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很可以的 ,心理上感覺很驚悚
主要就是肖恩賓變態(tài)的不行,殺人停不下來了,于是希望能有人解決掉自己,為了做為鼓勵,就殺了索菲亞的男朋友,好讓自己被殺的機會大些..
2 ) 情節(jié)點
搭車人情節(jié)點
男的在學校接上女的
夜里,兩人遇到有人求救,沒有停
在加油站遇到求救者,只好答應帶他去十五公里外的旅店。
車上,搭車人用匕首威脅兩人。被兩人合力揣下車(他們的手機也被甩向車外)
女的想回,男的鼓勵。節(jié)奏舒緩了點。
兩人發(fā)現(xiàn)搭車人搭上了另一輛車,急忙警告另一輛車的司機,但對方不解。對面有大貨車駛來。對了躲避大貨車,兩人的車沖向路邊。
兩人徒步前行,看到剛才的車,車上的人都遇害,唯有父親還氣息奄奄。
兩人開車去前面的小鎮(zhèn)求救。父親在車上死了;女的去店里要棉紙,被女店員報警。
兩人被抓進警局。
搭車人進了警局,殺死了里面的警察;兩人從警局逃走,成了嫌疑犯。
兩人跑到廢棄的車場,被警察追來;但是搭車人把警察干掉。
兩人開著警車逃走,被眾多警察追。但是眾多警察都被搭車人干掉……
3 ) 影話閑談之《The Hitcher》,2007
片 名:The Hitcher,魔鬼搭車人
導 演:Dave Meyers
主 演:Sean Bean 、Sophia Bush、Kyle Davis
上 映:2007,USA
21年前,羅伯特·哈蒙拍攝了影片《The Hitcher》(未看),在公路驚悚片中的地位如何,當年票房收入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僅從一點就可以判斷出該片其時應該頗受歡迎:2003年,Louis Morneau執(zhí)導了86年版續(xù)集《The Hitcher2:I've Been Waiting》,主演依然是上一部主角C. Thomas Howell。既然遲于1998年,我想應該可以找到一點更具體的信息,譬如票房收入,可惜在imdb的數(shù)據(jù)庫中只保留每周票房top10,而在2003年5月份的幾周票房榜上未能發(fā)現(xiàn)《The Hitcher2》的身影,看來它未能打入前10。同年,J?rg Bauer邀請當年的導演Robert Harmon和兩位主演C. Thomas Howell、Rutger Hauer拍攝了一部記錄短片——《The Hitcher - How Do These Movies Get Made?》(未看),再次表明86年原版的影響力。今年的這一版,是徹頭徹尾的翻拍,雖然情節(jié)上做了一些改動(關于86年版本的情節(jié),仰賴豆瓣影評,如果可能的話,我會找來原版看一看)。
2007年1月19日的北美票房排行榜上,《The Hitcher》以單周票房8,233,872美元排在第四位,開場不錯,但是到了第二周就被擠出前十。這其實也怨它運氣不好,看看同期上映的都有那些影片:奧斯卡獎得主《夢幻女郎》(6周)、《潘神的迷宮》(4周)、《人類之子》(5周)、《女王》(17周)。我簡直要替Dave同學喊冤了。公路片是好萊塢歷史悠久的類型片之一,但是我要坦承,自己看的并不多,沒有做過什么總結(ji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逃逸·追尋·永遠的旅程:五一說公路電影”。在我此刻的記憶中,《末路狂花》應該是公路電影的典型代表。有人說公路電影是美國文化的獨有產(chǎn)物,這種說法其實不太準確,的確是美國文化催生了公路題材電影的誕生(《逍遙騎士》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但是發(fā)展到二十世紀后期,公路電影已經(jīng)在全世界生根發(fā)芽,以我的看法,《Rape me》就是一部出色的公路電影。
公路電影最初有著濃厚主人公尋找自我的逃離色彩,與其說是肉體的冒險之旅,不如說是精神的探索之旅,因此往往打上鮮明的藝術標簽。而將公路題材和驚悚元素結(jié)合,雖然影片藝術性大打折扣,主旨降低,不復最初的公路電影理想,但是對普通觀眾來說,是不是更具有吸引力呢?《The Hitcher》正是這樣一部電影。
影片開頭打出的一句話“According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 estimated 42,000 people are killed on highways every year”已經(jīng)揭示出影片主題,隨后,主人公漂亮性感的女大學生Grace Andrews和男友Jim Halsey驅(qū)車前往墨西哥度假,出發(fā)時陽光明媚,影片色調(diào)明亮鮮艷(3區(qū)、6區(qū)的碟片很少有這種效果),插以輕搖滾歌曲,誰都可以預感到這是故意在做鋪墊和渲染。一只蜻蜓撞死在擋風玻璃上的細節(jié),預示著情節(jié)的轉(zhuǎn)折點就要到來。果然鏡頭一轉(zhuǎn),已是夜幕降臨,大雨傾盆,一個擋在路中央的身影(Sean Bean)差點導致主人公發(fā)生車禍。Jim Halsey打算下車查看神秘人是否有事,Grace阻止了他。這時候,女主角性格中的一點自私顯露出來,這也是大多數(shù)青春恐怖片中女性角色的性格設定模式——我起初正是這么認為的,但是后來我才明白,是導演故意安排這樣一個小轉(zhuǎn)折:第一次倉皇逃離帶給Jim內(nèi)疚感,才有加油站答應搭載Sean Bean之水到渠成,這才引出后來車內(nèi)搏斗、公路追尾、落入圈套被困警局之種種驚險和死里逃生。
影片絕大部分時間,主人公就像小白鼠落入精心設計的圈套中,一個又一個無辜的人被殺害,而他們就越陷越深。Sean Bean充分享受折磨這對小情侶的快感,這場貓捉老鼠的游戲中,前者有無數(shù)次機會可以殺死老鼠,但是顯然,他覺得這樣并不刺激,他極其冷靜和精準地屠殺路人、狙殺警察、撞毀警車,一路緊盯Jim和Grace抱頭鼠竄。觀眾很替這對小情侶著急,尤其是他們倆還在莫名其妙,而多數(shù)時候任人宰割毫無還手之力,這就使我更加熱切地期待影片最后的絕地反擊,不看到最后一秒絕對不會離場。我想大家都明白,這樣的電影不考察觀眾的智力和耐力,我們需要的,就是等待主人公變得強勢,享受“老虎發(fā)威”的快感,反差越大,越是暢快淋漓。
Sean Bean飾演的殺人狂冷靜、理智,眼神憂悒,有一股滄桑的氣質(zhì),看起來更像一個江湖浪子而不是冷血殺手;他的表達能力也不差。這些都不太符合犯罪心理學對反社會型、條理型殺人犯的描述。對這類連環(huán)殺人犯,通??梢哉业叫裕ā冻聊母嵫颉罚?、名(《黃道十二宮》)等等殺人動機,但是直到影片結(jié)束,編導也沒對殺人狂魔做任何介紹,姓甚名誰(John Ryder實際是假名),從哪來到哪去,為什么殺人如麻,為什么選中這對小情侶,又為什么自尋死路(影片清楚地表明:Sean希望有人殺了自己),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
有人說這部片子就是“血腥+色情”,我真想甩他一耳光:唯一稱得上血腥的鏡頭,是Sean用手銬割斷一個負責押運的警察喉嚨,時間短暫,血漿用的不多,比《燕尾蝶》中一個類似鏡頭都要差得遠;說色情更是無稽之談,片中從頭至尾沒有漏點鏡頭,唯一“春光乍泄”是Sean汽車旅館攻擊Grace時,而她也是內(nèi)衣穿戴整齊地逃到洗手間,編導還刻意安排她的外衣、牛仔短褲擱在抽水馬桶上以便Grace出來的時候就能衣冠整齊。僅此而已。
還有人說影片諷刺了警察的無能,余以為同樣是無中生有的說法。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何況暗箭來自一個拗斷拇指掙脫手銬卻面不改色的家伙。
4 ) 爛片
雖然片子爛,但是女主角長得還算花瓶。好處:繼承了公路片特色,美國西部的景色,那是相當?shù)牟诲e。
另外,套用朋友的一句話,美國片中,得克薩斯,亞里桑那這些地方總是出這種變態(tài)殺人狂。
5 ) 簡單解釋一下為什么在卡車上女主角不敢殺掉殺人狂
(本評論只針對不會開車而無法理解劇情的朋友,高手看看就好,勿噴喲~~~小弟為發(fā)此貼專門注冊,謝謝支持了。)
其他的大家總結(jié)的很好,我不想也沒力氣吐槽了。
影片最后殺人狂開卡車活活把jim拉斷而grace不敢開槍,有些朋友(可能是不會開車的朋友)不是很懂,把原因歸結(jié)于grace的軟弱,這是不正確的,而且也誤會了本片難得的幾個“尊重事實和邏輯性”的小亮點。
我簡單解釋一下:當時grace上車前,殺人狂已經(jīng)把車稍微往前挪動,把jim的身體拉直,然后左腳踩住離合器踏板,車子并未熄火。而這種情況如果女主角殺掉殺人狂的話,殺人狂身體瞬間松弛,左腳無力,這會導致離合器抬起,雖然車子最終會熄火,但也會往前面走個幾十厘米,這無疑對jim來說是致命的。
所以grace在萬般無奈的憤恨的情況下也不敢開槍。
6 ) 轉(zhuǎn)發(fā),原作者gillence,評價四星發(fā)在舊版搭車人
《搭車人》(2007版)影評——極致恐怖的體驗
82分鐘的電影,劇情合理不合理先不說,全片除了驚嚇,只??植馈槭裁磭樐?,不告訴你,為什么殺人,不告訴你,為什么不殺你,也不告訴你??傊恳粋€畫畫都讓你不寒而栗。做為恐怖片,我感覺沒有比這更恐怖的了。
雖然電影中對反派殺人狂沒有過多的介紹,甚至警局里都沒有指紋庫資料,他一路追殺男女主,隨便哪次都可以輕松結(jié)束他們的性命,但他沒有,而是一直追逐,并殺光他們身邊可以求助的人。讓他們活在恐懼的逃亡中。最終女主因害怕,因憎恨,因不再信任,因想為男友復仇,而走上了殺人的道路,并且她也具備了殺人的本事(從她被困于囚車后箱之中,能扯開鐵絲網(wǎng)去取前面警察的步槍開始)。
片子里邊殺人狂說過兩次以上“I WANT TO DIE”.(第一次用槍逼男主說,但男主歇斯底里地喊出了“I DON'T WANT TO DIE"并把他踹下了車)。這個應該就是他殺人的目的了。他想死,但又不想簡單的死,不知道他經(jīng)歷了什么而成為變態(tài)殺人狂,但是他應該是想死于另一個更厲害的人手里。這樣才能保證公路殺戮能夠延續(xù)下去。
我猜本片大概意思是,要想將公路恐怖文化傳承下去,就必須培養(yǎng)一個更稱職的公路殺手——除了要具備殺人的本領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即“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要殺盡路上所有的人”!這才是真正的無敵。變態(tài)殺手的潛臺詞其實就是“I WANT TO DIE ,BUT KILLING MUST CONTINUE."
7 ) 劇情爛,其他還好
客觀來說,缺點:這種劇情太老套了,而且情節(jié)安排有點侮辱觀眾智商。
優(yōu)點:整體拍攝手法,畫面音效布局還有比較有質(zhì)量的,繼承了美國西部公路片的一貫風格
看了下面的評論,有些人真的挺腦殘的,實話,說什么電影沒交代變態(tài)殺人的原因,我就操了,變態(tài)殺人需要理由嘛?他是變態(tài)啊,大哥大嫂們,不懂變態(tài)的心理嗎?屢次放過主角就是為了享受精神折磨他們的過程,發(fā)掘人性的陰暗面,把一個正常人變得跟他一樣。這種變態(tài)一般都是經(jīng)歷過正常人無法體會到的傷害或者壓力才會有這種扭曲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剖析能懂?
還有什么說不喜歡字幕介紹樂隊跟歌曲名…九寸釘樂隊,大哥,工業(yè)金屬的傳奇樂隊好嗎?非常適合這種電影,你可能連工業(yè)金屬是什么都不知道吧?難道要你那種爛品味?給電影配個月亮之上???傻逼真的!
8 ) 如何拍好喜聞樂見的美式公路驚悚B級片
喜聞樂見的美式公路驚悚B級片,這類片子主要是講述一幫男男女女(同學、朋友、同事、一大家子等等)開開心心出去(旅游、蜜月、寒暑假、散心、求職等等)然后遇到一個(群)變態(tài)被殺的屁滾尿流,或許最后有反殺,或許就全死光。如果第一部賣座基本就會變成系列,《致命彎道》《隔山有眼》等屬于典型代表作。
這類片子就看個樂,不過要想拍好我個人分析也需要幾個關鍵內(nèi)容:一是風景要秀麗,海(湖、河)邊、沙漠戈壁、森(叢)林不管哪個背景,景色要好,要心曠神怡;二是要有無腦大波美女,最好金發(fā)白人,西裔黑人也行,亞裔還真少見,露個點屬于常規(guī)操作;三是大家要帶腦子,所作所為稍微有點邏輯,這樣的才好看,像這個《搭車人》麻蛋再怎么著你兩也得信警察啊,見警察跑然后給家里人打電話算怎么回事,家里人比警察更好使??四是殺人手法要有看點,要動點腦子怎么能夠新奇吸引眼球,畢竟這樣的片子實在太多了,大家難免審死疲勞;五是最后最好來點反轉(zhuǎn),讓大家有點小回味。六是這種片子千萬別長,緊緊湊湊把故事講好就行了。如果故事能夠圓圓滿滿,再稍微挖掘點深度,探討下人性啊社會問題啊形而上啊,那就屬于佳作了,這種就可遇不可求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
這是個豆子叔因為領不到便當,就崩潰了的故事。(還好他最終找到了解決辦法。。。
HBO again
陰影 ... 又一對ㄦ應該送去集中營的編劇導演
車裂給力。公路片有味道
這個片子讓我第一次知道有公路電影這種類型!~
恐怖片里,看完手機兩手一攤說:“no signal”就想笑。
無法理解不殺主角的動機
演員都還不錯
有點血腥而已,但看完 其實是不明白的。。別人說完后,劇情還蠻雷的。無聊到死還能用它救自己一下~~
殺手不夠酷。
2007年4月15日
就這樣的恐怖片 都成類型片了
感覺很好吧?
小強人,真耐活
很好看
實在是很沒勁,我懷疑導演是不是拍著拍著自己也覺得沒勁了就草草收尾了事。
車裂不錯。情節(jié)步步推進還是蠻緊張驚險的。
4/10;邁克爾·貝不是個合格的制片人,這部翻拍也給浪費了,不過有一場轎車突然砸下的戲很不錯,雖然很短。
SO VIOLENT 特別是最后男主角的死法..OMG傳說中的車裂!!!!! 不得不說男主角太丑了!!!
覺得給人搭車很恐怖 但是男友死的那段 警察其實常理是會去救他的啊 不過電影嘛 還是不能太照邏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