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紀錄片是因為我們學校的暑假實踐活動,我們小組選擇了“四史”作為活動的主題,作為活動內(nèi)容,我們小組在網(wǎng)上通過直播的方式一起看了這部紀錄片。說實話,這部紀錄片真的讓我震撼和感動,讓我后悔沒有早早遇見它。這里想要分享我們小組成員的一篇觀后感。
《時光的旋律》觀后感
最近,我們小組組織大家以直播分享的形式一起觀看了這部紀錄片。該紀錄片形式比較新穎,每一期都以一個青年歌手的視角來帶領觀眾們一起探尋一首紅色歌曲背后的故事,通過走訪相關的老一輩歷史親歷者來展開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傳達的情感,最終,將這首歌曲再次重新演繹。同時,這部紀錄片也是為了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要歷史節(jié)點而制作,通過年輕一代對紅歌老歌的再次發(fā)揚,在唱經(jīng)典,致敬時代,描繪出新中國史、黨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這些中國歷史上的輝煌畫卷。
這部紀錄片中最深刻的兩期便是作為開篇的《我的祖國》和作為收尾的《我和我的祖國》,將我不斷融入這個不斷發(fā)展強大的祖國,是一種幸運,一種驕傲,一種責任和使命。
之前看過有人評價,說《我的祖國》這首歌,完全是受過民國文化教育的知識分子的風骨。深以為然。
《我的祖國》這首歌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前半段曲調(diào)婉轉(zhuǎn)動聽,將祖國的大江大河、風吹稻花、艄公喊著號子撐著船這些具體而又美好的畫面徐徐展現(xiàn),唱出的是遠在他鄉(xiāng)的志愿軍戰(zhàn)士們對于家鄉(xiāng)的熱愛與思念;后半段,歌曲變得更加氣勢磅礴,聲音噴涌而出,展現(xiàn)的是戰(zhàn)士們的英雄氣概和精神風貌。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敞/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對家鄉(xiāng)的愛,對敵人的恨,在這首歌曲中分明的展現(xiàn),這是那一代中國人的記憶,更是我們這一輩年輕人應該好好學習與發(fā)揚的精神和珍貴情感。
凡熱愛祖國者,凡真正熱愛祖國者,凡真正以血肉及靈魂熱愛祖國和自己母親者,都能感受到這首歌曲中,噴涌而出的愛和力量。有恨,也有愛;有勇敢的抗爭,也有平靜的生活;有招待朋友的酒,也有對抗敵人的槍;既歌頌大江大河的壯闊,也歌頌小草小花的活力;
這里到處是小伙子,到處是好姑娘,他們都生機勃勃,和土地上的糧食一樣,充滿生氣,代代不息。
這才是家鄉(xiāng),是祖國應該有的樣子。
“在這場戰(zhàn)爭中,有18萬志愿軍的英靈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這群長眠在他鄉(xiāng)的軍人犧牲時,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很多人的名字無人知曉,但他們的功勛永垂不朽!”當聽到這段旁白時,眼淚真的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腦中回蕩的全都是歌曲的旋律。從新中國剛成立時的百廢待興,到如今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萬眾矚目,新中國的發(fā)展史是一部恢宏的詩篇,可是誰又能想象,這一部史詩的書寫,是多少個無名的英雄用血汗甚至生命來完成的。
和平的時代真的來之不易啊,對于那些新中國發(fā)展歷史上的奉獻者們,歷史會記得,所有的中國人民都會記得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也必將將新中國發(fā)展的歷史銘記于心,將祖國的山河美景銘記于心,更將這些無名英雄的卓著功勛銘記于心,在新的時代不斷勉勵自己。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這部紀錄片一這首歌曲開場,并邀請了很多抗美援朝的老兵來與歌手共同演繹這首歌曲,這不僅是記錄新中國剛成立時的那一重大歷史事件,更是為整部紀錄片奠定了基調(diào):新中國未來的所有發(fā)展,都要歸功于這些在國家剛剛成立的困難時期的無畏英雄們打下的基礎,它提醒我們:珍愛和平,銘記歷史,才能開創(chuàng)未來。
紀錄片尾聲部分是《我和我的祖國》。
作品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結(jié)合的筆調(diào),將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與樸實真摯的歌詞巧妙結(jié)合,表達了人們對偉大祖國的衷心依戀和真誠歌頌。
該曲歌詞以第一人稱的手法訴說了“我和祖國”息息相連、一刻也不能分離的心情,作者將“我”和“祖國”比喻為孩子和母親,又將“祖國”和“我”比喻為大海和浪花,這兩個具象而生動的比喻,準確又動情,表達了個人和祖國之間,亙古不變的情感。曲作者秦詠誠老師在力求獲得準確、生動的音樂形象的同時,十分懂得生活中的語言節(jié)奏與音樂中旋律節(jié)奏結(jié)合的規(guī)律,在使聽眾聽得清、聽得懂的基礎上,保持了應有的線條美和律動美,從而創(chuàng)造了楚楚動人的音樂形象和絲絲入扣的情感表達。
《我和我的祖國》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每個人和生他養(yǎng)他的祖國的血肉聯(lián)系。
在紀錄片中,詞作者張藜老師說:“我覺得愛國情懷是很大氣的,所以‘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受邀演唱這首歌的李谷一老師也說:“國家發(fā)展了,富強了,我們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p>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每一個兢兢業(yè)業(yè)奮斗在自己自己的崗位上的中國兒女,而祖國的發(fā)展和壯大,也必將在這些中華兒女的心中留下璀璨的印記。
這一期的最后,當歌曲的旋律在國家圖書館中響起的那一刻,這里的每一個人,不論是讀者們還是圖書館工作人員都停下手中的事情,駐足傾聽這熟悉的旋律,他們之中,有社會各個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但是當歌曲響起時,他們都愿從社會的各個位置、各個角落匯集而來,為祖國而歌唱。
除了這兩首歌曲,紀錄片中呈現(xiàn)的《強軍戰(zhàn)歌》《長江之歌》《七子之歌》《小燕子》等等,都是在描繪著中國一個有一個重要而偉大的時刻,讓我們看到社會主義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個個重要節(jié)點。在“將士們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中感受中國黨史的恢宏和力量;從“我們蓋起了大工廠/撞上了新機器/今年這里更美麗”中感受社會主義建設的如火如荼;“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唱出的更是中國改革開放、地區(qū)回歸中的感動與驕傲。
在看這部記錄片的過程中,多次淚目。這部紀錄片,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從歌曲、藝術作品的角度,更加深入的體會到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黨史、改革開放史這些中國歷史發(fā)展變遷中的精神力量。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也必將“四史”的精神發(fā)揚傳承,為中國的未來再創(chuàng)輝煌。
我們卓兒
雖然介紹人轉(zhuǎn)介紹人的節(jié)點過程略顯生硬,但是,這些回蕩在我兒時代表著時代的旋律呀,永遠縈繞耳畔,永遠歌聲嘹亮,永遠記憶難忘,永遠熱淚盈眶。#原則上不看完整個節(jié)目不打分,但對于難得出現(xiàn)的首評機會——對不起我沒有原則???#
聲一的延續(xù),該優(yōu)秀的他們依然優(yōu)秀
每首歌曲背后的故事都很感人,感謝祖國!
我真的很喜歡聲入人心幾個成員,節(jié)目題材也挺不錯的,歌曲都是我從小唱、情懷滿滿的,但是不知道為毛,節(jié)目拍得好無聊啊,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挑著看了一些他們的鏡頭已經(jīng)是我的極限了。
是傳承
給我們凡凡卓卓蔡蔡超兒晰哥深深川子佳哥尚老師瘋狂打call?。?!
時光的魔力,旋律的魅力
覺得最有禮貌對談和最自然最聽得進去的旁白是蔡程昱部分,張超的旁白也很喜歡,馬佳的旁白講地不自然,對談還可以。最打動我的是王莘爺爺?shù)墓适隆?/p>
催淚
全是華語經(jīng)典!
節(jié)目組請把完整版歌曲給我放出來??!一開始是為了聲一的歌手看的,看到最后一集被雷佳震撼到了,不愧是國家隊??!
初心也很棒!希望歌曲能放出完整版,畢竟這是一個音樂紀錄片節(jié)目不是么?
開始奔著歌手去的,結(jié)果看到過程中已經(jīng)忘記了這個目的,被每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看著看著就濕了眼眶。每一首歌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這才能被稱為經(jīng)典
我的祖國背后的故事太感人了,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人們才更能體會到和平的不易,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深深的演唱實在太美了,歌聲中完全能感受到祖國的秀美壯麗,最后副歌的高亢,也展現(xiàn)出志愿軍的堅定信念,真的是唱出了一副美麗而又波瀾壯闊的畫卷。
拍的真的很好 很感動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覺得雖然時長不長 但是選曲至少作為95后的我都是耳熟能詳?shù)?并且聽到后都是很振奮的感覺 從歌曲的詞曲角度 追本溯源 蠻好的
其實某幾集挺好看的……就膾炙人口的主旋律曲目背后的故事……《軍港之夜》真是令人震驚!
疫情期間看到這節(jié)目,抗美援朝的老奶奶說唇亡齒寒,淚目
很棒的節(jié)目,唱得好,背后的故事也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