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藝術來源於生活
介於時間問題,在這里以草稿的形式,簡短紀錄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科普:落語 rakugo:前座:學徒階段,二目:獲得表演的資格,高座:資深表演者
首先電影名稱紅鳉魚的隱喻:
電影中提到了鳉魚不會變成金魚,而鳉魚本身也是一種比較脆弱的觀賞魚。這裡隱喻落語這一職業(yè),想要從前座升級為高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表演落語的藝術家,在某種程度上也像鳉魚一樣是為了讓“觀賞“,博得觀眾的一笑。這也是為什麼立川談志在影片的開頭對拜他為師的前座們說,“你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開心”,其實為了鍛鍊他們的細心與耐心,從生活中理解落語表演這一職業(yè)。在對於鳉魚大多數魚好不起眼,很多種類會在一年內死去,或許也暗喻這個行業(yè)的競爭力之大,很多人還沒有出名就已經因為各種原因早早退出,也是這部電影前段部分提到的。
落語中的市井百態(tài)
在海鮮市場裡堅持工作了一年後的立川談春,某天忽然在市場裡一位大叔用“一來一來一來”方式的方法數錢,他恍然大悟。為什麼《芝濱》裡的人會用“一來一來一來,二*二*二*”,原來是因為落語講的是市井百態(tài),沒有體驗過民間生活是無法了解落語精華的所在。而經過一年工作的談春,從一開始嫉妒同門師弟志樂,每一次送燒賣都被送貨的人撞倒,到後來成為一個十分細心的人:例子,師傅的手被燙到,所以把他泡澡的水溫調得比平時低了一些;師傅穿著和服,準備出門,師兄讓他準備木屐的時候,他說木屐走路夾腳,先穿運動鞋,到了目的地在換等。。。
而關於對於落語表演本身來源,觀眾是我們生活擦肩而過的形形色色的平民百姓,他們來看落語表演,因為表演本身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映射出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即便表演本身的受眾群體是平民百姓,它也是非常講究的。例如表演者在表演的時候,在觀眾和自己之間放一把扇子,表示劃清觀眾和表演者這兩個世界。觀眾是不允許進入表演者的世界的。這也意味著,雖然表演者重現了觀眾的日常生活,但是表演仍然只是表演,它或者模仿或者誇張的表現生活,但是它和現實生活還是有差距的。而觀眾來劇場後觀看表演,以旁觀者的身分了解被表演的角色的人生,以此來暫時脫離自己的人生。但在表演結束,他們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拾起屬於自己的現實。另外落雨表演者的高座,質對觀眾深深鞠躬,而不對比自己資歷小的鞠躬;表演時穿日本傳統和服和木屐,也體現了落語屆傳統和規(guī)矩,這門展現平民百姓生活的市井藝術其實還是十分講究的。
社會的壓力
影片側面反映出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傳統文化在社會的位置,比如一開始談春在跟家人提出要放棄高中跟隨老師學落語,遭到家人的反對,特別是對於落語這一行業(yè)的不理解。因為藝術家在大眾人的眼裡都是不被看好的。而立川流派的二師兄在某一表演場合等待師傅出場的時候,偶遇了大學的同學。這位同學在很出名的tbs工作,看到老同學如今竟然學期了落語,而且還是前座的時候,露出了一臉自我優(yōu)越感,和對他的鄙視??梢娐湔Z這一行業(yè),就像在其他藝術行業(yè)一樣,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人質疑你的選擇,特別是在你還沒有做出什麼名堂之前。特別是一些坐辦公室,有著穩(wěn)定收入的人,看到這些未來藝術家不穩(wěn)定環(huán)境,在心中暗自慶幸當初自己放棄了某一行業(yè)。但是影片的後段,在立川流派的二徒弟順利通過二目考試,準備參加師傅準備的隆重的慶典時,收到了這位大學同學的電話,他想要收到獨家參訪的機會。而收到這通厚臉皮的電話,二徒弟當然是用當時這位同學挖苦他沒有地位的話挖苦他,說自己可受不起妳們電視臺的參訪。
傳統和創(chuàng)新的衝突
日本社會是一個對傳統極其將就的社會要。戲劇評論屆的名人,(立川談志的前徒弟?)小林先生則是一個十足的保守派。他鄙視不認識他這位名人的前座談春,並間接指責立川流派教育徒弟有失誤,並且在落語屆前所未有的對徒弟收學費。這些遭到立川談志的反駁,師父談志認為小林把自己的位置搞錯了,他一副高高在上的原因是因為他以為落語者要靠他的評論吃飯,但是卻忽略了其實正是因為有落語者的表演才給了他評論家的飯碗。而收學費這事情,在整部影片看來其實也是一種形式,或許就像是一種你對進入落語屆的一種宣言,一種對於你意象投入這一行業(yè)的表現。因為談志也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要求談春繳學費,而是說等他以後有能力再給他。
另外在落語屆的一個傳統式,前座不能表演大段子。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談春,一鼓作氣在壽司店老闆的邀請下,在大家面前表演。事情傳到小林的耳裡,讓他抓了又一攻擊立川流派的機會。在大師兄的提醒下,談春極速趕來師父這裡請罪。師傅顯得很淡然,反而請談春表演大段子,但是受到驚嚇後的談春卻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就這樣失去了一個師父指點的機會。側面反應出了一位新人對舊體制挑戰(zhàn)收到打擊後的改變吧,也或許因為是要在師傅面前表演,談春反而怕出醜了。
談志讓四位徒弟在同時通過了二目考試,其中包括了在考試中失誤的談春。原因是他考試前言緊張失眠,導致早上考試前忘記帶了昨晚寫好的五十個考試內容名單,於是在師傅來到前,在新的名單中隨便寫了一個自己並不怎麼熟悉但是卻十分簡單的段子,結果師傅正好抽中了這個段子??墒蔷褪沁@樣師傅還是讓他過了。評論家小林站在依然站在傳統這邊,質疑談志的徒弟是否有真的本事,認為他的各種行為破壞了落語屆的傳統。而談志本身作為資深的落語家,(貌似並那麼的正統?因為電影的開端展示了談春的媽媽對自己兒子要去談志那裡學落語表示質疑。但是這裡我忘記了談春的媽媽是對立川流派的質疑,還是對兒子選擇了落語這一行業(yè)而不是漫人-更加現代,更加流行的口頭表演 表示質疑)給自己的流派定了新的規(guī)矩,例如師傅不給徒弟道歉,他是他,徒弟是徒弟。表面上看上去是師傅不為徒弟負責,有什麼問題不關師傅他的事,但實際上給他的徒弟新的發(fā)展空間。例如他允許談春賀永志在還是前座的時候就去開了學習會(忘記了是這個姓名);對於談春在大家面前表演大段子,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很好奇,想聽他在自己面前說。談志這些反應都表現出了他嚴厲的外表下,作為藝術家對生活的好奇心,對徒弟的關心,而不是一個將自己鎖死在傳統的箱子裡的體制的捍衛(wèi)者。這在日本是很難得的。
因為我對日本太鼓感興趣,身邊也有一些打太鼓的朋友,但是總會聽到那些打太鼓的資深大師,對於打太鼓的傳統和體制的捍衛(wèi),一些大師容不得一點創(chuàng)新。一個徒弟不可以擅自在公共場合未經允許下表演自己的門下的作品,而對於挑戰(zhàn)或者更改太鼓傳統的創(chuàng)新作品在傳統的太鼓屆也是不被看好的。而同樣的事情在韓國種朝鮮傳統曲藝表現盤索里???中也可以看得到,比如韓國社會對藝術家jaram lee的質疑。所以這樣的衝突不盡盡是在影片中的落語屆,而是在很多其他傳統藝術中看得到。
只想些一兩句,結果不知不覺過去一個半小時,寫了這麼一大片。。保留以下連結,
知乎有關影評,我只看了第一句話還沒有讀完整的文章,想收藏著以後看:
//www.zhihu.com/question/39127687百度百科有關鳉魚,參考了其中表現鳉魚特點的片段:
http://baike.baidu.com/view/746788.htm截圖連結:
2 ) 日本人總能把自己的傳統文化拍出新意
看了兩天才看完,意猶未盡。
本來對日本的落語一無所知,看完電影卻有了了解的興趣。朋友說“日本人總能把自己的傳統文化拍出新意…果然是‘惜古’愛好者”。很佩服日本人,把這樣一個題材拍得不落俗套。
不談落語相關,隨意講些電影里打動我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
師父和徒弟的關系、徒弟和徒弟的關系、表演者和觀眾的關系、藝術和生活的關系,每一種關系都顯得那么寫實;而一般寫實的東西總是赤裸裸地呈現,這片子卻能把各種關系處理得那么細膩生動,又那么溫暖可愛,令人忍俊不禁。
個人覺得這幾個徒弟在電影里的時間段大致可分為三段:立志拜入立川門下后的前座階段、已學有所成但還未升為二目的階段、升為二目后的階段。
做前座時已經有不少人放棄了,談球離開的時候真的覺得非常傷感。畢竟用劇中人所說的“落語這種不賺錢的職業(yè)”,如果不是十分喜愛落語、非要當落語家不可,一旦失去了經濟支持,就很容易放棄。這么看來,想得出父母出車禍雙亡這種不孝又扯淡的借口以便順利被立川收為徒弟,晚上打工白天練習用生命來成就愛好的談春,實在是太難得太珍貴啦。
談春被安排去海鮮市場賣一年海鮮也非常好玩兒,看時有一條彈幕說“就算你把我扔到貧瘠之地,我也能給你開出花兒來”,深以為然。
藝術來源于生活,落語、相聲這種起源于民間的說唱藝術,講的也都是市井百態(tài)人生。不體驗民間生活是講不出段子的,即便講也只是機械的背誦。在海鮮市場的經歷讓談春更能理解和體會段子的起源和深意,并讓他更加周全細致地觀察和體諒別人。
記得以前參加白先勇先生的簽售時,有人問起白先勇先生為何沒體驗過《孽子》之類下層人、邊緣人的生活,卻能寫得栩栩如生。白先生答因為作品的主角都是人,作品都在探討人性。落語這種藝術也是如此。
“落語是什么?人啊,即使是在不能睡著的情況下也會不知不覺睡著。即使知道不能喝酒,但是被勸酒了還是會喝。即便知道暑假作業(yè)有計劃地完成之后會輕松很多,也不會那樣去做。雖然努力了但也不能出人頭地,就是這群人。落語,是對人類善惡行為的肯定,都給我好好記著。
“落語的主角,是忠臣藏的故事中,那些沒有參加復仇的家臣。鳉魚就是鳉魚,雖然不論多努力都無法成為金魚,但正因如此,才更惹人憐愛。或許他們充滿笑聲與辛酸的人生,正是一部最完美的落語?!?br>(來自日菁+Aloha翻譯的字幕,感謝。)
師父收了志樂后,談春的前后轉變也非常生動。師兄們都說要是以前的談春,早就嫉妒死志樂了,而現在卻能相安無事甚至肯虛心接受師弟的建議——全都是海鮮市場打工一年帶來的轉變。
這里能看出師父本人的品格:面對高高在上刁難人的評論家,執(zhí)意把師父和徒弟之間的關系撇清;教導徒弟不要在講臺以及對觀眾行禮時以外的地方輕易低頭諂媚;在表演時以折扇為界堅決不能讓觀眾進入表演者的世界要固守表演者的底線,這是作為藝術家必備的“高”。
而在成為落語家的修煉途中,面對自己的嫉妒、自身水平的不完善,卻要放低姿態(tài),努力追上別人,縮小和別人的差距,這是“低”。
二目考試,這,真,是,人,生,寫,照,啊。
想太多而睡不著、忘帶重要的筆記、臨場發(fā)揮糟糕成shi內心一片灰暗——這就是人生??!
談春就像活生生的每一個我們,這種代入感真是棒極了!
考前幾個鏡頭讓我十分感動,被債務傷透了腦筋的談談、因為一直是前座被所謂的發(fā)小哥們兒瞧不起和冷落的關西、不被父母同意卻有溫柔的奶奶一直給予無限支持的志樂,相比之下談春真是幸福多了。
至此,每個人都對落語有著足夠的熱情,受到了足夠的鍛煉,還有非升為二目不可的理由和決心,師父給的結果也是非常寬厚了。
就算成不了金魚,做鳉魚也不錯。更何況談春帶回來的一缸鳉魚,最后也只剩下四只還活著不是嗎?就算是做鳉魚,也只有頑強的鳉魚才能活到最后。
另:師父這個角色真是可愛至極。前面口口聲聲說著徒弟的鍋他不背、干嘛要為了徒弟低頭,最后卻為了四個徒弟低頭請大家好好愛護他們TAT 偉大的嚴師。
末尾表演的談春竟然看見已故的師父對自己的夸獎,不再說“不想再讓它成為夢境”,而是“師父竟然夸我了,好可怕”。大概是已經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落語家了吧XD
---
如果不是Nino應該不會對這部片子感興趣,差點就錯過了。感謝Nino的出演XD
看完后竟然有點想去了解落語,甚至都想去學相聲了(((
電影的配樂真是好聽,分享提問下的一個歌單,感謝收集的姑娘: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6266892/questions/67614/?from=subject_questions 3 ) 紅鏘魚
最近論文時間吃緊,學習環(huán)境又渙散,所以想看點勵志電影來給自己找些感覺,以便找到高考或者考研時候的感覺。曾經高中的時候,一首追夢赤子心就能讓我熱血沸騰,后來慢慢發(fā)現我內心有一股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只要讓我能夠獨處我便能發(fā)揮出其中的力量,所以騎自行車回家的路上就成了我發(fā)泄情緒找到自我的個人時間,確實也挺讓人懷念。同樣,考研的時候我盡力而行,努力把所有我能看到的時間擠出來,一個人來回吃飯學習,最后雖沒取得想要的結果,但是在我心中已經不重要了,那過程實在讓我迷戀,我在那時能夠真正找到內心的自我和內心的平靜,以至于我的二戰(zhàn)考研純粹是為了延續(xù)我考研的狀態(tài)。所以說回憶起來,那些奮斗的日子總是撒滿了光芒,為了讓研究生生活顯得不那么暗淡,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也要翩翩起舞,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最大的辜負。
這部電影從劇情發(fā)展角度沒有那么出色,也正因為如此,劇情的樸實讓我能夠身臨其境。仿佛自己置身于想要拜師學藝、想要出人頭地的境地。如何在陌生環(huán)境生存、如何與老師相處、如何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都是我同樣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樣一來我達到了沉浸式觀影。所以能夠在他們都晉升二級相聲演員的時候能夠同他們有同樣的感受:喜悅中帶著空虛。喜悅自然不用說,空虛來自對于名利的獲得的感慨,有些人就是長時間不能夠出名,所以出名之前他們吃盡各種苦頭、被各種人看低甚至嘲笑,自己也從未想過會有一天能夠突然成名——萬人敬仰??墒钱斶@一天突然來到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空虛感充斥了你,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并沒有什么不同,然而生活卻翻天覆地的變化,前者被人看低,后者萬人敬仰。這也許就是為什么那么多的成功人士成功后想要回到過去,因為那段艱苦的日子更令人充實,更記憶深刻。
而且電影名字起的不錯,看似是全局一個不起眼的幾只紅鏘魚,也就如此樸素的貫穿了全文。
4 ) 一部讓人思考“我是誰”的電影
《紅鳉魚》,是一部讓人思考“我是誰”的電影。
紅鳉魚,最普通的一種觀賞魚,口袋里隨便抓一把零錢,就可以買幾十條。
電影里的四個年輕人,就像四條紅鳉魚,一事無成,生活失意,好在他們碰到了一個嚴格但又善良的飼養(yǎng)員,一句“ 紅鳉魚怎么長也長不成金魚”看似否定,實則是對四個年輕人的肯定,師父的每次刁難都是對他們塑造獨一無二人格的考驗,最后,他們沒有成為光芒奪目的金魚,而是在單口相聲這個小眾的世界里成為了佼佼者。
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想著有破繭成蝶的那天,卻忘了認清自己,堅持做好自己,最后只能變成被養(yǎng)死的那些紅鳉魚。
5 ) 臺詞集錦
1.進立川派沒有門檻,所謂的門檻是這份修行你能否堅持下來。(這句是我自己想的)
2.徒弟是徒弟,我是我,這就是立川派。
3.不好意思,我不相信評論家,因為不可能有人能夠比我自己更冷靜的分析自己。而且,并不是你來養(yǎng)活他們,而是等他們出師成名了,你是靠他們吃飯吧,麻煩你不要搞錯了行不行。(這句太贊!創(chuàng)作者和評論者的糾葛歷來是難舍難分的,搞評論的應該尊重搞創(chuàng)作的,搞創(chuàng)作的又應該耐心聽取評論的聲音,這大概是最理想的吧)
4.吃醋要把握好度,吃醋的人內心不急不躁,這醋也吃的耐人尋味。
吃醋,也就是嫉妒為何物?自己不去努力不去付諸行動,揪著對方的弱點不放,連自己也落得下作,這就叫作嫉妒。
本來為了和對手相匹敵并超越對方而努力,日復一日這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但人總是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嫉妒比較輕松。
現實就是答案,就算抱怨生不逢時,社會不公,也不會有任何改變?,F實就是現實,要理解現狀并且分析,在那其中一定會有導致現狀的原因,對原因有了充分認識之后再據此付諸行動就好。連現狀都不懂得判斷的人,在我看來就是白癡。
(這段說的太好,簡直說到我心坎上去了,當時抄臺詞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淚。因為人是不完美的,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總少不了和別人比較。當發(fā)現自己不足時,最先開始的情緒是自卑,接著是憤怒,然后循環(huán)往復,沒辦法好好做事。等下次再被迫和別人比較時,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到填補自己的弱點上。整天想著自己的不足,別人的好,你的世界也不會有多大改變,反而別人越來越好。因此,還不如心安理得,干好自己手頭的事情)
5.忠臣藏,是四十七義士復仇的故事,討伐殺死主公淺野內匠頭的仇人。而實際赤穗城里有多少人呢,有三百人,這之中的四十七義士是四十七個人,那其他二百五十多人都去哪兒了呢,大家都逃了,跑路了。為什么跑呢,因為復仇那種事怎么可能成功啊。他們覺得只是癡心妄想,怎么可能成功呢。要說落語是屬于哪種呢?不是去復仇的四十七義士,而是逃跑的那些人,把焦點對準他們,這就是落語。
我問你們,落語是什么?人在不該睡的時候依然會不小心睡著;即使知道不該喝酒,被勸酒還是會喝;即使知道暑假作業(yè)有計劃的去做,之后會更輕松,但卻總也做不到;雖然努力了卻依然不能出人頭地。這些人,才會寄席來看表演,他們才是落語的主角。所謂落語,是對人類懶惰的肯定。
(這兩段分別是開頭談春在高中時看談志師父表演時,立川談志對觀眾講的,和最后徒弟四人都通過考試,升二目時談志師父對他們的忠告。片頭片尾首尾呼應,反復強調的一段話??隙寺湔Z作為一門大眾藝術的地位,歷史是記載名人的歷史,落語是記載平凡人的歷史。中國的相聲大概也如此)
6.一開始有好多呢,不知不覺只剩下四條了。(金魚啊?)不管喂他們多少飼料,也一點都不長。(這樣才有飼養(yǎng)的價值,不是嗎?一定很快就會成為奪目的金魚的?。┘t鳉魚是不會變成金魚的~
(是,立川的徒弟們從來都不是天才,在片中我們也看不到所謂的主角光環(huán)。剛開始談球師兄走后,談志師父開始給談春開小灶,后來感冒事件后談春突然失寵,被發(fā)配到海鮮市場干活一年,再回到師父門下時,師父仍然傲嬌的不給他輔導,還讓他有問題請教志樂師弟。最后考試的時候睡過頭忘帶考題,抽簽又抽到忘的一干二凈的壽限無。談春身上有很多缺點也是我們有的,他有時交好運,大多時候比較背,也是我們會有的。所以,不是金魚又怎樣呢,做一條紅鳉魚也能成才。這是堅持的道理。如果你年復一年認真做一件事,總是會有收獲的)
7.常有人說本事是偷來的,但那是騙人的。就是因為教的人教導無方,才會變成這樣。偷也講究技術,當然要費一番時間,講落語,節(jié)奏和韻律是必不可少的。你是我的徒弟,就照我的節(jié)奏和韻律來記落語,我會與你傾囊相授,直到你學會偷的本事。
(其實是一個模仿的問題,我是這么理解的,小孩學語言也是模仿大人的樣子,所以才能說得一口順溜的方言。而那些偷本事的人,也就是抄襲,是沒有學會模仿的技巧,只偷到了表皮,沒有偷到本質。如果有一個老師教你如何掌握模仿的技巧,可以避免你走很多彎路,但是不要忘掉自己的思考)
8.片中還有一段是,談春和大師兄吃飯,抱怨師父把他發(fā)配海鮮市場了。大師兄語重心長的跟他講:我們從來都不能選擇父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師父,我們選擇了立川談志做我們的師父。這大概講的是,既然你選擇了他,你偷師的同時,也要容忍他的挑剔,他的無情,畢竟最開始做決定的人是你。就像兩夫妻,既然選擇了在一起,快樂的同時也要包容對方的不足。我是這么理解的。
6 ) 現実は正解なんだ
嫉妬とは何かを教えてやる
己が努力、行動を起こさずに相手の弱みをあげつらって自分のレベルまで下げる行為、これを嫉妬というんです。
本來なら相手に並び、抜くための行動、生活をすればそれで解決するんだ。しかし人間はなかなかそれができない。嫉妬してる方が楽だからな。
けどな、よく覚えとけ。
現実は正解なんだ。時代が悪いの、世の中が悪いのと言ったところで狀況は何も変わらない?,F実は事実だ。
その現狀を理解し、分析しろ。
そこには必ず、何故そうなったかという原因がある。それが認識出來たら、後は行動すればいいんだ。そういう狀況判斷もできないようなやつを俺の基準ではバカという。
現實就是答案,就算抱怨生不逢時,社會不公,也不會有任何改變?,F實就是現實,要理解現狀并且分析,在那其中一定會有導致現狀的原因,對原因有了充分認識之后再據此付諸行動就好。連現狀都不懂得判斷的人,在我看來就是白癡。
久違了的二宮和也豚局作品,雖然只是一個SP。一直就覺得豚局的制作是最懂二宮和也的,這個作品又是一次證明。節(jié)奏很棒,笑點很有古典落語氣質,全程玩壞北野武簡直笑死了。落語幾大家出來醬油真是大驚喜,不過看到勘九郎的時候略微有幾分淚目。遺憾二宮和也沒能有一場完整的落語戲。
捧著熱茶在冬天的夜晚看完,不自覺淚目好多次。如果不是因為Nino,我大概真的不會接觸到這種落語題材的作品,所以還是覺得喜歡他是件很幸運的事。談志師父的外冷內熱,師兄弟之間的相互激勵和扶持,跌跌撞撞后又大徹大悟的青春,真的是最棒的故事。鳉魚成不了金魚,可是這樣又有什么不好?
這才是德云社涉足影視該走的路線。
岳云鵬哭暈,日本毫不留情地率先拍出“我是如何向郭德綱拜師學藝的”?!?016.01.29】
感慨無人拍侯寶林、馬三立
吃醋人內心不急不躁,這醋吃得也耐人尋味。不去努力不去付諸行動,揪著對方弱點不放,連自己也落得下作,這就是嫉妒?,F実は正解なんだ。時代が悪いの、世の中が悪いのと言ったところで狀況は何も変わらない。現実は現実だ。その現狀を理解し、分析しろ。そこにはなぜそうなったかという原因がある。
全片都沉浸在二宮和也不停的“誒?”和彼得武大爺抽搐的右臉上,立川談志根本就是禪宗の落語家。鳉魚永遠長不成金魚,那就以鳉魚的身份活著吧,承認差距,認清現實,“這就是立川派”。
北野武的角色真好,一臉嚴肅,看起來就讓人害怕,但偶爾透露出的小關心,也更人感動。二狗子還是怎么看怎么可愛。濱田岳在舞臺上的感覺更對,果然是個好演員。這個劇最大的魅力讓我重新對落語感興趣,之后重新查了很久
笑中帶淚的故事,邊哭邊笑地看完了。想不到二狗和彼得武大爺的合作居然擦出了精彩的火花,彼得武大爺不著調中帶著股可愛的勁兒,表現簡直賽高!
開頭真的眼淚都笑出來了 又好笑 雞湯又有深度 沒白瞎卡司,濱田岳感覺和相川叔一樣渾身都是戲
二狗新年這兩發(fā)SP質量都挺高的,這一部無論從陣容還是內容上更勝一籌,二狗、北野、香川、Lili Franky的組合亮瞎眼,北野老漢全場爆燃
從北野武把芝士蛋糕扔進燉菜鍋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要好看了蛤蛤蛤
談春,你居然買紅鳉魚,和師傅說這是外國品種的金魚?哈哈。
感動感動,從《龍與虎》知道落語,關于學藝,到最后其實還是學會做人,懂得自己如何把一件自己喜愛的東西做下去的故事。
北野武的魅力大概就是 拍什么片都讓我感覺這就是他自己的紀錄片
笑中帶淚,溫暖,令人感動。日本人似乎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夠兢兢業(yè)業(yè)的投入,并且樂在其中,像編舟記、哪啊哪啊神去村也是這樣?;蛟S這就是日本“工匠精神”的由來
師父談志說「徒弟是徒弟 我是我 這就是立川派?!埂缸约翰蝗ヅΣ蝗ジ吨T行動 揪著對方的弱點不放 連自己也落得下作 這就叫做嫉妒。本來為了和對手相匹敵并超越對方而努力 日復一日這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但人總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嫉妒比較輕松?!乖谛鷩汤锟吹綔厝?。
日本電影之所以好看,是因為除了教人造人,還教人做人。
很是驚喜。剪輯以及那謎一般的BGM與落語似乎完全不搭調,但卻意料之外地帶感。北野武太可愛了!Nino接這種角色還真是有勇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