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踏血尋梅(導(dǎo)演版)
當(dāng)年,我十分留意案情發(fā)展,一來近年本地已很少殘忍碎屍案,二來我不明白社會迴響怎麼這樣少,是因為大家對死亡已很麻木?三來兇手將人頭棄於九龍城碼頭的大海,我好幾天乘船上班,都看到海警船在搜索。自然,一無所獲。此後已很少人談這起案件。我偶爾會想起,不知她的頭到哪去了?無主孤魂,魂歸何處?沒想到,原來有人像我一樣念念不忘,還拍了電影。
這位被指認(rèn)為援交的少女,肉身被切碎沖進(jìn)馬桶,有的丟棄在路邊肉檔,頭部漂流在大海,就此湮滅在人世。案情血腥,疑點重重,電影本來可以很奇情,但拍得很憐憫??措娪皶r,不其然想起“兩顆絕望的心(Leaving Las Vegas)。絕望源於寂寞,寂寞皆因無人了解自己,或者無法得到特定的一個人的關(guān)心。像佳梅,她的寂寞去到盡頭,便不得不如此。
2 ) 過譽之作
香港有很多描述社會底層人生活的電影,許鞍華的天水圍,陳果的三部曲;也有很多改編真實案件的cult片,李修賢還專門開了個公司拍人肉叉燒包,羔羊醫(yī)生?!短ぱ獙っ贰芬靶牟恍。氚堰@兩種電影結(jié)合起來,用血腥案件說人性說絕望。
先來看看真實王嘉梅案:08年時年僅16歲的“新移民”少女王嘉梅在援交過程中被24歲的客貨車司機丁啟泰掐死,尸體被起肉拆骨,一部分沖進(jìn)馬桶,一部分混入街市當(dāng)豬肉販賣,人頭則扔進(jìn)大海。丁啟泰在之后的采訪中被問及為什么要殺死王嘉梅,他回答忘記了。
導(dǎo)演翁子光說他很想知道為什么,于是拍了這么一個電影:援交少女王佳梅在經(jīng)歷夢想破滅,感情被騙后和被眾人歧視的丁子聰在看似心心相惜,在性交過程中,她說我想死,丁子聰說好,我?guī)湍?,然后掐死了王佳梅,接而冷靜分尸,最后去警局自首。
在電影中,翁子光把真實案件中廣泛的“為什么殺人”轉(zhuǎn)換成臧Sir具體問出的“為什么第一次見面王就和丁說想死,而丁真的殺了王”。
第一個問題,這部片里引用了同樣血腥的hello kitty藏尸案作對比,臧S回憶時提到罪犯在法庭上聽著案情陳述甚至還在談笑風(fēng)生來說明人性本惡,殺人是后天約束沒法戰(zhàn)勝原始欲望的體現(xiàn)。但導(dǎo)演覺得“人性本惡”不能完全回答這個問題,于是以臧S為自己的投射開始“尋梅”,嘗試找到人性中少得可憐的善意。
第二個問題,導(dǎo)演用“孤獨“來概括王佳梅和丁子聰過去的生活,企圖給這個問題找合理的答案,但太過刻意,效果并不好。
先是用夢想破滅,感情受騙來為王佳梅找理由說出“我想死”,用了耳環(huán)這一物件貫穿整個故事。
王佳梅還在念書時候,她媽媽收到了耳環(huán)這個生日禮物,給了王佳梅戴。但有一天那個送禮物的朋友想用A貨耳環(huán)換回送出去的4千多的真貨耳環(huán),王佳梅媽媽答應(yīng)了,王佳梅得知此事發(fā)脾氣地把A貨耳環(huán)扔了,媽媽打了她一巴掌,并說:“你要什么我都買給你,你以為我有幾百萬身家嗎?"
王佳梅下海后第一次接待客人拿著嫖資去店里買了一模一樣的真貨耳環(huán)。在付賬前接到瘦弱嫖客請求做他女朋友的電話,王佳梅怒氣沖沖拒絕后,去收銀臺倒出一大堆零錢結(jié)賬。
王佳梅以為遇到了真愛嫖客,誰知道卻被嫖客叫出來,指著她對女朋友說:“你看,我有可能和這樣的人有一腿嗎?”
王佳梅脫下了耳環(huán)和兇手丁子聰性交,說:“我很想死啊。”
翁子光很努力想用王佳梅的經(jīng)歷來說明她的尋死是多么“正?!?,但在這一部分,我只看到了文藝版的《囡囡》,與《榴蓮飄飄》相比,手法實在太差,生活的殘酷在于人都是像榴蓮一樣不知香臭地活著,而不是赤裸的腐化墮落,“做援交少女”還是“是援交少女”這個度,導(dǎo)演把握得不好,導(dǎo)致情感的處理讓人無法感同身受。在《洪興十三妹》的舒淇,同樣是妓女被辜負(fù),卻選擇殺死對方后自殺,這種戲劇化的感情反而順理成章,蓋過楊恭如的美貌熠熠生輝。
同時,為了說丁子聰為什么殺人,電影先是排除一系列原因:不是因為吸K粉錯手殺人,不是因為被歧視的感情經(jīng)歷對女性仇視而殺人,描寫丁子聰對過世母親如何尊敬,和鄰居婆婆如何和諧相處,還試圖用“貓”來加深電影中“討厭人而殺人”的立意。
丁子聰鄰居婆婆養(yǎng)了一只貓,非常粘丁子聰,沒事就往他那里跑,鄰居婆婆還說:“貓很有靈性,知道誰對它好?!?br>
丁子聰和所謂的前女友在房子里聊天時,這只貓總會躺在腳邊。
后來丁子聰分尸時,這只貓從鄰居婆婆懷里跳下來想走去那個全是血的房子。
一個對貓那么好的人在回答臧Sir問題時說:“我討厭的不是女人,是人?!?br>
臧Sir又問:“所以你把王佳梅臉皮撕下來,是不想她看起來像人嗎?”
丁子聰沒正面回答,他說:“我殺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苯又嬅媲袚Q到他分尸時發(fā)現(xiàn)王佳梅的子宮里已經(jīng)有一個成型的胚胎。
臧Sir繼續(xù)問:“王佳梅知道自己懷孕了嗎?”丁子聰開始用頭撞玻璃。
可以看到,導(dǎo)演的立意是矛盾的,如果真的是因為“討厭人而殺人”,在提及王佳梅懷孕后,丁子聰不可能情緒崩潰大吼大叫,他始終覺得自己殺了一個無辜的人;但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之前著力鋪墊的丁子聰?shù)摹吧啤庇殖闪诵υ挕?br>
敘事的牽強,感情的無力,大概是導(dǎo)演忘了很重要的一點:
在“正能量”世界看來要問為什么的事情,實際上是邊緣世界的常態(tài),根本沒有為什么,當(dāng)你嘗試找理由時就失去了該有的真實和沖擊。
而在演員方面,金燕玲的最佳女配角實至名歸;春夏只能說合格演出,比現(xiàn)在內(nèi)地的女演員好,但不能說“出彩”,拿最佳女主角,也看出香港實在沒人了;郭富城的角色非常有取代性,香港那一批同樣年齡段的男演員挑誰來演都行,拿到影帝,只能說對手拍的電影不行,而不是對手本身實力不行;白只長相和真實案件中的罪犯太像了,演話劇的演技自然是不錯的,但還是略微擔(dān)心因為長相限制,并不能有太長遠(yuǎn)的演藝之路,希望他能用好作品打我的臉。
最后安利一部電影《僵尸》,是踏血的導(dǎo)演翁子光做編劇,麥浚龍導(dǎo)演,同樣是底層人的生活,比《踏血尋梅》好看很多,但在前年的金像獎上顆粒無收。如果說橫掃金像獎的電影是代表那年的電影水平,也只能說,今年的電影水平也實在太不行了。不過,《踏血尋梅》再不行,也比明年今日粵語版好。
注:
我是直接殺去HK看的120分鐘導(dǎo)演剪輯版,和98分鐘云盤版本比,劇情順序以及細(xì)節(jié)交代更為清楚,所以我真的沒有冤枉這部片。
我看的那場有五分之三都是上了年紀(jì)的公公婆婆,而且買的都是好位置,開場前一個小時我買票只剩前四排了,實在有趣啊。
3 ) 致命玩笑,踏血尋梅
她是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懷揣一個明星夢,卻為生活所迫落到援交地步;他是二十出頭的貨車司機,失戀后一蹶不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相遇。
然而,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
百科詞條里如是記錄這樁事件:王嘉梅命案,發(fā)生于2008年4月27日的香港,死者王嘉梅相信被人殺害后被殘忍肢解,并流傳著部分人骨被混入街市的肉檔出售的說法。事件在香港引起很大轟動。警方分析,兇手丁啟泰在網(wǎng)上結(jié)識王嘉梅,約她到石硤尾街39號仁發(fā)大廈2C套房進(jìn)行性交易,在做愛過程中殺死王,然后畏罪碎尸。
甫至香港的時候,命案發(fā)生不過一年有余。彼時的住處在一座山坡上,下山便是石硤尾街市,以至于我一度不敢吃肉——就像看完黃秋生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一樣。
直到過了許多年,才從熒幕上看到了故事的另一種解讀——一個毫無預(yù)警、欲罷不能的故事。
一
香港去年拍了兩部相當(dāng)好的三級片,一是阿sa主演的《雛妓》,一就是《踏血尋梅》。在這個故事中,有刑警,有罪犯。有失足女,亦有女強人。唯一的共性是,在這個生活所迫的世界里,愛情大抵是一種笑話。佳梅的母親為了移民身份嫁給老男人,男人因著可以白討個老婆,亦欣然接受,二人井水不犯河水。警察臧sir因工作與妻子疏離,連女兒亦難得一見。罪犯丁子聰則像個典型“屌絲”,因失戀而變得神經(jīng)質(zhì)。香港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社會,這里的人身份各異,悲歡也不同,卻有著驚人相似的倔強和孤寂。
于是在這種倔強與孤寂中,青澀的佳梅唱著《娃娃看天下》登場了。和我們一樣,王佳梅是個一無所有的港漂。母親為了移民身份,嫁給了一個吃喝拉撒都在兩平方米的床上的老男人——老套的繼父橋段,相比《雛妓》里的阿sa,未被強暴已然算得上幸運。于是佳梅和許多年輕女孩子一樣,開始夢想做模特,做明星,賺很多錢,買自己喜歡的奢侈品。
她是努力的。哪怕坐在天臺上啃面包,哪怕光著腳在街上發(fā)傳單,甚至哪怕不得不走上援助交際這條路,她也未曾放棄過?!敖o多500,我可以明天早上再走”,就是這么簡單純粹。
可是到最后,她犯了幾乎是大多數(shù)妹子的致命通病——該走腎卻走了心。愛上一個嫖客,可他只想要她的身體。
早在上個世紀(jì),毒舌張愛玲便一針見血地指出,“通往女人心里的通道是陰道?!边@也是援交這種職業(yè)最大的風(fēng)險:輕松,高薪,卻過不了自己心里這一關(guān)。唯有愛,才可以殺死一個人。
于是佳梅選了世間最美好的死亡方式——在歡愛中被幸福窒息而死。佳梅終于見到了自己的靈魂,像小樹發(fā)芽一樣,不可抑止地順著血液瘋長。她也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掙脫一切枷鎖。她已經(jīng)壓抑得太久太久了。
這一次,她贏了。
二
《踏血尋梅》比較有意思的一點在于,無論從哪個細(xì)節(jié),哪個角度,都在寫實的基礎(chǔ)上濃墨重彩地又加工了一筆,把小人物的善惡及無能為力以一種真實到窒息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相比王佳梅擺在臺面上的、澄澈透明的悲哀,兇手丁子聰則似乎埋得很深。他是整部電影懸念最大的一筆。這個懸念并非來自他早已被鎖定的兇手身份,而是來自他的內(nèi)心。他仿佛一個駕輕就熟的變態(tài)殺人狂,法庭上無視圍觀群眾或痛苦或憤怒的眼神,冷靜地敘述了他殺人并分尸的全過程。而對于殺人動機的問題,丁一概置之不理,冷面相對——直到臧sir問出一句足以把他逼瘋的話。
“佳梅知唔知自己有咗?”
丁子聰殺了不止一條性命,可是這條命,卻也是害死佳梅的罪魁禍?zhǔn)?。他殺了它,也解脫了佳梅的心魔。佳梅最終鼓起有勇氣逃脫這個繁華而令人窒息的城市,萍水相逢的丁子聰, 是終結(jié)者,更是救贖。
如果沒有這場救贖,佳梅的姐姐佳莉?qū)蔀樗畹目s影:不知道被誰搞大個肚,窩在逼仄潮濕的廉價公屋內(nèi)帶孩子。如果有香港男人愿意接盤,任你是誰都可以帶她走,母親還會感激得恩同再造。從此仿佛不再是人,不過是個泥胎木偶,行尸走肉。反倒是萍水相逢的丁子聰,給她帶去了一絲前所未有的關(guān)愛。每每墮落到需要從恩客那里汲取溫暖,那世間還有什么好留戀的呢?
按照宗教教義,佳梅深信自殺會墮入地獄。于是丁子聰成為佳梅親自選定的救贖者,簡直完美得無懈可擊。貨車司機,底層小混混,被女神毫不留情地甩過,簡直是佳梅的翻版。孤獨是有魔力的,有魔力到讓佳梅對這個初次見面,長相不帥甚至猥瑣的男青年有著毫無保留的信任。同理,除了佳梅,誰都不值得讓丁子聰為了幫她一把,而雙手沾滿鮮血。如此畸形的命案卻因此附上了一層怪異的使命感,不知這是上天的玩笑,還是注定。
整部電影對丁的刻畫不多,但有一幕非常驚悚。前女友和丁分手之前,二人曾在車?yán)镎疬^一次,闖了紅燈。于是日后他回憶前女友的方式,竟是割破手掌擼管。(當(dāng)然,整個場景電影拍得比較隱晦,以致筆者當(dāng)時當(dāng)時并沒有看懂,直到電影結(jié)束方恍然大悟,嚇得冷汗涔涔。)這種認(rèn)真執(zhí)著到變態(tài)的感情,折射的卻是深入骨髓的孤獨,甚至絕望厭世的無力感。這種“愛無能”的感受,最終轉(zhuǎn)移到佳梅身上,當(dāng)共鳴無限放大的時候,神與魔,都被摧毀了。
三
回到現(xiàn)實來看。若說電影還留下什么遺憾,想來可以說是對社會現(xiàn)狀的解讀。佳梅作為新移民,電影里隱約點出她的悲劇和新移民的生存狀況有關(guān),卻始終未有足夠的例證展開這一點。其實佳梅的設(shè)定自始至終是個自由人,香港并沒有給她套上枷鎖,甚至只是一個被動接納她的地方??墒侨魧⒓衙穯渭儦w結(jié)為愛上嫖客后不幸鬧出人命只好一死的傻姑娘,那則是過于單薄了。
所以,更加無奈的一個事實是,栓上枷鎖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在香港生活數(shù)年之后,許許多多的港漂也開始思考“何去何從”的問題。留下來的終究占了較大的部分。除此之外,也有出國深造的,也有回到內(nèi)地的,但大抵也都是留在了一線城市。也有部分人,熬粥一樣拼死熬到了第七年,然后飛也似地逃回家鄉(xiāng)。問之,則答曰:“換不到身份,這幾年豈不是白呆了?”
白呆了。這三個字的魔力簡直堪比“來都來了”。
而“白呆了”三個字也深切顯示了香港身份雞肋般的“不尷不尬”局面:留下來,夠吸引力的是這個身份,但是,也只有個身份。
就像王佳梅的家鄉(xiāng)和她的生父。雖然美好,卻始終卯著一口氣兒回不去。佳梅的生父在湖南老家做賭球生意,每每曼聯(lián)輸球,佳梅都會開心地給父親發(fā)短信,既算道賀,也算報平安。于是有關(guān)父親的愛和記憶,都濃縮在那一條短信中:“曼聯(lián)輸了?!?br>
所以,臧Sir最終也未有勇氣將佳梅的死訊告知她父親。他悄悄替佳梅給父親發(fā)去短信,當(dāng)父親回復(fù)“爸爸想你”的時候,臧Sir終于忍不住潸然淚下。
影片的結(jié)尾,時光倒流到許多年前,青澀的佳梅走下火車,穿過熙熙攘攘的九龍?zhí)粱疖囌?,帶著不諳世事的笑容奔向母親和姐姐。畢竟費了多少周折才來到這里,任誰都會憧憬一個美好未來的。
可是九龍?zhí)?,這個浪漫的地點已然注定一切,回首再看,細(xì)思恐極。
到最后,佳梅的愿望只剩下一個“死”。
佳梅是一個援交女,也是一個普通的努力生活的姑娘。她是她自己,也是我們逃不開這個世界的蕓蕓眾生。佳梅是幸運的,有丁子聰不惜搭上一條命來幫她。底層青年的惺惺相惜,往往是有十足爆發(fā)力的。在佳梅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終于變回了站在天臺上唱歌的自由自在的佳梅。所有的骯臟和壓抑盡數(shù)洗去,再也不會折磨她了。
而我們呢?
后記
很多時候我也會想,如果人生可以重置,我一定不要來香港。我要從小做一個人人鄙視的學(xué)渣,讀一所藝校的高中,穿好看的班服,為了漂亮的女孩子跟人打架。到了年紀(jì),本本分分呆在窮山惡水出刁民的桑梓地,打一份工,領(lǐng)一份薪水,討一個對象,生一個娃——這是一種很極端的愿望,因為若不是唾手可得,便是終身奢望。而我迄今,仍不敢想自己屬于前者還是后者。
但我并不是想吃后悔藥了。是的,安穩(wěn)一生沒有什么不好,但是似乎,在香港這座愛憎分明的城市耍遍流氓之后,我才真正地學(xué)會愛了。
4 ) 兩個孤獨絕望的人!
自從這部電影橫掃金像獎所有演技類大獎,我就對這部電影充滿興趣,終于等到了資源一睹為快。這部片子內(nèi)地注定是無法上的。
該片是由真實案件改編,殺人分尸的命案曾轟動一時。
電影采取了片段交叉式的剪輯手法,但竟然一點也沒有感覺凌亂,反而很有條理很有層次,層層推進(jìn),抽絲剝繭,最后拼接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影片并沒有在誰是兇手這樣的問題上設(shè)置懸疑,而是早早拖出,兇手早早浮出水面,卻并沒有松一口氣的感覺,而電影也更多的是對殺人過程和動機的探尋。
丁子聰為什么在第一次見面就把她殺了,王佳梅又為什么愿意讓這個第一次見面的人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這也是臧sir最為疑惑和苦苦探尋的。
這一切都和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有關(guān)。佳梅是個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想著當(dāng)模特當(dāng)明星,可以掙很多錢,買喜歡奢侈品,甚至還可以寄給內(nèi)地的爸爸。但是現(xiàn)實總是很殘酷,面試后只能做個發(fā)傳單的,但是佳梅還是熱情努力的,脫掉礙腳的高跟鞋,想辦法拉人,但是即便這樣也只有很低的報酬,后來她走上了援交這條道路,也很快買到了那副被要回去的耳環(huán)。一開始佳梅大概是享受的,但是漸漸的,她想要和援交對象進(jìn)一步發(fā)展時卻挫敗了,很挫敗,當(dāng)她含著淚聯(lián)系那個已經(jīng)拒絕的客人時,她很脆弱。而丁子聰,一個普通的火車司機,長相平凡,甚至可以說是丑,又矮又胖,小時候親眼目睹了母親的去世,曾交往過一個漂亮的女朋友,但也眼睜睜的看著她絕望的邁向死亡。他大概是有精神上或者心理上的疾病的,所以在佳梅說我不想活了的時候他決定幫她一把,雖然也猶豫了,畢竟他似乎愛上了她,但在佳梅再次舉起他的手放上自己脖子時,他還是下手了。后面殘忍的分尸過程他能記得每一個細(xì)節(jié),描述時臉上抽搐的肌肉和時不時的粗重呼吸都彰顯著當(dāng)時的緊張刺激。
他們兩個人心里其實都是有愛的,佳梅會為了爸爸關(guān)注球賽,并在每次曼聯(lián)輸球時給爸爸發(fā)短信恭喜爸爸,還會給爸爸打錢。丁子聰對媽媽遺照的愛護(hù),把剩下的所有都交給病重的爸爸。但是這些都抵不過冷冰冰的現(xiàn)實,和年輕的沖動。
看完電影一直記得兩個人在QQ上的聊天
佳梅的那句:活著會痛,活著會恨,活著要想要怎么好好的活著。她的痛苦和無奈來源于哪里?來源于家庭?來源于社會?
最后說說演員的表演,兩位新人能夠憑借此片獲得那么多獎項認(rèn)可確實是應(yīng)該的,兩個人的表演很驚艷。佳梅乍一看不那么漂亮,但是越看越覺得她有種難言的氣質(zhì),被孤獨籠罩的氣質(zhì),很自然的流露出來。而丁子聰這個角色應(yīng)該是整部片子最復(fù)雜的一個角色,作為一個新人,他的表現(xiàn)一點不輸戲骨。佳梅媽媽和臧sir也都有在水平線以上的表現(xiàn)!
最后想說,給每一個孩子多一些關(guān)懷和愛吧,希望這種悲劇不會再發(fā)生!
5 ) 殘酷的,并不是殺人本身
她想找一個看得見風(fēng)景的房間......
十六歲的貧窮少女
有一個滿身戾氣的歌女母親,喜怒無常,會下班后突然甩她耳光。
一個視她為空氣的繼父,在她死后,第一時間向小報爆料。
有一個很正常很普通的姐姐,在偷聽到她接嫖客電話后,不管不問,并略有嫌棄。
她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姐姐跟隨媽媽改嫁先來香港幾年,才接她過來,生父遠(yuǎn)在湖南。
王佳梅像一個棄嬰,她想念父親,只能用發(fā)短信和寄錢的方式表達(dá)。
她想要愛人,而一個援交少女,能得到幾分真心?
得不到愛,也不知道應(yīng)該把愛付給誰。
她冷漠、輟學(xué)、打兩份工,曾幻想依靠自食其力獲得尊重。
電影幾次強調(diào),王佳梅渴望被人看見。
她跟最后一個援交對象在交易前的網(wǎng)聊時說:我長得也不好看。
她的墻上掛著一張陌生的美人照片,她從照相館買回這張照片是因為,想要拍張同樣美麗的照片。
王佳梅并不知道,她自己跟照片里的姑娘一樣美麗動人.......
站在風(fēng)口,不知何去何從??床坏斤L(fēng)景,觸不到未來,沒有人指引。
她喪失活下去的信心,不懂未來的意義,生命本身的美好,王佳梅體驗不到。
于是她選擇了一個同樣絕望的人,幫自己結(jié)束生命。
甚至她都不知情,自己已經(jīng)懷孕......
誰都有一個狼狽不堪的青春,不同是
當(dāng)墮入巨大而虛無的生命空洞中時,大多數(shù)人都能走出來,成為一個社會動物。
而王佳梅和丁子聰,都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
丁子聰陳述殺人動機時說:我不是不喜歡她,也不是不喜歡女人,我只是不喜歡...人!
說寂寞可以殺死一只蒼蠅,那空虛一定可以吞噬靈魂。
這部電影套著兇殺、分尸、援交這些聳人聽聞的外殼,卻講述著一個殘酷青春的故事。
一個鮮活而美麗的生命,如何一步步走向消亡。
結(jié)尾處回到時間軸的前端,王佳梅剛剛來到香港,與闊別已久的母親和姐姐團聚,親人背著她偷偷抹淚---------她不是不被愛著,只是生活產(chǎn)生的戾氣,讓每個人都釋放不出愛,感知不到對方。
王佳梅也不是沒有被看見,那個她想要談戀愛的嫖客,看到她在地鐵廣告上的照片,十分驚艷。丁子聰開門第一眼見她,露出驚喜的笑容。
我有什么?無非是一大把的青春,放在我這里也沒有用,你要就拿去吧。
愿世上每一個王佳梅,都能找到看得見風(fēng)景的房間。
6 ) 你還記得那一次的高潮么
120分鐘的《踏血尋梅》看下來,好像沒有誰是真正惡人。
我實在能理解王佳梅對于死亡的向往。大多數(shù)的人都想過死,死有時候是一種求之不得的解脫。
我曾跟王佳梅做過一樣的事:拼命地愛一個人,也不說,只是一廂情愿地覺得他是自己的,理由是我那么愛他,他也說過愛我,于是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愿,好像恨不能把一切都給了他,結(jié)果換來一句冷冰冰的“我們分手吧”。然后為自己掉幾顆眼淚,遭到背叛后想到的第一種解決辦法不是醉酒,不是覺得天塌下來,不是馬不停蹄地再次談戀愛,不是甘于獨身生活,而是默默地打開手機,給一個之前追自己很久而不得的人發(fā)消息,問他:你不是想要我么?就今晚吧。
如今想想第一反應(yīng)是婊,仔細(xì)想想,便覺得疼。
男人才不會懂女人為什么用這種辦法作踐自己,甚至女人自己也不懂。自己在愛的人身上受到的傷,卻要靠一個愛自己的人來補償。
說真的,看到王佳梅在失戀后撥通嫖客的號碼打過去然后掩著淚水故作嬌嗲地說“我們今晚就見面吧”的時候,我覺得我看到了自己當(dāng)年的滑稽。
鏡頭一轉(zhuǎn),她在男人身上賣力地起伏,她的呻吟是假的,她的絕望是真的,她的享受是假的,她的想死是真的。
是啊,女人真的會這樣蠢,覺得沒有愛情就沒有自己。愛人走了,自己活著并沒有意義。性愛中的那種窒息感會讓一個人僅有的最后一絲矜持也徹底放縱,聲嘶力竭地被人看了個清楚。于是女人會想:不如死了吧,死了這一切就都沒有了。
也許高潮的時候窒息而死是體面的,起碼你是快樂著死亡的,那不是屠殺,更像是一次放飛。
與不愛的人上床是會加大女人的恥辱感以及寂寞的。我聽過的一個說法是,女人跟不愛的人上床可能有性高潮,但也是真的會惡心自己的,這是真的。男人是天生就難以控制自己交配欲的動物,但女人卻總是把性與愛混淆不清。如果是愛,那么與他的性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若是沒有愛,那么性之于女人,起因就像是一次迫不得已的復(fù)仇,而結(jié)束時又像是置身于一個被人玩的窘境。
男人不傻,他又何嘗不知道你不愛他,他何嘗不是一樣的不愛你。就像電影里的卡車司機丁子聰始終有個不愛他卻讓他魂牽夢繞的女人一樣,最終只能在她在別處受傷的一個月經(jīng)期才能在卡車上狼狽地得到他的身體。這不是一次認(rèn)可,而是更深一層的挫敗。好像是一次嘲笑:看吧,我就是要玩兒你,你卻樂此不疲。
我記得那種感受。發(fā)出第一條約對方見面的微信時,你心里是帶著恨的。心想:你看,他不愛我,沒關(guān)系啊,我倒要讓你看看,多少人想得我而不能。沒有你,我還是可以輕易就有性有愛。后來,對方欣然赴約,你走在去酒店開房的路上,開始有點冷靜下來,后悔油然而生:不然不去了吧……其實也不用這樣,算了,回家吧,可是不做愛我又該怎么度過這個失戀的夜晚呢?
你咬著嘴唇上路,去赴一個你并不期待的約會。
直奔主題的做愛像是一次漫長的儀式。一個陌生的身體進(jìn)入你的時候,你的手觸碰到一個并不熟悉的軀體的時候,一個沒聽過的呻吟聲如今就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只能刻意避開他的吻,因為你不能享受那個氣息。你總是希望他快一點兒,躺在床上看到一個身軀在自己身上拼命聳動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前所未有的惡心,并希望這一切盡快結(jié)束,自己在這個時候死不足惜。
某個時間你甚至?xí)悬c兒抽離,你甚至不知道自己這是在哪兒,是活著或者已經(jīng)死了。最終,高潮還是無法控制地來了,那個時候你是真的想死,一半是因為純粹的生理快感,一半是因為自己沒有辦法在事后去面對那個骯臟的自己。
王佳梅面對這個初次謀面的陌生人說出了自己的一切。她說,我想死。巧的是,她的客人也幫她做到了。與她一起欣然赴死的不是她愛的人,只是一個無辜的嬰兒。
如果她沒有死呢,活下來也許也就這么活下來了。
高潮之后也許女人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想靠寂寞排解的初衷一點都沒有改善。沒有通過一次性愛來給失戀止痛,自己也沒有重新得到愛情。委屈仍然是委屈,寂寞也既然隨性如影。身邊的男人也許會在事后抱住你,然后喘著粗氣說“跟你上床真好”,這對你來說更像是個巨大的侮辱,你恨不能馬上床上衣服離開,與這個人再無任何聯(lián)系。你這么做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你不愛他,真的,完全不愛。
你看你看,女人多么奇怪。性對女人來說又是軟肋又是武器,我們要么用這樣的東西殺人,要么用這樣的東西自盡。
我又何嘗不知道男人的心上也有個始終無法替代的人呢?無論枕邊人是好是壞,是親是疏,終于還是有那么個人掛在心上,未必因為愛,也許只是因為未得到。電影里面有個很細(xì)節(jié)的小鏡頭:卡車司機丁子聰因為曾經(jīng)與愛慕的女人車震,他局促地要去找安全套的時候,女人卻告訴他自己月經(jīng)期。那次的性愛對他而言也是一次凌辱,卻被他如獲至寶,久久回味。以至于在沒有這個女人的日子里,他割破手掌蘸著鮮血打飛機,只是為了模仿當(dāng)時那一夜在車上闖紅燈的氣息,這是不是一種變態(tài)的愛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個女人在這個男人心上一定會有不同尋常的地位。
從這一點上來看,卡車司機丁子聰其實就是援交小姐王佳梅,于是他殺了她,也就是他殺了自己。想解脫的不是王佳梅,也是他自己。
若是王佳梅沒有死,她沒有在高潮的時候不能控制地說出那句心里話,如果她身下的客人只是把她的那些喘息著的嘆求當(dāng)作床上情話,那么整個故事也就不會發(fā)生。這位援交少女還會像平常一樣,在事后起身,穿衣,收錢,出門,嫌棄自己幾天,繼續(xù)在失戀的情緒里惆悵,然后繼續(xù)做生意,偶爾開張,在攢夠了一點點錢的時候,像她的母親一樣,把婚姻寄托于利益。隱姓埋名地嫁給一個喜歡年輕肉體的中年富豪,或是與一個對她之前經(jīng)歷毫不知情的少年喜結(jié)連理。相比于死,這并不算是皆大歡喜。
也許某一天,她會想起當(dāng)年她的這樣一次經(jīng)歷。你說,女人會不會在某一天知道,那一次的她竟然距離死亡這么近?
所以你說,殺死女孩王佳梅的到底是那個卡車司機,還是愛情?
7 ) 無病呻吟 莫名其妙
本來就是一個毒癮青年失手殺死援交少女的案件,硬想探究出個所以然,也可以啊,起碼編得像點樣啊。
這片子簡直莫名其妙,又來一套"不是我是這個社會的錯"的言論,導(dǎo)演你告訴我這個社會又怎么女主了?她有什么理由就需要社會關(guān)注引發(fā)思考了?按照劇里的設(shè)計,女主是很幸福了好嗎?自己生得漂亮可人聰明伶俐;有父親長久的掛念,自己在家鄉(xiāng)努力謀生,會因為女主一點點的問候而心花怒放;有母親竭力的關(guān)愛,女主想要電腦,咬咬牙就買了,因為要還朋友誤送的禮物耳環(huán),而對女主小心翼翼充滿歉意;有姐姐安靜的陪伴,與女主依偎著看電視睡覺,在女主深夜不歸時默默擔(dān)心,卻從不干涉女主對女主指手畫腳;有寬敞明亮的學(xué)校,有老師義工盡心盡責(zé),關(guān)注學(xué)生的思想動態(tài)...我就問問,女主有什么理由去怪這個社會,是不是人人都一定要投胎成一擲千金的大小姐,即使有再多的愛,只要滿足不了你的物質(zhì)欲就是社會的錯?還有關(guān)于女主的愛情,我就嗶了狗了,你自己不尊重你自己,做援交認(rèn)識的恩主帥哥,就希望人家死心塌地愛上你,否則就厭世?
還有殺人兇手,導(dǎo)演一定要把他塑造一個母愛缺失孤獨長大,與世界格格不入?yún)⑼干?認(rèn)為死亡是救贖的太宰治一樣的悲劇哲學(xué)家,有意思嗎有意思嗎??這個社會哪里就錯了,哪里就必須造就了這些可怕的殺人哲學(xué)家?
整部片子就是無病呻吟惺惺作態(tài),偽文藝偽深度,看著我就一頭火,橫掃金像獎是不是因為金像獎是垃圾隨便一個破掃帚就能打掃干凈了?
8 ) 不可理解
這么多高評價和獎項,讓我好奇一個犯罪片,有什么地方這么好??催^之后,我覺得一般。
這就是一個極端的案件,犯罪分子和被害人在現(xiàn)實社會中都很極端,不具有普遍性,我覺得這犯罪的背后也沒什么普世價值,值得過多關(guān)注。
一個獵奇的案件背后,強行的加重深度,強行的尋找城市特點。我不了解香港,難道香港是這樣的,生活如此沉重?讓人性格如此扭曲?這個居然有普遍性?
不過,片子演得不錯,演員演技很好,看得挺緊張,挺壓抑的。
「我常常想,為何有人會跟首次見面的人說自己想死,對方又為何真的相信?」——因為他們彼此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里。
#HKIFF# 新晉導(dǎo)演用大牌演員拍作者電影,恐怕是近來港片的新潮流。全片分四章,反高潮(安排兇手片頭就自首),而以心理狀態(tài)切入人物,探討罪案背后的起因,塑造人物形象很成功。郭富城、譚耀文和白只都演得很好。
片子是好片子,演員是好演員,但是僅從90分鐘版本的故事來看,王佳梅的絕望顯得有點淺薄,僅僅是因為戀愛失敗,就自我放棄了嗎?畢竟家里的親人都還算不錯。ps:春夏這個女演員,真的感覺很適合王家衛(wèi)不知為何。
電影不算差,但拿這么多金像獎,實屬牽強。
王佳梅和小胖的交集太蒼白了,QQ聊天就互相信任了,初見面就把命就交給對方了,王佳梅的可悲幾乎變成了傻。窺探出很多社會問題但都不深入,人與社會環(huán)境看不出什么關(guān)系,著實差口氣。新晉導(dǎo)演為賦新詞強說愁。看的90分鐘的版本,難道導(dǎo)演版超神了?
半夜一個人看完《踏血尋梅》??粗心切┭鹊溺R頭,不知道為什么竟然一點都不怕??粗心切┞懵兜溺R頭,一點性喚起的感覺都沒有。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氛圍,看完后沉浸其中久久無法自拔……
原來一個這么瘦的人,也有這么多脂肪。有形無神,有魄無魂。
喜歡,我們云南姑娘春夏靈氣逼人,演素人像素人,本色背后韌性的漣漪蕩開,眉目之間有隱形波瀾涌起,這個身條,細(xì)看簡直是另一個滿島光,希望繼續(xù)有好片發(fā)揮。
改編自轟動一時的王嘉梅命案,案情簡單且明了,于是導(dǎo)演選擇了一開始就把案情講掉,然后以臧Sir的視角來探討案件發(fā)生的心理原因,分段,分層,分述,最終完成對兇手與死者的心理建構(gòu),兼反映社會現(xiàn)實。導(dǎo)演版的手法帶有很重的作者意識和個性,而且很黃很血腥,想必不會是最終公映版?!鞠愀畚幕行摹?/p>
為什么看完之后空落落的.....
80年代那場女童目睹的碎尸案是臧探長(同時也是位父親)孜孜不倦“踏血尋梅”的初衷。男二號自白滅尸過程的表演甚好,探監(jiān)戲碼令人想起《一級恐懼》里的愛德華諾頓。片尾打出紀(jì)念佳梅,由影片回想佳梅身世,令人唏噓。剪輯漂亮,配樂佳。
相當(dāng)沉穩(wěn)細(xì)致充滿耐心的一部探案片,錯亂交叉比照的時序有效拼貼出了角色豐富的人生以及多義的人際關(guān)系。有涉中港角色,但絕對只是個體化的經(jīng)驗,沒有掉入大而無當(dāng)?shù)母拍罨葳濉?/p>
請告訴我一個正確打開的方法:吃飯時看,會反胃。睡覺之前看,心神無法安寢。假期看,抑郁到厭世。就連以前聽到爛熟的《娃娃看天下》,從此也染上心理陰影。但好電影大概就應(yīng)如此,它不是施予,而是攫??;它不解決問題,只制造問題。它是卡夫卡所說的那種“應(yīng)該閱讀的傷害我們和捅我們一刀的作品”。
“我不恨女人,恨的是人。所以我殺了她。”兩個邊緣人的自白,一個找不到認(rèn)同感的他,和一個心冷致死的她。在這個血腥的案件中,他幫她完成了解脫,她幫他找到了認(rèn)同。這是一間寂寞的看不見風(fēng)景的房屋
3.5。120分鐘版。雖然處理得有些零碎,但仍是值得肯定的新銳作品。兩個寂寞的邊緣人,一個太入戲的警察。重點不在追兇,而是從心理狀態(tài)去細(xì)細(xì)描繪。犯人被害者有塑造起來,反而郭富城角色不夠立體。血腥程度超乎我的想像,不只畫面,連犯人陳述都讓人發(fā)毛,難怪白只演完吃素.....
片頭一小段哼唱《娃娃看天下》之后整個電影淹沒進(jìn)絕望的配樂之中,“這人生可輕易嗎,這些你到底明白嗎”。剝除電影惹人注目的社會話題和奇情血腥,《踏血尋梅》的內(nèi)核其實很文藝,你如何面對捂住口鼻令人窒息的寂寞,在黑暗的世界里人有可能活得光明嗎?
講真,寂寞比死亡更痛苦。
帶勁,結(jié)構(gòu)和立意都挺喜歡,哪怕許多地方與“孤獨的人”這一章名字一樣,太直白。碰上導(dǎo)演謝票,導(dǎo)演呼吁著觀眾要支持這部純正“香港人”拍的“香港電影”,似乎要洗腦觀眾讓我們忘記它的主角只是一位新移民,以及該片對香港的悲觀態(tài)度??杀耐跫衙贰?/p>
整個片子就是一個特稿。郭富城作為特稿記者(誤)推動故事進(jìn)展,多重角度,受害者、嫌疑人、受害者家屬、嫌疑人的原生家庭、各自的前女友前男友……信源豐富!王佳梅買耳環(huán),貼上陌生女子的肖像照等等,細(xì)節(jié)完整!郭富城說我不是想知道你為什么殺人,就想知道事情怎么發(fā)生的。完完全全就是一篇特稿!
喜歡這樣的群像戲,交叉登場、互相制約又不失平衡,每個人都有故事。從豆瓣走紅的春夏、豆瓣大福唱片發(fā)行的電影原聲帶……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讓這部電影更加真切,也是真切才讓人如此代入,表演、配樂、攝影大贊。今晚田原也來看了唉,曾經(jīng)的金像獎最佳新演員(《蝴蝶》)。120min D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