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見了見北方的刀
1 世間優(yōu)劣本是比出來的,看《師父》方知陳凱歌的《道士下山》原是拙作。既已被人捷足先登,徐氏便難再拍自己那部處女作,這應(yīng)是規(guī)矩?!稁煾浮分v得是時代,亦是規(guī)矩。王家衛(wèi)在《一代宗師》里沒有講好的,徐浩峰在自己的第三部導(dǎo)演作品里講好了,可喜可賀。
1.1 近日在補看徐早期作品《國術(shù)館》,其早期作品思想上怪力亂神的部分更多,在俗世面前這些比重會影響其們對珍饈的判斷。徐后來文章在這一點上成熟許多,但抑或這成熟是種悲哀?徐浩峰自己寫過“舍一事才能成一事”的道理,《師父》原著小說收錄在他的短篇武俠集《刀背藏身》,那時候徐的行文已經(jīng)是鞘里拔出的刀,你可以看不過去,但容不得你一個“不”字。
1.2 遺憾未能看到《箭士柳白猿》——徐浩峰至今未能公映的第二部電影,這部“黃河大俠”于承惠老爺子的遺作原定的公映日期是三年前。如果《師父》真能就此成就了徐的名聲,《箭士柳白猿》的公映也指日可待吧。就像當年火了《集結(jié)號》,由張涵予主演的楊樹鵬的那部小成本處女作《烽火》借機上映。(深陷在紀念內(nèi)戰(zhàn)英雄情結(jié)里的張涵予在《烽火》里倒是演了一個二十九軍的低級軍官,此節(jié)頗得玩味)沒法推出從《倭寇的蹤跡》到《師父》——徐氏硬派武俠的進化細節(jié),因為缺了中間一環(huán)。
2 《師父》武戲的拳拳到肉不禁使得我在看那部《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預(yù)告片的時候興致索然。電影里穿插著《火燒紅蓮寺》五塊錢特效對武打的運用,正是對時下武打片的巨大諷刺。觀眾們在看了《師父》的打,再看《師父》里那部《火燒紅蓮寺》,悟性再差的也自然覺得可笑了,這是徐的功力。但同樣的觀眾日后坐在電影院里再看那些凌空十幾米的飛檐走壁,卻不再會覺得可笑。王家衛(wèi)沒有辦法的事,徐同樣沒有辦法。
2.1 觀眾的文化素質(zhì)永遠是中國電影這水桶的最短一片,師父是真會且真教,徒弟得有起碼的資質(zhì),不然給你真東西也接不住。電影里那句臺詞“刀法我給了,得多少在你們”就是這個意思。生源太劣,師父不出走就會餓死。徐浩峰電影里的信息量歷來都是不小的,《師父》里架構(gòu)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但它同樣不是以情節(jié)取勝的那種電影,它的敘事方式與看慣了都市愛情與青春題材的觀眾熟悉的那類情節(jié)迥然相異。但這并不是徐氏的錯,對于那種只會感嘆“蔣雯麗真是老了”的觀眾,真要迎合她們你不如把任何一部電影都安排進滿滿的活色生香。
2.2 鄭山傲在片中替陳識找的第一個徒弟,演員不是張亮,而是跳舞的張傲月。徐浩峰找來舞蹈專業(yè)的張傲月與裘繼戎,是因為他認為現(xiàn)代很多武人的日常訓(xùn)練不如從前規(guī)矩,但是舞者的訓(xùn)練反而不曾懈怠,找來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在模仿上會更輕松地傳遞一些徐更想看到的效果。這里面的細節(jié),可以去看徐浩峰的《坐看重圍》。
2.3 白俄舞女的舞蹈,“大腿肌肉運用之妙,近乎拳理”。這不是徐在講笑話,他的書中盡是這類橋段。不僅是舞蹈家,還有從摔跤手,從拳擊手,從足球運動員,挑山工等人身上,盡能被他看到拳理的相通之處。外行人只看懂了女人大腿的好,卻看不到門道,亦看不到內(nèi)行人的目光。如果看得出,也便是內(nèi)行人??扇绻麅?nèi)行人真這么多,社會怎至于今日?
<圖片1>
3 電影中外地拳種來天津開宗立派的規(guī)矩和潛規(guī)則,甚為腹黑。除了徐浩峰,沒人講過這類事。不便劇透。
3.1 《師父》不僅帶我們看了看逝去的武林,它還額外告訴我們傳統(tǒng)武術(shù)沒落的其中一個內(nèi)因?;蚴亲钪匾膬?nèi)因。
4 戴立忍飾演的高手拿的是子母鴛鴦鉞,十一年前筆者在師父那親眼見過這東西,八卦門的招牌兵器。八卦門這位瘸了一條腿尚能傷的了陳識,即便最終敗了,看官也自然應(yīng)該明白導(dǎo)演的用意。王家衛(wèi)的《宗師之路》里見識過北方拳“打人如掛畫”,不知道那時候有沒有后悔最初以詠春取材格局小了些?作為《一代宗師》編劇之一的徐自然比王更明白民國時什么才是國術(shù)里的頭牌,詠春在整個民國時期都是未入流的角色。影片中北方的刀是給當代人看的。
4.1 八卦掌高手與廖凡飾演的詠春師父交手后互換了兵器,后者使的得心應(yīng)手。徐浩峰在書中便寫過作為中國三大內(nèi)家拳之一的八卦掌在拳理上有一些部分和詠春拳是很像的。好奇者可移步徐氏書架。
5 鄭山傲口中的韓大哥是韓慕俠?
6 希望下次其它電影在描述戰(zhàn)爭年代的軍人形象時,能像《師父》里刻畫地這樣給人以壓抑感。有槍的人不同于武行,可以沒有規(guī)矩,可以不擇手段。時代的變革,始于此。
7 觀眾們會理所應(yīng)當?shù)赜X得電影里的腳行是跑龍?zhí)椎脑O(shè)置,其實不然。腳行在電影中幾次出現(xiàn)都是在講“理”。你能在里面看到這個遠去的陌生時代人們還恪守的一些規(guī)矩,今天的人們已經(jīng)不大理解《師父》里人們的性情,就如同從民國望向春秋,民國的人也會覺得春秋大義近乎迂腐兒戲。韓寒講小孩子分對錯、成人看利弊,可從沒說這是對的,更沒說是該引成人的做法為尊。他點出那句話恰恰是在批判成人那套,只有愚蠢到極致的人才會自然去對“看利弊”的做派點頭稱是。那些看利弊,無規(guī)矩的社會最終會引向毀滅。
7.1 觀眾會忽略的精致不止這一處,比如耿良辰看出那個假扮成腳夫的刺客,是因為長年累月在外干活的腳夫,小腿不可能如此白。人們感嘆講好故事的電影少,因為講好故事的電影首先需要有一個留心生活細節(jié)的人去講,我們的電影人是急功近利的,我們的電影產(chǎn)業(yè)是粗制濫造的,賈樟柯說過從前要花很長時間去講去學(xué)的室內(nèi)規(guī)制這一項所需的時長,就已經(jīng)超過了現(xiàn)在很多電影整個生產(chǎn)的時長。有心人太少,有耐心的人也太少,所幸宋佳口中那個優(yōu)雅的導(dǎo)演,他是個有心人,也是個有耐心的人。
7.2 鄒館長告訴林副官,他要參加陳識的開館典禮不能穿官服,這是壞武行規(guī)矩的事。林副官問了一句有這規(guī)矩嗎,鄒館長回答是。林是有槍的人,但他隨即讓衛(wèi)隊解散,自己和侍衛(wèi)開車回去,把那身軍裝褪去,換上便裝再來。沒有第二句多余的話。
<圖片2>
8 《師父》或許會使得女性觀眾有些消化不良,因為它過于冷靜。但是對于男女世俗的部分,卻又像張愛玲的筆法,再尖酸刻薄的地方你都挑不出半點瑕疵。它要做的從來不是妥協(xié),徐浩峰在《國士》里寫過:“追求取悅于人,是衰敗之兆”?!稁煾浮返奈膶W(xué)修養(yǎng)就是我直接了當?shù)卮蛄艘烈话驼疲俏医o你的棗是你挨我這巴掌之前提著燈籠也尋不到的。
8.1 宋佳的旗袍很風(fēng)韻,白俄女子的腿和顏都是上乘,有那么個瞬間甚至?xí)浰鼈円鄷ダ稀?br>
9 陳識帶詠春北上,最終未能如愿。電影的宿命正是主人公的宿命。筆者可以預(yù)見,《師父》這無根之木難以留存太久,一旦從影院下架,《師父》造的聲勢就會被更龐大的娛樂至死所淹沒。劣幣不僅在驅(qū)逐良幣,亦在影響整個世道人心。
9.1 《倭寇的蹤跡》上映時,我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現(xiàn)在又可以拿來用了。
也許是你從來不曾想到的一種武俠片。突破你過去所有對于同類電影的印象和概念,從名利搭臺的古裝動作大片的包圍中旁逸斜出,在時間里冷冷的留下一道血痕,在各種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染指的方向鎩羽而歸。此番過后,武俠片世界的一切還會回到之前浮躁和淺顯的狀態(tài),但畢竟有過一部正統(tǒng)之師曾經(jīng)孤獨地殺向深邃。
10 徐浩峰《武士會》里有言:“在一個異族女子面前,漢人的一切都顯得虛偽”。
10.1 電影中刻畫了那位賣茶湯的異族姑娘,美麗善良,快意恩仇,勇敢堅韌。從《倭寇的蹤跡》里的波西米亞妓女到《師父》里與耿良辰互生情愫的買茶湯的街頭姑娘,異族女子是徐浩峰筆下和鏡頭中的一個重要而特殊的符號,她們象征著概念之外的存在。那個概念曾被王朔,被古龍,被毛姆,被施耐庵詮釋過,淋漓盡致。
10.2 徐浩峰不愿用過多的筆墨去批判他沒辦法左右的那個概念,他只愿留一個寄托。他找到了最好的寄托。《倭寇的蹤跡》里,波西米亞妓女對男主說,在我們那一個女人為男人冒過險,那個男人就是他的“塔塔”,你是我的“塔塔”。后來漢人們聽到其他的波西米亞妓女口中的“塔塔”,便來問,得知是命運的意思,都哄笑作罷。
10.3 在創(chuàng)作《倭寇的蹤跡》時,徐浩峰就曾表達過如下觀念:“女性不見得習(xí)武,但是女性的審美對一個民族太重要了。如果你這一代女性都只喜歡中性的男人,那這個民族的未來一定會有問題。如果女性喜歡的是英武、遇事有決斷力的男性,那這個民族一定會很強大”。
<圖片3>
10.4 異族女子的符號是作為對英武正義角色的欣賞者形象而存在的,重要的是她們有自己的判斷,憑借的不是直覺,而是經(jīng)驗。這需要明理,需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仁,什么是不虛偽的義,明白強者是保護人而不是欺負人,只有弱者才會欺負比自己更弱的人;明白真正的英雄不一定隨時隨地外帶光環(huán),很可能是一個斗爭過后蓬頭垢面的存在;明白俠的精神不在于武藝超群,而在于挺身的熱血;明白一個貌似柔弱的人在關(guān)鍵時候的擔(dān)當才是值得敬佩的,而那些飽含作秀成分的套路則是值得唾棄的。在這樣的異族女子面前,以耿良辰為代表的那部分男人只需要做回頂天立地的人,不需要再去學(xué)那些技巧、手段、方法,去研究如何對話、發(fā)展,進退拉鋸,事情會回到它應(yīng)有的樣子,本該純粹的事情會獲得一種簡單。
10.5 “不擇手段是人杰,不改初衷是英雄”,徐筆下寫滿了不擇手段的人,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也多是人杰,男人們渴望做人杰,女人們其實也只是喜歡人杰,而且她們認為人杰就是英雄。不是她們沒見過真正的英雄,而是她們沒見過真正的英雄比人杰更風(fēng)光,所以她們從來就認不出那些英雄。很可悲不是嗎?舍一事才能成一事,成仁取義的人往往被舍掉的竟然是他們應(yīng)該獲得的尊敬。女人根本不管什么是不擇手段,什么是不改初衷,只看你是否做到了人杰,只要做到了,便接著可做她們的英雄,便自有五彩祥云等身。
10.6 既然標準是這些人定的,那所幸安排異族女子的存在,這些性情中人的出現(xiàn)對于漢人是陌生經(jīng)驗,無從質(zhì)疑、駁斥、批判,她們扭動的腰身比漢族女子鎖在閨閣里的腰肢更柔軟,且柔中帶剛。她們的美好就在于她們即便戴上面紗也能一眼認清英雄的原貌而不是漢人認為的英雄應(yīng)該有的樣子。所言歸宿,應(yīng)至于此。
10.7 電影后面耿良辰身負重傷堅持來到距茶湯女攤位不遠的街口,靠在墻邊望著她,她是他堅持著沒有立刻死掉的信念。但臨到這時候,卻不愿上前嚇著她。夜色中守著耿良辰攤位等他回來的異族姑娘,一如《連城訣》末尾在昔日山洞下守望狄云的水笙。姑娘焦急的模樣讓人心疼。如果電影中關(guān)于茶湯女的鏡頭戛然而止,她不知他最后的命運,這份牽掛,會更攝人心魄。徐動了私念,想給天使多幾個特寫。
10.8 “耿良辰狠看她一眼,轉(zhuǎn)身離去。她是這輩子記下的人,下輩子碰上,要認出她”。
——徐皓峰《師父》
2 ) 只說師娘好嗎?
這部電影里面,我最喜歡的人是師娘,一個天津女子,她端莊美麗,一身旗袍更是襯出民國佳人。想起宮二,不能說徐皓峰跟著王家衛(wèi)學(xué)了些什么,但這一次《師父》里的女性角色比起《倭寇》里幾個舞臺風(fēng)的不知所措的新疆女的確好很多。點映見面會有人問起導(dǎo)演的“異族女子情結(jié)”,導(dǎo)演一臉無辜的說,我可是為了你們才加入這一元素的,(說能激起人的沖動有很多,異族情緣也算一種。)誰知你們都不領(lǐng)情。喂喂!明明就是徐導(dǎo)您自己的惡趣味好伐?
師娘迷人的地方在于那種隨你雨打風(fēng)來去,她孑然一身恬淡,是真正“甜處安身,苦處花錢”的人。一個陌生男子突然出來說要娶她,她嗤笑,說自己應(yīng)是被巴西男人看中帶回國去種可可的命。后面廖凡說要帶她走,她拒絕,說“這不是我最好的命”。這是個聰慧的女人,命運拋給她的,她全都接得住。之后便再不矯情,談條件,要逛街,吃螃蟹。和陳識的云雨之歡也都是畜生般的生理沖動,不是調(diào)情,是需要。張愛玲說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源于一場交易的兩個人誠實的很。
“嫁過了,謝謝你”婚姻對于她來說可能也只是種儀式吧,“不求天長地久,只要曾經(jīng)擁有。”床上他雙手合十制住她,說“我是這個門派的全部未來”,是坦白,也是致歉,身上有事情沒完成,利用她做掩護,但對這利用并不后悔,只是抱歉。
后來他要給徒弟報仇,為她安排一切,她說 “也就嫁過你一個,真報復(fù),我認了?!苯o了她全部的家當,讓她去火車站,但她卻意外的出現(xiàn)在武館的斜對面一家面包店里坐著,寡淡的神情好似活過了幾世輪回,再激不起半點波瀾,平靜的說著這樣深情的話:今天我求一個人活著,這個人離我200米,我心念不強,再遠,怕不能應(yīng)驗。當他破門而出,她不顧一切追上去的時候,終于明白了她的心意?!澳闶巧竦囊皇职才拧!彼谒蛟S是兵荒馬亂中伸過來的一雙手,抓住了,不要再放開。
追到火車站到底是錯過了,面對蔣雯麗飾演的武行幫派老大,她余驚未定一臉風(fēng)塵,說:他的事,我擔(dān)了。
真是高貴。
3 ) 俠客的沉重肉身
(文/楊時旸)
沖著武俠片的名頭來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即便《師父》拿到了金馬獎的最佳動作設(shè)計,但它也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武俠片”,或者更精確一些說,它絕不是一部大多數(shù)普通觀眾心中想象的那種武俠片。它的打斗部分其實很少,動作很小,缺乏表演性,悶,冷,有些點到為止又有點裝模作樣。而更多的人對于武俠片的欣賞是來自于那種具有排演性的武打動作,那些花哨的交手,交織錯落的躲避與攻擊,飛天入地。但問題在于,某種程度上說,那些不是武打而是舞蹈。那些武俠片其實是一種硬朗和熱血的歌舞片的變型。
直到后來,人們有意識地消解掉那些不可思議的動作,把武術(shù)更加引領(lǐng)至格斗,那些拳拳到肉的動作才具備了現(xiàn)實主義的氣味。但是中國的武俠片,更多的還是強調(diào)著浪漫主義的底色。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熱愛武俠的徐浩峰用《師父》重述或者說還原了武俠。那些人都不再空中飛舞,永遠也無法脫離地心引力,這部電影中的所有武林中人都有著沉重的肉身。徐浩峰其實更像一個學(xué)究、考據(jù)家和研究者,他曾書寫過眾多有關(guān)武林的故事,或真或假,也研判過中國武俠片的源流,對那些一個個飛天動作背后隱藏的、中國人的深層焦慮都有著冷靜甚或冷漠的觀察。所以,當他自己掌鏡,他無意中就把影像變成了文本。相比于《倭寇的蹤跡》中的那些枯槁,《師父》其實已經(jīng)有趣得多。但是即便如此,它還是更像一本書,而不是一部電影。他剔除了有趣的一面,戲劇化的一面,沖突的一面,只是不知道這做法中有多大比例是他有意為之。
按照電影架構(gòu)來說,《師父》講述的無非是民國時期天津的武林故事,一些圈內(nèi)近乎怪癖的江湖規(guī)矩,一些人情險惡,一些性命的斷送與義氣的伸張,但仔細看看其實這些都是幌子,就像那些打斗的動作是幌子一樣?!稁煾浮分v述的就是時代轉(zhuǎn)折,以及這時代轉(zhuǎn)折之前一瞬間人心的慌亂。
人之于一個時代,有些恰逢其時,有些終成炮灰。我們應(yīng)該換個角度看待《師父》當中的一個個武林中人,他們只是時代布局下的角色。就像大機器時代來臨時的產(chǎn)業(yè)工人,自己的存在感開始劇烈晃動,晃動得人心早已散掉。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武術(shù)就成了一個笑話,維系著空架子,幾乎代言著落后的生產(chǎn)力,尚未坍塌但又搖搖欲墜。而從事武術(shù)的人,就更像一個個笑話,保持著詭異的規(guī)矩和自以為是的體面的同時,也早就洞穿自己終將被時間吞噬的命運。就像金士杰說,武術(shù)的未來在軍界。你看,軍閥來了,武俠有什么用?火器來了,拳腳有什么用?軍閥是權(quán)力、是體制,是集團性力量;武俠是散漫、是個人,是流浪式的存在,田園牧歌被取代了,浪漫主義被取代了,個人散漫的生活狀態(tài)被取代了。金士杰臨走,留下了眾多護具,說要讓軍人穿上訓(xùn)練用,武林中的人和術(shù)等于都被攪散了,金士杰挎著洋舞女去國外種可可,留下的用具和技術(shù)被體制收編了。黃覺穿著軍裝去比武和切磋,該做的事,他最后還是做成了,后來前去武館參加活動,被一群武行的人圍攻,拍案而起的人很快又都坐下了。他們表演了一下人神共憤的俠氣,很快就變回識時務(wù)者為俊杰的乖巧。
這電影中的幾股力量都有意思,腳行、武行、軍界,各有各的規(guī)矩,但這三種人的等級屬于依次晉升,贏的,最終還是處在鄙視鏈頂端的人。
武林其實是不存在的,某種程度上說,它就是一個想象共同體,一群三教九流的人,在業(yè)余時光中操練一些把式,有一些獲得了名聲,建立培訓(xùn)機構(gòu)以此謀生。如此而已。而很多人將這一切精神化、意義化,與受眾一起共構(gòu)成了一個有著特殊精神追求的小圈子。其實更像是失意者對失敗生活的精神遮羞布。世界在技術(shù)層面上不停精進,中國在幻想層面上耀武揚威,所謂你有大炮,我有神功之類。這一點,如果能用真正冰冷的理性去看,就無比讓人心酸。我們無法追趕上世界的潮流,我們就連學(xué)習(xí)和仿效都不去做,而是自己建立起一個獨立而魔幻的幻想世界,在其中鼓舞自己的士氣。所以,除了把那些武林人士描述成飛檐走壁,舉手奪命的高深莫測之人以外,武俠還一直強調(diào)某種氣節(jié),所謂俠氣和俠骨。但在《師父》中,這一切也都被取締了,甚至其中的人都做著與俠骨相悖的事。
《師父》中的每個人差不多都有點蠅營狗茍。金士杰說著念及武林的話,最后挎著俄國舞女去了南美種可可,用自己半生名聲換了幾張房契銀票,他哆哆嗦嗦就著陽光翻來覆去地看;廖凡背著工具箱早出晚歸,和媳婦啃螃蟹,纏綿悱惻,想著讓徒弟踢館之后,自己才有機會把南方小門派傳下去,看著好像有點為了大義忍辱負重,但實際上,也都是算計著讓別人成了犧牲品,自己得道;更不用提他來到天津,在起士林和金士杰商量著改變武行的辦法,其實那也都是交易和密謀;蔣雯麗裝腔作勢的擺門面,但其實也是在各種勢力之間鉆營,她早看清楚大勢已去。
所以,從道義的角度去看,這其中沒什么人真的有道義,廖凡的徒弟,最后倒是接通了道義,他身上插著刀追著車的方向向天津跑了50步,跑到了死。幾個軍人看到了他的奔跑,也看到了他的道義,但又怎樣呢?車里都是血腥味,他們說,“抽根煙,去去血腥味?!毖任渡⒘?,武林也就散了。
其實,到最后顯出道義和精神光芒的,好像都不是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武林中人,反倒是被莫名卷入的人,最后也沒得到任何好下場,比如廖凡的徒弟,一個混混兒誤入武林,成了犧牲品;比如宋佳,有自己的命,想嫁個男人改一改這命,但最后還是孤身一人茫然無措。廖凡最后顯得不管不顧,意氣用事得倒像是還了武林的魂,但終究也挽不回整體意義上的敗勢。
時代的車輪滾滾壓過,有人螳臂當車,有人順勢逃遁。你很難是說那里面的人哪些贏了,哪些輸了,但確鑿的是,哪些活著,哪些死了。
4 ) 專訪 | 徐皓峰,憑借道德和信念拍《師父》
知道能采訪徐皓峰,高興了好久好久。他的武俠小說好看到會不知不覺通宵看完,他的影評能讓我對電影作品有完全不同的認識。操縱文字的徐老師睿智、精煉、博學(xué),是個高手。
那時就覺得,他的電影是需要最好的演員最考究的劇組才能拍出來的。到了《師父》,決心做商業(yè)片的徐導(dǎo)演做到了。他的民國武俠干凈傳統(tǒng),又薄又尖銳。是與小說完全不同的好看。
一陣忙亂之后,終于見到他。語速很慢,動作儒雅。我說,徐老師您好,我是您小說的忠實讀者,《師父》之后,也徹底成為了您的影迷。他就憨憨的但是特別真誠的笑。
采訪時間被嚴重壓縮,剛開始的時候我邊聽他講,邊在心里催,徐老師你快點快點快點,問不完啦。還好他的回答給了我好多驚喜,會很快投入到與他的對話中。
《師父》中最大看點是各種冷兵器,其中尤以詠春拳的八斬刀亮眼。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個角度切入影片?
徐皓峰:當時我是去了黃崗起義紀念館,看到農(nóng)民起義的時候用的是標準的詠春八斬刀,這是中國底層老百姓普遍會用的一種兵器。我當時的興趣就是,既然它是在晚清和民國普遍使用的,如果現(xiàn)在我把這種造型和它的刀法拿出來,會不會勾起現(xiàn)在一代年輕人遺傳基因的遙遠的記憶。這就是他們爺爺輩曾祖父輩用的一種兵器,并不是詠春所獨有。
我是有博物館嗜好的人,如果在博物館發(fā)現(xiàn)一個東西能給我的創(chuàng)作刺激非常大,會非常欣喜。而且這個東西不僅是南方有,北方的八卦門也有,方法和訓(xùn)練方法大致相近,只是造型稍有不同,八卦門叫單峰劍。
在這次金馬獎中《師父》拿下了最佳動作設(shè)計獎,一同入圍的還有一眾香港動作指導(dǎo),您認為您的武打設(shè)計和他們的不同在哪里?
徐皓峰:他們都是成名已久的,成體系的。我拍了三部電影,到《師父》才大規(guī)模的展示我當時采訪來的兵器的用法。所以金馬獎給我的主要還是在創(chuàng)新意義上。
婁燁導(dǎo)演評價說《師父》開創(chuàng)了一個神秘的電影門派,您覺得自己電影的神秘在哪?武俠風(fēng)格又是怎樣的?
徐皓峰:神秘應(yīng)該就是武林的典故和新武俠文化大相徑庭,違逆了常識,所以他覺得神秘。
《師父》中有一個段落是廖凡開武館時放映電影《火燒紅蓮寺》。為什么會選擇放映這部影片?
徐皓峰:因為它是武俠電影的始祖。 還有《蜀山劍俠傳》,它是武俠小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我的片子里出現(xiàn)這兩個,也是有一個致敬的意思。
我記得您在《刀與星辰》里面也寫了對于武俠電影的評論,您說《蜀山劍俠傳》這種是將武功仙俠化超人化的,會不會下意識的用它們與您尊重的寫實風(fēng)格做對比呢?
徐皓峰:所以這就是我電影里的臺上臺下。我自己覺得有導(dǎo)演快樂的一場戲,就是臺上放著《火燒紅蓮寺》的時候,臺下真實的武林人士在看著,他們看得竟然還很著迷。這是我覺得好玩的地方。
我以前看您小說的時候也特別著迷。所以就有一個疑問,您在改編自己作品,把它們影像化的時候,會有怎樣的具體處理?
徐皓峰:謝謝。它的整體思路是,由小說到劇本,整體的敘事線、視角都會不一樣,同樣的故事要換個視角和敘事線來講。從劇本到影像,因為影像有巨大的概括性,我的編劇寫了半天,但是在現(xiàn)場一拍,如果你是敏銳的,可能一個鏡頭,就能把你劇本里的意思完成了。所以它在分寸在結(jié)構(gòu)上都會有變化。
這已經(jīng)是您跟宋洋的第三次合作了,他也算是您的徒弟,您對他怎樣評價?
徐皓峰:他還是需要到更廣闊的天地里飛翔,可以出師和其他更優(yōu)秀的導(dǎo)演合作了。
他的表演完全是您想要的氣質(zhì)嗎?
徐皓峰:對。這次我跟宋洋有個君子之約,合作三部了,這部跟頭兩部的變化比較大,這個人物是一個悲壯的人物,如果你順利完成了,估計大眾和導(dǎo)演會認可你,那么你就需要再多有一些經(jīng)歷。所以拍《師父》我倆是以相互告別的心情拍的。
昨天在MOMA也重看了您的前兩部片子。在看前兩部時我覺得它的敘事是不斷中斷的,不會那么流暢,但這次就會更完整更商業(yè),這是刻意調(diào)整的嗎?
徐皓峰:對,沒錯。因為這次做的是大眾電影,大眾電影講故事你必須得給觀眾一個道德與信念的基礎(chǔ),這樣他才能對人物和事件有更強的代入感,所謂感同身受。所以《師父》從這個線索講。頭兩部電影,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大眾電影,它是去電影節(jié)的,它的受眾方向是不一樣的。頭兩部電影就不是用道德和信念這種大眾觀念所拍的。
不是憑借道德和信念的話,《倭寇》和《柳白猿》憑借的是什么?
徐皓峰:我是直接在講社會結(jié)構(gòu)。其實《師父》也講了社會結(jié)構(gòu),但是我是通過道德和信念撐起的。現(xiàn)在電影市場好了,我們做商業(yè)片。但是商業(yè)片的概念也是非?;煜?。頭兩部電影中商業(yè)元素都在,但它就不是商業(yè)片,它的敘述方法不是。像威尼斯電影節(jié)羅馬電影節(jié),商業(yè)片是去不了的。雖然有武打場面動作場面,甚至比香港武打還要強一些,但是人家看的時候還是定位很清晰。
看樣片時我就注意到《師父》的音樂非常棒,它有一點怪,跟影片又貼合又分離。前兩部也是一樣,音樂和音效都用得很滿。對此您在制作中提出了什么樣的建議?
徐皓峰:是的。我當時寫的是租界文化,就要求里面一定要有西洋色彩。它是講活在租界里面的中國人的群戲所以一定要有西洋的味道,又有中國的背景。這次的作曲放了很多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讓用的故宮的古鐘,這些東西。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你覺得奇怪。
就像《箭士柳白猿》里面也出現(xiàn)了很多次的鐘聲。
徐皓峰:是的,這些故宮里的古鐘、法鑼,現(xiàn)在你再去故宮已經(jīng)聽不到了。那就來看《師父》吧。呵呵。
《師父》里有個重要的道具,就是宋佳放了煙的戒指,我查了一些資料,但是沒有查到它。
徐皓峰:那是當時在美國貴婦中流行的,一個抽煙的支架。它的好處是,女人抽煙不會熏黃手指。它的上面可以有鉆石、翡翠。好看,又有氣勢。
王家衛(wèi)導(dǎo)演也拍了您的編劇作品,他拍民國武俠時候的“講究”是把服化道做到極致,比如精致的旗袍、光影、鏡頭,這些能被強烈辨識到的。您的電影中的“講究”或者形式感則更多是給內(nèi)行看的。您給我們再講講嗎?
徐皓峰:這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吧。哈哈哈,我是做這個的。比如以前中國人管談判叫做茶敘,就像《師父》里面通知廖凡那段,就是典型的茶敘。它通過擺茶碗的方法來交流,那其實是一種語言。
做了這么多的功課,會不會下意識對觀眾的要求也高一點?
徐皓峰:觀眾不用做功課,他們直接看我的電影就好了。觀眾只需要看結(jié)果。觀眾是一個自然物,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不看。
從拳腳到兵刃,描寫詠春的作品已經(jīng)很多了,您覺得詠春已經(jīng)被“掏干凈”了嗎?
徐皓峰:八斬刀還沒拍過嘛。所以就有了《師父》。呵呵。
下一部作品您打算拍什么呢?還會改編自己的作品嗎?
徐皓峰:還在選擇。我就是改編自己的作品。但是選擇哪部就要綜合的看了。人啊,資金啊,還有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
除了您寫過評論的那些電影,還有哪部武俠電影是您喜歡的?
徐皓峰:有些老電影經(jīng)常被忽視,比如劉家良的《爛頭何》,你可以回去看一下。
采訪結(jié)束后,我邊收拾東西:
我:徐老師,您的電影和小說我都看過了,今后還會做話劇嗎?(指《北京無冬天》)
徐:話劇啊…哈哈哈哈,找你來演吧。
我:好?。。。。。?!
本文發(fā)于 不散 ,來關(guān)注吧~
<圖片1>
5 ) 武俠的魅力之一,是里頭有中國人的樣子
武俠的魅力之一,是里頭有中國人的樣子。
------徐皓峰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中國人從古至今都講究規(guī)矩二字。但是有些年代,規(guī)矩已不再是規(guī)矩。軍閥的介入,禮樂已崩,武林已逝······所謂的規(guī)矩都是有權(quán)有勢人定的規(guī)矩,那些重要也不重要的規(guī)矩,和情義道義已經(jīng)在一個取舍之間·······
蛋糕早已瓜分完畢,新來者要想加入就必須付出代價。陳識就是這個新來者,這個闖入者·····但是不管陳識這樣試圖分一杯羹的外來者還是林希文這樣覬覦大位的強權(quán)者都會被抹掉,因為他們永遠斗不過即將到來的二戰(zhàn)紛爭動亂大環(huán)境······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他們什么都不是,什么也做不了·····
不愧是金馬的最佳動作片,手起刀落、干凈狠辣、自成一派的寫實招數(shù),在冷兵器的交鋒上算得上是經(jīng)典。因為傳統(tǒng)的中國武技不是打斗,而是交手。就是所謂的兩個人的身體交織在一起,這個時候就沒有余地了,生死就在一瞬間。詠春派有句話說的就是“刀無雙發(fā),棍無兩響”,你我的兵器在相碰的瞬間,就已經(jīng)見輸贏了,不可能再碰第二次了,這時候就看誰能利用這個杠桿變出來殺招,誰的力量更大,轉(zhuǎn)化更靈活。這是徐皓峰的原話,這是他這些動作創(chuàng)造的精華。
“今天我求一個人活著 這人離我兩百米 我心念不強 再遠 怕不能應(yīng)驗········· ” 宋佳不愧她影后的名頭,旗袍加身,風(fēng)韻誘人、眼神迷離·····亂世女子的掙扎矛盾深情,拿捏分寸感絕佳······徐皓峰真不愧是重度直男癌患者,總歸有把女人當附屬品的痕跡,陳識騙她、利用她,她還是那么愛他·······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結(jié)尾那場一氣呵成的巷戰(zhàn),如今大屏幕上的武打電影,已難得能夠欣賞到這種可以讓人一口氣可以看到爽的精妙武打,真是久違了啊·······
6 ) 江湖事,事過不問因由(涉徐浩峰作品涉劇透,慎入)
等了快兩年,終于上了,滿懷期待的入場,院場空空。也對,如果真的滿場了,不合情理。
在徐浩峰的影評集《刀與星辰》中,可以看出徐浩峰對陳凱歌是有一定推崇的,認為陳凱歌是當代導(dǎo)演中有文化的。與之相對的就是沒有文化的,比比皆是。這是一個笑話,說的是那些年的文藝圈不像現(xiàn)在這么輕浮,誰的片子好看,誰的片子不好看都有公論,而片子拍的不好,只有一個評價,這個導(dǎo)演沒文化。
《道士下山》的電影版期待了很久,雖然我很理解徐浩峰對陳凱歌的推崇,但是誰能想到《霸王別姬》和《無極》是一個導(dǎo)演拍的,所以在沒看到預(yù)告片之前我還抱有一絲希望,但看完預(yù)告片,唉,讓老婆自己去電影院吧,我不浪費這個票錢了。當年看一個訪談,說最早的《霸王別姬》是81年的岳華版,但反響不好。后來徐楓找陳凱歌拍電影版《霸王別姬》,陳凱歌不接,說功力不到。后來過了些年,陳凱歌說可以了,這才開始。讀到以上這段文字是在看過《無極》之后,為此又刷了幾遍無極,最后終于看明白了一些,其實《無極》還是寫了些東西的,比如體制,思想等等,但都是一個點,一層皮,沒有深入。而之后的幾部電影更是流俗于表面,只是抓熱點,而不去剖析背后的東西。再類比一個導(dǎo)演陸川。處女作《尋槍》其實是姜文的作品,應(yīng)該是大家捧場,成名作《可可西里》其實是類型片,抓的點好,不是導(dǎo)演的功勞。到之后的《南京南京》《王的盛宴》《九層妖塔》全都是抓眼球的路子,而片子本身都不堪入目,開始玩路子了?;氐秸},陳凱歌毀了《道士下山》所以縱觀一下拍攝前后,徐浩峰幾乎沒有露面,沒露面就不用多說話,不然都不知道說什么。其實前后也說了一句,是好奇陳凱歌會拍成什么樣,當然,沒有然后了。多嘴一句,想起《三體》電影版拍攝,媒體訪談劉慈欣,怎么找一個網(wǎng)游公司拍片,不怕拍毀了。劉慈欣說,有的拍,總比沒的拍好。想想當下《羋月傳》的改編權(quán),唉,一言難盡。
《倭寇的蹤跡》如果剖去打斗場面,其實也是一部難得的好片,雖然臺詞不像一般電影一般流暢,表演略顯生硬,但與電影要講的故事,還算貼合,慢慢看,有味道。但加上打斗場面就完了,寫小說可以硬一點,寫實一點,但電影如果這么拍路子就錯了。小說是小說,電影是電影。電影里的文戲把小說里的留白意境拍出來了(今年的《刺客聶隱娘》類同,現(xiàn)在影人浮躁與網(wǎng)絡(luò)小說一般,恨不得掰開揉碎讓你明白,就是因為寫不明白,拍不明白留白的意境),很難得,但文武脫節(jié),文戲里的冷笑話放到武戲里就變成了一個大笑話。
《倭寇的蹤跡》或許讓徐浩峰明白了電影應(yīng)該怎么拍,所以看《箭士柳白猿》的預(yù)告片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武戲變得好看了。可是左等不見上映,右等不見上映,想來是投資方對徐浩峰也沒有信心,擱置吧。
到徐浩峰為《一代宗師》做編劇,跟墨鏡王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算是出師了。再拿《鏢門》練練手,賺個口碑,行了,可以自己玩了,陳凱歌自己玩蛋去吧~sayounala。
以上算是這個電影出品的背景資料。
《師父》出自徐浩峰短篇小說集《刀背藏身》開篇第一個故事。短篇小說,有多短?一本書不超過20萬字,平均每個故事在3萬字左右。三萬字能講一個故事?可以,只要作者有文化。對應(yīng)的就是網(wǎng)絡(luò)小說動輒幾百萬字,但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在這里我就不復(fù)述電影或是小說的劇情了,撿能說的,說一說。
開武館是有難度的,不是想開就開。這在很多電影里都有先例。從《倭寇的蹤跡》到《葉問》到《一代宗師》到《鏢門》都是如此。不是你功夫高,拳頭硬就能開,玩規(guī)矩一樣玩死你?!度~問》里葉問勝了,但事后洪爺來講規(guī)矩,葉問就認為是為難自己,其實不是為難,而是難為。一行有一行的規(guī)矩,入了一行就要守,不守,遲早出局。有了規(guī)矩,就有了變通,踢館是個技術(shù)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傷了人情,門開得了,但開不下去。所以讓徒弟去。電影里有一段沒有明說,師父是不能認耿良辰這個徒弟的,只能說跟我學(xué)過,但我管不了。不能認這個徒弟,但也不能完全不認這個徒弟。不認徒弟是面子上不傷人情,認了徒弟是名正言順的繼承踢館成功的事實,認不認是個面子上的事。
再說一下耿良辰的身份,腳夫。注意開頭的時候就是,耿良辰初見師娘的那段,腳夫在擁擠的道路上拍打前方的汽車,再到后面后面腳行老大帶人群毆耿良辰,可見其實腳夫還有有一個隱含的身份就是混混。腳夫,扛包,這種苦力活,車場碼頭在戲劇中也是打架斗毆的多發(fā)地帶,他們其實都是有別于職業(yè)混混的類混混。而混混和武行是對立的。在徐浩峰的《武士會》中詳細的解釋了,中國從古代到民國的制度管理問題。廟堂的歸廟堂,江湖的歸江湖,百姓的歸百姓。一般百姓家庭有了問題,要靠長老,士紳,先生解決,本人德高望重,以道理決。只有民間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會上到衙門。這是廟堂與百姓中間的一條線。街面上的流氓、混混,士紳等等管不了,衙門也管不了,那誰來管?武行鏢局管,武者管理街面秩序。電影中陳識多次強調(diào)耿良辰是個小人,不僅指他覬覦師娘,同樣指的是他的身份,不入流,毀了就毀了。
在徐浩峰的武林體系中,師徒關(guān)系是顛覆性的。巧合之處可以回憶一下民國時期王度廬的《臥虎藏龍》碧眼狐貍和玉嬌龍的師徒關(guān)系,同樣是師徒之間互相玩心眼,都是藏著掖著?!兜朗肯律健沸≌f中彭家的師徒關(guān)系只能算是管中窺豹,到了《武士會》中李尊吾前后幾段師徒關(guān)系已經(jīng)鮮血淋漓。真正的傳人不好找,也不好教,得到一個大才是師門大幸。電影中陳識一次次感慨耿良辰是大才,說不可惜是真格的。說到此,那為什么不收鄭山傲介紹的弟子,不僅僅是陳識看出此人難為大用,更是因為傳承隱秘,不敢收,不敢留,不敢教。段姓弟子離開前磕了兩個頭,第一個是見師父來了行禮,第二個是鄭山傲示意下的離師拜禮。這個徒弟收的兒戲,走的也兒戲。反觀鄭山傲要學(xué)陳識八斬刀近身纏斗的真功夫,同樣要一個頭磕在地上,功夫是陳識磕著頭學(xué)來的,不論誰要學(xué),也得磕著頭學(xué)。一個門派的秘密,或者說真功夫,是極其隱秘的,按照徐浩峰的說法是法不傳六耳,所以哪怕是師娘都不知道耿良辰真正學(xué)拳的地方是在外面。按照小說里,耿良辰受傷回天津想起師門功夫就要毀了家中拳樁上的秘密,在電影中是陳識自己毀的。這代表著一個門派的不傳之秘。說到這兒,想起老舍的一篇小說《斷魂槍》,哪怕無后,無傳人,傳承寧可斷了也不能輕易傳給外人。
說回來,陳識說耿良辰是大才,可以教真功夫,是因為耿良辰能學(xué)會真功夫。但陳識自己又何嘗不是大才,將一門功夫練到極致的,哪個不是大才。耿良辰安心受師父擺布是認定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但最終還是死在一口氣上,陳識何嘗不是如此。什么樣的師父教什么樣的徒弟,教出什么樣的徒弟。
陳識與鄭山傲在關(guān)于真功夫是否應(yīng)該傳世的對話中說道,師門重誓,一代里面真?zhèn)鞑荒艹^兩個人。這種師門傳統(tǒng)是否是阻礙國術(shù)發(fā)展的根源?首先有一個問題,就是教拳是不是可以大班授課。其實不止是武學(xué),古代的私塾,族學(xué)也一樣。大班授課,教的都是基礎(chǔ)知識,深一點的也是傳世顯學(xué),真正的知識還是只有世家少數(shù)人掌握,同樣也是私學(xué)。而私學(xué)不是想學(xué)就能學(xué)的。其實仔細想想現(xiàn)代學(xué)校也一樣。義務(wù)教育就是大班授課,大家學(xué)的都一樣,區(qū)分的是分出三六九等,層層篩選。到了高深處必定是導(dǎo)師制,而導(dǎo)師制是因為必須要跟蹤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進度,因材施教,這樣的性質(zhì)注定不能大班授課。武術(shù),更有甚之,不是不教,而是不到火候教不了。
片中兩段師徒關(guān)系,一段在陳識耿良辰,另一段在鄭山傲林希文。都是同樣的師徒互相算計。鄭山傲借林希文軍閥的關(guān)系以為找到了武行的出路在軍隊,卻錯估軍隊的野心與胃口,這一點與鄒館長相同。規(guī)矩是歷史的沉淀,哪怕現(xiàn)在看來再無理再不合時宜,在當時必定有其深刻的意義。其實滿口規(guī)矩的天津武行犯了武行最大的規(guī)矩。軍閥插手武行,是廟堂深入地方,插手街頭政治。斷了鄉(xiāng)紳世家的鄉(xiāng)黨制,中國古代講人制,人制依靠的是德高望重的前輩的人情威望,靠的是鄉(xiāng)鄰百姓的口碑,一個人的道德高度決定了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廟堂深入地方,不講人情講法制,壞了人情。將鄉(xiāng)里政治從道德約束變成律法約束,失了禮,這個禮是孔子的禮。但其實軍隊與武行從來也是關(guān)系不斷的,只是其中有個度在。武學(xué)出于軍中殺人技法,形意拳脫胎槍術(shù),有傳聞承自趙云,后傳姜維至周侗至岳飛。陳氏太極據(jù)說根源 也是戚家軍。軍士退伍,藏兵于民,這是武行之始。到后世武師參與軍隊團練是回歸。雖然有這樣的因緣但還是要守住一線。
林希文欺師滅祖,自以為與鄒館長達成了共識,卻不知踏破了底線,天津武行借陳識之手報仇,斬斷軍閥深入武行的手。鄒館長老謀深算,衣服代表身份,軍服代表軍方,換了便服代表武行,這是為殺林希文埋伏筆。
之前看過一個朋友說,天津國術(shù)館叱咤風(fēng)云的內(nèi)家拳三門,太極,八卦,形意都沒有出場。其實不然,只是隱去了名字??催^一個訪談,說徐浩峰送廖凡去練武,言明,學(xué)明白了,打的是那么回事,就說我們打的是詠春,如果沒練明白,就換個名。電影里陳識是明說自己練的是詠春了,這是練明白了,可以讓內(nèi)行人看了。但其他人恐怕是沒練明白。鄭山傲的角色在小說中是八卦高手,與林希文對打最后手指按在林希文臉上這是小說中的一個橋段,八卦掌的絕招金絲抹眉,廢人雙目。小說中鄭山傲與陳識切磋,見識到陳識的標指時感慨,八卦掌里有一招金絲抹眉專廢人雙目,還在想是不是只有本門有這么一個絕活,但見到詠春的標指異曲同工,可見天下武功有相通之處。但在電影里,這個相通之處就變成了八斬刀的近身纏斗與挾刀揉手的技法。完全不提金絲抹眉,是怕引出八卦,引來麻煩,誤會。內(nèi)家拳里八卦門在片中有關(guān)照,可以看演員,有名有姓,也可以看兵器,均有出處。八卦門一是金士杰飾演的鄭山傲,兵器是用鴛鴦鉞的戴立忍,包括用大閘刀的陳觀泰。陳識對鄭山傲八斬刀近身纏斗之時,鄭山傲入了魔障,刺傷陳識,也借此逼出陳識的殺招。切磋不是分勝負分生死,陳識懵了,不敢動手怕引起鄭山傲作為武者的下意識反應(yīng),只能大聲喊鄭大哥,后見無用才刀架脖子自己爬起來。這是一次不勝不負。說起來這一段也是后面林希文算計鄭山傲的鋪墊,學(xué)刀時作為徒弟的鄭山傲暗算了陳識想逼出絕招,后面師父鄭山傲以為徒弟表演時打錯了,卻不料是真動手被算計,亂拳打敗老師傅。同樣是照應(yīng)前文鄭陳對決,林希文也逼出了鄭山傲的絕招金絲抹眉,但鄭山傲看見段銳的槍退縮了。既然不能留個善名,至少留個善終。陳識對八卦門的鴛鴦鉞,初一探輸了半招,再一探算是贏了,但考慮到戴立忍的角色行動不便,其實是個不輸不贏。陳觀泰的大閘刀是從《武士會》里出來的,講刀法其實不在劈砍,在于抹,劈砍都是為了掩飾,刀鋒回來時抹的一下才是殺招,用大閘刀是為了用身體感受刀抹回來的那股勁。再多一嘴,小時候聽《白眉大俠》里面說白云瑞的絕招回光返照絕命刀,一刀劈過去你躲了,但刀抹回來才正要命。其實很多真東西還是藏在這種看似玩笑兒戲的東西里的,明白的自然能聽明白,不明白的,也就當個笑話。電影中天津本土三大高手其實都是八卦門的不同分支,雖然沒有提名,但也算是點明了地位。三個演員中,陳觀泰本人就是武師出身,算是有真功夫,本人練的是大圣劈掛,但說到底是外家拳。所以內(nèi)家拳,不顯名,卻有出處,不輸不贏,都留個面子。
破大閘刀的是鴛鴦鉞,臨陣換兵器是片中一個精妙處。八斬刀對鴛鴦鉞,陳識大意一上來就被制。奇門兵器有奇門用法,一個門派的兵器是一個門派武功的代表。詠春長短橋,標指,小念頭,都是近身纏斗,取中取直。片中演繹多次的八斬刀就不說了,基本是拳法的延伸。對陣小混混的長桿也有名頭,是詠春的六點半棍,《葉問》里工廠一段也用過。六點半棍是長棍,而且較齊眉棍等長的離譜,但握法卻只是一端,看似大開大合其實還是小范圍纏斗的路數(shù),棍法在于雙手所握的方寸之間。那鴛鴦鉞呢,《童林傳》中有過介紹,四尖九刃十三鋒,專制長兵器。《一代宗師》里提到八卦掌賊,賊在何處?不走尋常路。八卦掌打的是弧,繞的是圈,與詠春其實可以說是截然相反。電影中陳識與戴立忍兩次交手,最后雖然贏了但其實沒有見到八卦門弧圈的真諦。戴立忍遞兵器算是惺惺相惜,也是考較,我八卦門的真功夫沒使出來,你贏了我,有沒有領(lǐng)悟我門武功精妙之處。陳識接過鴛鴦鉞破閘刀,這是武功的相通之處,一通而百通。從武功上講,奇門兵器的克制性在這段閘刀對鴛鴦鉞中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說回頭,在武館中陳識對閘刀陣的時候,有試探的成分,但未嘗不是沒用真功夫。只是兵器上克制的太厲害。觀后文巷戰(zhàn),八斬刀作為水軍近戰(zhàn)兵器對于傳統(tǒng)長桿兵器的克制是相當有效的。刀擋一別就可以把對手的長兵器別飛,同時另一手的武器可以傷敵。但對抗閘刀不行。閘刀太長,太寬,且重而厚,既是武器也是盾牌。刀重刃長,一只八斬刀根本控制不住閘刀,但如果雙手八斬刀控制閘刀,閘刀卻只需要變換一下角度就還可以傷人,因為鋒刃太長。但鴛鴦鉞不一樣,四尖九刃十三鋒,一只鴛鴦鉞就可以用兩只爪角控住對方的武器,而且控住的同時,有尖有刃有鋒,均可傷人。觀影的朋友可以著重看一下最后巷戰(zhàn)的部分是否如我上文所言。
電影結(jié)尾做的算是一個團圓的結(jié)局,暗示了很多。小說最后是個不得見的結(jié)局,不得團圓,也不作暗示。不能說好壞,只能說喜好,各有千秋,但我喜歡電影的結(jié)局。鄭山傲的結(jié)局是去南美洲,女主角開始也說自己最好的結(jié)局是嫁到南美洲種可可。南美洲是那個年代的一股思潮,未開發(fā)的處女地,代表遠離塵世,遠離鬧市。種可可其實說的是喝可可,在南美洲自己種,自己喝,自給自足的生活。
本片的配樂啊,怎么說呢。有些地方剛剛好,配合著影片中打斗干凈利落,毫不拖泥帶水。但結(jié)尾一段,印象最深就是陳識破門逃出武館時,配樂悠然響起啊,脫戲啦。剖去這一段吧,其他的部分都很好。
本片的臺詞部分,雖然有嚼頭,但還是很生硬,這是小說轉(zhuǎn)化成電影的一個必然問題。書面語言向口語的轉(zhuǎn)變。插一句,網(wǎng)絡(luò)小說之絮叨多少也是因為口語性的敘述無法滿足語言的精煉要求。
文戲的留白,徐浩峰的電影《倭寇的蹤跡》,參與的電影《一代宗師》,再加上這部《師父》在留白的方面都做的相當不錯。這其實是一個你能用多少鏡頭語言把一個故事講明白的問題。也是一個導(dǎo)演有沒有文化的標準之一。把觀眾當成傻子的導(dǎo)演,自己才是傻子。
最后講一個笑話吧。說胡金銓拍《空山靈雨》拉不到投資,就自己叫了幾個老板,喝茶擺龍門陣。聊了一下午,忽悠得幾個老板投資,最后叫好不叫座,投資方自認倒霉,因為的確是好電影。說導(dǎo)演拍電影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第一步是忽悠投資,投資我拍電影吧,一定掙錢,掙大錢。第二步是忽悠自己,你是大導(dǎo)演,你什么都能拍,拍什么都獲獎。第三步是忽悠觀眾,來看吧,電影非常好看,不看后悔一輩子。絕大多數(shù)導(dǎo)演,在前兩步都成功了,只是最后一步失敗了。從胡金銓那個年代到現(xiàn)在,半個世紀了,絕大多數(shù)導(dǎo)演,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都是人家胡大導(dǎo)演玩剩下的,唉。對于現(xiàn)在的國產(chǎn)片,能把故事講明白,就算是及格了。
2015年12月13日 夜
在那個年代,規(guī)矩很重要又很不重要······動作戲必須給360個贊,特別是片尾的那場巷戰(zhàn)簡直就是經(jīng)典~宋佳不愧是影后,那演技啊·····穿旗袍演民國女子簡直就是一禍水啊·····實在是讓我這一女子都為之傾心啊·····
差不多就是我的年度最佳了吧。極具風(fēng)格,包括故事、臺詞、動作設(shè)計,和王家衛(wèi)相比,在影像和配樂方面稍嫌不夠精致。冷、硬、利落,消失的武林的大環(huán)境,動了情搏了命的小人物,全部中意。
徐浩峰的電影,人物性格本來就是短板,找這些熟臉來演怎么看怎么怪,配樂太low更是完全出戲
制作上去了,惡趣味依然在。不掩飾對大洋馬的喜愛,不掩飾幾欲在每個帶女人畫面當場噴發(fā)的直男口味,依然是練家子、老規(guī)矩和民國武林那點破事,這次多了點編劇上的陰謀懸念。本以為溜之大吉就爛了尾,結(jié)果刀陣大法還是挺滿意,當做視覺上的奇技淫巧也好玩啊。敗在人物像兵器,還是沒感情。
片子好不好?好,很好。喜歡不喜歡?不喜歡。徐浩峰獨辟蹊徑,自成一家,但我感覺就是一位邪派高手,非王家衛(wèi)、李安這樣的名門正派路數(shù)。所有角色都有像是導(dǎo)演棋子,想怎么擺弄就怎么擺弄,文藝調(diào)調(diào)、硬橋硬馬功夫片、小說戲劇式的敘事……每句臺詞每個動作都憋著股勁兒,讓人看得不放松,難喘氣。
忽如一夜直男來,奇淫怪趣大腿開。
動作干脆利落,臺詞有底蘊。文武齊全,年度最佳!
不會配樂就找個日本人啊,規(guī)矩都不懂。
裝逼兩個字,一橫一豎;裝好了站著,裝不好躺下。徐皓峰能站著裝完一部片也不容易。世上規(guī)矩已太多,電影里的規(guī)矩居然更多,何必呢?民國題材真是電影寶庫。
“這道疤,我留的,是你這輩子的榮耀!”這部電影從此愛上天津!
無規(guī)矩,不方圓;壞規(guī)矩,如韁鎖。守規(guī)矩的,是庸人和蠢貨;破規(guī)矩的,是強者和聰明人。所謂傳統(tǒng),成也規(guī)矩,敗也規(guī)矩。需要傳承,亦須顛覆。亂世的江湖,更見人心之險惡;逝去的武林,都在文人的筆端。
廖凡有種粗糙的肉欲感,宋佳有種剛硬的嫵媚態(tài),蔣雯麗有種豁朗的柔韌勁,金士杰有種笑隱的滄桑氣,黃覺有種悶騷的紈绔風(fēng)。很合眼緣的五個人同框,期待值略蓋過影片風(fēng)貌。角色像是捏浮在畫紙上,有鈍感,缺少一點渾融。
依舊是徐皓峰式儀式感鏡頭與演員調(diào)度及寫實武打設(shè)計,只不過這次終于用對了地方,觀賞性和娛樂性顯著提升,點映場笑點密集。前半段講規(guī)矩,后半段講氣節(jié),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輯利落巧妙,臺詞有風(fēng)韻而不裝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氣看到爽,動作設(shè)計精妙絕倫,鐵質(zhì)音響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稱快。
三星半。仍然是徐皓峰味道的武俠電影,所有人都端著演,端著說話,造成一種距離感。不過這個故事很有趣,有陰謀,有愛情,有犧牲,也有義氣。而那些武學(xué)、門派、規(guī)矩之類的講述,也一如既往的知乎體和科普范兒。讓你看到更多的不同。結(jié)尾巷戰(zhàn)猶如怪奇兵器展
這應(yīng)該是我看過的最有意思的武打片了——恰到好處的舞臺化、人物的卡通化及剪輯的程式化制造出了極具趣味的超現(xiàn)實畫風(fēng),將圈子的儀式感、動作的韻律味和戲曲的表現(xiàn)力都發(fā)揮盡致。最后十八般兵刃統(tǒng)統(tǒng)上場的巷戰(zhàn)堪稱經(jīng)典。唯一美中不足:廖凡畢竟不是練家子出身,身形沉重不服人。小宋佳驚艷。4.5星。
真刀真槍的肉搏,三兩下高下立斷。媽呀宋佳太美了。旗袍粗布都氣定神閑,條兒太順。男人打天下,女人的天下在方寸之間。茶湯鋪子姑娘救耿良辰,二話不說就拔匕首,帥死了。蔣雯麗為守住男人家業(yè),蛇蝎心腸還是帥。這些女人活得好利索好迷人,愛上了,“他犯的事,我擔(dān)著?!?/p>
動作架勢有板有眼,各種兵器五花八門,畫面唯美清新,卻并不沉悶。
三部開宗立派。這部成功踢館。期待徐老師下一部更大成本的制作,能夠彌補一下這一部的些許制作上的遺憾。
北京電影學(xué)院教務(wù)處往事
這樣的功夫打法配上這樣的剪輯,看上去更加的穩(wěn)快準很,剪輯也給功夫帶來另一種不一樣的風(fēng)味,一個大寫的爽。表面上還是處處規(guī)矩的江湖,人物都要端出一股范兒,只是人物之間的感情始終上不來,就像功夫或者踢館一樣,一切很凌厲,一切又都冷冰冰的,沒情緒始終也就少了情感沖擊力?!铩铩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