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強主演的天蠶變電視劇在當年收視率不錯,所以就拍了一部電影,估計票房也不錯,所以又加拍了這一部,還把溫瑞安的布衣神相神醫(yī)賴藥兒也加了進來,連片名也成了布衣神相,注定這是個大雜燴。 還是老毛病,同一個演員出演同一個系列,前一集明明都死掉了,后一集換了個名字又出現(xiàn)了,劉永在前一集是大反派,這一集變成主角李布衣了,造型有點累贅,身上的衣服層層疊疊的,打起架來麻煩。顧冠忠前一集是武當派二代弟子,這一集里變成了日本人,名叫姿三四郎 前一集的反派都死掉了,所以這一集又來了一撥,還是倭寇,頭領(lǐng)是陳觀泰演的織月蒼龍軒,手下有顧冠忠,龍?zhí)煜瑁瓖u等等,陣容強大。不過這邊的萬梓良也不錯,神功練到第十重,井淼,楊治卿兩個老頭作為左右護法,還有沈勞等若干二三線演員做堂主,也是人才濟濟。武當派就可憐了,兩個老當家在第一集都死掉了,云飛揚和倫婉兒也跑了,只剩下詹森和王清河這兩個老而無用的東西了 萬梓良練功走火入魔,請來鬼醫(yī)羅烈,這里的鬼醫(yī)給人印象頗深,萬梓良大戰(zhàn)陳觀泰時羅烈還出來獻藥,只是萬梓良太過自信,所以被陳觀泰爆菊而死。原著溫瑞安書里殺人的心跳給人一種相當神秘的感覺,不過到了電影里就不神秘了,而是相當猥瑣,而且心魔大法很好破,敲敲鼓就行了。 為了增加賣點,還有兩段比較搞笑的,一個是兩個假的布衣神相互相拆臺,另一個是柴灣三炮搶神醫(yī)的寶貝,其實這兩段有點出戲
簡直了,邵氏末期放飛的不成樣子。還在蹭4、5年前舊ip的熱度,內(nèi)容卻是布衣神相+大雜燴。這片各方面沒任何亮點、看點。最牛逼的就是反派的強人鎖男的后入大招。只見陳觀泰一臉凝重,全神貫注地鎖住萬梓良,然后一下一下從后面頂萬,每一下頂?shù)亩己苡昧?。萬被這突如其來的羞恥招式,頂?shù)募润@恐又痛苦,拼命掙扎可又擺脫不了。隨著陳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越來越用力,萬的臉色逐漸潮紅,表情越來越扭曲,直至抽搐、崩壞,最后一口老血噴出來有三米遠,如釋重負一般倒下…這tm到底是什么和什么?邵氏黃暴變態(tài)市場開放不下去,改開發(fā)基市場了?
劉永這妝容,古代版雨夜屠夫吧?劉本來一臉兇相,長臉、長鼻,還給他濃妝艷抹,長發(fā)飄飄的女性妝容,讓人汗毛直立。
值得一提的是,二代云飛揚徐少強的繼任者顧冠忠在這電影里,依舊是個小配角反派,他在邵氏是真沒有任何地位,從沒出演過任何主角與重要角色,這時他憑天蠶變也算是火了吧。徐少強在邵氏也沒少跑龍?zhí)祝髞砭团艹隽嗣?。真是同人不同命?/p>
我閑來無事看CCTV6電影頻道被港片《布衣神相》所吸引,這部電影十分了不得,稱得上是現(xiàn)在流行娛樂元素夢幻聯(lián)動的先行探索者之一,將兩部聲名顯赫的武俠作品黃鷹的《天蠶變》和溫瑞安的《布衣神相》串聯(lián)在一起。本質(zhì)上逃不過港片跟風的特性,利用《天蠶變》火爆香江的票房效應(yīng),邵氏要大撈一筆趁熱打鐵推出創(chuàng)意新穎噱頭十足的續(xù)作。影片陣容可謂是豪華,在《天蠶變》徐少強、劉雪華、劉少君原班底之上又加入劉永、陳觀、羅烈泰等當時知名功夫影星。事與愿違本片上映于1984年香港影壇已不是邵氏天下,本片票房在當年連前五十都沒擠進去。1984年票房大賺的武俠功夫片是李連杰拍的《少林寺》跟風片《少林小子》及洪金寶成龍的功夫喜劇《A計劃》《快餐車》,邵氏武俠功夫片頹勢明顯已然落寞歸去。
本片還有一個名字《天蠶再變》,好家伙天蠶神功是一變再變,大有趕超孫大圣七十二變的勁頭!不知這兩個名字哪一個是真名。由于我沒看過《天蠶變》也沒看過《布衣神相》小說,一上來的江湖恩恩怨怨不知所云。東瀛魔頭練成神功為何要找云飛揚和獨孤無敵?還是十分傳統(tǒng)的臉譜反派爭奪天下第一。另一邊當時的影壇新人萬梓良飾演的獨孤無敵出關(guān)練成滅絕魔功第十重,屬下匯報武當派變動我猜是《天蠶變》的劇情,看得出來獨孤無敵是《天蠶變》中的重要人物。至于為何如此重要的人物錯過云飛揚在江湖上嶄露頭角的兩年,答案怕只能看原著了。無敵門與武當派世代恩怨,獨孤無敵上武當山一雪前恥比起純粹的武林稱霸更能說得通。
云飛揚的天蠶功的大名我還是聽說過,不過對于武當派的人物關(guān)系我是迷迷糊糊,但能看明白劉少君飾演的姚峰在片中舉足輕重是把云飛揚與李布衣聯(lián)系起來的關(guān)鍵人物,開頭我一度錯以為他是主角。插句題外話,劉少君還演過一部電視劇《龍鳳神相》,不知與《布衣神相》有何關(guān)系?孤獨無敵上武當山得知云飛揚下山云游,這應(yīng)該是承接《天蠶變》結(jié)局。眾人性命攸關(guān)之際,姚峰只身下山尋找云飛揚,序幕結(jié)束進入正題。山下小鎮(zhèn)的相師騙局橋段依然是邵氏風格,比起同期洪金寶成龍的功夫喜劇古板老套放不開。姚峰誤打誤撞遇上李布衣主角出場。電影賣點云飛揚是掛羊頭賣狗肉,李布衣是名副其實的主角戲份足。
武當派遭此大難正派大俠豈能袖手旁觀,五大掌門齊上武當山同仇敵愾對付無敵門。沒等來獨孤無敵,先碰上東瀛忍者。五大掌門氣勢洶洶,原以為能抵抗一陣,萬萬沒想到兩三招便倒下一個,真乃龍?zhí)捉巧?。不知五大掌門設(shè)計意義何在,尤其還有武林泰斗少林寺掌門?過分突出云飛揚及反派武功一覽眾山小,效果適得其反造成本片的武俠世界過于狹窄,與印象中門派林立人才輩出規(guī)模宏大的武林大相徑庭。這是邵氏電影一大問題,受限于經(jīng)費及拍攝場地,影片給人一種小家子氣,與《少林寺》場面氣勢恢宏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為什么同樣是老武俠片《少林寺》在1982年能占據(jù)年度票房榜第四,而邵氏武俠片在八十年代卻被冷落進不去前十的原因。
李布衣算得真準,武當派難逃滅門之災(zāi)。我為什么說云飛揚不是男主角呢?一百二十分鐘的電影,演了三十分鐘一頭白發(fā)的云飛揚緩緩出場。觀眾好不容易盼來云飛揚講了三兩句話一閃而過。反而給足獨孤無敵戲份表現(xiàn)人物心狠手辣。按劇情交代云飛揚不聽李布衣勸告立馬找無敵門算賬,上門來的卻是東瀛忍者假扮的云飛揚。這段獨孤無敵與東瀛忍者打斗除了展示一下來去無蹤的忍術(shù)刀法外,純屬多此一舉是個累贅拖慢節(jié)奏。云飛揚的戰(zhàn)書到了,節(jié)奏提起來趕緊打起來!鏡頭一轉(zhuǎn)莫名其妙表演一段忍者易容術(shù)。我記得早在七十年代邵氏電影拍過日本忍者大戰(zhàn)中國大俠題材,忍術(shù)沒什么新鮮的看點,為何本片不多拍主角李布衣和云飛揚,一而再,再而三把戲份放在忍術(shù)上主次不分。
云飛揚和獨孤無敵兩大絕世高手比武一觸即發(fā),先把恩怨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為高潮神功對決鋪墊下。電影演了四十分鐘云飛揚的天蠶神功總算是要露一手了。說好的比試神功,卻給觀眾先看一段輕功加拳腳功夫,可見邵氏電影創(chuàng)作思維固化到無可救藥。遺憾的是我之前沒看過《天蠶變》,不了解天蠶功看不出這段云飛揚的天蠶功是不是原汁原味??傊莾扇艘煌ㄏ贡葎澟渖咸匦П闶巧窆?,說白了還是邵氏武俠片那個味,感覺不到神功的震撼!云飛揚以內(nèi)力生絲把獨孤無敵包成蠶繭,不知是不是天蠶功最厲害的絕招,創(chuàng)意驚艷令人眼前一亮。云飛揚的絕招被破敗下陣來,危急時刻李布衣救場機智詼諧三氣獨孤無敵玩弄在鼓掌之間。要說本片前半段李布衣遠比云飛揚吸引人有看頭。李布衣算到云飛揚大難臨頭,難道沒算到忍者埋伏嗎?姚峰掩護云飛揚慘死說不通。編劇是為了突出武當滅門一個不留的凄慘,還是認為人物在后面多余來個一不做二不休順勢除掉呢?
獨孤無敵沒走火入魔,清醒得很李布衣從眼皮底下救走云飛揚,自己不是天下無敵。要么說李布衣是主角,不用神功三兩句話氣得孤獨無敵吐血病發(fā)差點去見閻王。孤獨無敵和云飛揚同時找醫(yī)生看病,劇情有趣新穎一個找鬼醫(yī)另一個找神醫(yī)。李布衣算出忍者追殺,一路上有驚無險抵達神醫(yī)住處。編劇對忍者情有獨鐘,時不時插一段忍術(shù)表演。神醫(yī)神醫(yī)必有不同之處,誰來看病都要尊稱他爸爸,立下規(guī)矩不給武林人士看病。有李布衣在這都不是事,使出激將法讓神醫(yī)吐出多年胸中惡氣。神醫(yī)都答應(yīng)給云飛揚醫(yī)治,趕緊治病好與獨孤無敵決戰(zhàn),可偏偏要畫蛇添足給神醫(yī)鬼醫(yī)加戲,加一場雙雄對決搶神藥打亂影片節(jié)奏。
武俠小說大俗套主角總要有場奇緣奇遇,云飛揚命不該絕機緣巧合找到再生石。另一邊獨孤無敵也沒閑著與找上門的忍者決斗。本片三大神功中就屬忍者的心魔神功殺人心跳創(chuàng)意新穎武功詭異,先以心跳聲攻擊敵人心神,再用肚子上鼓起的大包反復撞擊震碎敵人的心脈,一個字絕!中日大戰(zhàn)孤獨無敵戰(zhàn)敗身亡,看得出是編劇用心良苦,因為滅武當?shù)牟皇菬o敵門是東瀛忍者,云飛揚為武當報仇最終對決的只能是忍者。我認為孤獨無敵不是技不如人,大病初愈功力未能恢復到十成。本片試圖把傳統(tǒng)武俠片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國仇家恨,借反派鬼醫(yī)之口道出云飛揚與東瀛忍者對決不是武林爭霸而是民族大義之戰(zhàn)為國爭光。這屬于強行拔高,因為前面東瀛忍者交代過來中原目的,神功練成挑戰(zhàn)武林爭第一,背后不涉及外敵入侵或倭寇騷擾。強行拔高路唇不對馬嘴十分空洞,編劇想要突破傳統(tǒng)武俠片的局限,僅憑幾句煽情說教可實現(xiàn)不了。
云飛揚獨木難支破解不了忍者心魔大法,好在有主角李布衣在,山人自有妙計以聲破聲。電影僅剩下十幾分鐘留給最終決戰(zhàn),導演是不是中忍術(shù)著魔了,如此緊張的時間還要來一段忍者易容術(shù)表演浪費時間。忍術(shù)演完了,兩位忍者師弟也被處理干凈了,總算是天蠶功對心魔功大戲開幕。不出所料,天蠶功打不贏心魔功,李布衣及時出手參戰(zhàn)咚咚咚一通敲鼓破了心魔功。李布衣無需神機妙算有點常識也懂鼓一捅就破,明明有更適合的敲鑼打鼓的鑼。忍者要是鼓都捅不破那真是侮辱觀眾智商了!正派有備而來二打一屈居下風。我是沒看過《天蠶變》,可在香港影視作品中天蠶功算的上名列前茅,本片云飛揚先被獨孤無敵打成重傷,現(xiàn)在和李布衣強強聯(lián)手還打不過忍者,夢幻聯(lián)動活活把天蠶功憋屈死!在這么打下去云飛揚性命不保,李布衣危急時刻恢復機智,用香爐做成大鼓破了殺人心跳,云飛揚抓住機會使出天蠶功為武當派報了血海深仇全劇終!
本片導演和編劇是同一人魯俊谷,此人執(zhí)導編劇本片前作電影版《天蠶變》。在香港引起轟動的是1979年亞視前身香港麗的電視播出的《天蠶變》電視劇。魯俊谷一直在電影圈耕耘,未參與《天蠶變》電視劇創(chuàng)作。我推測是邵氏電影拿到《天蠶變》電影版權(quán),決心拋開電視劇另起爐灶打造一部全新劇情的《天蠶變》。除了主要演員,導演和編劇要從邵氏電影內(nèi)部選。1983年的邵氏風雨飄搖老舊的電影大廠模式跟不上香港電影的發(fā)展留不住人才,能拿出手的導演大概只有1974年起轉(zhuǎn)幕后拍了不少武俠片的魯俊谷。作為一名電影生涯大半時間拍老武俠功夫片的電影人,魯俊谷思維固化跳不出傳統(tǒng)電影的圈圈框框。兩個知名武俠小說合二為一,本是一個大有可為有充足創(chuàng)作空間的創(chuàng)新機會,可這反而讓老電影人魯俊谷犯了難,兩位主角戲份如何分配誰輕誰重?三大神功誰是天下第一?影片交出的答案慘不忍睹,按常理說云飛揚知名度最高最具看點是男主角,可結(jié)果令人大跌眼鏡,前半部分猶抱琵琶半遮面匆匆露一面被獨孤無敵打成半死,后半部分一直躺在擔架上一動不動演死人,好不容易盼來起死回生又打不過忍者,這主角當?shù)谜姹锴焐購姼緵]有施展演技的舞臺。
既然云飛揚戲份少得可憐,主角旁落到李布衣。李布衣戲份是多,可又拍出大問題。李布衣的強不在武功,而在神機妙算。全片除了不痛不癢算出武當滅門及忍者偷襲外,再無有幫助的妙算。神機更是拿觀眾尋開心,結(jié)尾用鼓做秘密武器破殺人心跳,難道沒想過鼓很容易破嗎?兩大主角被魯俊谷改的亂七八糟面目全非!電視劇天蠶功珠玉在前,魯俊谷再怎么拍也拍不出新花樣,所以三大神功改為重點表現(xiàn)忍術(shù),這么拍豈不是本末倒置,觀眾買票進電影院是為了看天蠶功不是忍術(shù)!兩大主角有缺陷無心插柳柳成蔭,成就了當年還是新人的萬梓良!獨孤無敵這個人物復雜多層次充滿魅力,在片中是個反派卻不像忍者那般濫殺無辜,與宿敵武當派是武功比試,并沒有大開殺戒滅武當??僧斢袃晌徽x之士罵他時,又顯露出殘暴的一面痛下殺手。在打敗云飛揚成為天下第一后,狂傲暴戾的一面被李布衣算出,被李布衣言辭刺激氣吐血后,又能恢復理智趕緊找鬼醫(yī)治病。大病初愈與忍者決戰(zhàn)毫不退縮,天下唯我獨尊讓他不肯吃藥最終慘敗死前依然保持王者風范令觀眾欽佩。二十七歲年紀尚輕的萬梓良貼上兩撇胡子便能演出王者不怒自威,王者氣質(zhì)由內(nèi)而外流露壓制全場眾人。不知是不是從本片起萬梓良找到適合自己的演藝之路專演大哥。比如年輕觀眾耳熟能詳《旺角卡門》中被烏蠅哥喂吃屎及《古惑仔》中的蔣天養(yǎng)。他慧眼識人提攜周星馳進電影圈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澄思寂慮邵氏電影早在1971年小試牛刀夢幻聯(lián)動《座頭市》和《獨臂刀》,來一場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的好戲。只不過當年是日本公司主導,拍的不倫不類毫無驚喜,尤其是中日兩版各有一個結(jié)局拍的很妥協(xié)很無奈。當下好萊塢由漫威宇宙掀起IP宇宙電影潮流浩浩蕩蕩,但漫威有原著漫畫堅實的基礎(chǔ),電影無需從頭來過寫一個全新的劇本。邵氏電影強行把毫不相關(guān)的小說合二為一杜撰出一個新故事,對編劇來講,無異于穿著單衣攀登珠穆拉瑪峰九死一生。兩位大名鼎鼎的主角如何拿捏平衡是個無解的難題。
總之本片雖然演員陣容強大劇本強強聯(lián)手商業(yè)宣傳噱頭十足,但時代變了邵氏沒變票房失利無可避免。我認為嚴格意義上《少林寺》帶有明顯邵氏武俠片的影子,仍屬于老武俠電影與九十年徐克的新武俠電影風格差異明顯。同年的《少林小子》的成功不能說明觀眾口味沒變。成龍的功夫喜劇橫空出世足以說明觀眾不再喜愛一成不變的武俠片,他們要看娛樂至上哈哈大笑的喜劇片。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邵氏武俠片完全落伍,與香港黃金時期求新求樂的娛樂風向格格不入,被觀眾拋棄被市場淘汰是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1984年香港票房前十大賣座電影部部都帶有喜劇元素,本片的失敗是年老的邵逸夫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看不清電影市場車輪轉(zhuǎn)動方向,長江后浪拍前浪這一時期的香港電影屬于嘉禾與新藝城。
這部續(xù)集可以說是狗尾續(xù)貂
吐槽之前,先說下邵氏電影版《天蠶變》的前世今生
原版《天蠶變》是1979年麗的電視臺獨播武俠?。▉喴暤那吧恚牲S鷹原創(chuàng)劇本,想當年的收視率是非常高,讓對手TVB陣腳大亂,徐少強憑借此劇火遍香江,當年與對臺的鄭少秋可以分庭抗禮!
可惜的是徐少強本人目光短淺,在此劇大火的時候,不知是對手TVB還是其他電影公司的東家花錢買通他,讓他消極怠工,當年的劇集可是邊拍邊播制,男主經(jīng)常開小差不去劇組,拍攝可就全亂套了,這一時期的《天蠶變》劇集中主角云飛揚全是殘缺鏡頭,由替身拍攝各種背影,加上徐少強之前的面部素材拼湊而成,觀眾不注意還能蒙混過關(guān),到了后期干脆就給云飛揚戴上了面具。
這時候的云飛揚的替身演員比較多,著名的有葉天行和顧冠忠,這倆人后面還要提到。
劇組撐了好一段時間,直到徐少強完全失蹤。幸好當年的編劇黃鷹腦洞奇特,給想出了直接換人的點子,劇情上也搞了一出“云飛揚”苦練天蠶神功化繭成蝶,容貌大變,主角換成了顧冠忠,這樣奇特的設(shè)定在當時可謂一絕!
不拍劇的徐少強走上了電影路,第一部《天蠶變》電影是邵氏拍的,也就是TVB的老東家,亞視的勁敵,這部劇情基本上是劇版《天蠶變》的濃縮——就是小雜役云飛揚練天蠶神功逆襲的故事咯
第一部無論演員配置、情節(jié)設(shè)置、動作設(shè)計都算是后期邵氏武俠中的頭牌,演員方面原版云飛揚出場,還請來了當年的美少女劉雪華(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八點檔、瓊瑤電視劇里的婆婆了),獨孤無敵找來了萬梓良,反派傅玉書也是邵氏的大帥哥劉永,武打動作不是老邵氏的硬橋硬馬,而變成行云流水的蒙太奇快剪加吊威亞。這一部票房相當不錯。
第一部的結(jié)局是武當山上云飛揚大戰(zhàn)傅玉書,最后跟小師妹歸隱,當然留了一個尾巴,獨孤無敵與云飛揚的最終一戰(zhàn)沒有交代,這可是不少電影觀眾的大期待啊
如果要拍電影續(xù)集,怎么說都應(yīng)該在獨孤無敵和云飛揚決戰(zhàn)上做文章才對,滅絕神功第九重大戰(zhàn)天蠶神功,想想都刺激
可這部《天蠶變之布衣神相》倒好,直接在舊坑上撒了一泡尿,然后又刨了一個新坑!?。?!
這部電影=《天蠶變》+《布衣神相》,天蠶變剛剛說了,是黃鷹的劇本,之后黃鷹又改編成了小說出版,而《布衣神相》則是武俠大師溫瑞安的小說,這么一整就是個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了!
不知道是不是徐少強的人氣不如之前了,續(xù)集里面直接被打成重傷然后神隱,出場不到十幾分鐘就沒戲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一部中的大反派扮演者劉永成了主角,這一部搖身一變成了布衣神相,觀眾盆友