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給木心送完肉的姑娘怎么下山
春暖人軟,小娃背花娘笑靨。
放學回家路過大片青草地,小花兒開的鮮。摘顏色,每種顏色收集全,雙肩書包朝前背,拉鏈敞開塞滿花枝,一路喊叫”賣漢堡包,賣漢堡包”。回到家媽等在門外,院兒里種滿草花,閉眼,吸氣,陽光橘子味。
童年有伴,夏日里不知何為午睡。
大人的世界靜止了,孩兒們偷來耍。樹蔭,啄木鳥,秋千,知了叫。記憶里永遠都是跑啊跳,三五一行笑著鬧,時間從未停一秒。
喜歡蛇,雨后青草地里小青蛇。右手抓著玩伴左手捏條樹枝撥,唰唰,草影里劃出七彩虹。
幼不識秋,天遠云白數(shù)過雁。
坐在自行車后面晃腿問媽世上有沒有紅草,媽說沒,指著塘邊野草嚷你說錯那兒就有。
驚詫于兒童感知自然的能力。天地之間,詩人與小孩都是石頭里蹦出來的。
冬不語寒,漆紅門厚倒貼福。
紅油辣子白片肉,香椿雞蛋醪糟饃。住平房,每戶前院有寸地,種菜種花種樹。跑過廚房沖里喊晚上四菜一湯,湯勺四只扣盤上!去鄰居姐家玩,看見自家磚房窗上冒白氣,捧個雪球回去砸門梁。
莫干山,繚霧初散,送完肉回家的姑娘有輛自行車一路滑下去,真好看。
2 ) 此味只有天上有
假如你現(xiàn)在想看一部日本電影,又覺得大師們的片子太厚重,不易接近,新電影又拿不準看個啥能輕松娛樂賞心悅目又不失逼格,那么電影紅花會就給你指條明路:《小森林夏秋篇》!就是一部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的佳片,去年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不信?看完無感您回來插了戰(zhàn)臺烽!
除了聰明浪漫活潑機智的日本導演,估計沒有哪個國家的導演能拍攝一部這樣清新到極致,風格也到極致的電影。一個厭倦城市生活的姑娘,名叫小市,來到一個叫做小森的村莊,獨自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棲,與林間的花草蟲鳥同呼吸,與日月星辰共起落,每天自己做飯,煮菜,釀酒,恬淡人生,意味綿長。
從影片一開場,小市騎著單車在山路上輕快的騎行,長鏡頭在后面一路追隨,寫意,富有自然的韻律,卻絕無刻意,就給全片定好了節(jié)奏。然后故事在這種美好的自然律動中娓娓道來,每一幀都能當桌面的美景,一款款簡單暖心的美食,讓你暫時脫離所有的都市喧囂,回歸到自然,進入到在那種寧靜致遠的極簡之境。就是簡簡單單的勞動,在山間行走,雙腳踩著泥土用手與青菜接觸,第一道美食是果醬面包,在木屋里把面和開,讓面團呼吸兩次,這樣臺詞和畫面,隨時隨地都能讓人醉了。
除了畫面的美,更精絕的是人物的表演和故事,在極簡約的畫面中醞釀,烘烤,發(fā)酵,竟然形成非凡的禪意。春,夏,秋,冬,四季巡回,雨雪風霜,彩虹與晴天,時光都仿若有了生命,探望著少女的成長,母女之間的廚藝傳承和情感連線,愛情,現(xiàn)實,都沉浸在沒雕琢的自然環(huán)境中,給人一種洗盡紅塵,自成一派的感受。
之前有人說《小森林》是“舌尖上的日本”,其實是有點抬舉“舌尖上的中國”了,《舌尖上的中國》畢竟只是一部紀錄片,雖然展現(xiàn)了大江南北的飲食文化,基本上還是屬于拿來主義,依附于美食或人文本身的魅力,做的只是一個收錄整理的工作,而且第二季質量有大幅的下滑?!缎∩帧穮s是劇情片,以美食為載體,人物和地域都是統(tǒng)一的整體,故事性雖然不強,卻有濃郁的情感表達,人物故事與美食與環(huán)境緊密環(huán)繞,形成了對現(xiàn)實的表達,換句通俗的話說,這是一部有態(tài)度的電影。
3 ) 悠然自得
小森,
是山腰濃濃的霧氣,
是夜晚滴答的雨水,
是早晨冰涼的薄霜,
是門前皚皚的白雪;
小森,
是井邊的蛙聲,
是樹上的蟬歌,
是窗欞的振翅,
是田間的鳥鳴;
小森,
是郁郁蔥蔥的樹林,
是潺潺流淌的溪水,
是滾滾而去的麥浪,
是鋪滿落葉的山路;
小森,
是酸甜紅透的番茄,
是咧嘴大笑的板栗,
是香甜細膩的鱒魚,
是肥美可口的鴨肉;
小森,品嘗自然,或者用最簡單的方法烹調自然的飲食,是一種平實原始的生活方式。
每個時節(jié)有每個時節(jié)的勞作,然后去品味時令蔬菜和肉類,才能嘗到最真實的風味,接著用一年的光陰去期待。
恬靜自然,返璞歸真,樸素真實,有美景和美食的電影。
靜靜的等待冬春篇。
4 ) 把自己當成市子,做一道夏日甜品
這是一部,多么著名的電影。周圍稍微有些小資情懷的姑娘,都會跟我推薦。有人說,畫面美到能讓你忘了周圍的鋼筋水泥;有人說,作為吃貨你必須要看;還有人說,這樣的生活你也在過,去看看吧。
農(nóng)田、村舍、植物、昆蟲,畫面里的一切,都是我們熟悉的,導演用不同的鏡頭,展現(xiàn)著他們不同的美麗。細膩之處,讓人有想尖叫的感覺,但,那一片安靜中,讓人又如何叫的出聲。
一切都太美好,做個夏日甜品,安靜的享受生活吧
窗外,天上,太陽展現(xiàn)著它無比有魅力的笑;河邊,書上,知了用清脆的叫聲勸人呆在屋里。
懶得出門,也就懶得動火,這樣的天氣,來根冰激凌吧。水果籃里還有2根香蕉,冰箱里已經(jīng)吃的空空如也。那就做香蕉冰棍吧。
香蕉,要買粗壯一些的,放在陰涼的地方,到香蕉皮上開始有零星的黑點,鼻子湊近了可以聞到香蕉那獨有的香甜氣息。剝皮,一根香蕉切成6段,斜切成厚片,插上透明精致的水果叉,放在冷凍盒里,包上可以進冷凍柜的保鮮膜,放入冰箱冷凍。大約2-3小時之后,香蕉大約一半硬一半微微硬的時候,取出來吃最好。這時候的口感是冰冰的、甜甜的、軟軟的、滑滑的。如果時間太久,就會像冰塊一樣,一咬一整塊,很過癮,但會失去香蕉細膩軟糯的口感。
看完小森林系列之后,一個人在廚房的時候,總情不自禁的把自己想象成市子,對待食物的時候,總忍不住的要慢一些、再慢一些。情不自禁的給自己的動作加上旁白,吃的時候也會改掉以前狼吞虎咽的模樣,變的特別的優(yōu)雅,也會覺得食物是格外的美味。
小森林,表達的是一種心境,一種美好,一種優(yōu)雅
5 ) 年輕人吃的油膩,拒絕文藝
之前有朋友向我熱烈推薦此片,下載了兩個合集,看了開頭幾眼,日式慢慢悠悠的風格實在耐不住性子看。今晚餓了,索性來看看日式美食,結果,不餓了。
茶道講究“和、清、靜、寂”,我們也是講究茶文化的,但和日本相比就顯得很世俗和實際,沒了茶道中的韻味和品味。聽我這么說會有很多人不高興,往難聽講,有愛國人士恐怕會說茶道喝的不是茶,喝的是逼格。而這句話,卻正是我想用來形容小森林的。
并不是所有人不可一日無茶,但鮮有人可以一日不餐吧??梢哉f從吃的方面就可以折射出不同家庭很大程度上的生活常態(tài)是何種樣子——食材的選擇、烹飪的手法、口味的偏好、餐間的交流、誰做飯誰收拾碗筷……沒有什么比吃更世俗的了,也沒有什么比吃更重要的了??梢哉f,在小森林中,上述提到的方面都展現(xiàn)了,但看罷給我的感覺是它的重點并不是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
片中的森林并非深山老林卻物產(chǎn)豐富,騎自行車去最近的超市購物要一個半小時,除了田間顛簸的土路外,林間都鋪著柏油路,曲折地通往外面的現(xiàn)代世界。片中女主角住在一間獨立的復式二層小屋中,不多出現(xiàn)的鄰居多為40多歲的婦人,影片似乎在刻意避開機動車輛,如果這小森林真如女主角一樣靠單車和步行出行的話,鋪柏油路未免得不償失,甚至有損于這種遠離都市的清幽了吧。
影片只是提到女主角的母親不知為何突然搬去它地居住,把女主角單獨留下,很有村上春樹小說里在開頭常見的情形——男主角的女友或者妻子莫名其妙的消失或者不再與他聯(lián)系,男主也不去尋找,只是留下來把自己的生活過下去,帶著不表達卻無所不在的孤獨。片中的女主也是如此,只不過把村上的威士忌換成了各色美食。
小森林這片子極力在營造一種遠離都市繁華與誘惑,自給自足、返璞歸真的生活態(tài)度,自己種稻子、紅薯、蔬菜……我們看到美麗的女主角勞作在田間,脖間圍著質地柔軟的棉質毛巾,素色無花紋裝飾的棉質衣服——淘寶里叫通勤款,豆瓣中叫性冷淡風,割著稻子,累了就坐在田間吃帶來的精心制作的便當。天哪,你看看那修長的手指,白潔的皮膚,指甲中不見一絲塵土,清俊的面龐,幽雅地拿起飯團,款款送入口中,閉上眼睛,微抬額頭,臉上蕩漾開幸福滿足的微笑……同樣的鏡頭,出現(xiàn)在片子的每一道菜食中——橋本愛單純的側臉,筷子中冒著熱氣的美食,閉目,鏡頭切換,獨白,下一道菜……天呀,火候要怎么控制?佐料有哪些?放多少進去合適?食材怎么選擇和搭配?誰要你關注這些!誰又去關注這些!有美麗的吃相就夠了,柔柔的聲音就可以了,那溫馨的廚房、停當?shù)臄[設、精致的餐具、齊全的工具滿足了你夢想中廚房的所有樣子。采摘栗子時要注意留心周圍是否有熊出沒,收線起鉤的魚在空中就可以一只手抓住,96年出生的女主角在宰殺鴨子時嫻熟、平靜……是的,沒有什么不對勁兒的地方,女孩就該這樣獨立、堅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每一個豆瓣女孩都是這么想的,她們毫不吝嗇地打著五分好評,暗暗下定決心,以后也要逃離這喧囂的都市,過小森林一樣的生活。
小森林在豆瓣有近六萬次評價,大家毫不吝嗇地給出了8.9的高分,其中有篇影評這樣寫到:
有人評說它是“舌尖上的日本”,我認為這種評價還不夠全面?!渡嗉馍系闹袊?》拍攝得非常流俗和復雜,沉浸在高超的廚藝和繁復的食物制作中,解說語言僵硬格式化、拍攝接近流水化,始終無法表達出美食上的意境與簡潔的美感,失去了《舌尖上的中國1》那種中式灑墨的瀟灑意境與深邃……而日本的《小森林》系列和《深夜食堂》卻能以自言自語、毫不嘩眾取寵的方式做到借助簡易的食物傳遞出深沉的人生哲學和返璞歸真的生活美學,反襯出低調內斂的高層次修養(yǎng),溫暖平凡你我的奔碌人生,也是日本式“禪學”甚至“素食”信仰的一種體現(xiàn)……
在我看來,與其說小森林升華了返璞歸真的生活美學,不如說是對田園生活有所向往的觀眾們的集體刻奇。文藝清新的拍攝風格掩蓋了鄉(xiāng)村勞作的枯燥與辛苦,女主角白皙的皮膚、整潔的衣服和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的身份格格不入。培植如此繁多的食材其背后的勞動量遠非一個家庭所能承擔,勞作一天后又對制作美食抱有多大的熱忱?有位哲人說過“洗碗都會扼殺愛情”,這絕對是一條真理。小資如村上筆下的年輕人,也是吃著快餐和應招女郎享受著食色生活,同小森林的生活相比,哪一個更像是當代日本年輕人的生活寫照呢?
那些為小森林點贊的,是愿意離開都市從事農(nóng)間勞作吃口無公害的白米飯,還是僅僅喜歡看看橋本愛吃東西的側臉呢?
6 ) 小森林 夏秋篇
清新又治愈的文藝片。電影中的鄉(xiāng)野生活清新自然、閑適安逸。人們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過著與世無爭、自給自足的寧靜生活。干凈、細膩、質樸,令人向往。女主遠離了都市的喧囂和浮躁,使內心找到了一片得以安寧的凈土。畫面寧靜唯美,色調攝影精致,制作美食的過程中傳遞出了美好而深沉的人生哲學。
最初以為主要是講述四季美景的,結果是講大自然恩賜的四季美食的,雖然女主做的菜里,基本上沒有能激起我食欲的囧適合浮躁的時候看的治愈系電影
7 ) 透過《小森林》,看日式小清新的制勝秘訣
在噼里啪啦重金屬聲和跨時代牛掰特效的狂轟亂炸下,被各種烏煙瘴氣粗制濫造的爛片圍攻中,就像是在懸崖峭壁的縫隙中堅強綻放的花骨朵,日式小清新電影在觀眾日益浮躁的內心總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基本每年都會像是約定俗成般冒出幾部,在各種亂象叢被銅臭味包裹的影壇中,總會有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命力,就像好萊塢工業(yè)流水線上的爆米花電影一樣,有著亙古不變的套路和模式,日式小清新也有著自成一派獨樹一幟的風格。
最近不斷被《小森林》刷屏,猶如一股狂潮迎面襲來,不少人像是從中看到了內心期盼已久的烏托邦,似乎由麻木枯燥的生活中引發(fā)的對理想生活的各種美好幻想得以被實現(xiàn)。這片其實沒啥驚天動力的劇情,甚至十分的輕描淡寫,用一句話概括即為一個沒法在都市生存的女孩跑到名為小森林的家鄉(xiāng),過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田園生活,其實更像是將背景設定在世外桃源以自然而然行云流水的方式呈現(xiàn)的一檔美食節(jié)目。
在酷熱難耐的炎夏看這樣一部片子,無疑是非常舒服和輕松的,就像從戶外跑步回家打開冰箱喝下一杯自制的冰鎮(zhèn)綠豆汁一樣,清爽可口。不過就我個人而言,這類型的電影一旦看多了,難免會滋生出一種觀影免疫力,過于云淡風輕的呈現(xiàn),即使其中蘊含著小哲思小感悟,當下看著還不錯,但很難在內心留下神馬深刻的痕跡,不過對于想要逃離操蛋生活追求和奢望美好日子的普羅大眾來說,這種被現(xiàn)實阻隔的精神欲望,也就成了日益滋潤日式小清新成長的特效營養(yǎng)液。
看到不少童鞋最近就像是入了迷般對這片大加贊賞,像是覓到了真命天子一般追捧到不行,作為一個曾經(jīng)走過也沉迷過這條路的老油條,閑來無事決定膚淺片面的侃侃日式小清新日久彌新經(jīng)久不衰的制勝秘訣到底是啥!
1.文藝青年
一身樸素清純的裝扮,沒有物質欲望,只有精神追求,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山間田野中,清心寡欲的過著小日子,以旁白的形式自述自己的日常點滴,語氣溫柔淡雅,燒得一手好菜,精通各種種植,以自己的生活方式過活,有親切禮貌的一面,也有清高講究的一面,無拘無束自由自在?,F(xiàn)在大多時候“文藝青年”這詞在和諧國已成為了一種貶義的象征,貼有類似”裝逼“、“傲嬌”、“非主流”等標簽,常讓人理解為以不問世事卻又故作高深的姿態(tài)示人的有志青年,但在日式小清新中,文藝青年一般是指充滿氧料和本真的女孩,她們大多都相當?shù)募兠罉銓嵶匀?,皆是無法適應或厭煩都市的庸俗和繁雜而歸于人間仙境或改變生存方式尋找自我價值的人。之所以很多人對《小森林》報以絕對的喜愛,片中市子文藝范十足的個人形象無疑占了很大的原因,強烈激起了觀眾內心的共鳴和向往。
2.日式美食
這片從“夏秋”到“冬春”基本是由美食串聯(lián)而成,根據(jù)當季蔬果制作出各式各樣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佳肴,片中市子一邊結合過往的經(jīng)歷耐心仔細的口述當季種植的要點和事項,以及植物的屬性和特征,一邊開始親歷親為動手做起符合當季胃口的料理,日本人對于食物的講究和苛刻程度是聞名遐邇的,他們對食物往往抱有一種精神層面上的信仰和虔誠,一致精益求精毫不含糊的對待食材早已成為一種民族的特性和象征,就像是制作一件精致講究的藝術品,讓人大飽眼福,而基本每部日式小清新電影都拋不開日式美食的介入和意義,往往成為全片最為點睛的一筆,而這也是《小森林》最被人所津津樂道的地方,市子不當當將蔬果的價值最大化利用,還結合文化傳統(tǒng)和兒時記憶發(fā)揮創(chuàng)意,做的并非是神馬山珍海味的饕餮盛宴,而是一道道誠意滿滿的走心料理,映襯出清心寡欲的生活狀態(tài),而這也是日式小清新最討人喜歡的地方。
3.與世無爭的環(huán)境
樹木花草愜意的生長,蔬菜水果茁壯的成熟,沐浴陽光的溫暖,感受雨水的沁潤,在個性分明的春夏秋冬中,見證大自然神奇的千變萬化,隨心所欲的漫步在田野山林間,相信這是無數(shù)人都夢想過的美好畫面。景如其名,“小森林”就是個與都市完全脫節(jié)的“世外桃源”,當?shù)氐木用袢家揽看笞匀坏酿佡浐妥陨淼膭趧映晒^活,這片除了色香味俱全的料理,就是鄉(xiāng)間震撼動人的美景,各種賞心悅目的奇花異草,各種飽滿健康的蔬果植物映入眼簾,看著非常的養(yǎng)眼愉悅,對于過著早九晚五奮斗在工作線上的上班狗來說,看到這樣的景致和狀態(tài)無疑是令人興奮和沖動的,立馬涌現(xiàn)出豁然開朗的憧憬之情,隨著文明的推進人性的私欲開始強勢的主導和改造環(huán)境,現(xiàn)如今又開始有意識地集體向往起自然生活,這無疑有點荒謬和諷刺。大自然的力量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左右人類的生活,凈化心智中的雜念和負面情緒,而這一堅定的信念也成了日式小清新電影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4.溫馨治愈的價值觀
沒有長篇大論的洗腦,沒有諄諄教誨的枯燥,也沒有艱澀深奧的哲理,唯有通過看似尋常普通的日常生活,毫不矯情、刻意的表達出對于人生的頓悟、啟發(fā)和感慨,日式小清新往往具備在不動聲色中流露直面價值觀的能力,讓人體會到暖暖的溫情和感動。在《小森林》中參雜著人情世故和單純的好感,但主心骨還是當下持續(xù)不斷被拿出來探討的問題:遠離城市,回歸自然!就像片中的市子,很多人將回歸淳樸的生活作為告別現(xiàn)有麻木、庸俗、壓力重重環(huán)境的捷徑,沒法全心全意的投入,最后市子選擇了直面后的回歸,化被動為主動的將精力全情投入到了小森林中。近年來看這類返樸歸真的日式小清新電影,我不禁心生疑慮,若真有機會擁有影片中自以為理想的狀態(tài),但一旦付諸于行動又有多少人甘愿扔掉手機,活在沒有網(wǎng)絡的世界中,心滿意足的過著這看似有滋有味的原始生活呢? !
以上是我自認為日式小清新電影的四大重要元素,在如今科技時代喪心病狂的迅猛發(fā)展下,帶來了巨大的信息膨脹和欲望的肆意泛濫,造成生活上更為抑郁和寂寥的心理壓力,在越來越心累的當下,日式小清新電影將會更加受歡迎的深得民心,就像一杯難得的良藥,醒腦明目,舒心放松,使日漸趨于病態(tài)的心境和思想得以暫時的緩沖,得到短暫的修復和平靜,而這類電影無論怎樣萬變不離其中的拍,都很難讓人覺得厭煩無聊或不感興趣,在影壇始終會占有不可撼動的重要價值和地位,即使是看似再簡單平淡不過的日常記錄,都會得到叫好聲一片的結果,因為在我們這愈發(fā)坑爹的生活中單純的理念和初衷或許將來只能依靠影像尋覓和滿足了。
接受了度過發(fā)育關后的橋本愛,就可以看小森林了。夏大片的綠,嘩嘩作響。人藏在大自然里,日夜勞作,流下必須的汗。不用進入等在那里的黑夜。夏夜來訪的朋友,柿子串成的幕簾,心事藏入深淵。從水里撈出冰涼的西紅柿咬一口,只呼吸今天的空氣,只面對今日的太陽。
(橋本愛 × 村妹紙 × 天然呆 × 心獨白 × 野食譜 × 閑生活 × 農(nóng)家樂 + 萬變云 + 清爽風 + 綠油油 + 濕淋淋 + 小動物)/ 無劇情 = 抗抑郁特效治愈片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過日子,而如何能讓過日子變的有滋有味,我想不到除了充實的勞動/工作+美味的食物更好的方式了。橋本愛不矯作真自然,讓人心生歡喜寧靜。也許中國需要等待很久很久之后,才能拍出這種氣息的片子了。
吃貨少女的自我修養(yǎng),這種文藝腔調的東西看看就好,離農(nóng)村的現(xiàn)實生活差距太大,真的要去農(nóng)村干幾天農(nóng)活,我看沒有幾個能撐下來的。
把日本鄉(xiāng)間簡素的一餐一飯,拍得很有質感、美感、生活感。在天朝這個審美粗糙的國度,日式情調顯得如此有“逼格”。但時人追捧日式美學所謂的“禪意”,恰恰最無禪意可言??桃庾非蟮男问礁校υ倥θペ呄蛴凇懊馈焙汀熬隆钡膽B(tài)度,其實都離禪很遠。禪是一簞食、一瓢飲里全都是平常心,無謂美丑。
烤面包,做酸米酒,做伍斯特醬油,做胡頹子果醬,巧克力榛子醬,雨久花涼菜,烤紅點鮭魚,紅點鮭魚湯,西紅柿拌面,炒通草果皮,核桃飯,糖煮板栗,烤地瓜干,烤鴨子,煨燉胡蘿卜,嫩炒菠菜……全是大自然的饋贈,也全是自己辛勤勞作的回報!
那些靜得只能聽見呼吸的日子里,你明白孤獨即生活。
呃,原來是舌尖上的日本農(nóng)村……農(nóng)村的生活能有這么優(yōu)雅就好了,干了一天農(nóng)活還有力氣花幾個小時做醬,曬不黑,手上不長繭……沒有電影沒有鼠,也不聽音樂,才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昨天看這個看一半看不下去了,這么美的電影,我看著心里特別難過,為什么,中國電影票房都那樣了,審美還那樣,什么時候才能不吃粗糧,也認認真真做頓可心的家常菜呢。
世外桃源??!單單一個人洗衣做飯在鄉(xiāng)村過歸隱生活,這浮躁如我,定是守不住那寂寞空虛冷。不過這里的鄉(xiāng)間,實在是太清新了!單單這一片綠色,就在心里變的十足清澈。還有這美食美景美女,一臉天然呆、內心白,悠閑自然的狀態(tài),還有農(nóng)家樂、草木青,哎喲,真心是奢望??!8.5
日本人過得細膩,連菠菜都要剝筋。吃貨女漢子的清新文藝生活,自給自足舒服自在,還有萌喵陪伴,我也想要??!不過她靠什么維生?原聲清新小電子,這居然漫畫改編
清新的畫面配上無機質的聲音演奏一曲鄉(xiāng)間農(nóng)作與美食的小調,瑣碎日常加回憶這種不經(jīng)意的生活感(可能是錯覺)讓人欲罷不能。故事有一個逃避的開頭愿會有面對的結局。
這種片子看完就對生活重燃希望,然后怒買一堆餐具什么的...
橋本哥演出了吃貨的本心,一邊捧著小鴨子說好可愛下一秒就開始平心靜氣的磨刀嘴角含笑的殺鴨肢解,大寫的帥。
自己也是越來越喜歡鄉(xiāng)下,越來越對爸媽種田的方式感興趣……但,怎么說呢,時代的大潮并不能容納年輕人對于鄉(xiāng)村的喜愛。兩個鄉(xiāng)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承認我是想來搜做法總結的 T T
勞作令人無暇煩惱,片中的人物時而離凡世很遠,時而又觸手可及。我們有舌尖上的中國,通篇累述奉獻、感恩,手藝傳承和文化氣節(jié),卻沒人教導我們勞作本身的意義。一屋一田一人食,已是最令人羨慕的事。
基本只有看睡跟看饞兩個結果,看了就知道了
看著看著,突然覺得好難過....
太喜歡了,以后我要做農(nóng)民。簡直就是老家以前的景象,油然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