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等原聲了。
列一下影片里找到的歌,按出場順序。
Ludovico Einaudi – Fly
Earth, Wind & Fire – September
Frédéric Chopin – Nocturne en si bémol op. 9 n°1
Ludovico Einaudi – Writing poems
Ludovico Einaudi – Una mattina
Franz Schubert – Ave Maria D.839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The magic flute, Birdcatcher
George Benson – The ghetto
Ludovico Einaudi – Senza respiro
Carl Maria von Weber – Nein, l?nger trag’ ich nicht die qualen
Terry Callier – Your goin’ miss your candyman
Jean-Philippe Rameau – Les Indes galantes
Georg Philipp Telemann – Colombine ouverture burlesque
Georg Friedrich Haendel – Concerto grosso
Antonio Vivaldi – Les quatre saisons, l’été, troisième mouvement
Jean-Sébastien Bach – Suite n°1 en sol majeur BWV 1007, prélude
Jean-Sébastien Bach – Suite n°2 en si mineur BWV 1067, badinerie
Jean-Sébastien Bach – Concerto en fa mineur BWV 1056, largo
Antonio Vivaldi – Les quatre saisons, le printemps, premier mouvement
Nikolai Rimski-Korsakov – Le vol du bourdon
Earth, Wind & Fire – Boogie Wonderland
Ludovico Einaudi – L’origine nascosta
Nina Simone & Hal Mooney – Feeling good
Ludovico Einaudi – Cache cache
Antonio Vivaldi – Concerto pour 2 violons et orchestre en la mineur op.3 n°8, allegro
02/23/2012更新
感謝anyone提供的海外地址:
http://www.filestube.com/wdSl1IyIy3yW1xrf8gGF5/VA-Intouchables-OST-2011-iND.html以及米尖上的精靈提供的蝦米地址:
http://www.xiami.com/song/showcollect/id/9948399看了這部電影之后讓我總是不自覺的給自己一碗雞湯 漸漸明白 這個世界存在著太多不同,即使不能豁達涵納,也不要忙著表達鄙夷, 因為那些不同可能會一直與你的世界格格不入,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內心平靜,也不要刻意與之相悖。又從另一個角度想了想,也許是行者長達,為者常成,先天的與眾不同固然存在,這種不同可能是天賦,也可能是缺陷,但只要選好自己的目標加之拼搏,便可以達到那個高度并恒之。“不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也要找到彼此相安無事的平衡點”。
有一部催淚的電影 有一首暖心的歌曲 它叫《觸不可及》
看完一直在思考打四星還是五星,沖動之下還是給了這部電影最高的評價。因為它就像收到的一封私人的小詩,有些粗劣的文筆,卻浸潤著滿滿的深情,字里行間訴說著,我曾如此信任依賴的你。
它說的是友情,是剛開始或多或少的某種吸引,到后來的淚和笑,到慢慢的熟悉、理解、信任,以及最后的無條件的愛。
這是一部很純粹的電影,說的也很簡單:單純的友誼。但電影的妙處卻在于故事動人、感情真摯,毫不過分和做作。每一個小細節(jié),每一個小笑點,都那么純粹干凈自然,卻真真正正能讓人笑得出來。譬如黑人男主Driss對女秘書Magalie孜孜不倦地追求,卻最后發(fā)現(xiàn)她是女同志那一幕,真是讓人忍俊不禁??杉幢氵@樣,當看到Driss走出Phillip家的大門,禮貌地叫人把車開走,教育"弟弟"這是做人的原則,闊步走回自己命中注定的生活時,還是忍不住眼眶濕潤。這就是友情,Driss最開始或許是為了錢才和Phillip做朋友,可當他完成了使命,卻仍舊謹記自己的作為朋友的原則的時候,這就已經(jīng)不再是利益的驅動,而真正是友情讓他產(chǎn)生的改變。
電影讓人想起《遺愿清單》,卻走的更遠,說的是基于不同而產(chǎn)生的更為強烈的化學反應。一個殘疾富人,一個貧窮黑人,兩個世界的千差萬別,卻因為友誼碰撞出各種玄妙的火花。這得益于法國人天生的浪漫藝術特質,故事講述起來哀而不傷,反而滿溢著幸福的微笑,這點說起來又好像《抗癌的我》,可是無疑電影的各個元素都還要更上一層樓,做到了精致完美。
不得不說電影的配樂,大量的鋼琴樂優(yōu)雅卻富有情調,一點點撩撥人的心弦,在最后Driss為Phillip安排的海邊餐廳約會處達到高潮。而攝影,也是一樣美好,航拍的鏡頭配合音樂,將法蘭西的美景呈于銀幕之上,令人神往,再加上這一份堅如磐石的友誼,誰不會為之動容?
我想每個人都至少有這么一個摯友,你和他/她在人生的拐點遇到,驚嘆于彼此的不同或者相似,有過不少平淡無奇卻值得紀念的時光,ta會將心比心,為你的哀傷扼腕,為你的快慰擊節(jié),更會在ta的心里,為你留下那么一塊永恒的位置,任白云蒼狗,風云變幻。
只嘆今生,得緣遇見你。
最后感謝制作字幕的oceandeep同學,十分準確和用心,辛苦了!
曾經(jīng)很喜歡法國電影的深度,但,淺略過幾部后,發(fā)現(xiàn)那生活的真實感讓人喘不過氣來,于是,有了畏懼,敬,如傳統(tǒng)禮儀中先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一樣,雖看不到,可那透明的墻不言而喻。而影片《無法觸及》則給我一種完全別樣的感受,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好電影。
有些凝重的音樂,一高壯黑人為一殘疾大叔開車,穿過一樣有些陰郁的街道,開場至此。我以為又是老套路——煽情路線。于是,為了體會那實楞楞的存在感,我硬著頭皮,看著。直到瑪莎拉力跳躍在車群里,心里的那份激情也隨著那輪胎悅人的摩擦聲興奮起來,急轉,加速!不禁回味起《聞香識女人》中老弗蘭克中校開著法拉利在樓宇里飛馳的畫面,是一份不服老的精神,還是一種超越形體的限制斗志,好吧,我表示很期待。
主人公伊德里斯,一非洲漢子,如以往的美國模式一樣,出身簡單,無正經(jīng)職業(yè),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社交雜亂,他們被社會視為問題,可是在他們身上卻一直流淌著閃閃發(fā)光的東西——樂觀。大大咧咧毫無顧忌的進入面試間,恥笑專業(yè)音樂家不懂流行音樂,為了要簽名領失業(yè)金直言不諱,真是直快爽朗到極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懂幽默,唐山話“實在”。從他那句"我從不給陌生人扣屁眼",開始,我就一下子喜歡上了這黑哥,這肆意的表達,毫無遮攔的談吐,在音樂家古典而嚴肅的家中是那么活躍,鮮明。 明明不懂藝術,卻非要畫自己的畫;明明是個”小混混“,卻專治那些負心人;好色而不遮掩,粗暴卻正直;不懂高雅在戲劇院里堂而皇之地恥笑扮裝成樹的男高音,沒受過正經(jīng)教育,卻義正言辭的指出菲利普女兒的不檢點 ;沒錯,伊德里斯就是一個“痞子” ,可卻只有他明白在深夜里呻吟的菲利普,“安靜下來,菲利普,平靜些,試著平靜下來,慢慢呼吸,能聽見我說的嗎,安靜,試著慢慢呼吸,會沒事的” 需要的是最自然的空氣;他肆意的嘲笑菲利普“北方佬醉后打老婆,她不用擔心你這點”,“沒有手,就沒有巧克力(法國諺語)”,嘲諷之后換來的卻是菲利普的歡笑,正經(jīng)的三流幽默,可是他在菲利普生日宴會里跳的流行舞蹈卻讓所有人high到了家。毫無疑問,伊德里斯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人”,他懂得怎么樣去讓自己隨著生活的節(jié)奏律動,是一個跳動的音符,他為長期接受正統(tǒng)教育的菲利普家族帶來的不僅僅只有歡樂,而是讓每一個人在無形中體會“生”的意義——尊重僅有一次的生命。
反觀伊德里斯,脫離電影的形象,若以現(xiàn)今的價值觀去打量他的話,我想大多數(shù)所謂的“社會良民”會對他們說NO。理由也許只是簡單的幾條:教育,膚色,貧困。其實這也正是影片在無形中批判的,我們往往以我們所謂的社會準則去衡量一個人,而忽略人性中閃光的地方。不可否認,貧民窟里有許多問題,可是我們依舊能夠找到像伊德里斯這樣,簡單,善良,賦有正義感的孩子,盡管,他們會欺騙,他們會偷東西,可是他們卻并不如一些所謂的名人一樣齷齪,相比之下,他們的這種簡單的,為了“生活的犯罪”是一種堅強,因為他們也是物欲膨脹,社會道德畸形發(fā)張下的受害者??萍嫉倪M步為我們帶來了現(xiàn)代文明,而被現(xiàn)代文明的光輝所照耀的地方也必然會有陰暗,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了,思維也因快速的節(jié)奏而定型單一,我們缺少的是那簡單的“靜”,缺少的是對我們自己的審視,內心的審視。忘記了太多......事實上,伊德里斯,是一個生活活的強者,盡管生活依舊無奈,但他卻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正直和幽默。點滴中流露著他的細心與善良。
再來看一下男二號,菲利普。古典音樂世家出身,勇于冒險,高貴,滿腹經(jīng)綸,幾乎帶著現(xiàn)代人所期待的所有光環(huán),他是典型的歐洲正統(tǒng)教育下的產(chǎn)物,雖然每天接受著上流的藝術的熏陶,住在如宮殿一般富麗堂皇的家里,不過正如他寫出來的文章一樣,盡是華美的辭藻,炫而不實,是帶著絢爛珠寶的“僵尸”。也許他就形如莊子所言那個被供奉在華美祠堂里的大龜 ,雖被金碧輝煌的東西裝點綴得漂亮至極,卻永遠只是一個沒有自由的被“用于祭祀的物品”,兩個字來形容他的生活——壓抑。不過也不能完全否定菲利普的一切,他也曾轟轟烈烈的愛過,“我真正的痛苦并不是坐在輪椅中,而是失去她”。反過來看,也許輪椅是神給菲利普的一個禮物,因為他遇見了伊德里斯。在輪椅里裝上12km/h的引擎狂跑;在雪地里直面伊德里斯的雪球;感受瑪莎拉力的“勁感”;被非專業(yè)看護人員虐待;可當菲利普被伊德里斯抱起時,他在笑,笑得那么開心,應該說,伊德里斯給了菲利普第二次生命,他的激情,他的勇氣,他的快樂,全被伊德里斯觸發(fā)。
通過菲利普與病魔抗爭的樣子,可以看的出他是個強者,而且他懂得包容別人,不然他絕不會發(fā)現(xiàn)伊德里斯,世界的美好也不會重新被發(fā)現(xiàn)。至此,我想質疑,究竟高雅和低俗是什么,顯耀和平凡又要怎么去評判。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想首先,我們應該找到一種方式拉近兩者的距離,或者努力削弱我們骨子里所謂的高低貴賤。我們的困擾正是來自于我們自己制造出來的想要保護自己或是使自己獨立出來的規(guī)則與界線,想要得到自由就只能活在法律里,追求解脫,卻發(fā)現(xiàn)沒有一處不是限制。總之,我們并不懂自己。
影片給我更多的是歡笑,讓我在嚴肅的環(huán)境里得以抽身,肆意的笑, 當然除了笑還有思考,對生命,對生活,一種樂觀調侃的態(tài)度,那份思考雖不凝重卻依舊深刻,那歡笑雖不狂蕩卻依舊釋懷,沉重與輕快達到了恰到好處的融合,苦中帶甜,甜而不膩。比起一些現(xiàn)代中國電影的故作幽默要自然得多,比美國電影無羈狂笑要收斂。
那一刻我想去笑,而且我必須去笑,這是對這部電影的尊重,對導演,對演員的尊重,更是對生活,對生命的尊重。
去年的法國票房冠軍,來自于一個真實故事的改編。少有的不刻意煽情,原聲很棒,一個老套的故事竟能講的如此有趣,還總能時不時惹人發(fā)笑,讓人感動。最后字幕拉起時,仍在回味并享受那種喋喋不休與法式優(yōu)雅情懷。有時,也許你給我的,是所有人都無法觸及到的?!铩铩铩?/p>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碰到達到這種境界的生活喜劇是件幸事。
黑&白,老&少,超越種族和階級的友情,感人至深的溫情,細膩動人的劇情,以及極贊的電影配樂,不禁讓人想再次回味...
毫不基情的友情片!
其實是一份無甚驚喜的敘事和感動。
但你們真的好容易被感動哦。
音樂真棒,看到最后有些意猶未盡。很舒服的電影,故事有趣又會帶些感動。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因為教育、知識、習慣等各種不同造成情節(jié)沖突及笑料;而彼此的影響和同化則是感動的部分。對于菲利普來說,有時需要的未必是小心翼翼的服侍,而是像對待普通人一樣的無歧視對待。
高雅喜劇,黑與白分別代表兩種被法國社會所孤立的特殊群體,他們相互嘲諷,是用法國社會的嘲諷來引領觀眾對使角色的認同;他們相互扶持,融為一體并重新融入社會。通過片尾我們了解到原型是白人,片中改為黑人一是能夠起到對角色的隨性化處理;二是對于第三第四代非裔法國人渴望融入社會的渴望。
對殘障人士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把他們當做殘障人士。尊重比愛和同情心更高等級
就像Ludovico Einaudi的鋼琴配樂,古典,氛圍,輕易就可以打動人心,我對于此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這就是英格蘭】電影原聲階段。歡樂和溫情并存的法式溫情喜劇,臺詞很精準,刻畫人物的同時還讓人捧腹,力道精準,火候尚佳,這應該就是點到即止的魅力!高雅和喜劇細胞還真不是隨便就能學來的?!铩铩铩?/p>
開懷大笑一整場,最后卻驀然飆淚。身份、地位、財富、性格、教養(yǎng)、愛好、年齡,各方面皆如此懸殊的兩人,磁場卻契合完美。無論愛情友情,所謂好的、有愛的關系,是兩個人都在關系里感到開心融合、自由釋放、并因而成長。什么是靈魂伴侶?這,就是傳說中的,靈魂伴侶。
給領導做一萬件好事不如陪他做一件壞事
不憐憫是種更高級的尊重
某個人在不經(jīng)意間走進你的生活,他和你不同階層,不完美,甚至有不少討人厭的毛病,但是長期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成就了一段真摯友情,也給兩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陽光。把德瑞斯的原型改成黑人使對比更強烈情節(jié)更戲劇化,也讓這段超越種族的友情更感人。影片里乘著滑翔傘在山谷中翱翔那幕太美了……
今年看的第二部佳片。茫茫人海,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相遇,你改變了我,我改變了你,相逢的人會再相逢。關于社會的貧富差距、青少年犯罪、種族歧視這些雖沒有明說卻在暗中映射,以此來烘托角色。富豪有錢卻殘疾不快樂,黑人貧窮卻有一顆善良樂觀的心。ps:Ludovico Einaudi的配樂很加分!
我想每個人都至少有這么一個摯友,你和他/她在人生的拐點遇到,驚嘆于彼此的不同或者相似,有過不少平淡無奇卻值得紀念的時光,ta會將心比心,為你的哀傷扼腕,為你的快慰擊節(jié),更會在ta的心里,為你留下那么一塊永恒的位置,任白云蒼狗,風云變幻。
原聲實在是棒!兩個演員都很精彩 完全是笑聲和淚水齊飛的電影?。?!
“真正的殘疾并不是坐在輪椅上,而是失去她?!?當你真正適應一個人后,任何人都是取代不了的。艾迪·墨菲與羅伯特·德尼羅不得不說的故事。
又被神話了的電影。
輕松詼諧,很有趣的搭檔故事。但敘事浮于表面,人物塑造臉譜化,故事缺乏真實感(盡管是據(jù)真事改編)。弗朗索瓦·克魯塞和奧瑪·賽的表演動人,但受劇本限制人物缺乏層次。過分中正的溫情。3.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