場鬼八仙齊聚復(fù)仇、斗法的戲份,融合了恐怖、武俠的元素,卻因為細(xì)節(jié)原因并不出彩。
但是正如評論所講,導(dǎo)演丁善璽打造的這個人鬼共存的奇幻世界,充滿了濃郁的東方韻味。雖然因為特效水平受限,致使片中的奇幻鏡頭不夠炫目精美,但場景和服道化依然是亮點所在。
而且,王祖賢在片中真的是美!玉殘花不似小倩幽怨,她的身上是一種陰郁,像艷麗的罌粟,美麗卻又致命。像一朵白蓮卻深陷泥淖,看過電影的人,也許都不會忘掉她在寒夜風(fēng)聲中的縱聲狂笑,那么美,那么冷,那么狠,那么恨,那么的絕望!
小時候就看過的老港片 雖然現(xiàn)在看來不是那么好看了 有很多邏輯上的問題 劇情很多時候都是莫名其妙 但是氣氛真的不錯 而且劇情蠻有創(chuàng)意的。
王祖賢白衣飄飄登場亮相竟然風(fēng)頭盡失,因為影片上來就端出了一道讓倩女幽魂都黯然失色的邪酷元素——砍頭!不是交代劇情一筆帶過的那種,而是竟然把砍頭當(dāng)文化當(dāng)技術(shù)當(dāng)故事核心在演,而且不講究什么畫外意會,就是直接地鏡中實錄“頭頭是道”!……高度懷疑郭德綱鈍刀殺人的段子嚴(yán)重參考過本片。
91年的怎么能這么像80年代出品
十幾年前小學(xué)看的。。。至今記憶猶新。。。
印象深刻,有點cult,小時候看露天電影的,有點怕,長大后才知道那個執(zhí)刀人是王羽,午馬這氣場應(yīng)該是扮演鐘馗的最佳人選了。宣揚封建倫理報應(yīng)的,故事情節(jié)有古典文學(xué)的氣息。7.0
3.5星。金刀執(zhí)法,正能量。大牌大制作。
我勒個擦,想不到能找到這個片。VCD時代看過的了,印象挺深刻。我記得不是叫“鬼八仙”么?~~~
深度CULT
小時候看過,印象特別深的就是玉殘花提著自己的腦袋走在樹林裡。那時候一直以為這部片子叫 鬼八仙 來著 汗
砍師傅頭的片段印象深刻
劇情不算好,不過創(chuàng)意倒真有,鬼八仙這設(shè)計就夠獨一無二的了。午馬無論是鐘馗還是道士或者法師,都是牛逼到不能再牛逼的存在啊。小時候看的,印象深刻
就喜歡早期港片。
普法知識小百科。
王祖賢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演過多少女鬼了
幾無印象。
丁導(dǎo)其實一直被忽視了,看完樂大原版,這種感覺更甚
人有多大膽,片有多奇葩,八九十年代臺灣資本投資香港電影的怪力亂神之作。劇情急促又粗淺。不過到是有些橋段挺好看,比如王祖賢和陳法蓉故意爭寵錢小豪,鬼八仙作妖,鐘馗變身捉鬼,劊子手?jǐn)毓?。總結(jié)來說,怪力亂神的作法戲還可以,劇情就太爛了。
王祖賢:“你舔我的腳趾說我的腳趾是靈芝草”
小時候看的好嚇人啊
其實現(xiàn)在看來這是一部cult電影吧 臺詞蠢爆了 但是又能讓人惡趣味的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