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黃賭毒邪惡勢力,百姓都很慫。
美國百姓手上雖然有槍,也很慫,因為百姓不敢輕易上子彈,黃賭毒敢隨便殺人。
百姓手里真正能發(fā)揮實力,都特軟。
雖然,特軟的實力,名氣都很硬。
1.輿論監(jiān)督權。
2.法庭陪審團定罪權。
3.選舉權。
1973年的美國電影 《Walking Tall》,花了125分鐘,
向百姓科普了怎么幫助一個英雄干掉本地邪惡勢力,如何在關鍵時刻,發(fā)揮軟實力?
第一個關鍵時刻,當英雄被壞人告上法庭。
百姓陪審團,可以行使權利,判英雄無罪。讓英雄還能單挑壞人。
第二個關鍵時刻,當英雄參加選舉。
百姓要把英雄選上,成為有最高執(zhí)法權的官員。讓英雄不再孤單,能組建團隊,全面打擊壞人。
第三個關鍵時刻,當英雄流血。
百姓不能讓英雄流血還流淚,一定要輿論聲援。讓英雄愿意跟壞人斗爭到底。
1973年的美國電影 《Walking Tall》,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電影中的英雄,海軍陸戰(zhàn)隊出身,真人版的巨石強森。
在第8分鐘,失去了自己的發(fā)小。
在第15分鐘、第45分鐘、第75分鐘、第105分鐘,自己4次差點喪命,
在第110分鐘,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在第120分鐘,迎來了百姓聲援的高潮,大家一把火,把罪惡賭城的桌椅板凳燒了,火光不大,濃煙滾滾,音樂響起,歌詞大意:是時候關懷她了。
備注:
不要看錯了電影,不要去看巨石強森的無腦打斗片。
豆瓣片名:勢不兩立 Walking Tall (1973)
愛奇藝片名: 《威震八方》Walking Tall (1973)
基本屬于西部垃圾片,整個片子荒誕不經,搞的為所欲為的樣子,一點都不符合基礎的社會秩序和倫理,也不知道為何要翻譯這套片子,根據不像是在美國,更像是一個孤島上的罪惡一樣,而且還說是根據真人故事改編,怎么感覺是根據假人故事瞎編?為了湊數,就盡可能滿足140個字體吧。下次建議翻譯組別,先看看自己是否想看再翻譯為好。
男主角是一名海軍陸戰(zhàn)隊退役軍人,身強力壯,影片剛一開始給人以魯莽,粗魯的影響,有那么點楞,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你會發(fā)現他的人格魅力在逐漸顯現。他包容任用黑人警官,力排眾議,當黑人副警長受到白人的奚落與挑釁時,副警長給男主打電話呼叫求救,男主說“你現在是副警長”給了他極大的鼓舞,又回到酒吧,經過一番爭斗,逮捕了鬧事的白人。當在法庭上,法官判了白人賠償10美元,黑人說,這值當嗎,我用性命,就換來10美元罰款。男主說“你換來的將會是尊重”。當時的黑人地位并不高。 從私自釀酒人命案,到男主中槍。是用生命去挑戰(zhàn)當時美國體制的漏洞,整合鏈條已經出現問題,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男主想改變這一切。從不懂法律,到拿走法官的律法書,揭穿法官的漏洞,并針對他的種種環(huán)境改變,又使原本沉重基調增加了幾分喜劇色彩。最后和女線人臨別,在她表達了對他的崇拜與好感之后,決定送她去公交站,使男主的形象更加豐滿。
他代表了美國那一部分心中向往自由,缺無法改變現狀的人的心聲。也許法律并不是能使我們遇到所有的事都平等,畢竟還是有漏洞。道德的教化也無法阻擋人心底的惡欲,這也就是為何要拍復仇者聯(lián)盟,V字仇殺隊等等所謂反社會的情節(jié),在某些角度看來代表著正義,但我們又怎么能夠是它的使用不被個人情感所蒙蔽呢?
3.5星,相當的硬核相當的真誠,大棒警長令人肅然起敬。。。個人與黑社會個人與體制的斗爭,以一己之力救一方。。。以B級片出道一直都處于不溫不火狀態(tài)的導演卡爾森其實是一個相當扎實努力絕不虛頭八腦的導演,這部電影把他的特色都體現出來了,不管是正派還是反派各色人等都詮釋的格外精準而且尤其的真實(并不是所有的傳記類電影都能拍出“真"效果的)。。。PS2004年的翻拍版太膚淺無聊了。。。
暴力簡單直接無需鋪墊,有些西部法外之徒的意思
1986.12.24
多一顆星給早已去世的“木棍警長”Buford Pusser。
強森的電影 雖然情節(jié)簡單 但是的確是偶像哇 哈哈
9-/10原來巖石強森是翻拍的這部
有勇氣,這是遠遠不夠的。他似乎在斗智斗勇中,又多了那么點運氣。我依舊愛著我的家鄉(xiāng),愛著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
BSC頻道HD雙語字幕,一般有老婆孩子的這么干就太不負責任了,就看一樂呵,醫(yī)生:“我想你們更需要一個裁縫”“因為我剛剛給這家伙縫了200針”(?ω?)
原來導演是拍黑色電影的名導,我還看過他拍的經典電影,這部雖然是彩色,拍得也有水平,干脆爽利。
比一年后布朗森的猛龍怪客更直白宣揚義警暴力。甚至連必要的敘事過度漸進都扔掉不要,首場動作戲就一步到位極致渲染血腥滿檔!很難想象它竟然出自一位零零后黑片時代名導的作品。不過考慮到六末七初美國民權反戰(zhàn)高漲也就不難理解好萊塢特別是猶系電影人對于狂熱左傾時代的極度焦慮?!皹屧趯Φ娜耸掷锞蜎]有錯!”……誰是對的人?當然……
New sheriff in town. 喜歡隨身帶著大棒球棍防守兼執(zhí)法的新警長。情節(jié)不出意料,整體比較穩(wěn)。放在7080年代看看不錯。
碟片時代
有仇報仇
配角和主角都很豐滿…警長夫人特別可愛…真實故事改編
到處都充滿了不公與仇恨,消滅他們!讓我們得以驕傲地生活!
1.男主命大。2.里面的角色怒氣太重,缺少了些冷靜。(兩遍)
直立行走,暴力小鎮(zhèn)的暴力警長
大棒警長
一直以為是70年代流行的義警片,原來是貨真價實的傳記片。傳主Buford Pusser身高近兩米,年輕時做過摔跤手,回田納西老家后當上警長,任內遭遇7次刀刺8次槍擊,都大難不死。最嚴重的一次如電影呈現,夫人當場喪命,他本人被打掉了下巴。Buford擔任了本片的技術指導,大木棒是虛構出來的,為配合宣傳他也拍了不少照片,大棒警長的形象深入人心。本片成本只有50萬美元,票房卻達到了4000萬。Buford和制片公司商定,他將親自出演后兩部續(xù)集,簽完約回家的路上就出了交通事故身亡。當地人普遍認為他的車被動了手腳,并非意外。
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