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刪減5分鐘后,B級片喜好者還有必要進影城觀看嗎?
片子簡單、直白、暴力、血腥、HIGH,就是一部B級片,還是很值得喜好此類型片的朋友一看的。
無論是故事,還是類型,其實和2011年的《突襲》非常相似,都是特警在一個封閉的大樓里消滅黑幫,只不過本片重在槍戰(zhàn),《突襲》重在格斗。
最后說說片子的分級,美國R級、香港III級、英國18、韓國18,而在沒有分級制的中國,僅僅刪減5分鐘,就變成了老少皆宜的G/PG級,任何年齡的觀眾都可以進影院觀看,國內(nèi)的剪刀手和審查機構真是讓人不服不行啊。
刪減5分鐘后,B級片喜好者還有必要進影城觀看嗎?
2 ) “一套班子,幾塊牌子”的加強版
最近好萊塢翻拍成風,剛剛重拍了《蜘蛛俠》,《全面回憶》,上個周末又上映了《新特警判官》。雖然1995年的原作并非史泰龍的扛鼎之作,故事情節(jié)頗為單薄,但是憑著不錯的視覺特效,在動作科幻片里還是有一席之地的,和施瓦辛格的《全面回憶》可算典型小眾喜愛的cult類電影。
雖然錯過了周五的首映,但是看在Flixster上將近90分的高分,我還是提起興趣,一大早去看了看這部3D版的《新特警判官》。沒想到大呼上當,過了近20年,特效竟然還不如前作。故事發(fā)生在核大戰(zhàn)之后的北美,8億人聚居在由波士頓蔓延到華盛頓的巨大都市里,而高墻外面則是廣袤的輻射荒漠。而城市的居民則住在超大型的高層公寓里,故事就發(fā)生在一幢200層高,居住著7萬5千人的高樓“棕櫚樹”社區(qū)。這里失業(yè)率高達90%,幫派橫行,犯罪叢生,毒品泛濫。一天,三個幫派分子被人從200樓扔了下來,血肉模糊,慘不忍睹。特警判官Dredd和他的新拍檔具有通靈能力的女判官Anderson查明這三人在被扔下來之前服用了一種叫做“Slo-Mo”的新毒品,可以讓人感覺時間變慢了一百倍。顯然,兇手是想讓他們慢慢地感受墜落的恐懼。在Dredd兩人逮捕了一名嫌犯之后,情況急轉直下。黑幫頭子Ma-Ma把整個高樓全部關閉,并廣為告知,除非誰能把兩名判官干掉,否則沒人能再見天日。而Dredd和他的拍檔則不得不在外無救兵,內(nèi)無接應的情況下應對總也消滅不完的敵人。是做困獸之斗,還是逆襲求生,他們二人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
說實話,如果這是一個新鮮的故事,那么也不算太差,可惜這不是。且不說老早以前的《虎膽龍威I》(Die-Hard)講的就是在封閉空間的摩天樓內(nèi)和一幫罪犯周旋的故事,近在今年春天上映的印尼動作片《突擊死亡塔》(The Raid – Redemption)其情節(jié)和本片如出一轍:一個特警小隊被派入一幢被黑幫控制的居民樓內(nèi)緝拿嫌犯。起初似乎進展順利,但是在被一個小童偶然撞破,并拉響警報之后,黑幫頭子開始利用樓內(nèi)的機關及樓外的狙擊手一層層肅清特警。特警在打擊之下,幾乎傷亡殆盡,只剩下一名新人,利用所能找到的所有工具和武器,開始一層層往上攻擊。片中不僅有警匪雙方的強大火力對戰(zhàn),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慘烈拳腳爭斗。正反兩方使用的都是印尼特有的功夫Silat,在這種Close-Quarter Combat中表現(xiàn)不俗。男主角伊科?烏艾斯 Iko Uwais在這部片中非常搶眼,不但形象帥氣,功夫非凡,而且感情戲也演得像那么回事,估計可以超越泰國的托尼?賈,成為新一代功夫小生。而這部片子也被某些影評人譽為十年來最好的功夫片。
而《新特警判官》卻看不出新在哪里。不但情節(jié)了無新意,而且原作中的可取之處,例如未來的頗具后現(xiàn)代氣息的都市場景,就變成了在一堆平房之內(nèi)矗立的像煙囪似的高樓。而原片中渲染的社會的貧富差距所引起的社會騷亂,在本片中完全沒有反映。甚至史泰龍大叔的對新兵蛋子的還算頗有深意的訓話“如果你們一旦選擇了執(zhí)法,就是選擇了孤獨”都被棄如敝帚。唯一給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種3D場景下的慢鏡頭爆頭爆臉的特寫,恨不得把血漿噴到觀眾臉上,強烈建議在觀影之前不要吃飯。
談完了影片的藝術價值,下面咱們談談社會價值。所謂特警判官,就是警察,起訴人,法官,陪審團合而為一,如果判死刑的話,還得順便執(zhí)行。這套東西中國觀眾一定不陌生,不就是“一套班子,幾塊牌子”的加強版嗎?這個在某些社會看來“司空見慣渾閑事”的現(xiàn)象,在西方也就是在好萊塢能夠搬上電影銀幕,還得打著科幻的外衣,不容易呀。據(jù)說第一部《特警判官》是想請施瓦辛格來演的,后來怕他的德國血統(tǒng)引來關于納粹的不好的聯(lián)想,所以請了史泰龍大叔,反正他是意大利后裔,要聯(lián)想的話最多也就是黑手黨私下執(zhí)行家法,沒什么可抗議的。如果是在中國,呵呵,那就不是科幻片了,遼寧盤錦不是剛剛發(fā)生一起因征地補償引發(fā)的槍案么?一村民為征地補償與當?shù)亍皥?zhí)法人員”發(fā)生爭執(zhí),后又與當場的民警發(fā)生沖突,民警開槍導致村民一死一傷。盤錦市政法委、市檢察院組成的調(diào)查組發(fā)布調(diào)查結論,稱開槍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所以說,在別處只能是科幻,在這里就能成為現(xiàn)實。中國,真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地方。
3 ) 這部片評級應該是21而非18
本以為就是個普通的科幻片,結果它帶給我出乎意料的驚喜(沒看過原作,見諒)。
首先需要澄清一點,“科幻”就是噱頭,這是一部犯罪動作片。唯一有科幻感的地方也就是武器和世界設定。
驚喜1:動作場面非常不錯,番茄汁用得很奢華。不過并不是時下流行的那種“暴力美學”,而是彈彈入肉,會讓人產(chǎn)生“疼痛共鳴”的“寫實”(XD)風格。
驚喜2:3D效果著重于描述吸毒后的感觀世界,在3D效果用到爛的今天著實給在下以新鮮震撼的感覺。(顯然這些場面有誘導人用毒品的傾向)
而且劇情也不會很空(好歹是漫畫改編),主題,思想,一應俱全(雖然有點老調(diào))
演員方面,2個女主都演得到位(瑟曦賽高!),男主卡爾雖然通篇只能看到布滿胡茬的嘴,不過聲音著實帶感,“判官”感十足。
結論:其實這部片評級應該是21而非18。大概算cult片,所以受眾不會很廣。。。
4 ) 少有人讀懂的暴力美學
難得廣電對這部HOLLYWOOD式B級CULT片采取放行政策,喜歡重口味的表示必須要去電影院親眼見證奇跡。
與史泰龍主演的第一部相比,本集中的Judge從頭到尾沒有摘下過面具,在他臉上你永遠只能看見一張緊閉且略微下掛的嘴唇(這通常代表著嚴肅和正義,具體參見關公)還有滿腮幫子的胡渣,原因是:前作最被粉絲詬病的就是史泰龍為了體現(xiàn)自己的巨星身份曾將頭盔摘下。
于是這一次,導演為了響應粉絲號召并且保留住這種“鐵面無情”的形象,決定讓Judge自始至終都沒有摘下頭盔。但這導致了影片中判官的變節(jié)者們出現(xiàn)時,雙方扭打在一起,你根本分不清誰是誰,或許這也是一種變相地刻畫正義與邪惡之間的相互廝殺、扭打、混淆的景象,但對于臉盲的人們來說,會覺得灰常蛋疼菊緊。
影片除了充斥大量血肉模糊的場面外,各種高科技武器的運用以及未來世界的描畫也吸引我前去觀賞的理由之一,只不過依舊還是有很多爆點勁頭被無盡的cut了(淚目,說好的剝皮和面部著地呢?)加上許多慢鏡頭的運用與出乎意料的精彩3D效果,或許因為我本身并沒有抱太大期望,因此降低了期望值而上升了實際效用,于是幸福感滿滿(看過一路向西的,你懂的~)
另一大亮點是在本集中為Judge貼身配備了一名鮮嫩多汁的妹紙——冰靈睿智的變種人——女讀心專家,由此Judge不再是孤軍奮戰(zhàn),觀眾們再也不用忍受只有臭男人在那里揮拳劈腿了。從表面上她如此柔弱與不堪一擊,可實際上她卻擁有著強大的讀心能力,能夠以通靈的方式讀懂別人腦里的任何臆想,與Judge組合在一起多了一份柔美且少了強買強賣的殺戮!
唯一的遺憾就是導演和編劇對于這本影片level的定位,或許他們當初就已經(jīng)想好讓此篇成為爆米花電影,只在乎畫面帶給人的華麗效果與劇烈沖擊,而對于微型階級斗爭的深入開發(fā)并沒有把握好,讓一個好好的題材就這樣溜走了...也罷也罷,各路影片各路風采,就這樣簡簡單單買筒爆米花,等著默默爽上一把也是甚好的選擇,作為生化危機的腦殘粉,我是絕對贊成滴,哈哈?。?!
5 ) 男主角是誰?
這又是一部當年大明星作品的翻拍,當年史泰龍那一身腱子肉給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這部全新打造的翻拍作品,在視覺特效的處理方面自然是有了不小的飛躍,慢鏡頭是本片的一大特色。但在人物造型方面依然跟多年之前的那部沒什么區(qū)別,判官們的整個頭部被一個標志性的頭盔覆蓋,只露出一張嘴,而全身上下則嚴絲合縫的覆蓋著看似堅不可摧的類似鎧甲一樣的制服。就這樣一群人,身兼緝捕、審判和執(zhí)行多重職能的他們,在遍地罪惡的世界中維持著那僅剩的點滴秩序和法律。
故事圍繞著一幢摩天大樓展開,故事的兩位主角被困在其中,可謂是四面楚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兩位判官如何能從諸多幫派成員的圍剿中逃出生天,而幫派的頭目——那位臉上有著一道觸目驚心的疤痕的“瑪瑪”將會有怎樣的結局?
影片中血腥的場面比比皆是,判官的殺傷力絕對是驚人的,不過就這么一位超級英雄一般的存在,如果不是看了演員列表,我都不知道這是誰演的,從頭到尾他那一頂頭盔仿佛是長在了腦袋上,始終沒有摘下來過,而女主角呢也沒什么太多突出的表演,另外呢,就不得不說一下《冰與火之歌》了這部火爆的美劇,將其中角色逐一捧紅,在劇中那位惡毒的王后——瑟曦的扮演者:琳娜·海蒂,在本片中扮演大反派。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因《冰與火》而走紅。
6 ) 這片要是一部整片的前十五分鐘就合適了,劇本在偷懶么?
為了男主看的,結果這貨從頭到尾帶著面罩,坑爹呢這是......
另外真不知道導演怎么想的,這篇幅和內(nèi)容完全不搭調(diào)。我怎么看怎么覺得這個題材明明可以深挖一下,而這個全片可以剪成十五分鐘作為一部電影的開頭。對,沒錯,這明明就應該是個十五分鐘的前戲啊,我還真期待從這段劇本往下延伸,搞出一個七分以上級別的片子,明明設定夠贊啊。
前段時間搞完殺出重圍3,看見賽博朋克風就激動,沒想到這全片也就是一部游戲第二關的水平。完全不知道導演想干什么啊。
慢鏡之下出效果,樓內(nèi)CS不激烈。
#影評#武器版《突襲》,大樓內(nèi)的火拼事件,有老版的味道,但未來感和格局太小,卻更符合原著。大量暴力血腥鏡頭特寫,高速攝影機下的血肉爆裂和子彈穿顱鏡頭給力??柖虮九ζ仓旃烙嬕榻盍耍盍裂鄣木褪菉W莉薇的金發(fā)妹子,新女神
基本上就是一部一輝和沙魯合作暴力執(zhí)法的故事
驚喜之作,喜歡的元素基本上占全了。硬要挑毛病的話兩點:慢鏡慢的讓人心碎(雖然是劇情需要);BOSS太過弱氣了,琳娜海蒂TSCC時的霸氣全然不在。
還真是拿來主義,套用《突襲》的故事結構,模仿九龍寨城建筑風格的"媽媽幫"老窩,再玩點血腥暴力+高速攝影,好一鍋大雜燴,過癮倒是足夠了,但最要勁的反烏托邦卻是一點沒提;隨口一提染了金發(fā)的瑟爾比真是尤物一只。
印尼動作大片【突襲】的末世加強槍械版,與史泰龍的特警判官幾乎沒一點關聯(lián)。槍戰(zhàn)比較火爆,慢動作的效果美輪美奐。女主的兔牙很個性
亮點加特林掃射的感覺很過癮。
COOL
類似印尼的《突襲》 卻不如《突襲》好看 男主角演了90多分鐘的下巴~
被毀滅后的地球只是個故事背景板,這部漫畫感十足的B級片就像一部不那么酷的【突襲】,如果前者酷的像國際超模,這片子頂多就是你高中時暗戀的班花。片子就是一個勁的掃射壞人,然后噴出醒目的紅色血液,還有那些該死的慢鏡頭,真不知道它們的3D效果怎么樣,反正它們干癟無趣異常難熬?!铩铩?/p>
突突突.. 噗..
慢鏡頭血腥暴力永遠是對電影的侮辱。其實除了這個sb缺點其他的都還只是一般爛。
點映見到了那個黑人反角的演員??辞叭种坏臅r候覺得這電影太煞筆了,后邊才逐漸給力一點,雖然血漿橫飛夠過癮,但是濫用的慢鏡實在煩人,太讓人捉急。有幾個片段非常精彩。結尾坑死爹。【最想吐槽的是為什么之前說話很狠看起來很牛逼的人物都piu的一下就死掉了?。?!
Dredd+Die Hard+Training Day+3D
女主說不戴頭盔是為了更好的心靈感應,其實是臭美想一直露臉吧?
和原作情節(jié)完全不同,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和老特警判官有毛關系啊,除了頭盔一樣也看不出什么相同了。情節(jié)倒是很像印尼那部無腦動作片“突襲”。
科技版《突襲》
英國的好導演都吸到美國去了 次重口味屠殺
簡單娛樂 就是那么輕松
硬科幻版的《突襲》,各種B級惡趣味,各種優(yōu)美的血腥場面,年度最佳cult電影,high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